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牧人的女儿
给得了脑梗的爸爸
做了一个纪录片
片中的老侯
没有了长发和胡须
戴着黑框眼镜
说话一字一顿
在录音棚
他试唱新写的歌
“活着多好啊”
片尾女儿问他
“摇滚是什么”
他回答
“就是活着”
2018-6-30
伊沙推荐语:这是去秋江南诗会南京先锋书店场亚军作品。我估计
后以降者已经不知道侯牧人是谁了,用今天流行的词儿该叫中国骨灰级的流行音乐家,我个人不认为他是一个多么纯粹的摇滚人,但是这个话说的好:摇滚就是活着!昨天又听到一个
后女诗人自杀的消息,看了看其诗,写得大而颓,我们对艺术的理解真的关乎我们的生命。
徐江评:“活着”对所有中国人而言,都是大词。如此之大的主题,着落于真人的事迹,对于作者是一个考验。轩辕很聪明,他锁定了一个病后的音乐人谈论摇滚乐、既是说音乐、说艺术,同时也是在说人的生存。
朱剑评:本诗并非来自于一手材料,但是抓得好,抓得恰到好处,抓出了一句漂亮的、高质量的话。活着是永恒的话题,理解它需要经历,更需要智慧,从事文学或艺术的人,常常在年轻时好谈死亡与艺术,冒冒失失不知深浅,或以文艺范为酷,实则文字有灵,须慎言,文学与艺术本质上是让人活以及活得更好更有尊严的。
赵立宏评:“摇滚就是活着”,一个“过来人”道出了各种艺术形式和文学的本质,以及艺术文学和生命的关系。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有活着,艺术和文学才有无限的可能性。而艺术和文学又增益和促进了生命存在本身的价值完成。
庞华评:其实,这是一个有独立精神者无法回避的问题:活着——怎么活。也像我们写口语诗——怎么写
对人类而言,生命首先是极其脆弱的,其次又是无比强大的。很多人因强大之因而虚妄,又有人因脆弱之因而抑郁。读了本诗,我自问摇滚精神是什么
我自答即伊沙的三壮论:心壮、身壮、摇滚(诗)壮。这是口语诗生生不息所在。
李勋阳评:刚好这个纪录片我也看过,也为这句话震撼,但没激发到我诗歌灵感,俗话说,人同命不同,放到诗歌上一个样,人同诗不同——面对同样的题材,你没有写成诗歌,而别人写了你还不服就有问题,甚至口语诗人经常还抢写,一个题材大家都意识到了,当然谁先写就是谁的,所以口语诗有那么容易吗?——除了灵感,甚至还需要“竞技”意识,同时主持人语最后一句里有大道,诗歌同仁当第一时间谨记:我们对艺术的理解真的关乎我们的生命。
刘傲夫评:印象中,好几位诗人都写过生病中的老人的状态,轩辕轼轲这首独特之处就在于,他写了一个摇滚歌手如何面对死亡,并且用了一个拍纪录片的方式来呈现。一个曾经活力四射、富于反叛精神的歌手,在重病中的一句话,摇滚“就是活着”,使得整首诗充满苍凉感。
常遇春评:摇滚就是活着,让我想起了那句“诗歌就是身体”,都是对前者最本质的回答,同时在这回答中有细腻和感性的地方。活着的指向本来比较单一和虚无,诗中把它变得立体化了,和摇滚互相作用,详尽了一生但不强行发挥。就像年轻的生命猝然离去一般,本以为她那是活蹦乱跳,谁知她已在垂死挣扎。而且,个人看来,这也是对“摇滚”的一笔非常有力的补充。
高歌评:摇滚就是活着!多么耐琢磨的高话!扭曲的三观能活好吗?不敢一概而论,但很多自杀都早有预谋,那些真颓真废的真抑郁无疑距离死亡更近……哪怕你硬掰也得把自个儿掰到生路上去,不要倾心死亡。
瑞箫评:生存还是毁灭,这永远只是一个西方人的问题。中国人穷尽一生,全部的智慧都在于生存。活着对我们而言永远是个重大命题,很难写,小说家余华写了个长篇,诗人轩辕轼轲几笔就勾勒出一个摇滚音乐人的艺术生涯。摇滚从来都是向死而生的艺术,中国式的智慧却是生存的智慧。诗人通过一代摇滚音乐人黯然老去的故事,写出了人艰难的生存以及对生存最终的妥协。
长衣倍倍评:轩辕轼轲的《活着》,毫无疑问抓住了一个有强烈“生命体验”的有爆炸力的诗意瞬间。全诗的“诗眼”集中在最后一句“摇滚就是活着”,毫无疑问,这是全诗的高潮,是结语,是火光,也是禅悟。
我个人感觉对这一句至少可以从三个层次展开解读。
第一个层次,一个人(不管他是普通人还是有某种特殊身份的人物
)从死亡线上挣扎过后的一种庆幸,一种劫后余生的慨叹,这是一
种自然而然的情感。
第二个层次,是一种折腾一生,向死而生,“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的中国式的生命体验和感悟。
第三个层次,是涉及对摇滚中的“死亡精神”的一种重新的省视和
醒悟。由西方传来的摇滚乐,作为一种先锋的,反叛的,自由的艺术,一直秉持着一种在基督教中非常崇高,甚至在整个西方艺术种都极为重要的“献身精神”,“以死求道”,“以死奉献”。作为
一个中国摇滚人以“死亡经验”而得的新悟,“摇滚就是活着”,无疑让这句话与这种传统的“死亡精神”之间形成巨大的张力和反差。
谁说达摩面壁无聊
见我写的一组日常生活
一位美国女诗人惊呼
“天哪,过这么无聊的日子”
我只好实言相告
“达摩面壁更无聊”
2018-3-30
伊沙推荐语:今明两天推荐的两首诗有一个共同的信息、意识与主题:那就是经过四十年马不停蹄地紧追慢赶,中国诗人终于站起来了。拿本诗来说,在美国还有多少诗人没过诗内诗外的日常关?我武断地说,绝对占一多半,于是这位在中国口语诗人面前露怯的"美国女诗人"便有了典型型,反击得漂亮!
徐江评:有多半个世纪了,中国诗人断断续续吸取着欧美诗歌的养分,时至今日,有灵气的一线中国诗人,对生活的洞悉和把握,已经基本高出欧美一线诗人的平均海拔。本诗便是例证。同样,我在酷暑
度提前到来的津城医院急症输液处,照顾完老人低头开始临屏写的本评也是例证。无趣的生活,诗人们能把它活出、写出意义。当本诗中的“美国女诗人”,对此表现出近似中国女文青的幼稚茫然,我不觉得意外。年轻人总会期待趣味,女士总是更向往惊奇,这正是大人性的一部分。正如不久前有朋友提及明年有机会出访美国,可以和当地的名诗人交流,我的回答是:“彼此从不互为粉丝,也非知音,还是扎扎实实写自己的东西吧。”
朱剑评:诗中这位美国诗人很有代表性,在诗人中占绝大多数,看来,日常的、口语的写作在全世界受到的待遇大致一样,环球同此凉热,反证出口语诗才是真正的先锋,轩辕轼轲的回答够智性,也很决绝彻底。哦,对了,这位美国女诗人大概是不懂“高僧才说家常话”这句话的。
图雅评:轩辕轼轲的诗大多数是充分地发挥想象力,上天入地,由此极瞬间跳到彼极,绝不粘连,有把人的智商玩残的感觉。本首诗不靠那些武功也玩得转,就事实反应,在文化上做了一个翻转,简直是外交家的辞令和诡辩,这种实打实的写作似乎更有力量,去掉了各种花式,仍保持高质量的水准,说明轩辕的实力是扛得起各种武器的。诗中的美国女诗人对中国男诗人的生活评论,暴露了她的肤浅的,她的话语里有一种优越感和俯视,这不也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集体无意识吗?轩辕轼轲的反驳非常机智,搬出禅宗祖师爷达摩面壁九年这一著名的典故,从更高的觉悟上抵达了核心。这一回合,打的精彩!赞!
韩敬源评:从前口语时期的“身体在场”到后口语时的“事实的诗意”,中国诗歌因有现代口语诗的发展和大量优秀的接地气的诗歌作品出现使得诗歌不像小说和电影一样在世界人民面前那么丢脸。本诗用事实的诗意给出了有力的回击,诗歌的现代化从来不是水到渠成的事,不只中国诗人要面对,各国诗人都得去面对和解决。
赵立宏评:结合江油诗会长安诗歌节最后一晚小场的交流,轩辕这首诗还携带着两大信息:一是当下中文诗人和国外诗人的互动交流越来越多,且已成为书写的题材;二是现代中文诗人和诗歌自信心的建立。这种写作信心是口语诗人树立起来的,而非那些惟西方政治和写作正确的诗人们。本诗有底气和智慧,并非只是智性。
庞华评:读完此诗,深感不仅一帮老外,还有一帮国人,无不言行不一致,写一套活一套。由此可见口语诗的先锋先进性,必傲立地球上。对无视日常者的诗,我无法信任。日常万岁
一句话点评:
西毒何殇评:日常生活禅。
李勋阳评:好,四个车总有意识抓到很有意思的事。
庞琼珍评:在业余为零的生活里写诗。
高歌评:日常的、生活的、本真的、呼吸着的、坐得住的诗意!
甭急,我们都会成为航天员的
就是砸进地里
拔不出来的
返回舱
2016-12-28
伊沙评:过去我认为一个比喻支撑不起一首诗,现在我认为完全可以,譬如本诗。所以呀,对诗不要妄下结论,不要抱着成见不放,一个人,真应该活到老、学到老、变到老,因为诗在前进,永远向前。
徐江评:扣除那些常态的、甚至已经趋于千百体制化的东西,我们其实可以说,中国是一个充满智慧的国度,这表现在人们对生死的达观态度上,也表现在民间对一些日常的沉重话题的“怪话”式表述上——后者尤其需要说话者在智力比拼层面的杀伤力。本诗是以后者表达前者,貌似语言狂欢,却内藏了深沉。
朱剑评:此刻,我已从江油回长安,在写评论,而此诗作者,还在李白故里,正吃火锅喝啤酒,情何以堪,没心没肺,轩辕轼轲的诗正也有点没心没肺,天马行空,一通乱抡,火花四射,本诗即为例证,另一方面,如果有人从中升华出更高级的意义,也是完全没问题的。
刘溪评:对轩辕轼轲,你只能期待他的诗作会一次比一次更具有想象力,却不能期待触摸到他最终的想象力,这首诗即是证明:他怎么能把坟头与返回舱联系到一起?
这是一个太大的隐喻,人的一生就是一次星际旅行,你飞出去,还得飞回来,这是旅行意义上的旅行。飞出去,飞回来,砸进地里拔不出来,这是生命意义上的旅行。如圣经所说,生于尘土,必归于尘土。也如佛家所说,是一个轮回。本来是一个高科技的活动,竟让轩辕轼轲推及到生与死的终极问题。没法不佩服他匪夷所思的想象力。
整首诗就是一个比喻,一个隐喻。隐喻有大小,我的理解,它的内涵取决于它所跨越的事物的幅度。但这个幅度不是你想撑大就能撑大,它也有其内在的逻辑,这个逻辑并不是瞎想空想所能建立的。诗人的想象力同学者一样,也是构筑在知识以及知识的一通百通之上的,只是他对知识与知识,事物与事物之间的通连依靠的不仅是推理,还有想象和灵性。匪夷所思的比喻是灵性的通连。如此,你读到了轩辕轼轲的想象力,但是你读到他读过的那些书以及书之外的东西吗?
一个比喻就是一首诗,就是一首调动你多重想象和思考的诗,短短几句,你以为这很简单吗?还有,这首诗幽默甚至戏谑的语调,独特的从标题到诗句极度接地气的口语语言,如同他的其他诗作一样,带有非轩辕轼轲莫属的鲜明风格。
西毒何殇评:轩辕轼轲是不是纯口语诗人呢?从原教旨主张来看肯定不是,他的语言是经过反刍的,他的现场是经过加工的,看上去泥沙俱下,其实“字字句句有出处”,本质上属于非学院派的“知识分子写作”,没点文化知识的人其实看不懂他在写啥。这也就不难理解他为什么深得各方热爱,从中央到地方,誉不绝口。是不是纯口语诗人,也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他的诗是不是符合好诗的标准,烂逼诗人最喜欢说好诗没标准,扯鸡巴蛋,好诗从古至今,都有坚定而清晰的标准,说几个可便捷操作的:一、出声读一遍,读着听着有没有疲惫感。二、默默读一遍,有没有让你心里一动。当然,疲惫不疲惫,心动不心动都是有门槛的,读诗障碍症和煽情癌患者不以这个标准衡量。三、过一阵回头想,还能不能想起一个鲜明的形象。比如轩辕的“剪浪花”和“月光渣”的形象就经常在我眼前闪烁,而他另一首长作品《阴间也有愚人节》,到今天,就只能记得题目了。这首《甭急,我们都会成为航天员的》,符合一首好诗的标准,希望也能留下一个被人记诵的形象。借轩辕的诗说事儿,因为他是个很典型的,自成生态的诗人,外来物种基本很难侵袭,独立成镜
境,对大多数诗人都有借鉴意义。
赵立宏评:读轩辕的诗不能不强调其突出的“智性因素”带来的可读性,这不仅仅是语言上,而是对世相、俗相以及当下现实世界深刻洞察之后的高“情商”体验。本诗的一个比喻兼具了隐喻、转喻、提喻、暗喻等诸多类型的比喻艺术。
韩敬源评:轩辕轼轲来了一首李勋阳式的“怪力乱神”作,和李的《初刻拍案惊奇》一样神妙,单一一个比喻修辞完成,想象空间巨大,这是神来之笔。
人面鱼评:好比喻撑起了一首诗!这个比喻甚至穿透了“航天”这一现实元素,直抵对死亡的思考。轩辕轼轲此诗让比喻的两个对象融为一体,产生了一个新的诗意的形象。
卜之丁评:诗人轩辕轼轲的作品总能让人惊出一身冷汗。或寥寥数语,或排比若干。经常有人问我,诗歌是不是分行的散文?我从不回答。因为诗人写的散文也是诗歌,普通人无法想象神的思维。一首好诗的前提是惊人的想象力,怪诞的逻辑,外加大量的语言锤炼。打开思维禁锢的躯壳,从内心迸发,外加天生的灵性,用语言表达出来。
大地的屏保
车窗外
农民在大地上耕种
这个屏保
已经存在了
几千年
用咔嚓声
就能露出下面
如同碎屏的
兵荒马乱
2016-9-26
伊沙推荐语:轩辕轼轲的
10.0
,在所有山东诗人中位列亚军,但考虑到他是近六年来影响力上升最快也是目前炙手可热的山东诗人,故将此次山东诗人展压大轴的重要位置留给他——于私我也该这么做:
年前,我在《文友》老诗典上刊发了他的处子作,
年后,我当在《新诗典》上给他一个小结。沈浩波说他大有成为“山东王”之势,我想说的是:这是肯定的,但是相对的,还是绝对的,则取决于他自己,取决于其诗的境界——本诗,就是境界颇高的一首。至此,为期两周的山东诗人展圆满结束,窥此一斑可见新世纪山东现代诗之全豹。
朱剑评:轩辕轼轲是那种天马行空,任意挥洒的诗人。他几乎能从任何地方发现诗意,他几乎可以随时随地就任何题材即兴来一首。他一旦写好了,是谁也挡不住的,一定是奇崛的、惊人的、不讲理的!轩辕的诗整体上走智性一路,通过智性撬动更大的东西,这首《大地的屏保》便是,充满智慧和惊人的想象力和强大的冲击力,而且完成得毫不费力。
赵立宏评:山东诗人展收官之日,对轩辕的诗充满了阅读期待。看到这首《大地的屏保》,果不其然,这源于同行对一位优秀诗人的肯定和信任。轩辕的诗好玩、有趣,智商指数高,但并不意味着“意义”或“意味”的削弱或丧失,本诗巧妙地站在现代意识和信息时代的角度上,重新审视人类农耕文明的历史。
徐江评:事实、真相、现实……这类说辞在汉语诗歌的作者和研究者口中屡见不鲜。但它们都不是诗歌的必选项,除非它们能以艺术的方式被揭示和发掘出来,本诗完美地展示了这一点。尤其是“划屏”想象力的构成,也具有着这个时代的独特属性。
刘溪评:轩辕轼轲是当今诗坛辨识度最高的诗人。不论在哪本合集中,他的诗一眼就能看出来。我本人超喜欢他的诗,无论他的好诗劣诗都喜欢。我还曾经当面恭维他是李白再生。当然,是现代诗的李白,或口语诗的李白。杜甫可学,而李白不可学,这就是天才与高手的区别。轩辕轼轲无疑是天才。他诗文的想象力和诗思的穿透力让人匪夷所思,料所未料。我注意到,他对历史的掌握和时尚的了解都非常精到,又总能找到反讽和调侃的痒点。他的创作力惊人,很多人劝他节制。我却不以为然,我认为他能写多少就让他写多少,即使一百首里只有一首好的,在当今诗坛都是赚的。作为口语诗人,他对语言的锤炼相当精淬,我认为已达民间口语的边缘,已经接近完成现代诗的完全本土化。但是口语诗人尚不能完全定义他,他的意象以至抒情的功力也相当强大,这种综合的语言混搭能力或是一种更先锋的指向。如上所述,这首带有强大历史反思意味的《大地的屏保》,于他,也就是一杯酒的代价。这一点他也传承了古代诗人的基因,所谓无酒不成诗。我不知道该不该劝他少喝一点。虽然是啤酒,也不要喝的太多。我想量度就是别喝到完全不能写诗。
西毒何殇评:少见有扛鼎力士还能一苇过江的,轩辕属于此类,他是能把举重若轻玩出水蒸气的诗人,正如本诗,万古兴亡一羽毛。但他经常要玩举轻若重,甚至举空若重的游戏,力拔毛兮气盖世,也算诗坛一奇观。
冈居木:轩辕轼轲的诗给人以极强的阅读快感,有超强的想象力缩放,有对时空“过山车”般的游刃穿越。本诗“机体”小,信息量大,将历史与现代、和平与战争的宏阔,以及破与立、守与进的诗丝,自如把控于“股掌”之间,到了一种“大境界”(主持人语),令人称绝。
图雅评:本月初参加新诗典济南诗会,在大巴车上有人叫轩辕轼轲叫成四辆马车,我听了很乐,他的名字四个字都有车子旁,也确实跟马车有关,而且是古代的用语。传递了部分信息,他对历史感兴趣,包括历史小说,传奇,戏剧,还有军事,应该还有一份英雄情结。我觉得四辆马车叫的好,它有阵势,有速度,轩辕正是驾着这样的马车冲锋陷阵,左奔右突,上天入地,天马行空。他的诗歌完全抵达了自由的疆域。尤其是它的联想,能把根本不相干的东西通过某个词,每句话,瞬间联系在一起,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是智性写作的最高表现。给人意外,是有难度的,而对于轩辕来说就像飞流直下三千尺,想象力永不枯竭。《大地的屏保》,当然是一个打比方,由农人耕种的土地想到屏保,这之间的跨度和带来的阅读感受都是令人惊讶和愉快的。然后立即转入历史性叙事,而在细节上又不离开手机屏保这一现代意象,“咔嚓”“一划”“碎屏”等,从声音、动作、状态上,描述出具有现代生活的质感,最后出人意料划出“兵荒马乱”。立足当今,考古似的发现过去,这种玩悠悠球一般的技法令人称绝。本诗是一首杰作,正如伊沙所言,它境界高。
瑞箫评:这首诗有着很强的时空感。时间上,此诗将漫长的农耕文明浓缩为一个车窗外平静的画面,仿佛亘古不变,但是轻轻一划拉,就露出了真相。进入这首诗,如同从三维跳进四维空间,从地上到被遮蔽的地下,从几千年的文明史到不文明史,一下子穿透中国历史的血肉内脏!这也是本诗的立意高明之处。用最俭省的篇幅表达波澜壮阔的历史,在《成吉思汗的部队没有粮草官》那首做到了,六句诗就写出了半本水浒,是《三个没想到》,一首短诗穷尽了中国历史,是这一首《大地的屏保》。看来,轩辕的本事不仅在于拆卸,还在于减负!
