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乙型脑炎 猪乙型脑炎猪乙型脑炎

猪乙型脑炎

乙型脑炎又称流行性乙型脑炎

(EpidemicecephalitisB)

,是由日本脑炎病毒

(JEV)

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母猪表现为流产、产死胎,公猪发生睾丸炎。猪是日本脑炎病毒

(JEV)

在自然界最重要的易感动物。怀孕母猪此病很重要,因为感染导致死产和其他繁殖障碍。马被感染后,在中枢神经系统

(CNS)

产生病损,类似病损也发现于驴和猴。在其他动物中常呈亚临床感染。

一、病原

乙脑病毒属于黄病毒科

(Flaviviridae)

黄病毒属

(Flavivirus)

。病毒粒子呈球形,直径约

40nm

。二十面体对称,是一种单股

RNA

病毒,在氯化铯中的浮密度为

1.24

1.25g/cm3

。有囊膜,外层为含糖蛋白的纤突。是一种有囊膜的蚊媒黄病毒,基因组为单股正链

RNA

,长约

llkb

,含有单一的开放阅读框,编码一个聚合蛋白,经蛋白水解后产生

种蛋白,即衣壳蛋白

(C)

、膜蛋白(

,其前体为

prM

)和囊膜蛋白

(E)

种结构蛋白以及

NS1

NS2A

NS2B

NS3

NS4A

NS4B

NS5

种非结构蛋白。

(哈研童)本病毒最适宜在鸡胚卵黄囊内增殖,病毒效价在接种后

48h

达最高峰。也能在鸡胚成纤维细胞、仓鼠肾原代细胞、猪肾传代细胞上生长,但通常只在仓鼠肾原代细胞、猪肾细胞上恒定地引起细胞病变。可在琼脂覆盖下的鸡胚成纤维单层细胞上产生清晰的蚀斑。乙型脑炎病毒也可在蚊的组织培养细胞内增殖,并达到较高效价,但一般不引起细胞病变。

乙型脑炎病毒在抗原性上与墨累山谷脑炎病毒、西尼罗病毒和圣路易脑炎病毒比较接近,在血凝抑制试验中,这

种病毒似乎在黄病毒中构成一个亚群。病毒的各个毒株虽然在毒力和血凝特性上具有比较明显的差别,但并没有明显的抗原性差异。乙型脑炎病毒的抗原性较强,自然或人工感染的动物一般都能产生较高效价的中和抗体、血凝抑制抗体、沉淀抗体和补体结合抗体。

在实验动物中,各种年龄的鼠对病毒都很敏感,但以

日龄的乳鼠最敏感,小鼠脑内接种后经

开始发病,表现离巢,被毛失去光泽,于

内死亡。

周龄的小鼠经脑内接种后

10d

发病,大鼠亦可感染发病,豚鼠、兔、鸡、狗不发病。

病毒有血凝活性,能凝集鸡、鸽、鸭及绵羊红细胞。乙型脑炎病毒抗原性比较稳定,我国学者曾对

株乙型脑炎病毒进行抗原比较研究,并没有发现显著差异。

病毒在感染动物的血液内存留时间很短,病毒生存于患猪中枢神经系统及肿胀的睾丸等组织中,死亡胎儿的脑组织中有可能能分离到病毒。

病毒对外界抵抗力不强,在

30min

灭活,在

-70

℃或冻干可存活数年,在

-20

℃下保存一年,毒价降低。在

50%

甘油生理盐水中于

℃保存可存活六个月以上。病毒在

pH7

以下或

pHi0

以上活性迅速下降,保存病毒的最佳

7.5

8.5

。对化学药品较敏感,常用的消毒药都有良好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如

苛性钠,

来苏儿等。病毒对胰酶、乙醚、氯仿等亦敏感。

二、流行病学

.易感宿主本病为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多种动物和人感染后都可成为本病的传染源。本病主要通过带病毒的节肢动物(主要是蚊虫)的叮咬而传播。已知库蚊、伊蚊、按蚊属中的不少蚊种以及库蠓等均能传播本病。其中尤以三带喙库蚊为本病的重要传播媒介,病毒在三带喙库蚊体内可迅速增至

