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人生:父子共读一本书 论语人生:父子共读一本书论语人生:父子共读一本书

论语人生:父子共读一本书

藏富教子,亲子共读(

2006

月在厦门巾帼园)

一父母的期待与困惑

各位家长早上好,我跟各位家长都是一样的身份,你们是家长,我也是家长。只不过也许我的孩子比你的孩子略大一点,他今年十一岁多了,已经快要上五年级了。望子成龙成凤,把子女培养成人成才是天下父母的共同愿望,也是广大家长辛苦劳作的精神寄托。我跟各位的家长们都一样,我们对孩子都充满了期望,充满了期待,也充满了困惑,到底怎么样教我们的孩子?要说出所以然来未必讲得清楚。曾子说:“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我们多数人都是稀里糊涂做了老爸,稀里糊涂陪着孩子成长。

二人才与人生

孩子到底怎么教?当今这个社会,教育方法是五花八门那么样的多,现在见诸报刊杂志的教育方法多少种?据杨东平老师不完全统计有六百五十八种,素质教育,应试教育,愉快教育,甚至狼心狗肺的教育都有。有没有狼心狗肺的教育?“狼图腾”。这么多的教育方法,让我们感到无所适从,到底哪一种最具操作性。方法的多元往往掩盖了目标一致的真相。教育方法的背后是什么?方法的背后就是价值观念;价值观念的背后就是我们的人生观;人生观的背后就是我们的世界观。所以教育是不是如此的复杂呢?其实不是的,真正的教育往往是最简单、最真实的。

我们要把教育搞清楚,首先应该明白,我们到底希望孩子最终成为什么?这个我们应该明白,目标不明白,我们往往就搞不清楚该如何教育孩子。我们都希望孩子成为栋梁之材,社会有用之才对不对?这观念应该是正确的,但是全面吗?我认为是不够全面的。其实在座的不知道有没有种过花草,或是种过树木,你们是否看过树木只有树干,没有树冠,没有树根这样的树木?大家不是想让子女成为栋梁之材吗?栋梁之材就是大树干嘛。如果一棵树只有树干没有树冠,没有树根,这种叫什么?水泥柱、电线杆。请问水泥柱、电线杆有生命力可以长大吗?没有生命力,长大不了的。我们希望孩子成为栋梁之材,请问栋梁之材从哪来?它要不要树根,如果把栋梁树干比作我们的专业知识;那树根是什么?树根就是我们的德行。没有树根这个德行树干是不可能长大的。一定是根深才能叶茂,才可能硕果累累。树根要栽在哪里?栽在水泥地上有没有用?没用,它要栽在比较肥沃的泥土里面。请问这块泥土是什么?就是我们的文化。没有文化这块土壤,树根是不可能吸收到营养,树干不可能长大,树冠不可能长大。树冠就是我们的身心,可能健康吗?不可能。所以我们要求的不仅是栋梁之材,还要有个树根,还要有树冠,也就是一棵完整的,有生命的大树。我们不仅希望孩子具有卓越的才能,而且还要有高尚的人格,丰富的人文精神,这才叫作完美的人生。

我们希望孩子是个完美的人才,还是拥有完美的人生?没得说我们要完美的人生,而不只是完美人才,我们要追求的不仅是生活的质量,更要追求生命的质量。现在很多人都在追求生活的质量,但是有没有搞清楚我们生命的质量更为有意义。

三父母的人生境界就是孩子最好的教科书

我们既然是构建完美的人生,请问从哪里建构起?那么多种方法,哪个才具有可操作性?今天向大家介绍一种方法,每个人都可“行”,只要愿意做,那就是父子共读一本书,就怎么简单。老子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众人莫能知莫能行”。怎样做到父子共读一本书,这首先应该搞清楚教育的责任首先由谁来承担?父子共读一本书中谁担负起最重要的责任?肯定是父亲,父母。我对人生有这么一个感悟,我们人生观其实也就是我们人生的境界,就是孩子最好的教科书。这是最重要的,我对人生最大的一个感悟?

人生就是自作自受,教育孩子就是现世报。

这是我跟大家探讨的第一个问题。人生就是自作自受,教育孩子就是现世报。这边我主要从家庭教育的角度谈几个人生的问题。第一、财富;第二、命运;第三、风水;第四、因果。

四没有一种成功可以弥补婚姻,家庭教育的失败

我们先讲财富,现在人都很现实,就是一切向钱看。Money,Money,andMoney,MoreMoney;就是钱,钱,钱,就这么回事。对不对?没有错,金钱就是世俗的上帝,没有钱谁都活不下来的。但是,请问什么是财富?我们的财富除了金钱以外还有别的吗?我们的身体健康是不是财富?全世界都给你,你没有身体有没有用?没有任何意义的。从国家财富讲,除了经济GDP增长以外,人民的生活,我们的历史,我们的文化,新鲜的空气,干净的水,是不是我们的财富?大家可以探讨一下。同样对我们个人来讲,除了钱以外,我们的身体健康,我们的品德修养,我们的人际关系,我们的家庭生活,我们的子女教育,是不是我们的财富?大家思考一下。

没有一种成功可以弥补婚姻,家庭教育的失败。即使你钱赚再多,官做再大,如果你的孩子教育问题上播下的是龙种,种出来的是跳蚤,请问你的内心感受如何?我们可以逃避环境,可以逃避人际关系,请问你能逃避你的心灵深处吗?你逃避不了,你内心绝对是寂寞痛苦。人的心灵深处是没有时间空间距离的。不管孩子走多远,请问能够走出父母的思念、父母的牵挂吗?不可能吧。所以没有一种成功可以弥补婚姻家庭教育的失败。“父不忧心因子孝,家无烦恼因妻贤”。事业跟家庭和孩子教育是两条线,就象火车的铁轨,不可能用一条线去取代另一条的,这个我们应该要明白。哪一种才是我们真正的财富?我认为教育子女成人成才是我们最大的财富,百万家财,不如子女成材。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专心专意发展事业,却将教育子女当作副业来看待,一时的解脱或事业的成功换来一辈子精神枷锁。养子不读书就象养头猪;一家不读书一家一窝猪;三辈子不读书不如一窝猪。闽南人有一句话,家产再多对孩子来说也是一个赌注而已,赌一下会全部没掉。英国巴林银行几百年的历史,一个操盘手里森一个星期全部把它干掉,完了。这是第一个观念,财富观要广义的。