韩敬源评:高产诗人轩辕轼轲一旦逮住灵感降临的时刻就会出一流佳作,这其中包含着神秘的经验。事实的诗意要诗人神奇的诗思来打通和呈现,跳跃穿插间,车窗内外两个世界,耕种的大地与屏保是神来之思的贴切,有人躲在电脑后通灵,兵荒马乱用得神。这种跳跃神思相当高级,一流佳作。
庞华评:本诗再次证明了轩辕轼轲的语言天赋以及他驾驭语言及物诗写的非凡能力,充分展现了他善于打通事物之间甬道——恰到好处的诗歌想象力——惟其恰到好处,才能透过其诗唤醒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本诗呈现从“农村”到“现当代”的跨度,以画面感极为简约地表现了“历史”过程,尤其通过“碎屏”这个对我们来说很日常的现象直指了一种“历史根由”。真是写得纵横开阖,大手笔也。
成吉思汗的部队没有粮草官
每个人都要
自备干粮
牛肉干
羊肉干
奶酪干
压缩饼干
只有马是湿的
它只有不停奔跑
才能避免
倒下后被制成
马肉干
2016-6-9
伊沙评:本诗为长安诗歌节第
238
场——鄂尔多斯专场冠军作品。由长安诗歌节首创并推广的设立现场竞赛奖的严肃游戏正受到诗人们的欢迎,虽说不算多大的奖,但实力诗人都有好胜心,谁愿意当着同行的面输给别人呢?不输的最好方式就是赢,当场拿出好诗来就可能赢。轩辕轼轲此战表现如有神助,他不缺机灵,不缺写作能力,但有时候常常用大炮打蚊子或者打空气。状态好时,便如本诗,一个杠杆,撬动了草原、战争和历史。
徐江评:在汉民族漫长的繁衍史里,不乏被异族征服和奴役的岁月。成吉思汗大约属于位居第一的征服者,而且可能还是最受被征服者后人爱戴的两个君主之一(另一个是清朝的康熙)。而在今天,成吉思汗更是沉淀为草原帝国的历史符号,十足的散发着历史血腥气息的庞然大物。而在诗人轩辕轼轲的作品里,恰有一路是喜欢通过以谐谑消解庞然大物,提炼出崭新的、富于现代感的诗意的。本诗当为其中翘楚。没有谴责、没有膜拜,只有面对岁月洪荒淡淡的俏皮,灵动却坚硬。
朱剑评:《成吉思汗的部队没有粮草官》,一首神作!轩辕的写作有一点非常可贵,他总是有一种“玩”的心态,无论历史还是现实,他一定会找到一个有意思的而不是有意义的点才会去写,我在这首诗里就看到了这种属于诗的“诗维”。轩辕诗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语言有很强的生发生殖能力,这首依然是,从各种肉干到“只有马是湿的”,这种承接转换真意外真让人叹服,但这首诗的好不仅仅只是体现在语言层面,而是语言与事实的高度契合。
康蚂评:中国内蒙古境内姓“奇”的家族,是成吉思汗直系后人。我母亲姓奇,我也算是成吉思汗的后人,对这首诗有一种特殊的感觉。
本诗是一首容易让人记住的现代诗,选取的角度很独特,从军粮入手,背后所传达的是人类对残酷战争的反省,有趣味,有戏谑,也有悲悯。这样写成吉思汗的诗并不多见,可以算作这类诗的一个范本。
本诗好在有一个抓人的标题,好在诗中独有的蒙古民族的元素,好在跳出了世俗的“天苍苍野茫茫,风水草底现牛羊”的常态印象,好在规避了那种长调式的游牧民族的抒情,产生一种陌生化的阅读效果。
那些被拧干水分的食物,最终换来的是一场一场战争的胜利,但这没有什么值得歌颂的。战争就是以命换命,人的命,动物的命,都包括在内。用皮鞭驱赶着一群移动的粮库,是一种发明,也是一种缺乏慈悲的杀戮。现代诗有推动人类文明化进程的责任,自觉地远离愚昧、庸俗、仇恨,或者说要保持一份清醒的认识。
赵立宏评:主持人说本诗:“一个杠杆,撬动了草原、战争和历史。”这就是诗歌进入历史、现实和生活的方式。轩辕的很多诗歌是智性的,有自己独有的建构方式,在文本内部语言上有互文性和张力,外部与日常、现实、文化和历史都有很强的关联性,读起来让人愉悦和快乐。
韩敬源评:轩辕轼轲是我初入诗江湖就认识的诗人,“诗江湖”的狂飙突进为现代诗进一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哪怕那个时代观念理念跌出。本诗写出了草原大漠那个震撼世界帝国的魂,高级,因为他几乎是全人类的:为了避免倒下后被制成木乃伊,我们只有不停的奔跑。
冈居木评:轩辕的诗纵横捭阖,诗意开阔,读来畅快。显示了其相当的功力和文化修养。很喜欢这首诗,本诗体现了诗人一流的压缩技术。一句“成吉思汗的部队”将本诗放置在了天地古今这个多维立体坐标背景,对应“粮草官”开始将“牛肉、羊肉、奶酪、饼干”压缩打包成“干粮”,浓缩的诗意,被他藏在马里的一滴“湿”激活,能量瞬间膨胀,一幅驰骋疆域、征程万里的动感影像,在你脑中解压播放。成吉思汗也不会想到,那“不停奔跑”的“避免倒下后被制成马肉干”的马,早已被诗人图谋压缩成穿越几百年而来的一首优秀“诗”粮。
收藏家
我干的最得意的
一件事是
藏起了一个大海
直到海洋局的人
在门外疯狂地敲门
我还吹着口哨
吹着海风
在壁橱旁
用剪刀剪掉
多余的浪花
2010-2-28
沈浩波评:轩辕轼轲,下笔千言,一天能写
100
首的狂人。殊以恣肆的语言才华和想象力著称。但他最好的诗歌,往往是不恣肆、不煽动、不用力的。《收藏家》,一首想象力精绝的小诗。想象力是这首诗的
,其中包孕的幽默感使这首诗有了
,戛然而止,是这首诗的
生万物,
,一首好诗。
于坚评:轩辕轼轲的诗具有一种“水浒传”式的气势,肆意汪洋,生猛鲜活的日常用语,想象力大胆而奇诡。他写得最好的时候,在具象和抽象之间张弛有度,释放出有质地的空间感。比如《收藏家》。此诗在当代诗歌堪称杰作,是当代诗歌中少数靠得住、耐读的作品之一。意象奇诡而令人信服,很难阐释,但不是谜语,已经物化,就像宇宙中本来存在着的语词的一次瞬间被灵性召唤,集合,凝固,齐物,出神。其超越时间的品质显而易见。
李少君评:大胆独特的诗歌,趣味横生,这需要细腻、敏锐和机智,更要有大的丰富的想象力,还要有足够的形象和形式感。
张立群评:想象力的广度决定了轩辕轼轲诗歌的主题指向,而想象的深度则指向了轩辕轼轲诗歌的修辞手段和驾驭方式,二者共同支撑起轩辕轼轲诗歌的想象世界,并使他在“疯狂想象”之余乐不可支,直至产生创作短诗《收藏家》时灵魂出窍的体验。
程继龙评:《收藏家》这首精绝的小诗刻画了一个负隅抵抗现实不公的“饥饿艺术家”,他提醒人们有一个更好的世界值得去守护,它对照出现实世界的恶。
李犁评:这首《收藏家》我把它看作是诗人想象力登峰造极之作。读它思维有被掐了一下感觉,早就忘记它的寓意和暗示,惊震于作者将心智“玩出”了边界,这是对人的智力极限的挑战并拓宽。其中以实写虚,以真写莫须有,让人感到大模大样,可视可感,让诗歌有了童话神话的色彩。我还喜欢诗中悠闲的味道,即使火上房了,枪顶额头,“我”依然吹着口哨,把多余的浪花剪完,任何事也不能破坏我的好心情。我把这看作这首诗的气质,也透露出诗人生活中的气质:机智幽默,除了写诗,其他都满不在乎的神态。这是不是这首诗的人生要义呢?这也考验着读者的想象力和感受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邵风华评:一首真正的好诗,是那种让人无话可说的诗。你无话可说,甚至矫舌不下。你像被闪电击中,但你的心砰然作响!这样的诗当然非常之少,而轩辕轼轲的这首《收藏家》就是这样的一首诗。在他的作品面前,你不得不承认:诗人是通灵的,好的诗歌承天运而生。
李晓水评:读轩辕轼轲的这首诗,我想到的竟然不是别的,而是教育。我们的学校教了学生很多知识,百度一下,他们的脑子可能都成题库了。但是有一件最重要的事没有教,那就是想象,像幼时一样,躺在竹床上数星星,仰望无穷的天际。因为想象,才能带给你智慧,带来创造的快乐。知识不能带来这些。轩辕轼轲的这首诗让我忽然有拔云见雾的感觉。真的,很久都没有读到过类似美妙想象力的诗了。这首诗,最打动我的,也就是它的想象。它可能没有任何意义,没有目的,没有方向。它就是一首充满想象力的诗。
南人评:读轩辕轼轲的诗,我总是会想到收割机,七里咔嚓,全部拿下,碾压态势锐不可当,因为这厮也在山东,他的诗应该和蓝翔一样出名,姑且把他这架四轮车唤作“蓝翔收割机”!这十首中,最喜欢《收藏家》,经典!
西厍评:或许,诗人根本不在乎说出了什么,他可能只满足于“说”本身的快感——用一种简洁的、明白无误的口语说出一个幻觉,一个只在语言中才能呈现的电影镜头,一种精神状态的戏剧性演绎,并且不无得意、狡黠和促狭。至于诗里面有没有人们通常期待的微言大义,这不是诗人关心的事,他完成了自己该做的,余下事宜,悉听尊便。
其实,要指出其微言大义也不难,人们大可依据自以为是的感觉和认知放肆置喙,管他诗人要说的究竟是什么——恐怕他也不在乎人们说的是什么。诗人(或者“我”)在诗中获得了一种自在和自由,他“得意”于“藏起了一个大海”,并且睥睨于人们根本拿他没有办法——即便是“海洋局的人”又能奈他何?他“吹着口哨
吹着海风”,“在壁橱旁
用剪刀剪掉
多余的海风”,完全是一副自在自适、弃纷乱甚至“疯狂”催逼的外部世界于不顾的精神王者的风范。人们若能在精神上拥有一个大海,那么,还有什么现实的逼仄与高压不能视若罔闻?我们可以假设他最后在肉体上不得不就范于“海洋局的人”,但是他的精神“海洋”呢?在这首诗里,我们是否读到了一个当代版的嵇康呢?
