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教育?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说道:“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师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责任,教师的爱能改变学生的行为,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为助力教师们更好地理解学生、走近学生,促进学生健康阳光发展,我校荣幸地邀请到了闫丽花老师,于2月27号为英华高中全体教师开展了一场题为“中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与应对”的心理知识分享活动。
闫老师简介:
【闫丽花:河北保定外国语学校德育处副主任、保定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维护辅导中心高中部部长、保定市市区心理健康教育学科中心组成员、国家二级级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咨询师三级、中级心理健康辅导员】
【闫老师组织老师们进行热身活动,现场气氛融洽】
应对策略的分享:
闫老师从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中学生异常心理的表现与成因以及教育应对策略这三个角度为老师们进行精彩分享。
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闫老师先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讲述了当代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大量数据显示目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性问题。当前随着网络信息社会化发展,加之疫情大背景,开学焦虑、学习压力过重、人生观坍塌、亲子关系矛盾、师生关系矛盾、沉迷网络游戏等情况都会引发中学生的心理问题。闫老师提醒我们引导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关键是关注学生内心、早发现、早预防。
中学生异常心理的表现与成因
闫老师从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理论,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为教师们详细讲解了中学生异常心理的表现与成因。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关于人格形成与发展的理论,认为人生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包含人格发展的内容。正处于青年期的中学生,发展任务是:自我同一性或者同一性混乱。
(一)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表现为:
1.智力和认知水平迅速发展。
2.自我意识不断发展,急于为自己树立成年人的形象、自尊心强,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
3.社会责任感和世界观、价值观初步形成。但在思考问题时仍具有片面性和肤浅性。
4.情感丰富并趋于成熟,但缺乏稳定性。
(二)具体成因分类:
1.内在因素:个性特征、认知评价、个人能力
2.外部因素: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
通过闫老师的心理健康培训,再一次彰显了家校共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教师们要识别危机学生群体,及时干预转介,避免学生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
1.当发现学生言语上的征兆,比如:反复强调自己的痛苦、反复诉说遭遇、流露出无助的情绪时,教师一定要及时关怀、倾听。
2.当发现学生行为上的征兆,比如:持续哭泣、脾气异常暴躁、突然送礼、道歉、告别、情绪异常之后迅速平静时,教师一定要采取相应的安抚措施,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家长。
(二)运用正向评价,增强学生自信心。
从言语上,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进步之处、坚强的意志、美好的品质,并给予学生表扬。从行动上,给予学生微笑、拥抱、信任的眼神......
(三)使用积极语言,培养学生积极品质。
多说理解学生、正向肯定的话;少说否定、误解、不相信学生的话;不说负向肯定、批评、打击、降低自尊的话;用目标引导学生实现自身价值,接纳学生,正向引导,用积极语言,帮助孩子建立“价值感”!
总结:
通过这次学习,教师们不仅丰富了自身的心理专业知识,也明白了要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理解学生、处理学生问题、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老师们也将运用心理学知识,帮助学生解决困难,直面挫折,幸福向前。
撰稿:刘静
编辑:赵洁
审核:张月浩
监制:田海
招生热线
0312-2062888/5010195
学校地址:
保定市莲池区长城北大街2387号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8
03-08
03-08
04-04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