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兔产业发展战略及其定位(下) 中国兔产业发展战略及其定位(下)中国兔产业发展战略及其定位(下)

中国兔产业发展战略及其定位(下)

作者:武拉平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国家兔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

战略选择

3.1

战略选择原则

兔产业可持续发展是畜牧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下进一步推进的。兔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涉及到总体战略和不同环节、不同区域的发展战略。在各种战略的制定和选择时要遵循以下原则。

3.1.1

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为根本出发点的原则。

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任何一个产业都是一样的。兔产业的发展也必须走节约粮草饲料、充分利用多种资源、保护环境、循环发展的道路。不管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兔场,在兔饲料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应以满足家兔营养需求为基本出发点,合理研究和利用当地一切资源,做到既能保证家兔健康生长的需要,减少或避免疾病的发生,又能很好地减少对粮食和稀缺的苜蓿草粉等的过度依赖,做到接粮、节草、环保、高效。

3.1.2

因地制宜、分区分类发展的原则。

家兔在我国各地均有饲养,受各地自然气候、养殖业总体发展情况以及家兔养殖的历史传统,各地的养殖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肉兔养殖主要集中在四川、重庆和山东等地,长毛兔则主要集中在江浙和安徽山东一代养殖,獭兔的养殖相对分散一些,但主要在河北和山西等北方较多,当然四川和山东也有较多养殖。因此,虽然家兔发展有诸多共同的规律,但在全国来看也不能一刀切,比如江浙一代由于其积极发达,企业资金相对雄厚,其发展主要也是现代工厂化的养殖居多,四川、山东等地也有一些大规模现代化兔场,但是对于其他大多数省市则以中小型分散养殖为主。

3.1.3

传统和现代养殖兼顾、统筹发展的原则。

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资本投入的实力相异、养殖户的文化水平和基本技能相差较大,因而在各地出现了不同规模、不同养殖水平和现代化水平的养殖场(户),因而在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中,不能主观地限制或禁止任何一种形式的发展,既要考虑长期积累的传统养殖经验,扶持一些中小型养殖场(户)的发展,引导其节梁节草、保护环境,也要关注大型现代化养殖企业或饲料企业,鼓励其开发利用多种饲草资源,统筹兼顾,共同发展,在市场中公平竞争。

3.1.4

标准化和专业化兼顾、规范化发展的原则。

兔业可持续发展,要有可持续的养殖企业或养殖户。我国的家兔养殖,特别是对于一些小规模的农户,由于其分布的分散性和养殖的经验化,导致各自养殖品种不统一、饲料标准不统一、养殖方法不统一、出栏时间不统一、产品质量不均一,因而导致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很不利的地位。为了促进兔产业可持续发展,在引导大规模企业发展的同时,必须大力规范中小规模养殖户的发展,推行标准化养殖。

3.1.5

面向国内需求、兼顾国际市场的原则。

受中国人多资源少的国情限制,在资源消耗较多的产业必须立足于主要满足国内需求为主,将有限的资源用于国内。由于我国饲料粮的供给紧张,为了满足人们对肉类的需求,政府明确提出了大力发展节粮型畜牧业、保证国内畜产品的有效供给。我国兔产业的发展,也必须遵循这一原则,在耗粮较多的猪禽发展受到资源限制以外,大力发展牛羊、兔等节粮型产业就成为必然,而仅靠牛羊等产业仍然不能有效地保证供给,因而兔产业必须发挥其补充作用,立足首先保证国内需求,然后兼顾国际市场的原则。

3.1.6

科技为支撑、市场为导向的原则。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向科技要生产力、向管理要效率、向市场要效益,这是很多企业经营的一条主线,兔产业的发展也如此。为此,在产业可持续发展中,在节能、节粮、节草方面要依靠科技,在环保方面要依靠科技,在养殖和加工方面更要依靠科技。因而要以科技为先导,大力发展育种技术、不断研发家兔高效饲养技术、不断总结长期实践中养殖户积累的高效饲养经验,面向市场,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3.2

具体战略

3.2.1

育种战略。

兔种是兔产业技术中最关键的基础性的一项技术,事关我国兔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长期和全局。经过产期的努力,我国已育成了诸多新的品种(配套系),包括:肉用兔、毛用兔、皮用兔和皮肉兼用兔诸多品种和配套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种兔业发展取得了瞩目的成就。肉兔方面先后引进了日本大耳白兔、青紫蓝兔、法国公羊兔、德国花巨兔、比利时兔、新西兰兔、丹麦白兔等肉兔品种和齐卡、艾戈、伊普吕和伊拉等肉兔配套系,为我国肉兔新品种的培育奠定了物质基础。东北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以及江苏农科院等科研单位在对不同品种肉兔生产性能测定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先后培育出太行山、安阳灰、哈尔滨白、塞北、大耳黄、豫丰黄、福建黄、天府黑兔等

