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凤头鹦鹉拉丁名(CacatuaGalerita)英文名(Cockatoo)
其中还有小葵花凤头鹦鹉、鲑色葵花凤头鹦鹉、大白葵花凤头鹦鹉等几种。
原产于澳大利亚北部、东部及东南部至昆士兰岛西部、新几内亚及北部、东部岛屿等地。
葵花凤头鹦鹉体长40-50厘米,体羽主要为白色,葵花凤头寿命很长,寿命一般为40年左右,也有的活到60-80年。
葵花鹦鹉羽毛雪白漂亮,头顶有黄色冠羽,在受到外界干扰时,冠羽便呈扇状竖立起来,就像一朵盛开的葵花。葵花凤头鹦鹉的羽毛雌雄同色,无法从羽色鉴别雌雄。雄鸟眼沙为黑色,雌鸟为褐色,食物以葵花籽、玉米、花生米、高粱、稻子为主,每天加喂些苹果和少量青菜。
人工饲养应采用金属笼或金属架,架两边设有金属的食罐、水罐。葵花凤头鹦鹉嘴掾坚硬,破坏性强,饲主要经常检查锁链牢固情况,以免鹦鹉咬坏后逃跑。该鹦鹉聪明,乖巧,富有感情。鸣声响亮,善学人语,深受朗鹦鹉爱好者喜爱。
葵花鹦鹉的羽冠颜色随产地不同而不同,有的几乎是白色的,而松巴岛的葵花鹦鹉羽冠几乎是橘黄色,这种鹦鹉进食相当谨慎,而且大鸟不容易接受新食物,所以在饲养时尽量让幼鸟尝试各种食物,以免造成偏食,葵花鹦鹉叫声也比较大,家庭饲养应当注意不要干扰邻居的生活。
国内多数是上架饲养,建议还是采用大型鸟笼饲养为好,这种鹦鹉容易亲近人,如果在感情上缺少照顾的话,很容易产生心理疾病,啄羽症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人工饲养繁殖并不容易,除非您能买到一对本来就和睦相处的葵花鹦鹉,不然雄鸟常会攻击雌鸟。
饲料以普通鸟食即可,不要让鸟偏食葵花子,青菜水果随时供应。
那么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澳洲的葵花中的神兽物种究竟有哪些??
中文名:星点巴丹鹦鹉
拉丁学名:Macrohynchus
整体概叙:
星点巴丹
鹦鹉属于北澳亚种雄性与红尾黑凤头鹦鹉亚种长得非常相像,雌性
幼鸟与班氏黑凤头鹦鹉类似,而尾部羽色呈现具有警示性的苍白色,头部为带斑点的淡黄色覆羽,且下部身体羽色为具有警示性的苍白色。主要分布在北澳大利亚和自金伯利起到卡奔塔利亚湾。
中文名:黄尾黑巴丹鹦鹉
拉丁学名:Calyptorhyncusfunereus
英文名称:Yellow-tailedBlackCockatoo
科属分类:鸟纲(Aves)、鹦形目(Psittaciformes)、凤头鹦鹉科(Cacatuidae)
地理分布:
澳大利亚东部和南部,从昆士兰南部到艾耳半岛和塔斯马尼亚岛。
繁殖方式:
习性:
在森林中以撕开树枝取食蛀虫和甲虫为生,也吃种子、坚果、浆果和花。在树枝上栖息、觅食,喜在黎明和傍晚去喝水,常贴近树端飞过寻找食物。成鸟鸣声高亢悠长,亚成鸟则发出"嗥嗥"声,彼此间以响亮鸣声保持联系。
体形特征:依据不同亚种从58CM~65CM不等
食性:
以坚果,种子(野草的种子),花蜜,浆果,水果,植物的嫩芽和小昆虫为主,最喜欢的食物为当地的树和松果。
护理:
黄尾黑凤头鹦鹉大部份为黑色,大部分的羽毛边缘都有黄+色,脸颊有黄+色羽毛,尾巴也都有黄+色长条的部分,雌鸟脸颊的黄+色面积比雄鸟来的大,鸟喙为浅棕色,尾部的黄+色有黑点,雄鸟的鸟喙则是黑灰色,年幼的黑凤头鹦鹉类似成年雌鸟,但不同的是年幼的雄性的脸颊有着比较小块面积的黄色。
视频欣赏:
中文名:白尾黑凤头鹦鹉
拉丁学名:Calyptorhynchusbaudinii
整体概叙:
与黄尾黑凤头鹦鹉很相似,但喙要长。是典型的攀禽,鸟喙强劲有力,喙钩曲,上颌具有可活动关节,喙基部具有腊膜。肌肉质舌厚。脚短,强大,对趾型,两趾向前两趾向后,适合抓握和攀援生活。全身羽毛大都是黑色,脸颊和尾巴内羽白色。晚成雏。主要栖息地聚集在植物充足丰饶的区域。喜欢澳洲一些当地的原生果树,喜食树木的球果和种子,例如松果、山龙眼等,有时候也会拨开树皮,以寄生的幼虫为食。分布于树木丛生的澳大利亚西南端的森林区。
