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错过界哥的推送?
戳上方蓝字“
医学界精神病学频道
”关注我们
并点击右上角“···”菜单,选择“
设为星标
解决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要从源头下手。
随着网络时代的迅猛发展,网络已成为儿童和青少年获取知识信息、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2019年,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显示,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已达2.56亿,占整体网民的41.5%,占青少年总体的71.8%。青少年互联网普及率持续攀升,向低龄群体渗透加大。同时,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大部分家长给其子女配备了手机,由此导致其上网更便利。
互联网在满足儿童和青少年个性发展需求的同时也对其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儿童青少年作为网络成瘾的高发群体也因此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目前,国内外网络成瘾者集中使用的网络内容不尽相同,我国80%~90%网络成瘾者集中在网络游戏成瘾上。网络游戏已成为儿童青少年网络使用的重要应用,小学生网民成为网络游戏使用率最高的群体,达87.0%。《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Ⅴ)将网络游戏成瘾认定为一种新的精神性障碍。
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伤害始终是社会上津津乐道的话题,青少年因沉迷于网络游戏,荒废了学业,大肆挥霍钱财,甚至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这些负面事例是社会舆论常常谈到的网络游戏的弊端。但是网络游戏会导致精神障碍,鲜少有人关注。DSM-Ⅴ指出,与网络游戏成瘾相关的常见诊断包括:重度抑郁、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强迫障碍。同时,社交恐怖症、敌对、品行障碍以及物质依赖等也与网络成瘾极易共患。
真实案例
患者刘某,15岁,单亲家庭。患者的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孩子由爷爷奶奶抚养。上中学后学习成绩不好,迷恋网络游戏,连续打游戏几个月,之后患者逐渐出现自言自语,说胡话,说话内容均为游戏内容,行为怪异,生活不能自理,问答不切题,永远沉浸在游戏的虚拟世界里无法自拔,住院后经长时间的治疗患者行为较前好转,痊愈后出院不到两周再次住院。询问家属,诉:患者在家无人看管,不按时服药,再次接触网络游戏,病情复发。
患者徐某,14岁,1年余前因多次转学,与家人关系不和睦而拒绝上学,在家整日玩手机游戏,不主动与家人沟通,除了玩手机游戏对其他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睡眠不规律,诉:“没有一个温暖的家,活着没意思。”个人生活尚能自理,3个月前主动要求家人带其去看心理医生,诊断为“中度抑郁”,服药治疗1月后情绪好转,自行停药。于1月前至“某武术学校”学习半月,老师发现其异常,主要表现睡眠差,食欲差,情绪低落,无故哭泣,心烦,之后请假回家调养,期间在家仍然整日玩手机游戏,睡眠,饮食均不规律,家人难以管理,再次送入医院治疗。
患者周某,12岁,8个月前经常上网、玩手机游戏,逐渐出现情绪不稳,易激惹,乱跑,乱花钱,说父母不好。遇到不顺心的事就发脾气,哭闹。不愿意上学,少语,不与周围人交流,被动懒散。感觉活着没意思,用刀片划伤手臂,有自杀想法。自语自笑,凭空听到有人说悄悄话,敏感多疑,总感觉有人在说坏话。行为冲动,与小孩子抢东西,打小孩子,行为孤僻,夜眠差,在家难以管理,送至精神科治疗。
网络成瘾对儿童青少年的影响
1.生理的影响
网络成瘾儿童青少年由于长期无规律作息,睡眠质量、食欲、体质均下降。
2.心理的影响
:因网络交往具虚拟性和自由性,儿童青少年可在网络上脱离真实身份随意改变角色。网络成瘾者现实人格与虚拟人格频繁转换,必然会出现认知不协调的心理危机,从而导致双重和多重人格障碍。
3.社会功能的影响
网络成瘾儿童青少年由于将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网络之中,很少参与现实社会活动,人际交流逐渐局限于网络世界,缺乏现实人际交往能力、耐心和信心,使人际关系严重受阻,形成人际关系障碍。
4.对社会的危害
儿童青少年有较强的好奇心且自我管理能力较弱,在习得网络某些不良信息后,极易出现各种品行问题,甚至引发各种犯罪行为。据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统计资料显示,70%少年犯是因为受到网络色情、暴力等内容影响而诱发盗窃、抢劫、强奸甚至杀人等严重犯罪行为。
诱发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因素
网络成瘾的发生涉及多种因素。在临床治疗中我们发现,网络成瘾儿童青少年具有喜欢独处、敏感、偏执、性格内向、伙伴关系不良、心理年龄不成熟等心理特点。其次,严厉型、打骂型、放纵型和溺爱型等不恰当教育方式也成为影响网络成瘾的重要因素。
