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不太讲旅行或旅游,我常常用的一个字是“出走”。人在一个环境太久了、太熟悉了,就失去他的敏锐度,也失去了创作力的激发,所以需要出走。
我70年代在欧洲读书,那时候我写关于文艺复兴的艺术史,老师问我:“你有没有去过意大利?”我说:“还没有。”他说:“你没有在米开朗基罗的雕像前热泪盈眶,你怎么敢写他?”
后来我在意大利跑了一个月。身上就是一个背包,两件衬衫。我也曾经睡火车站,那时候坎城的火车站是一片年轻人睡在里面。
他们问我:“你怎么没带报纸?要铺报纸的。”他们就分给我。早上五点,警察带了一大桶的咖啡,当,当,当,敲着桶子,叫醒大家,请大家喝完咖啡离开,火车站要营运了。
不要问该准备什么?先问你爱什么?
欧洲有种青年出走的文化。我在翡冷翠(意大利佛罗伦萨)认识十四岁的苏格兰小孩,带个毡呢帽,打扫厕所一个学期存的钱,就到欧洲来旅行。
花完了,一点也不害怕,就去街上吹苏格兰风笛,再继续下一段的旅行。
我那时候感触很深,不同的文化,年轻人可以这么不一样。他们将来长大以后,担当的事情也绝对不一样。
我们宋朝诗人柳永说:“今宵酒醒何处?”中国文化里面本来有这个东西。可是这个文化老了,失去了走出去的勇敢,年轻人的生命力没有了,生命力消失了。
我希望“壮游”,带动的是年轻人走出去,打出一片天。如果今天不能打出一片天,将来一辈子也不会有出息。
很多人要去欧洲,都会觉得我在欧洲很久,就会来问我:“我要去欧洲,要准备什么?”我就会反问他:“你觉得你要去做什么?”
当你自己很清楚要做什么、意志力很强的时候,所有困难可以一层层克服。
我们今天小孩的准备,他们的信用卡、语文,绝对比当年拿着商品样本在欧洲闯的台湾商人好,但是他们就是走不出去,因为他们没安全感。甚至有人好几年都在问,但最后就是走不出去。
其实壮游有一部分,是先走出去再说。
我常常跟朋友说:“《西游记》孙悟空那么厉害,他一翻筋斗就是十万八千里,那他去取经不是很容易吗?为什么是唐三藏取经?”
因为孙悟空没有动机,而唐三藏有动机,虽然没有取经的能力。
但是动机是比能力重要的。没有动机,根本就没有出发点,连起跑点都没有。只要有动机,就很棒。最怕的是无所爱。
如果年轻人想要走出去,我会问他:“你爱什么?”如果喜欢摇滚,要去玩重金属,想要跟乐团,我都觉得很好。
此外,“壮游”的“壮”字,不只是炫耀。壮这个字,包含了一个深刻的、跟当地文化没有偏见的对话关系。
旅游是很大的反省,是用异文化去检查自身文化很多应该反省的东西。比较里面,才了解文化的不同,没有优劣。
就像写《裨海纪游》的郁永河,他看到原住民被抓来拖牛车,下雨他们就在淋雨。
他就问:“为什么不让他们在屋檐下躲雨?”翻译官就告诉他:“他们其实跟动物差不多,他们是不怕淋雨的。”郁永河就叹了一口气说:“亦人也。”
所有好的旅游书,都会有这个观点。
著有《真腊风土记》、出使吴哥城的周达观是元朝的北方人,所以他南下的时候,受不了天气。他不了解当地人怎么每天洗好多次澡。一年之后,他变了。
当初他带着大国心态,当时元朝那么伟大,但他后来说,真腊(柬埔寨吴哥窟),一个小小的东南亚国家,可是礼仪这么严整,“不可轻视也。”
我觉得,人不可能没有主观,可是慢慢在旅游里面,修正自己的偏见跟主观,才是好的旅游。
不只向外观察,而是向内反省。
即使只是参加旅行团,也可以有不一样的体验跟视野。现在信息真的很发达,在出发以前,可做一些准备的工作。第二个,到现场之后,尽量检讨自己的主观。
我带朋友去吴哥窟,我会说,“我现在带你们去柬埔寨人的家。”他们下车都会吓一跳,真的什么都没有。
我们叫做“家徒四壁”,他们连壁都没有。我在台湾,老觉得我还缺什么。到那里,我第一次想:“我在台北家有什么?”