五掌握命运,平安一生

第二个我们来讲讲命运。影响我们人生最大哪几个因素?我们老祖宗是这么概括的,一、命运;二、运气;三、风水;四、积德;五、读书。

命运不知大家是否相信,我是很相信命运的人。那什么叫“命”?你不要觉得很神秘,一点儿也不神秘。我们所处的时间空间位置,就是我们的命。时间空间位置不一样,你的命运就不一样,大家应该有所体会。我举个简单的例子。同样的学校毕业,教同样的书,同样的工作量,都用国家部颁的课程标准,我们的月工资差别大概两千块。是不是我比较厉害,比较会教?是不是我比他更勤劳?都不是的。差别在哪里?我在厦门工作,他在龙岩工作,就这样。再比如说同样考大学,你的孩子在厦门与在北京,请问哪一个更容易?肯定在北京容易得多。这就是空间的不同,这就是命运的不同。又比如说,我刚上小学的时候,一学期的学费就一块钱,我还欠5毛钱,七十年代初嘛。现在一块钱能够解决什么问题?这就是时间不一样,命运也不一样。

时空不一样,就决定了我们不同的命运。请问这样的命运我们能不能改变?用什么方法去改变?一、命运;二、运气;三、风水;四、积德;五、读书。哪一种最可为的?读书,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行动梦想成真。“教育是穷人除了造福以外,唯一翻身的途径”。早年的时候穷人可以造反,比如闽西、戆南那穷地方上辈子造反,闹土地革命,请问你现在还能造反吗?不可能。那不能造反怎么办?读书嘛。通过读书你考上大学,可以从闽西跳到大城市,草鞋换皮鞋。你就拥有更好的条件,在大城市里找到好单位好工作。这是最有可为的读书改变命运。否则,大家今天不会坐到这边来听讲座了。

当然了有的人会说我家里有的是钱,孩子不读书,照样有得吃有得喝。我们养一条小狗,它也有得吃有得喝呀。中国古人几千年经验总结,“富不过三代”。第一代,流血流汗打江山;第二代,坐享其成,勉力维持;第三代,挥金如土,坐吃山空,树倒猢狲散了。当今不少富裕家庭不用到第三代就树倒猢狲散。我们看一下九十年代那些百万富翁到现在剩下几个?更不用说八十年代的。中国企业平均寿命几年知道吗?平均不到三年,公司也是如此。哪有富不过三代,能富过一代都难。富有家庭要可持续发展,教育是不二的选择。掌握命运,平安一生,不二的选择还是教育。不管你是穷人也好富人也好,都是如此。

六父亲如山,母亲如水,山清水秀出秀人

第三个我们讲一下风水。你们相信风水吗?你购买房子不了解房子所在的地段、方位就买下来了,不可能。你会去看看这个房子结构如何?朝向如何?周边环境怎么样?这些你不可能不考虑的,这就是风水。什么叫风水?环境。

从孩子的成长来讲,哪一个环境最重要?哪一个风水最重要?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风水。不知道你们家里面有没有养狗?你有没有发现,不同人家里的狗的性格是不一样的。请问你家里面的狗的性格象谁?你有没有发现主人如果很和善,那条狗也很和善。主人如果老是凶神恶煞,请问那条狗的性格怎样?特别的凶。动物的性格都是如此,你的孩子的性格会如何?谁造就的?还不是你。这就是所谓的“风水”。

我们经常说孩子不喜欢读书,请问我们扪心自问一下,我们读书了吗?孩子不听话,请问我们听话了吗?孩子没有笑脸,请问我们有笑脸吗。我们心烦,孩子也烦嘛。孩子就是我们的镜子,不要怪别人,孩子有问题,一定出在我们身上。

由电视、网络、电子游戏构筑的科技世界中,天涯若比邻,海内无知己,人们与书本的距离愈来愈远。2004年中国出版家协会做了一个调查,北京地区没有任何一本藏书的家庭,达到45%。北京作为我们的首都,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啊。同时对韩国做了调查,韩国是96.8%的家庭藏书500本以上的。这就是我们跟韩国的差距,这差距的背后是什么?我们的人均工资不到2000美元,韩国是20000美元,这就是差距。现在中国人有读书习惯有多少?北京的调查不到5%。全国年人均读几本书?5本书。请问一下大家,一年有没有用心读5本书?没关系,有孩子替我们读了。读什么?读课本、读能长分不长智慧的教辅书。我们平均5本要包括那些教科书。教科书内容在国人的知识结构里占据了绝对垄断的地位。教科书里讲科学多,但讲科学精神的少。最爱读书的民族,也是最有智慧、最富有的民族是以色列人,他们年平均60本。所以生态的恶化,书虫也就成为一种稀有的动物。环境中没有的东西是培养不出来的,人才是熏陶出来的。没有书香的家庭,怎样会有书香的学校,书香的社区,书香的社会呢。

父母对孩子来讲,是最大的风水。父亲如山,母亲如水。山,能够遮风挡雨,涵养水土;水,处处环绕滋润。水绕山而转,山因水而活。如果是穷山恶水草都长不出来,那就是不毛之地,那有希望它长出参天大树,成为栋梁之材。穷山恶水出刁民,山清水秀才会出秀人。古人讲“好太太旺三代”。如果你跟你老公关系处理好,请问婆媳关系好处理吗?当然好办。孩子关系好不好处理?好处理,当然会旺三代的。《中庸》说“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如果倒回来,坏太太如何呢?“取错一门亲,误了三代人”,会不会倒霉三代,自己去判断吧。所以孟母为什么三迁,就是这种道理。