万倍。感染后

12d

即能传播病毒,三带喙库蚊嗜吸猪血、牛血和人血,感染闭低(小剂即能感染),传染力强。感染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的蚊虫可终生带毒,病毒不仅能在其体内繁殖,而且能经卵传给后代,并能随越冬蚊越冬,成为次年的传染源。目前已知有人,哺乳类、禽鸟类、爬虫类和两栖类动物

余种,均可被感染。人和猪、牛、马、羊、狗、鸡、鸭、野鸟等动物感染乙脑病毒后出现病毒血症,可持续

。人和家畜感染乙脑病毒后,通常病毒不能突破“血脑屏障”人脑。因此,不出现临床症状,多表现“隐性感染”,本病疫区人畜隐性感染的现象很普遍,从血清抗体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看,猪的感染率为

90%

100%

岁以上的成年人为

80%

以上。以幼龄动物更易感。冷血脊椎动物在整个冬季也能携带

JEV

,实验证明,在两种蜥蜴的体内经过冬眠

JEV

仍然存活。本病毒也能自蛇体中分离到,蝙蝠可能是天然宿主。已经证实

JEV

可在许多种蚊(库蚊、伊蚊和按蚊)体内增殖。在某些蚊如伊蚊中,病毒可经卵垂直感染。在越冬感染的动物中,蜱也有一定的作用。

.传染源流行性乙型脑炎是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这类疾病原本发生在无人迹的荒野地区,在野生温血动物间流行。家畜中的马属动物、牛、羊、猪等均有易感性。猪不分品种和性别均易感。但发病年龄多在生后

个月以内,这一点与性成熟期吻合。本病在猪群中的流行特征是:感染率高,发病率低。绝大多数在病愈后不再复发,成为带毒猪。

.传播途径乙脑病毒必须依靠吸血雌蚊叮咬进行传播,三带喙库蚊是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有人证实从猪舍捕捉的蚊虫

90%

以上属此蚊种,并特嗜猪血。带乙脑病毒者达

9.4%

15.4%

,蝙蝠一年四季都能分离到乙脑病毒,流行环节是猪

猪,蚊虫吸血即带有病毒,叮咬人和动物后传播。病毒侵入新的动物经血行到各脏器,然后突破“血脑屏障”,在中枢神经系统繁殖,但多数情况下病毒仅停留于内脏,因而不引起神经症状,而是无症状的隐性感染。在蚊虫中三带喙库蚊是主要传播媒介,带病毒的蚊虫终身保毒,是乙脑病毒的储存宿主。因此在本病的传播上起着重要作用。除蚊外,我国有些地区还从蝮蠓等中分离到乙脑病毒。但蚊不嗜吸禽血。

.流行特点在热带地区,本病全年均可发生。在亚热带和温带地区有明显的季节性。马多发生于

岁以下幼马,特别是当年幼驹。一般为散发。猪感染是经蚊的叮咬吸血排毒这一专一性方式引起的,因此本病具有严格的季节性。蚊的活动与季节气温有关,气温

℃以下停止叮咬,

℃以上活动增加,

℃以上频繁地叮咬吸血。有人实验证明,在

℃的条件下,用带乙脑病毒的蚊虫叮咬小白鼠,在

次中有

次感染成功;在

℃的条件下,叮咬

次仅有

次感染成功,可见乙脑的流行具有严格季节性。人、畜发病高峰都在

月间,但由于妊娠母猪一般呈隐性感染,病毒经胎盘感染胎儿,对胎儿的致病作用,只能在母猪分娩时发现。初产的母猪出现死胎的情况,自

月份开始,一直延续至

月底,公猪睾丸炎病的高峰在

月间,炎症消退后,病猪睾丸萎缩是逐渐进行的,可延长数月或半年以上才终止。各种品种、年龄、性别猪均易感本病,但

个月龄以前的猪更易感。

.本病的发现与现状乙型脑炎疫区分布在亚洲的日本、朝鲜、菲律宾、印尼、印度等国。最早发现于日本,故又称日本脑炎,在

1895

年就有本病记载。为了与当地冬季流行的甲型脑炎相区别,故称本病为日本乙型脑炎。由于本病的发生和流行给人畜健康和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的损失,被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是需要重点控制的传染病。

