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念」创始人毛思翩与张海音
我们一般最容易在孩子身上看到自己不想面对的部分。你越怕什么,孩子就来什么,你看上去是在和他折腾,其实还是和自己内在的某一部分折腾。
近期,「此念」邀请到医学博士,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张海音,与大家一起探讨,青春期最重要的是什么?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相处?如何看待身心的关系?如何面对各个年龄的死亡焦虑?
cinian
张海音
医学博士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
临床心理科和心理咨询中心顾问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委会顾问
第三届主任委员
心理危机干预专委会副主委
中国心理学会和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首批注册督导师
父母焦虑,遗憾都是很正常的
▲图片来源:BaoLuu
毛思翩:
您对自己的孩子能做到100%信任吗?
张海音:
从来没做到过。这种表达方式因人制宜,比如有些孩子倾向正面回答,但有些小孩就喜欢吐槽,其实孩子和父母的关系明明挺好的,但是他偏偏跟你过不去,跟你对着干。
如果问一个孩子你给父母打几分?
有时候孩子说父母不及格也不见得是坏事。
毛思翩:
对,他敢说,其实孩子敢说父母是更好的。
张海音: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表达方式。
现在的父母焦虑是难免的,因为理念都挺好的,静待花开。但是别人花开了一茬又一茬,自己家的花一直不开,父母肯定着急,孩子只有一个,又不能重新开始,着急都是难免的。
毛思翩:
所以您自己带孩子的过程中也有焦虑吗?
张海音:
肯定有,包括到现在我孩子成家了还会有焦虑,只要你有孩子,不管多大,你一直有牵挂在里面。
因为你听到的很多道理都是理性的东西,你自己没有经历过,心理感受还是不一样的,比如我了解很多带孩子的道理,我经历过一遍又是另一回事,但当你经历过,明白一点了,已经来不及了,孩子们又长大了,就有好多遗憾在里边。
毛思翩:
对,就是没有办法,因为你总是活得越久明白越多,但是孩子也在成长,所以现在再回去看,就觉得当初做的永远是有遗憾的。
你怕什么,孩子就来什么?
▲图片来源:BaoLuu
毛思翩:
有些人从小他们的父母总是吵架,所以他自己就不喜欢冲突,但是恰巧他的孩子很喜欢发脾气,这样是不是有一些关联?
张海音:
我们一般最容易在孩子身上看到自己不想面对的部分。你越怕什么,他就来什么,你看上去是在和他折腾,其实还是跟自己内在的部分折腾。
有时候孩子的很多问题确实有一部分是他的问题,但还有一部分是父母加上去的,可能这一部分是因为我们过去的某一些经历让我们对这部分特别敏感,反映特别强烈。我们要分清楚哪一部分是自己的,不要强加在孩子身上,这样你就不会过度干预他,反过来互动的时候,相对接纳一些、放松一点,孩子的反应也不会过度,这是互相的过程。
毛思翩:
是的,有些家长会很敏感,当别的孩子在打闹的时候推了自己孩子一下,家长就会很敏感,但是问孩子,他好像觉得没什么,孩子好像没有我们想象的这么脆弱?
张海音:
哪怕孩子可能是脆弱的,但这个脆弱也是他必须要去承受的体验
。脆弱、无力、委屈甚至是愤怒,这些都是人最基本的情绪体验,你代替不了孩子体验情绪,也没办法保护他,他也不可能不体会这些负面情绪。
毛思翩:
父母在这种情况下能做什么呢?
张海音:
一般父母先不要出手,而是先关注孩子的感受,哪怕让孩子把负面感觉也要自由地表达出来,
因为有些感觉的表达可能会让人感到羞辱,比如懦弱、胆怯,如果孩子能够比较安全地表达这些感受,他就能够面对这些感受,那问题一大半也就解决了。
青春期,最重要的是什么?
▲图片来源:BaoLuu
毛思翩:
青春期是个特别敏感的时期,青春期大概是多少岁?