七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人生就是自作自受

1我这个人最相信因果关系了。你不相信因果吗?我们种下豆子,请问它会不会长出西瓜来,不可能吧。种豆得豆,种瓜得瓜;是苹果就不要把它培养成地瓜,这就是因果关系。我们把因果关系理解清楚,我们人生和教育上许多困惑,也就慢慢明白了。

2家长教育孩子往往有一个观点,“顺其自然”、“随缘”啦,长大了自然好。我们知道时间都会往一个方向流动发展。你们说时间是往好的还是往坏的方向发展?你是越活越年轻,越活越漂亮,还是越活越鸡皮疙瘩?满脸皱纹,松弛的眼袋,下垂的屁股。东西是越用越好用,还是用旧了会坏掉?如果时间是往好的方向发展,你就天天躺在家里,何必还要去工作呢?每个人都会有死掉的那一天的。所以时间一定是会往坏的方向发展的。事情要想往好的方向发展靠谁?靠我们去努力。什么叫顺其自然?什么叫随缘?这是“因”跟“果”的问题,有“因”才能产生“果”,只有种下豆子才能长出豆。我们现在正处于播种的过程中,你能随缘吗?我们在因地上应该觉悟起来,把握住当下,好好努力。至于以后长成怎么样?那这个时候才能随缘,这才是顺其自然。这叫“尽人力,听天命”;“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普通人跟圣人差别在哪里?凡夫迷失以当下,不知道当下该做什么;老是后悔过去没有如何如何。那些所谓的成就者,觉悟于当下,此时此刻,努力精进,自然会成就于未来。这才叫“随缘”。对孩子的教育,往往很多人会搞不清楚因果,弄不清楚什么是“顺其自然”?什么是“随缘”?结果“听其自然”,随波逐流,自误误人。

3很多人把教育等同于钱,以为有了钱就可以解决了。教育孩子成人成才不是用钱就可以买来的,如果用钱就可以买来,那穷人就可以不用去努力了,都是富人的天下了。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去给学校的老师,说:“王老师我把孩子完全交给你了”。言下之意我没责任了,都是你的。这可以把孩子教育好吗?

大家都想把孩子送到最好的学校,最好的学校也不是无所不能的,它的作用有一定的局限性的。在上一个世纪三十年代,希特勒上台时期搞了一个疯狂的雅利安人计划,他把德国最优秀的男人和女人结合起来,国家给予最优秀的教育,要培养出世界最优秀的民族来。德国历史上出现过有太多了不起的人物,思想家马克思,科学家爱因斯坦,诗人歌德,音乐家贝多芬等等。希特勒用这么好的教育,有没有培养出优秀的日尔曼人来?我告诉,你一个也没有。那帮人外表真的很漂亮,但他们眼神里总是缺少些什么?缺少些父爱、母爱、亲情。培养了十几年了到希特勒完蛋以后也没有一个有成就者出现。所以不要以为用钱就能买来教育,不是那么回事。

4很多人一讲起教育,“那是学校的事,跟我有什么关系?”。我们往往把教育等同于学校,学校等同于课本和老师,最后全国剩下一张考卷,高考试卷。儿童变成学生,学生变成考生,考生最后剩下分数,在分数面前儿童消失了。这样孩子活得还有意义吗?那天有个四十岁了朋友讲:到现在,一紧张就梦见当时在他高中的时候考数学。他知道他这段时间一定要放松了,否则不行了。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长大会不会出问题呢?你自己去判断一下。我们不要把教育窄化,生命窄化。在窄化过程中,家长没有责任了,都是学校的。这样的教育能成就孩子吗?

中国早教之父冯德全研究了古今中外,许许多多名人成功人士的案例,也总结了“零岁方案”培养出来几千个优秀的孩子。他发现了两个问题:

第一,没有一个所谓的天才神童孩子,是幼儿园学校有计划的培养出来的。我们国家目前有有计划培养出诺贝尔奖人士出来,培养不出来,一个也没有。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包括那些贵族学校培养出什么天才?还没有出现过。

第二,这帮孩子还有个特点,早识字早阅读。中国科大少年班,第一批二十九个人,有二十八个人在三岁就开始读书识字了,另有一个五岁也开始读书识字了。请问3—5岁,我们孩子上学了吗?我们孩子上学要到六周岁。从这边我们就可以看出到底谁要首先承担起孩子教育的责任。

联合国科教文有个科教评价机构,就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和学校对孩子的影响研究报告:从孩子读书识字的影响上来讲,学校所能起到的作用是16—25%;家庭起到的作用是32—50%。也就是家庭的作用比学校翻一翻。从孩子的成长和个性,非智力因素EQ来讲,学校所起的作用是仅是4—11%,家庭所起的作用是70%。

不要推卸责任了,教育孩子的责任只有我们承担得了。闽南语中有一句话“别人的孩子死不完”,没有一个老师可以完全替你承担教育责任的的。这是你自己应该承担的,“个人吃饭个人饱”,“个人因缘个人了”。孩子肚子饿了,你不能替孩子吃饭;你尿急,别人没办法替你尿尿。大家都看过西游记,唐僧要到西天去取经。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就翻过去了;猪八戒也会驾筋斗云。为什么他们不把师傅唐僧一下子搞过去,还要那么痛苦逢山开路,过河架桥,一步一步走呢?原因在哪里?孙悟空只是唐僧的增上缘(外因),亲因缘(内因)是唐僧自己,别人替他不得的。同样如此,我们自己的责任别人替不得,孩子的成长我们也替不得,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别人。《国际歌》唱到“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幸福的生活全靠我们自己。”