李壮评:轩辕轼轲经常能够写出一些出人意料的好诗——准确地说,不是写出,而是拿出、掏出;毫无征兆地就从口袋里掏出一把,脸上带着狡黠的笑,仿佛那是在谁家作客顺手抄来的一把瓜子。这首诗也是那种“毫无征兆”的作品。谁能想象一首诗上来就写自己“藏起了一个大海”呢?更妙的是门外追来了“海洋局”的人:不是警察、也不是邻居,这真是诗人才有的幽默想象力。结尾几句写得不仅生动,还充满了表情,让我们读来忍俊不禁。值得注意的是“壁橱旁”这个空间定位。如果没有这个细节,本诗也是好诗,但完全是想象的、飞升的;有了这个细节,这想象奇绝的一幕忽然被拉回到地面、拉回到日常生活的逻辑与习惯之中,于是不仅惊奇、不仅幽默,还变得亲切起来。
也果评:一首诗的好坏不在长短。轩辕擅写长诗,恣意汪洋,排山倒海。语言成为他的杀手锏。这个天生就该成为诗人的人,应该知道自己被记下的还有那些意味深长的短诗。被读者记住,传诵,谓之流传。
2010
年是轩辕重返诗坛的纪元。他横刀立马,以补偿的态度喷薄,对于诗歌的热爱不再停歇。这一场火山般的表达流露的是诗人炽热的情怀。于是,一些好诗就跟说好了似的结伴而来。不假思索,或者稍加思索。诗就来了。收藏家不是收藏夹。收藏夹里有诗。收藏家藏起了一个大海。与他人从日常生活中寻觅诗句不同,轩辕的诗歌建立在峭拔的想象力之上,有超现实的魔幻性。这也让他决定在诗里自由驰骋了,有些“任性”。
2016
月的草原之行,留下了《成吉思汗的部队没有粮草官》。像这样的人就做收藏家吧。藏起了一个大海,海里的宝藏也成他的了。
瓦刀评:看完这首诗,我想问:诗人的想象力到底有多丰富?想象是否有边界?不管有无边界,我要对轩辕兄说的是:想象到此为止。
你见过大海
闲聊时
韩东突然想到
一个新剧本的道具
便问沈浩波
万需要多大的箱子
沈浩波用手
比量了一下体积
韩东笑道
“你见过大钱”
2017-12-3
伊沙推荐语:新年改变旧习,但我也未刻意,三首富有新意的灵动之作开篇,这才发现它们全出自
后之手。现在我推荐一首存在之作,发现它出自更成熟的
后。行之诗之最高境界,正在于写出人之存在,四车诗人做到了,他此次访俄之诗总体表现相当出色,可给采风级别的那些诗人做教材。
徐江评:表面上看,本诗的亮色在捕捉诗人们瞬间的鲜活言行。其实更核心的地方在于——轩辕轼轲的诗笔写出了生活的质感。读者们甚至不需要了解诗中几个人物的具体身份,全诗照样是成立的。
朱剑评:轩辕轼轲爱在诗里用典,走的是很智性的路子,本诗依旧是,涉及的是当代口语诗歌,但同时它又是一个现场,这么一来,确实妙不可言,浑然天成。
图雅评:本诗写得真实可感,没有轩辕轼轲擅长的奇崛想象的参与,这是凭借日常敏于日常得到的好诗。有人可能觉得诗中出现了两个著名诗人给本诗增加了分量,其实这个并不重要,换个张三和李四也照样成立。我看到的是一对机巧的对话,“你见过大钱”和“你见过大海”,它们形式上对等,而内涵上一个务实一个务虚,正像事物的两面,有形而上有形而下,使得本诗不露痕迹地表现出瞬间的丰富性。这是高级对话,如果标题上的一句被沈浩波点出的话。也许沈浩波并没有说,它就像画外音补充出来,而且是韩东一首诗的题目,这样就更有意味了。好诗是值得一再玩味的,它的所指和能指远未我所能尽。再值得一提的是韩东问的话并非闲话,他是因为新写剧本中的道具才提到
万的体积,这是我们在写作中长说的细节问题,一个好的作家,他必须注重细节的真实性,必须向生活要东西,不能蒙混过关。祝贺四轮马车!
赵立宏评:诗题与诗中诗人,也是刚刚斩获长安诗歌节第八届现代诗成就大奖的韩东,一首众所周知的现代诗经典诗作《你见过大海》同题。两个文本互文性意义差明显,相距三十多年,三十余年,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变化,而一代又一代诗人的身份和价值观也在不断发生颠覆性的重构和改变,本诗现场之景之境就是生动的展现。
瑞箫评:写现场当然是当代口语诗人的拿手好戏,但诗并非纪录片,即使能忠实录下这时代纷繁复杂的人和事,也只是努力截流了碎片生活。好诗应有弦外之音,言外之意,该有余音袅袅的震颤……《你见过大海》就是这样一首…此诗乍读起来简直有点像禅宗的公案:高手对谈,言语寥寥,手势比划过招时,还有一位在侧——一句你见过大海!仿若沧海一笑,镜头一下子就从眼前此情此景跳荡切换到无穷大的时空里去了。自由出入,能从现实语境里极速转身跳进超现实梦境是鬼马精灵的诗人轩辕一贯爱玩的把戏,这次面对大钱和大海,他也毫不客气地狠玩了一把!诗题即诗眼也是一个巧妙的隐喻,一下子拉出了作品的纵深感,完成了虚实杂沓的一闪念。
韩敬源评:写出当代诗人朋友间日常生活的质感,心念诗歌、剧本的日常,诗意化的生活,而轩辕轼轲也心念韩东的名诗,往来无白丁,多好!另一层天然自然的幽默趣味,诗人
90%
都是穷人(寒士)的事实但“诗歌让我们成了更好的人”,健康而风趣,本诗有现代诗人的雅趣。顺祝四车诗人生日快乐!
温永琪评:四驾车轩辕轼轲的《你见过大海》,其中的沈浩波的比划这个细节写得妙极了!不是别人问,是诗人、小说家韩东;不是别人答,是诗人、商人沈浩波!哈哈。
评: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言说空间,无论从语言的能指的纬度,还是艺术的完成度,都是一首有担当的文不加点的经典文本——颇有当代世说新语的风骨!
马文杰评:诗之剧本的哲学意义,来自于一场对话,他者的一个问题,对答者没有给出答案,而是来自于一种空间的描述,而这个空间也是不确定的,因为读者的不在场,就加大了诗意的想象。而提问者有没有给出问题的答案呢?这个答案也是不确定的。这首短诗有着存在和悖论,把读者带入了一种永无休止的循环中。读这个文本,你要体会人物、场景、剧情和跳跃性,剧本结束了,诗思还远没有停止,很容易让人想起另一个伟大的作家贝克特。
一句话点评:
侯马:韩东浩波,惟妙惟肖!
韩东:四车诗人!
西毒何殇:堪称口语诗现场写作教程。
李勋阳:这首诗太真了!
蒋涛:大海之诗!
左右:写得好。有意思,尤其是和韩东名作联系在一起。
你见过大海
你见过大海
你想象过
你想象过大海
然后见到它
就是这样
你见过了大海
并想象过它
可你不是
一个水手
就是这样
你想象过大海
你见过大海
也许你还喜欢大海
顶多是这样
你见过大海
你也想象过大海
你不情愿
让海水给淹死
就是这样
人人都这样
书坛憾事
岳飞抄出师表时
越抄越激动
题目是行楷
正文是行书
中段变成行草
写到临表涕零时
果然泪如雨下
成了狂草
倘若孔明当年
刹不住笔
多写几段
就能成全岳飞
挣脱怀素
独创出一种
飞体了
2017-9-17
伊沙推荐语:话说那夜在鄂尔多斯中国先锋诗会最后一场赛诗会上,由于负责统计工作的王有尾同学数学太差(毕业于荷泽师专中文系),致使轩辕轼轲名落总成绩三甲之外,当后者忽然得知自己其实是并列总冠军时,大喜过望,立马起身加入帐篷舞狂欢队伍,咔嚓一声,一条腿骨折,金冠妙变金拐杖。
徐江点评:轩辕性情可爱,读伊沙的妙评更见其赤诚难得。此诗以题材可归为文人诗、新咏史诗,但写得高级,“文”写得多了些野气,“史”增加了活气,突破同类诗的惯性,带出先锋的气韵。
朱剑点评:轩辕是那种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的诗人,这点已领教无数次了。也就在刚才,我突然意识到,他还是一个知识极其广博的家伙,不是谁都能像他动不动就一套一套的,又加之通人情世故,所以那些知识常在笔下变成鲜活现场。本诗灵动、智性,好玩。
图雅点评:大家都知道轩辕轼轲诗歌创作量大,他上新诗典的每首诗都质量上乘,而且辨识度极高,后者是才华和天赋缺一不可的结果。他的脑子就是一个圆形的万花筒,抖一下一个形状,五彩缤纷。本诗又是机智灵活融历史、文化、艺术、政治、情怀为一体的想象力奇崛的优秀之作。诗歌的身段集美、集书法、集满腔的忠义、集隔代相知的男儿泪,为我们展现了岳飞的大写形象。诗人故意独辟蹊径,把世人皆知的英雄一面搁置起来,让武将展示其文的一面,让岳飞的文武双全的立体形象呼之欲出。本诗充满动感,书体不断升级,情感线不断上涨,情境有血有肉,每一个环节都是骨肉相连的痛点,沉郁雄浑,最后说到“飞体”,让人不禁捧腹,是呀,世有柳体、颜体、欧体,如果岳飞不死,或许就有飞体。如此的惋惜,其实是对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的深切祭奠。
韩敬源点评:强大的表现力就是口语诗生命力旺盛的原因之一,其实也就是口语诗内涵的自由精神,事实的诗意的强调也不是让口语诗去过度的依赖于现实,本诗是口语写历史,虚构的事实有趣逼真,有书法之道,有诗歌之道,还不止于此,还有人生之道。“书坛憾事”的命名和逼真的虚构现场中,还有一颗有趣的灵魂。
李勋阳点评:哈哈,不禁让人想起《裴将军诗贴》,颜真卿只一开始庄圆楷正,到后面狂放行草,多体杂融,诗人利用诸葛亮和书法却写出了岳飞,真是绝妙。
赵立宏点评:诗和主持人的推荐语读来皆是妙趣横生,给人带来了强烈的悦读快感,想起了中文就是这样在诗人的口中纯熟起来的。日常生活中到处都是轩辕的写作资源,本诗“举重若轻”赋予了内在情感最高的真实性。
高歌点评:本诗读得相当过瘾,收尾让人怦然心动!整个叙述过程也是一次发明创造!才高
斗的轩辕兄跳出自己的大才亦可飞跃,此时谁也拦不住!牛!
雪克点评:两个人物,各种心情,各种书体,被轩辕轼轲有效嫁接、浓缩、又放大。能浓缩又能放大的诗质即功力即难度;而且看来,先锋诗人也不一定非要依赖当代元素,「飞体」之命名是否成功,与诗歌无关,意识、观念在诗歌中先锋了一把,已经是有目共睹。
东森林点评:我觉此诗有点运用了互文,将出师表的内容与岳飞的情绪巧妙结合,又与不同书体结合,整体贯通,最后想像成立。
沙冒智化点评:这首诗里有种连接法,那就是诗人他独有的一种逻辑思维,这不只是一维,可以发展到无限可能的可能,行行都在告诉你一种逻辑,这就是诗人的眼芒在何处思索的答案。
阴间也有愚人节
在这一天
阎王宣布阎王死了
阎王娘娘宣布自己嫁了
判官把生死薄一扔
说可以随便自选投胎了
牛头马面还在黄泉路上
突然对押解的人说你自由了
饿死鬼说简直撑死我了
吝啬鬼说想花钱找我
机灵鬼说我糊涂啊
赤发鬼说我头都白了
吊死鬼说我空降地方了
吸血鬼说我改吸毒了
落水鬼说我在旱地拔葱呢
落单鬼说我在温柔乡串门呢
食气鬼说有雾霾我就不吃气了
食风鬼说我改成食雅颂了
旷野鬼说我住得真窄啊
疾行鬼说把路都让给驴友吧
希恶鬼说人之初性本善
病痨鬼说想生病怎么这么难
罗刹鬼说海市我转包了
大头鬼说我是一只小小鸟
馋鬼说我就是吃素的
烟鬼说我嚼着木糖醇呢
酒鬼说再喝我就是个孙子
赌鬼说去赌城的机票偶退了
色鬼说看到女鬼我就烦
女鬼说其实我是人妖
牢骚鬼说我已云淡风轻
坑人鬼说我保证不再挖坑
老鬼说摇篮啊摇篮
小鬼说岁月啊沧桑
只有多嘴鬼一天没话
你懂的
2015-4-1
伊沙评:歪打正着,正打歪着,轩辕轼轲在语言上的繁殖力超强,甚至在我读过的中文现代诗人中是最强的。人的某项能力超强,自己就总想利用好它,选轩辕轼轲的诗,我要看他在语言之外都做了什么,或“事实的诗意”如何,或如何结构成诗,或诗的“格”怎样——这三点,本诗兼而有之。
徐江评:对于富于言说激情的作者而言,最难做的事就是把诗写巧;对信息量密集的诗而言,最难做到的是让信息量摆脱言说的功利目的。轩辕在这首诗里,把这两层都做到了,而且似有意似无意,自有一种洒脱。堪称他迄今的最佳作品。
沈浩波评:这首《阴间也有愚人节》。排比句中的每一句都充满化腐朽为神奇的想象力、幽默感和生活感(人间烟火气),排比句也就不是问题了。而且这首诗的起念就是充满幽默感和创意感的,有了创意,也就有了新意。确实还是铺排而来,扑面而来,一点节奏的变化都没有,一句紧似一句,中间全无空隙。但有什么关系呢?里面有各种妙趣横生,里面有各种生动风流,里面有各种令我们觉得亲切的生活尘土。而且虽然自嗨不已,但结尾收得真好。
霍俊明评:我同意沈浩波对轩辕轼轲的评价——他本质上是一个“语言诗人”。轩辕是一个特别能“说”的诗人,是一个在谐音、转义、博喻和嫁接的语言上最喜欢用复沓铺排的句法家。尤其是《阴间也有愚人节》《减少》《我们挖》《折返跑》《勺子除了吃饭还能做什么》等这样的具有“极端化”效果的诗。轩辕习惯于由一个核心点不断向外辐射又反复收拢。就像是一个市井说书人,桌子、椅子、惊堂木、扇子和一碗茶水等家伙停放之后立刻开说。甚至在诗歌文本中这个“说话者”有点话唠,还不是一般的话唠——他似乎是一个对自身、人世和这个时代明晓了一切的全知全能的说话者——狂欢、喧闹、杂耍、反讽、严肃、讥诮、消解、自我戏剧化、历史演义、现实闹剧……一下子都来个齐全——有些乱点鸳鸯谱的不讲道理、有些魔术师一样的无中生有。他可以比任何人都油滑、不屑,也可以比任何人都正统、严峻。翻江倒海一锅粥是他,铁打不动高冷孤傲也是他。可以摔盆子摔碗打破给你看,也可以用刺猬的一身刺提醒你。
朱建业评:轩辕轼轲的名字就像一个武林高手,他的诗歌可以说在当代诗坛独树一帜。我把他比喻成诗坛中的“周伯通”或诗坛中的“周星驰”一点都不为过,诗风另辟蹊径,信手拈来,挥洒自如,组合语言的能力堪称一绝,尤其把看似不相关的事物和词句杂乱无章地糅合在一起,又重新梳理成一句句内在关联度很强的诗句,即使前后矛盾的词句在他高绝的“左右互搏”术中也能升华成自然而然的佳句,嬉笑怒骂皆成文,信口开河尽是诗,甚至胡言乱语也可以成精品。一如这首《阴间也有愚人节》,人间的愚人节到了阴间会怎么样?掌管生死的阎王会死吗?阎王娘娘、判官、各色牛鬼蛇神纷纷粉墨登场,看似荒谬的表演折射出人间的辛酸和悲喜。在喧嚣的场景中,营造出一种嘀笑皆非的情境,淋漓尽致地呈现各色人等的不堪与自嘲。阴间也是阳间的映射,鬼怎么会说人话?“只有多嘴鬼一天没话,你懂的”,反话正说,令人拍案而起!读轩辕的诗一点都不觉辛苦,有点象欣赏一场有意思的“脱口秀”,时不时会心一笑。但读完之余,却能感受到一种幽默中的辛辣,一种笑中带泪的酸楚和一种浮华世像背后的深深的无奈,这也是一种后现代风格的绝妙呈现吧,解构一切,嘲讽一切,我们却能深切读到诗人背后那沉郁而悲天悯人的情怀。
