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中,你是否会有这样的体验?在日常生活中看似循规蹈矩的青少年,却在网络上有着与现实生活截然不同的另一面。这表明,青少年最容易受
网络双重人格
的困扰,使他们的心理发生很大变化,社会化程度受到严重影响,也给个体心理健康带来障碍,甚至表现出明显的
攻击倾向和反社会行为
青少年网络双重人格的形成
1.复杂的人格结构
人格是一个人所表现的稳定的精神面貌,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人格结构是多层次、多侧面的,是由复杂的心理特征经独特结合构成的整体。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完成某种活动潜在可能性的特征,即能力;
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即气质;
完成活动任务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方面的特征,即性格;
活动倾向性方面的调整,如动机、兴趣、理想、时间和地点的改变而出现本质的不同。
多重人格则不同。我们可以把网络双重人格定义为“
个体在网络中和现实中分别具有彼此独立、相对完整的人格,二者在情感、态度、知觉和行为等方面都有所不同,有时甚至是处在剧烈的对立面
2.虚拟与现实
网络中,网民习惯用利用电子文本的方式创造出
一个与现实“我”存在某些差距的网络“我”
,这个虚拟的个体可能是完全不存在的,所提供的资料都是现实中无法证实的;也可能既具有某些真实个体的特点,又具有某些个体理想化编造出来的因素。
3.网络人格的塑造
网络人格的塑造有两个基本的阶段。
首先是试探与初步加工。
由于网络是匿名的,每个人所讲的和所做的无法与现实中的个体建立起严密的一一对应,因此减少了对自己行为所肩负的责任,可以随心所欲地讨论所有的事情。
然后是有效塑造自己。
由于网络成员已经建立起基于电子文本的信任和有效沟通。
因此在自己留给对方的初始印象和想象空间的基础上对自己进行包装和加工,完善“网络我”的起码特点和性格。
4.青少年的网络双重人格
青少年的网络双重人格主要是
对网络人格的虚拟化
,即凭空想象出自己所希望的、感兴趣的或者好奇的人格特质,并以此作为网络交往的基本个体特点,如同自己真的拥有这些人格一样。久而久之,这种虚拟人格固定下来,在心理上形成某种程度的分离。
青少年网络双重人格的原因
(一)转型期青少年发展的新问题
1.自由与现实的冲突
社会对每个人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竞争的压力
在青少年身上也体现得相当明显。升学、竞赛、职业等都令他们不由自主地产生压力感,紧迫意识、危机意识明显增强。不成熟的青少年渴望自由,但这些要求极大地束缚了天性的发展。
在这些压力面前,他们也需要缓解和释放,但是社会和家长、学校的高要求使他们平时不敢也没有机会有所表现,就只好借助网络把自我中有些部分体验成为客体。
2.个人终极价值的虚无
在新的价值体系确立之前,需要寻找一定的价值填补已经出现的空白
。青少年学生思维比较活跃,追求反叛,常常有意无意地以自己的方式发现和检验外在的价值信条,但是他们缺乏分辨价值体系的内在客观标准,在多元价值冲突的时候是最容易迷失自我,从而无法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网络是多元价值体现得最为明显的地方,因而他们选择在网络中寻找“另类”的快感。
3.家庭功能改变
传统的顺向社会化已经发生了变化,出现了
“反向社会化”
,即思维活跃的青少年首先掌握了最新最有效的知识技术,然后再向儿童和成人延伸。这种状况使家庭的权威受到了挑战,不满足现状的青少年不得不向外界尤其是信息容量大的网络集中。而代沟的进一步扩大使青少年与家长之间的有效心理沟通逐渐减少,相反,相当一部分心理冲突来源于家庭。心理的家庭保健功能降低,渴求理解和宣泄的青少年便纷纷转向网络寻求情感支持。
(二)网络特殊角色扮演
青少年进入网络后,其中也有一些规则即“网络公德”,如同现实的规则一样对个体的行为进行约束。
这种半假半真的状态格外得到青少年的青睐
,因为在自己感兴趣的时候可以完全真实的进行,一旦自己厌倦了,也可以有时间和机会退出。事情的进展和对自己的保护完全是由自己来把握的,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三)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独特规律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正处在
不平衡矛盾状态
中,如由性生理发育导致的性意识萌动,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常常让他们感到痛苦而迷茫,并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建立新的平衡。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用以证明自己的方式通常指向外部世界,并借用一定的媒介物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其中网络就是既时髦又新颖的工具之一。
青少年网络双重人格的矫治
加强对网络环境的管理,使网络为我所用。学校和社会应承担起对网络环境净化和管理责任,推进青少年合理使用网络,避免形成网络双重人格,培养青少年健康的人格。
一要搭建信息交流平台,加强网络管理力度。
利用微博、电子邮箱、网上论坛、QQ群聊等途径实现管理与引导相结合,加强对青少年的正面引导,使他们有一个发表意见和建议、自由抒发情感的场所。同时网上的交流进一步拉近了相互间的距离,提高彼此的信任度。
二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完善人格。
人格的两面性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可是一旦发展成两个极端就容易酿成悲剧。
所以必须使人性化管理贯穿于青少年成长的始末,渗透到学生管理的每个环节,切实为青少年服务。
以创建优秀校园文化和进行社会实践等途径,不断塑造青少年健全、完整的人格。
三要促进交流和沟通,实现网上和网下的有效联动。
以网络为交流平台,促进彼此的诚实沟通。在网络交流过程中解决现实问题,在现实交往中解决网络问题,并实现家长与学校,孩子与家长,孩子与家长的互动沟通。
四要有效监督和筛选网络信息,确保建立一个健康和谐的环境。
社会必须加大对网络的管理,并且利用网络大力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加强对网络的正面引导,使网络真正成为培养健全人格和高尚情操的虚拟而又有利的环境;创建和谐网络环境,邀请家长、教师、学生都加入到网络这个交流区,从而成为青少年反思自我和完善自我的平台。
网络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它消极的一面,我们要发挥网络的时效性强、影响力大和覆盖面广的优点,引导青少年形成健康的人格和心态,切实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与此同时,还要注意减少或消除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使其更好地服务青少学生,用网络文化之光照亮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成长之路!
参考文献:
1.青少年网络双重人格的形成
中国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网[OL]
2019.11.16
2.青少年网络双重人格的原因
中国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网[OL]
2019.11.16
3.简谈青少年网络双重人格分析人间[J]2016第12期
图片来源:
百度图库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8
03-08
03-08
04-04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