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萍乡作协欢迎您
陪女儿捡田螺
文/陈小平
夏日的清晨,天刚微微露出点鱼肚白,我就骑上摩托车载着妻女前往汤渡桥捡田螺。一路的阳光宁静淡雅,没有那种喧闹气息,让人感到心平气和、舒爽怡人。
小女儿是个活泼可爱、勤快的孩子,头天晚上一听去捡田螺就高兴的合不拢嘴。不用叫,早早就起床洗漱完,拿着水桶在等。
十来分钟就到了汤渡桥,与早已相约在路边等候的朋友汇合。我们沿着家乡的母亲河——莲江岸滩而下。晨曦中的莲江更显美轮美奂,红彤彤的朝阳在东边的山坳缓缓升起,象一个害羞的孩子微露出红嫩的小脸;不远处的林子不时还传来清脆的鸟鸣声。一江碧绿的河水,清澈得能看到水底的鹅卵石,照出孩子们的影子。河坝上,早来了几位上点年纪的阿姨,正挥舞着手里的木浆捶打着衣服。放眼望去真是好一幅碧波荡漾,绿水环绕的秀美画卷。
来到浅滩处,泥滩上到处都是穿着绿青衣的小田螺。小时候,在坊楼老家也捡过田螺,但还真没见过这么多。女儿急不可耐的把鞋子一踢,就深一脚浅一脚摇晃着朝滩涂走去。
田螺似乎也很狡猾,个头较大的,有的躲进了水草丛中,有的躲在石头下。看女儿捡到的都是一些小螺,我就教女儿捡田螺的一些妙招。机智灵活的女儿,不一会就传来惊喜的叫声。循声望去,只见她使劲的挥舞着小手,捏着一颗肥硕的田螺高高地举向头顶,玲珑般的笑声天真无邪。看她欣喜若狂的样子,就知道捡到大田螺了。
看到女儿那股恬然自得的劲儿,我也仿佛回到了儿时抓鱼摸蟹捡田螺的快乐时光。
那年月,贫穷落后的农村,生活也是单调的,乡村大抵都这样吧。山村里没有什么娱乐,甚至连个电视都没几家有。我孩童时代的乐趣,也都蕴藏在村前村后的那些山水田野小溪之中了。捉鱼摸虾捡田螺,这些城市孩子认为的新鲜事儿就是我们当时所谓的文化快餐。
谷雨后,正是春耕播种的季节,也是捡田螺抓黄鳝的时节。凉爽的夜风中,田野蛙鸣虫欢,清风习习,躲在泥里的田螺、黄鳝也趁机出来透透气。我们几个小伙伴就找出劈好的松明块,做成火把结伴而行。迷朦的田野间火光点点,把把火笼的光亮和天空的星星争相比美。
记得有一次,妹妹非要跟着去,我就和她来到了离家不远的头嶝里。她拿着手电提着桶走在田埂上,我在水田里找。忽然发现一条有两个手指头粗的大黄鳝,我蹑手蹑脚的拿着钳子靠近,使劲地夹住。受了刺激的黄鳝在钳子上左扭右摆的,我怕到嘴的黄鳝跑了,就着急的叫妹妹快提桶过来。
天太黑了,田埂还是湿的,妹妹借着火把的光亮深一脚浅一脚向我靠近。没想到一脚踏空,掉岸下去了。我慌忙把手中的钳子连黄鳝一扔,快步奔向岸边。只见妹妹自己爬起来了,老天有眼,运气还算好。要再偏一点可就掉一丈多深的小河里了,那就出大事了。那晚真是吓出了我一身冷汗,从此后我再也不敢带她去了。
让我记忆最深的,还是和姐姐去高洲大姨家捡扁螺(河蚌)的事了。小池塘就在大姨家门口。已记不清是那一年的秋天,干涸见底的池塘,只见一条条裂开的缝隙。我试了一下足足有一个手指头宽,大姨说扁螺就藏在缝里面,就等我们来捡。
我真不敢相信?呆立在泥面上,看着大姨粗糙的双手插进泥缝里一掀,一个个嘴里正吐泡泡的扁螺就立刻呈现在我们的眼前。我俩都看傻眼了,原来裂开的缝是没了水的扁螺对外呼吸用的。我和姐姐赶紧照大姨的手法掀起了一块块泥巴,不一会功夫就捡满了两大箩筐。
这是我第一次见过这么大,这么多的扁螺,而且还是靠双手劳动得来的。只可惜池塘早些年被毁了,盖成了几间不雅观的牲畜房,而大姨也于去年的冬天,永远的离我们去了另一个世界!