撸串时我减少了羊
可草原一点没有觉察
冲澡时我减少了水
可大海一点没有觉察
书写时我减少了树
可森林一点没有觉察
喝茶时我减少了普洱
可云南一点没有觉察
走路时我磨损了路
可我不是掀翻它的最后一辆货车
骑马时我压迫了马
可我不是压倒它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切菜使青菜在减少
可更多菜农涌上了街头
我喝酒使泡沫在减少
可更多酒嗝涌上了喉咙
我用太阳能掠夺过阳光
可太阳的金币一点没有减少
我用刮雨器扫射过暴雨
可乌云的营房依然兵强马壮
地球减少成地球村
可村里的人还老死不相往来
白日减少成白日梦
可梦里的人还闹得鸡犬不宁
人的寿命在减少
可投胎的机率在增加
人的欢乐在减少
可哀乐的音量在调大
当人被火焰一把攥成骨灰
正在钻井涌出的原油
一点没有觉察
2015-8-7
沈浩波评:轩辕轼轲的诗,一旦写好了,就是一种神鬼难挡,神鬼莫测,神出鬼没的好。比如这首《减少》,精彩极了。是的,是精彩。什么样的诗可以用精彩这个词来形容?什么样的诗是精彩的诗?轩辕轼轲的好诗就是精彩的诗。轩辕轼轲最好的诗,是句句都精彩,句句都奇特而又自然,比如这首《减少》。轩辕轼轲有完全独特的语言思维,或者说,他的语言想象力中有思维的奇特乐趣。这首《减少》之好,又不止于此,仔细读他里面的每一句,其语言想象力都是能落地的,有根的,有世界观的,都能指向生活、人间、人生,乃至人性。这就有点儿厉害了。
臧棣评:轩辕轼轲的诗,近些年来一直令人瞩目。他的诗节奏丰沛,词句饱满,完全和人们对汉语和诗歌之间的传统认知唱反调。比如,古人讲,诗贵含蓄。并且将这含蓄发展成一套细密的审美规训。含蓄的审美,意在规训生命和自然之间的心灵态度。但从支撑的角度讲,它又很依赖文化的封闭性。而轩辕轼轲的诗,则立足一种语言的开放性。它的基调是诗性的陶醉,与无畏的吟咏。轩辕轼轲的诗,大多都很适合朗诵;这或许意味着,一种新的诗歌类型终于找到了适合它的诗人:他的诗,基本上都是从私密的个人空间抛向开放的阅读场域。注重声音的广场效应,有时会淹没诗人的个性,但是,在轩辕轼轲的诗中,诗的声音却体现为一种积极的洞察,诗人将他的生存感受和他对时代的社会情绪的敏锐的捕捉有机地焊合在了一起。换句话说,诗的声音有力地推进了诗的意义的生成。《减少》这首诗的主题,并不复杂。在我们的生存中,生活对人的磨损几乎无处不在,并且令人日趋麻木。以至于我们在在生存的艰难中丧失了对它们的洞察。所以,改变的可能,首先就是要揭示这些磨损我们生命的东西在我们身上造成的麻木。
朵渔评:每次读轩辕的诗,我总是想起小时候乡下的说书人。有足够接地气的智慧,足够饕餮的言说欲,以及包裹在稗官野史里的异质性的语言游戏。这样一个对诗歌实施疯狂践踏的诗人是快活的吗?想想杜甫,沉郁中也许有一丝快乐吧。哥们儿,喝吧。
严力评:排比真难写,结尾要拧一下。前面“机关枪”,中间“火箭炮”,后面成“弹弓”了。
李天靖评:此诗的排比且充满想象力,是轩辕的强项,全诗或可读如双行体
节,末节是
行,一变。
太精彩了
太精彩了
实在是太精彩了
我坐在地球这个冷板凳上
看这场超宽银幕的世界
忍不住率先鼓起掌来
却没有人响应
整个宇宙间
也就只有我这两只巴掌
像上帝的眼皮
眨巴了几下
2000-7-7
沈浩波评:这是轩辕轼轲在
2000
年写的一首短诗。精彩,奇妙,干净,有力。“整个宇宙间,也就只有我这两巴掌,像上帝的眼皮,眨巴了几下”,既是漂亮的,神彩飞扬的比喻,又写出了骨髓深处的冷寂。把冷寂写得这么热烈,在热烈中更呈冷寂,而在这热烈与冷寂相互对抗所形成的诗歌空间中,更有一种幽默的讥诮感。写这首诗的轩辕轼轲,既有灿烂的感性,又写出了骨子里的智性。在轩辕最好的那些诗中,一个强烈的特点,就是感性与智性的结合;另一个强烈的特点是,在任何情况下,他都是个幽默的诗人。
张清华评:“太精彩了”。在近乎无意义处,生发出关于存在的荒诞而悖谬的体验。这是一个对世界的荒诞与虚无最精短又最富喜剧色彩的反讽,属于神来之笔,顿悟之诗,实难言其妙,只能细细体味。
王士强评:轩辕轼轲的诗时有诡奇的想象,呈现出超现实的、魔幻的效果,但同时,这些作品往往又能够直达世相或事理的真实,耐人寻味,令人拍案称奇。如他早期的作品《太精彩了》:“太精彩了
实在是太精彩了
我坐在地球这个冷板凳上
看这场超宽银幕的世界
忍不住率先鼓起掌来
却没有人响应
整个宇宙间
也就只有我这两只巴掌
像上帝的眼皮
眨巴了几下”,这样一首极其简单的诗,却包含了对自我的处境、对个体与世界之关系的诗意呈现,有着无数种的读解可能,如此新异的想象简直是匪夷所思而又妙不可言。
张立群评:按照年代史的顺序,我们可以将“孤独的体验”作为进入轩辕轼轲诗歌的逻辑起点。阅读轩辕轼轲早期的诗,可以感受到生命的孤独及其独特的表达方式。那里既有一个人的故事,也有一个人的喝彩,还有一个人的战争和一个人的思考……也许,在每次书写孤独时,外部世界环境会有所不同,但轩辕轼轲关注的只是“自我的世界”。在《太精彩了》中,他曾以旁若无人的形式写出了精彩的发现以及发现时的孤单:“太精彩了
实在是太精彩了
我坐在地球这个冷板凳上
看这场超宽银幕的世界
忍不住率先鼓起掌来
却没有人响应
整个宇宙间
也就只有我这两只巴掌
像上帝的眼皮
眨巴了几下”。因为地球这个冷板凳空间过于广阔,所以,轩辕轼轲的曲高和寡就有了别样的滋味。将孤独的场景无限放大之后,诗人在无限提升自己的过程中也提升了无人呼应时的冷清。无人理解与无人喝彩有时并不是一件坏事,相反地,此情此景会在无形中强化自我意识,直至将孤独转化为具有启示意义的财富。
程继龙评:当代诗歌与科学、哲学不同,然而它汲取它们的某些长处,像艾略特所说的那样,生成一种具有智性因素的感性来投入世界,用一种变化了的情感来把握现实。轩辕轼轲也是这样,从“词
物”联结系统中延伸出来的无边的物的一维——现实世界在他的诗中依然有着忠实的表现,有时是用细节直呈其事,有时是光影的多角折射,“我坐在地球这个冷板凳上
看这场超宽银幕的世界”(《太精彩了》)就代表了一种热中有冷的认知态度。
马知遥评:山东诗人轩辕轼轲从事着一项和诗意全无的职业,但他的诗里写满了对日常生活的调侃、戏谑,他的视角如此独特,把整个世界整个地球有时候是把宇宙当成自己的一个玩具,或者一个小小的村落,他是其中的主人,做了整个节目的主角。这种大的眼光本属于天真的孩童,儿童的想象力才如此不拘一格而超凡脱俗,但他获得了这样的天赋并一直在发挥。
所以有些好诗以境界取胜,有的以情感的浓度取胜,而他的诗歌是以巧思取胜。你不用去找思想的深度,你会被他想象的力度震惊,诗意由此传达。诗歌生发的多元性也得到了切实的表达。
李天靖评:《太精彩了》形象生动地写诗人冷眼看这个世界——用宇宙的大视野,用冷抒情来表达内心的孤寂,十分大气。
左秦评:轩辕轼轲的语言繁殖术让我神魂颠倒,说轩辕轼轲是最出色的语言天才,无可厚非。轩辕轼轲的诗作语言非常灵动,有点像唠嗑,没有姿态,有点像自言自语,粗茶淡饭式的语言中却表达着一种难忍的孤独。他的短诗像《太精彩了》非常精巧克制,起句非常平白,就是隔空一句赞叹,口语气息扑面就来了。这首诗整体都非常精彩,但很明显,第二段还要更强,第二段充分展示了轩辕轼轲的想象力。“整个宇宙间
也就只有我这两只巴掌
像上帝的眼皮
眨巴了几下”,巴掌来自于前面的鼓掌,这里把诗场从地球提升到了宇宙。这里把两个巴掌比喻成眼皮,是惊人的想象力。这里忽然出现的“上帝”,可知,这孤独是上帝之孤独,上帝看到的宽银幕的世界,其实就是我们的世界。创造我们的上帝都是孤独的,更何况我们呢。
夜半忽起
一定有一些亲人
在岁月中死去
一定有一些友人
在人生中消失
我的左右羽翼
在不停地掉毛
如飘落的雪
在冬夜的院落
我抱紧的鹰的躯体
露出了鸡皮疙瘩
2010-2-10
沈浩波评:本是一首抒怀诗,写这类题材的诗,最能考验诗人的心智与能力。一不小心,便会落入陈腐抒情的套路。但是轩辕写出了强烈的新意,“我的左右羽翼,也在不停地掉毛”,这一句的感觉多好啊。当轩辕轼轲是个好诗人的时候,他的感觉往往能成为制胜法宝。而“我抱紧鹰的躯体,露出了鸡皮疙瘩”,更是把感觉写到了极致。连如此日常的抒情,都被轩辕轼轲写出了身体感,写出了质感,以及他常备的幽默感,因此也就把抒情推向了现代感。
祁国评:一首形神兼备,并具有超级爆发力的短诗佳作。
左秦评:《夜半忽起》,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亲人友人在岁月和人生中死去、消失,定下基调。第二部分的左右羽翼,对应第一部分的亲人友人。亲人友人离开了,自己的左右羽翼则掉毛了,不能飞翔。“在不停地掉毛
如飘落的雪”,雪是喻体。由喻体的雪到冬夜的院落,虚实相生,写得高妙。语言繁殖术是得见缝插针的,繁殖是顺势而下或者向下挖掘,不会断裂、卡带。第三部分,鹰的躯体到鸡皮疙瘩,鹰与鸡同是鸟类,不能在天上翱翔,唯有落在冬夜的院落。鸡皮疙瘩是成语,由鹰到鸡的引申。轩辕轼轲最喜欢在词语团里抽出一根棉线,然后又滚雪球一样,形成新的词语团,此乃轩辕轼轲式的组合拳,别人一学就成了轩辕轼轲的复制品:只能说,轩辕轼轲诗歌的基因过于强大、个人特色过于明显。
体操课
我的第一堂课就是最后一课
因为我不明白人为什么要做体操
为了说服我,体操教练一甩手
扔出个盘子,盘子碎了
扔出把椅子,椅子摔掉了腿
扔出个同学,他在空中一个后空翻
稳稳地落到垫子上
你看,只有人才是最适合做体操的
我仍然不懂,托着腮坐在角落里
看他们压腿,展臂,翻来滚去
教练向我走来,露出诡异的笑
一拍我肩膀说,坐着旁观也是一种体操
我一愣,站起来,当着全体人员的面
助跑后翻出一连串的筋斗云,上了西天
2010-5-9
沈浩波评:轩辕轼轲则用一种即兴色彩浓烈的,带有很大语言表演性质的形式主义书写令诗坛侧目,但其表面的形式主义却又挡不住内在的强烈生命意志,因此轩辕轼轲依然属于那种生命意志强烈的精神性诗人。轩辕轼轲创造了一种奇特的诗歌景观,他的诗歌核心建立在两种超强的能力上,一是超强的狂欢式的语言繁殖能力,这令他的诗歌往往像一辆失控的火车,二是奇崛的超现实主义想象力,他这一部分的诗歌则更像一架精致的飞行器,他是新世纪中国当代诗歌中特点最鲜明的诗人之一。
我不知道轩辕轼轲为什么要写《体操课》这首诗,没有逻辑。在这首诗的过程中,永远也猜不到它会往哪个方向拐弯和行进。不知从何而来,不知往哪里而去,不知它将如何拐弯和变化。整首诗仿佛是无中生有。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没有道理,自得风流。凭空地制造出了一种奇妙的阅读体验。这是一首迷人的诗,奇幻但并不乖张,语言繁殖力极强但又绝不拖泥带水,想象力丰富而又跳脱不羁。轩辕轼轲有着成为顶级的诗人的两把利器:毫无写作功利感的想象力和天生的幽默感,这首诗除了轩辕轼轲一贯的想象力和幽默感,还体现了他又一根本特点:超强的语言繁殖力。轩辕的语言是能自我繁殖,自我生长的。他的很多诗歌,是靠语言长出语言,语言像推土机,语言像机关枪,语言像会弹跳的袋鼠。从某种意义上讲,轩辕轼轲在本质上其实是个语言诗人。他有一套自己的语言逻辑,语言思维模式,他仿佛就是靠语言和在语言中生长出的想象力而写作的。但到底是他的语言繁殖力顺便繁殖出了他的想象力,还是他的想象力衍生出了他的语言繁殖力呢?这是一个问题。
辛泊平评:这就是生活,你必须进入某个圈子,拥有某个圈子共性的表情和意识,才能获得进入尘世安全体系的门票,才能左右逢源,否则就会被体操,被离心,抛向未知的西天世界,然而,这需要以丧失个性为代价。诗人当然反对这种伤害,他坚决捍卫自己的个性和感受,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所以,他主动逃离了那种荒诞的课堂,像那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孙猴子一样,一个筋斗云,便飞向了自我,飞向了未知,也飞向了无限的可能。诗人把这个惊人的发现,化作一把语言的利剑,锋利无比,让那些虚伪的谎言纷纷落下,然后真相凸现。当然,轩辕轼轲不是先知,他只是一个玩心不已的诗人。他以语言的排列组合为游戏,演绎出辞典以外的词语八卦,其中并非虚幻,而是藏着他的眼泪,藏着他的悲愤,藏着他嶙峋的骨头,藏着他叩问的灵魂。那些我们看似震惊的锋芒,其实不过是生命的常识。只不过,这些常识已经被刻意改写,已经被涂抹的面目全非。在集体无意识的堕落中,常识已成禁忌,谎言已成真理。
空气中该弥漫什么气息
手持电锯的园林工
站在起重机上
不断砍斫
下面躺着一堆
已被肢解的树干
路过砚池街时
我闻到一股
青草的气息
仿佛置身森林
可对于其他
伸长脖子的法桐来说
这是血腥
2017-6-8
沈浩波评:轩辕轼轲正在经历一场蜕变。这场蜕变将有可能使得轩辕轼轲真正迈入中国当代顶级诗人的行列。“山东王”或者“山东最好的诗人”已经满足不了他的胃口,他已经看到了自己在顶级诗人中的那把座椅,他需要做的是,用更多的,更扎实的杰作,将那把座椅彻底抢到自己的屁股底下!
