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心理学】网恋靠谱吗大学生为什么用校园社交软件SUMMER 【爱的心理学】网恋靠谱吗大学生为什么用校园社交软件SUMMER【爱的心理学】网恋靠谱吗大学生为什么用校园社交软件SUMMER

【爱的心理学】网恋靠谱吗大学生为什么用校园社交软件SUMMER

2020年春季学期,应该是能够载于高等教育史上的一个学期!由于新型冠状病毒引发肺炎疫情的影响,所有课程只能通过网络进行。遵照学校的规定,本学期北京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爱的心理学》通选课,也只能是以网课的形式进行。但课程的要求仍然一点也不能打折扣,尤其是期末小组作业,历来是本课程中重要的一环。本学期北京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同学们可以混合组成研究小组,完成期末作业。同学们非常努力、认真,写出来的论文水平丝毫不亚于前几届的同学们!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将在本公众号陆续发表优秀论文作业精选。本文节选自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通选课程《爱的心理学》李仙永(北京外国语大学)、莫灿珍(北京外国语大学)、曾光华(北京大学)的小组作业。指导教师为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李同归老师。大多数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学生们所有。如需要转载,请联系本专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当代大学生网恋心理-有关summer软件的社会调查

李仙永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

莫灿珍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

曾光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恋爱是大学生们常关心的问题。在国内,大学生单身比例较高,为了解决这一市场需求痛点,summer软件为大学生网恋提供了一个社交平台。本研究通过调查summer软件上部分大学生的交友择偶偏好,并面向大学生设计了一项包含20个问题的社会调查问卷,进而了解summer中特色功能对大学生社交是否有帮助以及人们对summer的社会评价如何,希望能更好地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网恋心理。

关键词:

网恋心理交友择偶summer软件

、引言

交友和恋爱是人类永恒的需求,对于那些渴望开展恋情却又缺乏邂逅异性机会的人们可以使用婚恋交友APP。影响大学生网恋有很多因素。其中,许多大学男女比例失衡,导致大学生们在本校内寻找对象变得更加困难。而网恋则打破了地理上的限制,为大学生恋爱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summer是一个大学生恋爱交友软件,summer软件通过开发答题交友的功能,鼓励用户根据自己的交友择偶偏好设置一套试卷,答题者参与试卷并获得通过之后,双方可成为好友自由对话。为了更好地了解当代大学生网恋心理,本文首先通过回顾前人文献,了解网恋的现状和特点,然后研究了summer软件中的试卷,并通过发放一份有关summer软件的社会调查,了解了大学生们对summer软件以及网恋的看法。

、网恋

(1)网恋的现状

网恋是指以网络为媒介,借用聊天工具等互相聊天,人们之间互相了解,从而相恋。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1年1月19日发布的《27次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近40%的网民坦言有过网恋的经历,其中有过网恋的大学生占25.4%[1]。调查发现,

网恋大学生中绝大多数人(占92.1%)表示周围人有过网恋,另外超过40%的大学生相信网恋可能成功[2]。

(2)网恋的特点

“网恋”与传统恋爱相比,网恋有很多特点,如心理过程的有限性、对象的模糊性、时空的超越性、内容的复杂性[3]等。唐魁玉说网恋的社会心理有十个特点:浪漫性、剧化性、神秘性、开放性、偶遇性、瞬时性、无为性、非理性、泛爱性和超常性[4],其中虚拟、开放、浪漫、快捷是现有研究中描述最多的词语。

(3)网恋的类型

李琦认为网恋者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在现实中没有得到理想爱情的人,二是网恋当游戏的人。三是有恶意目的的人[5]。程燕更细的划分了“网恋”的类型,他是从“网恋”的心态、行为、目的等不同标准来分,分为六类:游戏型、释放型、情感寄托型、浪漫型、务实型,从众型[6]。陶国富主要分为心态方面:超越型,超脱型,游戏型,实用型,恶作剧型,“柏拉图式”[7]。