5有些家长认为教育孩子要有知识、有钱、有闲,琴棋书画无所不通,那才能教育孩子。那些成功的孩子是这样教育出来的吗?每年七月高考状元是这样子出来的很少的,不是那么回事的。成功的家庭教育绝对不是什么,严肃的告诫,喋喋的教训,系统的理论,成套的课程。它就在父母中的一言一行,点点滴滴,看似无意却传递着深刻内涵的言行举止之中。这就是最好的教育。所以教育孩子不是那么复杂,每个人都曾经很成功的教育过孩子。你教会孩子学会走路了,你教会孩子学会说话了,这是很了不得的。你如果用这种心态,这种方法,我相信教育孩子读书同样轻而易举。你那个心态是什么样子?充满着信心,充满着期待,不断鼓励,不厌其烦,反反复复,持之以恒,最终都成功了。现在,为什么有的家长教孩子读书不成功?因为多数家长没有那种心态了,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当然难以成功。

6请记住,人生就是自作自受,教育孩子就是现世报。你会不会无缘无故叫人家老爸?天下有没有白吃的午餐,任何东西都有其代价的,只是支付方式不一样而已。你教育自己的孩子,不用十五年,你马上会报应,这就是因果。父母子女彼此之间的因缘,并不是仅凭科学就能够解释得清楚的,小时候父母稍微有疏失,子女长大后父母就必须承担随之而来的恶果。大家注意看看我们周边的家长,对小孩子讲话温柔而又动听,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们讲话的声调越来越高,到孩子十五,六岁的时候,我跟他没话说,我不知道他想什么,他也不知道我说什么。同吃一锅饭,吃了十六年,结果这样,感受如何?这是我们搞不清楚因果,自作自受。

八我们能给孩子留下什么?

父母们为了孩子那么的辛苦,付出那么多。我们到底能给孩子留下什么东西?我们能留给孩子的东西有三样,一、财富;二、智慧;三、技能。财富,对有钱人来讲很简单,留几百万几千万都很简单。对我们普通工薪阶层来讲,留几百万是很痛苦的。房奴那么多,一套房子就让多少人几年喘不过气来了。很多人羡慕乌龟,一出生就有房子。即使你给孩子留下一千万两千万能够保证孩子平安一生吗?有没有一个人他说留给孩子几千万就能平安一生的。中国每年最起码有一个拥有上亿资产的富翁死于非命,所以光有钱是靠不住的。给孩子智慧是最理想的,但容易吗?你自己没有智慧能给孩子智慧吗?孩子如果遇到是只看教参教辅而不读书,然而又通过作业把学生的时间掏空的老师,请问学生会有智慧吗?家长老师都很厉害,孩子天资不慧,又从来不用功读书,他能够有智慧吗?也做不到。所以要让孩子有智慧是可遇不可求的,条件太多,太复杂了。有个人整天求老天爷保佑:保佑我下辈子出生在很有钱的人家,父母很疼爱我,给我很好的教育,在学校遇到很好的老师,学业有成,以后找到好工作,娶到一个好老婆,生一个孝顺的孩子。老天爷怎么回答他?有那么好的地方我早投胎去了,还轮到你?样样那么顺是不可能的,那不是人生,而是天堂。给孩子智慧可遇不可求。最现实的是给孩子一门技能。让他能够以技养生,有食果腹,有衣御寒,有家可归,平安一生,足够了。我相信多数家长对孩子的希望,是孩子平安一生,而不是成为天才神童。

九阅读,是各种学习能力的基石,它可净化灵魂,提升人格

我们给孩子什么技能最好?唱歌,跳舞,弹琴,下棋,游泳等等,哪种技能是最佳选择?你不管做任何事情,有一种技能你是非学不可,不可绕过去的,那就是阅读技能的掌握。不管你从事任何工作,都离不开阅读。

阅读是各种学习能力的基石,它可净化灵魂,提升人格。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取决于良好的阅读”。从小培养儿童的早期阅读习惯,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和阅读兴趣,是提高孩子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开启孩子智慧的钥匙;将有利于儿童全面健康地发展。生存在终身学习时代的孩子,面对日新月异的知识信息和价值多元的观念,需要通过阅读,与书本不断对话,逐渐学会独立思考,才能奠定将来成功的基础。日本小提琴教育家柃木镇一读小学时,他老爸只要求他考60分就好,其他时间多读书。虽然他的成绩在班级排在后面,但是他的读书量是其他同学的十几倍,几十倍。最终谁成就了?不是考高分的同学,而是读很多书的柃木镇一。培养人才,不能仅看毕业的时候有用,毕业后40、50年都有用,才叫有用。

孩子还没有上学,家长对孩子的希望是上清华、北大,等到孩子上了小学、初中,家长的希望就越来越像肥皂泡一个一个破灭,最后希望他不要出乱子就好了。如果孩子读书坐不住,不专注,笨也好,蠢也好,反映缓慢也好,基本上都是有阅读障碍的孩子。孩子在学习中碰到的很多问题都与阅读能力和兴趣的缺失有关。一块地,如果不长庄稼,自然长杂草。孩子如果有阅读障碍绝对是在13岁以前形成的,这个问题该谁来承担,谁来解决?我认为是家长,不可能是孩子,也不可能只是靠老师。

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很负责任,很投入,也有能力,为什么没有成功的培养出孩子阅读习惯阅读能力?我认为主要在阅读的目标设定和实施次第上出差错,应该从高处着眼,底处着手。我们让孩子早读书的目的是什么?懂得识字,知道很多知识?这些都不是根本,如果你把读书当作一种识字的工具,当作一种获取知识的手段,这样的教育,孩子一般10个中有9个会出问题的,不会成功的。早教不是为小学准备,而是为了人的一生做好准备。我们怎样培养孩子读书,我认为最主要四个步骤:一、兴趣;二、习惯;三、能力;四、品位。

