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华商报》
日报道,
校园贷
虽然为大学生带来了便利,却也带来不少危害,西安某高校学生就曾因无力偿还
校园贷
而自缢身亡。
校园贷事件层出不穷
如今“校园贷”、“网贷”、“裸贷”这几个名词不单刺痛人们的双眼,更是刺痛人们的心灵。这类事件受害者往往是年轻的在校学生,而“裸贷”的受害者几乎都是女性。“厦门一名大二女生深陷校园贷烧炭自杀”类似的新闻近几年可谓是屡见不鲜。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大二女生还不清“校园贷”自杀
福建省厦门市华夏学院一名大二女生因“校园贷”而自杀身亡,再次将“校园贷”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据该女生父亲熊先生回忆,今年2月,熊先生接到一个陌生的外地号码,称其女在外有欠款。
跟女儿沟通后,熊先生得知,女儿去年在网络平台贷了几千块钱,此后因高额利息使欠款越滚越多,女儿便从其他平台又借了几笔钱填补。2月到4月,熊先生先后替女儿还了4万多元,但催债信息仍源源不断,甚至有人开始发女儿的半身裸照。熊先生劝女儿赶紧报警,但是女儿却偷偷辍学到泉州打工赚钱,最终选择结束生命。
据熊先生收到的短信显示,女儿卷入至少5个校园贷。女儿去世后,熊先生仍接到从北京、江苏、天津、厦门打来的9次催款电话。据熊某的辅导员老师介绍,熊某之前在做代购方面的微商,因为亏了钱而介入校园贷。事发前,辅导员约谈过该女生,该女生答复已还清相关贷款。但还钱的速度赶不上利滚利的速度,这场由校园贷引发的悲剧最终以借款人自杀而收场。
共青团陕西省委针对在陕高校大学生群体发放调查问卷,于
2017
月中下旬调查了部分在陕高校大学生。课题组通过随机抽样形式发放并回收到
563
份有效问卷。
调查报告近日公布。女生是使用
校园贷
的重点群体。
虽然问卷调查中男女比例基本相当(其中男生
267
份,女生
296
份),但在已经使用或正在使用
校园贷
人群中,只有
0.9%
的男生,其他的使用人群都是女生。
女生群体不仅使用
校园贷
的人数要比男生多,而且女生认为
校园贷
更可靠的比例也较高。
校园贷调查:女性占比超
99%
,多为娱乐消费。
校园贷可分为哪几类
①电商背景的电商平台——淘宝、京东等传统电商平台提供的信贷服务,如蚂蚁花呗借呗、京东校园白条等;
消费金融公司——如趣分期、任分期等,部分还提供较低额度的现金提现;
③P2P贷款平台(网贷平台),用于大学生助学和创业,如名校贷等。因国家监管要求,包括名校贷在内的大多数正规网贷平台均已暂停校园贷业务;
④线下私贷——民间放贷机构和放贷人这类主体,俗称高利贷。高利贷通常会进行虚假宣传、线下签约、做非法中介、收取超高费率,同时存在暴力催收等问题,受害者通常会遭受巨大财产损失甚至威胁自身安全;
⑤银行机构——银行面向大学生提供的校园产品,如招商银行的“大学生闪电贷”、中国建设银行的“金蜜蜂校园快贷”、青岛银行的“学e贷”等。
校园贷有什么隐患?
①以各种甜头吸引学生
②高坏账率催生高利息
③服务费比利息还高
非法校园贷有什么危害?