个优良品种以及

、齐兴、康大肉兔等

个专门化品系。毛用兔方面,我国先后引进了英系、法系、德系、日系匈牙利系等不同品系的长毛兔。相继培育出南汇“

2701

”,山东沂蒙、莱州珍珠、河南“

953

”、唐行系、镇海巨高、“白中王”、泰山、莱芜黑耳、四川荥经、中国粗毛型苏

系、浙系和皖

III

系等优良品种(系)。皮用兔育种更是后来居上,从前苏联、美国、德国、法国引入了大量獭兔(克斯兔)品种。在此基础上进行二元或三元杂交,充分利用杂种优势,为新品系的培育创造了优秀的素材。先后培育出金星獭兔、吉戎獭兔、白色獭兔

新品系等优质獭兔群体。多所科研单位正与企业合作进行皮用兔新品种(系)的培育。目前我国商品獭兔优级皮的比例,已由以前不到

20%

提高到了

60%

以上。

目前,我国家兔资源得到国家认证的地方品种有

个,引进品种有

个,培育品种(配套系)有

个,加上

2006

年以前通过地方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

个新品系,共计有

个品种(系),成为了世界家兔品种资源最多的国家之一,改变了我国家兔生产长期以来从国外引种的被动局面,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家兔育种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从兔产业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我国的育种战略应坚持:引进和培育相结合,逐步强化自我培育,同时积极做好保种同坐,大力推进种质资源保护。从全球来看,兔的驯化和饲养在欧洲地区得到较早较快的发展,因此欧洲兔业发展水平在全球领先,在加上对家兔育种的重视和较多的科研投入,欧洲种兔业全球领先,我国也从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引进了一系列的种兔或配套系,在引种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就,较好地满足了国内兔产业发展的需要。但是,要做到我国兔产业可持续发展,必须逐步摆脱对国际育种的依赖,从引进和培育相结合,到更大程度上鼓励和扶持自我培育。为此,要大力挖掘我国各地的地方品种资源,我国的四川白兔、福建黄兔、闽西南黑兔等等,都是优良的地方兔品种,当然各地也必然还有其他诸多优秀的品种,政府应建立机制逐步发掘并保护这些品种,下大力气做好这些地方品种的保种工作,同时,要制定和进一步完善我国权威的家兔种质资源的保护计划和管理制度,为我国的家兔育种打好扎实的基础。

3.2.2

养殖战略。

养殖是畜牧产业的核心环节,兔产业的发展也是如此。为此,要鼓励和引导多种要素向兔产业养殖环节集中。

首先,要积极实施人才战略。在兔场养殖中,由于工作环境单调、卫生条件较差,兔业养殖很难吸引青壮年劳动力,即使在规模化的工厂养殖中也是如此。因而,如何实施人才战略,吸引更多的青壮年、高素质劳动力进入兔产业领域,成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也要求政府采取一定的措施,鼓励劳动力向家兔养殖领域流动。首先,在兔业主产地,政府应采取措施,切实鼓励农科院校及相关专业的大学生积极投身到兔产业中,同时,为其自主创业,从事兔产业养殖和生产加工提供财政或信贷等支持。其次,家兔养殖企业或兔场要在环境改造、人性化服务等方面加强,保证企业人员既有一个很好的生产环境,也能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另外,为了适应这一趋势,积极扶持和引导规模化、适当发展机械化、自动化养殖,也成为兔业养殖必须考虑的重要方面

因地制宜,大力推进机械化自动化养殖。自动化养殖在猪禽业领域发展很快,但是在兔业中则相对较慢,这除了受小规模制约外,也受到人工授精等配套技术不普及的影响。因而,各界要重视机械化自动化养殖,一方面可以减轻劳动力的工作强度,同时也可节约劳动、降低成本,同时也有利于标准化养殖。

为了推进机械化自动化养殖的发展,首先,要在兔场规划和兔舍、兔笼设计上做好相关的工作。这是机械化、自动化的基础。其次,要加强相关配套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包括饲料技术金额人工授精等。自动化喂料,要求饲料颗粒的硬度等达到一定的要求,同时,自动化要求实行人工授精、全进全出,这些技术也必须配套。第三,对于中小规模的养殖户,积极发展公司