十诵读经典,做个有品位的人

1我们与人相处最看中什么?有钱?有能力?有品位?请问你选择哪一个?没得说选择最有品位的。品位是人生的境界。什么是品位?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两只屎壳郎(整天搓药丸的老中医)中了体育彩票500万的大奖。这五百万大奖你要干什么?第一只屎壳郎说,我要把方圆五十公里的厕所全包下来,吃个够。第二只屎壳郎说,那个境界太低了,我包两个活人,天天有新鲜的。这就是屎壳郎的境界。不知道在座的是要吃个够,还是要新鲜的?不同的人往往有不同的境界,小人殉财;凡人殉情;君子殉名;贤人殉道;圣人不昧,远离生死,非道可道。

2现在许多孩子走出社会往往既不会做事也不会做人。他们有知识没智慧,有规矩没有道德,有目标没有信仰,有追求没有理想。这叫小人,他们会识字;不会思考;更没有教养,长大而未成人。人生有三大不幸:少年老成;中年浮躁;老年幼稚。学很多就文化吗?大学生有文化吗?不孝敬父母有文化吗?大学生都孝敬父母吗?现在的幼儿园学小学,小学学初中,初中学高中,高中学大学,大学学什么?看见老人要让路,过马路要走斑马线。什么是大人、大人格?对内能够“意诚、心正、身修”,对外能够“家齐、国治、天下平”。这才是大人格,才是决定你一辈子是否幸福的关键,是人生一辈子的支点。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地球。”毛泽东读小学的时候怎么写青蛙?“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这才有大气魄,这才是真正成就你是否干大事的关键。

3孩子要有大人格怎样培养?你要让孩子读什么?自然界有这么一个规律“食物决定存在”。《礼记》中“食肉者勇而悍;食素者慧而巧”。Youarewhatyoueat.吃什么长什么?吃什么补什么?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现在我们孩子读什么?现在幼儿园的孩子脑袋里有两个东西,一只老鼠,一个妖怪。美国来的米老鼠;日本来的变形金刚,奥特曼。一只老鼠,一个妖怪闹得多少中国孩子心神不宁。长大一点的读什么?小猫,小狗,小猴的故事。再大一点读什么?读小明,小华,小英的故事。再更大一点读什么?《多啦a梦》,《樱桃小丸子》《蜡笔小新》。老师要求读什么?作文选,教辅书。读这些能够成就大人格吗?过量的浅阅读让人更浮躁。我们经常说孩子没有思想,没有教养,有没有反思一下我们选什么样的食品给孩子?什么样的精神食品就决定他什么样的脑袋。一个人之所以思想僵化,因为他精神枯萎;精神枯萎,因为语言贫乏。语言是一种真实的存在,它不仅是我们理解和交流的工具,而且会真实的存在。你骂你老公坏,天天骂他不好,不用三个月一定如你所愿。这就是语言最真实的存在。你现在觉得跟孩子没话说,为什么?你没有与孩子建立共同的语言。你让他读“两只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请问你三、四十岁还这样读吗?你孩子十七、八岁还这样子读吗?人家会把他/送到南山疗养院去。我们希望孩子有大人格,从哪里来改变他?语言是最方便的入手处。所以要给孩子读有价值的,一辈子可用,决定他人格的经典之作。中国古代没有童话故事的道理就在这。

读什么是战略问题,怎么读是个战术问题。战略比战术重要。读什么最有价值的书,最有价值的是什么书?是民族文化源泉之书,永远不会过时的东西,那就是经典。经典有什么特点?它永远不流行,但永远也不会过时。现代人受新闻媒体行业的影响,喜欢标新立异,求新求变,喜欢人咬狗,简直要把旧的都看成不好。我们古代的启蒙教材,《三字经》、《弟子规》,这些书现在有没价值呢?现在小学毕业,部颁新课标的要求小孩子识2450个字。如果从幼儿园中班认字开始,到小学毕业总共8年,平均一天认识字0.84个字。花八年的时间啊。如果你把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读下来会认识几个字?《三字经》1128个字;《百家姓》568个字;《千字文》刚好1000个字,它们加起来共2629个字,扣掉重复的也不少于2000个字。如果“三百千”再加上《弟子规》、《千家诗》,共3789生字,要花多少时间?一年足够了。那更不用说它背后所蕴藏的文化底蕴,生命能量。《三字经》就是一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弟子规》是人生第一步,天下第一规。

我们的孩子在一年的时间里掌握了三百千意味着什么?他会读书看报了,他的慧命就启动了,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自由翱翔。我们看报、看杂志需要认识几个字呢?教育部,国家语委会《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5)》只要掌握581个单字,你就能够读懂报纸的80%的字;掌握934个单字,你就能够看懂报刊杂志的90%的字了。一篇《千字文》读下来就够用了,孩子自然会读书了,他的慧命就启动了,你还要用八年十年时间去教他识字吗?何必多此一举。不要再把孩子当白痴教,当天才考了。

4我们要给孩子最有价值的书,能够做为一辈子安生立命之地,以及为人处事的价值依据。我个人认为最佳选择就是我们民族命脉所在《论语》。如果觉得《论语》约15918个字太多了,可选择它精华本,那就是《弟子规》,一千零八十个字。你把这个读下来了,把它做到来了,品位自然出现,一辈子的命运就会有保障。一个人身上最爱国爱家乡的不是脑袋而是肚子,从小形成的口味。人的决定是从肚子里做出来的,真笑是从肚子发出的。如果我们让孩子从小就有读经典的品位,长大后还怕他受污染变坏吗?一个人有道德才能高尚,有教养才能文明,有礼貌才能成功。