(4)网恋的成因

有研究者认为,新鲜感和好奇心的双重作用,网络自身的特点,挫折的替代与补偿,双重人格的表现与夸大,追求时尚、渴求友谊等原因都能促发网恋。文献中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的主要有:好奇心理,从众心理,躲避现实爱情的心理,在网络世界中寻找自我的心理,排除失恋痛苦的心理,浪漫的心理-包括好奇心、宣泄和对浪漫的追求与幻想等。

summer

软件中的“试卷”

Summer是2017年6月,由北大清华联合创业团队打造的新一代大学生恋爱交友APP。主要功能是通过“答题交友”模式,认识来自不同学校的同学,通过黑板墙、兔子洞和校内等多个交流板块,寻找与自己契合的朋友甚至恋人。在summer软件中,“试卷”是由每个用户根据自身交友择偶偏好来设计的一份问卷,试卷中包括问答题、选择题、语音题和视频题四类题型。问卷向平台上其他用户开放,只有答题者完成并通过了出题人的试卷,才能获得与出题人交流的机会。Summer选择采用考试答题的方式,呈现出一个双向选择机制,用户可以通过该机制配对到符合交友择偶标准和原则的朋友。而通过出题、答题的互动方式,用户们能将自己感兴趣的话题通过试题形式呈现出来,在正式聊天之前产生交流,从而加快双方关系的破冰。该试卷是summer平台用户展现自己的重要方式,它反映了大学生们在交友择偶时的标准和偏好。通过研究这些试卷中的题目,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当代大学生网恋的相关心理。

(1)抽样研究

本研究在summer软件上随机抽取了40份试卷,其中男、女性各20份,把试卷中试题主要涉及方面分为学习、身高体重、性格、恋爱观念、兴趣爱好、人生哲理、未来规划、过往经历、情景假设和其他共十类。其中,20份男性试卷中,共有题目68道,20份女性试卷中,共有题目80道,根据每个题目类型所出现的数量,我们分别统计了各类题目在男性、女性试卷中所占百分比,得到以下结果:

通过对上表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发现:

在网络择偶时,男生比较关心对方的兴趣爱好、恋爱观念、性格以及过往经历;

在网络择偶时,女生比较关心对方的兴趣爱好、恋爱观念、性格以及未来规划;

在网络择偶时,男生比女生更关心对方的过往经历;

在网络择偶时,女生比男生更关心对方的身高体重;

⑤在网络择偶时,男女生都最关心对方的兴趣爱好。

从这些试题中,我们可以发现,兴趣爱好、恋爱观念、性格都是当代大学生网恋时很关心的问题,而外貌、探讨人生哲理显得没那么重要。而在对过去和未来的态度上,可以看出男生更在意伴侣的过去,女生更在意伴侣的未来规划,这反映了女生在择偶时更加务实的态度。另外,兴趣爱好在男生、女生试卷中所占比例远超其他题目涉及的方面,这说明兴趣爱好是大学生们选择伴侣时优先考量的、最基础的因素。

同时,我们还发现,在试题数量上,男生的问卷中所设计的试题数量集中于3-4题,女生的问卷中所设计的试题数量集中于4-7题,说明男生设计的试题数量多少于女生,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女生们在网络择偶时会考虑更多因素,显得相对挑剔。

,summer软件的社会调查

(1)问卷设计

Summer中的实名机制、答题交友、双人互动游戏、“周末CP”等功能都是针对大学生网恋心理为了帮助当代大学生消除恋爱阻碍而设计的,可以说,这是一款专门为国内高等院校学生设计的社交软件。然而,summer自从发布以来,就一直饱受诟病,正面和负面的评价同时存在,summer也有着其他社交软件的通病,一些特色功能也并未很好地解决当代大学生社交恋爱的痛点,同时,summer的特点还可能强化了学历歧视等问题。

为了研究当代大学生网恋心理、对网恋的看法以及summer这款软件在用户心中的形象,我们设计了一份包含20个问题的社会调查问卷,进而了解summer中特色功能对大学生社交是否有帮助以及人们对summer的社会评价如何。

