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融合——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1年)
魏晋南北朝从公元
220年曹丕代汉、曹魏建立开始,到公元589年隋朝统一中国结束,历时361年。这段时期战争频繁,政权更迭,是我国历史上最为动荡的阶段,但同时也是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民族大融合时期。几百年中,各民族间经济与文化的交融,使民族界限完全消融,诞生出具有新的精神思想、新的文化、开放进取、朝气蓬勃的中华民族,
为日后我国封建社会的盛事——隋唐两代的高度繁荣、各民族的平等相处,对外交往的空前发展奠定了基础。
这一时期的文物特点是具有浓郁的地域特征和军事色彩。
魏蜀相争
三国时期,陕西地区由魏蜀分治,曹操占中部和北部,刘备占南部,陕西一直处于魏蜀的军事争夺之中。岐山、汉中等地出土了许多当年的遗物,我们在这组展柜中具体了解一下。
1.弩机
这件弩机出土于陕南著名古战场——勉县定军山。根据上边的铭文可知是曹魏正始三年制造的,可能是当年魏蜀战争留下的遗物。当时的弩比战国时期已有了很大进步,出现了可数簇并发的连弩,极大地提高了作战杀伤力和进攻的速度。
2.陶楼
陶望楼就是岗哨。望楼上面的两个人是豪强地主家的家兵,出可以作战,入则被役使,身份地位略比奴婢高,但也受士族豪强地主的剥削。
3.铁蒺藜
铁蒺藜又称马刺,专用来扎马蹄,是对付骑兵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暗器。它的设计科学,共四个一样长的尖,无论怎么投掷总是一尖向上,三尖朝地,一旦马蹄踏在上面,立即人仰马翻。如果撒的密度大一些,可以有效阻止对方骑兵前进。
走向统一
439年,鲜卑族拓跋氏建立的北魏政权消灭了黄河流域大大小小的割据政权,统一了北方。公元534年,北魏分裂成东魏、西魏,最后又分别被北齐、北周所代替。因为他们都在北方,故称北朝;同时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与北朝对峙,因此这个时期被称为南北朝。当时陕西的陕北和关中地区属于北朝领地,而陕南地区则属于南朝范围,所以从陕西省境内出土的同时期文物中可以发现两种不同的文化特征。
1.武官俑
南北朝时期的陶俑有着南和北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特征。北朝武士俑面容冷峻粗犷、体格彪悍有力,南朝俑则是典型汉族人的长相,清秀纤巧。面对这些陶俑您可以依此特点鉴别一下!
2.永安五铢钱
永安五铢钱属北魏时期的钱币。钱面模铸篆书“永安五铢”四字,“永安”二字圆顺流畅,“五铢”二字瘦长。钱文以“五铢”配以始铸年号是北朝钱币的一大特点。
3.独孤信多面体煤精组印
这个独特的器物是由煤精刻制而成的多面体印章,共有
26个大小不一的正方形和三角形,其中14个正方形印面上刻着规范的楷书阴文。印文的内容由公文用印、上书用印和书简用印三大类组成。煤精也称煤玉,是褐煤的一种变种,以低等植物为主,也有部分高等植物遗体组成的腐植腐泥混合煤。一般比煤轻,通常为质密块体,质地坚韧、黝黑发光,没有纹路。
这枚印章的主人独孤信是西魏八柱国之一、鲜卑族上层人物,原名独孤如愿,因受当时统治者宇文泰的赏识,赐名为“信”。因为官职很多,所以将印章制成多面体使用起来十分方便。独孤信不仅自身战功赫赫,他的女儿也很有名。他有
7个女儿,其中大女儿嫁给了北周的明帝,成为周明敬后;七女儿嫁给了隋开国皇帝杨坚,是历史上以嫉妒著称的隋文献后;四女儿嫁给了唐代开国皇帝李渊的父亲李昞。因此他作了连续三个朝代的国丈或太上国丈,所以人们戏称他为“中国古代第一老丈人”。不过正因为有此渊源,所以隋唐两代最高统治者身上都有少数民族血统,那么在接受异族文化方面就没有太多的心理障碍,这也成为隋唐两代社会开放、民族平等的前提之一。
4.甲马骑马俑若干
这些武士头戴盔帽,身着高圆领紧身衣及长裤,左手持缰绳,右手作持长柄武器状,面相带有明显的北方草原民族特征。战马全身披甲,有蒙古马的特征。马和士兵都披甲的装备称为甲骑具装,这是随着匈奴、鲜卑等草原民族进入中原后带来的,这种新型先进装备的制造和使用可能是汲取了安息民族的特点。
5.北周武帝孝陵墓志
这块墓志阳刻篆书三行九字“大周高祖武皇帝孝陵”。墓主人是北周武帝宇文邕,字弥罗宾,代郡武川人(今内蒙古武川西),鲜卑族,公元
560
—578
年在位,其间消灭北齐,统一了北方。北周武帝孝陵是陕西省抢救发掘的第一座帝陵,陵墓形制清楚,遗物丰富。
三、民族融合
南北朝时期,北方各少数民族纷纷向内地迁移,形成了历史上所谓的“五胡乱华”。五胡是指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他们纷纷涌入中原,而且大部分迁徙到陕西。当时陕西少数民族人数已达到人口总数的
50%以上,成为全国民族关系最复杂,冲突最激烈的地区,同时也成为北方民族大融合的中心。
1.安伽墓石门、石榻
(独立柜)
这个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展柜展示的是安伽墓的石门和石榻。安伽墓位于西安市北郊未央区大明宫乡,
2000年5月—7月发掘。这是我国境内发现年代最早的粟特贵族墓,也是迄今为止发掘的北周时期唯一一座墓主人生前担任“萨保”这一特殊职务的墓葬。萨保是北周政府任命的管理粟特来华贸易、定居人员,主持来华粟特人宗教祭祀活动的官员。这座墓葬为我们研究北周史、中西方文化交流特别是北周时期旅居中国的粟特贵族的服饰、文化、生活习惯、宗教信仰、汉化程度以及葬俗等方面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
最上方的是门额,呈半圆形,画面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围屏石榻本来是汉人的坐具,以它作为葬具是北朝时旅居中国粟特人特有的葬俗。该墓被发现时,墓中除围屏石榻和墓志外,随葬品很少。围屏石榻内侧浮雕与主人生活有关的画面
12幅,画面局部有贴金装饰,这是中国目前发现最为精美生动的反映粟特贵族生活起居的
生动画面。
2.晋率善、归义各式印章
西晋时,一部分少数民族首领归顺了西晋王朝,西晋政府对这些人采取了“怀柔政策”,给他们赐印封官,以“率善”、“归义”褒奖他们的行为,并将他们封为“仟长”、“佰长”等官职。这些印章就反映了这个史实。
3.男弓囊俑
这是出自北魏墓葬中的男立俑形象,他左带弓囊,右带箭囊,是生动的步兵形象。
4.胡人俑
这个深鼻高目、卷发披肩的人,
身穿圆领窄袖长袍,束着腰带,足穿短靴。从相貌和着装可以看出为典型的胡人形象
5.踏锥舂米俑
这个正在劳作的农民头上束着发髻,身穿交领宽袖红长袍,只见他右手提着衣角,左腿抬起作踏椎状,右腿直立,站在陶椎之上。简单的一个泥塑,却生动的塑造出了一个当年舂米劳作者的形象。
辅助展品
大夏统万城遗址照片
统万城是东晋时期十六国之一“大夏国”的都城,位于今陕北靖边县无定河对岸。公元
407年,匈奴首领赫连勃勃征发十万人筑城。当时工程验收方法异常苛刻:城墙筑好一段待干后,由验收的人用铁锥用力刺,刺进一寸就杀筑城的人,反之则杀验收的人。不可调和的矛盾,使筑城的人卖力筑、检验的人使劲刺,这也是历经1500多年,城垣仍然保存完整的原因。统万城是目前我国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沙漠古城。
、文化艺术
1.十字髻女俑
这些俑的发型很有特点,高高耸起的十字发髻引人注目,她们身着窄袖长袍,通体以红、白两色为主彩绘。无论是体态还是发式,都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2.镇墓兽
镇墓兽是我国古代从春秋到宋元时期墓葬中的避邪之物,常被放置在墓道内。人面兽身的镇墓兽是南北朝墓葬中开始出现的造型,看上去似人非人、似兽非兽,威严凶猛。
3、独角兽
独角兽也称“獬豸”(
xièzhì),是象征司法公正的神兽,传说它的角专抵执法不公之人。
(此图来源于陕西历
史博物馆官网)
铜樵斗
“樵斗”又叫“刁斗”,是军队中的炊器,可以煮粥,也可以敲更。唐诗中的“行人刁斗风沙暗”描述的就是这种器物。
5.铜马
这是东晋时期马的造型,非常独特。从马的整体造型尤其是从耳朵来看,应具有巴蜀地方特色。更特别的是,马身体上各个部位的峁合用的都是竹钉。
、长安佛光
佛教在汉代传入我国,魏晋南北朝时受到各少数民族政权的大力提倡,加之老百姓饱受战乱之苦,也希望在求神拜佛中得到解脱,于是佛教和佛教艺术都得到了大力的发展。这一时期留下了许多相关的石窟和造像。
鎏金弥勒像
为梵文
Maitreya
的音译,是佛教的菩萨名,和佛相差一级。佛典记载,弥勒出生在古印度的一个大婆罗门家庭,属于十分高贵的一等贵族。后来他成为释迦牟尼的弟子,修炼成道后,先于释迦灭度(离开人世),上升到六欲天中的兜率天讲经说法。这里的“天”不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天空”,而是指高于人类的上界所生活的环境。由于释迦牟尼预言,弥勒将继承自己的佛位成为未来佛,也就是法定接班人,因此他也被称为弥勒佛。佛教最初传入我国时,弥勒佛的形象非常庄严肃穆、超脱凡尘。到后来,弥勒佛形象就中国化了,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大胖和尚的形象。
法显历游天竺行程全图
334年—420年),东晋人。他是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位到海外取经求法的大师,也是杰出的旅行家和翻译家。法显本姓龚,三岁时就被度为“沙弥”。二十岁时,法显受了大戒。东晋隆安三年(公元399年),六十五岁的法显深切地感到由于戒律经典缺乏,教徒无法可循,为了维护佛教“真理”,法显毅然决定西赴天竺(古代印度),寻求戒律。东晋义熙七年(公元411年)八月,法显历经十三年,共走了三十多个国家,终于在七十八岁时回到祖国。法显回国后在建康(今南京)道场寺住了五年,元熙二年(公元420年),终老于荆州辛寺(湖北江陵),享年八十六岁。在他生命最后七年多的时间里,法显一直紧张艰苦地进行着翻译经典的工作,共译出了经典六部六十三卷。法显以年过花甲的高龄,完成了穿行亚洲大陆又经南洋海路归国的惊人壮举。他留下的杰作《佛国记》,使他不仅在佛教界受到赞誉,而且也得到了中外学者的高度评价。法显历游天竺路线图描述了法显出游的具体路线。
北周佛像
这尊形体非常大的立佛造像出土于西安霸桥区,当时它与其余四尊佛像一起被放置在一个窖藏内,推测应为寺庙遗物。其中有一佛立像有“大象二年”题记,说明这批佛像是周武帝建德二年(
574
年)毁佛六年后,佛法复行的当年之作。这尊慈眉善目的佛像高
