拯救伴手礼|异常能聊 拯救伴手礼|异常能聊拯救伴手礼|异常能聊

拯救伴手礼|异常能聊

本周话题

伴手礼一说是丹禄,古人送伴手礼是省吃俭用,费尽心思采买来的,就像是炼丹一样另种说法是等路,指等待客人从远路而来,

因此伴手礼就像是等路,有期盼的意思。

我们常说,中国是礼仪之邦。伴手礼也是”礼“,本期我们精选了一些关于伴手礼的讨论内容,诸君笑纳。

Uncle.CHow

现在说起伴手礼,大家想到的都是美食和当地手工艺,我们先从美食说起,说到这里,乾隆就是吃货的鼻祖,这是他当年吃遍全国的地图。

现在各地的特色伴手礼(美食)都有哪些呢?

重庆——火锅料//四川——豆瓣酱,藤椒油//内蒙古——牛肉干//山西——醋//天津——狗不理包子,小宝栗子,耳朵眼炸糕//信阳——毛尖茶叶//宿迁——山楂糕,车轮饼,擀面皮,酱豆//广西——牛巴,酸料//南京——盐水鸭//三亚——椰子,槟榔//长沙——臭豆腐,剁椒蒸鱼//黄山——烧饼//江苏——大糕,糖麻花//武汉——周黑鸭,黄岩蜜桔//安徽——煎饺//哈尔滨——秋林红肠//青海——老酸奶//台州——海苔饼,蜜橘,杨梅,枇杷//北京——烤鸭,稻香村//陕西——羊肉泡馍

(异能君表示看着就已经饿了)

手工艺/文化

杭州——丝巾,扇子,油纸伞//上海——旗袍//新疆——和田玉//广东——木雕//安徽——笔墨纸砚//贵州——蜡染//景德镇——瓷器//桂林——绣球//四川——漆器,竹编

大家的伴手礼

Uncle.CHow

我先说说我自己。上次和李师傅一起面基怪阿姨的时候,就遇到了伴手礼这个问题。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各种现吃的小吃,带在路上的零食之类的,还真没想起来。后来问了几个长辈,他们说是大白兔啊什么的,可能是吃惯了,所以觉得没什么特色。如果让我给伴手礼下个定义,它即是当地文化的一个缩影、一个符号,又可方便携带,美观精致(风味独到),拿得出手方便送人情。比如护国寺的驴打滚啊,佳德糕饼的凤梨酥等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伴手礼可能是小吃但作为礼品它最重要的功能是送人。

veins.A

“伴手”是伴人送手礼,也就是古人“伴礼”的意思。那肯定是随手能送出去,又方便提着走的东西,在包装上则是能简单就简单能小就小,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你会想起这个地方,它代表的是这一方的特色。比如有个地方的伴手礼是烤鱼,那这个地方的饮食文化也必然有烟熏炙烤这一环在其中。有时候喜欢是因为外表,有时候喜欢是因为了解了它的内在而被深深吸引,总之…伴手礼是带有浓浓地区性特征的礼物,是个有味道的礼品…

出去玩带有他乡特色的礼物回来送人会更有意义,肯定不会选择到处都能买到的礼物送人。然后因为日本和台湾设计做的很好,又有了优势。再加上文化特色就很吸引人。很生活,很人情味。日本的纸好喜欢好喜欢。各种纸张,他们买回去慢慢写祝福,盖上喜欢的图案。简直一点抵抗力都没有。同样的内容一对比就显得他们更用心,其实价格没贵多少,送人就感觉特别棒收到礼物的小伙伴会感觉被认真对待啦。

收到伴手礼的暖心处在于你知道朋友在挑选礼物的时候脑子里有在真的为自己的兴趣喜爱着想,我喜欢这种被人惦记的感觉。但如果收到一看就知道是大批量买的东西的话反而觉得不如一张明信片或者不送,就像收到淘宝店铺的附赠小礼物一样,徒增无用的垃圾。

好大的口氣

做得好的包装真的是礼物的感觉,每次送朋友,都不太知道送什么,一般没有什么特色的话就会送书,然后附一张手写的明信片或者是一封信,纸质一定要很舒服的那种。个人喜欢有特色的礼物,像带着那种浓浓文化气息的东西就会觉得特别棒。精致。不管送出还是收到,都会是种很棒的感觉。

Uncle.CHow

我记得上海以前还是有很多不错的物件可以作为伴手礼的当时大白兔奶糖可老值钱了,可是现在却没人会卖一斤糖送人了我觉得除了品牌没有再拔高之外,产品的形式和包装始终是太单一了点。上海城隍庙的五香豆,就是蚕豆炒熟之后,加入各种调味料的一种小零食。我个人觉得在口味上面和市面上其他的一些豆类的零食比起来,还是很具有老上海味道的,我调查了下市面上较多的出名的食品类伴手礼,还是以糕点为主,像这种豆类的比较少。

对于歪果仁来说,对中国文化的印象是这样的和这样的(博伊斯的大白兔,耐克的鞋子,GIORGIOARMANI2016中国新年限定系列猴年高光)

