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本课程面对公众,以真实并曾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案件为分析的基点,解析严重暴力犯罪的心理问题;杀亲案的犯罪心理问题;系列杀手的犯罪心理问题;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心理问题和高材生犯罪心理问题。通过详细解析每起刑事案件犯罪人的心理,让大家了解犯罪心理与不良的成长环境、亲情陪伴缺失、性格孤僻、不良观念形成等因素有关。预防犯罪要从早年做起,预防犯罪是全社会的责任。
课程推荐词:
《犯罪心理解析》是公安大学多年为全体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教学层次广,师资力量强,学生反响好。本课程遴选了产生广泛社会影响的多个典型案例,以犯罪心理学的视角解析了犯罪人成长过程中形成的不同心理问题,采用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授课方式,突出公安特色,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为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
(一)严重暴力犯罪心理解析——源于早年的心理创伤
本讲介绍:本讲通过美国一起校园枪击案件,解析了严重暴力犯罪人的心理问题。案犯的犯罪行为发生在成年,犯罪的根源却是早年移民造成的心理创伤。移民不适应和心理恐惧逐渐累积,最终酿成犯罪行为的发生。讲座在分析案犯心理演变的同时,给人以启示,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严重暴力犯罪案件特点:
一个人的操作——独狼式
事先精心策划——预谋性
作案有仪式感——有想象
针对无关群体——属滥杀
发布作案宣言——有理由
·人的心理发展有自身的逻辑性,心理问题往往是滞后反应的。
·案犯可能有的心理问题:
恐惧:
岁以下,恐惧的来源有陌生,包括居住的环境、邻居和同学、人种的差异、语言的差异、文化的差异等等。这些恐惧会给人带来陌生、恐惧、孤独、痛苦、愤怒。因此陌生→恐惧→愤怒→暴力。
因此在
岁以下带孩子搬家、移民等等都要慎重考虑。
岁之下,人依然在依恋期,人之弱小,环境极为重要。
·人的生活圈是不断扩大的,从家庭→学校→社会。孩子被送到幼儿园的第一天会哭闹,因为他无法接受这个陌生的环境;孩子刚上小学会很乖,也是因为环境陌生,升入中高年级后就开始顽皮。
·什么是创伤?
一种经验如果在很短的时间内,使心灵受到一种很高度的刺激,以致使、不能用正常的方法谋求适应,从而使心灵的有效能力的分配受到永久的扰乱。——弗洛伊德
心理创伤是可以潜伏积累的,如小时候看的恐怖片和大型动物,它是没有时间性的,可以被称为意识流。
特点:坏的情绪会让你不断地恐惧,不断地再咀嚼这种痛苦的滋味,这种过程只要日复一日的积累,会让能力增加,到一定时间后以相当的力量来干扰人的正常生活。
·智力正常有时能够遮掩人的创伤表现
·很多心理疾病在人的早年更容易患上,人在早年的心理更为脆弱。心理疾病如果没能被人觉察,可以发展到非常严重,以致无法弥补。
·农民工会将很多农村孩子带到城市,二代农民工们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在适应当中引发出恐惧,出现暴力、抢劫等攻击力犯罪。
·孩子生活的早年,心理的熟悉非常重要,这个熟悉感和环境密切相关。
要为成长中的孩子们:
建立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让孩子身边有稳定的抚养人;
熟悉的街道、村庄可让孩子有安全感;
熟悉的邻里、伙伴可让孩子不孤独;
呵护幼小脆弱的心灵,是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这种类型的犯罪心理问题,早期预防更有价值从现在开始要关注这种心理现象,家长要多学习心理学知识,心理学工作者也要大力地普及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只有孩子健康成长,这个社会才会安全。
(二)杀亲案的犯罪心理解析——源于抚养中的错位
本讲介绍:本讲分析了一起家境优厚、看似美满的家庭成员却杀害了全家六口的案例。通过发展心理学知识,解析了作案人犯罪心理的由来,对父母依恋感的缺乏、隔辈抚养的宠溺造就了作案人的性格缺陷,父亲不恰当的管教方式加剧了作案人的心理问题,最终引发了家庭悲剧。讲座给人以启示,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建议。
·早年的孩子一旦宠养,在中学阶段会不愿意上学,惹是生非。
岁之前形成的东西是终生的,尤其是性格。
·宠溺抚养对性格形成的危害:
骄横:指傲慢专横,自以为是,别人说不得;
任性:任着性情行事,无任何自我约束力;
自私:只为自己打算,自我中心,自尊自大;
缺乏耐性:不想上学,惹是生非。
·抚养错位造成的悲剧:
父母没有亲自抚养——没有依恋;
早期老人的过分宠溺——性格缺陷;
发现问题后的暴力相向——管教不当;
初中就逃学、辍学——教育缺失。
·性格缺陷何时显现?