随着女儿的一声“爸爸,你在发什么呆”,才中断了我记忆的影像。抬头一看,就这会儿功夫,我们家也捡了大半桶。
朋友的老公是打鱼的,知道哪儿田螺多。他干脆跑到深水处直接用渔网捞,看着他在水里晃荡几下就捞上来一兜,装满了一大盆。看我们捡的少就倒满了我们的桶。
哈哈,我们也可以满载而归了!
隔了这么多年又体验了一把捡田螺,还是带着小孩来的。看到她走在前面的高兴劲,我知道这一场没白来。这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我相信也会成为她童年的一次美好的回忆。
田螺含有大量细菌,不管哪个季节的,捡回来后都要放在清水里饲养几天,让它吐净肚子里的淤泥污物。看着这么一大桶田螺,够让我回味无穷了。
记得那时,我们捡回来的田螺都是煮熟后用针挑出来炒着吃。要想吃到一碗美味鲜嫩的田螺,往往要一家人齐心合力坐下来一个一个的挑出螺肉来。
也不知什么时候谁从广东那边传来炒唆螺的吃法,才省去了这一大堆麻烦。
记得第一次吃唆螺,看到姐姐很熟练的用牙签轻轻挑开螺盖,再轻含螺口用力一嘬,细嫩肥美的螺肉便顺着气流滑落嘴中。她得瑟的享受着田螺的美味,而我和妹妹费劲了力,却一个螺肉也吮不出。母亲见状,便给我们一人一根做针线活用的针,才算吃到美味的唆螺。
吮得次数多了,我和妹妹也学会了吮田螺肉的方法,“吮田螺”的前提是,螺尾壳尖必需在烹制前剪开,吮吸才能形成气流把螺肉推出,否则只能用牙签挑出螺肉了。也知道这吃田螺,真正的鲜味是要用嘴巴吸出来的。
吃田螺从清明开始,古有“清明螺,赛只鹅”,这个时节的田螺味道好,营养好。虽然夏秋季节田螺也很多,但清明时的螺蛳没有产子,吃起来最好。还有就是中秋节前后的田螺,据资料记载,中秋吮田螺习俗源于古代一个穷秀才,因没钱买肉过中秋,便摸些田螺回来煮,边赏月边吃,田螺俗称攀桂,后来秀才中举,于是,每逢中秋吮田螺便成为风俗。
我喜欢自己动手炒田螺,这样一家人吃的也放心,况且我的厨艺也还不赖。经过几天的飘洗,已经够干净了,再不动手田螺姑娘就饿瘦了。趁午休时分把一部分田螺剪了尾巴准备炒唆螺,剩下的煮了挑出肉来炒着吃。
田螺虽然美味好吃,但也不是人人能肆无忌惮地乱吃;田螺性寒,所以风寒感冒期间、脾胃虚寒的人还是少吃为妙。
炒唆螺其实很简单,先将田螺飞水,再烧滚油,放蒜蓉、豆豉、紫苏叶、自己所要的风味酱料,接着放田螺和绍酒等调味料,加盖焖至熟,打芡,加包尾油即可,鲜甜味美的唆螺就可出锅了。
无论什么样的风味,生炒田螺一定不能少了紫苏叶,紫苏叶有特殊的清香,可以在炒的过程中快速去除腥味、泥味。
经过精心的烹调,两大碗味美鲜嫩、香飘四溢的炒唆螺端上桌了。两个女儿闻香而动,赶紧放下精彩的电视趴在饭桌上,顾不得吃相,直接用手就拿起田螺吮得满嘴是油。
看着姐妹俩噘起辣得鲜红的嘴唇,“哧哧哧”“咝咝咝”的吸吮起来。我和妻子也一手田螺,一手竹签,轻轻一挑,就是一整个螺肉,挑出来吃在嘴里,感受着咸、香、辣、嫩、劲道一起在舌尖上传递。
田螺肉少,或许才吃时你会感觉有些不过瘾。可随着数量多了,一个接一个吃个不住时,那种美味满足,兼或有时拿着螺壳吸吮一下壳内残留的汤汁,这滋味这鲜美真是回味无穷呀,想想都让人忍不住流口水。
心灵之舟的灯塔
陈小平
对于没有方向的船来说,任何方向的风都是逆风,所以请不要让你的心灵之舟没有方向。出发是因为知道要去哪里;走,就有希望,前提是看到了前方的灯塔,尽管它看起来是那么遥远,但仍然相信有一天可以抵达,始终坚信埋藏在心里的那份初心和使命。
人到中年,一切平静如水,甚至可以用素然无味来形容。也曾鸿鹄之志,也曾豪言壮语但还是年少无志学业无成、军营考校又差之毫厘结局却失之千里丶工作二十余年事业平淡如水,用“一事无成”来形容最恰当不过。其实并不是我本意想这样,也不是我懒在地上不求上进,这可能与我的本质特性有很大的关系。
俗有“江山易移,本性难改”。性格内向、言辞诚恳,而又不善于表现自己,只会默默无闻的做人做事,更别说会耍手段、拍马屁遛须之苟合。现实社情恰恰很无奈,因而这类性格的人往往不易被人发现,甚至会被遗忘。其实这种性格的人如果一旦被发现,便很快会表现出他们的聪明才智。
平淡的人生除了败于性格内向外,还与弱于坚守关系甚大。人是一个惰性的主体,如果没有来自外界的压力,往往多数人都是败在自己的脚下。就像我在部队本可以利用进教导队集训的机会为提升自己打下坚实的基础。由于惰性、懒于坚守,不听战友的规劝留下败在军校的大门口。可惜生活没有假如……
