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专题  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的心理学思考 校园欺凌专题  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的心理学思考校园欺凌专题 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的心理学思考

校园欺凌专题 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的心理学思考

点击上方

校园欺凌是世界各国中小学校园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早在20世纪70年代,挪威伯根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丹·奥维斯就在瑞典和挪威对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进行过系统的研究,之后欧美许多国家的心理学家都对本国中小学校园欺凌行为展开了研究,校园欺凌的普遍存在及其严重后果引起世界许多国家教育机构和公众的广泛关注。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也日趋严重。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15年的调查显示,中小学生中经常受欺凌的占到6.1%,偶尔受欺凌的占到32.5%。为什么这些正值青春年少、原本天真烂漫的中小学生会有如此频繁的欺凌行为,为什么会在校园这片神圣的净土出现如此严重的欺凌现象?

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根据奥维斯教授的观点,当一名学生在一段时间内重复遭受来自另外一个或多个儿童消极行为的侵扰时,这个学生就是遭受了欺凌。近年来,我国校园恶性欺凌事件屡有发生,许多中小学生因为遭受欺凌而出现情绪抑郁、焦虑、失眠,导致学习成绩下降、逃学,严重者会出现自残,甚至自杀现象,严重影响了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体来说,校园欺凌对欺凌者和受欺凌者的心理都产生不良的影响。

校园欺凌对受欺凌者心理产生影响

校园欺凌是中小学生间发生的一种力量不均衡的特殊攻击性行为。美国学者斯蒂芬·弗兰佐认为,攻击是故意伤害他人的行为,校园欺凌是一种具有特定目标的理性行为,欺凌者“倾向于使用沉着冷静的先发制人的暴力方式来达到他们的目的”,必然会给受欺凌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伤害。尤其重要的是,校园欺凌会夺去中小学生年少时的快乐时光,带给受欺凌者终生的心灵创伤,可能会导致中小学生形成错误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首先,欺凌易导致受欺凌学生形成消极人格特征。

受欺凌者是校园欺凌最直接的受害者。相关研究显示,欺凌会严重降低受欺凌者的自尊,降低其自我评价和自我价值感。因为害怕遭到欺凌者的报复,遭受欺凌的中小学生往往不愿对别人说自己遭受欺凌的事情,而是采取自我压抑的方式独自默默承受痛苦的煎熬,久而久之会形成内向、孤僻、自卑等消极人格特征。因为害怕遭受反复欺凌,受欺凌者一般采用消极退缩的应对方式,因而常常处于恐惧、紧张和焦虑之中,易形成胆怯、畏缩心理,严重者可能造成人格障碍。同时,受欺凌者由于在学校和同学中间受排斥,没有朋友,易导致情绪抑郁,产生挫折感、孤独感,削弱其自信,给其学习和生活带来较大负面影响。尤为严重的是,由于长期受欺凌而产生的负面情绪得不到合理释放,受欺凌者易产生强烈的挫折感,也会爆发攻击性行为,进而欺凌其他中小学生。所以欺凌现象可能“培养”出更多欺凌者。

其次,欺凌易导致受欺凌学生学业适应困难。

遭受欺凌的中小学生会对曾经受到伤害的地点和场所产生恐惧、不安等情绪,缺乏基本的安全感。为避免再次受到伤害,受欺凌者往往远离学校的某些场所,对学校逐渐失去兴趣,甚至离开学校。欺凌行为易导致受欺凌学生情绪紧张、焦虑,上课时注意力不能集中,因而学习成绩不断下降,致使学习困难。受欺凌学生因害怕受欺凌而不愿上学、厌学,进而逃学的现象,在世界许多国家的中小学校中都有存在。在英国中小学中,有14.8%的学生认为最初逃学就是因为遭受欺凌,18.8%的学生将欺凌当作持续逃学的原因。山西运城绛县某15岁少年在学校反复遭受欺凌,几乎天天被打,都吓得跑出学校了,最终仍在网吧被同学殴打致死。可见,校园欺凌是导致中小学生学业适应困难的重要原因。