农户或合作社

农户等方式,推进机械化、自动化和半自动化养殖,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兔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建立健全疾病预防体系,实行综合防治战略。兔病的发生多数与兔舍环境和饲料质量或饲养水平有关系,当然不排除幼兔的先天性疾病或遗传疾病。一般认为,如果兔子“吃好”、“住好”一般是不会感染疾病的。兔病防治战略,应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为此,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要求管理人员按时注射疫苗、加强防疫,精心照料、早发现、早治疗,防治兔病的发生和蔓延。其次,对于一些中小型养殖户而言,由于其小农的节俭思想,往往将不宜用作饲料的东西用来喂兔子,或不能按时按量喂养兔子,这些都是导致兔病发生的重要原因。另外,要大力加强家兔养殖注意事项的宣传,大力推行标准化养殖,包括:饲料的标准化、饲养程序的标准化等。

加强饲料研发,实施饲料加工专业化战略。目前我国兔饲料加工和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第一,专业化饲料企业较少,多数是在猪禽等饲料企业内附带加工兔饲料,缺少专业化的兔饲料加工企业;第二,小规模农户饲料多数为家庭自配,饲料原料多种多样,比较杂乱;第三,饲料资源的研究和开发不够,饲料标准缺乏;第四,兔饲料的规模化加工受制于优质苜蓿等粗饲料等。

目前虽然受兔饲料需求量相对较少的影响,目前专业化的兔饲料生产企业还不多,但是随着我国标准化规模养殖的发展和兔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专业化的饲料企业也将必然增多。家兔的节粮程度,主要体现在饲料配方,为此政府应加大力量扶持饲料配方的研制,充分利用各地的饲草资源,政府应鼓励一些规模较大的兔饲料专业厂家,建立饲料研发中心,鼓励饲料企业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提供相应的资金资助,研发节粮节草、充分利用农副产品边角料,又能提供相应营养、保证家兔不同生长阶段生长发育所需的饲料品种。

兔产品加工实行环保优先、产品多样化战略。兔皮、兔肉和兔毛的加工涉及到的因素较多,既有技术的因素也有市场的因素,既有积极的因素也有环境污染等不利的因素。总体来看,主要的因素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对于多数中小规模的兔产品加工企业,其加工技术尚需提高,特别是兔皮加工,很多还带有小作坊的性质,仍然是一种经验式的加工。为此需要从硬件和软件角度进行提升;(

)对于一些规模大的加工企业,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品牌提升和推广。虽然,我国兔产品加工企业中,也逐步涌现出一些产业内的大的龙头企业,比如青岛康大、四川哈哥等。但这些品牌还没有得到全国更多的消费者认同和接受,需要进一步提升;(

)从实践来看,制约兔产品加工(特别是兔皮加工)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对环境的污染,为此,需要各方对皮革鞣制等环节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解决兔皮加工中的环境限制,为兔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排除障碍。建鉴于上述问题,未来兔产品加工应该特别重视以下几方面:首先,政府应加强对兔产品加工业的支持,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兔产业是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之一,但兔产业的发展必须由市场拉动,也就是要先解决活兔的销售问题,为此政府要通过投资补贴或税收优惠等措施,鼓励兔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其次,在鼓励加工业发展的同时,必须严格控制加工企业(特别是兔皮加工)对环境的污染,在污染处理设施的建设上给予相应补贴。另外,对于小规模养殖户,要鼓励其联合起来,建立合作社,再以合作社为单位开展适当的加工。

3.2.3

营销战略。

营销是企业的市场化行为,但是由于目前国内多数大型兔产品加工企业其外向型程度较高,其目标市场更多是国际,因而在国内市场的营销活动还比较缺乏,而以下中小型的企业开展营销则又难以形成影响力。虽然一些企业意识到国内市场的重要性,开始了国内市场的营销策划,但是整个兔产业的营销还没有引起消费者和全社会的重视。为此,未来的产业和产品的营销战略,一方面要通过一些企业来开拓,同时还要依靠行业协会的努力,形成“协会牵线、企业运作、媒体支持”的良好局面。首先,协会要承担起宣传产业、服务企业的责任,为养殖户和加工企业与零售市场牵线搭桥,建立稳定的联系。其次,企业要认清形势,积极运作。目前国内的一些大城市,还没形成能够深入人心的兔产品品牌,必须抓住先机,否润泽将在未来的竞争中失去有利地位。第三,兔产业界的所有工作人员和媒体,也应积极参与产业的推广营销。兔产业的发展,带有较大的公益性,它节粮节草、污染小,是脱贫致富、吸纳就业的重要产业,特别是一些中老年劳动力,虽然较难从事其他行业的劳动,但是家兔养殖却是完全可以胜任的。