十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读书的品位从哪里开始建立起?怎么来教育他?我认为应该从兴趣入手。那么孩子的兴趣从哪里来?每个孩子都像一粒种子,种子自然会有生命的。喜欢读书是人的天性。如果你的孩子不喜欢读书,罪魁祸首一定是你和他的老师,绝对没有第三个人,这是肯定的。你去注意看一下,小孩子一个字也不识,颠倒地拿着报纸也看得津津有味。学习是人的天性,人的本能。孩子不读书就是我们障碍了他。如何障碍?错过了教育的关键期。

这里面就涉及到怎么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最关键的是要抓住教育的关键期。教育的最关键期就是我们大脑的发育期,0—3岁;3—6岁;6—13岁这是最为关键的。为什么?我们大脑到六岁的时候它的发育已经达到百分之九十了。很多人以为孩子越大的时候越好教,请问孩子是越大越好教吗?如果树木已长弯的时候能不能把它扳直?我告诉你,它成不了栋梁之才了,只能当柴火烧了。所以孩子不是越大越好教,越大越好教是错误的观点。

心理学家丹尼斯,他进行了一个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心理学实验。他花钱买了一帮孩子,最大9个月,最小刚刚出生。他把这帮孩子买下来后,把他们放到一间黑屋子里面,除了给他们提供食品之外,不提供任何光、声,以及任何信息的刺激。这个实验进行了9个月,社会舆论压力太大了,太不道德了,所以没有办法继续进行下去。结果如何?这帮孩子全都成了白痴,花再大的代价,再大的时间,都没办法把他们教育出来。为什么?他们的教育关键期被错过了。印度狼孩的故事也印证了这个道理。完全失去了早期教育的人,必然成为动物,动物不会笑,不会使用大拇指。

我们每个人出生的时候都会游泳,他在羊水里泡大的。但是现在所有的人都会游泳吗?没有吧。为什么?错过了关键期。一错过关键期就不可弥补。人的所有感官中哪一个感官最早长出来的?耳朵。什么时候长出?怀孕二十七天的时候,你不知道自己怀孕的时候胎儿的耳朵已经长出来了。人一出生的时候耳朵是全频的,可以从十六赫兹一直听到一万六千赫兹。十几岁以后,剩下中间那一段了,过高过低都听不清了,或听不准了。这就是成人学外语较难的主要原因。

孩子识字的关键期是什么时候?三到五岁最为关键,特别是三四岁。三到四岁最为关键,这是国家“十五”课题研究的结果。孩子三四岁在谁的手中?大家心里明白。不在小学老师的手中,绝对在家长和幼儿园老师手中。但是,我们多数人不在乎这点,等到上了小学,识字的关键期已经错过了。0到3岁是人全面发展的唯一一次机会,过了3岁就不可能全面发展了。要养成孩子喜欢读书,八岁以前一定要养成,八岁以后就难于改变了。你看现在,很多家长很喜欢听课,但不喜欢读书,为什么?你小时候没养成这习惯,错过了阅读习惯形成的关键期,没有形成读书的精神饥饿感,长大不读书也无所谓了。

你不要用你的观点看待处于教育关键期的小孩子,小孩子的学习特点跟我们大人是不一样的。例如,“厦门”两个字,你认为哪个字更好认?我告诉你,对小孩子来说是“厦”字而不是“门”字。孩子是把字当图画看的,复杂点更好看。孩子可以一个故事不厌其烦,听一百遍,一千遍不讨厌,你会吗?你做不到。

小孩具有天赋的感悟力,我们大人是做不到的。我有个同事的女孩四岁,我让同事跟女儿读《弟子规》,她说小孩不懂怎读?我说你跟孩子读就对了,不懂没关系。他真的很用心,带着孩子大概读了三个月,也没有解释。有一天她跟老公在吵架,声音拉高了。她四岁多的小孩子在旁边就说,“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请问你跟你老公吵架的时候,四岁的孩子说这句话,你怎么样?会吵吗?不会吵。孩子对经典的懂是懂到了生命的深处的,这就是孩子的特点。我们教孩子“妈妈”这个词,你有没有告诉他,“妈妈”是生你的那个女人,你爸的老婆,养你的那个人,有没有这样向孩子解释?没有。可孩子会认错妈妈吗?

孩子的学习有孩子的特点,关键期不要错过,一错过你就补不回来的。为什么有一些人一辈子那么痛苦,根源在哪里?没有幸福快乐的童年。一个人没有幸福快乐的童年,是难于有幸福快乐的人生。真实的必须是原本的,最初的一定是最终的。斯蒂芬•霍金说“未来在本质上是过去的镜像反射。”清朝孤儿寡母从东北进关来,最终孤儿寡母又出关去了。宋朝欺负人家孤儿寡母,最终宋朝的孤儿寡母被逼跳海去了。太阳的运转轨道是圆的,人生也是如此。不要再错过那个关键期,一定要给孩子快乐(充满安全感)的童年,他才有快乐的人生。在教育的关键期,要培养孩子什么兴趣都很简单,就像一颗种子,种下去自然会生根发芽。发芽后如何成长?那要靠我们去培育了。

