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评大学生自缢事件 时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评大学生自缢事件时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评大学生自缢事件

时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评大学生自缢事件

近日,大连理工大学化学部一名研三学生疑似在实验室自缢身亡,在微博上留下了一篇笔调轻松诙谐却使催人泪下的遗书,讲述自己研究生活中不能承受之轻。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的意思是:生命中有太多事,看似轻如鸿毛,却让人难以承受;生命因为能够背负起许多重量而显得有意义,如果一个人变得轻而又轻,就会觉得人生毫无意义,这是生命所不能够承受的。——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遗书中,学生讲到自己做实验时总得不出理想数据,开题答辩时评委老师仅嘟噜了一句“还可以”,实验室设备常常不能正常运转等等。

这些“小事”逐渐累积,使他不堪重负,最终超出了他生命可以承受的范围,最终带着“来世成为一只猫”的心愿结束自己生命,令人扼腕。

这并非个例,“大学生坠楼”百度搜索结果有15,600,000个,类似的事情为什么会发生(并且日趋频繁)?谁应该为此负责,是学生本人、学校、老师、家长抑或其他?

不同于一些分析文章将此类事件简单归结于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不足、校方和教师责任感缺失、家长缺乏关心等等,这篇文章拟将“学生轻生”作为一种足以引起重视的社会现象予以观察,并试图从社会、教育、制度等层面进行些许思考。

“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

,这句话本是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对单调枯燥的乌托邦社会的批判,但也恰到好处的描绘了大学生轻生的内在原因,即缺乏多元价值观。在新闻报道中,学业压力往往是悲剧发生的首要原因,不能如期毕业似乎给学业生涯画上了休止符,也给人生宣判了死刑。

这一认知是有据可循的,随着知识时代来临和社会竞争加剧,学历成为必要的职场入场券,从更长远的角度看,学历高低甚至影响了人际交往、配偶选择、工资收入和上升空间。

因此在学业中遭受挫折,尤其是与毕业证书失之交臂,对于已为此投注了十余年精力和时间的学生们来说,是不可承受的。

但“学历决定论”无疑是一种单一价值观念,循着这种认知仅能度过了无生趣的生活,正如自缢研究生在遗书中无处不透露着的空虚和乏味。

这种单一价值观的形成与教育模式有密切的联系,缺乏多元价值观的引导是为一不足。

依罗素之言,幸福的命脉在于参差多态、在于多元。价值观也当如此,在学业和事业之外应当还有更多热爱的事物充盈和丰富人生,使人生不至于堕入空虚,不至于在某一方面遭受重大打击时被整体击溃。反观如今的教育模式,自初等教育入学以来便几乎完全以学业为指引,进入高等教育阶段后这种目标染上功利化色彩,步步指向为未来谋一份好工作。这一导向不仅未构建起多元价值观,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创新、高端人才的形成,使得“钱学森之问”成为教育界的一道艰深命题。

(所谓“钱学森之问”,就是钱老生前在各种场合不止一次提出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须知哲学和科学产生有三个条件:“惊异、闲暇和自由”,即对自然界的惊异产生的好奇心、有思考这些好奇心的闲暇时间、有不受束缚的思想自由。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

,单一价值观引导下的学子们以毕业、就业为目标导向,尚且慌忙,更难言满足上述三种条件。

图片来源:http://www.designerspics.com

除了未树立起多元价值观,需求位阶错位也是悲剧发生的内在原因之一。

依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要由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等级构成。

越低的需求层次,力量越大,潜力也越大,因此没有什么需求能超越生命、生理的需求,它构成了需求位阶的基石。

轻生大学生们往往具有需求位阶错位的心理,即对尊重、自我实现的需求挤压了生存和生理需求,上位阶需求未实现引发了下位阶需求的崩塌,以至于本末倒置,令人叹息。

在我看来,建立正确的需求位阶同样也需要教育的助力(这里的教育是广义的,包括社会教育):

首先是生命教育,为我们构建坚实的基础,其次是美感教育,建设更高层次的追求蓝图。

对于悲剧发生的第三点反思是:我们做到因材施教了吗?

“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最早由孔子提出,意在根据学生特点、学习能力、自身素质进行针对性教学,发挥学生长处,激发学习兴趣。现实生活中人与人具有天然的差异性,这种差异存在于性格、潜能、特质等种种方面,成为优秀音乐家或运动员的人常常具有某些与生俱来的天赋。这种差异也是因材施教原则具有科学性的前提条件。回顾大学生教育路径,不乏有人因为信息不对称选择了不那么喜爱的专业,后又因路径依赖而继续坚持所学并深感痛苦。当然,更广泛的学生群体是出于喜爱选择所学,但是依然需面对单一评价体系,对于硕士、博士研究生而言毕业论文质量、发文量成为毕业的充要条件。

当然,我非常赞同对毕业生质量严格把关,从“严进宽出”到“严进严出”的改变,但是学术型人才也仅为一种人才培养方向,对于应用型、实践型人才而言,我们是否设置了其他评价标准,做到因材施教了呢?

在临近毕业节点恍然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学术之路,无法达到以论文为准的毕业要求,或许是大学生轻生的另一原因。

一些人看来轻若鸿毛之事,对于另一些人而言却不堪重负,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终成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对于大学生轻生这一日益频繁的社会现象,我们需从更深层次进行反思并扪心自问:我们是否因材施教、是否有多元的价值观念指引、是否以生命和美感教育构建了正确而坚固的需求位阶。最后,希望天堂也有猫咖。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