据流行病学调查,本病的发病率与种猪来源、猪群更新情况、猪场规模大小等有一定的关系。从疫区或流行区引入的祖代种猪,猪乙型脑炎的发病率之高,引人注目。我国五十年代引入苏联的猪,六十年代所引入的长白猪,近十多年来从欧、美等非疫区引入的种猪,在流行区域内均不同程度的感染了乙型脑炎,不少猪场损失十分惨重。种猪更新情况,我国北方地区习惯春季选留种猪;在长江流域和南方地区,春、秋两季都有留种习惯。因春季选留的种猪保有母源抗体过夏,能经受蚊毒的感染而不致发病,秋季选留的种猪到翌年春季已进人性成熟期,此时母源抗体已经消失,妊娠后,在乙脑流行季节十分容易受蚊毒感染而危害胎猪,公猪易发生睾丸炎,由此可见,猪乙型脑炎,南方比北方严重。

猪场规模与发病的关系,乙型脑炎的危害在更新迅速的种猪场、新建的养猪场以及规模较大的母猪繁殖场,由于易感的新种猪多,所以发病明显,应引起重视。

杨丽君

(2004)

报道,湘西某猪场

2001

月发生此病,该猪场于

2000

年冬引进湘自猪

头,其中母猪

头、公猪

2000

月中旬,采用直交配种

头,配种前接种猪瘟兔化弱毒苗及猪细小病毒弱毒苗(哈尔滨兽研所生产),受孕后按妊娠母猪常规管理方式饲喂,从配种到

月中旬,孕母猪一切正常。直至

月下旬,

头母猪出现高热、食欲下降,曾按猪流感治疗,有

周内体温和食欲恢复正常,

头因病情恶化死亡。

月上旬,大部分母猪分娩,然而产出的并不是健康活泼的仔猪,而是死胎、木乃伊胎等病变胎儿,病情十分严重,从

头母猪流产率来看高达

100%

,从所产

137

头仔猪来看,死胎

112

81.7%

、弱胎

8.8%

、正常胎

9.5%

据福建种猪网

2005

月转贴,在福建乙型脑炎对种公猪的危害十分严重:①种公猪无性欲。正常饲养情况下,种公猪到

月龄,或体重

100kg

时仍无性欲。这种公猪往往是睾丸一大一小、或两个睾丸均发育不良,而且种公猪培养过程中有过发烧、睾丸一侧或两侧肿大的病历。②种公猪有性欲,但配种后母猪返情。种公猪配种正常,但配种后

100%

的母猪返情,经检查发现公猪精液中无精子或活精子数量很少。③种公猪性欲减退。种公猪爬跨母猪的兴趣愈来愈小,直到不爬跨。种公猪睾丸先肿大后缩小。

乙型脑炎对种公猪危害是不可逆转的,已感染乙型脑炎致病的种公猪没有治疗价值,只能淘汰。因此乙型脑炎对种公猪的危害大。

此病的地理分布局限于东亚、东南亚、南亚和太平洋岛屿等诸国。

三、发病机理

动物实验研究证实,猪通过蚊子叮咬而被感染,感染后产生病毒血症,并持续

12h

到几天。

JEV

在猪体内的增殖模式尚未清楚,但自人、猴和小鼠已获得一些资料。在病毒血症发生后,病毒散布到肝、脾和肌肉组织进一步增殖而强化了病毒血症。病毒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的方式是经由脑脊髓液,通过内皮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感染,或血源性途径。在人和小鼠中,

JEV

感染后选择性地破坏神经元,大多数在脑干、丘脑、基底神经节和皮质下层。在蚊体内

JEV

不破坏细胞,侵入

内在脂质体的吞噬细胞或血液细胞内增殖。病毒抗原广泛分布于许多器官中,但感染后

出现选择性地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再过

,能自唾液腺中发现病毒。

致病机制中巨噬细胞起着重要的作用。小鼠腹腔接种

JEV

后,病毒首先在腹腔巨噬细胞中增殖,第三天在前滤泡区的脾巨噬细胞中增殖。在巨噬细胞和

细胞内可以看到子代病毒。一般认为巨噬细胞与隐性感染的形成有关。实验证明,动物感染后产生一种可溶性抑制因子而激活抑制性

细胞,从而抑制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表现为蚀斑形成细胞的活力和延迟性超敏反应下降。这种抑制至少涉及第二代抑制性

