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上面的
水族圈
关注我们哦!
1.灯类鱼有多种饲养模式,但究竞哪一种养法最好呢?
答:如果“最好”仅指鱼体色鲜艳、健康而少病,则养在水草缸中最理想了。原因是水草缸中有多种水草,水草的烂叶等使缸水成分复杂化,水质更接近自然,另外很重要的是水草及时吸收掉缸中鱼所产生的废物,如氨等排泄物,从根本上减少了水质的不安全因素,使鱼健康生长。
2.“灯类鱼只能活两年”,此话正确吗?怎么让灯类鱼活得更长久?
答:灯类鱼命不长这种说法,可能是受了某些小型鱼(如孔雀鱼)命不长的事实影响而误传的。一般来说,要让灯类鱼活上3~4年,并不必“特别关照”,只要注意水质、严防感染各种鱼病、适时对水就可以办到。怎么让灯类鱼长寿是热带鱼饲养者考虑和研究的事。一些“行家”比较统一的意见有如下几点:一为较低水温(20℃左右)饲养。在低水温中鱼体内各种生化活动、酶的作用等显著地比常温来得缓慢,鱼的生长、发育也均慢,自然衰老也来得慢。一般只要鱼能正常生长,水温可以低到20℃以下,有人冬季长期维持水温18℃,那些灯类鱼长得慢是肯定的,但到初夏却也能正常繁殖。二为提供足量光照,目的是让鱼缸(池)长出一些青苔等,让鱼啃食藻类好处多多,其中天然维生素C、维生素E及叶酸等对抗衰老也是必不可少的。三为提供较宽敞的活动空间,即鱼密度不能太大,但不是说密度越小越好,这样可使鱼的“精神舒畅”而不紧张,同时水中排泄物少,水质优良,也有益于鱼的长寿。
资深鱼友分享,灯科鱼日常患病及其处理手段
很多水草缸玩家都喜欢养灯鱼,大家在养殖灯鱼的过程,会遇到各种各样问题,其中鱼日常患病比较多见,根据我多年养殖灯科鱼经验来看,采用用药和物理手段比较有效。
先说灯鱼疾病,最常见的是白点虫所引起的白点病了,白点是一种寄生虫,会由体表钻入表皮层,到达真皮层时开始吸食鱼身上的营养,使鱼营养不良患病。
白点病通常出现在换季时温度不稳,或是换水时造成的水温急剧变化后,造成鱼体的抵抗力降低,使病原体多子小瓜虫有机会入侵,病状初期鱼体胸、背、尾鳍及体表能看见白色的胞囊。严重时白点遍布全身。病程5-10天发现时已较严重2-3天死亡。
白点病首先应该要迅速隔离,然后使用专门针对白点的药物,白点净进行治疗。当水温15度以下使用白点净0.15ppm,水温15度以上使用0.1ppm。
除了药物治疗,还可以使用加温办法,来治疗白点病,由于小瓜虫只能生存于10-25摄氏度的温度环境中,此时小瓜虫的发育周期为10天,水温高于此温度时小瓜虫会加快发育5天就会完成发育在未及繁殖时死亡。
所以我们在发现白点病时只需将水温升至28摄氏度左右,小瓜虫就会因为自动完成发育而死亡。连续保持几天就可以根治白点病。
灯科鱼有时还会得一种霓虹灯病,这是在小型脂鲤科特有的疾病,霓虹灯病是一种可怕的传染病,此病最初发现于霓虹灯,故得名。其他脂鲤科鱼也会有。
症状初期鱼会无规律的游动,离群。随后,开始消瘦,典型症状是背鳍下面肌肉里出现苍白的区域并扩散。
病因主要由孢子虫引起,孢子由饵料代入鱼体,在鱼体内变成阿米巴型细胞,扩散到整个身体,组成一组组的球型庖囊,肌肉纤维被庖囊逐渐取代,皮肤受损或鱼死亡时,才会把庖囊被释放出来,并有有多次感染症状,多发生在10-25摄氏度的温度环境中。
鱼一旦的了霓虹灯病很难根除,不过目前较为有效做法是,使用新型抗寄生虫处理剂和以有机银化合物处理剂混合使用,在用泥炭处理水并使用硅藻过滤器做强有力的过滤.
还有一种办法就是把患病灯科鱼转移走,然后拆卸下水族箱的附属物,对水族箱进行彻底消毒,这也是一个有效的办法。
除此之外,如果是新买进的鱼,新换的水环境也可能造成鱼生病,新买的鱼,它们还没适应运输环境又被带到新家水环境中,这样的鱼很容易“受伤”,如果家中老水亚硝酸盐浓度过高时,鱼就会很容易死亡。
刚买到家灯鱼,最好开始先少量为食,尽量不要让饲料沉到下面,有吃完再喂食没有吃的话要把剩余的饲料捞出来,刚下缸的灯鱼7天之内,要注意是否有连续死鱼,发现每天死个一两只,有的话必须要赶紧下药医治,否则容易传染给其他灯鱼,导致全缸灯鱼死亡,
一般都是同时使用细菌性和霉菌的药一起下,下药期间关灯并且禁食,直到鱼只不再死亡稳定后才开始喂食。
所以新买来的灯鱼,要给它“倒水”,还要过滤要24小时全开,15天要洗一次过滤棉,不要全洗,洗一半即可,这样新买来的鱼才会少生病,提高灯科鱼的存活率,以避免因换水环境造成鱼生病。
以上就是灯科鱼日常患病及其处理手段,希望能对新老鱼友养殖灯科鱼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TheEnd-
试试聊天窗回复这些关键词:
|水族箱
ADA比赛|ADA赏析|ADA造景|水草欣赏|水草文章
|草缸
|龙鱼
|短鲷
|金鱼
|观赏螺
|鹦鹉鱼
|鼠鱼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4-08
03-07
03-07
03-07
03-07
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