2.16
米,手势为说法印,胡子为蝌蚪形,衣襟飘逸、衣结打在袈裟的外面,是北周长安地区释迦牟尼的形象。这尊佛像高大而不失亲和、威严中带着善缘,是我国古代佛教艺术品中的杰作。
盛唐气象——隋唐(公元581年-公元907年)
隋唐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也是陕西历史上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达到了空前繁荣
各种制度确立的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农牧业、手工业以及金银器制造业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随着陆、海两路丝绸之路的开通,中外交流也空前繁荣,当时有三百多个国家及地区与唐朝有着友好往来。唐朝谱写了中国封建社会最辉煌的篇章,同时对后世的影响也非常深远,至今侨居海外的华人被还被称为“唐人”,他们所居住的地方也被称为“唐人街”。
东方名都
我们根据这面长安城的地形图来具体了解一下当时的首都长安。
长安城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宏伟、建筑最壮丽、布局最规整的一座著名的都城,面积83.1平方公里,相当于汉长安城的2.4倍,明西安城的9.7倍。它比公元446年修建的东罗马首都拜占庭大7倍,比公元800年所建的阿拉伯首都巴格达大6.2倍,充分体现了盛世王朝的宏大气魄。
大兴城是由鲜卑人宇文恺设计并主持修建的,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按照完整的平面设计营建的都城。大兴城的主体工程仅用了九个月就建造完成了,创造了中国古代都城建设史上的奇迹。唐都长安城是在大兴城的基础上增修和完善的。
唐都长安城是在隋大兴城的基础上增修完善的。长安城的总体布局分为三大部分,即宫城、皇城和外郭城。宫城位于长安城的最北部,地势高敞,是皇帝居住和处理朝政的场所。反映了封建皇帝居北而立,面南而治的儒家传统思想,突出了皇权的至高无上。宫城以太极宫为主体,内有
16座大殿和很多楼阁亭榭,是唐初的政治中心。从唐高宗开始,皇上迁至北郊龙首原上的大明宫处理朝政。太极宫、大明宫和玄宗时一度成为政治中心的兴庆宫,合称为“三大内”,是长安城中最主要的建筑。
皇城位于宫城的南边,又叫子城,是中央政府各个机构所在地。皇城和宫城之间只隔一条东西向的街,称为横街。横街宽达
440米,与其说是一条街,不如说是一个大广场更为贴切。
外郭城是一般居民和官吏的居住区。城中有十四条东西向大街和十一条南北向大街,将外郭城整齐地划分为
108个区域,即108个坊。唐代诗人白居易在《登观音台望城诗》中有:“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的诗句,形象的描绘了当时整齐划一的街道。朱雀大街是长安城的中轴线,将整个城分为东西两部分,大街宽度为155米,非常大气。外郭城的东西两侧分别有东市和西市,是当时唐长安城的主要商业区,也是国内外贸易的重要场所。唐长安城的人口近百万,其中还包括百分之五的外国人,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国际性大都市。唐王朝以博大的胸襟,吸收融汇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兼容并蓄、海纳百川,成就了辉煌璀璨的唐文化。
1.三彩四合院
(独立柜)
这组建筑模型共有十二件,其中房子九座、亭子两件,大小各不相同。整个建筑以中轴线为对称布局,由南到北分别排列着大门、中堂、后院、正寝、东西两厢各三处廊屋,以及后院中的假山池,构成一个完整而疏朗的封闭式建筑群。在这之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三彩假山,它层峦高耸,满山施翠,碧水盈盈,尤其是山腰处双栖飞鸟,山下对鸟饮水,充满了勃勃生机,呈现出一副和谐的自然之态。
家庭园林在唐代普及流行到整个社会,成为长安里坊中一个主要的建筑模式。官僚贵族多在自家庭院或别墅内穿池堆山,树花置石,构山积水,将自然景观浓缩于自家宅院之中。唐三彩宅第模型可以说是唐人理想宅第的典型缩影,集中反映了唐人的园林思想。
2.莲花纹方砖
莲花纹方砖出土于长安城大明宫翰林院遗址
,是唐代宫殿建筑中的主要材料之一,同类的方砖在日本和朝鲜也有发现。
辅助展品
唐太宗宫勤政务本楼房址照片
日本平城京平面图
平城京遗址位于奈良盆地北部,大部分在今天奈良境内。元明天皇于和铜元年(
708)下令营建平城京,并于和铜三年(711)年自藤原京迁入。平城京面积约为30平方公里,模仿唐长安城建制,全城分为东西两半,分别为左京和右京,和日本历代都城一样,平城京周围不设城墙。
唐大明宫含元殿遗址模型
含元殿是大明宫内的正殿,龙朔三年(
663年)建成,毁于僖宗光启二年(886年)。含元殿主要功用是举行元旦、冬至的大朝会及接见外邦首领的场所。唐代诗人王维“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诗句,生动地描绘了当时朝会的场景。含元殿遗址位于今西安市自强东路,考古发掘资料表明,遗址整体保存较为完整,“一殿、两阁、两朝堂”的布局非常清楚。1995年中国、日本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签署协议,三方合作实施大明宫含元殿遗址保护工程,现工程正在顺利进行中。
巅峰盛世
公私仓廪俱丰实——农牧业
唐朝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为整个社会的安定繁荣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具丰实”、“人家粮储,皆及数岁,太仓委积,陈腐不可较量”是史书描述的开元年间的鼎盛状况。
唐代的农牧业十分发达,特别是养马业最为兴盛。由于军事国防的需要,唐代养马业主要由官府垄断,经营规模远远超过了前代。据资料记载高宗麟德年间仅官方养马就达七十万六千匹,这是在古代国家养马的最高数字。当时引进和培育了许多优良马种如吉尔吉斯马、阿拉伯马、伊兰马等。除养马之外,唐代还大量畜养牛、驴、骡和羊等。尤其是耕牛,随着唐代农业生产的发展,耕牛更是受到人们的重视。在畜牧技术方面,已是“牧养有法,医疗有方”,这些都标志着唐代畜牧业的兴旺发达。
1、铁农具一组(犁、斧)
唐代不论是旱田农具,还是水田农具,从耕作到收割,都进一步得到完善并且系列化。
2、陶家禽一组(黄釉牛、猪、狗)
唐代农业生产持续发展,耕地面积不断得到扩大,畜牧业种类繁多。这几件陶家禽从一个侧面了反映了唐代家禽饲养的状况。
3、彩绘陶马
唐代马的用途非常广泛,无论作战、运输还是狩猎等,都离不开马。唐人爱马,马在动物形象中被塑造的最为成功,艺术家们抓住了马的神情,用内在的劲而发外在的形,生气盎然,栩栩如生。
4、三彩仰头马、低头马
这两件三彩马线条流畅、神完气足,工匠们把它们仰天长啸的动静之感塑得极其自然逼真。
5、彩绘骆驼
唐代中外交流频繁,在西行的丝绸之路上,吃苦耐劳的骆驼是当时最得力的运输能手。生活中的骆驼,经过唐代工匠的艺术加工,都显得那样轻捷俊美、强劲雄伟。骆驼有双峰驼和单峰驼之分,产于阿拉伯、北非和印度等地。唐代雕塑作品中高大的双峰驼居多,身材较小、四肢修长的单峰驼塑造较少。
辅助展品
牛耕图壁画
唐代农业生产工具有很大进步,从这幅壁画中我们可了解到,当时人们已开始使用曲辕犁。曲辕犁由
11个部件构成,曲辕利于掉头转向,操纵灵活省力。坪和箭可以调节入土的深度与角度,既提高效率又节省人力和畜力,在黄河流域普遍使用。至今我国有些农村仍在使用这种曲辕犁。
隋唐洛阳含嘉仓复原图
这是一幅含嘉仓复原图,含嘉仓遗址位于今洛阳老城北,建于隋大业元年﹙
605年﹚,是用来盛纳京都以东州县所交租米的皇家粮仓。历经隋﹑唐﹑北宋三个王朝,沿用500多年,后被废弃。
方寸巧心通万造——手工业
1、锦纨巧丽——丝绸
唐代丝绸品种繁多,有织锦、绫、刺绣、纱罗等。丝绸在当时产量大,质量高,并通过丝绸之路大量输往西方。由于大量吸收外来文化,丝织物的结构、纹样、用料、用色,以及工艺技艺都有了突破性进步,达到了古代丝绸生产的顶峰。
锦是多彩提花的丝织物。锦覆面是人死后覆盖在死者脸上的面罩。用锦覆面的习俗,古今中外都不同形式存在。
辅助展品
唐代丝绸生产流程图
生产丝绸的工序十分复杂,主要的步骤有缫丝、练丝、穿筘、穿综、装造和结花本。缫丝是制造丝绸的头一道的工序,是指松解蚕茧和抽印蚕丝。练丝是对蚕丝的进一步处理和漂白。筘是织机上的竹筘,穿筘是按设计要求,把经线分组穿过每个筘综,筘综是织机上的综桄。穿综也是按设计要求,把经线穿在综里。装造系统和结花本是丝绸提花的装置设备。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工序,唐代工匠们制出了各式各样、巧夺天工的丝绸制品。
金银璀璨——金银器
唐代金银器是我馆文物藏品的主要门类之一。
1970年10月陕西西安南郊何家村一唐代窖藏中出土了共一千多件精美绝伦的宝物。
金银器
就达270余件,但
大部分收藏在我馆,下面您看到的就是其中的精品重器。
⑴鎏金双鱼纹银碗
这件碗内底中心有模冲捶压出的高浮雕双鱼纹,花纹使用錾刻技法,纹饰鎏金。双鱼头尾相接,一正视一侧视。鱼的身边环绕有花叶状纹饰。当碗内盛上水时,随着水波的摇动,碗内底的双鱼也仿佛在游动。古代器物上的鱼纹大多成双成对出现,又游于水中,常以鱼水相得比喻君臣关系和夫妻关系。这件双鱼纹银碗应是地方官吏进奉给皇帝的贡品,可能是以鱼水喻君臣关系表衷心之意。
⑵鎏金花鸟纹银碗
这件银碗主体纹饰是内外壁分别錾刻出相异的花鸟纹饰,然后在上面鎏金,整体呈现出一种自然灵动的韵味。
⑶摩羯纹金长杯
这件长杯为四瓣海棠形,杯内底中心装饰着捶揲凸起的摩羯戏宝珠形象。摩羯是印度神话中一种长鼻利齿,龙头鱼身的动物,被认为是生命之本、河水之精,常见于古代印度雕塑和绘画艺术中,寺院建筑的塔门上尤其多见。唐代金银器上的摩羯躯体更为复杂,形象也更加神异,有的作追鱼状,有的作戏宝珠状,这件金杯应是中国工匠在吸收外来文化基础上的创新。
⑷鎏金“裴肃进”双凤纹银盘
这件银盘呈六曲葵花形,盘内饰双凤折枝花和双鸟衔花等纹饰。盘外有“浙东道都团练观察置使大中大夫越州刺史
……裴肃进”的錾文两行、“点过讫”三字以及重量。在唐代,金银器是上层贵族日常生活中的奢侈用品,同时在政治生活中它也发挥着特殊而重要的作用。皇帝安抚和奖励下臣时,常常以金银器作为赏赐。臣属和各地官吏为了得到皇帝的宠信,也盛行用金银器作为各种节日礼物敬奉给皇帝,并在所进奉的金银器上刻进奉者的地区、官衔、姓名和进奉数量等文字。文献记载,唐代刺史向皇帝进奉金银器是从裴肃开始的,“天下刺史进奉,自肃始”。可见裴肃进奉行为在当时产生的巨大影响。这件银盘不仅制作规整,纹饰华丽,其铭文更是蕴含了丰富的信息,是珍贵的历史资料。