细胞。

JEV

感染开始刺激第一代

Ly1-2

抑制性

细胞的产生,这些

细胞释放抑制因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103

。此因子不能透析,对氢化可的松敏感。它吸附于腹腔或脾巨噬细胞上,进而刺激抑制

细胞的另一类亚群的活化,随后此亚群细胞对蚀斑形成细胞和延迟性超敏反应发挥抑制作用。

在猪和小鼠中,

JEV

可经胎盘感染。在怀孕母猪中,胎猪在病毒血症期间被感染。怀孕母猪用

JEV

静脉接种作实验感染,

后自胎盘发现病毒。在有些动物中,病毒不能跨越胎盘。有人认为病毒能否跨越胎盘取决于母猪感染时的怀孕期和毒株特征。母猪在妊娠早、中期感染时,跨胎盘感染和致病效应较为明显。现场观察表明,母猪在妊娠

60d

JEV

,易引起胎儿死亡和木乃伊化。妊娠

85d

后感染,胎猪很少受影响。胎儿的死亡归因于病毒的大量增殖,随后破坏胎猪的至关重要的干细胞,那时胚胎尚未能产生免疫应答。究竟妊娠什么时期胚胎才对

JEV

产生免疫应答尚未确定。对其他病毒产生免疫应答的平均时间,如猪细小病毒为妊娠

70d

。在此时期以后

JEV

对胎猪不产生致病效应。这样

JEV

对胎猪的致病作用与细小病毒相仿,即病毒侵入胎儿时必须在免疫应答机能形成之前才会出现致病效应。小鼠中跨胎盘感染在妊娠第三天以后都可发生,在妊娠

10d

发病率最高。可以肯定

JEV

的跨胎盘感染取决于胎盘与胎儿之间的发育程度,而非病毒血症的强度。

乙型脑炎病毒在蚊叮咬时侵入动物体迅速进入血流,先在神经外组织(肝、脾、胰、心、肾等器官组织),特别是网状内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内增殖,形成短期的病毒血症。大多数动物机体在感染后不出现临床症状,内脏和血液中的病毒被迅速消灭,动物机体获得一定的免疫力,此即所谓的隐性感染。病毒在感染动物的血液中存在时间很短,主要在中枢神经系统及肿胀的睾丸内。日本脑炎病毒,侵入机体后,可能在血管内皮细胞、淋巴结、肝、脾等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细胞内增殖,然后进入血液,引起病毒血症。在某些情况下,例如机体防御机能降低,病毒的感染剂量大或具有极高的毒力时,病毒可突破血脑屏障,侵人中枢神经系统,并在脑组织内大量增殖,产生病变,引起临床发病而呈现神经症状。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范围广泛,但以大脑皮质、中脑、脑桥和基底核最为显著。神经细胞变性、坏死,形成软化灶。血管充血,周围有致密的淋巴细胞浸润和胶质细胞增生,形成“血管套”。病程的发展也可停留在病毒血症阶段,而不损伤中枢神经系统,仅引起隐性感染。机体感染病毒后是否发病与病毒的致病力、感染量以及机体的抵抗力有关。老疫区的家畜因体内存在保护性中和抗体、补体结合抗体以及血凝抑制抗体,多半呈隐性感染或散在性发病。新疫区或进入老疫区的幼畜因体内缺乏特异性保护抗体,故发病率高,甚至呈流行性暴发。

由蚊虫叮咬而感染的猪可出现持续

的病毒血症,

周后体内产生循环性抗体。怀孕母猪在病毒血症阶段可通过胎盘使胎儿感染,静脉内实验感染怀孕母猪,

后可从胎儿体内发现病毒,怀孕中期胎盘感染的致病效应最为明显。

四、临床症状

乙型脑炎可感染各种日龄、性别和品种的猪,一般呈散发型,多呈隐性感染。人工感染潜伏期一般为

。猪感染后大多数突然发病,病猪体温突然升高达

℃,呈稽留热,精神沉郁,食欲减少,饮欲增加。结膜潮红,肠音减弱,粪便干燥,有时表面附着灰黄色或灰白色的黏液,尿呈深黄色。有的病猪后肢呈轻度麻痹,步行踉跄,关节肿大。有的病猪视力障碍,摆头,乱冲乱撞。最后后躯麻痹,倒地不起而死亡。