2017
年的诗歌创作中,轩辕轼轲日渐摆脱了对口腔快感的依赖,摆脱了对其语言才华的空转式挥霍。他的才华如同靴子落了地,他重新成了一个在大地上行走的诗人。当轩辕轼轲的语言才华拥有真正的生命心智,他的聪明、幽默和俏皮终于变成了一种具有生命质量的风格和美德,而不仅仅是特点;他的语言敏感才真正变成了一种高级的诗歌敏感。
现在,我们读到的轩辕轼轲是这样一种诗人,既能沉静深厚,又能轻盈跳脱;既有动若脱兔的敏锐心灵,又有结实矫健的诗歌身体;既有日常之生活经验,又有了人文的重量。其诗歌中既有追问和批判(如《杀人不过头点地》《五四青年口占》),又有同情和关切(如《解体之后》《空气中该弥漫什么气息》《回答》)!《空气中该弥漫什么气息》,写得本质极了、敏感极了,而其写法和语言,竟是如此朴素。多么庆幸,当轩辕轼轲拥有了朴素。
(磨铁读诗会
2017
年度中国十佳诗人授奖词)
普元评:现代城市街头一景。
人人都会遇到。
我们可怜巴巴的嗅觉很容易想起久违的原野。
其实更可怜的是屠刀下的生命。
这是一个诡异的世界。
它被弄碎了。
就像这一地枝、干、叶,甚至鸟窝、鸟毛、鸟蛋。
想起波德莱尔,或者更多。
他们没有孩子
财产都在各自的卡里
她的书少
两个纸箱子
就撤出了他的书架
两个人填协议时
还有说有笑
办理手续的大姐说
“你俩这么般配
不可惜吗”
一滴泪珠
滚出了她眼眶
他抬手给她擦掉
然后一起回答
“不可惜”
2017-9-2
江小鱼评:这首诗象一部电影开场的分镜头,平静简约不露声色,影像的推拉摇移全齐了,但本质上是一个十足的庸常生活的长镜头。前面十三行让人以为是一部一地鸡毛的生活片,最后两句让人徒然一惊,仿佛一枚缝扣子的针升格之后,缓缓坠落于大地,良久,爆发出巨大的轰鸣,轰鸣之后是更为巨大的寂静,寂静中转暗场,然后打出电影片名《回答》。
关于以《回答》作为题目的汉语诗歌,全宇宙最著名的当然是北岛的那一首,“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这句诗早已和顾城“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以及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样成为初级文青脱口而出的标配。
北岛和轩辕轼轲的《回答》虽然时代语境不同,但有着同样的绝决!一个是“我不相信!”,一个是“不可惜”,前者是觉醒,后者是觉悟,二者都从生命感受这共同层次上验证了现代艺术的本质。只不过,前者悲壮冷峻却有历史的痕迹可寻,后者虽看似云淡风轻却有着不足为外人道的苦涩与悲伤。
但不管结局多么决绝笃定,“一滴泪珠”却泄漏了他们曾经有过的美好,就像侯孝贤在他的电影《最好的时光》里所说的:好的时光是哪一段并无太大意义,因为所有的时光都是被辜负被浪费的,也只有在辜负浪费之后,才能从记忆里将某一段拎出,拍拍上面沉积的灰尘,感叹它是最好的时光。
许多年过去,人事已非,世是已昨,不管你们在内心还是依旧对自己说:不可惜,还是也会无声地说:不,可惜。泪珠和记忆一样即便擦掉的再干净,时光终将在生命最深处凝成永恒的琥珀。
普元评:一对中国男女姻缘聚散的日常图景。
一切都平静下来了。包括那滴泪珠。
人间苦难从来没有开头,也没有结尾。
善良的大姐,就像善良的文学,解决不了问题。
五四青年节口占
都曾经是
热血青年
只不过有的洒早了
成了地板漆
有的洒晚了
成了脑血栓
2017-5-3
普元评:对五四百年历史的一次诗性书写。
曾经滚烫的血已凉。
凝在地板上!
托着人间滔滔不尽的悲、喜、滑稽、闹剧。
脑门子里面的血栓也是红的,刺目!
——它在这首诗里,其面积,所占比例很大。
可见,批判、忧愤与焦虑,多么炽烈!
迟宇宙
在我们的宇宙之外
还有一个慢半拍的迟宇宙
那里的婴儿出生的慢
树木生长的慢
没有高铁没有高速
去邻居家串门路上要备好干粮
那里的马拉松还不如竞走
那里的竞走是原地踏步
那里的秒针和那里的阳光一样
过很久才跳上一格
那里的窗口没有排队的
因为办事效率慢
索性免签了所有证件
可以随便出国但一生也走不到边境
可以随便出轨但一生也走不出家庭
那里的天空没有雾霾
浓烟还没爬到烟囱就累死了
那里的人语速慢
脑筋不会急转弯
在路上遇见朋友说声问候
就钻进路边的慢餐店
等吃完一出来
才能听到他的回答
当然最慢的是那里的元首
他的就职演说一直到快卸任了
还没有起好草
他要出去亲一下民
得亲自用喇叭吆喝三天
才能唤来
慢吞吞的随从
2015-3-16
邰筐评:诗有别才,无关常识。组诗《迟宇宙》不仅是一种不可复制的独特腔调,还是一场自编自导的语言狂欢。读这组诗,我们仿佛置身于语言舞台,可以近距离观看一个魔术师瞬间生成的万花筒般的诗意。诗里有俏皮,有调侃,有解构,有反讽,甚至无厘头,酣畅淋漓之后却让你升腾起一丝庄严思考后的伤感。
(2017年第二届“童星杯”银雀文学奖授奖词)
密林中
不让下车
只能透过窗户
看密林中的夜色
月光很亮
清晰地看到动物们
走来走去
“这些动物从不觅食
它们只舔舐
自己的伤口”
“结疤后不会饿吗”
“不会,每隔一段时间
就有饲养员
给它们补一枪”
2017-5-21
周瑟瑟评:轩辕轼轲创作量惊人,可能比我还要多,他是多中精品频出,此人动如脱兔,诗如闪电,快刀手。
服务区
我是从土星开始起飞的
我只能从土星上起飞
虽然它有点土
但我是在这里无师自通
我一直想落户火星
可路途迢迢的让我绝望
我试了几次还是跳上了地球
在人间我收藏航模
办起了养鸡场
装的和人类一样
参加各种理事会
但是还不够火
我还是不敢贸然飞向火星
2010-3-19
卢辉评:读轩辕轼轲的诗,真有点象“诗歌小品”或“诗歌段子”:嘻笑怒骂、愤青雅趣、天南地北、既往当下尽收诗中“杂揉”,特别是他那种玩世却恭敬,举重又若轻的笔法,在明里暗地或阔地幽处都能“网”开一面,收撒自如,这种“劲道”与他的以当下为“针”,以既往为“线”的诗歌理念不无关系。他的很多诗,不是一味的抵达“当下”、搅动“当下”、闪烁“当下”,而是让当下成为一枚“针”,“串起”既往所有的事象或驳杂的幻念这条“线”。如《服务区》就是很有代表性的一例:“我是从土星开始起飞的
我只能从土星上起飞
虽然它有点土
但我是在这里无师自通
我一直想落户火星
可路途迢迢的让我绝望
我试了几次还是跳上了地球”。“服务区”本身作为“当下”很具有时代感的标签,它正是诗人所要的“诗匣子”,诗人自然要挑出“银针”来串起星球这一条“灰线”,这首诗里的“灰线”:“从土星开始起飞——一直想落户火星——还是跳上了地球”别以为只是诗人开了一次“思想的玩笑”,其实是诗人对“在人间我收藏航模
办起了养鸡场
装的和人类一样
参加各种理事会”活法的一次“反制”。因而,诗人才会道出“在人间”种种类似于“服务区”世间万象“不够火”的一次“反说”
最终发出“我还是不敢贸然飞向火星”的慨叹,可谓玩世却恭敬,举重又若轻!
告诉他们不要来了
告诉他们
还没有来的
就不要来了
这里的苹果
已经分完了
苹果树的枝干和浓荫
也分完了
树根也被挖掘出来
分完了
种树的土壤和水分
也分完了
阳光和空气也分完了
栖息在枝头的鸟儿也分完了
这片天空分完以后
邀请你们前来的
也被拆得七零八散
统统分完了
2000-6-1
伊沙评:轩辕轼轲是给我寄诗最勤的人,近一年来他把自己写下的每首诗几乎都寄给了我。据我所知,他也几乎是当代诗人中写诗最多的人。我一直在等待他,在最后的时刻,我不得不说他已达到我所期待的理想状态并从此步入优秀诗人的行列。(
2000
期《文友》“世纪诗典”最后一期的推荐语)
彩电前传
那时没有彩电
就用一张三色塑料片
贴在黑白电视机上
上面红中间黄下面蓝
如果电视上正播出大海
我们就可以看到
晚霞映照碧海黄沙
如果电视上是特写镜头
我们就看到这张脸
不论是好人的还是特务的
都是三色的
2015-9-13
徐江评:奇巧、铺排、站在素材的原生态出发点展开诗境,能把这三种特点集于一身的人甚少,轩辕轼轲是算一个。三种特质在诗中的不同比例勾兑,也幻化成无限多样的风格。像每个具有强烈言说欲的作者一样,轩辕效果最好的诗,是那些语言上带了克制的,比如本诗。
还是孙子有眼力
为了躲过大屠杀
我去纹身店
纹上了浑身的弹孔
在刑场上
刽子手们
一撕开我的衣服
看到我几乎被
打成了筛子
都感到过意不去
只有一个孙子
不管这些
抬手就朝我一枪
撕毁了这么逼真的
人体彩绘
2010-4-6
唐欣评:想象力、语言成为了他的主角,像一个小伙子在森林里飞来飞去。我比较欣赏轩辕的作品,他的作品中也有对现代的批评,而他只是顺带就完成了这个过程。
暴力夺取
老鼠夺走了蚂蚁的大米
却被老猫夺走了小命
他拎起猫咪朝墙上摔个半死
见到老婆却奴颜婢膝
半跪着交出自己的公粮
老婆也有一位强势的上级
喜欢朝她身上滴蜡烛
每次都差点把她捏成蜡像
双规后他被别人虐待
饱尝了电棍和皮鞭
入狱后伤口开始溃烂
一只嗜血的老鼠
成了压倒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2012-5-11
师力斌评:由于前此风华推荐的《收藏家》的吸引,又看了轩辕轼轲博客里的几十首诗,喜欢之极,越发坚定了我对当下诗歌的信心。他是创作力旺盛的,是一个李白式的诗人,天马行空,无拘无束,从历史和政治符号所得到的灵感,源源不断地刺激着他,看过之后,不得不承认,《收藏家》不过是他诗歌长河中的一朵小浪花而已。近几天看了严力的诗,又看到轩辕的诗,令人兴奋,十年出这样一位诗人就够了,何况不止一位。这些诗让人无法不刮目相看中国当下诗歌的成就。那种切入当下与历史的才能,那种语言上的快感,令人兴奋。就比如本诗中“滴蜡烛”,真得是神来之笔,粗野的精致,狂放的高雅,一种非常有个性和特别的艺术风采,建议诸位去看看他的诗,我们论坛搞个他的专题讨论恐怕也不为过。
三个没想到
没想到
娘子和那厮动用了真情
没想到
他们对我动用了砒霜
没想到
我松弟最后动用了部队
2009-11-14
商震评:我喜欢轩辕轼轲的诗歌,我是说我喜欢他的抒情方式。他的诗歌,每每把常识摧毁,他把大脑调整到离焦,调整到错乱。他笔下的事物都是反向的,用事物的反向强化审美意义和增大感情的裂变与力量。我在讲诗歌课时,常用他的诗歌做例子,不过,有一次我在讲他的《三个没想到》时,不小心把他原诗的最后一节给背错了,很是后悔,怕以讹传讹。后来一回味,竟发现我改得也不错,只是弱化了政治性。诗歌是从情感出发到情感结束,只要达到足够的宽度,字里行间必有不言自明的寓意。
他的原诗:没想到
娘子和那厮动用了真情
没想到
他们对我动用了砒霜
没想到
我松弟最后动用了部队
我在课堂上,顺口就背成如下的样子:没想到
娘子和那厮动用了真情
没想到
他们对我动用了砒霜
没想到
我情愿地喝下去成就了一桩风流案
轩辕轼轲是个优秀的诗人,是个人特点非常鲜明的诗人,是让诗歌产生无限魅惑的诗人,国内如轩辕轼轲者是诗人再多些,则幸甚至哉。
魏新评:认识轩辕轼轲多年,读了他很多诗,没想到他一直写到今天,更没想到他一直能写这么好。认识于恺也好几年了,看了他不少书法作品,没想到他真的喜欢诗,更没想到喜欢真的诗。都在山东,既认识轩辕也认识于恺的人也有不少,没想到他们俩确实不认识。我把轩辕的诗发给于恺,没想到他比着写了一组。我又把于恺的作品发给轩辕,没想到轩辕非常喜欢。没想到他们彼此相见恨晚,虽然至今还没见。
当初看轩辕的诗,没想到他是小城工商局的公务员;后来看于恺的字,也没想到他是卫视的导演;他们的作品狂放不羁,才华肆意汪洋,没想到还都能安居乐业,几十年如一日。关键是,没想到轩辕的诗和于恺的字能结合的这么好,让写不了诗和字的我越看越过瘾,独过瘾不如众过瘾,干脆整理出这么一组来,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像我一样过瘾。你看,这字里有诗的风骨,诗中有字的风情,实在是:字在诗中游,诗在字里活。
这一切,我都没想到。
刘年评:语言的天才,类似杀人者武松,刀快而狠,出手若能慎重些,可成一代宗师。
弹不弹肖邦
每次开音乐会
我都犹豫着弹不弹肖邦
如果不弹
显得我没品位
有很多小清新
在网上骂我大骗子
如果弹
就会有人忧伤
哭得一塌糊涂
花手帕花纸伞顿时成了抢手货
就会有人说我破坏祥和气氛
要把我从琴房送进牢房
后来我想了一个办法
只弹半首肖邦
每当忧伤的人儿刚热泪盈眶
我就弹起欢快的郎朗
使他们破涕为笑
使那些刚要拔枪的手
从腰间挪上来
拔出了一根牙签
边剔牙边打牙祭
2012-3-10
伊沙评:如果世界上没有灵感这回事,轩辕轼轲就会成为最好的汉语诗人——我是说在不携带灵感的情况下,大家都在桌面上干写,他的写作能力是最强的,或者说用诗体进行言说的能力是最强的。正因如此,他能日写十首,但这是“如果”,据我所察,他的佳作都是携带灵感的,譬如本诗,肖邦是可以开写的灵感点,“半首肖邦”是好诗完成的灵感点,不信灵感者成不了好诗人。
首都的发型
近百年首都的发型
一直很新潮
起先留光头
把白云擦得锃亮
后来留大背头
把乌云梳在脑后
再后来
把白云乌云都染黄了
直接烫沙尘暴
2013-8-13
伊沙评:挺怕见诗人们写社会公共题材的诗,那往往意味着诗人们大展败作的时候到了,不料轩辕轼轲的这首诗却带给我极大的阅读快感,太逗了,太好了!