⑸鎏金银盘
4件(狐纹、熊纹)
盘是唐代金银器中数量最多的器类之一,形制的变化也比较大。唐代银盘除了圆形外,还有荷叶、海棠和各种植物形态的异形盘,这几件银盘便是其中的代表作。其制作工艺是先在盘中心捶碟出动物轮廓,形成浮雕式图案,然后再进行细部雕刻,这种方法是萨珊和粟特银器的风格,但凤、鱼、熊和飞鹰(牛首鸟身,有双翼)却是我国传统的特色纹样,是中西合璧之产物。
掐丝团花纹金杯
与其它唐代金银器相比,这件金杯的不同之处在于突出地运用了掐丝编结、镶嵌和炸珠等特殊工艺,集中体现了唐代金银器制作的高超水平。杯身上装饰的团花,在唐代金银器中也不常见,出土时团花内镶嵌的宝石脱落。杯的形制明显受到粟特带把金银器的影响,但规整的团花、精致的云头纹,则也是我国传统的装饰风格。所以这件金杯也是中西合璧的器物。
鎏金伎乐纹八棱银杯
杯体为浇铸成型,纹饰细部采用平錾手法加工而成。杯身被錾出八个棱面,这八个区域内分别装饰着乐伎、侍者和舞蹈者。乐伎手执拍板、小铙、洞箫、曲径琵琶等乐器。侍者均为胡人,深目高鼻,有的带卷沿尖帽、有的顶瓦楞帽,手中捧着杯和盘。银杯杯身背景为忍冬卷草、山石飞鸟和蝴蝶,通体饰鱼子纹为地。杯的足沿装饰有环状连珠。手柄上有指垫,上饰高鼻深目的两个胡人头。这件杯的造型和杯上的人物形象都带有明显的西方风格,由此推测这件银杯很可能是从国外输入或外国工匠在中国制造的。
鎏金双狮纹银碗
这件银碗为锤揲成型。外壁被九条水波纹分成九个
S形区间,分别錾刻着双鸟衔绶、立狮及花卉等纹饰,底部饰满鱼子纹。内底部饰有奔跑嬉戏的高浮雕式双狮。此碗点睛之处是用一个婀娜柔弱的叶芽为柄,一下使得器物生机勃勃,而且使兽足所带来的笨拙之气顿时消失,令人称绝。
鎏金鹦鹉纹提梁银罐
国宝级文物。这件银罐综合运用了錾刻、鎏金、焊接、切削等多种工艺制成。提梁焊接在罐肩上的两个葫芦形附耳之内,可以自由活动。银罐纹饰鎏金,器身满饰珍珠地纹。罐身花纹以鹦鹉鸳鸯为中心,折枝团花缠绕四周。鹦鹉鸳鸯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并于团花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罐颈部与足部还装饰有海棠花瓣,使整个器物显得枝繁叶茂、生机勃勃。银罐的盖心装饰着宝相团花,周围还有葡萄、石榴、忍冬和卷草纹样。盖内有墨书两行:“紫英五十两”,“白英十二两”,由此推测这件银罐应为盛放炼丹药物的器具。
赤金走龙
当时共出土有十二条,均呈四足站立状,长吻细颈,颈部弯曲呈
S形,尾部由粗而细,尾端还简短有力地回勾。龙的四肢与身躯焊接而成,胡须和鳞片等细部采用錾刻工艺制成,虽然是如此精小的作品,但根本看不到任何焊点的痕迹,充分体现了工匠在制作小件工艺品方面的纯熟技艺。
⑾鎏金镂空飞鸿球路纹银笼
这件银笼出土于法门寺地宫,由笼体、盖和足组成,盖和笼由字母口相扣合,盖心有圆环钮,用银链将环钮与提梁相连。笼体外壁点缀着
20只姿态各异的飞鸿,它们多两两相对,动感十足,通体纹饰鎏金。这件银笼子是用来储备茶叶团饼的,使用时在笼底垫上木片,以保持茶叶的干燥和香味不减。
⑿鎏金铁芯铜龙
1975年出土于西安南郊草场坡,这件铜龙是铁质的,通体鎏金,身体细长,两只有力的前脚紧扣地面,龙头与上身呈“
”型,龙嘴张开,露出牙齿和弯曲的龙舌,两只圆睁的双眼直视前方,龙角紧贴头部向后伸展,龙尾丛高高上扬的后肢处反折向龙头上方。整条铜龙身体流畅,极富动感,体现出唐代龙的生动美与气势美,堪称精品。
四鸾衔綬金银平脱镜
这是目前西安出土的唐代平脱镜中最精致、最完整的一面。金银平脱是利用金银片很好的延展性,将金银锤打成极薄的薄片,并修剪成各种形状,錾刻出各种花纹,然后用漆粘合在镜背上,再经过反复涂漆、抛光等多道工序,从而使金银片和铜镜达到完美的结合。背面纹饰是四只口衔绶带的鸾鸟在优雅的展翅起舞,镜钮及四周装饰有金丝同心结,金色的纹饰在黑色素胎映衬下更显得华丽夺目。鸾鸟被人们认为是能够带来幸福的吉祥鸟,而“绶”与“寿”谐音,代表长生不老。所以这面铜镜不仅质地精良,同时也表达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和向往。
⒁鸳鸯莲瓣纹金碗
这件碗为纯金质地,共出土一对,均为国宝级文物。碗壁捶碟出上下两层外凸的莲花瓣纹,每层十瓣,上下轮廓相合。每一个莲瓣里都錾刻有不同的图案,上层每个莲瓣里分别是鸳鸯、鹦鹉、狐狸等珍禽异兽。下层全部装饰忍冬花草。莲瓣上边还装饰有飞禽和云纹,整个碗通体为鱼子纹底。两碗内壁分别都有唐人墨书“九两半”三个字,表明碗的重量。
舞马衔杯银壶
国宝级文物。这件银壶的造型是模仿北方游牧民族的皮囊制成,壶上方一端开有竖筒状小口,壶盖为锤揲成型的覆莲瓣,顶中心铆有一个银环,环内套接了一条长
14厘米的银链和提梁相连,壶肩部焊接着一端有三朵花瓣的弓状提梁。在壶身两侧模压出两匹相互对应,奋首鼓尾,衔杯匐拜的舞马形象。据《明皇杂录》记载:唐玄宗时,宫中养了好几百匹舞马。玄宗经常观看舞马并亲自训练。每逢八月五日玄宗生日(即千秋节)时,在兴庆宫的勤政务本楼下都要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并以舞马助兴。此时的舞马披金戴银,在《倾杯乐》的乐曲中,翩翩起舞。一曲结束之后,舞马会衔着地上乘满酒的酒杯到皇帝面前祝寿。唐朝诗句“屈膝衔杯赴节,倾心献寿无疆”、“更有衔杯终宴曲,垂头掉尾醉如泥”都是对
衔杯祝寿的描述。银壶上的舞马衔杯则
是当时祝寿情景的真实再现。
三彩天王俑
天王俑是唐代新出现的殉葬俑,最早出现在武则天时代。天王俑与镇墓兽对称置于墓门内,与十二生肖俑一起被称为“四神十二时”,用于辟邪和保护墓室安全,确保墓主亡灵平安。这件三彩天王俑的形象就是按照传说中的天神塑造的。艺术家在创造的时候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运用夸张的手法,通过高矮强弱的鲜明对比,表达出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主题。
辅助展品
陕西唐代金银器重要发现图表
出土地点
耀县柳林背村窑藏
西安沙坡村窑藏
西安南郊何家村窑藏
西北工业大学窑藏
蓝田杨家沟窑藏
临潼唐庆山寺塔地宫
扶风唐法门寺地宫
发现时间
1958年
1963年
1970年10月
1975年
1980年12月
1985年5月
1987年
出土物
银壶等
19件
银熏球
银铛等
15件
银羽觞
银罐等
270件
银盘等
银盒等
14件
银箸等
17件
银阏伽瓶
银茶具
银熏炉
银碟等
121件
收藏单位
陕西历史博物馆
中国历史博物馆
故宫博物院
中国历史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
西部文管会
蓝田县文管会
陕西历史博物馆
临潼县博物馆
法门寺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
唐代金银器制作工艺图表
最早的金器加工方法
锤揲是绝大多数器物成型前必须经过的工艺流程,又称锻造或打制。其方法是先捶打金银板片,使之逐渐延伸展开成片状,再将其置于模具之中打成各种所需器形。
仿青铜器铸造工艺,先按所要制作的器型制模翻范,然后把黄金加热熔化成金液,倒入范中,冷却后即成所要制作的器物。
把器物的部件、纹饰等部分与器身连接成整体的一种工艺。具体方法是通过加热使焊药熔化,把被焊部件与主体粘结牢固。
将黄金捶打成薄片,剪成细丝,编成所需花纹图案,焊接在器物的表面,最后再将宝石、珍珠、琉璃等物嵌入图案当中。
也称金珠。其制作方法是将黄金熔化,再把金液倒入水中,利用金液与水的温度差,使之结成大小不等的小颗粒,然后按照一定的图案将这些金珠焊接在器物表面。
在金银器的表面,用事先预制好的模具冲压出凸起的花纹图案。
是一种在器物成型之后对其表面进行装饰的工艺。具体方法是用小锤打击各种大小纹理不同的錾刀或錾头,使之在器物表面留下錾痕,从而形成各种纹样。
首先将成色优质的黄金锤揲成金叶,然后剪成细丝,放入坩埚中加热烧红,按一两黄金加七两水银的比例加入水银混合成金贡,俗称金泥。然后将金泥涂沫在器物的表面,最后在火上烧烤器物,水银遇热蒸发,金留存于器表,鎏金器遂成。
用坚利的工具錾刻掉设计中不需要的部分,形成透空的纹样,亦称透雕。
将接件和主体间凿出小孔,用穿钉钉牢,主要用于器物把手和提梁等部件与器身的连接上。
金银器加工的最后一道工序。用切削、锉磨和擦拭等方法除去器物表面的毛糙部分,使器物显得平滑光亮。
3、玉琢琼华——玉器
唐代玉器从工艺到使用都有了新的发展,在中国玉器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唐代玉器主要有艺术品和装饰品两大类。比较有代表性的装饰品有玉步摇、玉带
及一些小型配饰。艺术品主要包括玉器皿和像生玉雕,我们通过以下文物来具体了解。
白玉狮纹玉銙
这组狮纹
由狮纹方
十三枚、狮纹圆首矩形
(置于带扣之后)、矩形尾和玉带扣十六件组成。
最初的用途是受环以悬挂生活物件的,后来逐渐演变为纯粹的装饰品。这套玉
銙上的
狮纹设计别具匠心,十五块带板之上分别雕琢了姿态各异、神态不一的狮子,显示出唐代工匠的高超技艺。
玛瑙羽觞
早在汉代就有耳杯这种形制的玛瑙器出现。一般常见的酒器双侧都有耳,而这件玛瑙羽觞不带双耳,应为西域的流行风格。
红、蓝宝石
这些美轮美奂的宝石也出自何家村。
深蓝宝石
:共出土三块,为随形块体,光泽亮丽,透明度极好,体内有蓝色如薄纱。其中尤以水滴型的品质最佳,小的一枚表面布满连续的菊花式纹路。有宝石专家鉴定认为,此是斯里兰卡蓝宝石。
浅蓝宝石
:共四块,也为随形块体,浅蓝色,透明度较好,宝石上有好多处加工琢磨的条痕,并有穿绳的细孔,似作装饰品用。
:经矿物学鉴定的名称为黄宝石。为随形单晶矿物,黄色透明,色较均匀,有较强玻璃光泽。
绿玉髓
:共六块。已加工成几种底部平坦的戒面形式,估计是作为镶嵌装饰物。色泽碧绿鲜亮,色不均匀。
玫瑰紫
:两块,矿物学名称为红宝石。为随形玫瑰红色块体,色不均匀,透明度高,光泽亮丽。
4、斑斓瑰异——唐三彩
唐代陶瓷业最杰出的一项成就是唐三彩的烧制。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铅釉彩陶,其中
“三”并不是只有三种颜色,而是表示多的意思。器物表面多以黄、绿、赭这三种颜色为基色,后人便称之为“唐三彩”。
唐三彩的制作工艺是采用二次烧制方法。第一次在
1150℃下素烧,第二次挂釉低温烧制,温度在900℃左右。由于釉料中含铅,铅的熔点比较低,所以在这个温度之内釉色会下滑,互相侵润、互相融合,从而呈现出班驳淋漓、千变万化的装饰效果,没有一丝人为的痕迹。三彩器物主要以明器为主,目前全国各地均有唐三彩出土,但以西安和洛阳两地出土最多。西安地区唐三彩多发现于唐代贵族权贵的墓葬中,数量之多,令人惊叹。以下这组文物都是三彩中的精品