(2)问卷调查结果

截至2020年5月26日,我们共收集了255份有效答卷。其中男生占比40.78%,女生占比59.22%。年龄所处区间为18到24岁。调查对象中国内高校在读本科生、国内高校在读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海外留学生、已就业人士分别占67.84%、6.67%、7.06%、10.59%,以本科生为主。最高学历为北大清华、985高校、211高校、其他国内高校、海外高校的分别占40.78%、8.63%、23.92%、19.61%、3.14%,以北大清华的学生为主。调查对象中从未谈过恋爱、正处于恋爱关系中、曾经谈过恋爱暂时单身的分别占31.37%、26.67%、27.45%,单身比例超过50%。

对于大学生网恋的看法,较多人保持中性,认为网络只是一种工具手段(如上图所示)。

对于我国大学生单身比例升高的主要原因,最多人赞同“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少”和“大学生忙于学业”(如上图所示)。

关于网恋的主要缺陷,赞同“对方信息可能是假的,互相不信任”“信息不对称”“网恋只是玩玩,奔现成了只是个例”的人最多且超过50%(如上图所示)。

对于“summer的注册是实名制,需要提供学生证照片和各种身份信息验证,你认为这一机制对大学生网络交友”一问,认为十分有用、有用、一般、没有用、一点也没有用的分别占18.43%、34.51%、23.92%、15.29%、7.84%。结果偏向于有用。

对于“一直以来,在相亲中都存在学历歧视现象。而在summer中,你所处的高校和专业就是你的第一名片。你对学历歧视的意见是”一问,十分支持、支持、一般、不支持、一点也不支持的分别占16.08%、27.84%、26.27%、16.08%、13.73%。结果偏向于支持。

对于“summer中有答题交友这一机制,每人需设置一套试题,其他人参与考试并通过之后,双方可成为好友自由对话。你可以通过试题来筛选好友,也可以通过答题来初步了解陌生人。你认为这一功能”一问,认为十分好用、好用、一般、不好用、十分不好用的分别占16.47.%、32.55%、28.24%、11.76%、10.98%。结果偏向于好用。

假设自己是summer的用户,大多数人有意愿认真设计试题,并且答卷的答案对“你是否加他/她好友”有很大影响(如上图所示)。

对于“summer中有很多破冰的功能,如‘周末CP’‘假装情侣’‘双人小游戏(如五子棋)’。像‘周末CP’,软件会为你配对同校的学生,并给你一些双人任务在周末完成。你认为summer的这些功能对大学生恋爱”一问,认为很有帮助、有帮助、不感兴趣、没有帮助、一点也没有帮助的分别占15.29%、32.94%、28.24%、11.76%、11.76%。结果偏向于有帮助。

假设自己是summer的用户,在挑选好友时人们首要关注的从高到低分别是对方的年龄、网名、签名、所读高校、头像(如上图所示)。

对于“你觉得summer的实名制功能对大学生网恋的信息安全保障和信息透明有没有帮助”一问,认为很有帮助、有帮助、不确定、没有帮助、完全没有帮助的分别占23.14%、32.55%、25.49%、10.59%、8.24%。结果偏向于有帮助。

对于“你觉得summer的答题交友功能对大学生在网上找到交心的朋友是否有帮助”一问,认为很有帮助、有帮助、不确定、没有帮助、完全没有帮助的分别占18.43%、32.55%、29.8%、10.98%、8.24%。结果偏向于有帮助。

对于“你觉得summer的类似于‘周末CP’的活动能否真的促进大学生男女间的交流”一问,认为完全可以、可以、不确定、不可以、完全不可以的分别占19.61%、32.55%、27.45%、11.37%、9.02%。结果偏向于可以。

通过对summer这一软件打分,1分最低,5分最高,平均得分为2.627分。

(3)交叉统计分析

为了对问卷调查数据有更加深入的研究,我们还做了一系列交叉统计分析。

①男女生分组

通过对男女生分组,比较问卷中第13、14、16题的回答,我们发现女生相较于男生更加注重summer中的答题交友功能,有更大的意愿认真设计试题,且在挑选好友时会更加关注头像、网名、年龄、所读高校、专业兴趣等各种个人信息(具体如上图所示)。

②最高学历分组

通过对最高学历进行分组,以问卷中第4题和第12题的回答做交叉分析,我们发现,学历越高的组别,对恋爱中学历歧视的支持率就越高,具体表现为北大清华大于985高校大于211高校,学历高在一定程度上能给予人在恋爱关系中处于优越地位(数据分析结果如上图所示)。