无计可消除研究
罪证无法消除,销毁它的同时就多了一个罪证
时间无法消除,你能砸碎的只是手表怀表和座钟
窗外无法消除,你躲到旷野其实旷野正是上帝的窗外
上帝无法消除,你拆了平地的教堂他会蹲进心灵的窝棚
季节无法消除,你扫平了春秋正好凸显出来西夏
基因无法消除,后现代的血浆里透析出来的是盘古
流水无法消除,冰山的水晶宫里其实暗潮汹涌
阳光的手指会拽出一具接一具呼啸的大海
浪花无法消除,你挥动起剪刀只会开出更鲜艳的铁锈
壁垒无法消除,全部推倒后其实更加厚了这幢大地
地壳无法消除,剥到地幔时其实地幔又成了地壳
乡音无法消除,唱衰的只是鬓毛和清脆过的声带
不论你打官腔耍花腔说英语说鸟语,亮出你的舌苔后
童年的蛐蛐和蚂蚱还会从空空荡荡的牙龈里蹦出
白云无法消除,你把它抹黑它会变成更白亮的骤雨
脚步无法消除,你系上威亚飞在半空身影又成了更大的脚步
树木无法消除,砍伐殆尽后会林立起更茂盛的灾难
往事无法消除,你归档到遗忘的场景会在记忆里恢复
荒原无法消除,只是从艾略特的诗里平移到人们的胃里
大快朵颐的只是贫瘠,贫富无法消除,差别也无法消除
阶级无法消除,走马灯般的争斗无法消除,上镜的无法消除
出境的无法消除,引颈就戮的无法消除,人间喜剧无法消除
人间悲剧无法消除,跑龙套的无法消除,下圈套的无法消除
不管哪一套的无法消除,套餐里的炎凉和血泪无法消除
在地球的大包厢里,无数睫毛的羽毛笔正在视野上奋笔疾书
2011-12-21
王彦明评:对轩辕轼轲的定位很多,“天才诗人”“下半身代表诗人”“
后代表诗人”等等等等,罗列不尽,也不必去费力地无休止罗列。轩辕轼轲属于那种纯粹靠作品说话的人,在我们的印象里,他到底留下了多少好诗呢?《需要》《是
XXXX
的》《一根牙签》《太精彩了》《体操课》《趁着》……,依然无法说尽。很长一段时间,他在我们的视线里消失了(未必不写了),猜测很多。不过这个时候,他又出现在我们的视野。曾有人怀疑他的状态,不过他又用作品做出了回答(他总是带给我们很多惊喜)。轩辕轼轲早年的写作,就是以一股气势支撑,在写作过程中他可以轻易地完成各种高难度的技巧转换,由此背负了“天才”的盛名。那个时候,他确实才华横溢,气势如虹。解构、反讽,是他最为娴熟的刀子,深入地切入到情感的纹理,在此间游走,很多情感因此被他写到极致。排比,是他钟爱的鸟笼,借此放置了无数金丝雀,迷倒无数喜欢他诗歌的人。《无计可消除研究》显然延续了他以往的一切优点,全诗解构了宋词里的“此情无计可消除”一句,以此来表达一种对现实的无奈之感。李清照当年写得过于婉约,这个句子在她的手里,过于个人,也过于纤弱。一经轩辕轼轲“研究”则境界全开,我们生活的世界成了他构建的宏大背景。在这里,他把“无法消除”的内容纷纷推向其极,让人产生如瀑布一落千丈般的压迫感。在一个“消除”后,另一个又起(按下葫芦浮起瓢)的境遇中,把人的无奈推至绝望。结尾则再次显现了他强大的想象力,“在地球的大包厢里,无数睫毛的羽毛笔正在视野上奋笔疾书”。视觉在大小的对比中,凝聚了张力,呈现了“视野”的价值,揭示心态在生活里的意义。
杨小滨评:“下半身”团体中的轩辕轼轲也许是大陆最富创造力的七零后诗人之一。轩辕轼轲常常通过排比的气势与错位的惯性展开一种喜剧化、狂欢化的解构式语言。
张闳评:轩辕轼轲对词的相似性关联感兴趣,词之间的
血缘关系
构成的一个庞大的语词亲属群,不断衍生和增殖,但它们的语义却早已风马牛不相及。词的自我生成,一步一步走向歧途,正如事实世界一样。
姚霏评:他那些杀伤力惊人的“语词病毒”,具有一泻千里的气势,既像李白黄河之水那样恢弘不绝,又有李贺甲光向日一样的夺目锐利。或可说,不管轩辕轼轲把自己的写作这个行为看得多么的轻微散淡,他的作品,都已经成了新世纪中国诗歌一个独特的模本和样式。
草料场的火焰熄灭之后
他夜奔的脚步也慢了下来
总得有火光在后
他才会感到曙光在前
他感到自己就像一个卖光的货郎
如今肩上挑着的
一前一后
都装满了夜色
2013-1-23
施战军评:常听写诗的有人说起俺临沂的轩辕,最具跨越力量,雄心包揽也恃才挑剔。一起的兄弟各奔他乡,唯他原地未动:仿佛已持有宇内,恒现星斗的亮光;更是洞若观火,闪着慧黠的眼睛。
苇欢评:轩辕轼轲的《夜奔》写于
2013
月,初读过,它带给我一种孤独和决绝的气息。第一句中的“草料场”,让人想到《水浒传》中的情节:林冲在上梁山前,曾在那里替大军看管过粮草。因此有人说,这首诗写的正是林冲。这首诗的语言十分沉静和细腻,我在阅读时,把诗中的“他”当作一个现代人。此诗营造出一种黑暗的处境,容易在现代读者心中产生共鸣。但这种黑暗并非密不透光,因为诗人在多处留下伏笔,让人在艰难中读出希望,在孤绝中感受契机,我非常喜欢。
郁葱评:这“夜奔”像是“风雪山神庙”的工笔,具象而细密。读这首诗一定让我想起那个经典,但又觉得跟那个经典关系不大,“一前一后,都装满了月色。”这意境,如同给一幅画染了色,瞬间就出了味道。
广陵散
我放羊的时候你正在洗马
我把鬼子们哄进了包围圈从奴隶
混到了将军你却趟过一条河流
在马背上和一个骑手亡命天涯
我凋零的时候你正在开花
我在山崖旁挨了一记闷棍从高处
坠入了深谷你却推开一扇寒门
在客厅里与一只景德镇瓷器整装待发
我赶考的时候你正在下楼
我在小校场挑死了小梁王从京都
杀到了野外你却到后花园拜月
和一只虎皮鹦鹉鸟儿问答
我登基的时候你正在讨饭
我在金銮殿尿湿了裤子从龙床
一个趔趄坐在地上你却走进城门
把断镜从怀里掏出来算了一卦
我彷徨的时候你正在呐喊
我把自己关在小阁楼里两耳不再
倾听窗外之事你却坐在太阳底下绝食
从坟地上找回一副纸扎的铠甲
我缩小的时候你正在放大
我变成了一粒石子消失在视野的尽头
纵身一跃钻进湖心你却摇曳着贴近了云层
在初霁的街道上热气腾腾地蒸发
我厌倦的时候
你正在好奇
我杯酒释兵权后解甲归田闻鸡不再起舞
向老农讨教种瓜之术你却毛遂自荐
弹着一柄短剑埋怨福利待遇越来越差
我奔跑的时候
你正在弹蹄
我载着唐三藏去西天取经过火焰山时被
烧得半熟成为一道名菜你却被好事者船载入黔
拴在歪脖子树旁和一只老虎各怀鬼胎地对话
我偷情的时候你正在酣眠
我跳进粉墙靠几首打油诗投石问路
轻松地剥掉崔莺莺的罗衫你正梦见柳下惠
将你抱在怀里然后自行了断结扎
我隐退的时候你正在出山
我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兄弟不陪你们玩了
端起了一只酒杯乐不思蜀你却点头抱拳
煞有介事地拉开架式和李寻欢结下了冤家
我上班的时候你正在辞职
我为了两室一厅的房子为了退休后不流落街头
每天被傻逼们呼来唤去
你却抬手一个巴掌
在领导红肿的眼眶里滚回了老家
我回家的时候你正在出门
你正在准备好干粮和车票去寻找一个浪子
想和他去笑傲江湖我却四大皆空近乡情怯
束发后跳下一叶扁舟把行囊轻轻放下
2000-4-8
朱零评:轩辕轼轲的语言就像飞机起飞时的轰鸣,蓬勃、向上,拉都拉不住,如果你想跟在飞机后面拽住它,结果不是你被他带着一起飞翔,就是不得不放手,眼看着他远走高飞。
我觉得他打通了口语诗与唐诗的血脉,唐诗中,那些最好的诗歌,我们能张口就来的诗歌,何尝不是口语的呢?在轩辕的诗歌中,我闻不到那些从国外贩卖过来的旧西装的味道,我看到了一个穿长衫和布鞋的青年男子,立在眼前,目光透彻而清亮。
韩作荣评:轩辕轼轲
2012
年在《人民文学》发表的一组诗作令人耳目一新,他的诗歌具有艺术的新质,让人感慨诗还可以这么写,能写得如此生动、活泼、有趣味。那是一种对神话与民间传说的解构、颠覆,将其转化到一个新的境界之中,其不确定性、非原则化、反讽等特质所构成的语言的狂欢,似有后现代性,然而却是中国式的有特点的写作。
车前子评:他的诗太好玩了,混杂的多种历史(有戏曲史,有军阀史,有党史,有外国文学史)在四两拨千斤之下,成为当代史。当然有当代史——好诗就是当代史。
李天靖评:一首《广陵散》像一个新版。它的调侃而不无辛辣且又荒诞不经,也不乏艺术的真实。此诗是诗人将自己与嵇康经历的一一对比来写,或反衬、或古今时空渗透的充满想象力的写法,纵横捭阖、天马行空。从第一行“我放羊的时候
你正在洗马”到最后“你正出门寻找一个浪子
想和他去笑傲江湖”“我却束发后跳下一叶扁舟
把行囊轻轻放下”,其间,嵇康在被杀前一刻亡命天涯,他讨饭,卜卦,呐喊,绝食,入黔,酣眠,结扎,出山,辞职,出门,与“我”的经历一一对应、构成的梦境,而最终随嵇康浪迹天涯,表达了诗人对嵇康桀骜不驯性格与高洁品质的景仰,也表达了诗人自己落拓不羁的心性与极具个人化试验的写作,一共四十八行,颇具有原创性。
啊呜评:谈论轩辕轼轲的作品,无法避开语言的问题。他那无处不在的天南海北吹牛皮一样的自由联想,可以随意地将时空界限轻松打破;他那不计俚俗、文雅的语词、意象,似乎是承继了元杂剧插科打诨的特点,充斥着消解正统意志的痞子精神;他那肤浅处迈出一步深沉,严肃时转换一个鬼脸的不羁态度,几乎是以无厘头来拒绝规范。而这些,正是轩辕轼轲语言狂欢的基本表现。巴赫金的狂欢理论,原本就是基于民间狂欢节的自由形态而提出的。在狂欢的时候,等级和秩序已经被彻底取消。因此,语言狂欢中,当然也就不存在时空、雅俗的界线,不存在稳定的情绪态度表达。比如《广陵散》里面,诗人肆意地将“鬼子们”、“小梁王”、“唐三藏”、“崔莺莺”、“柳下惠”、“李寻欢”、“领导”等,或历史现实或文本虚构的人物凑在一起,任其各自发声,无论生死家国,还是尿裤子脱衣裳,全都汇聚到一起,汇成一股语言的洪流,斑斓而嘈杂(更不要说诸多典故背后隐含的更多的人物和信息),然后朝着同一个方向涌动冲击。
邢斌评:非常明显,这首诗通过“我”和“你”有趣的对话,编织了一张意义的大网。
从大的脉络上看,这首诗中的“我”在不断退幕,“你”在不断投入生活的激流三部曲。但“我”似乎领先半拍,有一种经验上的优越性,因此对“你”的生活、选择和内心思虑好像在俯视。
这首诗一共
节。……“我彷徨的时候,你正在呐喊”……“我隐退的时候,你正在出山”……越来越紧密的韵律和节奏,暗示出一种离弦之箭的、不可逆转的命运旋律。
我们仔细琢磨这个过程,就会发现嵌在这
小节链条中的典故,都是松动的,是慢慢溶解的:“我把自己关在小阁楼里,两耳不再倾听窗外之事”,——“何妨一下楼主人”闻一多。“你却坐在太阳底下绝食”,——印度甘地“不抵抗”的反抗。“我缩小的时候,你正在放大。缩小……纵身一跃钻进湖心”,——当然令我想起了老舍。“放大……在初霁的街道上热气腾腾地蒸发”,——令我想到了安东尼奥尼的电影《放大》。电影的结尾,“我”看到一群人在看笼中二人打网球,他们俩打得那么激烈,但事实上根本就没有球:表演得比真的比赛还投入。“我厌倦的时候,你正在好奇。”——“闻鸡不再起舞”,对典故的一种滑动。“埋怨福利待遇越来越差”,——在典故中渗入了当代话语。“我奔跑的时候,你正在弹蹄”,——前者是对《西游记》故事的一次拉伸变形。后者则是对《黔之驴》故事的精神分析。两者在历史文本中进行对话。“我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你却点头抱拳
煞有介事地拉开架式和李寻欢结下了冤家”,——徐志摩和古龙在虚拟文本中进行对话。到了最后两节,“我”和“你”正式现身,开始在现实生活中进行对话。
。一年
个月,生肖
个属相。恰到
,完美。
这首诗可以拆为
A/B
个系列。
系列,也就是“我”的系列。它展示了从现实世界逐步退出溶解的过程,从中我们能够体察到一种智者的作风。他对世界有着一种难以言说的,怀疑的态度,最终指向了他隐逸的终点。
系列,也就是“你”的系列。相对于
系列,“你”的世界更为活泼一些,更接近于我们正常人的普通生活经验。当然“你”在这个序列中逐步积攒着“你”的怀疑和困惑,在某些地方几乎重复触碰到“我”的系列。相对来说“你”比较昂扬。
这两个系列各自都能自成一体。如果我们打开“我”和“你”的扭结共生关系,就会发现它们各自传达的情绪更为直截了当,少了一份晦涩模糊和多义。
好,我们现在重新把它组合起来。这两个系列重新组合起来之后,就像
DNA
螺旋式上升的两条键链,互相碰撞、互相触发、相互扭结着上升,在对话中不断生成新的语义小空间。很有弹性。
纵观全诗,“我”和“你”的对话,形成了一种持续的、游动活泼的张力结构。(
)“我”和“你”既对话,又获得一定的相互暗示。(
)经过巧妙的杂糅和编码,“我”和“你”的对话故事,形成了一条小人书似的历史序列。这条序列,同时又成为个人史的寓言和象征。
我愿意把它称为意义更饱满的《履历》、更具智慧的《零档案》,一首中国版的《嚎叫》。
这首诗不仅是“我”和“你”的对话。“我”和“你”的对话,弥散在一片由历史本文、虚构本文、传说故事、乡间野谈组合成的宏大驳杂的话语场之中。这个话语场流露出的各种声响,不可避免地侵入了“我”和“你”的对话。——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场丰富驳杂的对话,显然去掉了一个明显的存在,那就是我们身处的宇宙自然。“我”和“你”穿越复杂多变的历史长廊,以一种孤独而怪诞的形式,不断扭曲上升,完全脱离了我们身处的自然。失去自然镜像的支撑,“我”和“你”所经历的一切,好像都并无真正的意义。它们是一幕幕微型戏剧,就像海洋中泛起的泡沫,在潮水的击打中生产,又被新的一浪抚平,最终陷入平静。
更深地思考这个问题,——平静,难道说不是一种空洞吗?或者说我们古人说的“无”。
“广陵散”,是一种消失了的音乐。它仅仅留下了名字,没有内容物。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种特殊音乐的象征,一个伟大的背影,最终永远地消失在黑暗中。对于我们所有存在的人而言,它如此冷漠,似乎不屑于与我们对话。
路过春天
我假仁假义地
路过春天
我身上披满了青草
头上佩戴着树冠
我手拎着白云的毛巾
嘴叼着花朵的香烟
我水壶里是刚解冻的河流
我背包里装着一摞
万紫千红的群山
我模仿着春天把自己装扮
企图在城门口
蒙混过关
一群刚出洞的动物
担任守门员
对着悬赏的画像
把我看来看去
终于没有找到破绽
混进了春天后
我正暗自偷笑
不料不依不饶的春风
大踏步地从背后追赶过来
一把撕去了我的伪装
露出了那张
雪盖冰封的脸
2000-7-14
梁平评:轩辕轼轲是个有特质的诗人,机智、尖锐与反讽已成为他的一个标识,生猛与粗暴也是他经常披挂的外套。读到诗人《路过春天》这首诗,感觉多了一种别样的调侃,一种新鲜。尽管这种调侃并不轻松,抑或在你轻松之后,也会留下长久的活生生的隐痛。
姥爷的礼物
姥爷在百货大楼上班
八月十五前夕
他回家就给我捎一袋月饼渣
