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同性朋友关系很好=我是同性恋吗 和同性朋友关系很好=我是同性恋吗和同性朋友关系很好=我是同性恋吗

和同性朋友关系很好=我是同性恋吗

监狱里的“捡肥皂”,多为“假性同性恋”

@匿名:

TIE,关于男txl方面的事情,我想深入了解,同时也是我自己的解脱与救赎吧,因为高三我也对一个男生动过情,我自我怀疑过,这个是不是爱,还就只是哥哥与弟弟的感情?我也不太确定。对于自己的性取向,也没有明确。

男生间勾肩搭背是常态,女生间亲亲抱抱牵手手也不稀罕。

但你是否也会在某个瞬间,察觉到心中别样的情愫,然后开始质问自己:

我是喜欢上ta了吗?

喜欢上同性的我,是同性恋吗?

但同性恋可不是“喜欢”同性那么简单。

每个人都可能喜欢同性

在琢磨自己的性取向之前,先得弄清楚什么叫性取向。

性取向是什么?

就像爱情需要三个成分,性取向也要考虑多个方面。

对某个(或某些)性别具有性取向,就意味着被这个(或这些)性别的个体

全方位地吸引

,包括情绪、情感和性的吸引。只是被吸引也不够,还要有能与这样的个体

建立亲密关系和性关系

的能力。

简而言之,形影不离也好、无话不谈也罢,只要

没有对同性朋友产生性幻想、不想与ta发生性关系,大概就不是同性恋。

但,如果我不是同性恋的话,怎么会这么“黏着”ta、对ta“动情”呢?

或许只是依恋

同性恋是一种性取向,而

同性依恋

是一种依恋关系。

什么是依恋?