保障措施

大力发展兔产业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情,但要实现兔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科技、人才、资金、社会化服务和产业政策等方面提供坚实的保障。

4.1

科技保障。

家兔产业化的养殖过程是规模化、集约化的养殖,不同于传统的分散庭院式养殖。因此,涉及很多与规模集约化养殖相适应的育种、饲料供应、环境控制以及疾病防疫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从全新的角度去进行研究和试验。西欧发达养兔国家的产业化实践充分证明,科技对于兔产业化有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鉴于我国的科研体制和生产的现实,科技对于兔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这表现在兔业产业化当中的一些具体问题需要通过科技来解决。另一方面,科技的作用还体现在广大的养殖户和企业需要更多的科技培训,以推广科学养兔的概念和具体知识。就具体的养兔科研来说,研究的课题必须更加贴近生产实际,从生产实践当中提出问题,通过有针对性的研究以后,找到具体的解决方法,然后在生产过程当中验证、改进,并且示范和推广,使得科技的作用在产业化过程中体现的更加具体和直接。同时,也只有让广大养殖农户和企业亲身体会到科技的作用和影响,体会到应用科技所带来的效率和效益,才能够使他们更加坚定对科技的投入和应用,使得科技和生产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在兔产业的发展中,科技是关键,也是支撑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从最开始的育种、养殖到最后的兔产品加工都离不开科技的支撑。

4.1.1

育种的科技保障。

种兔是兔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种兔的质量和家兔育种业的健康发展是保障家兔产业化的先决条件之一。因此,要实现我国的家兔产业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家兔育种和良种繁育体系的建设。具体的途径,一方面是从国外引进优良品种,另一方面是提纯和挖掘现有品种,并在此基础上培育适合我国气候和饲料条件的优良品种。无论是引进还是自己培育品种,都应该强调因地制宜。我国的气候条件、饲料资源条件、饲料加工条件以及养殖结构存在着多样性,因此在考虑家兔育种时,应该充分照顾到我国的这种气候与饲料供应的多样性,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的育种理论和理念。我国已经是世界养兔最多的国家,长期进口品种来代替国内的育种是不现实的,应该根据我们国家养兔业的发展形势和多年的养殖实践,对不同的品种适应性及生产性能的检验结果来确定我国家兔育种的方向和目标,从而建立与我国饲养条件相适应的、能够大规模服务家兔产业化的家兔育种业。

从建立良种繁育体系来说,无论是配套系繁育还是纯种繁育,都应该依照相应的法律和管理条例逐渐规范种兔的生产和推广体系,从而在养殖户和养殖企业当中树立家兔良种的应有标准。通过市场竞争来确立供种企业的信誉,使得种兔的饲养和商品兔的饲养既层次分明、又紧密联系,从而减少或者杜绝倒种行为,使得家兔的育种或良繁体系能够健康发展。

在兔的育种过程中,重点是提高母兔受胎率、提升兔子繁殖能力,同时又必须保障繁殖仔兔的成活率。而目前我国兔的饲养方式,在育种方面还停留在以人工为主的原始粗放状态,科学管理水平较低。而且很多养殖户还片面追求数量忽视质量,行情好时出现“见母就留”及“倒种”情况,使品种退化严重。所以,在育种方面,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繁殖期,科学配制最适合正常母兔、公兔育种期的饲料,同时通过先进的智能控制功能,给繁殖期母兔一个良好的环境,从而提高其繁殖能力;同时重视研究养殖场实用的保种技术。其次,改变兔的生产方式,加强品种选育。在对庭院式养殖进行妥善引导的同时鼓励规模养殖;同时对引进的种兔进行改良,从而培育出更多生产性能更高的国内优良品种,并建立开放的优良种源繁育基地。