青春期表现。宠养的孩子缺乏耐性,初中之后不爱学习。只喜欢出去玩。容易滋事。结交不良少年,惹是生非。
·如果一个人有“父母对我管教太严”这种说法,那么他一定不是父母亲自抚养长大的,小时候有抚养人并且管教不严的情况。因为如果是父母亲自抚养,应该早已习惯这种“严”并且认为是正常的。
·现代社会有多少父母意识到孩子一定要亲自抚养?知道六岁前是人一生心理发展的关键期?能自己耐心地陪伴并照料孩子的每一天?能意识到养孩子需要学习成长中的心理学。
·很多犯罪人在犯罪的时候往往已经是一种过程的结果,这个过程就是家庭教育和很多教育的结果。
·在打算要孩子的时候,先回答以下问题:
你能否有足够的时间来陪伴孩子成长?
你有没有足够的耐心来陪伴孩子?
你是否知道孩子心理发展的的几个基本阶段?知道每个阶段你要对他做什么样的心理抚育?
如果你自己很任性很自私,事事需要别人来关心你,而不需要关心一个吃喝拉撒都需要帮忙的人,那你最好也不要做父母。
如果你觉得孩子小时候顺其自然,长大了自然就正了。那么可能长大了,你发现他的问题已经没有办法解决了。到那时你会非常痛苦。
·希望全社会理解人早年的心理发展的知识,同时要给母亲留出亲自抚养的时间,给父母留出陪伴孩子玩耍的时间。
·父母在和孩子建立情感的同时尽可能的一起吃饭,因为饭桌是交流彼此情感和想法的最好的场所。
·人这一生不光是为了挣钱和工作,感受亲情,领悟人性,家和才能万事兴。
(三)系列杀手犯罪心理解析
本讲介绍:本讲解析了一起
名少年连续被害的系列杀人案。讲座从作案人的种种外部行为表现入手,逐层深入地剖析了作案人的心理问题,情感缺乏、生存环境的贫瘠是导致惨剧发生的重要原因。讲座在解析作案人心理问题的同时,重点强调了早年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外部刺激和内心问题,就像导火索和炸药桶,只要桶里有炸药,什么东西都可以让它爆炸。如果人的内心有问题,外部的很多刺激都会变成可怕的刺激。因此并不是网络导致少年出现网瘾。
·人向往的、刻意表达的东西,往往是他在乎的,甚至是缺乏的。
·抚养模式的类型:
情感丰富。也叫声音丰富,家人很多且互相关爱。
情感单一。一对一抚养,母亲单独带孩子,孩子只依恋母亲。
情感缺乏。孩子由幼儿园老师、保姆看管。
情感的丰富与否会决定话语的表达多少。
·人之所以出现变态的心理问题是由于早年亲情的匮乏。寂寞的成长导致他不善言语,就会导致孤独、内向的性格,从而导致交往障碍。当生理成熟而心理上缺乏一定能力,就会出现心理危机。
·在人的成长过程中,亲自抚养和情感丰富是非常重要的,亲情可以让人形成对人友好的依恋情感,让人形成温和安全感,还可以促进孩子的言语发展进而发展他的社会性,在前面缺失以后,就会带来许多问题,特别是社会性发展障碍导致的性格缺陷,而性格缺陷会让人在社会生活中倍感失败,这种失败会成为某些人出现犯罪的心理原因。
(四)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心理解析——源于六岁前未能说“不”
本讲介绍:本讲通过一起少年绑架杀人案,解析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心理问题,本案中四个少年的犯罪心理源于早年教育中性格的缺陷。本讲就如何开展早年性格培养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建议。
·孩子犯罪不是父母没管,而是管晚了。
·在孩子
岁之前,父母应该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性格培养。
(五)高材生犯罪心理解析——源于人生教育的错位
本讲介绍:本讲通过对高材生犯罪这一特殊现象的深入解析,指出高材生犯罪的心理原因主要是观念和信念的缺失,而这些缺失主要源于成长过程中相应教育的缺乏。针对这些问题,本讲提出了具体建议。
·高材生犯罪心理特点及缘由
高智商者犯罪:年龄多在
岁之后
“做”与“不做”:全在一念之间
·早期的观念不易改变,源于抚养人的表情、举止、唠叨
