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树说
每个孩子的饮食习惯都是爸爸妈妈最操心的事儿。今天就来分享一位年轻妈妈的故事,看看她如何在家人爱吃零食的环境之下,培养不爱吃零食的宝宝吧!也欢迎家长们留言聊聊自己家宝宝的“食事”~
我们家有一个爱吃零食的爸爸。
刚认识那会儿,总和他吃不到一块儿。
我喜欢吃鱼虾蔬菜;他爱大块吃肉,迷恋甜食。
他吃饭时爱喝碳酸饮料;我则每顿饭必要有汤。
关键,他是垃圾食品爱好者,薯片、可乐、麦当劳都是心头好。
因为时不时能掏出他馈赠给我的小零食,所以在我的同事圈里他也颇有人气,封号“零食小王子”。
有这么一个爸爸,可想而知我们家娃的饮食前景。娃爸的想法是:巧克力、冰激凌好吃得感人,为什么不给孩子尝尝,就吃一小点儿有啥关系咧?
说多了又要引发家庭矛盾,简而言之,结果就是培养出一个健康饮食的反面典型:爱零食,爱油炸,讨厌蔬菜,对米饭、面条等一切主食都没有兴趣,口味极重,热爱调料。
最令人发指的行为就是把菜吮吸下,吸掉表面的调料味,然后再原封不动地吐出来……是不是让人恨得手痒痒,好想屁股上来两下?
到了这种时候,我再不为所动,那就不是亲妈。但对于一个已经成形的“小零食迷”,该怎么办呢?
一开始,愤怒的我杜绝了家里的一切零食,尤其是在孩子(她叫妙妙)面前,谁都不能吃。但管制越严格,孩子的欲望似乎越强烈。
出去玩时,看到别的小盆友吃冰激凌、棉花糖,要不就哭哭闹闹,要不就打苦情牌:“妈妈,给我吃一点吧,就吃一口!”爸爸在旁边神补刀:“出来玩难得吃点,也没关系。”
交战一番,要不就是我胜利了,但出去玩的嗨皮氛围被一扫而光。要不就是敌方胜利了,我肚子里憋着一包火。总之就是爸爸没头脑,我很不高兴。
所以,长久的斗争换来的经验就是:与其一味禁止,不如合理疏导。
1.放平心态,想开点吧
事已至此,也不能指望孩子一下子回归“正途”。有个爱吃零食的爹,却想培养一个不爱吃零食的娃,难度无异于打怪兽。后来,我常这么安慰自己:人生嘛,不就是用来体验的,只不过在零食上,妙妙领先别的小盆友一步了。
不用谈之色变,零食里也有“好人”
零食的世界如此博大精深,总能找出几款适合孩子解馋又相对健康的。我的常备选择是:酸奶、天然果条、无添加小饼干、原味坚果、专为小朋友设计的奶片、无盐海苔、红枣、葡萄干、香蕉片等等。心灵手巧的妈妈们当然更可以给孩子自制健康小零食。
约定时间,吃个痛快
就像大人有时候也想大吃一通过过瘾,孩子也需要偶尔放纵一下。巧克力、冰激凌、棒棒糖一类的零食,我们会和妙妙约定好,每周末才能吃一次,吃的时候,不再对量严加控制,相对宽松一点。当然,吃完之后乖乖刷牙漱口是必须的。
让零食吃起来更难一点
我还会特意选择一些吃起来有点麻烦的零食,比如开心果,吃一个耗费时间double,又锻炼了她的手部精细运动能力。(吃坚果类零食请千万注意,建议3岁以上且有大人监督)
有包装的小零食,让孩子练习自己拆开,总之充分使用拖延战术,类似方法大家可以自由发挥。这样,原本1分钟吃一个,现在需要3分钟,吃几个后再拿玩具、图画书分散下注意力,就相对减少了摄入量。
奋力和娃抢着吃
零食吃多了还有个大问题就是正餐很容易吃不下,所以必须控制好吃的时机和吃的量。尽量
选择小包装,分发的时候和娃积极抢食。
在娃还很懵懂的年纪,我经常这么干:“妈妈也好想吃一点啊,给我吃一口,好吗?”啊呜一口,大半片饼干没了。“真好吃,再给我来一口吧!”又一口没了。再比如,一根烤肠,三人同啃,这样的招数我会告诉你吗?公园里,其他爹妈都向我们投来了怜悯的目光……
读有趣的食育绘本
和孩子一起看与饮食相关的绘本故事。平时爸爸妈妈讲的道理孩子经常选择性耳聋,到了故事中,让可爱的主角们演绎起来,他们似乎就更容易听进去了。
这是这些年,我家读过的食育绘本里的一小部分。
以上这些都属于“疏”的策略,但治标不治本,很多也都是无奈之举。最关键的还在于“导”,如何激发孩子对健康食物的兴趣,这样才能引她走向正道啊!