外形特征:
白尾黑凤头鹦鹉体长56厘米,翼展110厘米,体重630~750克。雄鸟背部、喉咙、胸部和下部都是黑色,尾部背面为白色,耳覆羽及面颊处有污白斑,翅上黑色覆羽有一个狭窄的棕色的边框和一个非常薄的白线外缘。底部是棕色的苍白边缘。除中央对尾羽是黑色,显示纯白色的尾巴。鸟喙是暗灰色,有粉红色的红缘。虹膜深褐色,双腿棕色。
雌鸟头部、胸腹部、尾部及翅膀有许多美丽的黄色或桔黄色斑点与横纹,尾部呈条状分明的桔黄色,与雄鸟尾部是一片白色不同,雌鸟的喙部是肉色。
幼鸟和雌鸟十分相似,雄亚成鸟面部的白斑不十分明显。直到大约3岁后,才能长成成鸟的羽毛。寿命五十年
栖息环境:
栖息于热带雨林的桉树林,其中降雨量超过750毫米,每年除繁殖季节外,这些鸟会暂时离开东部和北部,但它们仍然在桉树生长的地区活动。频繁出现在林地和果园,偶尔进入农田和草原。在收获果实的时候侵入果园。
生活习性:
白尾黑凤头鹦鹉会成对行动,有时候是小群体,有时候数量则可以达到50只鸟左右。它们喜欢聚集在植物充足丰饶的区域,常常从很远的距离就能听的见它们又长又尖锐的高亢的尖啸声,年幼的鸟儿在飞行中会不断发出粗嘎的叫声,就像在哭泣着乞讨般。喜欢澳洲一些当地的原生果树,尤其是马里桉树(C.calophylla)的种子,也吃松果和山龙眼等,有时候也会拨开树皮,以寄生的幼虫为食。因为取食水果,被当地果农认为是害鸟。
分布范围:
分布于澳大利亚西南端的森林区。是南澳大利亚西部特有的物种,分布在一个相对较小的区域,在繁殖期间,其范围涵盖了该地区从珀斯到奥尔巴尼,通过奥古斯塔。在全年的其余时间,会扩大其领土,并继续北行至西澳大利亚州。
繁殖方式:
白尾黑凤头鹦鹉通常一次产下1到2枚卵,但是只会存活一只雏鸟,孵化时间约4周,由母鸟喂养20天,10-11周雏鸟羽毛会长成3个月或4个月后独立,但是仍然会和亲鸟共同生活直到下次亲鸟筑巢为止。等到雏鸟长成后,亲鸟会加入其它的凤头鹦鹉鸟群,共同前往沿海的区域找寻食物。
中文名:辉凤头鹦鹉(光辉凤头鹦鹉)
英文名:
GlossyBlackCockatoo、GlossyCockatoo
外形特征:
辉凤头鹦鹉体长48厘米,体重400-500克。雄性鸟体为暗褐色,头部,颈背和胸腹为类似炭熏的暗棕色,翅膀和背部为黑色,尾羽内侧有很宽的红色带状羽毛,鸟喙为灰黑色。未成熟的鸟和雌鸟脸上有不规则的黄色羽毛,有的雌鸟会有整颗头都分布黄羽的情况,成熟的雌鸟鸟喙为浅灰色,翅膀下会有黄色羽毛,尾羽会有从浅红色,桔色再到黄色这样的渐层色彩。
栖息环境:
该物种栖息在澳洲海岸开阔的森林和林地,从大分水岭至里弗赖纳地区(Riverina),出现在海拔1000米的橡木林区,主要栖息于开阔的鸡冠木麻黄林地。
生活习性:
辉凤头鹦鹉数量很稀少,只有在某些特定区域才看的见,这种鹦鹉喜欢选择靠近木麻黄树的周围作为繁殖和觅食的活动范围。繁殖季节通常只有亲鸟加上雏鸟一共三只一起行动,一般不成群活动,但偶尔也会有40只鸟一起活动的情况,通常只有喝水的时候才会降落地面,有区域性迁移的行为,生性吵杂,如果整群受到惊扰会集体飞到邻近的树上。
特别喜欢木麻黄树的种子,有时候也吃一些桉树种子,或是一些从腐树木上捉来的昆虫和其幼虫为食。
分布范围:
分布于澳大利亚东海岸,昆士兰州、新南威尔士州和维多利亚州的东部省份。一个独立的亚种还生活在南澳大利亚的袋鼠岛。
繁殖方式:
辉凤头鹦鹉每年3月至8月进入繁殖季,一般选择桉树上大型中空的树洞做巢址,巢通常距离地面高度从3米至30米以上,许多种类的凤头鹦鹉在地面上养育后代。蜥蜴是鸟卵和幼鸟的害敌,所以成年凤头鹦鹉必须时刻提防蜥蜴的偷袭。刚出生的幼鸟的喙是肉红色的,不像它们的父母,喙是黑色的。
每窝产1至2枚卵,孵化期约28天;雌鸟单独孵卵,如果2颗蛋皆孵出,较晚孵出的幼鸟常被亲鸟忽略而死亡。幼鸟孵出后,母鸟会待在巢中3个星期,在这期间由雄鸟喂食雌鸟,雄鸟一天会喂食母鸟2次,四个月后雏鸟羽毛丰满能自己飞行并觅食后仍然和父母待在一起,直到下一个繁殖季节。