三彩青蛙
唐三彩中的动物造型比较常见,这件三彩青蛙作蹲状,双目圆睁,翘首静听,非常可爱。加上用白色和绿色装点,更显得自然本色、形象生动。
三彩牛车
牛车形制为双辕两轮式,拱形马鞍状车盖,长方形车厢。车厢前置栅栏,人从车厢后上下出入。牛昂首挺胸,两角高耸,身躯肥壮,四腿敦实,好像正迈着稳健的步子驾车前进。
(此图来源于陕西历
史博物馆官网)
三彩四系罐
这件罐身为卵圆形,罐的肩部有四个泥条形耳,造型独特。罐身施黄、褐和绿三色釉。纹饰自然流畅,给人一种水波的动感,显示了三彩
“流釉”的艺术特点。
(此图来源于陕西历
史博物馆官网)
三彩三花马
彩三花马被
塑造的头小、臀圆、腿长,典型良马造型。所谓三花马是指马鬃经精心修剪后形成三缕堞垛(
diéduò即城墙上像齿状的矮墙)状的鬃毛。用“三花”来装饰马,是唐代宫廷和贵族间流行的时尚,也是良马和等级的体现。唐太宗陵前的“昭陵六骏”,马鬃都被修饰成三花的样子。唐代绘画和雕塑中,三花马也屡见不鲜。马鬃剪花的习惯可能是受突厥的影响,突厥马是唐朝马的主要来源。突厥和唐王朝关系密切,他们通过贸易、进贡或馈赠等方式,把优良品种的马连带马鬃剪花的习俗都传入了唐朝。
(此图来源于陕西历
史博物馆官网)
三彩四孝塔式罐
这件罐由盖、罐和底座三部分构成。盖为塔形,罐腹圆鼓,底座上小下大,呈喇叭状。罐体被分为三个层次装饰:肩部贴塑流云纹四组;腹部贴塑山川和人物四组,并刻有相应题记;底部饰莲瓣一周。罐腹部的题记以古代孝敬父母的故事为题材,内容分别是董永卖身葬父、曾子抚琴悦父、郭巨埋儿养母和曾子汲
济母。这些故事生动感人,装饰在器物表面,目的是教育和感化世人。
辅助展品
A唐三彩烧制工序
B唐三彩釉色化学成分
唐三彩的釉色,是利用矿物中的金属氧化物的性能和呈色机理在高温下烧制而成。其成份是:
主要呈色料
辅助呈色料
氧化铁(
氧化铅
(Pb
氧化铁
(Fe
氧化锑
(SbO)
氧化硅
(SiO
氧化铁
(Fe
氧化钛
(TiO
氧化铜
(CuO)
氧化铬
(Cr
氧化钙
(CaO)
氧化镁
(MgO)
氧化铜
(CuO)
氧化钴
(CoO)
氧化钾
紫黑色
氧化锰
(MnO
氧化钠
(Na
5、多翠胜雪——瓷器
唐代制瓷业得到迅速发展,以浙江越窑为代表的青瓷和以河北邢窑为代表的白瓷,形成了
“南青北白”的局面。除此之外,还出现了大量搅胎、黑釉、黄釉、酱釉和绿釉等瓷器,为后世瓷器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白瓷器若干
“翰林”款盖罐、花口壶等)
白瓷主要是北方窑口烧制。唐李肇《国史补》中记载
“内丘白瓷瓯……天下无贵贱通用之”,可见白瓷的使用已相当广泛,并深受人们的喜爱。
秘色瓷盘、碟
秘色瓷是浙江越窑烧制的一种青瓷,过去仅见于文献记载,而且所记其烧造年代为五代时期。
1987年,扶风法门寺地宫中出土了13件
釉色青碧、晶莹润泽的
青瓷,经过与同出的《衣物帐》石碑记录对照得知,这些青瓷
为秘色瓷,
这里我们看到的便是其中的两件,法门寺地宫的发掘使
人们得以目睹到秘色瓷的真实风采。唐代诗人陆龟蒙《秘色越器》中的诗句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恰如其分地描述了秘色瓷所呈现出的悦目色泽。
(此图来源于陕西历史博物馆官网)
“秘色”二字的含意,目前学术界有着不同的解释,一种认为它专为皇宫烧制,釉色配方和烧造工艺对民间保密,故称秘色瓷。也有认为秘是一种称为
“秘草”的植物色泽。再有将“秘”解释为中秋,引申为入贡,“色”为品类、种类,“秘色瓷”就是指进贡的品类。
白瓷双龙柄执壶
这件白瓷壶胎体厚重坚硬,釉色莹润,以华丽的双龙形把手作为装饰。壶、瓶为波斯撒珊王朝的常见器物,但多为金属制品,隋唐时期,随着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频繁交往,很多器物的造型和装饰均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呈现出独具特色的唐文化。
青瓷四系罐
这件罐的造型是隋朝时北方常见的一种器型。罐为直口、短颈、鼓腹,釉色青中泛黄。施釉不及底,是隋代特有的一种施釉方法。这是当时常见的生活器皿。
黑釉瓷器若干
(仕女瓶、凤首壶、执壶)
黑釉瓷出现于东汉中晚期,它是在青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二者的呈色剂都是铁元素,生产工艺也基本相同,只是釉料中铁的含量不同。唐代时,南北窑场竞相生产黑瓷,非常普遍。
黑釉凤首壶
,釉色黑亮如漆、含蓄端庄,有一种特殊的内在美,是唐代北方窑口生产的一件瓷器精品。
黑釉蓝斑执壶
,在匀净的釉面上点缀了若干块天蓝色彩斑,宛若黑色闪缎上的彩色装饰,深沉而静美。
黑釉仕女瓶
,陕西耀州窑所产,形体修长、瓷壁坚厚、釉色均匀,明亮的黑色、秀美的造型使得这件瓷瓶更像一位高贵端庄的仕女。
茶叶末釉执壶
这件壶通体施茶叶末色釉,色泽黄绿,釉面乳浊,为当时耀州窑所产。耀州窑是我国北方著名的民窑之一,位于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唐代时开始烧制陶瓷,以黑釉瓷器为主,另外还生产青釉、白釉、茶叶末釉等瓷器以及唐三彩。
绞胎水盂
这件盂采用绞胎的方法制成
,就是将不同色泽的胎土搅伴后拉坯,再将它们相间揉和在一起,最后施釉烧制。绞胎瓷美观、细腻,但这种工艺制作繁琐,很难发展下去,所以到宋以后就失传了。
6、镜莹耀目——铜镜
唐代铜镜是中国铜镜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高峰,给人富丽堂皇、大气厚重的感觉。与汉代铜镜相比,唐代铜镜在造型、纹饰﹑内容、用途﹑工艺上都有不少重大突破。形制上除了圆形以外,出现了菱花形和葵花形等花式镜。主题纹饰上也发生了变化,战国、汉代以来占据镜背的各种异兽,被花鸟花卉取代了,神秘气氛减少,布局变得开放活泼,出现了很多充满生活气息的内容,铜镜的观赏性也因而增强,愈来愈成为一种高级工艺品。此外,还出现了
“孔子问答”镜,“真子飞霜”镜等,使唐代铜镜的文化内涵显得更加丰厚。不仅如此,唐代铜镜还出现了像金银平脱、螺钿和贴金银等采用特种工艺制成的铜镜。唐玄宗李隆基喜欢在他过生日时用铜镜赏赐大臣,时称“千秋鉴赏”节,民间也纷纷效仿,以铜镜为礼品相互赠送成为时尚,这也成为铜镜发展的原因。透过这组铜镜,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唐代发达的制镜工艺,也能真切感受到封建社会灿烂的文化时尚。
孔子问答镜
这面镜子构图简洁、清晰,镜钮上方竖格中有铭文
“荣启奇问曰答孔夫子”九个字。镜中图案表现的故事取材于《列子·天瑞》,大意是讲孔子游泰山时,见荣启奇从田野中走来,穿的鹿皮衣,边弹琴边高歌,一幅隐士风范。孔子不禁问道:“先生为何这么高兴?”荣启奇回答说:“值得高兴的事太多了!天生万物以人为贵,我是尊贵的人,不是一件乐事吗?世界上男女有别,男尊女卑,我身为男人,不又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吗?有人没见过天日便死在襁褓之中,而我今年已经九十岁了,这也是一件可愉悦之事呀。”因此这枚铜镜也被称为“三乐镜”。从记载分析,镜上持杖者为孔子,持琴者为荣启奇。这种带有浓郁道家气息的题材在晚唐时期颇为流行,反映出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人生心态。
王子乔吹
引凤纹镜
这面镜子为葵花形。镜钮上下方装饰有竹林、山峰和花草纹,钮座左侧饰有戴冠着袍跽坐者,双手捧笙吹奏,右侧有一只凤鸟飞来。此图案是依据民间传说所做,即
“王子乔,周灵王太子,本姓姬,名晋,晋好吹笙作凤鸣。”
四神十二生肖纹铜镜
这面铜镜为圆形。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分东、西、南、北四个区域装饰着镜子的四个方向。围绕镜钮外区还有十二生肖纹和锯齿纹,分别代表十二个时辰。古人将生存空间、宇宙、时间等概念,都表现在了这枚小小的铜镜之上。
(此图来源于陕西历史博物馆官网)
真子飞霜纹镜
这面铜镜为八瓣葵花形。镜钮是一只乌龟的造型,镜钮下方有水池,池中伸展出一支硕大的荷叶,形成铜镜的钮座。镜钮上方装饰有祥云缠绕的山峦和太阳纹,镜钮左边是一片竹林,林前有一人正在弹琴,镜钮右边为一振翅翘尾的凤凰,好似在树下闻琴起舞。镜的外区有一圈文字:
“凤凰双镜南金装,阴阳名为配,明恒相会,白玉芙蓉匣,翠羽琼瑶带,同心人,心相亲,照心照胆保千春。”此镜取材于我国古代的民间传说故事,“真子”即为真孝子的简称,飞霜应是古琴曲调十二操之一“履霜操”的别称。
“操”
,是忧愁时所作的曲子,表达的是虽自身贫苦但坚持修身不失情操。十二操中的《履霜操》为尹吉甫之子尹伯奇所作,其中记载尹伯奇没有过错,但他的后母听信谗言将他逐出家门。他采集芰草荷叶以为衣服,采摘葶苈的果实当作食物。当清晨踩着露霜,想到自己被赶出家门而伤心,于是弹琴击鼓做了这首曲子。他弹完这首曲子后,就投河而死了。今四川泸县的鹤山书院中也有关于尹伯奇抚琴的对联,表现出了人们对孝子的哀思之情。
(此图来源于陕西历史博物馆官网)
海兽葡萄镜
海兽葡萄镜在唐朝铜镜中非常引人注目,又被称为瑞兽葡萄镜。镜背面图案由高浮雕式的若干瑞兽和葡萄枝蔓组成,形态各异的瑞兽穿梭嬉戏在葡萄藤间,充满了生气。瑞兽是以狮子为原形,经过艺术再创作的特别形象。葡萄经丝绸之路传入长安,它茂密的果实象征着
“多子和富贵”。将葡萄、瑞兽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这枚铜镜又被誉为“凝结欧亚大陆文明之镜”。
(此图来源于陕西历史博物馆官网)
三彩梳妆女俑
以下这两件女俑,向您展示了唐人使用铜镜的情形。女俑发髻高梳,身穿小袖腰襦,外罩绣花半臂,裙褶处遍绣柿蒂花。她左手半握举于胸前,正持镜照面;右手伸指似要妆点额头。简单的动作、简洁的造型,将一位举止优雅,衣着华丽的唐代女子刻画得淋漓尽致。
(此图来源于陕西历史博物馆官网
彩绘持镜女俑
这位女俑头梳乌蛮髻,身穿嫩绿色长袖衫,灰白色拽地长裙。面庞丰腴的她手中持一带柄铜镜,侧着头,好似要对镜梳妆。带柄铜镜唐代比较少见。
(此图来源于陕西历史博物馆官网
辅助展品
隋唐铜镜分期表
第一期
隋到高宗时期流行四神十二生肖镜,瑞兽镜、团花镜等,形状多为圆形,主体纹饰以灵异瑞兽为主。
第二期
武则天至德宗以前,其中又以玄宗开元、天宝为界分前后两段,前段流行瑞兽葡萄镜、瑞兽鸾鸟镜、雀绕花枝镜,形状以圆形、菱花型为多。主体纹饰由瑞兽向花鸟过渡;后段流行对鸟镜、瑞花镜、人物镜,形状以菱花形镜为多,主题纹饰以鸾鸟、花卉、人物为主。
第三期
德宗至唐,流行八卦镜,
字镜和瑞花镜,形状以
字形、圆形镜为多,主题纹饰多含宗教含义。
万邦商旅会长安
——商业赋税
开元通宝
唐高祖李渊武德四年(