回想一下,为什么我和娃爸的口味有这么大差别,和从小的饮食环境、饮食习惯培养息息相关。
我生长在鱼米之乡苏州,一年四季各种美食应接不暇。苏州人讲究“食在当地”,更讲究“不时不食”。
娃爹出生北方,家里最常吃的蔬菜就是东北蔬菜界三宝——
刚认识那会儿,每次出去吃饭,我说点个绿叶菜,他都说油麦菜。后来在一次逛超市的时候才被我识破,原来绿叶菜的体系里他只认识这一种,其余统统搞不清楚。
小时候,在我还视大白兔奶糖为高级零食的时候,他就吃上巧克力和麦当劳了。
对我来说,零食是一种调剂,对他来说,零食是一种习惯。
孩子的味蕾其实是最敏感的,当从小就建立起一个纯天然的口味体系,她自然就能迅速分辨出好坏来,什么是新鲜、自然的,什么是人工添加的,一尝便知。
早在2005年,日本就开始了全民的“食育”普及,提倡从小对孩子进行饮食教育,而培养孩子的选食力——选择健康正确食物的能力,是饮食教育的第一步。
1.逛市场
为了培养妙妙对天然食材的兴趣,我一有机会就会带她去超市或者农贸市场,在蔬果、生鲜区域多逗留一会儿,让她摸一摸蔬菜的梗叶,闻一闻瓜果的清香,看看吐泡泡的鱼,抓一抓活蹦乱跳的虾。新鲜的绿叶菜是什么样的,放的时间有点长的水果又是什么样的。
图片来自《和孩子一起做饭是最好的亲子游戏》
如果是大孩子,爸妈们还可以结合食品包装袋上的内容讲解营养学的知识,教他们区别那些是天然成分,哪些是化学合成品。在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重的当下,这些是孩子们需要掌握的实实在在的生存技能。
2.去乡间
带孩子去乡间田野,到食材真正的产地去看一看。现在四季都有丰富的采摘活动,摘蔬菜,采草莓、摘樱桃、挖红薯……闻闻泥土的味道,看看瓜果本来的样貌。
啊,原来红薯是长在地里的,葡萄是结在藤蔓上的,苹果和梨是高高地挂在枝头的。大自然对孩子来说,有着与生俱来的吸引力。
采摘园里,南瓜、红薯、香梨一锅炖,原汁原味棒棒哒!最讨厌的南瓜也变得可口起来。
记得第一次带妙妙去挖红薯,她兴奋极了,挖得满头大汗。回去之后,告诉她:“餐桌上的红薯就是今天我们自己挖的!”然后又给她讲了挖红薯的有趣绘本,平时只吃两口的红薯,她那天自己拿个勺子,挖着挖着,居然津津有味地吃了半个。
3.进厨房
和孩子一起做饭吧!很多爸妈视厨房为禁地,怕脏、怕危险,不让孩子踏入。但不知,只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做饭其实是对孩子进行饮食教育的最佳途径,也是最温馨的亲子互动。
每次家里包馄饨或者包饺子,妙妙都会分到一点面团和皮子,包几个迷你小饺子、小馄饨。虽然她就是随便捏几下,完全没有形状,但我们也会为她煮出来,让她享受劳动的果实。
我还会把土豆、胡萝卜蒸煮到半熟,然后切片,给她几个小模具,让她压出可爱的图案,为晚餐做点缀。
用食材来做玩具、做游戏也都是好创意:各种豆子装进平日收集的小瓶子里,做成小沙锤;吃完的蛤蜊壳洗洗干净,就变成了小响板;用食材的边角料做一幅缤纷的拼图……只要肯发挥想象,厨房就能变成孩子新的游乐场。
上周末我还用面粉和妙妙一起做了橡皮泥。她对食用色素加到面团里,颜色变化的过程很感兴趣,捏个不停。
洗蔬果、剥豆子、揉面粉、打鸡蛋甚至是餐后洗碗筷,可以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段,安排不同难度的任务。在大人看来琐碎、单调的家务,对孩子来说却是最有意思的游戏。
图片来自《和孩子一起做饭是最好的亲子游戏》
别小看这些琐碎小事,它们会让孩子得到很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我进了真正的厨房,能帮妈妈干活,和大人一样了!也不要低估孩子的能力,他们的表现往往会让你大吃一惊。
就算搞得一团糟也没关系呀,孩子玩得乐此不彼,在做饭中享受到了乐趣,我们也和孩子亲密互动起来,这不就够了吗?和爸爸妈妈一起做饭,即便只是简单的清洗蔬菜,把胡萝卜切成歪歪斜斜的小丁小块,在孩子心里都是美好的记忆,留下与家人陪伴的幸福滋味。
图片来自《和孩子一起做饭是最好的亲子游戏》
通过这一系列努力,妙妙慢慢对天然食材产生了亲近感,自然原味也不赖嘛!
这些激发孩子对健康食物兴趣的好方法有没有让你小有启发呢?其实我都是偷师于这本书——
也是从这本书,我第一次了解“食育”这个理念,深刻感受到了饮食教育的重要性。培养孩子的好口味,,从小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会让孩子一生受益的。
这是一本为3~10岁孩子及其家长们设计的亲子食谱,也是一本别具匠心的饮食教育读本。书中提倡“食育”这一新理念,让孩子通过有趣的亲子烹饪活动,学习食育知识和烹饪技能,学会正确地选择食物,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传递传统饮食文化。
爱做饭的孩子,一生都会照顾自己。让孩子从小体验做饭的乐趣,学做饭,爱做饭,他收获的不仅仅是健康,还有伴随一生的幸福感!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soufflebxt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8
03-08
03-08
03-08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