所以有时候我在想看似很普通的我们平时用的吃的东西比如大白兔老干妈它在歪果仁眼里就是好的伴手礼呢。

pure

我家乡可以外带的伴手礼有:1、波波糖。2、安顺蜡染。

完结日

可不可以做一种东西,根据它的手感,温度,适度来代表当地的天气,就是把当地的气候送给你,比如重庆就可以做成四十度的自发热小球,比如表面的材质可以选择竹子的,形态可以选择类似火锅的形态,还可以增加表面的湿度甚至加入重庆街道的录音。

其实中国不缺好的传统手艺,只是设计上要跟上时代的发展

所以需要设计师们开启脑洞来

比如湖南的湘绣,是一个好东西,但是还是太古典,以前就是绣花,绣老虎,现在还是那些。形式可以与时俱进一下。还有包装,都可以好好做做,另一个问题就是,都是小作坊,同一个地方的特产,可能长得不一样(各自的包装不同),不便于建立整体识别性。也就是说湘绣它的内容或者设计的表现形式、造型现在比较陈旧,需要创新,另外还没有同一的行业标准去规范它。

四大名绣:

纺织品总是很适合做礼物的,但是总是以典故或者过时的图样出现,和现代人家居环境实在不搭,身份也总是被抬得太高。

Kiko

蜀绣和蜀锦在成都被重新定义与时尚设计结合设计新的图案和表现形式,“蜀江锦院”是在近两年由蜀绣传承人在成都发展起来的,以博物馆和线上网店结合来做文化宣传的,现在也在探索阶段。

比如扎染,当地会把这些布料做衣服,包,扇子做伴手礼,有些图案都是用针缝,线勒紧,然后去染,勒紧的部分就不会被染到就是白色,真的纯手工。如果开个实体小店,只依托于景区的人流推广还不够,要展示和体验结合比较直观一点,看了才知道不易,要去认真思考产品形态,如果想直接卖成品,渠道得衍生到商场。

目前扎染在服装设计和家居装饰中运用广泛。

四川的竹编,漆器,景德镇的陶瓷,还有金工,在现代都有了很好的发展,作为伴手礼,在满足方便携带的同时也可以去作坊体验自己动手制作,了解一方文化并把产品带回去与朋友分享,一定程度上传播了当地文化也增进了与朋友之间的友谊。

伴手礼怎么卖才更好

我是在广告行业,这方面比较了解,如果是做家乡特产还是从媒体角度去推广,其实我觉得舌尖上的中国就是一个比较成功的话题点,由它引申出来的中国食文化带动了整个中国饮食产业,因为传统文化很难直接打动年轻人,所以怎样引起话题也很重要,比如前阵子故宫的礼品升级的推广,就抓住了年轻人的痛点,慢慢接近现代人的审美,一改人们对故宫严肃的认知。

旅游纪念品的尴尬之处在于有时候特征太过突兀,反而不能融入日常生活,不知道到底该做纪念品用,还是作日常品使用,作为纪念品,一般的旅游产品价值好像又达不到,作为日用品,和生活不太搭调,质量也不过关。一个地方的传统手工艺在于为适应这个地方的水土人情制作相应的生活物件,我觉得不应该单单地把呈现的视觉元素提炼出来给人形成一种image——这东西就长这样的感觉,而是应当为这种手艺找到融入现代生活的新的途径。

传达还是多方面的,单纯强调材料和工艺也许会陷入工艺品而不是设计品的怪圈,之前有一个新西兰的,他就是把新西兰各种小溪的声音录下来卖,我觉得这个也很好,很独特的东西,很细微,如果收到的人听不出来就算了,但是如果在那周围生活的人,也许会很感动。(Uncle.CHow:我觉得对于一般的消费者可能学习成本就比较高了,如果不是真的喜欢那种生活方式和文化的话,很难去接触到设计师真正的意图了,就是如何get到这个产品的点,就是纯粹的观赏,也是需要如何去理解吧,其实对于陌生文化的好奇或者说新鲜感,会让我们对带有当地人意识形态的东西产生想要去体验的欲望,我觉得伴手礼需要解决的是如何保持这份欲望。)

lyz

我觉得伴手礼终归是一件“礼物”,最纯粹的理解就是把当地的特色打包成一份礼物赠予他人,无论是不是把当地特色图像化或是生活化,最后输出的产物最起码要保证一种品质,但是目前国内景区最大的问题是品质意识很薄弱,所以导致无法真正传递当地的风土人情。如果连销售伴手礼的商铺都没有把商品看做是一件礼物,那何来伴手礼可言?而且除了伴手礼本身以外,销售伴手礼的模式也是一种当地特色的体现,购买方式也是一种当地特色的体验。

我倒觉得把“当地特色打包”是一件莫名其妙的事情,我觉得一个地区的特色是来自本身生活的需要逐渐形成的自然而然的流露,游客聚集到一个地方去买这些打包起来的特色是一件尴尬的事情,感觉是去买历史的遗留物。质量的点是同意的。

/TheEnd/

本期主持人:

Uncle.CHow

资料整理:Kiko

编辑:师妹

(图片资料来自异能群友分享)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