十二、成功就是简单的好习惯

一个人是否有素质,就看这个人是否有好习惯。一个人有乱吐痰的坏习惯,这个人就没素质。成功就是简单的好习惯。一个人一生往往只开发了自己全部潜能的10%,其余都被惰性、坏习惯埋没了。好习惯怎么培养?快乐使人坚持,痛苦会使人改变。“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教学艺术的本质是什么?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激励唤醒并让孩子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情感体验是最为重要的。回想一下,当年谈恋爱的时候你老公对你说什么话,你记得吗?很少人能记住的。但是,你记住了当时那种感觉,那浓浓的夜,淡淡的风,这才是最真实的。朋友相聚,我们在意的是吃什么还是喝什么?都不是,而是那种氛围。所以我们让孩子读书,最有价值的不是通过读书来识字、获取知识。而是在父母,孩子,书本这三者的互动过程中,让孩子体验深深的父爱,浓浓的亲情,让孩子感到读书的乐趣。这才是幼儿教育的真谛,一辈子喜欢读书的源泉。从这意义上说,教育的方式大于教育内容。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在于内容的对错,而在于教育方式是否正确,在于教育行为对孩子是否有效。阅读是美好的生活方式的一种,通过家庭诵读建构家庭文化磁场,磁场虽看不见,但能量大呢,时刻影响着你的言行举止。家里的观音不如南海的观音灵,因为你到南海烧香时心更诚。心诚则灵,从孩子的心灵深处出发,教育才能是有源之水,才能成功。学习是自我内在语言的整理过程。孩子的知识并不是父母耳提面授的直接结果,而是自己积极主动建构的成果。这就是说,任何外来的知识孩子都不认可,只有通过自己的研究和探索,与自己观察和体验对上号了,才会认可外界教给他的知识,才能转化为自己内在的知识。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教育孩子的根本。亲子有效沟通是家庭教育的难点,没有心灵的交流,父母的教育是无效的。现在孩子为什么难教?孩子教育有问题百分之八十是亲子沟通出问题,只有百分之二十才是学校教育的问题。孩子有网瘾,主要来源于家庭因素,94.5%的网瘾青少年对父母有敌意。我们到底有没有亲自去带孩子,现在孩子往往是谁带大的?孩子是喝牛奶,吃牛排,穿皮衣,系皮带,着皮鞋。接下来是什么?发牛脾气。你会不会觉得很多孩子都犟得不得了。孩子的好习惯靠谁养成?父母来培养。美国的布什家族出了两位民选总统,他家庭教育有个秘诀,那就是父子共同读书。布什家族有个习惯就是亲子一起读书,小时候读圣经,大一点读课文、读作业。父母陪孩子一起共读到孩子初中毕业。父母给孩子生命,孩子给父母慧命。在孩子长大的过程中,对父母来说也是一种再成长,很多人自己都是在匆匆忙忙中长大的,他们是在自己做了父母之后,才重新成长起来。能够陪孩子长大的父母就是尽职的。

我们希望孩子拥有好习惯,怎么养成?从情感体验中养成。中国汉字教学的“教”字怎么写?孝+文。那什么意思呢?前面那个“孝”字是情感,“孝者,德之本也,孝之所由生也”,从情感进去;后面那个反“文”旁是象形字,像老爸拿着棍棒,以身作则,严格要求。“教”字,就把教育的方法,教育的目的都体现出来了。《说文》“教,上所施,下所效也。”所以,真正教育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孩子不是听你说的,而是看你做的,这才是教学的本质。

当今的中国与美国哪个更重视基础教育?哪国的基础教育更成功?中国的学生更会做题,更会考试;美国的学生更诚实,更独立,更会动手。是知识能力更基础?还是情感价值更基础?孩子不仅需要知识,更需要灵魂、情感、信仰、意志、价值观、行为规范。知识就是力量吗?没有道德、信仰,将是软弱的,站不起来的。只有在具有人性的情况下,读、写、算的能力才有价值。正是“生命”概念才使“价值”概念成为可能。

十三、习惯坚持下去,那就会形成能力

习惯坚持下去,那就会形成能力。大家都希望孩子有能力,都希望孩子有素质,我们现在学校都喜欢提倡素质教育,大家是否知道“素质”这两个字,在心理学上是怎么下定义的?素质是大脑的神经结构以及感觉器官的先天特征。请问孩子的大脑结构我们能不能给予?感觉器官的先天特征我们能不能给予?父母能够给予,早期教育能够给予。

孩子0到6岁的时候,大脑还没有定型,还有可塑性的。我们的大脑不是一棵白菜,只要给他施施肥,浇浇水就够了,它的成长需要两个条件,第一食品营养,第二信息营养。这两个营养谁给予?家长。一个孩子是否会犯罪,关键是什么时候?不是走上社会,不是大学,不是初中,也不是小学,关键是三岁之前。为什么?这叫犯罪潜伏期。因为那些犯罪分子,他们的大脑神经结构与一般人不完全一样的。人是否会犯罪,都是一念之间。有没有人一出生就准备来杀人放火的?没有一个孩子从小就想这样干的。他为什么会犯罪呢?就是他的大脑反应,特别是情景反应跟别人是不一样的。三岁是大脑神经结构形成的关键期。古人云“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三岁时心理平台已建立起来了,七岁时大脑精神模式形成,不同的精神模式会导致不同的生命历程。

我们要让孩子有能力,要从大脑的神经结构来建构,这才是最根本的。那么大脑的神经结构用什么方法来建构?我认为最可为的是两个:一,诵读经典;二,听经典音乐。

第一、诵读经典。诵读经典是佛、道、儒修行的第一功课。《黄帝内经》说:“心开窍于舌”。舌动窍开心明,开慧而增智,经典诵读中的书声朗朗而入耳,清泉潺潺而出心,通过动口而达到动心,是学习掌握中国文化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反反复复的读。你不需要读很多很多,只要不考虑意思,把一本经典读几百遍,几千遍,它就能打通大脑的海马记忆区,一通百通,这才是真正建构具有创造力的大脑。这里就涉及到一个我们人有几条命?很多人都不去注意。人是有两条命的,一条是我们的身体生命,血肉之躯;还有一条是我们的慧命,能量场,信息场。古人云“活的糊涂,死的明白”。很多老人要走的时候是清清楚楚,这告诉我们人是有两条命的。身命可以看得见摸得着,那慧命在哪里?在静定。孩子让你摘星星、摘月亮,你摘得到吗?很简单,你就拿一盆清水放在那边不要动,星星、月亮就在那边,这叫静定。静生智,定生慧。静可通神,天人合一。宗教的本质是相同的,宣扬哪个神并不重要,所有偶像都是一个符号而已。宗教提供给我们的仅仅是一种有益的生活方式,让人类安静下来。让我们的孩子反反复复地读书,目的不是要孩子掌握什么知识,而是让孩子真正静定。在静定中他才真正开智慧。心烦意乱的时候,你能够思维吗?你能记东西吗?想不透,记不了。孩子为什么读不了书?最主要原因是坐不住,记不住。为什么坐不住,记不住?心不静,神不定。训练孩子静定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诵读经典,不考虑理解,一遍一遍,反反复复的读。在读的过程中你会体会到文字是用“肉”做的,有血,有肉,有生命,有动感的。你的心会逐渐宁静下来,你与经典融合为一体,智慧逐渐打开。