最后,欺凌易导致受欺凌学生出现社会化障碍。

欺凌易导致中小学生人际关系出现障碍。欺凌者往往散播谣言、利用人际关系、煽动他人恶意对待、进行肢体或者言语攻击,将受欺凌者排除在某个团体之外。受欺凌者在学校里受到排挤,人际交往存在障碍,造成人际疏远。同时,由于生理或个性方面的原因,受欺凌者不受同学喜欢,在同辈群体交往中往往被忽视、被拒绝,导致在人际交往中多表现出行为退缩,而这种行为退缩反过来又导致其社交技能更差,更不为同伴喜欢,难以被同伴群体认可,易出现社会化障碍。特别是长期遭受欺凌的中小学生,由于得不到其他同学的支持和帮助,久而久之会产生退缩、顺从等行为,易形成习得性无助。受欺凌者往往又倾向于内部归因,认为自己人际交往能力低下,导致其对自己智力与社会交往能力评价偏低,直接影响其社会性的正常发展。

校园欺凌对欺凌者心理产生影响

校园欺凌中受到伤害的并不只是受欺凌者。欺凌行为既损人又害己,既给受欺凌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伤害,也给欺凌者自身心理健康带来不良影响,影响其人格发展和正常社会化进程。

首先,欺凌易导致欺凌者形成不良人格。

校园欺凌易滋生欺凌者骄横跋扈、恃强凌弱、敏感多疑等不良人格特点,具有这种人格特点的中小学生在成年后往往心理也不健全,多表现出固执、偏执、狭隘及易怒的倾向,容易与周围人发生摩擦,难以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有着欺凌行为习惯的中小学生会将欺凌作为一种达到个人目的的有效手段,一旦形成这种认知和行为习惯,他们更容易形成攻击性人格特点。如果中小学生早期的欺凌行为没有得到有效矫正,欺凌者会形成暴力倾向,在遭遇挫折和面临困境时往往会采取极端的方式解决问题,对他人和社会造成严重危害。更有甚者,一些中小学生会将暴力和攻击性行为视为成年生活可接受的组成部分,在中小学时期经常欺凌其他同学的未成年人往往有欺凌他人的倾向,在成人后仍有可能成为欺凌者。

其次,欺凌易导致欺凌者出现社会化障碍。

欺凌者的不良个性特点会妨碍其与其他同学的正常社会交往,在与同伴群体的交往中不受欢迎,容易被拒绝且难以融入同伴群体之中。同时,同伴群体对欺凌者的暴力、攻击行为并不认同,而且往往因为害怕而远离欺凌者。所以,在正常的社会交往中,欺凌者会遭到同伴群体的拒绝而处于孤立的境地,人际交往困难。紧张的同伴关系和孤立的社交地位会对欺凌者的社会性发展产生消极影响,使欺凌者遭受持续的挫折和心理打击,难以适应正常社会,易偏离正常社会化轨道。

最后,欺凌易助长欺凌者的攻击性倾向。

欺凌会导致欺凌者以后行为失调或者产生暴力倾向。习惯于欺凌其他同学的中小学生容易形成恃强凌弱、以暴制暴的攻击性心理倾向。欺凌者往往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式,认为暴力强制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方式,从而增强攻击性倾向。校园欺凌也容易使欺凌者集合在一起结成不良同伴团伙,进一步增加其反社会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于是,就容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中小学阶段经常扮演欺凌角色者在成年后犯罪的概率很高。奥维斯的研究表明,经常欺凌他人的儿童成年后的犯罪率是正常人的4倍。当前,我国刑事犯罪的主体是青少年,青少年犯罪占刑事犯罪的比例达70%左右,这与校园欺凌现象日趋严重有极大的关系。

当然,欺凌行为除对欺凌者和被欺凌者心理发展造成严重的消极影响之外,还会蔓延影响到其他学生或群体。其他中小学生也会以某种方式推动甚至效仿欺凌行为,同时还会使广大学生感到攻击和暴力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会催生出更多的欺凌者。另外,欺凌行为的发生对整个校园环境也有严重的消极影响,会使中小学生存在一种不安全感,影响他们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

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的心理成因

关于青少年犯罪心理的研究表明,个体犯罪易感因素的形成是决定一个常态的行为人衍变为犯罪人的关键,即个体自身所具备的一些犯罪易感特征使个体容易发生犯罪行为。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既有社会方面的外部原因,也有个体方面的内部原因。从根本上来说,校园欺凌虽然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与社会各界的认识以及中小学生内在心理因素有较大关系。

社会各界对校园欺凌现象的认知偏差

对于校园欺凌现象,社会各界主要持有三种观点。一是较为宽容的看法与态度,认为学校里孩子们打打闹闹是正常的,欺凌是孩子们的一种活动形式,是个体正常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二是较为中立的看法与态度,认为欺凌属于人的不良品行,它在一定程度上既损人又害己。三是较为严厉的看法与态度,认为欺凌是一种极为严重的道德与社会问题,它将会导致青少年的违法犯罪。由此可以看出,社会各界对于欺凌现象并没有统一的认识,没有正视欺凌行为给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带来的危害,这是导致校园欺凌越来越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