张海音:
医生中比较标准的说法是12到18岁,但是现在比较早熟一点,10岁、11岁很多人已经心理上有青春期的特点,可能生理上还没有改变,心理上已经开始敏感,也有一些独立自主的意识。
青春期还有一个结束延迟的现象,就是有些人始终过不完青春期,因为环境不允许,我们典型的青春期阶段是初中、高中,有升学压力。
毛思翩:
现在大学生终于上大学了,然后开始天天的吃快餐,打游戏,父母不让做的事情在大学全都做一遍。
张海音:
出来混总要还的,以前没机会做的事总要找机会做一做,越早做越好
。因为晚了,比如有的人五十岁才开始过青春期,可能就要闯大祸了,因为他的位置比较高,闯祸的后果严重,可能还有很多人就等着你闯祸,这个代价太高。
青春期最重要一点就是认同,我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这是青春期特别迷茫、特别容易出现的问题,所以这就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青春期的人要染发、要刺青、要追星,其实都是与认同有关,我到底被归于什么样的人,这件事非常不稳定。
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相处?
▲图片来源:BaoLuu
毛思翩:
青春期的孩子其实要去探索,那父母需要给他更多的空间去探索吗?
张海音:
多给点空间,包括有的时候的不允许。比如孩子想要刺青,父母觉得孩子要刺青那得18岁以后,哪怕吵架也要坚持自己的观点,为什么呢?
青春期的孩子只有跟父母吵过了,他才知道自己的力量所在,否则他做什么父母都允许,他就感觉自己在发力,父母都没反应,那闹了也白闹,他需要有人跟他折腾对抗。
毛思翩:
些父母觉得孩子青春期,就完全不管了,这样他就不会叛逆了?
张海音:
不可能的。青春期的孩子如果打了像打在棉花上,父母都没反应,那他就越打越狠。
所以青春期其实是要付出代价的,是有破坏性的后果,
虽然孩子的方向是想要更好地成长,但在这个过程中任何成长都不得不接受破坏性的后果,这个是对双方的考验。
很多人事后回顾青春期,都感觉当时像吃错药一样,总是不对劲,那个劲头一定要释放出来。
青春期的孩子觉得,看到父母窘态百出,实在下不了台才算惹到父母,如果父母一直没事,他肯定不甘心的。
毛思翩:
那家里有青春期的孩子,父母到底该怎么做?
张海音:
每家每户情况不一样,我比较主张的是父母还是顺着自己原来的习惯,也就是如果你对某些事情是不同意的,那你生气也好,吵架也好,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要注意孩子的感受,而且要有思想准备。
你的意见孩子可能不高兴,但是你的态度还是要很明确的,你要表明你是这样想的,但并不是必须强迫他马上同意,哪怕你们的意见不统一,但不等于父母不表达自己的想法。
我们看到太多案例,因为孩子青春期,包括以心理问题的方式呈现青春期的冲突,父母和孩子颠倒了,父母天天看孩子的脸色,孩子很凶,这样也不对。父母和孩子还是要回到各自应有的位置上,没有谁规定怎么样做父母才是合适的,只有你们最有发言权。
因为父母本质上都是爱孩子,只是碰到了困难,但是父母不强求自己一定是正确的,孩子必须要绝对服从你,父母只要把握这个原则就可以了。
当然孩子有可能有伤害,可能有意外,有不好的后果,父母该出手时还是要出手,最后结果是不是能控制的你就要准备好,有时候可能控制不住,所以父母要有一定的承受能力。
毛思翩:
怪不得我听说初中三年最重要的不是学了什么,而是平安地度过青春期。青春期大部分的孩子不愿意和父母交流,这个时候特别在意同龄人的看法。
张海音:
能够平安地度过青春期,闯一点祸,不是太严重就算不错了。
青春期的孩子在小伙伴中有没有江湖地位是很重要的,他与父母的家庭脱离开,寻找属于自己的江湖地位,这本身就是青春期非常重要的任务,他要完成成长的任务。
但是这里就有两方面的影响,好的影响当然他是能够分化独立,坏的影响就是他可能会结交不良的人。
毛思翩:
有的父母觉得青春期孩子我管不了,那我就把孩子送到住宿学校去,这个方法您赞同吗?