我以为我比他们富有。可是后来我看到他们男男女女从田里回来,脱光光地在河里、莲花当中,彼此泼水、唱歌,我觉得他们比我富裕太多了。
我一生当中都没有这样的经验。我觉得这就是个很大的收获。
所以我觉得任何一个旅游都值得,因为只要一对比,你都会回来检讨自己的生命意义和价值。
旅游不只是看,更是找到自己内在最美的东西。外在的风景,其实是你自己的心情。所以壮游绝对不只是向外的观察,而是向内的反省。
在一个环境久了,不但爆脑浆、爆肝,还会变得“僵化”与“麻木不仁”。
出走当然是一个很棒的选择,若短期无法成行,阅读、手作、聊天、学习、陪伴、分享、运动、散心、唱歌、画画......也是很不错的方法。
只要能让你的生活比重产生变化,自然也会改变你的生活质量,避免脑子僵化、心灵麻木了。
有多久没抬头看看天、看看路边的小花小草、听听在行道树上吱喳的小鸟?
就从这个简单的改变开始吧!
作者简介:
蒋勋,台湾知名画家、诗人与作家,代表作有《汉字书法之美》《蒋勋说红楼》《孤独六讲》《美的沉思》等。本文原标题《人需要出走》。
文章来源:
蒋勋(ID:jiangxunfm)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深夜阅读经授权发布
这才叫旅行,你那只能叫旅游
真正的旅行,从来不是一堆照片的堆砌和疯狂的购物。
旅行是一种体验和感悟的过程,把一切都视为人生的一种经历,一种体验。
你需要带上心灵去旅行,否则你就像舞台上戴着桎梏的玩偶,虽然不断地改换幕布的风景,却终究换不了心情。
所以,比起用镜头,更重要的是用眼睛,用心记住沿途的美景。
以各种方式发呆
真正的旅行时间过得特别慢,因为它不是为了赶时间,走马观花的打卡景点。
生活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每天都在奔波,却忘记了,偶尔的放空,将该放下的放下,才能有更大的空间去积累。
带走一些东西
离开前,带走一些当地的东西作为纪念,不一定贵重,或许只是一片树叶、一块石头,也可以是装一瓶沙子、一张明信片......
不用太繁琐贵重也,最重要的是把回忆带走。
住民宿,跟房东交朋友
开民宿的人都有一颗艺术家的心,选择住民宿,其实就是住在民宿主人们深深浅浅的情怀里。
和民宿主人聊聊天,还可以和天南海北的朋友,聚在一起,会让你收获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故事。
在当地晨跑锻炼
有人说,跑步是梳理一个城市肌理最好的方式。不是在大巴或者地铁上匆匆走过,而是融入到当地的人群,慢慢跑细细品味。
让风景决定速度,让心情决定行止。跑着跑着,把一个城市慢慢看进眼里和心里。
去逛当地的市场
有人说:"如果想要了解一个城市的生活,那就去市场吧。"
因为菜市场的热闹繁华最能反映出当地人的生活状态,也最能丰富自己的旅行经验。
参加当地活动
如果旅行中恰好遇到当地的节日,那就再好不过了。
节日,一个国家文化的“灵魂”部分,是深入了解一个国家的最好方式,感受异国他乡的氛围。
寄一张明信片
我们生活当中,有时候更需要一些小细节,小惊喜来感受生活的美好。不如寄一张明信片。
许久之后收到,有些熟悉又略带陌生的惊喜,或许能让你在平凡乏味的俗世中回味很久。
在当地的留言墙写下心情
找一处当地比较有代表性的留言墙,留下自己在这座城市的回忆。
或许多年后,你会想起这座城市,曾经有过属于你的欢乐。
发掘城市的历史
如果眼中只有房子、树、山、水,却不晓得背后蕴含的历史与文化,这顶多算是换个地方逛街。
面对同样一件事、一个物品、一处景点时,你了解得越多,看到的就一定也越多。
乘坐大众交通工具
让方便的大众交通工具带你到不同的区域,在地铁上你可以观察到最真实的当地人,匆忙的上班族,去上课的学生。
用一个车厢、一段路的时间好好捕捉这些城市百态吧。
学会新的技能
让旅行和学习新技能完美结合。可以挑战自己尝试新的不同领域。
学做当地美食,学潜水,学跳伞,都会为你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记录自己的心情
一次旅行最大的收获,是旅行之前的期待、旅行进行时的感动和旅行归来时的回味无穷。
所以,不要忘记做做手账,随时随地记录旅途点点滴滴,留下对城市的记忆。
只有深入灵魂的体验才会让人刻骨铭心这些旅行体验,值得你一个一个去实现!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7
03-07
03-07
03-07
03-07
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