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比如想要画好一幅画,想要把自己有趣的想法画出来分享,
却在中途开始自我怀疑。觉得自己线条画的不够好,构图越来越糟糕,最后硬着头皮愣是划啦出一堆色块,想要憋着最后一口气把它分享出去的时候,瞥了一眼别人的画作……
然后出于这样那样的心态,
觉得自己什么都画不好,也不如别人画的好看,还不如不画
,好不容易画出来的图就这样被shift+delete掉了。
真的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呀。
前段时间,我曾遇到过一位热衷于书法的前辈。他并不是什么书画名家,却也凭着一腔热血在这个领域中略有小成。如今,他已经是一位有十足底气对书法入门的新手们进行教学的老手了。
在他的书法教学中,他从不吝啬夸奖。
“这位同学一横一竖写的非常好”、“那位同学一撇一捺有很大进步”、“昨天刚来的同学今天已经有那么一两个字是拿得出手的了”;“很好,非常好,”总之就是很棒棒。虽然其中不乏夸张的“水分”,让人受宠若惊,但在我的眼里这就是一次又一次典型的鼓励教学案例。
为什么前辈会对鼓励坚持到近乎偏执的地步呢?他当时曾解释说,
他不希望学生因为觉得某个时间段不如别人就坚持不下去,他见过太多半途而废的例子了,许多人因为“我不如别人,不好意思献丑,那还是算了吧”,就这样放下了笔……
而他所表达的“不好意思”,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更多的却是出于自卑而产生的怯懦和退缩。
就好比鸡汤文里千篇一律的前情提要,某人因为自卑,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只好逼迫自己去养成一些“习惯”让自己变得更好;又出于自卑,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在所谓的习惯形成之前,决心早就消失不见,想坚持的事情自然也就不了了之,诸如此类。
然而这其实只是自卑感外显出来的一个方面而已。
对于潜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自卑感,我们知之甚少。
更深层次的自卑又该是
怎样的
一种状态呢?
可以说,内在的自卑感所带来的影响,比练字中途看到大师习作后认为自己永远不可能到达那种境界于是放下笔杆的负面效果
更为严重,也更隐晦
国内学者认为,自卑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在人群中有着一定的普遍性,虽然自卑感的表现呈多样化,但都有着类似的心理行为与表现
有学者将这些共通的表现做出了归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自信心不足,害怕交往、不敢与陌生人打交道、害怕进入新环境,将自我封闭起来,想冲出围城却没有信心;
自暴自弃、不相信自己的能力,总是认为别人都比自己强,自甘落后,不思进取,自惭形秽,总是觉得低人一等,这种心理状态要是得不到及时的调节,将会导致严重的心理问题;
表面自命不凡,自负自傲,看不起他人,但其实是自卑心理的恶性膨胀,一旦面具被撕破或受到打击,将会陷入更加自卑的境地;
谨小慎微,对周围的环境、对他人的评价过于敏感,常为了别人的一个眼神,一句玩笑话而长时间记在心里惴惴不安……
以上种种都是基于内在自卑心理的一些表现;虽说许多描述都有些泛泛而言的意味,但归结起来仍然
可以作为自卑心态有无的一种简略的判断依据
——如果你的生活时刻被这样的想法笼罩着,那么请你务必意识到自身这种自卑状态的存在。
因为承认它,才是将它克服的第一步。
试问,如果自卑感成为一种
长期存在的状态会怎么样呢?
或许会是一种长期存在的格格不入的不自在感。
低自尊、低自我效能、自我否定,形成一种惯性思维,反复以自身的不足与他人做出比较,反复判定自己“毫无价值”,
像是一种循环往复,无穷无尽的自我攻击。
“别人干什么都很出色,家境好人缘好朋友多,能力强成绩也好,前途一片光明,哪是我能比的……”
敏感、妒忌、狭隘;排斥、厌恶与憎恨。
如果一个人长期以这种心态过日子,那他的生活到底会有多糟糕?