那是卖完月饼后
他从柜台上的白铁皮匣子里倒出的
这成了我的美食
我把脸埋进塑料袋里吃
完了还舔舔
我对月饼都不感兴趣了
只喜欢吃月饼渣
对仰望月亮都不感兴趣了
只喜欢把脸埋进
碎了的月光里
2015-1-6
伊沙评:本诗是“事实的诗意”最好的诠释:月饼渣是“事实”,碎月光是“诗意”,前后两者的关系绝不是出自文人的生造,而是有着内蕴深厚的文化关联,它们之间不是“碰撞”(我很不喜欢这个词),而是水乳交融,于是,“事实的诗意”便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苇欢评:诗歌不是造词炼句。如果一首诗过了很久,还能让人记忆犹新,它一定带有生活的质感,打动人心。轩辕轼轲的写作充满才华,人人都说,他将自己和诗歌本身进行了完美的互文,我也认同这一点,但让我个人更念念不忘的,就是这首《姥爷的礼物》。
此诗开始不动声色,叙述朴实流畅,读到结尾,温情与怀念一同被激发,令人心中一颤。对比那些“大家注意了,我要开始抒情了!”的一类诗,这首诗的抒情方式显然高级得多。
李锋评:月饼和月亮,进而月饼渣和碎月光,它们之间譬喻关系的建立既自然又神奇。这是一个浪漫而幸福的结尾,它涤净了贫苦生活里的寒酸,把姥爷对外孙的爱提炼为珍贵的礼物。
查文瑾评:《姥爷的礼物》是轩辕轼轲诗歌里节奏相对舒缓、情感相对外溢又外溢得恰到好处的一首。
一个“吃”字,像是横下了一条玩世不恭的心。而一个“埋”字,又像一个慢镜头,饱含了太多不能言说的滋味。
当人生的镜花水月被现实的石子激成“碎月万千”后,世俗意义的圆也许早已不再是一个诗人追求和仰望的幸福,甚至抵不上姥爷在清贫岁月带回月饼渣的记忆来得温暖,抵不上自诗人心底拱起的一轮明月来得可靠,而这轮明月,像诗歌之光,已然照彻今生所有的暗夜。
初读此诗,温暖明媚伤感,细细品味,又似有隐隐的痛在其中,读后有又有种冷风拂面冷雨浇心的凉。题目虽为《姥爷的礼物》,实际上真正要说的并不是礼物,而是借“姥爷的礼物”这壶酒,浇自己内心的块垒。
升华的历程
在重庆
诗人弟兄们
怂恿我喝啤酒
我一直没喝
每一次不喝
都会把“不喝”
这个行为强化一点
起先“不喝啤酒”
还只是个想法
继而成了决心
后来变成世界观
最后成了信念
嘉陵江作证
我志愿
为“不喝啤酒”
奋斗终生
2017-6-4
李锋评:在诗歌写作上,轩辕轼轲是有玩乐之心的人,此心昭彰,直接兑换成了狂欢式的语言风格,让每一个读者都印象深刻。在我看来,从和意义的相关度上粗略划分,轩辕轼轲的诗作至少有两种玩法,一种甩开了意义的羁绊,一空依傍,潇洒出尘,纯粹好玩,以《体操课》为代表。另一种可以眼前这首诗为代表,同样写得好玩极了,甚至会让人误以为仅仅是好玩,其实不是,别看他嘻嘻哈哈的,随手一投就是三分,正中意义的篮筐。此诗可谓人们一种特定心理与行为的大揭底,面对周围环境的一种可能不假思索的应激行为,通过不断的环境刺激而不断自卫加强,以至升华到理想信念不可动摇为之奋斗终生的地步,多么荒诞,又多么真实,同时也是对生活中充斥的宏大虚伪的意识形态的调侃和消解。
当年她演穆桂英
身手矫健
两腿跳起来
足尖一个十字交叉
就能同时踢开小番扔来的
八条花枪
后来她不演了
认识了某县长
调进了某个机关
这次足尖不论怎么画十字
都没撬开他的家庭
县长退休后
她回归到穆柯寨一样
空荡荡的别墅
感到当年踢开的那些花枪
又缓缓扎回心间
2015-1-29
李元胜评:叙事诗成败的关键,是它须有尚未讲出的部分,而且,做到了恰到好处的提示。而调侃成败的关键,是让人笑后能陷入深思或略感悲凉。轩辕轼轲写诗如泼水,有着非常惊人的创作活力,水珠之中,也有珠玑。这首的前半段,平实叙事,不慌不忙,后半段两次发力,让叙事小诗具有了言外之意。特别是第二次,也就是倒数的两行,解读空间很大,足见功力。
衣橱的响声
在夜里
衣橱会发出响声
最初听到时
把我吓了一跳
以为有耗子
后来才知道
是被关进木板的树枝
在里面伸懒腰
入夏以来
清脆的弹枝声
又变成了
窸窸窣窣
我知道
这是树叶在生长
今天早晨
当我打开衣橱
发现一条休闲裤
已经变成树叶裙
我想都没想
就把它套上
关进人里太久了
我也要到猿里
蹦哒几下
2016-7-10
西娃评:轩辕是目前中国诗人中,诗歌产量最猛的诗人之一,他的写作状态像疯狂旋转的螺旋,似乎已经不需外在动力而可以一直旋转下去。奇崛的想象能力,语言的繁殖能力,把一件本身无趣的事情说得饶有兴趣,是他诗歌中的三个重要特质。读《衣橱的响声》让我脑袋里冒出一句话:在暗处,有些看似已经行将就木的事物依然在神秘的生长,诗人的想象力抵达它并窥破它,这种神秘的生长走向公然,诗人的意义再次凸显。这首诗歌里,轩辕用最直白的语言,把声音作为切入点,联系夏季的万物生长的丰茂,让想象力抵达“是被关进木板的树枝
在里面伸懒腰
入夏以来
清脆的弹枝声……”然后想象力延展,进入事物的内部,与“我”产生最实在的联系,由表象的“休闲裤”进入“树叶裙”,现代文明与原始之间由两个名词进行了快速的转承,想象力直达深厚:“我想都没想
就把它套上
关进人里太久了
我也要到猿里
蹦哒几下”
简短的几句里,有诗人的价值取向,对自由与原始迫不及待的向往,对身为“人”体味到的束缚等等,都在文字内部迅疾的完成。同时,我们可以看到轩辕在诗歌技术方面的驾轻就熟,他用直白朴素的文字铺就最平静的海面,用活跃的思维和大跨度的想象起伏,布局平静海面下部的抛物线,都在我们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完成。由此我想到另一个问题:诗歌语言表象上的看似神秘与诗歌内部的空无一物,和轩辕这种“意识神秘”的扎实走向,谁更在本质上接近神秘?这更像轩辕这首诗歌的题目,“衣橱里的响动”所囊括的暗示性。由此,轩辕的这首诗歌也再次印证我现在对诗歌的审美取向(不解其味者看起来也像一句废话):只要内部丰满有料,不怕素面朝天。
杀人不过头点地
是谁用噼噼啪啪
掉下的头颅
敲打着大地这只键盘
在天空的显示屏上
写《史记》
2017-6-29
左秦评:我毫不掩饰对轩辕轼轲诗歌的喜欢。我的诗亦深受轩辕影响。轩辕是语言天才,其想象力无人能出其右,天赋奇高又训练有素。他是语言魔术师,艺高人胆大,什么都敢玩,玩现实玩历史,玩阴间玩阳间,是高级玩家,玩出了一套自己的功法。独特的语言风格、想象逻辑、谋篇构句,让其独树一帜。
各类不同意象,甚至敌对、相冲突的意象,都被拼贴在一起。轩辕的诗,有人批评说,不够自然、痕迹太明显,甚至有人对我说,这是憋出来的、玩文字游戏。唉,我已经做了诸多论述,就不多说了。总之,我喜欢我的你喜欢你的,用作品说话。
我通读了轩辕轼轲博客里所有的诗,选了七百多首精品打印出来学习。产量大质量高,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我就以轩辕为榜样,大量创作、穷尽其可能性。把技艺用到极致。每个意象、修辞、想象力都有着很深很重的个人痕迹。
这首《杀人不过头点地》,以谚语为题,解构谚语,玩味谚语,再重构谚语。小大之辩,眼界高,仿佛浪漫宏大的李白。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皆汇聚于笔下。大地——键盘、天空——显示器,地球成了电脑,然后将电脑特性移植到地球上。轩辕名作《太精彩了》,也是此类构思,并且写到极致、无法超越。“在天空的显示屏上
写《史记》”,《史记》是关键,无《史记》,该诗只是精彩的修辞游戏,但有了《史记》,则有了很深刻的隐喻,杀人、《史记》,两者发出的组合拳其介入和穿透力绝非一般。
乞丐的眼神
一个年轻乞丐
蹲在垃圾桶后面
一边用手指
扒一个剩盒饭
一边张望
来往的行人
他蓬乱的头发
和那张脏脸
极为协调
只有羞涩的眼神
上去的
2017-6-15
左秦评:《乞丐的眼神》,俗话说抓着眼睛写,轩辕轼轲抓着眼神写,眼神有交互特性,更能体现关系双方的情感表示。轩辕轼轲的诗,玩现实、玩历史,玩性十足。换着花样来,高级地玩。轩辕的诗,是生活和语言的结合,从生活中来,通过语言的改造而成诗。不经意间蛰你一下,被蛰,即好诗带来的阅读感受。玩性十足但又正儿八经,因为其语言繁殖,时常写进断崖而需救场,一救就活了,大难不死必有好诗,大难不死的诗比安全安逸的诗要好。
“只有羞涩的眼神
上去的”,这句将场景变成了相片,一下子就把诗给冻住了,聚焦此处,聚焦这“羞涩的眼神”。“像是
上去的”,即说羞涩眼神之不协调。本不该如此但如此了,反差。轩辕轼轲的奇崛仿佛如鲠在喉,上不得下不得,恨不得喉咙上长牙齿将其咬烂。拼贴用得炉火纯青。后有人学其诗的,几乎就像是轩辕轼轲写的,何也?个人特色学不了,你学了就不是你自己而是别人了。
解体以后
解体之后
很多人失业了
很多存在银行的钱消失了
寒冷的街头
躺着很多借酒浇愁的人
高楼下面
躺着很多粉身碎骨的人
优莉娅的父亲也失业了
全家从彼得堡
搬到了莫斯科郊外的小镇
在那里他们和俄罗斯众多家庭一样
开始白手起家
重新生活
等解体的阵痛过去
等金融危机过去
等石油天然气价格回升
等大学毕业后挣钱补贴家用
在呼啸的地铁上
我问她当时是不是
很多苏联人后悔解体
她说“是的
但现在不了”
2017-12-3
庞华评:一个大国的解体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都势必像任何一场战乱带给人们的灾难一样,百姓首当其冲。诗人列举的种种景象无不直接关涉人们的生存状况。民生维艰,而又总是在自谋出路,不屈不挠。活下去不仅是目的,更加是信念。人类需要希望,哪怕是一个“虚构的故事”。解体带来的,和解体之后,人们对这样一个“国际事件”和“具体事件”,有了回头的审视,到底是更好了还是更坏了。诗人的立场就是诗,诗是诗人的良知,更好了或者更坏了,诗人负责直接呈现前后,读者可以自行比较。本诗写得既沉重而又令人大舒一口气。是一首“中国的世界之诗”。
普元评:俄罗斯的寒冷,人类的寒冷。
俄罗斯的希望,人类的希望。
中国诗人的悲悯,人类的悲悯。
这个话题极为严肃、沉重,甚至残酷。
但从头到尾,说的都是家常话。
真佛只说家常话。
很久很久以前
我们敬爱的班主任
给我们上了第一堂课
说得多好啊
顺理成章铿镪有力
这句话像是火苗
直窜进我们青春的血液里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是玟瑰总会开花的
是骏马总会奔驰的
是天才总会成才的
是龙种总会登基的
在熊熊的火焰中我们翻看典籍
对历史上的那些赫赫有名的人物
指指点点
好像在说着以后的自己
多少年过去了
时间久远得像隔了几个世纪
我们毕业后各奔东西
养家糊口生儿育女
再也没有一个人对着我们喊
这时我们常想起我们的班主任
和另一个付水东流的自己
二十年后的一天
我们终于又相会了
一起来参加班主任的葬礼
我们躬腰驼背垂首肃立
互相不忍对视
金子已经变成了废铜
玫瑰已经变成了枯草
骏马已经变成了病驴
天才已经变成了蠢才
龙种险些沦为了乞丐
我们这些昔日的金子玫瑰骏马
天才龙种们环尸而行
目视着我们的班主任
他紧闭着眼睛和嘴唇
在火化前给我们上了最后一课
是活人
总会死掉的
2000-7-25
张清华评:轩辕轼轲是“几近天才”的诗人,最初他的出现几乎可以与
1990
年代初的伊沙相提并论,他的《太精彩了》《你能杀了我吗》《是
的》等诗,都以极俏皮和谐谑的语言,来“挠痒痒”式地触及当代文化心理或价值的敏感与隐秘部位,产生出奇妙的解构与反讽意味。可以说,伊沙之后真正领悟了解构主义写作秘诀的,正是轩辕轼轲。轩辕轼轲的写作总能在不经意中戳到时代的命门和痒处,他的一些作品能够巧妙地唤醒读者的历史记忆与精神创伤,能够揭出我们时代的文化疮疤和人性缺陷,使阅读充满着快感。这是可以称得上“美学”的真正有深度有意义的“下半身写作”。
王士强评:以他最初的代表性作品《是
,总会
的》来看,同样的句式,前后却表达了截然不同的内容,前面说的是实现理想、获得成功、付出总有回报,后面说的则是岁月无情、命运多舛、失败不可避免、繁华终究凋落……如此,语言上是愉悦的、有快感的,但是绝不浅薄,而是包含了生命中的锥心之痛和不可承受之重,有着丰富的人性内涵。
东篱评:读轩辕,你不能不佩服他强大的想象力和信手拈来的机智,配以撒泼打滚般的无赖式语言风格——随意粘连、拼接、转换、生成,看似不讲道理,却收意外的效果,这使他的诗总给人以“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斑斓感与生猛力量和“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急流感与汹涌力量。伊沙和沈浩波都高度赞扬了轩辕诗的语言繁殖能力,对这一评价,我极为欣赏,可谓抓住了轩辕诗写的命门与七寸。《是××总会××的》可谓轩辕的反讽力作。诗歌以叙述的耐心与顽皮、排比句式的快感与幽默、时空及成长前后对比的无奈与无赖,对鸡汤式的腐朽社会教育给予了无情地嘲讽与鞭挞。诗中的“班主任”与“我们”有着小说般的具体可感又可亲的形象,既有时代的符号与公共性,又不乏轩辕语言魅力产生的个性色彩。“是活人总会死掉的”,干净利落,嘎嘣稀脆,虽残酷得近乎冷血,却产生了黑色幽默的效果,力量感强劲。
汉家评:人生说到底是赤条条来去,两手空空,冥冥复冥冥。轩辕轼轲的这首诗中,“是××总会××的”作为一个特定句式,映照的是时代变迁与人性深处的根本体验,并最终以此句式将生命历程归结为面对死亡时的无尽虚空。“是××总会××的”成为了具有死亡教育性质的语义范本,但它突破了语义学的边界,其本身成就了生命中的最后一课——这一课的下课铃声必将被无情的丧钟所替换。
祁国评:不仅仅是批判中国教育的一首力作。
反方向碰杯
合影时
李亚伟说
“我们摆个造型”
然后他把杯
朝反方向一举
我也举着杯
如法炮制
如此一来
我们就成了
隔着整个人间碰杯
也可以说
这个喧嚣的人间
就是我们
碰杯的声音
2017-9-16
杨宪华评:轩辕轼轲是那种典型的从生活中提炼诗意的好手。但他又不是完全再现生活,生活是他的素材,他拿到诗里一加工,诗歌就超越了生活,开始脱离地面,开始飞升。他有大量这样的诗,如果他不是诗人,而是摄影师,那么他肯定也会干的很好。
这首诗写的就是碰杯,和李亚伟碰杯。李亚伟是谁不打紧。知道的人可以视他为这首诗的一个彩蛋,不知道的人可以视他为张三李四。总之李亚伟先生要摆造型碰杯,亏他想的出来,竟然不是直接和轩辕轼轲碰,而是举到了反方向。诗人都这么反套路吗?然后轩辕轼轲也如法炮制,朝反方向一举。如此一来,两个诗人举的杯需要分别绕地球半周才能碰到,如果是交杯酒,那就是一周。所以,诗人说是隔着整个人间碰杯,诗人又顺势联想到,人间的喧嚣就是他们碰杯的声音。写的真大气,真豪迈。
