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生活没有容易二字
从什么时候开始
很多小孩子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这些压力指的不是生活的压力
而是父母给予自己的压力
有些孩子因承受不住这些
甚至选择了轻生之路
“如果你看到了这封信,我大概率已经死了。我不得不说,
我活得太累了。
你们从小便希望我如同成人一般。现在,又想让我早已遗失的‘东西’找回来。老师对我的失望,同学‘开玩笑’般的话语,
为你们我早已绝望。
现在,我只希望,能多‘睡’一会儿。
对了,忠山公园那幢楼的书房抽屉里,有些东西要给你们看。”
12月15日,四川泸州,当天,网传江阳区忠山公园对面小区内一小学生留下字条后坠楼,字条内容令人心酸。
经豫视频记者核实,当天当地确实发生一起小学生坠楼事件,但事发地为龙马潭区某小区,非网传江阳区。在疑似小男孩坠楼前留下的字条中,男孩手写道:
“我活得太累了,现在只希望能多睡一会”。
江阳区教育局表示,
目前不能透露该事件详情,具体事发原因警方正在调查中。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要得到重视
看到这个新闻
不少人
都非常痛心,孩子才上小学,竟然能写出如此绝望的文字,
不知道他在生活当中到底承受了多少压力。
一位网友表示:
孩子在信息爆炸的社会生活里被迫接受,一无外界理解开导,二没有强大的内心化解,确实非常累。成年人还有崩溃的时候,现在的小孩承载了太多成年人世界的压力,
孩子为什么就应该被认为活得简单呢?
更有网友发声: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应该要得到重视了!
是什么,导致了孩子的脆弱
《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8)》教育蓝皮书中,搜集了中小学生自杀的案例,结果显示:
学习压力和家庭矛盾,
是导致孩子自杀的最大直接因素。
我们看得见的导火索可能是父母的责骂,老师的批评,学业不如人意等等。
这些理由看似鸡毛蒜皮,并没有沉重到令人绝望,怎么就成了压垮孩子的稻草?
想要理解孩子的脆弱,就得先真正了解我们的孩子。
青少年教育专家陈默老师,经过20年的大量观察,总结为一句话:
中国的孩子已经变了,老师和家长却还没跟上。
过去,我们的努力和目标,是为了生存。只要能吃饱穿暖,就会觉得满足和快乐。
可是,00后的孩子从出生起,就不再需要为了生存而担忧。
按照马斯洛的经典层次需求理论,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五类: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也就是说,
如今的孩子,早就跨越了最低的生理、安全需求,发展成了
对爱和归属、尊重、和自我价值的需求。
如果父母和老师不能理解这一点,就会出现需求的不对等。
这种情况下,
一边是孩子渴望话语权,渴望被尊重,渴望发展独立的个性;一边是父母和学校依然采用陈旧的教育模式。
孩子内心的需求长期被忽视,就会引发极度的不安和矛盾。
最后,
孩子在压力中不断撕扯,自我信念逐渐崩塌,失去了对生活的希望。
日积月累下,悲剧的发生,往往只需要一个导火索就足够了。
脆弱感背后,是虚弱的自我
陈默老师针对当下孩子的困境,说过一句很扎心的话:
如今孩子的现实感都非常弱,他们
“一不怕死,二就怕苦”
这两种脆弱不堪的心理背后,隐藏着孩子贫瘠的自我。
综艺节目《亲爱的小课桌》中,有一个叫凯凯的男孩,以“酷爱”做卷子震惊全网。
只有一年级的他,除去妈妈布置的各种作业外,一个寒假累积量就高达376张试卷。
凯凯妈妈只是无数焦虑父母的一个缩影。
当我们把孩子的学习看作头等大事的同时,孩子户外自由玩耍的时间也被压榨殆尽。
孩子丧失了摸爬摔打的机会,没有感受过危险和挫折的挑战,也失去了获得宽厚生命的体验。
于是,
孩子生命的支撑元素很单一,除了学习,一无所有,精神世界贫瘠而又脆弱。
更艰难的是,在这种军备竞赛的氛围下,父母对孩子异常严苛,却又容易忽视孩子的心理需求。
比如,太过焦虑,紧盯着孩子的学习,放大他们的行为。
一旦孩子出现错误,就会忍不住唠叨、否定、打击,不断推拉着孩子往前冲。
孩子的自我价值体系本来就很单薄,得不到认可和鼓励,又失去了自我接纳的可能性。
这种情况下,孩子就像活在冰火之中:
外面压力重重,里面精神贫瘠,内外夹击中,孩子自我厌弃,摇摇欲坠。
如何养出坚强乐观的孩子
孩子应该怎么教育呢?怎么才能让孩子有一个健康快乐幸福的童年,这是每一位家长应该考虑的事情。
消防安全基本常识告诉我们:“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火灾之后还可以重建,