621年)废五铢改铸“开元通宝”钱。这四个字由大书法家欧阳询所书,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开元通宝制作规范,十钱为一两,革新了秦汉以来二十四铢为两的旧制。此外,还革新了钱币的名称,唐以前的钱币,多以重量命名,如秦半两和汉五铢,而从开元通宝开始,钱币改称为“宝”、“通宝”或“元宝”,并冠以当时的年号。开元通宝钱在唐代流通近三百年。金﹑银开元通宝同样来自何家村窑藏,保存完好,极为罕见。金钱径2.3厘米,重6.9克;银钱径2.5厘米,重5.3克。在唐代,金﹑银开元通宝不是流通货币,主要用于宫廷赏赐和游戏等活动。
⑵隋五铢
隋五铢于隋文帝杨坚开皇元年(
581年)始铸,又叫“开皇五铢”。文帝为统一币制,曾放五铢样钱令诸关查禁劣钱,遂五铢钱又被称为“置样五铢”。后来,杨广在扬州开炉铸夹锡五铢,铜色发白,也称“白钱”。
⑶乾封泉宝
乾封泉宝于唐高宗李治乾封元年(
666年)始铸,以一当十与开元通宝同时期流通,但因其比价过高而导致流通混乱,在流通七个月后遂停用。这几枚制作工整,边廓完好的乾封泉宝弥足珍贵。
⑷三彩钱柜
这件钱柜为长方形,柜面上有盖,盖边有一投钱小口。柜是储藏物品的家具,据文献记载,春秋时期就已出现,历经千年至唐代,柜已是居家必备用具。唐代柜从形制上可分为立式和卧式两类,这件三彩钱柜为卧式。种类上有普通的盛物柜和专门的食品柜、药品柜、衣柜、化妆柜、钱柜和粮食柜等。
⑸“东市库郝景”银饼
这件银饼呈圆饼形,表面粗糙未经锤揲。当时唐朝政府在长安东、西两市设有京都市令、平准署令等官职,故这枚银饼可能是东市平准之物,或是官营地府的税钱,最后易为银,铸成了银饼。
⑹“怀集庸调”银饼
这件银饼为浇铸成型,表面有锤捶痕迹,正面錾文五行共
25字即
“洊安县开元十九年庸调银拾两
专知官彭崇嗣典梁海匠王定。
”租庸调制是在唐朝前期均田制基础上改进的赋役制度。唐初租庸调都是用稻粟、绢布或棉布等实物缴纳,但随着土地兼并的日益激烈,均田制遭到严重破坏,以均田制为基础的租庸调也逐渐被废。
⑺“洊(
jiàn)安庸调”银饼
洊安县故址在今广东怀集县西,唐时属岭南道广州。据《通典》记载,唐代岭南诸州是重要产银和用银之地。这块银饼,就是洊安县将庸调布帛变为银,冶铸成饼,送缴国库的赋银。
⑻“岭南道税商”银铤
银铤正面刻
“岭南道税商银五拾两官秤”,左侧刻“匠黄泰”三字。堑文说明了其重量、铸造人、铸造地和过秤人,由此可见唐代对赋税银的管理制度之严谨。据《通典·杂税门》记载,安史之乱以后,社会经济受到很大破坏,国库空虚,因而在关卡要建设关税商以解国家财政困难。此银铤应是岭南地区官吏从富豪商贾那里征来的税,是经过改造轻货而送到国库的赋税银。
辅助展品
A唐代货币简介表
开元通宝:唐高祖李渊武德四年(
621年)铸造,十钱为一两。
乾封泉宝:唐高宗李治乾封元年(
666年)所铸虚值钱,以一当十与开元钱并行。
乾元重宝:唐肃宗李亨乾元元年(
758年)始铸虚值钱,以一当十与开元钱并行。
得壹元宝:唐肃宗李亨乾元二年(
759年)叛将史思明占魏州(今河北大名)称“大圣燕王”,建元“应天”,熔寺佛器铸“得壹元宝”大钱,以一当百与开元钱并行。
顺天元宝:唐叛将史思明于公元
760年在洛阳称燕国,自号“大燕皇帝”,建元“顺天”,罢得壹元宝改铸“顺天元宝”大钱。
大历元宝:唐代宗李豫大历四年(
769年)于绛州(今山西新绛)增炉铸造。
建中通宝:唐德宗李适建中元年(
780年)复商州(今陕西商县)废炉所铸。
会昌开元:唐武宗李炎会昌五年(
845年),废各地铜佛钟磬等造钱,准南节度使李绅在扬州于开元钱背加铸“昌”字以记年号;各州钱炉均于钱背铭以州名,上类加铸背文之开元通宝钱通称为“会昌开元”。
咸通玄宝:唐懿宗李漼咸通十一年(
870年)桂阳监铸。
B西市贸易图
西市是长安城内的重要商业区。市内各有两条东西及南北方向的大街,分别把西市划成
“井字形,”形成九个区域。每个正方形区域的四面都临街道,当时的店铺就在各坊的周围。据考古工作者对西市的勘查得知,西市长宽各一千零五十米,街宽十六至十八米。西市分别掌管民间贸易和官方货物买卖,总管西市的市署也设在西市。盛唐以后,西市的繁荣超过了东市,西市又号称“金市”,外国商人也多聚集在西市。
文化灿烂
㈠云髻明珠映罗裙
——服饰艺术
唐代服饰的不同色泽与式样代表不同的等级,并且不同式样的服饰也用于不同的场合。大致分为祭服、朝服、公服、常服四大类,前三种属于礼服,是沿袭汉民族传统服装,常服则是在北方及西域少数民族的影响下形成的便服。
1、彩绘胡装女立俑
这件胡服女俑头戴卷檐虚顶帽,身着翻领小袖上衣,绿色小口裤,足登红色锦靴。俏丽潇洒的装扮,是唐代妇女崇尚胡服的真实写照。
2、三彩男装女俑
女着男装是唐代社会流行时尚中的一大特点,一些皇亲贵族中的女性也常以女扮男装的形象出现于公众场合之中。这件女俑所穿着的袍服是当时官宦男子穿着的常服,配上一位柳眉细眼、小嘴红唇、微施粉黛的秀美女性,俊朗洒脱中尽显俏丽。
彩绘帷帽女骑俑
唐朝是一个宽松、开放和自由的时代,妇女摆脱礼教的羁绊,思想开放、崇尚新奇,大胆吸收外来服饰文化来装饰和美化自己。这件女俑头戴帷帽,身着乳白色上衣和带花边的黄色半袖,下着淡黄色条纹长裙,足穿尖头鞋,骑着一匹红斑纹黄马,正勒缰前视。她神情悠然、端庄贤淑,显得十分高贵文雅,为初唐时妇女出行的形象。
4、金梳背
唐代妇女对美的要求很高,在发式方面也非常讲究。梳子就是唐代妇女特别流行的一种美发用具,不仅梳头,还用来插戴。梳子一般都是木质的,梳背的材料却很丰富,有金、银、玉等质地,制作也相当考究。这件金梳背便是唐代掐丝和金银珠焊缀工艺的典范作品。
5、金臂钏
钏为中国古代妇女喜爱的首饰之一,戴于臂者称臂钏,有金、银、玉、琉璃和琥珀等多种质地,主要分为环状闭合式和开豁口式两大类。这件素面金钏是用纯金制作而成,钏面中间宽,两端窄,两头各缠有细丝做成开口,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闭合。
6、镂空飞鸟葡萄纹银香囊
这件银香囊呈球形,通体镂空。囊,是盛物的袋子,古代多用织物缝制,用途也多种多样。唐代流行用金银贵金属制作香囊,出入于上流社会,是唐代贵族身份的一个标志。香囊无论怎样转动,里面的香料不会洒落于外。这种奇妙的现象是由于香囊内部有双轴相连的同心圆机环,内层机环分别与外层机环和金盂相连。外壁、机环和金盂之间,用银质铆钉铆接,可以自由转动,由于机环和金盂重力的作用,香盂始终保持水平状态,其设计之科学与巧妙,令现代人叹绝。香囊的顶部还设有环链和挂钩,既可悬挂又可佩戴。在唐代,香囊除了用作熏香之外,还用于佛事。人们将佛经盛放在香囊之中,随身携带,希望能起到消灾辟邪的作用。
7、象牙带钩
带钩在战国至秦汉时较为流行,南北朝以后带扣盛行,逐渐消失。带钩的材质多以青铜为主,根据身份不同也有金、银、玉或象牙等质地。象牙带钩较为罕见。
8、九环蹀躞玉带板
何家村窖藏出土了十副保存完整的玉带銙,其中九环蹀躞玉带銙最为特殊。整副带饰共计二十五件套,除带扣外,每个构件上还附有金钉和鞓(
ting),可断定为实用品,是从革带上卸下后窖藏的。蹀躞带是一种缀以垂饰的革带,带上钉有若干枚带銙,銙上备有小环,环上套挂若干小带,以便悬挂各种日常用具。这种装备最初来自西域游牧民族,后传入中原。北周时就已形成用环数的多少来表示主人的地位尊卑,以镶嵌物的质地和多少来显示其身份。唐朝时曾规定,皇帝、亲王和三品以上官员用玉銙,五品以上用金銙,六、七品用银銙。由此可见,这件带饰应为皇帝、亲王或三品以上官员的配置。
(此图来源于陕西历
史博物馆官网)
9、彩绘文官俑
这件文官俑面目清秀,温文尔雅,头戴黑色笼冠,上着阔袖长领衫,下着黄色裳,腰系博带,足登黑色圆头履,双手拱举于胸前。他手中有一圆孔,原应持有某种器物。笼冠,用黑漆细纱制成,罩于帻上,用丝带系于颌下。隋唐时期,帝王、百官和侍臣出征时均戴笼冠。唐章怀太子墓中有一幅名为《客使图》的壁画,其中唐鸿胪寺官员所戴的笼冠就是一个非常直观的形象资料。
辅助展品
A.唐女子发髻式样图
在中国古代妇女的发型装饰中,唐代女子的发髻式样最为新奇、大胆和丰富。主要分为髻和鬟两类,头发挽起来的称髻,有倭堕髻、愁来髻、归顺髻、盘桓髻、惊鸪髻等
30余种。头发梳成中空环状的叫鬟,有云鬟、高鬟、低鬟、短鬟、双鬟、圆鬟、同心鬟等多种式样。唐人爱美的心理充分表现在了变幻无穷、奇特华美的女子发式上。
B.唐女子化妆顺序图示
唐代女子对化妆很有研究、颇下功夫,精致靓丽的面妆是她们对美不懈的追求。当时的化妆程序十分复杂一般可分为七个部分:一、用铅粉涂白皮肤,二、抹胭脂晕染脸颊,三、涂鹅黄于额上,四、用黛画眉,五、点口脂,六、画妆,七、贴各种花钿(用金箔、纸等剪成的各种花样)贴于眉心。这些繁琐的化装内容反映出了唐代女子对美的严格要求以及当时社会上的审美风尚。
挟弹飞鹰霓裳曲
——文化娱乐
唐代生活富足,人们有更多的闲暇时间来娱乐,加之受少数民族和中亚、西亚、南亚及其他东亚地区影响,所以各种体育活动和杂技、乐舞等都非常盛行,表现出积极健康的时代精神。
1)彩绘双环髻女舞俑
这件女立俑身材颀长、削肩蜂腰,头梳双髻,双手抬举至胸前,食指伸出,女俑大袖裙襦,工匠们将飘动中的瞬间状态永远定格在了这件艺术作品之上,神形兼备,极具观赏性,同时为我们研究唐代舞蹈艺术和服饰文化提供了资料。
(此图来源于陕西历
史博物馆官网)
2)彩绘釉陶乐舞俑(7人)
这组俑由两件舞俑和五件乐俑组成。舞俑身穿高腰黄色拽地长裙,窄袖衫,外套半臂。她们头梳双髻,表情温婉,双手分执帛巾两端,两者相对,正挥动双臂,婆娑起舞;五件乐俑中有一人头梳单螺髻,双手斜放右边作吹长笛状,其余四人均头梳双螺髻,一人击鼓,另外三人的乐器虽已消失,但动态犹存。她们围坐在地上,全神贯注地为舞蹈者伴奏。
(此图来源于陕西历
史博物馆官网)
唐太宗贞观年间乐舞分
“立部伎”和“坐部伎”,同属宫廷乐舞。“坐部伎”在堂上即室内演出,特点是规模小、人数少,舞蹈比较精致,表演者的水平较高。“立部伎”大多在堂下演出,规模大、人数多,讲究排场,气势雄伟。从这组乐舞的情况看,应是和“坐部伎”类似的小型乐舞。
3)绿釉架鹰骑马俑
这件俑通体施绿釉,仅马背上的毡垫为黑褐色。马圆目如炬,神情抖擞。骑士面庞圆润、眉目清秀,右手上架着一只鹰,左手似正在抚其颈羽。唐代贵族极其喜欢狩猎,还常以犬、鹰等动物助猎。这件三彩俑真实地反映了唐代皇室贵族的生活。
4)陶打马球俑
马球也叫波罗球,是唐代非常流行的一项体育运动。它起源于波斯(今伊朗),后传入吐蕃(西藏),唐初时由吐蕃传入长安。唐太宗李世民是马球运动的倡导者,到唐中宗时,马球运动风靡于宫廷、显贵和军队中,后来成为唐代社会广泛参与的体育活动。
从这件陶俑我们可以看到唐代马球手的瞬间动态。
(此图来源于陕西历
史博物馆官网)
辅助展品
乐舞图壁画摹本(苏思勖墓)
整幅壁画由三部分组成:中间为舞蹈者,左右两边为乐队。舞蹈者头戴尖顶蕃帽,身穿圆领长衫,足蹬锦制软靴,正在旋转起舞;左边为五人乐队,右边为六人乐队,一人站立右臂前伸也似在伴唱或指挥乐队。该舞蹈动作与唐诗中描写的胡腾舞十分相似,另外根据壁画中九种乐器的种类和组合。推测其所奏曲乐应为盛唐流行的胡部新声。初唐时期,皇室贵族和高级官吏的墓葬中多绘有表现歌舞伎乐内容的壁画,但到安史之乱以后,随着社会风尚的转变,墓室中的乐舞图几乎消失。