4.1.2

养殖的科技保障。

在兔的养殖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饲喂、环境及疾病的防控。饲料供应对于家兔产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尤其是在我国的现实条件下,家兔的饲料尤其是粗饲料表面上看起来资源非常丰富,不仅有天然牧草、农作物秸秆、农副产品以及各种各样的工业加工的下脚料,而且每一样数量都不小,但是要真正规范化利用,使得每一种原料达到保质保量的供应,为兔产业的发展提供合格的兔饲料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这些粗饲料的原料不仅在地域分布上各具特色,没有一个全国的、规范的收集处理以及质量保障系统。另一方面,因为其本身价值的原因,大规模的长距离运输也是不现实的,更主要的是很多粗饲料的原料质量很难保障。因此,在我国发展兔饲料一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但是从长远来看,没有稳定、质量可靠的、数量有保障的兔饲料的供应,也就是说,没有产业化的兔饲料工业,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家兔产业化。或者更具体地说,没有家兔粗饲料的产业化,就不可能有家兔饲料的产业化。从解决途径上来说,需要和地方的粗饲料供应来源特色相结合。例如,山东省是全国的花生主产区,在当地的养兔实践中,花生秧和花生壳是重要的粗饲料来源,针对这两种粗饲料的来源,如何收集、处理、加工并在质量上有保障就值得认真研究。另一方面,必须扩大饲料公司的生产规模,通过饲料公司来建立粗饲料的收集系统,使得粗饲料的收集也能形成一个链条,使得粗饲料的供应方有利可图,进而提出质量要求来逐渐改善粗饲料的供应状况,并最终建立真正的家兔饲料产业,使之更好地为家兔产业化服务。

在饲喂方面,需要选择合适的饲料、合适的饲喂时间和频率。在配制饲料时,加强对兔饲料配方的研究,使用最少的资源配制最适合的饲料,既节约资源也降低饲料成本。在饲喂时间和频率方面,也可以实现智能化控制,比如到点提醒,或是设置到点自行饲喂,从而减少人工成本,也可以避免饲喂时间不均衡。在环境控制上,可以在兔屋里安装温度、湿度调节器,自行调节从而达到最适合的成长环境。在疾病防控方面,加强对于常见病如兔瘟、肠炎等疫苗的研究,提高疫苗的质量和疗效;随时跟踪各地出现的新型病症,提高新药的开发能力,进一步降低兔的死亡率。

4.1.3

兔产品加工的科技保障。

兔产业的最终目的是给消费者提供物美价廉的兔产品,加工技术决定了兔产品能不能在市场上实现这“惊险的一跃”。先进的加工技术,不仅可以减少兔产品加工过程中的污染、降低成本,也会保障兔产品的安全问题,是兔产业持续发展的推动力。先进的加工技术离不开科研部门的研发和产业部门对研发成果的转化。目前来看,兔产品深加工是制约家兔产业化发展的“瓶颈”环节。加工企业的发展可以盘活整个养兔产业链,提高兔产品附加值。家兔产业化最终价值的实现也只有通过产品的终端销售才能完成,而产业规模的大小直接和产品的市场容量相关,产品的人均消费量及增长速度直接决定了兔产业的发展前景。因此,产品市场和消费者的消费意愿与家兔产业化是直接相联系的,并且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产品的研发与市场培育任何时候都是十分重要的,也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外不同的国家家兔产业化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我国的实际情况也很好地体现了这种产品与市场的关系。例如,四川省兔肉的消费量接近全国消费总量的

1/3

,人均消费量居全国首位。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四川省对家兔产品的开发有悠久的传统、而且充满了创新精神,产品在不断推陈出新,加之具有四川特色的烹调技艺,能够使兔肉扬长避短、体现特色,也使得兔肉产品在当地消费者当中深受喜爱。广东省虽然兔产量不高,但是消费量接近全国的

1/5

,这也与其消费习惯有很大的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家庭单位的变小,人们用于烹调的时间以及烹调的方法都有所改变,如何使得兔肉的消费和产品开发及销售能够适应这种变化的趋势,顺应人们的消费习惯(如外出就餐机会增多),是大有文章可做的。除肉兔外,毛兔、獭兔新产品的加工与开发,以及市场推广也同样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从技术需求的角度来看,在兔肉加工方面,重点是提高深加工的技术水平,研发先进的加工设备,完善加工工艺,增加兔肉的复合产品及综合产品,制定明确的技术指标和可靠的质量检测手段,以达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扩大兔肉的消费市场,促进兔养殖业的发展;兔毛加工方面,缩水、起球和掉毛的世界性难题虽有所改观,但仍需进一步进行科技攻关,以改善兔毛制品的质量和效用,提高兔毛产品在纺织品中的竞争力。在兔皮加工方面,减少环境污染是未来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向,比如进行废液循环利用的设计,引入纳米技术替代化学用品使用,将超声波用于兔皮清洁化生产等等。从技术供给的角度来看,首先,在国家及省市主要养殖区构建重点实验室,提高相关院校单位在此方面研究经费的投入,支持兔产品深加工等领域的重要技术问题,加大兔产品开发力度。其次,加快成果转化,完善配套措施,主要采取企业与研究院相结合的方式,就一些实际问题联合攻关,研发更加实用性的科技成果,以解决目前成果转化率较低的问题。同时,还可以建立共享的信息平台,平台以研究机构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加强企业、养殖户、研究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从而共同引领兔产品未来发展。第三,持续发挥国家兔产业技术体系的作用,加强产学研之间的交流,整合体系内的技术资源,提升产业整体的技术水平。