读完这首诗,免不了想到那句“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但是我觉得和轩辕轼轲这首相比,气势上差了一大截。
登今幽州台
拿起望远镜
我前可见古人
后可见来者
左右一看
是追兵
2016-6-3
庞华评:轩辕轼轲的语言天赋是大家都公认的,这也决定了他的“写”诗在语言上的独特表现。他“写”出了很多好诗。他很能写。我有时会想象一下他写的小说,估计将是一场语言的盛宴。绑架本诗几乎不需要理由了,因为本诗所体现的不仅仅是“写”,还有很多“遇”,他遇见了古人,来者,追兵。我和诗人杨瑾对“写”和“遇”多有讨论,无疑后者更符合好诗标准。轩辕这首诗不仅写得有现当代感,还古色古香,尽管只有
行,却足以令大部分诗写者的诗黯然失色。他明显是在反写幽州台。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是我们耳熟能详的,那是与天地苍茫的对话,那是独立于天地之间的人,雄浑直呈,孤绝绝伦。本诗仍然雄浑直呈,孤绝绝伦,但笔力不是陈子昂式荡开,而是轩辕轼轲式的反向聚拢,所谓内敛之力。写出了“包围”中的紧迫,不论困惑与否,“突围”势在必行,并且即将短兵相接。狭路相逢勇者胜。本诗一鼓作气杀入我的零下无诗意写作之典范,既在于表现了对传统的吸收运用,又充分体现了诗人的机智,古人,来者,追兵三合一,不由令我想到本诗是那种体积轻小,容量大性能好的固态硬盘,相比那些笨重的机械硬盘的容量性能来说,自然胜出太多了。
餐馆炒菜里大葱日渐少
随着葱价节节攀升
坐在里屋搓麻将的店主
再也坐不住了
他索性自毁长城
然后来到生火的后院
对着一个正朝油锅里
大把献着葱花的厨子大发雷霆
他说你以为炒菜是求爱吗
你以为能把宫保鸡丁娶回家做媳妇吗
你以为土豆丝放多了大葱
就能变成金条吗
你以为我们这个姚记老店
能代表舌尖上的中国吗
多一点少一点不会影响味道
顾客们不会因为没有葱
而提出绝食或者退款
这在本店没有先例
这在国际上也没有先例
如果你继续大肆放葱一意孤行
使菜品的成本节节攀升
就请你放下手中的锅盖
卷起铺盖走人
2012-7-8
伊沙评:如果从《新诗典》开办算起,在这五百多天里,轩辕轼轲一定是中国产量最高的诗人。我在选稿中一口气读了他几个月上百首诗,我想劝他少写一点:没有绝对的多和少,我是看他在同一向度或层面上重复太多,主要是语言向度语言自身繁衍这个层面,像编剧当了男主角,自己现编了太多台词。其中好的便如本诗,一炒勺从生活之盐中挖出来,好厨子玩的就是这把盐。
喻言评:曾是
下半身
主力诗人的轩辕轼轲近年的诗作已看不出
下半身
的痕迹。在诗歌江湖的评价共识中,轩辕无疑是
后诗人中最为夺目者之一。他往往以日常生活的细节入诗,于平淡的叙述中常常异峰突起,想象大胆奇幻,甚至异想天开,阅读过程中能产生一种类似脑筋急转弯,豁然开朗的快感。《餐馆炒菜里大葱日渐稀少》很能体现诗人的语言特质。诗意跟着语言走,絮絮叨叨中包袱一个接一个,所有的词语都暗含复义,让阅读者感觉到语言的异趣。轩辕轼轲对汉语的贡献已初见端倪,其诗歌呈现出汉语的无限可能性。
是离愁
是离愁
是离婚之前结婚之后的愁
是离别之后被别人娶走的愁
是离离原上草上马失前蹄的愁
是离骚酒楼遇到一个骚货向你招手的愁
是人民币和裤兜错过的愁
是崇拜者和自己失约的愁
是吃不到葡萄就啃眼珠泪珠的愁
是衣带渐宽一下子掉到脚踝的愁
是搞完了日本妞说完了沙扬那拉后掏不出日元的愁
是丁香姑娘在雨巷里被强暴油纸伞成了床单的愁
是回延安的路上被沙迷了双眼担心火车脱了轨的愁
是在大堰河里蝶泳仰泳蛙泳狗刨突然腿抽了筋的愁
是躺在山海关大半夜还没听到汽笛声的愁
是砍死了结发妻后找不到长筒袜上吊的愁
是老马发挥余热却被送进厨房的愁
是黑夜给了一顿黑揍却用它寻找绷带的愁
是知识分子想说句久违的人话却突然忘了口语的愁
是一边自慰一边想着丰乳肥臀的诺贝尔奖金突然走了神射不出来的愁
是在文学史上预定好了座位钻进去后忘了座号的愁
是在停尸间穿好了寿衣刚要闭眼又闹肚子的愁
是活得不耐烦了又死不了的愁
是死之前吃饱了撑得尽情表演出来的愁
2000-7-6
宇向评:轩辕轼轲和盛兴是我在感觉上极接近的诗人,认识轩辕后我开始读他的诗,这个诗歌浪子用他决绝的、不屑一顾的、无所畏惧的诗歌态度动摇、摧毁着我们虚假的现实生活,我们似曾相识的那种以遁世、遗世、酗酒、寻欢作乐来打发无聊、失败而有限的人生激情的状态在他笔下淋漓尽致。轩辕卓越的才华表现在他一直努力消化而不是沉溺于他身上与生俱来的那种疼痛,而生活却正相反。对于轩辕反其道也是道,他的诗在混乱中有秩序,绝望颓废中有严肃和承纳,他写作的价值在于表现无价值,意义在于反意义。而谁有勇气像轩辕这样写,如果他(她)有写下去的愿望的话。
蓝野评:轩辕轼轲的诗中有对人性之恶进行穷追猛打的势头,其手中之笔如一把尖利的解剖刀,据说,轩辕轼轲是在网上一夜成名的,我深信之,因为,有《是离愁》《欲壑难填》《是
的》等具强烈批判意识的篇章,用一句俗话说,想不成名都难。
在人间观雨
在人间观雨甚好,但雨会停
在城头观山景甚好,但山会崩
在时局观棋不语甚好,但棋会输
在东窗观飞鸟甚好,但鸟尽会衔走良弓
在山东喝酒甚好,但鲁酒不可醉
在橙果放歌甚好,但农药直呛喉咙
在台上发笑甚好,但笑容已被戳穿
在民间哭泣也好,但哭声往往雷同
在产房称帝甚好,但帝制已被推翻
一个个小皇帝,被接到子宫外
在山寨称雄甚好,但世已无英雄
一个个竖子,被发射成流星
在秋天收获甚好,但秋后总要算账
生米做成的熟饭又被插进稻田
在马前泼水甚好,但泼出去的水
总是浇灭马后的炮声
在都市出游甚好,但游子的心
已被安居工程砌成了地基
在旷野飞翔甚好,但赊来的翅膀
已被讨薪的天使抢回天空
在凡间修炼甚好,炼成钢铁炼成机器
炼成人精鸡精马屁精白骨精
在禅房净身甚好,先把脑壳剃光
再把思想剃光,然后顺势剃掉了小命
在情场动情甚好,先动真情虚情
再动身体最后连身体也一动不动
在战场立功甚好,先启功再郑成功
把宣纸当封地把海浪训练成家丁
在古幽州台信仰甚好,可以仰视可以仰首
可以仰天长叹前不见古惑仔垮掉
在新乌有乡信教甚好,信正教信邪教
信自创的教可惜后不见来者效忠
在围城穿墙甚好,穿过防火墙红成火焰
在平地登高甚好,登楼顶登峰顶蹬进了雪崩
在市井隐居甚好,隐进蜗居从牛逼缩成蜗牛
在江湖低调甚好,低到无病呻吟真有了绝症
在人间骄傲甚好,欲与天公试比高
最后被雷公一闪电抽成了低碳
在人间谦虚甚好,像刘谦虚虚实实
把腐败变成果实把污染变成环保
在人间前进甚好,进到未装修好的未来
在人间后退甚好,退到已被拆迁的阴曹
在人间呼啸甚好,变成旋风旋进了绯闻丑闻
在人间静止甚好,静成了止水冻住打来的水漂
在人间喘气甚好,喘粗气喘小气喘不过来气
在人间心跳甚好,跳黄粱跳高岗最后跳进来生
在人间生也好,死也好,一条命转瞬即逝
在人间写也好,不写也好,一首诗可短可长
短到露出鱼藏剑的把柄把专诸反扣在汤盆
长到冲破了全唐诗的封底把东坡撞进了南明
2010-6-11
余笑忠评:
2013
月底,我曾有幸与轩辕轼轲在深圳同台朗诵过。那次朗诵会后,几位诗友又试着朗诵了他的名作《在人间观雨》,但没有人能够一口气一字不差地朗诵出来,大家一致认为,那首诗是考验朗诵功底的试金石。他的语言丰富多彩,古典的、现代的、雅致的、俚俗的、诗家语与郭德纲的,环环相扣,令人直呼过瘾。能如此挥霍语言的只能是这位复姓诗人。他也可以俭省的,如《浮雕》:“本来我已钻进了石头
只可惜回了一下头”——这是自嘲吗?
程一身评:轩辕轼轲是个充满霸气的大才子。他姓名的每个字里都有一个“车”,这分明是在告诉我们,他自己就是一个车轮滚滚的独立团。轩辕的诗极具表现力,这得益于他超强的想象力,他由此创造出各不相同的诗歌结构与形式,并善于在词语之间制造奇妙的联系,以增强表达的喜剧效果或悲剧性。真可谓若无奇思,岂有妙语。这一切使轩辕的诗特色鲜明,颇有王者风范,同时不免让那些只满足于写出一己情思的小诗人深感惭愧甚至绝望。
捉放曹
最后我都烦了
曹操也烦了
我们决定不玩这个游戏了
我们捉起了老鼠
最后老鼠都烦了
我们也烦了
我们决定不玩这个游戏了
我们和老鼠一起跑
等着后面有人捉
最后我们全烦了
后面的人类更烦了
我们决定不玩这个游戏了
至今我们还没决定
接下来玩什么游戏
2010-5-9
张磊评:这首诗让人有一种感觉,就是诗人感到这个世界是一个充满无限烦恼的时空游戏,古往今来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在遵循着相同的游戏规则,这里曹操、老鼠、我和人类分别代表人类社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诗人用象征的手法站在一个颠覆性的角度思考人类的社会问题,用一把破坏之斧将这个游戏秘密劈开,让我们看到了里面的真实内容。
要不自由
和想自由的人不同
他真心追求不自由
他觉得自己太自由了
自由的都快散架了
自由的都快分裂了
想上天就坐飞机
想下海就去潜水
想醉有酒想睡有梦想跑路有驴友
想死有越来越高的楼
能不能给件栅栏穿在身上
能不能给件厄运套在身上
能不能给几面墙壁
把自己牢牢地
堵在自己而不是自由里
他索性来到街上
举起五个庞中华字体
我要不自由
巡警们傻了
他要的是不自由
不能用手铐成全他
城管们傻了
他要的是不自由
并没有在路上摆摊
卖多出来的自由
不能用秤砣问候他
行人们乐了
纷纷掏出苹果
把他悬挂到微信上
一个导游跳下了大巴
一把攥住他的手说
大哥说的对啊
自游有什么好的
又费力又费油
还是随我们的团吧
我们的旅程是星辰大海
2015-5-14
商震评:把反讽用到极致!高!
李天靖评:景深的反讽,辛辣之至。结尾不乏调侃,“自由”滑向“自游”,“随——团吧
我们的旅程的星辰大海”,妙趣横生。整首的交叉叙述颇为自如。
一张白纸
一张白纸
放在桌上
你拿起笔来
想写上几个字
如果写上一张欠条
很快就有讨债的登门
如果写上一句誓言
有一个女人就会来和你纠缠
如果写上些攻击什么的话
说不定让人告了密
从此被关进监牢
会死得很惨
如果胡乱写上几句
无关紧要的东西
那还不如不写
一张白纸
寒光一闪
让你手中的笔
掉了下来
2000-6-1
祁国评:于无声处听惊雷,这惊雷来自一个诗人对自身生存真相的顿悟与自讽。
需要有一把斧头
并不是劈开我们
心头的冰山
而是劈开这个想劈开冰山
的念头
被这个念头
所冻结
我们在严寒里自作自受
浪费掉了多少个春天
2000-6-21
岩鹰普珉评:这里介绍的《需要》可以看作对轩辕轼轲本人及其诗歌的诠释。我们的社会提倡的思想解放也好,破除陈规也好,都在指出我们要破除旧观念。很多人在谈建设的时候,好像总以为不能建设新就别破坏旧的。我个人认为还是先破坏旧有的观念比较好些,因为很难相信旧观念能产生新世界。我想轩辕轼轲及其诗歌就是我们诗歌建设所需要的一把破坏之斧。
至今思项羽
春日清明
适合写诗
提笔四顾
不知从何说起
如霸王在乌江
拔剑四顾
面对黑压压的追兵
不知从何斩起
索性就从自己斩起
开了一个好头
2010-4-5
卓铁锋评:曾经有段时间,我很羡慕类似轩辕兄这样的写作。这种风格实在是学不来的,是诗人对世界从根本上的颠覆,或者说重新对世界赋予定义。这样的作品,完全不同于普遍意义上的口语诗,而有其本身的存在价值,甚至我认为在书写百年新诗以及口语诗的发展中,轩辕轼轲这个名字必然要载入文学史。轩辕轼轲作为一位成熟的诗人,以“至今思项羽”来作为这首诗的标题,绝不会只是随意为之,必定有其用意所在。那么,再联系末句的“开了一个好头”,是否我可以理解为,诗人于清明之日“思项羽”,而项羽“从自己斩起”这一行为或其决然意味,为诗人或诗人的写作“开了一个好头”呢?
赠李白
不论秋来相顾,还是春来相顾
都是飘蓬,夏来相顾
可能是雨中的飘蓬
冬来相顾,可能是雪中的飘蓬
也有意外的时候
在哈尔滨相顾,眼神就会被冻住
像两只飞碟的冰雕,突然停在半空
2010-7-6
2012
年度人民文学诗歌奖授奖词:在当前的诗人写作方式中,轩辕轼轲的作品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文本。他的诗歌以密集的语言将中国古典文化和现代生活意象有机地结构为生动的诗歌篇章。他的作品思维敏锐,手法简洁,凸显了后现代语言风格。
衣冠冢前祭李白
仰天大笑出柴门去
你一推门
就扎进了深宫
仰天大笑出宫门去
你一推门
就扎进了深山
仰天大笑出山门去
你一推门
就扎进了深夜
仰天大笑出夜门去
你一推月
就扎进了深水
你一生都在推门
在碎叶
你推开生命之门
在江油
你推开学堂之门
在济宁
你推开厅堂之门
在长安
你推开庙堂之门
在夜郎
你推开流放千里之门
在当涂
你推开流芳百世之门
其实你讨厌入门
你十五好剑术
便而心雄万夫
你十五观奇书
便作赋凌相如
世间万种绝学
在你眼中
皆是一步便可跨进
何门之有
世间万种事物
在你笔下
皆是一气便可成诗
何碍之有
就连天地
在你眼中
也只不过是一副门框
你走进去
就成了一扇门
你走远了
就成了一个门环
至今还在历史深处
叮当作响
其实你讨厌作响
你喜欢和敬亭山
两看相不厌
你喜欢和谢玄晖
今古一相接
你为了腾空
才把那些黄钟大吕
扔出内心
你为了宁静
才把那些俯仰动作
扔出体外
他们认为你闹
哪里知道
那是你的沉默
撞击人间的回声
其实你就是回声
你是自由在天空的回声
你是性情在心灵的回声
把你放在任何一个朝代
都不太像你
把你放在任何一种人类
都不够是你
你只有写诗
才能上天入地
你只有写诗
才能静立一隅
我来祭你
你不知我是谁
我们来祭你
你才知你是我们
夜台无李白
沽酒与何人
夜台有李白
沽酒与你
干杯,李白
2018-5-8
伊沙评:从
2014
年迄今,《新世纪诗典》李白诗歌奖在四川江油(李白故里)的颁奖活动已成中国诗坛最有文化意义与诗歌含金量的活动(没有之一),在活动期间,有一项与会诗人公祭李白的仪式,领祭人是莫大的荣誉,必须诗好+人正+国语+嗓大,先后领祭者有徐江、沈浩波,今年领祭人是轩辕轼轲,本诗是其自撰之祭文。
题图为于恺书法《浮雕》《三个没想到》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4-08
03-07
03-07
03-07
03-07
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