母猪、妊娠新母猪感染乙脑病毒后,首先出现病毒血症,但无明显临床繁殖障碍症状。病毒随血流经胎盘侵入胎儿,致胎儿发病,而发生死胎、畸形胎或木乃伊胎,只有母猪流产或分娩时才发现症状。流产多在妊娠后期,流产胎儿,一窝乳猪中通常都有不同数目的死胎、木乃伊胎,有神经系统症状的弱猪和外表正常的乳猪。

有的呈木乃伊化,有的为死胎,全身水肿,有的仔猪生后几天内发生痉挛症状而死亡,有的仔猪生命力很强,生长发育很好。同一胎的仔猪,在大小及病变上都有很大差别,常混合存在。例如可有胎儿正常发育和产出弱仔,出生后存活的仔猪,高度衰弱,并有震颤、抽搐、癫痫等神经症状

2.2.11-1)

,产后不久即死亡,发育正常或较普遍胎儿头膨大(图

2.2.11-2

),但因高度脑水肿死亡,胎儿发育一般正常,在分娩过程死亡或产后不久死亡,胎儿呈大小不一及出现各种木乃伊胎

2.2.11-3

。此外,分娩时间多数超过预产期数日,也有按期分娩。母猪流产后其临床症状很快减轻,体温食欲恢复正常,一般不影响下一胎配种。但有一定例数母猪因整窝胎儿木乃伊化而不能排出体外,长期滞留在子宫内,也有发生胎衣停滞,最终引起母猪发生子宫内膜炎而致繁殖障碍。

公猪除有一般症状外,常发生一侧睾丸肿大,也有两侧睾丸同时肿胀的。患病公猪阴囊发热、有痛感,触压稍硬,数日后睾丸肿胀消退,逐渐萎缩变硬,性欲减退,并通过精液排出病毒,精液品质下降,失去配种能力而被淘汰。在大多数公猪中,损伤是暂时的,随后完全康复,但偶尔感染严重的公猪成为永久性不育。

仔猪感染后可发生神经症状,如磨牙、口流白沫、转圈、视力障碍、盲目冲撞,严重者倒地不起死亡。

杨丽君

(2004)

报道:感染初期,妊娠母猪

表现体温升高(稽留

),食欲降低,精神沉郁,呼吸频数,嗜睡。其中

头症状持续

周后逐渐消退,另

头因病情加重,于第

天死亡。特征性症状是

头怀孕母猪全部产出死胎、木乃伊胎。流产的死胎大小不等,小的只有

150px

,外观肢体发育不全,大的接近正常,但体表皮肤紫黑或斑块状出血,胎体水肿,头部膨大。产出的弱仔站立不稳或完全不能站立,吮乳困难或完全不能吮乳,此种情形多在

48h

死亡。子宫内少数未感染的胎儿娩出后生长正常。流产母猪症状轻微或无明显症状,后备母猪及种公猪呈亚临床感染。

五、病理变

感染死亡的仔猪,病理变化主要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脑、脊髓,但主要位于脑部,一般以间脑、中脑等处病变为主,大脑皮层受压变薄,脑内水肿,颅腔和脑室内脑脊液增量,呈透明黄色,有时浑浊。肉眼观察可见硬脑膜和软脑膜轻度充血,有的可见大小不等的出血点和出血斑。脑组织软化,脑回变浅。血管明显充血,有散在的小点状出血。血管周围环状出血,重者有小动脉血栓形成及纤维蛋白沉着。大脑皮质纹状体、丘脑和中脑组织有时可见粟粒大小的液化灶。脑室稍扩张,室壁有时可见出血点。脊髓膜混浊、水肿。个别病例在脊髓腰段可见黄白色小软化灶。