㈢莲花影里数楼台
——宗教文化
天王俑
唐代镇墓俑一般为天王、力士两种形象,天王原是佛教中护法神,但脚踏小鬼则是民间的演化;力士是武士的变形,唐代置于墓中镇墓压邪。唐文化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力量型、表现型的文化,这些天王俑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不但天王昂首挺胸、怒目圆睁,连小鬼也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运用烘托的手法突出了作品的自我表现意识。
2、三彩净瓶
唐代宗教活动非常盛行,因此出现了不少宗教用具,这件净瓶为佛家专用器皿。
3、药具一组
(单流折柄银铛、银石榴罐等)
唐代道教盛行,所以炼丹术发达。人们为了延年益寿、长生不老,竟相服食丹药。方士们认为将炼丹原料盛放在金银器皿里,会沾上金银之气,能巩固和提高药效。这几件便是当时炼丹的一套药具。银石榴罐,因其外形而定名,为当时简单的蒸馏器。单流金锅主要是用作温药或煎药的器物。单流折柄银铛,据出土的同类其他药具上的墨书,可推测出它是暖药及熬药的工具。
三彩镇墓兽一对
这对镇墓兽两腿前撑、抬头挺胸、双翼张开,全身毛发呈放射状竖起,突出表现了镇墓兽的狞厉与威猛。镇墓兽源于古代的方相神,被认为是山川之精怪,有驱除邪恶的法力,后来演变成这种人面兽身和兽面兽身的凶猛怪兽。这对三彩镇墓兽是唐朝镇墓兽中的代表作品。
生肖俑
十二生肖俑的造型,头部是鼠、牛、虎、兔、蛇、马、龙、羊、猴、鸡、狗﹑猪十二种生肖形象,但身体却为人形,均着敞领宽袖袍服,他们双手拱于胸前,样子既文雅又可爱还带几分滑稽。十二生肖是古代占星象用的十二种动物,用来记星象、记日和记年;同时还用来表示人的生肖,据目前的考古发现,北魏时已经有了十二生肖俑随葬的风俗,一般从鼠开始,以猪为终,按顺时针方向,每个方向各三个,置于墓室的四角。
唐代宗教隆盛﹑诸教并存,长安城内各类寺院的修建与发展是这一盛况的反映。
辅助展品
A.玄奘西行取经路线图
唐贞观元年(公元
627年),玄奘为扭转当时佛教的颓势,历尽千辛西行求法取经,为求佛学真谛。他从长安出发,从凉州、伊州至河西走廊的西端安西后继续西行,出玉门关,穿越沙漠,翻过号称世界屋脊的帕米尔高原及万年不化的兴都库什大雪山,历经3年,吃尽千辛万苦,终于达到了万里西行的目的地,印度最大的寺院和最高学府——那烂陀寺。在印度,玄奘遍历名寺、遍访名僧、参谒佛迹,求学取经并传播中国文化。公元642年他离开那烂陀寺回国,于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携带六百余部佛典返回长安。此行历时17年,行程五万余里。
B.唐长安寺庙道观分布图
法门寺:
位于长安城西约
120公里的扶风县,相传始建于东汉末年,寺内供奉有释迦摩尼的真身指骨舍利,唐朝数位皇帝曾多次前往迎取佛骨入
,加以供奉,韩愈为此曾谏阻迎佛骨。法门寺因此名声大蕃,被视为
“皇家寺院”。
大兴善寺:
位于今西安市城南兴善寺西街,相传始建于晋武帝﹑太康年间(公元
265年--公元289年),是西安市现存最古的佛寺之一,该寺即佛教密宗古寺。
青龙寺:
位于今西安南郊乐游原上,始建于隋开皇二年(公元
582年)相传白居易﹑李商隐皆居于此寺,并留下与此相关的著名诗句。贞观二年(公元804年)日本空海法师来华,居此寺师从彗星学法,四年后创日本佛教“东密”﹑入唐八家的日本僧人,有六位曾在青龙寺学法。
大慈恩寺:
佛教名寺,
位于今西安南郊,原名无漏寺,创于隋。唐贞观
22年(公元648年)太子李治为祈求母亲冥福,扩建为大慈恩寺,重楼复殿﹑云阁洞房十于院,达一千八百九十七间。寺建成后,玄奘被请入寺中,主持译经等事务。永徽二年(公元652年)玄奘奏请在寺内建大雁塔以贮佛典。唐末遭兵火之灾,殿宇荡然,仅有大雁塔。今存寺内,大致为明代的寺址规模。
华严寺:
遗址位于今西安市长安区韦曲少陵原上,为华严宗的发祥地。其教义在武则天时期广为流行,并远播朝鲜、日本。
香积寺:
位于今西安市长安区神禾原上,为净土宗正式创立后的第一个道场。兴建于唐中宗神龙二年(公元
706年),为纪念净土宗创始人善导而建。
荐福寺:
位于今西安市友谊西路,原址在开化坊,为唐太宗之女襄城公主邸宅,唐睿宗文明元年
(公元684年)为给高宗祈福,舍宅建寺。武则天时名僧义净从印度求经归来,居寺内译经。唐末因战乱,寺迁移于小雁塔北,故俗称其为“小雁塔寺”。
丝路繁华
流沙昆仑涉越勤
——异域使者
黑人俑三件
这三件俑皮肤黝黑、鬈发突目、宽鼻厚唇,看起来十分健壮,是典型的非洲黑人形象。在唐代,黑人是个含混的概念,唐朝人把鬈发有色皮肤者,都叫黑人。其实,当时在长安出现的黑人有两种:一种是来自东非的皮肤黝黑的黑人,另一种是来自东南亚、南亚肤色褐红的鬈发民族。这些人从事着侍奉、驾船或农耕等工作。他们是作为奴隶被贩卖到中国来的,出现时间很短,服务于少数显贵阶层,所以唐人也称他们为昆仑奴。
三彩袒胸胡俑
这件俑头发中分,并编成双辫交盘于脑后,皮袍向外翻开,露出胸部和腹部,脐乳俱现。只见他昂首挺胸,左手叉腰、右手向上呈半握状,好像在牵马或牵骆驼的样子。他头向右上方仰望,面带微笑,一个自信无比的胡人形象被刻画得惟妙惟肖。
(此图来源于陕西历史博物馆官网)
白瓷胡人头
胡人头戴卷沿胡帽,浓眉深目,双眼炯炯有神,鼻子高挺,颧骨突隆,满脸络腮胡须。工匠们用高超的雕刻技术表现出了一个西域胡人初到长安时那份惊奇和喜悦。
4、胡人牵马俑及马
这匹通体施黄釉,佩绿色鞍鞯,披鬃缚尾,四腿直立,踏于长方形踏板上。胡俑为圆脸盘、宽鼻梁、高颧骨,双目圆睁,扬头咧嘴,似在训呵顽马。人和马之间的神态交流,通过工匠们的再创作,表现的非常和谐。
5、三彩载乐骆驼俑
国宝级文物,
也是我馆十八件国宝中唯一的三彩器物。骆驼张口嘶鸣,舌尖上卷。骆驼的背上塑有一条椭圆形带有蓝色花边的毯子。在两个驼峰上面还架有一个深绿色的平台,最让人惊叹的是,驼背的平台上还塑有八个神态各异的乐俑。其中,七个男乐俑面向外坐成一圈,手里分别拿着不同的乐器,一人捧笙、一人吹萧、一人吹笛、一人怀抱琵琶、一人手拿箜篌、一人正打拍板、一人欲吹排萧。个个眉目清晰,神情专注,特别是那位打拍板的乐俑歪着脖子眯着眼,似乎已美妙的音乐所陶醉。在这七个男乐俑间,亭亭玉立着一位女子,她穿着白底蓝花长裙,头微微上仰,右手举至胸前,左臂下垂,似正在载歌载舞。小小的骆驼背上,竟塑造出八个人鲜活的人物形象,得那样协调自然,可见唐代工匠们将艺术夸张和实际生活完美结合的技艺水平。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漫漫丝路上人们以歌舞调解旅途寂寞的生活态度。
辅助展品
A客使图壁画摹本
《客使图》位于章怀太子墓道中部东壁,高
185厘米,宽247厘米,1971年揭取
。画面中绘有六位人物,左面三位是唐朝外交管理机构鸿胪寺的官员,相当于我们现在外交部礼宾司的官员。右面三位则是来自异域远方的使者,三位使者都拱手躬身,毕恭毕敬,站立在三位唐朝官员身后。反映的是唐朝外交礼宾的一个场景。
中国古代表现外交题材的绘画作品非常少见,客使图堪称其中最具代表性和最杰出的作品,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
B唐代中外交通路线图
丝绸之路是以长安为起点,联结中亚、西亚、南亚和欧洲的一条陆路交通通道。这条交通干线从东向西可划分为东段、西段和中段。从长安出发,经陇西高原、河西走廊到玉门关、阳关,是丝绸之路的东段。西域境内的丝绸之路,即从玉门关、阳关以西到帕米尔和巴尔客什湖以东以南地区为丝绸之路的中段。由此以西,南到印度,西到欧洲,是丝绸之路的西段。实际上,在每一段内都有几条并行的路线,它们组成了一个庞大的交通网,广泛沟通着中西方的交流。
兽首玛瑙杯
国宝级文物
。这件玛瑙杯选用缠丝玛瑙制成,纹理细致,层次感分明。杯型像牛角一样。前端雕凿牛头,牛眼炯炯有神。牛角弯曲着伸向杯口两侧。牛嘴部镶金,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整个造型静中有动,极富艺术感染力。无论材质、设计还是制作工艺,这件牛首玛瑙杯都当之无愧是唐代艺术精品。从其造型和材质分析,此杯可能是外国使者带到中国来的,也不排除是出自居住在唐的外国工匠之手,亦或是唐代工匠学习外来工艺后的杰作。总之,这是一件反映唐代对外交流的精美物品。
㈡泱茫瀚海闪遗珍
——丝路遗存
1、阿拉伯金币、东罗马帝国金币
这枚阿拉伯金币为圆形薄片,两面均有若法体阿拉伯文,内容是有关伊斯兰经文的。它是中国境内目前发现时代最早的伊斯兰铸币,是唐代与阿拉伯国家交往的历史见证。
高昌吉利铜钱
高昌在今新疆吐鲁番地区,据史学家和钱币学家考证,这枚钱币铸于唐统一新疆以前的高昌氏王朝。钱文为国号加吉语的纪念性正式流通货币。
3、“和同开宝”银币
“和同开宝”是日本奈良王朝元明天皇和铜元年(相当于唐中宗景龙二年,公元
708年)仿效中国唐代“开元通宝”钱铸造的货币。它从始铸到停废仅一年三个月,所以铸量不多,现在日本国内也存量不多。何家村窖藏中一次出土了五枚银质“和同开宝”。经考证是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年)日本第七次遣唐使带入中国的。
4、酱釉乐舞纹瓷注子
这件瓷器胎质细密,釉色莹润,通体施褐釉。在其腹部分别有吹箫、舞蹈和骑马舞剑三种不同的纹饰,纹饰上还施有深色酱釉,装饰手法简练并富有异域情调,可能是当时专门烧制的外销瓷器。
5、淡黄琉璃杯
这件琉璃杯有着浓郁的波斯萨珊王朝传统工艺特点,花纹采用模压方法,应为丝路使者带来的珍贵器物。
辅助展品
中国造纸术传播世界路线图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通过丝绸之路传入西方,它对亚洲和欧洲经济、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幅西传路线图反映出造纸术向外传播的途径。
唐以后的陕西
(公元907年—公元1911年)
唐朝以后,中国的政治中心东移,陕西失去了都城地位,但仍是控制中国西北西南的军事重镇,统治者依然给予了特别的重视。同时,周秦汉唐的灿烂文化所形成的巨大惯性,使得这一时期陕西的经济文化仍然保持了一定的水准和发展势头。
西北重镇
㈠、五代
.宋时期
显德七年(
960年)正月,赵匡胤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定都开封。长安结束了长达1000多年的统治地位,但其对西部稳定、屏障中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仍得到各朝统治者的极大重视。宋金时期,长安一直是京北郡或京北府,地位高与其他郡治府城。