观念源于经历——“好孩子”没机会犯错
观念源于平时——孩子看到身边人最多的表现
观念源于耳闻——还可以来自于社会多渠道
观念源于参与——与他人接触的社会活动
观念失于远离——有关生命的观念难以“观”
现实的“观”受制于经历的视角
现实的“观”受制于时间的“限”
·高智商者也有领悟力:时间不可倒流,人生不容夺命的过错。
·思考人生与真情:
生命的孕育和养育——母爱
生命的发展——亲情、爱情、友情
·信念是人在经过实践猴坚信不移的观念,其核心是相信并坚持不变。
·智能、技能给人活着生存的动力;观念、信念给人一声前行的制动保护。
·给家长们的建议:
△聪明的孩子更要在早年完善其“制动”系统,包括观念、信念
△聪明的孩子更要让他学会与人共处,与人合作才会有更大的作为。告诉孩子:智慧不仅用来认识自然、认识世界、认识社会,更重要且更难的是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人的智慧远远不及大自然的智慧,要有所敬畏。
(六)我的感想
本系列课程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于
2013
年录制的,在网易公开课上有资源。国内犯罪学和犯罪心理学的相关课程就很少,公开课更是少之又少,能有五讲的公开课内容真的很不容易了。
据说学生没有经过排练,都是现场发挥,公大
届侦查专业学生。虽然案例都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案例,但是很多思路还是比较新鲜的,很多地方讲解得要比之前我看到的讲座要细致一些,思路非常细,值得一看。
不过因为案例重复,很多论点和我之前整理的笔记有一样的地方,我在这里就不做记录了,需要下载笔记的朋友可以扫关注我的公众号,发送“笔记”两个字就能获取笔记下载链接了。
李教授讲到要尽量让母亲来亲自抚养,可能有的人会想那父亲不用亲自抚养吗?其实是由于母亲在孩子早期哺乳上承担重任,自然主要抚养人落在了母亲身上。从进化心理学来看,早在远古时期,男性主要负责外出打猎提供物质资源,母亲更多的是心理情感抚育。李教授指的也是孩子早期,当然孩子慢慢大了父亲在孩子性格培养,成就塑造上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很多心理研究也有此方面的发现。
李教授通过她长期的实务工作,所累积的个案经验告诉我们:童年结束前,不当的家庭生活教育和父母错误行为的示范,是导致青少年违抗师长和犯罪行为的主要原因,这是真知灼见。悲观的父母示范了消极的态度;放纵和溺爱的家庭,孩子缺乏自律和自我控制;管教过苛则造成压抑和焦虑。学习这系列课程,可了解人的背景和无可选择的遭遇,设法引导和帮助问题孩子改过向上,步入正常的人生轨道,这对家庭、社会有极大的利益。
大部分成年人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其根源基本都来自于童年和青春期,虽然走上社会有矫正的机会但是可能性还是比较低的,而且很多还只是暂时被抑制。所以西方国家很重视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问题,并且极力维护青少年的权益。举个例子,调查发现对
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和
岁以上的成年人同时进行烟酒和毒品危害教育,接受教育的未成年人长大后吸烟、酗酒、吸毒的比例要远低于接受教育的成年组。
因此,随着各种青少年事件的频发,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是我们必将共同面对的一个社会问题。
需要下载笔记的朋友发送“笔记”两个字就能获取笔记的下载链接了。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8
03-08
03-08
04-04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