中文名:马修红尾黑凤头鹦鹉
拉丁学名:Naso
整体概述:
马修红尾黑凤头鹦鹉与红尾黑凤头鹦鹉亚种类似,但相对比起来体型更大;
雌性与
幼鸟的头部覆羽以及上身的羽色呈现较大幅度的黄色。目前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极西南部地区;濒临灭绝。相似的物种有辉凤头鹦鹉体型较小,不易被发现,羽毛较短;体型为球根状;
有黄色斑点,而头部羽毛不呈现斑点的样子,下部身体也没有具有警示性的黄色羽色;性格安静,不易被发现;雌性与雄性叫声不同。
视频欣赏:
中文名:钢钢巴丹鹦鹉
英文名:Gang-GangCockatoo
整体概述:
钢钢凤头鹦鹉是十分特殊与美丽的凤头鹦鹉,性别可轻易地从外表判断,头部红色的是公鸟,灰色则是母鸟,公鸟在幼鸟时期头部的红羽稀少且分散,会随着年龄而增加;钢钢凤头鹦鹉在鹦鹉养殖业中非常罕见,许多人相信它们比其它种类更难饲养及照料,且繁殖难度高,也常容易产生拔羽的症状,这些问题多半是与许多钢钢凤头鹦鹉是来自野外的野生鸟有关,由于数量不多,这些美丽、特别的凤头鹦鹉应都由专业繁殖者与保育团体来作为繁殖复育计划,全世界总数量应超过2万只,它们也受澳洲政府法律保护。
地理分布:
钢钢凤头鹦鹉分布在澳洲的东南部,从新南韦尔斯中部的海岸地区到南澳大利亚东南部,塔斯马尼亚岛北部也有其族群,曾引进到袋鼠岛可惜未能成功生存繁衍。
饲养摘要:
即使在澳洲本地,人工饲养的钢钢巴丹也是很少,不好照顾与易养成拔毛的习惯也是饲养情形不普遍的原因之一,很少见到一对都有良好羽毛状态的成鸟;食物的供应需多样性,以达营养均衡,常发生钙质吸收不良的问题,添加水溶性的钙质补充剂至饮水中可改善此问题,新引进饲养的鸟适应情况通常都不好,刚开始可能会拒食,提供大的笼舍(至少5x1.2x2m,最好是6x4x2m规格的笼舍)与定期供应新鲜树枝或玩具是必要的,这些对预防或治疗拔羽症有很大的帮助。
繁殖:
人工饲养数目非常稀少,繁殖上的讯息较不完整,笼舍要够大,将巢箱安装于最高处,繁殖期时有攻击性,对于巢箱的检查无法忍受,不能常常打扰正在孵蛋或育雏的亲鸟,否则可能导致亲鸟遗弃蛋或雏鸟,甚至可能杀死或吃掉幼鸟,在气候炎热的地方繁殖成果不彰,在较寒冷的地区繁殖成果较好,平均窝卵数约2颗,有时3颗,孵化期约25-29天,7至8星期后羽毛长成。
习性:
栖息在低于海拔2000m的山岳森林中,尤其钟爱尤佳利树林,冬天通常待在开阔的林地、农耕区、市区的郊外等地,夏天或非繁殖期时可能会在低海拔地区活动,繁殖期外通常成对或成群活动,偶尔会聚集约60只左右的较大群体,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树上活动,只有喝水时会到地面上,繁殖季节约始于10月至1月,喜爱将巢穴筑在水源地旁边的尤加利树洞内,一窝约产2颗蛋,有时3颗,孵化需一个月,8星期后羽毛长成,但仍由亲鸟喂食4至6个星期后才会离巢,有时会与粉红胸凤头鹦鹉杂交繁殖。
体形特征:
35cm(13.5吋),体型约与粉红胸凤头鹦鹉(桃色OR粉红巴丹)一样大。
食性:
爱食用各种种子,尤其是尤加利树的种子,浆果、坚果、水果、昆虫幼虫等也是主要食物。
视频欣赏:
视频欣赏:
淘宝旺旺咨询与购买请打开手机淘宝
搜索店铺名:
爱珠兴隆泰家有宠物鸟
做鸟粮我们是认真的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查看更多历史信息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4-08
03-07
03-07
03-07
03-07
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