4.2

人才保障。

养兔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撑,而兔产业在专业人才方面还面临很多问题。首先,农业科技人才缺乏。全国农业科技人才相对于农业人口非常少,还不到农业人口的

,兔产业的专业人才就更少。其次,基层农业技术人员极其不稳定。在农村基层一线科技人员极其缺乏的情况下,部分基层科技人员却一心想跳出农门。而兔产业新技术的推广需要专业人才传授技术,解决当地农户的实际问题。调研发现,在养兔历史较长的地方,养殖户积累了很多的养殖经验,总结出了很多的实用养殖技术,而在养兔历史较短的地方,农户会面临很多的技术问题,尤其是在疾病防控方面,这些问题却没有相关技术人员进行指导,这就增大了养殖风险和成本。所以,一方面,在科研领域,应该通过政策或资金倾斜,鼓励更多的人投身于种兔繁育、养殖、疾病防控、兔产品加工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同时鼓励更多的研究人员下乡实践锻炼,建立实践基地,为当地农户的兔业养殖做出贡献;在教育方面,国家应该通过正规的学历教育或职业教育,加强兔产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并制定政策留住基层技术人员,鼓励其他专业技术人员下到生产第一线;另一方面,应该充分发挥养兔技术能人的作用,提供平台定期举办研讨会或研讨班,在边学边干中培养更多的实用型养兔人才,从而保障兔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4.3

资金保障。

养兔业虽然是养殖业中资金门槛较低的行业,但资金也是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只有有了资金保障,才能扩大兔养殖的规模,进一步推进未来兔产业的发展。养兔在起步阶段,最大的投入就是建立兔场和买种兔的资金。在养殖过程中,主要就是疾病防控、防治费用和饲料费用等。在资金支持上,首先,从政府方面来说,可以出台相应资金扶持政策。如晋城出台的扶持政策:对新建圈舍面积达到

100m

以上的养兔场,存栏能繁母兔

只以上(年出栏商品兔

2000

只以上),给予一次性

1000

元扶持;圈舍面积每增加

100m

,存栏能繁母兔每增加

只(年出栏商品兔每增加

2000

只),增加扶持资金

1000

元。这些扶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户养兔的初始投入成本,鼓励了农户养兔及扩大兔场规模的积极性。当然,政府的资金扶持也需要从当地兔产业的发展情况及政府自身的实力出发,推出最适合当地发展的政策措施。其次,也可以通过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方式提供资金支持。如宜宾的专业合作社就搭建了融资平台,提供资金保障。所采用的方法是:为社员提供资金贷款担保和贴息,形成了“两赊两保一结算”(赊饲料、赊种兔、保防疫、保销售,商品兔出售后结算各类款项)的运作模式,充分发挥上联市场、下接农户的中介作用,有效地解决了农户周转资金不足、商贩压价收购等问题。除此之外,较大规模、较有实力的专业合作社也可以在其内部成立专门的资金互助,通过吸收社员存款,为需要资金的社员发放贷款,来解决兔养殖过程中资金短缺的问题。最后,因为兔产业的资金门槛较低,体积小,养殖效益高,在贫困山区还可以起到很好的产业扶贫的作用。国家扶贫部门可以通过使用扶贫资金采购种兔提供给贫困农户养殖,然后通过相关加工企业回收兔产品,提高贫困农户的收入。

4.4

社会化服务。

农业社会化服务是指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提供的服务,其内容十分广泛,包括物资供应、生产服务、技术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保险服务,以及农产品的运输、加工、贮藏、销售等各个方面。由于我国兔业养殖的小规模经营特点在很长时间内不会改变,社会化服务对于兔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在育种、饲料、防疫、加工、运输、销售、金融、保险等各个方面,都要依赖其它产业部门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活动。