看完王水平的《坚守宁静显本色》,文章字字珠玑直触我的心灵深处,让我大彻大悟,重燃了信念的希望。虽然我已人到中年自沧桑,但相信只要心有踌躇必满志,只要不放弃还是有机会。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要想抵达心灵之舟的灯塔,就必须立志,努力,别待到白发苍苍时才方知悔恨。还记得那首《明日歌》吗?“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大多数人就是唱着这首歌让时间一点一滴的在有限的生命中匆匆而过。
鲁迅先生说过:生命是以时间为单位的,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在我们的一生中不知乱费了多少宝贵的时间。我们常常说“没时间,时间不够用啊”,其实不是时间不够用,是我们没把时间安排好,没有把坚守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人生是短暂的如昙花一现,虽然我们无法增加生命的长度,但是可以增加生命的宽度,在有限时间里实现自己的价值,过有意义的生活,才不枉此生。
每个人的存在都是有自身的价值,李白说“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我们永远要相信自己,不要放弃自己,要不断完善自己,虽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大家丶大师和圣人,但是我们却可以选择做最好的自己。只有自己不放弃自己,就没人能放弃你。虽然人的天资有的聪慧,有的笨拙,甚至有的一出生就伴随各种疾病或残疾,但是只要努力,都可以在自己的世界闯出一片精彩的天地。
孔子日:“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今天之所以痛苦往往是因为昨天没有充分的考虑,没有作精细的打算。所以为了明天不重蹈覆辙,趁现在还有点精力就要树立自己的志向努力再出发,也许还能挽回昨日失去的。特别是年青人更要早立志丶早努力,把眼光放长远一些,才会有完美的人生。
成功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末雨绸缪,早作准备,高瞻远瞩才能更自信,也才能让事事的发展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做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们要给自己树立一个目标,并坚守梦想不动摇。如果你能做到,那么相信你已经在通往成功的路上了!古人有问话:精于一件事,熟读一本书。这是非常有道理的,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要成功就必须在一件事上下功夫,这样才能事伴功倍。
人生的道路上不凡蜿蜒曲折,困难重重。往往我们好多人都会因为困难就轻易改变自己的志向。真净谓舒王曰:“日用是处力行之,非则固止之,不应以难易移其志。尚以今日之难,掉头弗顾,安知他日不难于今日乎?”如果你没有一个长久的志向,不能坚守,一遇到困难就给自已找借口,就退缩,最后肯定是一事无成。
人生本就不可能一帆风顺,只有不断战胜困难接受挑战,才能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立于不败之地。现在的很多青少年沉迷于电视,沉迷于网络游戏,他们喜欢在虚拟的世界里厮杀,荒废了学业,丧失了志向。
《老子.二十二章》“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老子想告诉我们,阴云密布的后面是朗朗的晴天,困难不会一直伴随你,生活的常态是风雨过后见彩虹,苦尽甘来。所以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人生各有志,终不为此移”,人活着到底是追求什么?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呢?健康快乐幸福?还是拼搏奋斗?还是金钱名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也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是生活好像一个圈,在你蓦然回首时,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坚持自己,做好自己,做一个问心无愧、诚实正真、有益社会的人,让心灵之舟的灯塔照亮人生!
