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古论今·国庆特刊】“入窟尽是探奇者,出窟全变猜谜人”——世界第九大奇迹龙游石窟 【谈古论今·国庆特刊】“入窟尽是探奇者,出窟全变猜谜人”——世界第九大奇迹龙游石窟【谈古论今·国庆特刊】“入窟尽是探奇者,出窟全变猜谜人”——世界第九大奇迹龙游石窟

【谈古论今·国庆特刊】“入窟尽是探奇者,出窟全变猜谜人”——世界第九大奇迹龙游石窟

为迎接国庆70周年,市教研室特举办“讲好衢州历史故事”高一学生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成果比赛活动,将历史学科和地方文化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精神滋养结合起来,将爱乡与爱国衔接起来,引导学生如习总书记所讲的“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用更加生动鲜活的表达方式,努力讲好衢州故事,传播衢州好声音,展示衢州好形象,展现新时代文化风采。

本次“讲好衢州历史故事”内容十分丰富,共有三大系列即:“历史人物篇”“历史事件篇”“历史遗存篇”。其中历史人物既有唐代县令杨炯,宋代丞相赵抃,状元余端礼、程宿、黄大谋等,也有近现代人物余绍宋、叶廷芳等,更有身边的人物如“一生为教育付出的爷爷”“参加红军的曾祖父”等;历史事件篇,很多学生聚集“红色革命”“衢州抗战”等主题,其中《刺痛我!芥山》赢得了评委老师的一致好评;历史遗存篇不但有古道、古村、古桥、古湖,还有古店铺、古瓷窑等。这些故事里有正直、清廉、勤勉、尚学……更有为理想正义而献身的精神!这些故事更反映了当代高中生看待事物的角度和价值观,个个打动人心!让我们一起来听……

衢州市教育局教研室陈春露

“入窟尽是探奇者,出窟全变猜谜人”

——世界第九大奇迹龙游石窟

在一个偏僻的地方,有一处名为姑蔑的古城。那里的龙游石窟远近闻名。

龙游石窟位于浙江省龙游地区的地下石窟群,自从1992年被发现以来,经多家新闻媒体的报道,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引起了考古界,旅游界以及有关方面的关注。从金华市区出发,行车一个多小时大约70余公里的路程到达目的地。此地处浙江中部,属衢州境内,一个叫石岩背的小山村,这个坐北向南、背山面水的小村落,自古就有“风水宝地”之说。站在村前眺望远处,一条衢江环绕而过,视野开阔,颇有神往缥逸的感觉。村边临江处有一座竹林禅寺,寺中香火袅袅,佛音阵阵。1992年6月9日,吴阿奶与其他三个村民动用四台抽水泵连续17个昼夜的抽水,终于为人类展现出又一个可以与UFO相提并论的世界之谜。在吴阿奶的带领下,进入了一个神秘的地下世界,宏伟壮观的气势,扑朔迷离的奇迹。令人惊叹叫绝,也让人百思不解,半天时间的寻秘却让人终身难忘。

一个在地底沉睡了上千年、举世罕见的浩大地下工程,自从20年前被几个农民无意中发现后,至今仍像一个巨大的感叹号竖立在史学家、考古学家、建筑学家和游客的眼前。这就是被观者惊呼为“旷世奇窟”的龙游石窟。