早产仔猪多为死胎,死胎大小不一,大的接近正常,黑褐色,小的干缩而硬固,中等大的茶褐色或暗褐色,皮下有出血性胶样浸润,发育到正常大小的死胎,常由于脑水肿而头部肿大,皮下弥散性水肿,腹水增量,肌肉呈熟肉样,各实质器官变性,肝脏、脾脏、肾脏等器官可见有多发性坏死灶及散在点状出血,血液稀薄不凝固,胎膜充血并散在点状出血,脑、脊髓膜散发点状出血。剖检多见有脑内水肿,颅腔和脑室内脑脊液增量(图

2.2.11-5

),大脑皮层受压变薄。体腔积液,肝脏、脾脏、肾脏等器官可见有多发性坏死灶(图

2.2.11-6

)、皮下水肿(图

2.2.11-7

流产母猪子宫内膜显著充血、水肿、黏膜表面覆盖黏液性分泌物,刮去分泌物可见黏膜糜烂和小点状出血,黏膜下层和肌层水肿,胎盘呈炎性反应。组织学变化:可见中枢神经系统呈典型的非化脓性炎性病理变化。脑水肿,神经细胞变性

2.2.11-8

。产出的死胎和出生后出现神经症状的仔猪,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见有明显的非化脓性脑炎变化。神经细胞变性和坏死,并有充血、出血变化,胶质细胞增生,围管性细胞浸润(管套)。这些变化在大脑皮质纹状体、视丘等部位出现最明显。成年猪这些病变程度较轻。杨丽君

(2004)

报道:病理组织学检查,镜下见大脑皮层、灰质广泛性神经细胞变性、坏死。变性的神经细胞体积增大、肿胀变圆.胞核着色较淡、核空泡化。也有变性的神经细胞胞体变形,体积缩小,胞核固缩。皮层椎体细胞多见细胞坏死溶解,个别坏死椎体细胞周围有数量不等的胶质细胞围绕(卫星现象)或进入其胞体内(噬神经现象)。脑存有坏死病灶者,光镜下可见大量浆液渗出,并伴有少量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此外,脑组织在神经细胞变性坏死的同时大量胶质细胞增生,切片下显示胶质细胞的数量增加、密度增大,有时也聚集成堆形成胶质细胞结节。脑血管充血扩张,血管周围炎性水肿致间隙增大,其中有浆液、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少量单核细胞渗出。突出病变则是众多淋巴细胞围绕脑组织血管形成的血管套。

流产母猪子宫黏膜层增厚、充血、水肿,上皮细胞排列紊乱。子宫腺体排列疏松,腺腔充满脱落的上皮细胞,腺体间单核细胞浸润。

公猪的睾丸肿大,多为一侧性,或两侧肿大程度不一(图

2.2.11-10

)。阴囊皱襞消失,发亮,鞘膜腔内潴留有黄褐色不透明液体,在睾丸的副睾缘,蔓状静脉丝,鞘膜上有纤维素沉着,蔓状静脉丝胶样化,睾丸实质全部或部分充血,切面可见大小不等的黄色坏死灶,周边有出血,特别常见的是楔状或斑点出血和坏死,坏死灶以小叶为单位,也有近十个小叶连片的,面积可达

50px

75px

,在一个睾丸中可见

处坏死灶。慢性病例,可见睾丸萎缩、硬化、睾丸与阴囊粘连,实质大部分结缔组织化。公猪睾丸鞘膜结缔组织水肿及单核细胞浸润,睾丸间质充血、出血、水肿及单核细胞浸润,睾丸实质初期曲细精管上皮变性。随病程发展,精细胞排列紊乱、坏死、脱落,精子少,曲细精管管腔狭窄,充满细胞、坏死碎屑。

六、诊断

根据本病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及母猪发生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公猪睾丸一侧性肿大,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必须进行实验室诊断,进行病毒分离,荧光抗体试验、补体结合试验、中和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等。