宋仁宗宝元元年(公元
1038年),元昊正式称帝,党项族建立大夏,定都兴庆府(现银川),统领陕北北部,史称“西夏”。西夏拥有自己的文字和灿烂的文化,与中原王朝有着密切的联系。
政和五年(
1115年),阿骨打称帝,国号“大金”,定都会宁府(黑龙江阿城县)。南宋初,金军攻入陕西,几经激战,宋金以秦岭为界,金统治今陕西大部分地区。
这时期各政权彼此斗争,各民族之间相互来往,进一步促进了民族融合。
相扑俑
浮雕砖上的两位力士形象,一位光头,上身微倾,头侧向左边;一位正面站立,怒目而视。他们都赤裸着上身,双拳紧握,交叉置于胸腹之间,双腿分开,怒目圆睁、双唇紧闭,鼻翼似在煽动,好像正等待一场即将到来的角逐。
相扑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当时为一种强身健体的活动。汉代称为
“角抵”,类似于今天的摔跤。唐代发展成为一种体育竞技,始称“相扑”。到北宋时期,相扑运动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发展。据《日本书纪》记载,相扑是奈良时代由我国传入日本的,后被日本发扬光大,成为其国技。这两件金代相扑俑浮雕砖,反映了我国古代相扑的真实形象。
2、陶龙
这条龙呈蹲卧状。身体上满是鳞甲,张口露齿,口吐波浪,尾巴向上弯曲。这种似龙像兽的形象在其它时代并不多见。
3、秧歌舞画像砖
宋代秧歌舞画像砖,出土于陕北甘泉。一块砖上装饰一头扎羊肚毛巾。挥舞绸带手捧如意,欢快跳跃的人;另一块砖上装饰的是一手拿绣球,着装与前一人近似的舞狮人。画像砖是研究秧歌起源的珍贵实物资料。
“油滴”碗
陕西蒲城县征集,国宝级文物。黑釉碗大口小足,胎质灰白,通体施黑釉。釉层表面布满了大小不一、呈金属光泽的小圆点,这些圆点就像浮在水面上的油滴一样,因此也被称之为
“油滴釉”。油滴釉是黑釉中一个特殊的种类,属于结晶釉。古人曾用“盛茶闪金光,盛水闪银光,映日透视,晶莹夺目”来称赞油滴釉器。这种工艺要求高,火候很难把握,只有在
1100℃时才会出现这些结晶釉。这件是迄今所见同类器物中体量最大的一件黑釉碗。
(此图来源于陕西历史博物馆官网)
5、白釉黑花卧美人枕
枕头的形状是一位侧卧的女子,女子头扎两个小辫,面部丰满,细眉如月,微微含笑。她左手枕在头下,双腿弯曲,显得悠然自在。枕头的下底有墨书
“大定十六年五月”七个字,应是金代物品。瓷枕最早出现于隋代,盛行于宋元。古人认为使用瓷枕有“名目益睛、至老可读细书”的功效。
(此图来源于陕西历史博物馆官网)
6、交钞铜板
北宋前期,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商业繁荣,四川地区出现了我国最早的纸币
“交子”,也称“钱引”。金代效法宋朝也发行纸币,并且流通使用,成为金代最重要的货币。这件交钞铜板是金代印刷纸币的雕版。版头有“壹拾贯”三字,左格有“伪造交钞者斩”的字样。下栏文字共七行,记录着该钞的流通地区、兑换现钱机构及发行官署的签押等。纸币的使用是我国货币史上的一大进步,元代初年,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来中国后,感到最惊奇的是两件事:一是中国人烧一种黑色的石头,即煤;二是中国人使用纸币。他的惊奇实际反映了东西方生活方式以及文化背景的巨大差异。
(此图来源于陕西历史博物馆官网)
7、铜象棋子
象棋是一种古老的智力游戏,在我国古代又称
“象戏”,起源于先秦
南北朝时象棋已在贵族中十分流行,到宋代完全定型,成为当时一种家喻户晓的娱乐工具。这套铜制象棋子共
32枚,两面均为阳文真书,其数量和名称与我国现代象棋基本相同。
8、总领军马铜印
印钮为矩形,正方形印面上篆书阳文
“总领军马之印”
6个字。总领是金代的高级军事将领。《金史·百官志》记载:“元光间,招义军,置总领使,从五品。”此印应是金哀宗时总领军马(军马元帅)的官印。
9、西夏文铜官印
这枚西夏文官印,形制略同宋、金式样,反映了共同的时代特征,但以西夏文和族长领袖名称等为印文,则是西夏官印的突出特点。说明西夏文官印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文字铸印最为丰富的印种之一。
㈡、元明清时期
1231年元朝建立,设陕西
等处为
行中书省,为陕西建省之始。明朝建立后,在全国设
13个布政使司,陕西布政使司所辖区包括今陕西全境、甘肃嘉峪关以东各地、宁夏和内蒙古伊克昭盟的大部、青海湖以东部分。清代废除布政使司的称号,仍称行省或省。清初陕西仍辖今甘肃、宁夏和青海东部。康熙二年(1663),陕、甘两省分治。
八思八文印
八思八文是以藏文为基础创造的一种拼音文字。
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
大汗位,尊西藏僧人八思八为国师,并让他创造蒙古新字。至
元六年
1269年)蒙古新字创造完成,作为元朝的通用文字。忽必烈还下令“今后凡有玺书颁降者,并用蒙古新字,仍各以其国字副之”。在朝廷的强力推行下,元代官印改用八思八文,当时所使用的汉字官印也陆续作废。所以现今所见元代官印,绝大多数是八思八文印。元代官印背面或侧面多有刻款,八思巴文印的背款均为汉字,刻于印钮两侧。右侧是印文对译,以方便不识八思巴文的人了解印文内容。右侧刻记铸造官署和年月日,用以表明该印的合法性和权威性。
2、铜火铳
铜火铳,是我国古代利用火药发射铁石弹丸的管形火器,有大有小,小的后来发展成枪,大的后来发展成炮。铜火铳,基本上具备了近代火炮的构造,铳身内装有火药、石弹,铳尾有火眼,用以点放。
幻方铁板
出土于西安市火车站附近,此处曾是元代安西王府所在地。幻方铁板上面共有
36个真正的阿拉伯数字,我们现在所说的阿拉伯数字,实际是印度数字,它是经阿拉伯地区被广泛传播的,因此被称之为阿拉伯数字。从1到36组成这样一个数字方阵,无论横、竖还是对角相加,总和都是“111”。这种数字现象在古人看来神奇莫测,因而将它们深埋于房基之下,希望能起到辟邪消灾的作用。这件幻方是我国数学史上应用阿拉伯数字最早的实物资料。
光绪乙亥乡试题纸
科举制度始于隋唐。清代科举考试,由下而上共分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四级。
这里展出的是
清代光绪元年,陕西的一份乡试题。试题左侧是《左传》中的一段话,作为题目,右边题头有
“恩科”二字。因为按常规乡试每隔三年举行一次,但若在这三年当中,遇到皇帝登基、万寿、大婚等喜事的时候就会加试一次,称为“恩科”,也就说给读书人多了一次晋升的机会。这份试卷卷首写光绪元年乙亥,即光绪皇帝登基之年开设的一次“恩科”乡试。乡试考中后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举人便有了当官的资格。
鸦片战争以后,社会开始转型,科举制度开始遭到人们日益猛烈的抨击。
1905年9月2日清政府正式宣布“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亦即停止”。延续千余年的科举制度走到了历史的尽头。
万字丈量册
这是明万历九年绘制的一份土地丈量册,它既是一份完整的土地帐、也是明代征收赋税的依据。丈量册上记载着土地的详细情况,它和以记户丁为主的黄册互相补充,用来征收赋税。由于各户地界彼此相连,所以丈量册中绘制的实测图好象鱼鳞一样,因此也被称为
“鱼鳞册”。这是目前所见到年代最早的土地丈量册。
、世俗生活
宋代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明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朴素典雅、标识分明的服饰;四通八达的交通驿站;雅俗皆欢、上下同乐的娱乐游艺,使宋代世俗生活充满灵气与朝气。
雅俗衣冠
这一段内容反映两个主题,一是唐以后陕西瓷器发展的状况;二是服饰的基本面貌。
1、青釉荷叶盖罐
这是一件明代龙泉窑荷叶盖罐,因其罐盖为荷叶状而得名。盖顶有一个圆形钮,盖面及罐腹部均刻出缠枝莲花。器身施满青绿色釉,更突出了纹饰的立体效果。
2、兔毫纹盏
建窑是宋代专烧黑釉茶盏的窑址,在今福建省建阳县水吉乡。由于黑釉茶盏当时被称做
“建盏”,故称此窑为“建窑”。在黑釉或酱褐釉上有细如兔毛的条状结晶,称“兔毫盏”。兔毫有黄、白两色,称金、银兔毫,而兔毫的形成是与胎中含氧化铁高达
9%有关。高温焙烧时胎中部分铁质会熔入釉中,在烧制过程中釉层产生气泡,将其中的铁质带到釉面,当温度升到1300度以上时,釉层流动,含铁质的部分流成条纹,冷却时从中析出赤铁矿小晶体,从而形成兔毫纹。当盏内盛满水时,就好似有一条条兔毛在游动一样。
3、釉里红僧帽壶
明代景德镇产品,因壶口形似僧侣之帽而得名。这种壶的造型始于元代,壶口面有一流从颈部突出,一侧有宽带鋬,两端为如意头将口腹相连。此壶通体白底红花,光泽明艳。
(此图来源于陕西历史博物馆官网)
4、祭红、祭蓝碗
“祭蓝”又称“霁蓝”,是一种在石灰釉中掺入适量的钴料,烧成的蓝色釉,在
1280摄氏度——1300摄氏度的窑内一次烧成。这件祭蓝碗色泽深沉,釉面不流不裂,色调浓淡均匀。“祭红”,是鲜红釉中的一种,因这种釉色常用来祭祀而得名。它创烧于宣德年间,又名“宣烧”。古人配制“祭红”时不惜工本,
在釉料中
常加入珊瑚、玛瑙、寒水石等,有的配方甚至掺入了黄金,但烧成率却很低,所以祭红碗的价值非常高。
(此图来源于陕西历史博物馆官网)
5、酱釉描金孔雀牡丹执壶
这件执壶通体施酱釉、描金彩,纹饰精美。壶的腹部绘制着花繁叶茂的牡丹,一只孔雀立于枝头,回首眺望。壶底有青花书
“富贵佳器”四字铭款。执壶出现于隋代,是一种酒器,又被称为注子、注壶。描金,始于宋代,它是将金粉与水溶合,再加入适量的橡胶水、铅粉混合,后描绘在瓷器上,经过低温焙烤,再用玛瑙等物抛光,使其发亮。这件执壶是明代景德镇仿照波斯铜壶烧造的,应为一件外销产品。
(此图来源于陕西历史博物馆官网)
6、斗彩饕餮纹鼎
这件鼎为长方形,鼎腹四角及每面正中均有一道扉棱,扉棱两侧绘有饕餮纹。
“斗彩”是指将釉下青花纹饰与釉上彩相结合的制瓷装饰工艺。一般制法是先用青花在瓷胎上勾出纹饰的轮廓线,施透明釉,烧成淡描青花瓷器,再在青花线内填充一种到多种不等色彩,入炉经过二次烘烧形成釉上釉下彩绘争奇斗艳的艺术效果。这件器物制作规整,造型优美,色调对比鲜明,显得凝重华丽,是明代景德镇窑少见的珍品。
(此图来源于陕西历史博物馆官网)
7、捧物女俑
这四件女侍俑手中分别捧有画轴、书函、砚台和琴;形象文雅、清瘦,神情温顺谦卑,应是富家侍女。由于宋代受程朱理学
“存天理,灭人欲”思想的影响,妇女服饰均“惟饰洁净,不可异众”。这些女俑身上穿的正是宋代极为流行的一种被称为“背子”的衣裳。这种衣裳简单,穿脱很方便,给人一种洁净自然的感觉。
8、陶卫士俑