张海音:
我不赞同的是用一个方法去解决这个问题,如果父母觉得住宿能够解决青春期的问题,你不送可能也能解决。如果问题不容易解决,哪怕送住宿学校也搞不定,问题总要暴露出来。
如果父母想用一招去解决所有的问题,当然有的人正好碰巧也适合这种住校的环境当然没问题,但是往往有的时候你期待高可能会更失望,会把问题更加掩盖住。
毛思翩:
所以孩子在青春期的时候,父母要给他一定的空间让他自己探索,需要父母的时候就提供一些建议,不需要的时候也不要太干涉,该怎么做父母还是怎么做,不要因为他是青春期就特别谨小慎微。
青年,是一个充满多重身份的时期
▲图片来源:BaoLuu
毛思翩:
度过青春期,到了18岁就算成人了,青年早期对我们来讲最重要的是什么?这时候您接触的人最容易出现的困惑或者焦虑是什么?
张海音:
青年早期最重要一点就是社会责任的问题,要被社会承认有一个职业,要靠自己的一技之长养活自己,或者能够完成社会对青年的某种期待,比如大学学业等等,这比较重要。
青年早期出现困惑会比较多,因为有很多身份,比如刚进入社会要面对寻找恋爱对象,寻找合适的工作,成家,成为父母。从青年早期开始是人生变化最丰富、角色变化最多的时候,
青年时期压力大的关键是什么呢?
因为年纪轻没有足够的能力和资源,很多机会都被别人占好了,他处在不利的位置,但他的欲望又非常强,很想成功,至少不要被别人看不起,但是这是他刚做学徒的时候,位置肯定是最低的时候,所以变化是最多,最容易有各种各样的负面情绪。
毛思翩:
所以很多人就躺平了,就是我想到达一个高度,但我现在在最低的位置,想要够也够不着,离理想的差距太大了就算了,直接躺下,会有人躺平过来找您做咨询吗?
张海音:
有,因为躺平这个词内涵太丰富了,不同的人说的躺平可能指的不一样,
有许多躺平是很有建设性的,能够停下来休息,不要不停地忙碌奔波,做无用功,看清楚自己的需要,这是积极的一面,或者反叛某种主流,要做出自己的选择之前躺平一次。
消极的一面就是,我退出人生的某种轨道,回避压力和冲突,这就是负面的一面。我不跟你打我就没有输赢,被打可能会输,承受不了,就干脆不打了。
但是重要的是,虽然很多人都在号称躺平,但一般最后就是一边吐槽躺平,一边不得不做,一般就是发泄一下,吐槽一下,这个也是处理压力的某种方式,最后其实还不得不面对这个现实。
所以我们经常说一个人有再多的负面情绪都不是问题,你只要熬过来,能幸存下来,就是成功,一个人5年、10年能够承受这么多负面情绪,最后还坚持着,那他肯定会成长。
身体是最诚实的
▲图片来源:BaoLuu
毛思翩:
您怎么看直觉与心理学的关系?
张海音:
会有关系,
身体最诚实,它会发出一些信号来提醒你,可能你意识层面上一些不能接受的事情。
一个人的情绪、身体感觉、认知、行为,都是互相联系在一起的,要结合一个具体的情形整合地去看待。
比如我们经常问来咨询的来访者,家里有什么事吗?他也很诚实,我家里没什么事,很顺利的,单位也没什么事,看不出现实中有什么压力刺激,但是有一些东西潜移默化,可能会勾起你自己经历中的某些部分。
我举一个极端的例子,产后抑郁。有些孕妇生孩子,家里人都对她挺好的,孩子也挺好,身体也挺好,那为什么也会产后抑郁呢?周围人很不理解,但很有可能这个过程触发了她早年与母亲或照料者之间一些非常负面体验,当然这个被压抑得很深,平时是感觉不到的,当她自己成为母亲的时候,这种感觉会被激发出来。
所以你问她老公对你好吗?婆婆对你好吗?单位里面好吗?她都觉得挺好的,没什么事情,所以不仅仅要看现实中有什么事情,要结合一个人独特的成长经历去看。每个人痛点不一样,有的人跟同伴竞争就发怵,有的人跟权威对抗就发怵,有的人涉及到要听谁的话就特别犹豫,有的人处理异性关系是他的痛点,所以很难标准化什么是一个人的压力,甚至好事也可能变成一个很大的压力来源,比如有人做了十几年科长,突然升副处长,本来应该高兴,但是就会莫名其妙地出问题。
如何面对死亡焦虑?