临床综合诊断

本病有严格的季节性,呈散在性发生,多发生于初产母猪和

岁以下的儿童,有明显的脑炎症状,怀孕母猪发生流产,公猪发生睾丸炎,死后取大脑皮质、丘脑和海马角进行组织学检查,发现非化脓性脑炎变化等,可作为诊断的依据。

七、防制

一)消灭本病的传播媒介蚊虫

乙型脑炎是一种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由蚊虫叮咬传播,消灭本病的传播媒介一蚊虫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措施。按本病流行病学的特点,消灭蚊虫,是消灭乙型脑炎的根本办法。以灭蚊防蚊为主,尤其是三带喙库蚊。该蚊是造成乙型脑炎在我国和东南亚国家流行重要的传播媒介和病毒储存宿主。应根据蚊的生活规律和自然条件,采取有效措施,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由于灭蚊技术措施尚不完善。若控制猪乙型脑炎,必须严格贯彻兽医卫生防疫制度,搞好猪场卫生环境,定期消毒、除积水,勤灭蚊虫等,可结合爱国卫生运动,消灭蚊虫孽生地,在蚊子多的季节可用药物灭蚊,冬季应注意消灭越冬蚊。因此作好养殖环境的灭蚊工作,能减少乙型脑炎疾病的传播。

(二)免疫预防

科学免疫是预防乙型脑炎之根本,免疫接种的时间是确保免疫效果的关键。应用乙脑疫苗给猪进行预防注射,不但可预防乙脑流行,还可降低猪的带毒率,既可控制本病的传染源,也为控制人群中乙脑的流行发挥作用。采用疫苗接种可控制猪乙型脑炎的危害。

.疫苗种类

猪用乙脑弱毒疫苗,在流行区,应在蚊虫开始活动前

个月,对

月龄至

岁的公母猪,应用乙型脑炎弱毒疫苗进行预防注射,第二年加强免疫

次,免疫期可达

年。常用的是仓鼠肾细胞培养的灭活疫苗,现在试用乙型脑炎弱毒疫苗。该苗系由

1.4

株乙脑弱毒,以

BHK21

细胞株为基础,经组织培养方法制作而成。据报道,上海市奉贤县畜牧兽医站与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等单位协作研究,历时六年多的实验证明,夏、秋分娩的新母猪,经注射疫苗后,产活率提高到

90%

以上,公猪睾丸炎基本上得到控制。目前已有

个省市正在逐步推广应用,免疫接种已达

200

万头次以上。该苗除使用安全外,还具有剂量小(每猪

lmL

),注射次数少、免疫期长及成本低等优点。

.免疫程序与疫苗使用的注意事项

(1)

疫苗接种季节:必须在乙脑流行季节前使用才有效,一般要求四月进行疫苗接种,最迟不宜超过

月中旬。

(2)

疫苗接种月龄:因有母源抗体干扰,

月龄以下仔猪注射乙脑疫苗无效。因此,接种对象必须是

月龄以上的种猪,

月龄以下的猪免疫效果不良,免疫孕猪无不良反应。一般注射

次即可。如间隔

15d

作第二强化免疫,可进一步增强免疫效果。对于后备种猪的第一次接种,正确作法是种猪出生后的五个半月到六月龄间进行第一次猪乙型脑炎疫苗接种,之后种猪每年春季(

月份)在蚊蝇出来前进行一次免疫,用灭活苗或弱毒苗免疫均有良好效果。

(3)

注射部位用酒精或新洁尔灭消毒,忌用碘酊。

(4)

湿苗置

℃保存,忌

℃以下冰冻保存,冻干疫苗可按湿苗保存,更适宜

℃以下低温保存。

(5)

疫苗使用前要检查疫苗玻璃瓶有无破损、污染等异常现象,有则废弃,疫苗瓶使用后限在当天用完。

八、治疗

本病目前无特效治疗药,一般防治措施如下:用抗菌素防止继发感染,同时应用吗啉胍、板蓝根等抗病毒药可提高其治愈率。用降低颅内压药,减轻脑水肿。常用的药有

20%

甘露醇、

10%

葡萄糖混合静注。对兴奋不安的病猪可用氯丙嗪注射液。高热的配以解热药。

兽医吧(微信

shouyiba

)将致力于为广大兽医建造一个休闲交友、学习交流、快乐成长的共同家园!

内容精彩实用,收获不容错过哦!

如果您想和更多吧友互动交流,您还可以加入到兽医吧QQ群(群号是:

229143670

)里来哟!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