2016年3月,河南某高校的一名在校大学生,用自己身份以及冒用同学的身份,从不同的校园金融平台获得无抵押信用贷款
高达数十万元
,当无力偿还时跳楼自杀。
2016年4月7日,又曝出福建大四学生余某飞,自创青鸟创联的金融服务公司,骗取同学身份信息,在8家网贷平台上贷款。涉及19名学生,
总金额7
0余万元
2016年6月12日,"裸条"借贷现大学生群体:不还钱被威胁公布裸照。裸条即女大学生用裸照获得贷款,当发生违约不还款时,放贷人
以公开裸体照片和与借款人父母联系的手段作为要挟逼迫借款人还款
2016年8月10日,校园贷再爆乱象:学生刷单负债百万。吉林一高校校学生梁某联合校园贷客户经理及线下代理商找学生“刷单”,导致学生
巨额钱财被骗
2017年4月11日,厦门华厦学院一名大二女生因陷“校园贷”,
在泉州一宾馆自杀
。据报道,该女生借款的校园贷平台至少有5个,仅在“今借到”平台就累计借入
57万多
,累计笔数
257笔
,当前
欠款5万余元
。其家人曾多次帮她还钱,期间曾收到过“催款裸照”。
读了这个新闻后,认为当前大学生的消费存在非理性的成分,认为这个话题需要进行思辨,通过思辨获得理性,从而产生自觉力。
在这里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现代娱乐消费文化泛滥,误导了部分女生的消费观念。娱乐消费的定义是广泛的,它包含了悲喜剧、各种比赛和游戏、音乐舞蹈表演和欣赏等等。
当前,同学聚会时,会进到
KTV
去唱歌,电视节目中的选秀、游戏活动,还有各种娱乐比赛活动等,这些活动就在我们身边不断地上演,自然对大学生产生影响,且许多大学生参与其中。
在这样的环境下,娱乐消费已经形成社会的风气,且这种社会风气相当的浮躁,女生受到影响,娱乐消费观念开放。
二、大学校园里互相攀比的奢靡风气,误导了部分女生的价值观。大学校园里常出现这些攀比:豪车攀比,饰物攀比,名牌衣服攀比,生活消费攀比等。这些攀比,造成了一种扭曲的价值观,于是,一部分女生通过校园贷来消费来装饰自己,美化自己。
三、部分女生对于新事物以感性为主,缺乏认知逻辑。校园贷美其名曰,乍一看去是便利,是服务,实际上暗藏陷阱。女生往往心存侥幸,才陷进校园贷的陷阱。所以说,欲向校园贷借款的女生,应想清楚,侥幸心理不能有,要有偿还的能力,不然陷进校园贷的陷阱,就很麻烦了。
四、校园贷偏向女生,是贷方企图利用阴暗心理控制女生。校园贷有裸体抵押的现象,这是利用女生的羞耻心,从而控制女性。而对于男生,这方面的控制力会大大减弱。
因此,校园贷的女生偏多,因为校园贷方的偏面向女生放贷。
总的来说,校园贷之所以在校园盛行,有社会原因,也有个人原因。
当前的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了,已经具备承担法律责任的能力,贷款时要想到能否承担责任,如果不能,就不要贷款。
攀比是一种奢靡的心理,是青春期常出现的一种浮躁心理,这种心理是不成熟的,是幼稚的。
在大学校园里,应崇尚学好专业技术,学习大学精神。
在此,我们不禁要问校园贷为何如此甚嚣尘上?这些学生为何会去选择校园贷?有何方式能够阻止或者规范校园贷
校园贷法律透视
(一)校园贷合法或违法?
校园贷属于网络贷款的一种,是网络时代下源于国外的新型商业模式,本初目的是实现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互助式借贷。但中国的校园贷似乎变了味儿,很多学生将校园贷作为个人的自动取款机,却一发不可收拾地陷入了无底的黑洞。甚至一些不法分子打着校园贷诱人的幌子,一步步欺骗年幼无知、缺乏社会阅历的学生,使其不堪忍受巨大财政压力甚至强大的精神压力与折磨,最后压垮甚至压死。然而,如果通过这种因果关系去分析校园贷是万恶之贷进而判断其为非法也是不理智的。给校园贷贴上合法或者非法的标签,并不能遏制校园贷的发生,反而扼杀了一种新型的商业模式。唯有通过法律规制才能遏制乱象的发生,正本清流。
校园贷或涉诈骗
借助“校园贷”平台,并利用传销方式进行逐级敛财的方式可能涉及诈骗。据2017年2月25日人民日报报道,吉林长春警方破获一起特大“校园贷”诈骗案,涉嫌学生多达150余人,不少学生成为受害者的同时也充当着加害者的角色。校园贷不管是从办贷流程、借款人资信审查,还是在风险防范等方面都缺乏有效的管控,如何对校园贷、网贷进行全方位的管控与规制是当下任务的重点。
(图片源自网络)
网贷是匹遏制不住的野马
需要法律的“缰绳”
也需要人们的安全意识
为根治校园网贷乱象,教育部办公厅、中国银监办公厅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银监会还发布了《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针对校园贷设定了“四条红线”,要求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不得将不具备还款能力的借款人纳入营销范围,禁止向未满18岁的在校大学生提供网贷服务,但这或许只能约束正规的网贷机构,非法的网贷机构仍然可以潜入校园。所以这时候更需要学生们树立安全借贷意识,选择正规的借贷平台,留意合同是否规范,确认公章等重要信息;切忌冲动借款,应结合自己的还款能力,理性消费。
深陷校园贷,这些受害学生们越走越错,甚至有人在疯狂逼债下,选择轻生。他们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仍需法律的进一步完善,将这匹野马用法律的“缰绳”牢牢牵住。
“趣分期”“爱学贷”“借贷宝”等网络借贷平台在全国高校校园内蔓延扩散,各平台以“借钱不怕坑,还款不用愁”、“零门槛,无抵押”等虚假口号诱骗在校大学生透支信用、盲目消费。
部分同学甚至充当宣传员,误导更多的学生陷入网络贷款、透支消费,导致数名同学或因网站突然关闭血本无归、或因收不回贷款欠下巨额债务而被迫辍学躲债,家人只得卖房偿债。
告诉孩子
珍爱生命
远离校园贷!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8
03-08
03-08
04-04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