▲图片来源:BaoLuu
毛思翩:
中国人好像很少直接谈死亡,但是面对死亡的恐惧,其实不管年纪多大,好像人人都有?小到小孩也会说我不想死,或者我不想父母死,大到老年人面对死亡焦虑,也有非常回避的?
张海音:
如果孩子为某些事情有感而发谈起怕死或者怕父母死等等,一定要针对他的原因问他为什么。
小孩子更多是和分离焦虑有关,他害怕失去父母的爱和照顾,可能身边没有可靠的人,心里空落落的,这是很多小孩子说到怕死的潜台词。他表面说怕死,其实是怕看不到可以依靠的人,他在承受分离焦虑的压力,因为他习惯了有人照顾和保护自己。
小孩子一般这个时候比较容易做什么梦?走丢,被绑架,看不到谁,这些背后都是跟分离焦虑有关。
所以针对这种情况更有效的应对方式是让他有机会去承受一些他这个年龄不得不要去承受的某些分离,比如上托儿所,他不得不一个人去,如果他有机会能够更多地去感受这类经历,那所谓的死亡焦虑就迎刃而解了。
但老年人有可能是不同,老年人的焦虑更接近现实。因为文化差异,我们不可能像欧洲人一样去处理死亡话题,但是你也要读懂老年人背后的潜台词。
我的经验里,老年人最大的矛盾,就是最怕没人管他,但是如果你管他,他又感到增加你的负担,这是他最大的矛盾。
所以谈论这个话题还是要清楚老年人他所担心的矛盾在哪里,要减少他害怕增加子女负担的顾虑。还有一方面他会担心没人管他,现实中你给他做一些现实的安排,留电话也好,定期见面也好,肯定要结合很多实际的安排老年人才感受得到,才能减少一点死亡焦虑,你单单用语言去讨论,有些老年人可能蛮难接受的。
当然老年人还有一个问题,老年人很多习惯于照顾别人,习惯于被需要,他很难适应照顾不了别人,还要给别人添麻烦,总是需要别人,这点他适应起来比较困难。
原来他一直是比较要强,比较能干,他是通过不断地帮助别人,别人都需要他,他觉得非常有成就感,非常有价值感。哪一天他觉得总是需要麻烦别人,这对他来说是灾难性的,是特别想回避的事情。
这种风格的老年人,他最需要听到家里人说他非常不容易,我们全家就靠你,定期给他开个表彰会,他是非常需要的。你让他去享受或者让他休息,他就觉得不需要他了。你的目的是为了让他轻松,你买了国外旅游的票给他安排这那的,有的时候他不一定习惯的。
毛思翩:
感觉大部分人正好做反了。因为你觉得父母辛苦一辈子,现在赶快多休息,多花点钱,可能他反而觉得你这样是不需要我了。
张海音:
其实他本质当中也能感受到你们想让他舒服开心,只不过他不一定习惯。
养育孩子,必然会经历焦虑与遗憾,因为很多人了解带孩子的许多道理,但是经历一遍,还是会很不一样,回头看,总会留有遗憾。
青春期是一个走向独立的过程,在同龄人中的江湖地位是这个时期孩子最关心的部分。所以面对青春期的孩子,父母需要留出空间,不要太多干涉,但是原则性的问题,还是要该怎样就怎样,青春期的孩子必然需要经历对抗才能成长。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需要经历所有负面的情绪,脆弱、无力、委屈甚至是愤怒。作为父母,最重要的是让孩子能够自由地表达情绪与感受,让他们能够面对自己的感受,健康地成长。
-END-
《生命·成长》第二季正在播出,
欢迎收看。
击下方海报即可观看
最新《生命·成长》第二季完整版纪录片
【此念】赠书福利
你或你的孩子
青春期都遇到过什么样的问题?
欢迎在本文评论区留言
与我们分享
我们将从中选取一位小伙伴
张海音亲笔签名
《观影疗心》一本
活动截止时间:2021年8月19日
活动解释权归【此念】所有
出品|此念
编辑|演忱
排版|王啊晶
大家都在看
《觉者》隈研吾:保持简单,
是拥抱变化的一个重要方式
希伯尔:《道德经》包含了生命的所有可能
项飙:为什么“把自己作为方法”比较重要?
阅读原文,看
此念出品更多
精彩视频
喜欢~马上点击在看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8
03-08
03-08
03-08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