为此,应该根据各个环节服务的不同特点,为兔业提供公益性服务、经营性服务和合作性服务。目前,我国已逐步建立起从中央到乡镇多级政府公益性服务组织,但发展相对较慢,缺乏激励机制。我国经营性服务初具规模,农户产前生产资料供应和产后销售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初步建立,但部分经营性社会化服务机构不够规范,尤其是部分农产品流通服务组织,存在欺骗农民、抬高流通成本等问题。合作性服务组织快速发展,但其资金供给能力和服务能力有待提高。不同类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有其不同的优劣势,针对兔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社会化服务具体选择什么类型的问题,应该因地制宜、审时度势地进行选择。对于防疫、加工、金融等有外部效应的服务,应该由政府部门承担一定的义务,提供公益性的社会化服务;对于育种、饲料、加工、贮藏、销售等环节的服务,可根据不同地区的文化传统及养殖户的规模情况由企业或合作组织提供社会化服务。

在具体实践中,我们应考虑兼顾当地目前已有的兔产业基础发展模式和社会化服务的实力。首先,利用好现有的兔产业养殖模式和已建立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尊重当地生产养殖习惯,在社会化服务薄弱的地区发挥政府、龙头企业的带动功能,在社会化服务发达的地区做好管理、监督工作。其次,在传统的生产经营框架结构基础上进行创新,将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政府、公司、合作组织的力量与兔产业的龙头企业、公司、合作组织和农户的力量有机地结合起来,借鉴其他畜牧产业社会化服务的经验,但不局限于其他产业的发展模式,形成独具特色的兔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化服务保障体系。第三,不断丰富、更新兔产业社会化服务的内容和形式,保持在不断更新的科技、经济背景下,社会化服务在兔产业发展中发挥稳固的有利作用,并确保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柱的社会化服务宗旨,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建设、完善兔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化服务保障体系。

4.5

政策保障。

要实现兔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就必须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保障体系。通过政府职能的发挥,贯彻实施各项兔产业优惠政策,规范产业的市场行为与市场环境,努力提高兔产业产品质量,打造知名品牌,并通过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发展,加强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开发兔产业的人力资源,实现兔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考虑科技、资金、人才、社会化服务等辅助兔产业发展的不同角度,而且要兼顾兔产业发展模式中龙头企业、协会、公司、合作组织和农户等不同主体,设计协调统一的政策保障体系,以政策为保障,以政策为后盾,达到政策应有的保障作用。

在兔产业的成长期,要建立起保障兔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在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建立起保障公正公平的市场秩序,为兔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逐步营造完善的法治环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产业化经营的健康发展要依赖于功能完善的市场体系,尤其是公正公平的市场秩序,通过市场的有效竞争形成合理的市场价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政府应首先建立兔产业的市场竞争规则,完善兔产业市场制度体系,保障产业在成长、壮大过程中健康发展。规范产业环节中主体的交易、合作等行为,坚决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业生产资料、市场欺诈、欺行霸市等违法乱纪行为,保障产业化经营所需的公平公正的市场运行环境和市场秩序。其次,职能部门应按照已建立的政策体系加强对产业市场的管理。在有法可依的基础上,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可以采取经济管制或社会管制的方式,不仅规范产业内部发展态势,更关注对于相关消费者的利益保障,这样才能使兔产业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与此同时,政策也应该着力培养龙头企业和农户的法律意识,并在必要时候实施法律援助,让各环节主体切实地受到法律的约束,享受产业法律法规带来的益处。

在兔产业发展的成熟阶段,政策应着力于规范并提高兔产品的质量,注重兔产业内品牌建设,保障产业稳定发展,增强市场对兔产业的信任程度,提高产业竞争力,适应市场变化。在保障兔产业主体利益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确保产品质量和品质,形成消费市场上对于兔产品的持续需求。

未来展望

5.1

兔产业发展面临的新环境

目前,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发展进入考验期。未来诸多的物质和社会环境会发生较大变化,这些都会对兔产业产生较大影响。

5.1.1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

(特别是兔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来看,美、日、韩等国其兔产业以宠物兔为主,亲近自然、保护动物、休闲娱乐是其重要目的;欧洲兔业以标准化、规范化以及充分注重动物福利为特点,主要发展肉兔产业。欧洲国家,进口兔肉、兔皮和兔毛等产品,但是出口优良品种等技术,因而家兔育种和品种等技术出口是其兔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商用兔的发展,则以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为特点,屠宰加工和储藏等各个环节密切配套。

5.1.2

农业进入高成本时代。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劳动力、水资源、能源、原材料等各种要素和投入品日益稀缺,在规模不容易扩张的行业,高成本必然体现的更加明显,目前我国农业已进入高成本时代。这对兔业产生诸多影响,主要包括:(