对于校园欺凌现象,中小学校多是在欺凌行为发生后才介入,并且处理的方式也较传统,大多以校纪校规处置,以对欺凌者批评教育为主,并没有去深究欺凌行为产生的原因。中小学教师对欺凌现象的危害性也没有足够的认识,对欺凌行为干预和处分的力度及其有效性不够。同时,中小学生对于欺凌行为造成的后果及其严重性也并没有清晰的认识。更有甚者,欺凌者包括面临欺凌行为的旁观者,也没有意识到欺凌行为会导致什么样的严重后果,因而在许多情况下欺凌行为自然而然地发生。如前面案例中的学生在网吧遭受同学殴打长达4个小时,期间旁观者无人制止。可见,社会各界对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及其危害性没有足够重视,是导致校园恶性欺凌事件不断发生的重要原因。

中小学生欺凌行为产生的社会心理成因

欺凌现象与中小学生社会心理状况有直接的关系。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些中小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出现障碍,导致其社会心理的发展存在偏差,个体行为表现出一定的反社会倾向,这是中小学生发生欺凌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

首先,拥有不良社交心理的中小学生易引发欺凌行为。“社会化是个人和社会因素的互动结果。”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受社会不良因素的消极影响,诸如家庭环境不好、父母教养方式和学校教育方式不当以及社会负面现象的影响等,在社会交往中易形成自卑、怯懦、孤僻或者骄横、偏执等不良社会心理,而具有这些不良社会心理的中小学生易引发校园欺凌行为,成为欺凌者或者受欺凌者。另外,一些中小学生因为自身生理上的缺陷而往往成为班上不被人喜欢或重视的对象,在学校和班级活动中被孤立、被边缘化,没有或只有很少的朋友,缺乏社会交往技巧,社交能力低下,易与人发生矛盾和纠纷,造成人际关系紧张,容易遭受欺凌。社交心理状况越差的中小学生,欺凌别人或受欺凌现象就越厉害。

其次,暴力攻击行为的习得是导致校园欺凌的重要原因。研究表明,攻击的发生一是因为攻击行为在过去受到了奖赏,二是过去受到奖赏的行为易被他人所模仿。中小学生通过观察学习易形成攻击倾向。家庭暴力不断,或者在家庭中经常遭受惩罚与虐待的中小学生,易形成用暴力解决问题的心理和习惯。特别是社会上暴力美学的传播使中小学生易形成攻击性心理倾向。研究表明,家庭环境差、关系不和,受到诸如虐待、忽视、冷落、暴力等不良对待的孩子,会成为校园群体欺凌、攻击的对象。父母的教养方式不当,如溺爱、过度保护、期望过高、严厉与疏远,会使孩子们成为受欺凌者。“攻击是一些人寻求维持或恢复自尊的一种方式”,“是一种避免接受任何自尊的改变的防御性反应”。中小学生在社交中被排斥、遭受挫折、被边缘化时,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常常会模仿成人的行为而采取攻击性行为,对其他学生进行欺凌。另外,一些中小学生在学校的学业竞争和成绩评比中遭受挫折和失败时也会产生欺凌行为。

中小学生欺凌行为产生的个性心理特征

意大利心理学家吉安·卡普拉拉研究发现,与攻击相关最为一致的三种人格特质是:易怒(因为极其微小的刺激而爆发的倾向)、沉思(被激怒以后将愤怒的情感留在心中的倾向)以及情绪敏感性(体验到不适感和不足感的倾向),这些人比其他人倾向于爆发更多的攻击性行为。研究表明,欺凌者和受欺凌者都可能具有某些相对稳定的人格倾向。欺凌者往往自我评价过高,并且通常具有较高的精神质倾向。而受欺凌者通常具有较低的自尊,比较内向,而且情绪不稳定。这是一些中小学生容易成为欺凌行为当事人的重要原因。