、结论

从与大学生网恋心理相关文献的梳理中发现,研究者大多局限于网恋的定义、特点、类型、成因、影响等表层理论性分析,但从心理学角度进行的实证性研究极度缺乏。因此,我们的研究通过对summer软件中的试卷进行抽样调查,并设计一份有关summer软件的问卷,研究当代大学生的网恋心理。通过调查,我们发现,

兴趣爱好、恋爱观念、性格都是当代大学生网恋时很关心的问题

,但女生在交友择偶时会比男生显得更为挑剔。此外,我们还发现,

学历高在一定程度上能给予人在恋爱关系中处于优越地位。

但是我们的研究也有局限性。我们的调查只限于一部分大学生的网恋心理,样本数量还是很少,不能反映全部大学生的网恋心理。我们认为,结合相关的心理学理论来具体分析关于大学生在网恋时表现出的行为,会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第27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1)

http://www.cnnic.net.cn

【2】韩云珠(2003)大学生网恋的社会学研究见中国青年研究,(12):6-49

【3】苗青,谢萍(2003)大学生网络交往调查研究.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3(1):90-94.

【4】唐魁玉(2001)过程与结果:网恋现象的社会心理分析见社会科学版

【5】李琦(2003)网恋对人心理影响的研究综述见中国青年研究

【6】程燕余林(2007)大学生“网恋”心理与行为的初步研究见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7】陶国富冯凌(2004)当代大学生网恋心理探析见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8】刁生富(2005)网恋的社理分析见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杜会科学版)

【9】温永慧杨世谷(2013)女大学生网恋心理探析及对策见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10】刘先华(2010)大学生网恋的心理分析及干预见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11】石开玉孙登发张传恩(2011)大学生网恋的心理成因及危害见产业与科技论坛

【12】逮纪英齐元仁(2013)中职生网恋心理的成因与对策探析见场衬求育

【13】程燕,余林(2006)大学生“网恋”透视见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4】谭建英(2003)大学生网恋的心理分析及对策见经济师

【15】马晓慧岑瑞庆余媚(2011)大学生网恋的心理成因及干预措施见校园心理

自从海外疫情爆发以来,很多留学人员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如何应对这个日益向世界范围内扩散的严峻环境下,能够保持心理健康,成为留学人员的头等大事。

教育部平安留学心理服务机构: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出国人员心理支持项目组

组织了部分专家,一直在通过各种渠道,为海外学子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心理服务。

在疫情爆发期间,项目组心理专家们为海外留学人员所做的一些工作。希望各位关注我们项目组的官方公众号:留学心理(liuxuexinli)。如果身在海外的你,需要心理咨询,请加微信17812137751】

北大-清华出国人员心理健康支持项目组

由当时的北京大学心理学系(现已更名为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牵头,联合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于2013年1月建立了“中国出国留学人员心理健康社会支持系统联合筹备小组”,旨在呼吁建立中国出国留学学生心理健康社会支持系统。经时任教育部副部长郝平教授批示,于当年3月22日,由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面邀请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吴艳红书记、李同归老师,以及清华大学彭凯平主任、陈绍建老师,以及何燕老师作为代表参会,成立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出国人员心理健康支持项目组”。

从2013年起,该项目组逐渐组建了一支高质量的留学心理服务专家团队。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刘兴华研究员、清华大学心理学系的彭凯平教授和樊富珉教授担任该项目组专业指导专家和授课专家,带领项目组积极工作。到目前为止,已经组织了全国各地近40余位来自国内各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方面的专家团队,绝大部分成员都有留学经历。

该项目组自成立以来,一直在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指导下,配合进行“平安留学出国人员行前培训”工作。负责编写了针对出国留学人员自我心理调适的小册子;并组织“平安留学行前培训”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年均进行大约100场的行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每年直接面授的听众超过6万,网络访问超过300万人次);参加2018年和2019年的“中国国际教育巡回展(北京站)”,进行现场心理测评和心理咨询等方面的工作。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