1.学习压力
:近年来的社会竞争压力下,青少年的学习压力也日益剧增,各种辅导班,考试学习,属于自己的空间越来越少,心灵脆弱,情绪起伏大,心理创伤得不到有效的解决,试图通过网络活动来丰富业余生活,体验自我实现后的成就感与满足感,克服内心自卑、增强自信,久而久之,将网络变成了自己的精神寄托。
2.社交恐惧
:人际关系紧张有些成瘾的孩子一开始并不是因为十分喜欢才接触网络,而是因为对人际交往,学校生活,社会活动的处理上出现困难的结果,为缓解现实生活中复杂的人际关系,其选择用网络人际代替现实人际来应对社交恐惧,但长期沉迷于网络又会使其脱离现实社会加重其社交恐惧程度,如此恶性循环造成网络成瘾。
3.家庭社会变故
:随着现代生活的变迁,很多家庭由于各种原因,家庭发生变故,如父母离异、过世,或家庭环境突然改变等等。当这些变故发生时,由于青少年人心智尚未成熟,他们往往需要比成年人承受更大、更多的痛苦,为了逃避这些痛苦,他们容易依赖网络这一虚拟环境来帮助他们逃离残酷的现实,在网络中实现幸福感和满足感。
4.教育方式放纵
:现在许多父母都工作繁忙,生活节奏飞快,根本没有时间和耐心顾及孩子的业余生活,有的甚至在孩子还在幼儿阶段就把手机随便抛给孩子玩,以此来减少孩子哭闹的频率。孩子从小就无节制的接触这些电子产品并从心理上产生依赖,在以后的教育过程中将很难纠正。还有的孩子处于青春叛逆期,学习压力日益增大,但是自制力却跟不上,这时候如果父母和老师放任不管,孩子很有可能为了逃避学习而被网络吸引,从而沉迷其中。
解决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要从源头下手
1.大部分青少年常常是生活、学习、情感等方面遇到挫折后出现不良的情绪,而又缺乏现实的支持或不善于求助,导致不能有效地应对挫折,从而对自我产生严重的怀疑,进而退缩到网络虚拟世界,而网络游戏优美的意境及完善的奖励机制,不仅能让其重新找回自信心,更能让其自信心多度膨胀。针对此类青少年,可以通过改善其社会支持状况(如家庭支持及同伴支持)、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人际关系及情绪的改善)以达到提高网络成瘾患者的自我接纳度及自信心,从而更有力量去应对。
2.网瘾少年普遍有个共同的问题——业余爱好少,家长从小没有很好地培养他们的业余爱好。繁重的课业之余他们就只能玩电脑、玩手机。学校和家长都要带动孩子多发展业余爱好,用丰富多彩的活动代替网络的诱惑。
3.父母应更多地关怀、理解、引导子女,给他们创造一个温暖、宽松、和谐的家庭环境,一起分享子女的快乐与忧愁,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以使他们在应激状态下选择积极的应付方式来解决问题,而非沉湎于网络。长期不当的父母教养方式(如过分地严厉惩罚和过度溺爱)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易使子女形成难以适应社会的不良人格特征,无疑是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重要影响因素,不利于子女心理健康的发展。
4.让孩子对于网络有正确的认知,对成瘾行为的青少年讲明其行为的意义,玩电脑对自己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了解其内心想法,帮助他们认识玩电脑行为与其他儿童学习行为的不同之处,优缺点,通过儿童对自己行为认识的改变,促进行为变化。
5.对学龄期的青少年,教他们如何掌握好学习时间和上网时间非常重要,在家庭中应杜绝“电子保姆”,家长不要让子女过早接触电子产品,尤其是电子游戏产品;过早接触网络的儿童青少年更易成瘾,因此建议,7岁以前尽量不接触电子游戏类产品,不让儿童将电子产品当作保姆;另外,不要把电脑放在儿童青少年房间中,建议放在客厅或父母房间里,以便监控其上网行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儿童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发生。
6.如果因网络成瘾导致了精神障碍,一定要第一时间到精神科专科就诊,父母不要强行动用暴力来试图纠正孩子的行为,那样可能适得其反,甚至出现不可挽回的悲剧。
参考文献
纪文博,陶然.儿童和青少年网络成瘾现状及影响[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4,29(07):501-505.
]宁丽,高文斌,刘彩谊,李焕,陶然.网络成瘾青少年的自卑与其社会支持﹑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11,20(05):375-380.
]鲁先灵,张红岩.网络成瘾者家庭亲密度、适应性的类型特点及其与应付方式的相关性[J].精神医学杂志,2013,26(04):257-260.
本文首发:
医学界精神病频道
本文作者:Nathan
责任编辑:六六
版权申明
本文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End-
▼点击“阅读全文”参与调研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8
03-08
03-08
04-04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