由此可见,欺凌现象的发生不仅有社会心理方面的原因,而且与中小学生不良的性格特征有极大关系。从欺凌者角度看,一些有着极强自尊心、嫉妒心和报复心理的中小学生,在遇到打击和挫折时容易产生欺凌行为。一些家庭失爱或者过度溺爱的中小学生心理偏激、攻击性强,易引发欺凌、暴力行为。从受欺凌者角度看,一些中小学生因为生理上的原因,诸如身体肥胖、矮小、过于瘦弱、残疾、口吃等,受到讥笑或歧视,难以被其他同学所认同和接纳,被排斥在同伴群体之外,从而导致其自卑、敏感、内向的心理特征,容易成为受欺凌的对象。另有一些中小学生性格懦弱、生性比较胆小、性格孤僻、自信心不足,又对同学的言行过分敏感,也易遭受欺凌。

应对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的心理学思考

校园欺凌是一种故意伤害行为,具有未受激惹性和重复发生性,有其产生的内部心理根源。欺凌现象的发生虽然与家庭、学校和社会有一定的关系,但问题主要还是来自中小学生自身,毕竟外因是通过内因在起作用。因此,对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的干预还须从其产生的内部根源着手,加强中小学生心理的干预。

改变社会各界对校园欺凌的认知偏差

首先,提高社会各界对校园欺凌危害性的认识。应大力宣扬中小学校园欺凌的社会危害性,营造反校园欺凌的舆论氛围。校园欺凌不仅仅是一个道德和社会问题,情节严重的也会导致违法犯罪。近期,《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国教督办函[2016]22号)发布,对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进行专项治理,遏制和避免恶性欺凌事件的发生。中小学校应高度重视校园欺凌现象,在学生中间大力宣扬校园欺凌的危害性,让他们在欺凌行为发生时能捍卫自己的利益或者挺身而出维护受欺凌者的权益。教师和家长应正视校园欺凌给学生身心健康带来的危害,在欺凌行为发生后,不能简单地训斥和指责学生,而是应深入了解欺凌行为发生的原因,相互之间多沟通,不能纵容欺凌者,也不能忽视受欺凌者的感受和伤害。

其次,增强社会各界反校园欺凌的法律意识。目前,我国劳动教养制度已经废除,但针对低龄犯罪的司法制度并没有及时跟上。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只规定刑事责任最低年龄,缺乏专门针对实际存在的低龄犯罪的司法制度。而校园欺凌恶性事件给受欺凌者造成伤害后,往往因为欺凌者是学生,普遍存在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从轻、甚至免除处罚的“司法共识”,致使这些中小学生因不须承担欺凌行为伤害后果的法律责任而对法律没有敬畏感。因为这些中小学生不须承担欺凌行为伤害后果的法律责任而对法律没有敬畏感。欺凌行为没有法律底线是导致校园欺凌恶性事件不断出现的重要原因。前段时间,江苏昆山某中专学校发生一起严重校园欺凌事件,昆山法院对四名女性被告人以寻衅滋事罪分别判处杨某、李某有期徒刑六个月,丁某、顾某拘役四个月。而不久前,在美中国留学生欺凌案在美加州法院宣判,三名主要涉案高中生以绑架、殴打罪名分别获刑6年、10年和13年。相比较而言,我国对校园欺凌恶性事件的处罚偏轻。因此,应建立和完善反校园欺凌的司法制度,提高社会各界反校园欺凌的法律意识。一方面,强化法律保护意识,学会用法律手段保护学生的安全。另一方面强化对法律的敬畏心理,使中小学生对法律存在敬畏感,掌握行为的法律底线。可以参考他国建立专门针对低龄犯罪的司法制度,出台反欺凌法。如美国1999年在佐治亚州诞生第一部反霸凌法案,到2015年3月蒙大拿州通过反霸凌法,至此美国50个州全部有了反霸凌立法。美国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和参

培育中小学生健康的人际交往心理

首先,消除中小学生的攻击性心理倾向,增进心理相容。弗兰佐认为,挫折会增强攻击的驱动力,负面情感会刺激攻击倾向,观察学习和媒体暴力的影响也会增加人的攻击倾向。因此,社会媒体应减少宣扬暴力美学,避免中小学生受暴力、攻击行为的不良影响。中小学校应优化教育行为,减轻中小学生学习压力,缓解厌学情绪,对有暴力、攻击倾向的学生应多强调欺凌行为的危害,加强教育管理,对其欺凌行为进行及时制止。奖励亲社会行为,使中小学生由认同、模仿到进而采取亲社会行为,减少攻击性行为。家庭暴力、父母离异、关系紧张、单亲家庭、与子女缺乏交流、对子女缺乏管教等消极的家庭环境易形成孩子的攻击倾向。因此,父母应率先垂范,以身作则,维持和谐、融洽的家庭关系。应采取民主的教养方式,既不过分溺爱孩子,也不过分专制。遇到问题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尊重孩子的人格,尊重和重视孩子的意见与想法,避免简单粗暴的方式,增加与孩子们的心理相容,消除其攻击性倾向。