)高成本也就意味着高价格,因而兔产品必须能够获得高价格,否则产业将不可持续。为此,要加强兔肉营养价值的研究,强化兔产品的营销,协助相关企业加强目标群体的宣传力度,生鲜兔肉主要针对离退休家庭主妇,加工兔产品针对中青年和儿童群体,兔毛和兔皮产品主要目标群体中青年女性。“收入的提高”和“健康的重视”是本措施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

)高成本需要深加工,通过加工实现增值。对于大多数中小规模农户而言,深加工比较困难,为此这些养殖户需要通过合作社或龙头企业组织起来,由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统一进行加工和营销。这样能够做到充分利用家兔的各部分产品,将每一部分都变为“宝”。对于大规模企业或养殖户而言,深加工也是其发展方向。因而,联合和规模化是实现加工增值、获得高价格的重要手段;(

)高成本要求积极实施成本控制,从而节约投入、降低成本。对于大规模兔场,由于有规范化的账务信息,因而成本控制相对容易。而对于大部分中小型家庭兔场,连基本的账本都没有,整个养殖的投入和产出都是一本糊涂账,那么很难实行成本控制。为此,需要通过示范培训,引导养殖户进行规范化管理,实行成本控制。

5.1.3

动物福利将日益影响到兔产业的健康发展。

要求在家兔养殖过程中,特别重视家兔的舒适生活和健康成长,在生活空间、环境刺激和生理行为等方面给予充分的关注。

5.1.4

未来肉类消费总量将下降,但是健康肉类的需求必然增加,同时肉类产品要求结构多样化,为兔肉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动力。根据国务院发布的《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规划纲要(

2014-2020

)》到

2020

年人均肉类消费为

58kg

,仅相当于目前消费量的一半多,说明未来传统的猪肉等的消费将减少,而包括兔肉在内的肉类的需求将增加。

5.1.5

未来兔肉生产将迎来快速发展时期。

根据《全国节粮型畜牧业发展规划(

2011-2020

年)》,在七大类节粮型畜牧业的主产品(奶类、牛肉、羊肉、兔肉、羊毛、羊绒和鹅肉)中,其产量在十年(

2011-2020

)中的平均增长速度,奶类产品最大为

5.50%

,其次为兔

3.78%

,另外牛肉、羊肉和鹅肉的十年平均增速分别为

1.26%

1.65%

1.14%

,羊毛和羊绒的增速则更是仅为

0.23%

0.78%

。因而,家兔发展的大环境仍然相对有利,根据规划届时兔肉产量将达到

100

,实际上按照目前的增速届时兔肉的产量将可能达到

120

《全国节粮型畜牧业发展规划(

2011-2020

年)》发展目标

单位:×

5.2

产业的重点突破

未来能够推动兔产业长期不衰的根本动力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国内市场产品需求潜力的开发,二是国际市场兔品种及相关技术的出口。第一个方面是现在需要不断强化的,第二个方面是要逐步推动的。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方面,兔产业虽然仍然是一个重要的扶贫措施,但是这一贡献日益降低。“十三五”期间,特别是在未来十年,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重点突破。

5.2.1

对宠物兔的育种予以重视,加强对于中小规模养殖户屠宰加工和储藏技术的研发力度,完善种兔新品种,促进兔业技术的出口。

5.2.2

强化兔产品的深加工技术研究,帮助中小规模的养殖户做好成本核算和控制,实现规范化管理。

5.2.3

在家兔技术研发过程中,关注家兔的生长和生活福利,特别是在环境控制技术、屠宰技术研发以及兔笼设计等方面充分考虑家兔的福利以及兔场机械化自动化生产的需要。

5.2.4

继续重点挖掘兔肉的营养价值,需要实施产业体系以及整个兔产业的集体营销。

5.2.5

加强与协会以及广大农户的互动,让更多的人了解体系的工作、分享体系的科研成果,同时体系的成员也积极深入产业第一线,充分了解产业的需求,从而使自己的研究更加符合产业的需求。

总之,未来我国的兔产业必须依靠科技进步,而兔产业的技术需求是基于不同层次的,从养殖户角度而言,主要是:高产、高抗的优良品种,品种的多样化,疾病预防和控制措施;从饲料角度主要是苜蓿等优质粗饲料的替代品的开发;从产业角度而言,主要是技术的标准化和薄弱环节的技术突破,包括兔产品储藏保鲜技术、加工技术。除技术外,农民需要的还有科学的管理,包括日常管理、成本控制,而这些都基于信息的充分供给。需要全产业人员的共同努力。(完)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