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教师如何才能教好自己的孩子呢?教师需要认真了解自己的职业特点,因为教师家庭教育的优势与隐患都与教师的职业有关。对症下药,身为教师的家长在进行家庭教育时要注意十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招自身定位:不做老师做朋友
教师在学校是学生的管理者,在学生面前庄重、严肃,在家里仍习惯性地做权威、当老师,这种做法是不恰当的。孩子在学校要面对很多老师,会产生一些紧张的情绪,回到家里需要缓解这种紧张情绪,可是如果你回到家里仍然以教师的面孔出现,孩子的紧张情绪就得不到排解,学校与家庭的双重压力就会使孩子的大脑发育、心理发育受到影响。
教师在学校要严格履行自己作为教师的职责,回家后应该立即转变角色,变成一个温柔贤惠的好妈妈、开朗爱玩的好爸爸,要做孩子的朋友。
第二招拒绝“斯文”:让孩子充满活力
一般来说,教师的生活方式较稳定、且清静。这种生活方式对孩子学习是最有益的,所以教师的孩子“问题生”占的比例很少。但是,这种稳定、规律、清静的生活,对孩子来说也有害处,可能会造成孩子应变能力的缺乏。一旦生活不规律,孩子就难于适应,害怕挑战性的活动和生活,生存能力差。
做教师的家长要避免把孩子的生活搞得太文静、太规律、太清静,可以适当让孩子参与较为激烈的体育活动,
比如篮球、足球等,在强健体魄的同时,提高机体的运动平衡能力和反应速度;
也可以给他们安排一些有挑战性的活动,
在实践活动中,孩子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实际的困难,努力去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就是增强他们的应变能力的过程。以免将来真的遇到什么问题的时候,我们的孩子吃大亏。
第三招拓展视野:培养孩子独立人格
教师人际交往的圈子小,普遍单纯且不善交际。这种生存环境对于教师自身而言无大碍,但对教师的子女而言,尤其是对城市的中小学教师子女,会有很大的制约。父母人脉资源的困乏,社会活动内容少,无形中限制了孩子的活动空间,孩子的视野也会相对窄小。
教师要改变这种状态,一定从自身做起,要关注时代的走向,要创造机会让孩子了解现实的不同层面,培养孩子对社会的感知力。
带孩子外出走动,增强孩子的阅历,鼓励孩子多跟不同层面的人交往,敢于在陌生的环境中确立自己的主张。可以创造各种条件拓展孩子的视野,带孩子郊游、上兴趣班、去福利院做义工,专注地研究某种动植物,到大街小巷寻找城市发展的足迹等等,这些有益的活动,只要鼓励孩子坚持做一两样,都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孩子处世的情怀,会增强孩子主动跟人交流的愿望,提高孩子感受实践之美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
第四招切莫包办:引导孩子认识自我
虽然教师的交际圈子小,但在教育口是有人脉的,所以社会上“上学难”的问题对于教师来说就不存在了。但就孩子是否应该在自己教书的学校上学的问题,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教育专家建议最好别把孩子放在自己教书的学校。孩子在自己教书的学校,势必得到同事的照顾,孩子各方面都会顺风顺水,不利于孩子独立人格的形成。
教师千万别自以为是,总给自己孩子包办、设计前程。
教师能帮孩子认识自我,然后实现自我,但是千万不要认为,按你的计划做,孩子就能塑造成你心目中的样子,毕竟孩子不是机器。
第五招立足现实:教好社会这本大书
教师家庭的道德氛围普遍比较好,孩子容易养成好品德,但孩子的一些心理问题容易被教师误认为是品德问题。教师习惯以听话、乖巧做为衡量学生德养的一条重要尺规,把不听教、言行不合常规的孩子视作后进生。长期的职业习性,使得大多数教师担心自己的孩子也会像班上某个特别难教的孩子一样最终成为差或坏的学生,甚至有时会把差生的缺点投射到自己孩子的身上。
教师不必太担心自己的孩子会变坏,问题在于你们应该注意孩子会不会变得太窝囊、受欺负,一定要教孩子用什么方法保护好自己。
要让孩子了解社会,要懂什么是坏事、谁是坏人。
千万别把孩子关在一个“无菌的隔音箱里”,否则当孩子走向社会,就会发现社会中有太多“勾心斗角”“骗局”,满脑子都是仁义道德,那个时候他会非常苦恼,弄不好会崩溃,甚至自杀。
第六招角色转换:把不愉快留在家门外
很多人对教师工作的不理解,他们不懂得几节课的背后需要超出几节课几倍的备课,需要超出几节课几倍的批改作业,需要超出几节课几倍的时间研究学生,教师手上的工作可以停止,心上的工作是没有时间限制的。
现在,社会对教师的要求高,家长对孩子的期望高,而学生的思想十分复杂、人数众多,不快乐的问题很容易被带回家,这样做其实是不对的。在走进家门之前,要告诫自己:不要把不愉快的事情带回家,我一回到家要立即变换角色,要使家庭变得温馨、和谐,这样暗示自己以后再推门进去。
教师在学校就把工作的事情装在脑子里,在家就把家里的事情装在脑子里,
这是一种思想习惯或心理习惯,养成这样的习惯对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很有必要的。
第七招合理期待:儿女非圣贤孰能完美?