其次,提高中小学生的人际适应能力。人际适应能力包括良好的适应和改造社会环境的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一些中小学生正因为人际适应能力较差,存在人际交往障碍,易遭受欺凌。这些中小学生往往心胸狭窄、自我中心、不易接近、对人际关系过分敏感,因而容易导致人际排斥。据此,学校应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育学生善于接纳与容忍他人,以谦虚、诚恳的态度对待他人,积极参与学校和班级活动,提高人际适应能力。同时,学校应尽量创建和谐的校园环境、融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确保中小学生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家长也应鼓励孩子多与同辈群体交往,学会控制情绪和避免冲突的技巧,学会悦纳、尊重他人,这样才会被同辈群体所接纳和认可。

加强中小学生个体心理的干预

中小学校园的欺凌者和受欺凌者多数有着不良的性格特点,因而,加强中小学生个体心理的干预,是防治校园欺凌现象的有效措施。

首先,增强中小学生自信心。学校应关心弱势中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增强其成就感,树立其自信心,避免遭受欺凌。一是通过表扬、奖励等强化方式,肯定学生的成绩与优点,指导学生的进步。提倡赏识教育,增强学生自信心。在失败的时候应指导学生正确归因,积极寻找失败的真正原因,而不是归因于自己的无能。二是鼓励并支持性格孤僻、自卑的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和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主动参与人际交往,大胆展示自己。同时,家长应采取适当的教育方式,与孩子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正确评价孩子,充分信任他们,帮助他们发现与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多鼓励孩子在人群中表达自我,适当地展现自己的力量,以帮助其建立自信。另外,在欺凌行为发生后,父母应积极了解欺凌行为的原因与动机,必要时可与学校沟通,共同遏制欺凌行为的发展和延续。

其次,重视中小学生的心理疏导。中小学校应注重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一是设立心理咨询室,配备专兼职的专业心理咨询师,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和经常性心理咨询活动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过角色扮演、需求表达、头脑风暴等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欺凌行为。特别是在欺凌行为发生后,能及时有效地为中小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帮助,消除欺凌行为带来的不良影响。二是积极关注问题学生、学习困难学生和人际关系适应困难学生,对那些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个别监控和心理矫正。通过团体心理辅导、个别辅导等形式,让这些学生能很快适应学校学习生活,学会人际交往。通过游戏活动、班级活动、团队活动等形式,创建团结互助的班级氛围。应特别注意为自尊心受过伤害、遭遇过挫折的学生提供及时的心理疏导。三是在欺凌行为发生后,对学生积极进行心理干预。及时了解欺凌者的心理动态和行为动机,通过角色扮演与移情体验,引发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反省,及时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对受欺凌学生积极进行心理疏导,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理解。值得注意的是,遭受欺凌的中学生近五成(48.9%)选择沉默,不愿告诉家长、教师或同学,“怕丢脸面,在同学中抬不起头”,往往独自默默承受。欺凌事件之所以给受欺凌者造成巨大的心理伤害,一个重要原因是受欺凌后学生得不到教师的及时帮助和关心。因而,对受欺凌者应积极进行事后干预,通过心理疏导减少其心理伤害,促进其健康成长。

文|章恩友,中央司法警官学院院长、教授,鲁东大学教育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法律心理学分会副主任;陈胜,中央司法警官学院讲师,博士。来源丨公众号“中国教育学刊”授权发布,特此鸣谢。

推荐阅读

孩子,如果有人打了你……

孩子的一切问题,都能用“深度陪伴”治愈

教育的最大死敌,就是父母的脾气

你的恐惧越多,你对孩子要求越多

孩子,终其一生,你只需要讨好一个人

陈默:对当今中国90后及00后深入骨髓的剖析

情感被充分满足的孩子,成绩不会太差

【武汉萨提亚中心微信公开课】人人上得起、学得会、用得着的心理学课程

长按二维码关注

萨提亚家庭研究院

whsatir∣由内而外的幸福公众平台

感恩|欣赏|开放|支持

【武汉萨提亚中心】

【联系电话】

027-68784992

1897168426113387579698

【联系地址】

武汉市武昌区中南国际城A3座2802室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