在心理学领域,依恋最早特指

婴儿与照料者(主要是父母)之间特殊的情感联结

。父母离开时,孩子会大哭大闹;而孩子不在身边时,父母也会焦虑心慌,这就是互相依恋的表现。

随着成长,我们也会与生命中

其他的重要个体

建立依恋关系,青少年时期最重要的就是“同伴依恋”——如果你依恋的同伴是同性,自然就是“同性依恋”了。

相比普通的友情,依恋有四个特征。

寻求亲密感。

你总围着ta打转,喜欢和ta一起做各种事情。

安全基地。

只要有ta在身边,你就能鼓起勇气做以前不敢做的事。

避风港。

不管“外面的世界”有多难,ta身边总是安全的。

分离痛苦。

当被迫与ta分开时,你会感到很难受。

在很小的时候,你对父母是不是就有这些感觉?现在它们转移到了一位同性朋友身上,也很正常。

亲情、爱情可以有依恋,友情当然也可以有依恋。

说到这里,肯定有一部分人觉得“实锤”了:我既对同性有依恋,又对同性有过性幻想(甚至尝试过性行为),

那我一定是同性恋。

还不要急着下结论哦。

不要以偏概全

性取向是一种

长期、稳定

的倾向。脱离现实的幻想、青春期的好奇探索、特定环境下的“无可奈何”,都不是判断性取向的依据。

性幻想≠性偏好

即使是笔笔直的“直人”,也会对同性产生性幻想。在一项调查中,约

一半参与者

都表示自己对同性产生过性幻想,其中女性的比例比男性略高。

性幻想之所以具有吸引力,正因为它可以天马行空。除了在性取向上“脱离实际”,还有人会幻想性侵犯、性虐待、公开场合的性行为、与明星等非常规对象的性行为等情节——

但幻想归幻想,不代表有兴趣尝试,更不代表真的会做。

性探索≠性行为

不少女生都有过和同性朋友“亲嘴”“袭胸”的经历,男生之间也可能有各种亲密动作。这些行为其实更像玩耍打闹,顶多是

对性行为的模仿和探索

这种探索早在儿童期就存在了。

三四岁的时候,小朋友就可能注意到不同性别之间

生理构造的差异

,并有意识地进行“研究”;年龄大点的孩子可能对性行为有了模糊的概念,并通过角色扮演的性游戏来

模仿性行为

。正常情况下,这些兴趣都会随着新鲜感的消退而消失。

到了性成熟的青春期,对“性”的兴趣也进入了新的时期。这时,我们

既对性行为、性快感和人的身体充满好奇,又知道不能冒犯异性、不应过早发生性行为

;于是与同性伙伴的“游戏”就成了重要的探索途径。

不过,想要了解性知识,还有其他靠谱得多的方法。即使只是为了好玩,也要学会

尊重他人的身体和隐私

,不要冒“友情变质”的风险。

性行为≠性取向

只对同性产生依恋,可能是因为只有同性朋友。同理,只与同性发生性行为,也

可能是因为接触不到异性

。我们常常听说监狱有“捡肥皂”;研究也表明,监狱、军队、修道院等

单性环境

中的同性性行为格外高发。

这些环境下,大多是

“假性同性恋”

,或称

“境遇性性行为”

。真正的同性恋者在绝大多数时候都只喜欢同性,而假性同性恋者则是在

别无选择

的情况下只能选择同性。一旦脱离这个环境、能够接触到异性了,性行为就会改变。

《美国X档案》中,男主角得罪黑帮,被报复性性侵

不仅异性恋者会有“境遇性性行为”。在同性恋难以被接受的社会,很多

同性恋者也会选择和异性结婚,乃至生子

。这样的婚姻中依然会有性行为。

总的来说,人类是一种很会“随机应变”的生物。在特殊的条件下,性行为也不必和性取向“绑定”。

好担心性取向,怎么办?

中学阶段,正处在急着探索“我是谁”的年纪。如果对自己的性取向都不能确定,就容易陷入自我怀疑和身份认同危机之中。

但是,“认识自己”并不是贴个标签那么简单。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要确定性取向,既得了解自己“喜欢”什么性别的人,还要确定自己是否有能力和他们

建立亲密关系

中学生的感情经历还不够多、不够深,即使能确定自己被同性吸引,也无法判断能不能持久稳定地保持关系。不必急着把自己限定在某种标签里,大可以等自己

更成熟、更能准确地看待自己的内心和两人的关系的时候

,再试着判断取向。

扩大交友圈

就像境遇性性行为一样,如果选择太少,性取向也会“束手束脚”。性取向不是

“你选谁”

,而是

“有得选的时候,你选谁”

——如果根本不愿意、不懂得或没机会和异性交往,那只有把自己当同性恋才能

避免“孤寡”的命运

性取向这种“终身大事”,当然不能根据片面的信息下结论。

在“拘泥”于同性之前,先试着去交几个异性朋友吧。

道听途说不可信

和同性朋友关系亲近点,就立马想到自己是同性恋——这种敏感度可能要归功于

流行文化

。眼下,同性恋的“标志”太多了:男生在朋友圈发肌肉照就是gay,聊时尚话题就是gay;女生中性打扮就是les,不讨好男性就是les……

过度强调同性恋的刻板印象,会让人陷入“归类”的思维惯性,时不时想起:这样做,好像是同性恋诶。

但是,在连性取向都被娱乐化的今天,

大可不必拿别人的调侃当自己的准则。

说到底——

瞎琢磨没用

。一味“自我反省”是省不出真相的,只有

放心大胆地去爱、去寻找值得你爱的人

,你才能知道ta到底是男是女。

再说,同性恋还是异性恋,真的那么重要吗?不论性取向是什么,

你还是你,还是一如既往地爱着自己。

一个明确的答案、一种新的归属感,只会让你又多一个为自己骄傲的理由。

你也在探索自己的性取向吗?

来聊聊那些迷茫或醒悟的时刻吧。

留言区见

喜欢就点个

你可能还想看:

点击这里:

听着,我要和你分手了!|三招摆脱手机瘾

点击这里:

中元节你也怕鬼怕黑吗?10条“恐惧”冷知识盘点

点击这里:

“害怕害怕害怕羞耻羞耻羞耻痛苦痛苦痛苦”丨你遇到过校园欺凌吗?

点击这里:

“每天一个人独来独往,没有朋友”|我该如何对抗孤独?

点击这里:

“上北大”VS“上西北大”,理想大学怎么定才能更有动力?

·TakeItEeeeeasy·

中学生都在关注的心理疏导公众号

你来吐吐苦水我来加糖去冰

点击关注

↓↓↓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