教师在学校会经常和优秀的孩子打交道,有时就会有意无意去赞美优秀的孩子。如果回到家,把优秀的孩子自己有问题的孩子对照,大多数孩子是不接受的。
作为教师角色的家长,在面对这样的孩子要注意一些策略:不能对照太多,否则会让自己的孩子产生自卑心理或反抗心理。
可以让那些优秀的孩子到家里去玩或跟自己的孩子交朋友,潜移默化的影响自己的孩子,而明显的好赖的对照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
正如教育家孔子所言:“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还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个父母的心愿,但是,我们对待自己的子女应该承认他们目前的现实,对他们的期望值不能太高,
不能给子女过多的学习压力,也不能将自己的子女和班级中的最好的学生相比较,
因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所以,我们用一颗正常的心态去对待自己的子女,在孩子成绩下降后,不能有过多的指责,而应该更多地帮助他找出原因,帮助他们掌握解题的方法。
第八招平和态度:给孩子十二分的耐心
教师往往都有一种职业病,面对学生有足够的耐心,百问不烦,能一而再、再而三的为学生解决问题,因为这是你作为教师的职责所在;一旦回到家里,面对自己孩子问的问题,往往不能心平气和地和孩子说话。这是很普遍的现象,也在情理之中。可是回到家里,你就是妈妈、爸爸而不是教师解答学生的问题,角色转换之后,你就会有一种平和的态度,
孩子有问题我要帮他解决,留足够的时间去跟孩子交流、沟通,以朋友的身份来倾听或解决孩子的问题。
第九招榜样作用:热爱知识注重再教育
教师大多毕业于师范院校,已经学习掌握了较多的教育方面的知识,也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学生,有时想不到要更新自己的知识,甚至于大批一线教师丧失了对新知识的感知力,普遍陷在繁琐、庞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这类教师的落后观念和陈旧的教学策略,也会相应地带到家里,造成孩子人格、个性成长上的缺憾。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倘若整日跟知识打交道的父母其实并不热爱知识,孩子的潜意识里也不会由衷地尊重知识。
教师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在教学中获得好的成果,才能在家里创造一份和谐,很好地维系亲子关系。
孩子无论在哪一个成长阶段,父母都能以一个真正的教师的高度跟孩子沟通,那么,无论多么平凡的孩子都会脱颖而出。
第十招从心开始:沟通交流产生美
教师在学校教会了那么多孩子,使那么多孩子优秀,回到家里就很自然的觉得自己的孩子也得优秀。教师千万别把自己的孩子当做不用教就会的孩子或有先知先觉的孩子,否则就很难有耐心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另外,教师每天在学校要上课、要跟学生交流,说了太多的话,回家后就什么话都不想说了。这确实是一个职业性的问题。
作为教师角色的家长在了解了这个现象之后,就应该主动跟孩子平等的沟通、交流,
一方面可以密切亲子关系,一方面可以及时发现孩子的问题帮助孩子解决,每天发现一点解决一点,慢慢的你就会发现你的孩子开始变得优秀了。
相信很多老师也看出来了,这十招其实就是针对第二篇提出的问题所做的针对性解决方案。希望对各位老师能有所帮助。最后,还是那句话:先成为好父母,然后才是好老师。
(文章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处理。谢谢!)
还没关注
班主任”?你out了
数10万教师都关注的教师新媒体
微信号:
haobzr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8
03-08
03-08
04-04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