这个卫士双目前视,头戴帽巾,身穿窄袖袍服,腰束革带,足蹬短靴,左臂挟持形似毯毡的卷状物,右臂后摆,典型的元代侍卫俑。
9、明彩绘仪仗俑群
这批仪仗俑共
300多件。墓主人是明朱元璋的次子秦简王朱樉。这组俑群表现的是一个出行的仪仗队伍,原本他(她)们手中都拿有各式各样表示其身份的物品,如旗、幡或乐器、花灯、团扇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物品都已腐朽,幸好在他们的脚踏板下有墨书书写着各自的站位、所司职务等,为我们了解这批仪仗俑的分工提供了很大方便。明代仪仗陶俑的出土,弥补了陕西陶俑在这段时期的空白。
辅助展品
衣冠服饰,官民有别,是区别身份等级的标志,历代不同的服饰反映出社会审美观念的变迁,
以下几张不同时代的服饰简图为我们展示了这几个时代的衣冠面貌。
A宋俑服饰图
受理学影响,宋代的服饰崇尚质朴淡雅,简洁自然。
B元俑服饰图
元代蒙古人服饰多受汉人影响,但也保留瓦楞帽、窄袖袍、革靴等民族特色服饰。元代主要流行服饰是
“质孙服”:较短的长袍,比较紧、窄,在腰部有很多衣褶,这种衣服很方便骑马。
元代贵族妇女常戴一种高高长长,叫做
“罟(gǔ)罟冠”的帽子。她们穿的袍子,宽大且长,走起路来很不方便,常常需要两个婢女在后面帮她们拉着袍角。
C明俑服饰图
明代服饰较为简洁,大体几类分别是圆领窄袖短袍、交领右衽半臂及盘领窄袖褥裙、圆领窄袖前短后长式袍及蔽膝、圆领窄袖袍及腿护、方领对襟罩甲及盘领窄袖衫和交领右衽衫及裙恩等。
耀州青瓷
耀州窑位于今陕西铜川市的黄堡镇距西安
105公里,是我国古代北方八大民窑之一,由于宋代属于耀州,因此得名。耀州窑唐代开始烧制陶瓷器,当时以生产黑釉瓷器为主,另外还生产青釉、白釉瓷器和唐三彩。宋代是耀州窑的鼎盛时期,主要生产刻花、印花青瓷,还有一些酱釉和黑釉产品。其造型和焙烧工艺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当时对耀州瓷就“巧如范金,精比琢玉”、“击其声铿铿如也,视其色温温如也”的赞誉。耀瓷不仅朝贡皇室,应用官府和民间,而且还畅销国外,受到人们普遍喜爱。以下这些都是出自耀窑的精美瓷器。
1、青釉提梁倒灌壶
国宝级文物。
这件壶造型独特,图案精美,提梁是一只俯卧着的凤凰,壶嘴是一只仰卧的母狮和一只正在吸吮乳汁的幼狮,非常生动、活泼可爱。盖、梁、身连为一体,壶的注水口在壶底中央,是一个梅花形小孔。注水时将壶朝上,水从母狮子口中流出为盛满,这时再把壶身翻正,壶嘴正常出水而壶底却不漏水。这种现象
运用了
连通容器内液面等高
的物理原理。道理很简单,但实际制作起来成功率却不是很高。这件倒灌壶身刻有凸起的缠枝牡丹,下方装饰有一周仰莲瓣,纹饰简洁明快。耀州窑的刻花技艺是先用刀具垂直刻出纹样轮廓,再在纹样旁用刀具斜刻,并剔去刀痕中的底泥,使纹样微凸,然后施釉烧制。这件烧制出的纹样清晰、层次分明,在晶莹透亮的釉色映衬下,显得特别富有生气,给人以美的享受。
青釉印花婴戏纹碗
这件碗内刻三朵盛开的莲花,间隔两片牡丹叶纹,一胖体婴儿在花丛中游戏。刀法犀利流畅,纹饰生动活泼。戏婴纹是宋代印花纹饰中常见的题材,寓意人丁兴旺,多子多福。
、青釉落花水纹碗
碗为敞口、斜直壁、小圈足。施青釉,釉面薄厚均匀,釉色青中泛黄。胎色灰白、质地细腻。碗内壁为水波纹,底心刻划莲纹,刀法娴熟、犀利洒脱,典型的耀州窑风格。
、带碗匣
这里展出的带碗钵是匣钵、陶范和青釉碗为一体的器物,使我们了解北宋时期瓷器制作的装烧方法,对研究耀州窑具有重要的意义。
5、碗范一组
北宋中期,耀窑工匠发明了与其刻花手法风格相同的印花新工艺。此工艺是先采用刻花手法制作出印花范模具(又称母范),然后翻制出印花范,再将与之造型相同的器物坯件扣在印花范具上印出纹样,修饰后施釉烧成。虽然印花工艺是由刻花工艺发展而来的,但并不是刻花工艺的简单翻版,而是对它的一种改进和发展。新的印花工艺制作简捷、方便、快速,纹样图案华美富有变化,而且寓意丰富。
6、青釉刻花梅瓶
梅瓶是宋代以来比较常见的一种造型,因只能插入一枝梅花而得名。它小口、翻唇、短颈,颈肩之间还有近
90度的硬折角。梅瓶的瓶腹鼓圆,但腹胫瘦长,形成了一种体态秀美的造型。
7、青釉瓜棱执壶
这件执壶为小口翻唇、细颈、鼓腹,有对称的长流和曲柄,壶身被八条内棱划分,区间内凹。执壶表面施青釉,釉面均匀干净,器型规整、工艺精细。壶是酒具,南北瓷窑普遍烧制,有瓜棱壶、兽流壶、提梁壶等式样,但八棱壶较为少见。
8、吕氏家族墓地
出土文物一组
这里展出的宋代镶金、镶银花口青釉刻花钵、青釉瓷盏托等器物均出自陕西蓝田吕氏家族墓。吕氏家族是指北宋名臣吕氏兄弟吕大忠、吕大防、吕大钧、吕大临的家族,系宋代名门望族,影响颇大。根据文献记载,吕氏先祖原为河南汲郡(今河南汲县)人,其祖父吕通曾任太常博士,因葬在蓝田,吕氏后代遂移居于此。父吕赍(
jì)共有六子,一个夭折,五人登科及第,今有史可考者,只有大忠、大防、大钧和大临四兄弟,大临为幼。四人在《宋史》中均有传记。
吕大忠先后担任陕西华县县尉、工部郎中、陕西路转运副使等职。绍圣二年﹙
1095年﹚,被升为宝文阁直学士。他担任陕西转运副使期间,于元佑二年(1087年)移《石台孝经》等唐宋名碑于“府学之北墉”,即现在的西安碑林,为西安碑林之创始者。吕大防历任知县、知州。哲宗元祜年间﹙1086-1093﹚官至尚书左仆射,为吕氏兄弟中居官最高者。吕大钧为嘉祜进士,被授予秦州﹙今甘肃天水﹚司里参军,后任延州﹙今陕西延安﹚监折博务、三原知县等职。吕大临文采出众、学识渊博,不但是当时著名的理学家,还是我国最早的金石学家﹙青铜器专家﹚。他对青铜器进行收集与研究,是最早将青铜器铭文作为一门学问进行系统研究的学者。由此可以看出,吕氏四兄弟北宋
不但在政治上具有较大的影响,而且在文化学术领域也颇有建树和贡献。
2005年元月,西安市刑侦局破获了一起建国以来陕西特大盗挖古墓文物案,查缴各类文物89件(组)。这批文物中属国家一级文物3件、二级文物11件﹙组﹚,三级文物49件﹙组﹚。我馆不失时机的征集了这批文物,这里陈列的就是其中的精品。
㈢宗教世界
宋代宗教势力在陕西又有长足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建的宗教场所。精工雕凿的陕北石窟寺、道教全真派祖庭户县重阳宫、西安化觉巷大清真寺,西安的天主教堂,这些都说明了宗教在当时的广泛传播。
罗汉一组
这四件石雕罗汉是
1980年在陕西富县直罗镇柏山寺塔内第四层龛洞中发现的,均由黄砂石雕刻而成。罗汉也称“阿罗汉”,是小乘佛教理想中的最高果位。按照佛经的说法有三种含义:一能杀贼,断除贪、嗔、痴等烦恼;二应供众生供养;三无生,不受生死轮回。
降龙罗汉:弓膝坐于浮雕有一蛟龙的台座之上,面像威猛庄严,一手握拳置于膝上,一手拄地,给人一种威慑力。拊狻猊罗汉:双手相握禅盘坐于佛台上,头向右下方微侧,表情含蓄文静,右侧立有一狻猊,正抬头撒娇,二者十分和谐。两件披风罗汉,均头蒙长巾,身披袈裟,结跏趺座于台上,其中一位罗汉双目微闭,似乎在坐禅。另一位罗汉微微侧身,注视着前方。
2、鎏金弥勒佛
弥勒是释迦牟尼佛的大弟子,是将接替释迦牟尼的未来佛。
弥勒佛
的造型被中国化以后
,就成为大肚滚圆、喜眉乐目、笑口常开的形象了。其实人们熟悉的这种“大肚弥勒佛”形象是以五代后梁时期浙江奉化的怪和尚契此为原型而塑造的。契此和尚长的又矮又胖,肚子非常大,经常用竹杖挑着个大布袋,面带笑容四处化缘。他圆寂时端坐于一块盘石上说了这么一段偈语: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人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位胖和尚就是弥勒佛的化身,从此以后,他的模样就成了“大肚弥勒菩萨”的形象。人们常用“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世间可笑之人”来形容他。
3、汉白玉佛像
宋代以来,陕西境内凿龛造像活动并未受唐末毁佛的影响,反而活跃起来。这可能是战乱中人们祈求安宁的心理需要,这里展出的就是一件出土于凤翔县的宋代汉白玉佛像。
辅助展品
A.明、蓝田水陆庵泥塑照片
水陆庵位于蓝田县城东
10公里的王顺山下,以保存古代彩塑而闻名,水陆庵三面环水,形似孤岛,旁有青山耸立,周有河水环流,故称“水陆庵”。这里本是古时的悟真峪北普陀兰诸庵内的水陆殿,庵毁后,人们便把这个殿宇叫做水陆庵。据《蓝田县志》及碑石记载,水陆庵系六朝古刹,唐时与上、下悟真寺组成佛寺群。五代、宋、元、明、清时期多次重修。
水陆庵大殿内的彩色泥塑最为引人注目。泥塑分南北两墙、殿正中隔间壁墙、西檐墙四部分,其中又以南北墙上的泥塑最为精彩。它采用连环画的形式,演绎了佛祖释迦牟尼一生传奇故事,十分生动形象。另外还塑造有山水桥梁、园林瀑布、亭台楼阁和殿宇宝塔等建筑,以及诸佛菩萨、五百罗汉过海、千人听经图等,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工匠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雕塑技巧。
B.宋、子长钟山石窟模型
陕北子长县钟山石窟,位于子长县城西
15公里处的钟山南麓,开凿于东晋太和年间(公元366—370年),历经千余年建造而成,共由18个石窟组成。
这里复原的是钟山石窟中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艺术价值最高的中窟,窟内有大小佛像
1万余尊,故称万佛洞。该窟从现存碑记中得知最早建于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以后各代都有重修。
最大的石佛洞建在天然崖石上,正中为一基坛,坛上有三组人物雕像,每组为一佛二菩萨二弟子。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居中,他结跏趺坐于束腰八棱仰覆莲座之上,右手作说法印,左手附膝,脸形略瘦长,头上有螺髻,身着双领下垂袈裟。佛左侧为号称
“头陀第一”的弟子迦叶。“头陀”是佛教的苦行方式之一,迦叶为老年形象。右侧为号称“多闻第一”的弟子阿难。他长于记忆,为青年形象。佛前方为文殊、普贤两菩萨,他们均盘坐在莲座之上。
八根石柱及四壁上雕满大大小小造型各异的佛像,这些佛像表情、姿态等都被塑造生动,充分显示出高超的工艺水平。
最值得注意的是,明代万历年间,在主窟的外壁上,精雕了道教老子及关帝的造像。清代又将孔子的造像补雕其上,这三教圣人的
“大聚会”,形成了钟山石窟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风格。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4-08
03-07
03-07
03-07
03-07
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