拥有良渚、河姆渡文化遗址的中国浙江,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在其境内的钱塘江上游、衢江、灵山江交汇处,有个并不起眼的小县城,县名“龙游”。县虽小,但其历史可上溯至春秋时期,当时叫“姑蔑”。迄今为2500余年,堪称浙江省第二大古都。龙游石窟便位于该县城北三公里处的一个临江小山中,当地人称此山为“童坛山”,方圆不过数里,但山腹内竟容藏着24个大小不一、布局精妙的人工洞窟。在被发现前,他们均被水淹土埋,加上洞口岩块崩塌,所以难见真容。当地政府如今已开发出其中的五个洞窟供游人参观,这些洞窟的形制规模大体相当,洞厅面积小则数百平方米,大则逾千平方米,洞高在20至40米不等;洞口均呈矩形,洞壁陡峭,洞顶则呈圆弧形斜伸,洞中有二至五个粗大石柱撑顶,其横截面均为熨斗状,大者需五人合抱。洞顶、洞壁和石柱的表面无一例外地凿刻着细密的斜纹,状若虎斑;从洞口至洞底均有一条宽大石阶,石阶呈波流形,每个洞窟的底部均有一至两个凿挖而成的石池和人工斜坡。

大批专家和学者纷纷对石窟形成的年代及用途提出各种不同的推想和论证:采石场、墓穴群、藏兵站、储冰库,巨石文化,道家福地、造反的采矿人安身之处等等,众说纷坛。龙游石窟在出现之初曾被人认为是一个废弃的采石场,因后甫一发现并未造成轰动,默默无闻长达六年之久。直到1998年才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如今人们发现在渠江北岸类似的石窟星罗棋布,附近2.88平方公里的地下至少有50个洞窟,在古代并不发达的科技水平下,完成如此浩大的地下工程,实在让今天的人们匪夷所思。而窟中的重重谜团,更使得观者了“入窟尽是探奇者,出窟全变猜谜人”。

龙游石窟是我国古代最高水平的地下人工建筑群之一,也是世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一大奇观,它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体现,集人文、艺术、文化、工程技术于一体,因此,这一偶然发现也被当地人称之为“世界第九大奇迹”。

虽说这称号是龙游城里可爱的人们自封的,但龙游石窟的壮观景像却是实实在在的。有人做过统计,若每天投入1000人不分刮风下雨,夜以继日的工作也需要耗费六年的时间。况且模式统一、工艺讲究、精雕细凿,实际工作量要远远超过人们的理论推算。

龙游石窟的气势壮观,设计精巧科学,施工规范先进,确实具有鬼斧神工之魅力。每个石窟就是一座宏伟的大厅,呈倒斗矩形状,出口小下面大,一面陡峭,一面按约45度角倾斜,四壁笔直、棱角分明。石窟项部及洞壁的凿痕排列规则有序,凿线整齐划一,该平行则平行,该弧状则弧状,宽度约在一尺左右,犹如出自一人之手,又似机械加工一般,石窟沿壁有台阶上下,呈锯齿形,锯齿间相隔达三米,其中台阶到洞口要有四米,每个石窟都有粗大的情擎助支撑着顶部,多则四根,少则一根,最大的周长为十米,最小的周长为五米。且三角形尖朝里,面朝前,每个石窟自成一体,互不相通,石窟内部都有一个半凿半砌的矩形方池,约20平方米,深的五米。在一号石窟站立抬头十米左右处,清晰可见一幅岩画,内容是马鸟鱼三种动物,这是已发现的七个石窟中唯一的窟内岩画,那岩画线条浑厚古朴,粗犷流畅,很有意境。

工程浩大,设计精巧的龙游石窟,竣工的确切时间无从考证,龙游的人文记载约始于汉代,此前无古籍可查。在周、秦史料及唐朝文献中,韩愈曾撰写《徐偃王庙碑》,其中有“凿石为室,以祠偃王”的记载,所谓偃王即西周第五个皇帝且不谈凿石为室的“室”该有多大,又与龙游石窟有何联系尚存在许多疑问,如果真是,石窟的凿成,距今至少已有2500至3000年的历史,星转斗移的岁月,旱涝战火的洗礼,背天的山坡已变迁,裸露的岩石也风化,而石窟内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形态、纹路、痕迹却依然如新,犹如昨日所为。

想成为探奇者吗?如果是,那么请来龙游,我带你去看看。

作者系龙游中学学生

指导老师:黄有华

(图片来源于网络)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