【作者简介】陈小平
曾服役厦门警备区某部,现供职江西水务莲花县自来水公司文学爱好者,作品散见于中山日报、江西水务内刊、今日头条党媒推荐、萍乡作协都市头条网络媒体。
假如生活重新开始
文/陈布仑
假如生活重新开始,
我的朋友,
我愿迎着朝阳,
把长长的身影留在大地,
挥一挥手,
奔向理想的征程。
假如生活还会重新开始,
我的亲人,
我会在每一个静谧之夜,
紧握你的双手,
共享欢乐与哀愁,
陪你到天明。
假如生活可以重新开始,
我亲爱的大自然,我敬畏的神,
我会虔诚向你祈祷,
呵护你,让处处开满鲜花,
让绿水青山永葆微笑,
让和风细雨浇灌善良与真诚。
假如生活能够重新开始,
请带给我希望,
但愿它不是飘忽的风,
而是秋天的果。
让我们付出汗水,分享美酒,
举杯吧,无论是甜还是苦,
勤劳与奉献,最为深醇。
假如生活真的重新开始,
我的同路人,
放声歌唱吧,
有唱不完的歌在等着你,
发自内心的歌声,
自由、潇洒、嘹亮,
为逝者惋惜,为生者欢呼,
为破晓的曙光送行。
[小令]甘草子•初夏
文/陈布仑
薰风发,绿浪飘香,展望长空清越。
乳燕飞,微波拂。
新荷卷,叶影斜。
虫叫和鸣声婉咽,此情怡人甚悦。
近晚湖滨倚岸歇,(看)鹭息平沙。
【作者简介】
陈布仑
,男,生于江西萍乡。
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院)版画系。
任职《萍矿工人报》,高级编辑职称。
长期从事新闻出版、文艺评论、美术创作、美术组织、美术教育工作。
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江西省美协第五届主席团成员,江西省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煤矿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兼版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萍乡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萍乡市新闻工作者协会理事,萍乡市科普创作协会秘书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萍乡市诗词学会副会长,萍乡作协会员。诗词作品及评论,发表于国内各报刊。
美术作品多次入选出国美展、全国美展、省美展并获奖。四件作品分别赴法国、丹麦等国家展出。出版有《陈布仑速写》《陈布仑版画》《陈布仑中国画》《陈布仑装帧艺术》《云间草》《纤云集》等著作。艺术简历载中国美术家协会编《中国当代美术家人名录》辞典。
花朵从指尖溢出一缕清香
文/秋鹏
手掌仿佛我的一亩三分地
在上面种我喜欢的花草和虫鸣
命运的纹路纵横
爱情和事业线交错成陌上的河流
遗落在麦地的那把镰刀
被故纸般的月亮守望的锈迹斑驳
汗水很蓝蓝过一粒盐
我不断地索取美和幸福
花朵从指尖溢出一缕清香
文/秋鹏
枇杷果金黄的望眼
此时在一幅江南的水墨画中清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7
03-07
03-07
03-07
03-07
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