但人的心理一旦发生了严重的疾病,很有可能会造成终身的遗憾。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预防胜于治疗
,在早期重视心理体检,加强心理干预,着眼于儿童青少年的健康发展。
专家提醒,
如果你关注到孩子有以下这些信号,请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常常情绪低落或易怒
过度焦虑或担心
害怕和恐惧、经常做噩梦
害怕与人交往、总想独处
听到声音或看到不存在的东西
不能静坐、不能集中注意力
每天需要多次清洗、清洁物品或某些重复行为
谈到自杀或死亡
伤害他人或动物、有暴力倾向
饮食或睡眠习惯有重大改变
对朋友或平时喜欢的事物失去兴趣
辍学或成绩较差
在心理咨询中,青少年期常见的心理问题大致表现如下几个方面,家长与老师也要着重关心这几个方面的问题,并加以教育与引导:
学习压力
对于不少青少年而言,唯一的任务就是读书。
中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常给他们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因为学习压力而陷入痛苦的青少年屡见不鲜。
这其中不乏重点学校成绩优秀的学生,他们的思想压力常来源于他们对学习现状的不满和不恰当的比较,不能接受自己的现状,过分注重结果,而体会不到学习的兴趣,整个社会、整个学校都在比较的氛围中,要学生真正做到放弃比较,接纳自己的确不易。
考试焦虑、厌学及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记忆力问题等,是青少年及家长前来咨询的常见问题。
这些情况在期末、期中、升中、高考、周围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如父母关系发生突变等)时更为集中和突出。
有些青少年承受不了这些心理压力,有时会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反抗情绪,形成家庭暴力,有极个别甚至消极厌世。
人际交往的压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独立意识的增强,青少年与社会的交往越来越广泛,他们渴望独立的愿望日益变得强烈,社会交往、发展亲密的伙伴关系是青少年一种精神需要。
因人际关系压力而烦恼的年轻人通常表现为自卑、过分注意他人评价、容易受到伤害、虚荣心强、怕丢面子等。
一方面,他们要求独立,希望能够摆脱依赖父母的生活,渴望走出家庭,建立伙伴关系;另一方面,又缺乏信心,害怕挫折。
尤其是那些性格内向,心理承受能力较弱,而自尊心又极强的青少年,很容易在集体中感到压抑感和孤独感,被这种心理阴影笼罩而不能自拔。
家长、教师或心理工作者应帮助青少年改变一些不恰当的认知和态度,引导青少年客观分析自己的现状,学会接纳自己,允许自己有缺点,有失败,有可能丢面子,完善的人不存在,不要过分苟求自己,也不要对外界寄托过多过高的期望,在行动和实践中增强信心培养技巧。
沾染不良习惯和不良嗜好
青少年期虽然心身发展较快,但此时他们思想尚未成熟,对社会的认识能力、辨别是非能力不强,自我控制能力差,同时青少年好奇心及模仿性强。
使他们很容易受同伴或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易养成不良习惯和沾染不良嗜好。
现在有不少青少年沉迷于电子游戏、电脑游戏或上网而不能自拔,严重危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部分青少年因交损友甚至走向吸毒、偷窃等违法犯罪之路。
有人说,孩子的脆弱,是因为他们顺风顺水,被保护得太好。
可是,
被保护不等同于被爱
真正被爱丰盈的孩子,生命力顽强,面对困难和挑战,勇于进取,绝不会无助绝望。
当我们剥夺了孩子丰富的生命体验,给予他不需要的关注,却又不能给予真正的营养时。
我们又怎么能责怪孩子不够坚强呢?
用包容和鼓励,去点燃孩子对生命的热爱。
用爱和尊重,给予孩子心理的安全。
当孩子知道背后有人靠,生活里有小欢喜,他就能够迎着阳光雨露成长,希望之火不息。
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转发自:开心冬夏令营
本公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End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8
03-08
03-08
04-04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