自卑感的消极作用有时候强大到能将一个人压倒,甚至发展成为严重的心理障碍,也就是所谓的神经症。
这就是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及精神病医生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Alfred·Adler,1870-1937)所提出的自卑感与自卑情结相关的理论之一。
一次研究中,阿德勒对自卑感的后果描述道:
没有人能长期忍受自卑感,人类正是通过思维而采取某种行动来解除自己的紧张状态的。假如一个人已经气馁了,假如他不再认为脚踏实地的努力能改进他所处的环境,他仍然无法忍受他的自卑感,但是,他却不再设法克服障碍,反倒用一种优越感来自我陶醉,或麻木自己。同时,他的自卑感会愈积愈多,如果造成自卑的环境一成不变,问题也依旧存在,他所采取的每一个步骤都会逐渐将他导入自欺之中,而他的各种问题也会以日渐增大的压力逼迫着他。
这时的自卑感早已成为个人生活中长期潜伏的暗流,而此时的他们通常会选择退缩、否定、随流作为通常应对模式,安于现状,裹足不前。这就是由自卑感堆积而来的自卑情结。
阿德勒是自卑心理的研究者,也是自卑情结这一概念的提出者,在当时的自卑心理研究领域中属于绝对的权威。人类基本动机与自卑感之间的关系几乎贯穿于阿德勒毕生各个阶段的研究。他对自卑的论述抓住了其本质,即使说与其同时代的研究者有关自卑的研究只是对阿德勒理论细节所进行的完善也不为过。事实上,从阿德勒去世到现如今,心理学界关于自卑的研究仍然深受阿德勒理论的影响。
最初,阿德勒曾在《器官的自卑感及其生理补偿》这一文章中提出
器官缺陷与补偿
这一概念。他认为,生来弱小的个体,容易受到各种伤害,因而导致他们在生理上或多或少均存在一定的缺陷。而人作为一个有机的个体,会想办法采取某种方式对自身存在的缺陷进行补偿,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
而对这与生俱来的缺陷造成的自卑感的补偿,正是人们获取成就的动力。
然而,器官缺陷导致的生理上的自卑并不普遍。那些四肢健全的人们为何还是会有自卑感呢?阿德勒由此发展出新的理论,给出了更合理的解释。
他认为,每个人自出生就伴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
因为无法左右自己的世界,与成人相比,儿童时刻都在感受着自己的羸弱。
这是一种儿童与成人之间压倒性的比较,儿童自身的渺小和对成人世界的依赖是自卑感最初的来源。
而成人的世界中,各式各样的社会比较更是无处不在
,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生活方式,林林总总,每一次比较,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自卑感。以上理论也许能解答大部分人对于“自卑感从何而来”的疑问。
阿德勒,这位来自奥地利的心理学与精神病学家对于自卑感的最终理解是这样的:
自卑感起源于个体知觉到自己不能达到理想的完美标准。
他认为,人在生活中时刻都有可能产生自卑感,比如先天的、生理上的缺陷,出生后家庭中的地位,走上社会后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等都有可能让人产生不完美、不得志、比别人差的情绪。
然而,自卑感虽然是一种负面的、不愉快的感受,但也并非完全是消极的。
俗话说得好,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哪里有压迫,哪里就会有反抗。当一个人陷入了强烈的自卑状态,甚至被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时候,ta往往会试图去做出某些尝试,从而以自身的发展和成功来克服自卑感。
也就是说,自卑感人皆有之,它可以导致人的消极怠惰,也可以产生前进的动力。
以此为基础,
阿德勒关于自卑的理论研究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自卑与超越。
他认为,一个人有自卑感的时候,就需要将其克服,而克服自卑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赶超别人,甚至超越别人。这种赶超别人的努力倾向正是追求优越。
在后期的理论中,阿德勒将追求优越作为人类行为的根本动力。
这也就很好地说明了为何我们会对自卑感到强烈的不适,会有想要冲破牢笼的强烈倾向。
一念之差,有人获得新生,有人却堕入深渊。
同样是自卑,若是得不到及时的排解,陷入自我嫌恶的死循环,往往很容易发展出折磨人的情结;但却也有人以此为动力,实现自卑的超越。
怎么克服自卑,实现超越?
阿德勒理论中的克服自卑是以
“战胜他人”
为基础的,因为自身不再不如他人,因而自卑感会得到克服。这虽然也是一种合情合理的办法,但笔者却认为,仅以超越他人作为超越自卑的手段略有不妥。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周而复始的比较何时才是尽头?
不必拘泥于以往的理论,近年来对于自卑心理的研究与咨询中,就有人们智慧的结晶。
对于自卑心理状态的调节,最基础也是最有用的途径有二:
1)调整自我期望值,使理想自我比较符合自己的实际,个体能够客观公正地评价自我;
2)通过取得小的成就逐步积累成就感以及增强自信心。
俗话说得好,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何不尝试放下比较的担子,学会用正确的眼光审视自己呢?
适度的比较或许会激发人的好胜心,但是建立在“自己永远低一个等级”这种莫名其妙的荒谬前提下做出的比较无异于一次次的自我伤害。
适当降低标准,把目光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地方再去尝试新的挑战,或许能帮到深陷自卑漩涡中的那个自己。跳一跳,够得着,小的挑战即能积累一定的自信心,也能摆脱裹足不前的曾经向前迈步,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文献
[1]李艺敏,孔克勤.西方自卑研究述评[J].心理研究,2009,2(04):3-11.
[2]王艺.关于当前大学生的自卑心理及成因的调查[J].晋阳学刊,2002(01):82-85.
[3]郑雪主编.人格心理学[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74-77.
[4]郑传芹.自卑心理研究综述[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04):115-117.
[5]黄雅静.大学生自卑感及其与自我归因、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
图文丨碧琪
编辑丨悦真
审核丨籍毅悦真
心理咨询丨心理督导
自我成长丨心理科普
ALPHA心精英
专业丨前沿丨趣味
长按二维码关注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8
03-08
03-08
04-04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