第二,听赏经典音乐。方法更为简单,但这个音乐是有所选择的。要什么样的选择标准?无歌词;无具体意义;有艺术价值;很温馨优美的,与“宇宙、生命同步”的,即与宇宙电离层的频率相同的。节奏要选择与我们的呼吸,心跳,以及大脑的频率相同的,每分钟约60拍的“大音希声”的音乐是最理想的。这种要求,古典音乐中比较容易达到。《老子》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比如水对纸张的渗透,慢慢的滴,水就会渗透过去,太快了就流向四处,反而进不去的。“天下之至柔”就是音乐;“天下之至坚”就是脑壳;“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就是音乐沐浴身心,移风易俗莫良于乐。政治洗脑,宗教洗心,音乐沐浴全身。听赏这种音乐,你自然心平气静。澳大利亚的悉尼地铁站有一段时间被破坏很严重,有个人提出在地铁播放古典音乐,神奇的现象出现了。几个月后,七个车站中有六个车站没有受到任何破坏,只有一个车站略有点破坏。

据统计,青少年上课时注意力集中仅58.8%。影响记忆的因素有四个:第一,情绪,如果你很烦的时候你会记得住吗?不容易记;第二,环境,你在书房里读书好,还是在菜市场读书好?当然是书房比较静;第三,记忆方法;第四,大脑的神经结构,也是最重要。情绪可以调整,环境可以选择,方法可以学习,大脑的神经结构能不能改变?可以。怎么改变?那就是诵读经典,听经典音乐。

十四、分数是有效学习时间的积累

养育子女,三分教,七等待。父母对孩子,更多的是一种身体力行的示范教育,并且要有足够的耐心,孩子就象树一样,长慢一点,说不定质地更紧密细致。教育是一个春风化雨,日积月累的过程。能力的形成过程要时间去沉淀,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分数就是有效学习时间的积累。财富也是正确的观念再加上时间积累出来的。能力要在实践中积累而来,光讲道理,没有行动,一切都会落空。知识即是力量,只是西方人的看法,东方人认为,知行合一,实践才能产生力量。我们常常问别人“你行不行?”很少问“你知不知。”过马路要走斑马线,不要闯红灯,看见绿灯往前行,看见红灯停一停。请问在座的家长谁没有闯过红灯?过马路一定走斑马线的请举手,没有。大家都很诚实。有位山东的青年人,到美国留学。在美国谈了一个女朋友,周末就带女朋友上街。那天比较早,过红绿灯的时候没有行人也没有车辆,他就拉着那个女孩子说,“没车,赶快过”。那个女孩子犹豫了一下,被他拉了过去。一天走下来,那个女孩子闷闷不乐,最后告诉那个男生,“我们再见吧,一个人连红灯都敢闯,什么事不敢干呢。”此后,这青年人再不敢闯红灯了。几年后回到国内来,谈了一个女朋友。有一天,带女朋友上街,遇到那种情景,红灯亮着,但没有车辆往来。这个时候,那个女孩子拉着他,“赶快过去”。这样玩了一天下来,那个女孩子说,“我们再见吧,一个男人连红灯都不敢闯,你还能做成什么事。”请问你要不要闯红灯?所以知易行难啊。

近代大完人曾国藩很了不得,毛泽东和蒋介石都佩服他。有一晚上,曾国藩在家里读书背文章,来了一个小偷,躲在屋檐下,要等他睡觉的时候进房来行窃。可是,曾国藩背到半夜二、三点,还不能把那篇文章背不下来。那个小偷等不了,就走进来,说,“笨蛋,这么笨你还读什么书?我背给你听。”接着从头到尾一字不漏的把那篇文章背下来,得意洋洋地走了。请问是曾国藩有智慧还是那个小偷有智慧?小偷聪明,曾国藩有智慧。为什么我们很多人孩子教育没有成功?不是因为我们笨,是因为我们太聪明了,我们坚持不下去。成就是在平平淡淡,从从容容的长期的积累过程中出现的。坚持就是胜利,“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真聪明人要用笨工夫。

十五、天下兴亡,我的责任

大家希望孩子像比尔•盖茨一样,那么有智慧,那么有钱,那么善良,成为大慈善家。你知道比尔•盖茨小时候读些什么吗?比尔•盖茨三岁的时候,就会背《摩西十诫》。七岁的时候能够把《马太福音》背下来。《马太福音》有三万多字。三万多字什么概念?两本《论语》、六本《老子》的字数。请问我们在座的,谁有办法一口气背两千个字来?多数人做不到。这些经典奠定了他一生的文化基因。七岁的时候就开始读名人传记,像富兰克林、罗斯福、林肯等名人传记;通读百科全书、辞典。这些造就他的大人格,大智慧。那样积累久了,孩子自然就会成才了。

孩子如何成人成才?明白两点: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人生就是自作自受,教育孩子就是现世报;阅读是各种学习能力的基石,它可以净化灵魂,提升人格。抓住教育的关键期,用最经典的内容,用最简捷的方法,“小朋友跟我读”,亲子共读一本书。这就是成就完美人生的起步。再强调一下,读书的过程就是我们的目的了,不要在这个目的之外寻找一些什么,你最终会失望的。

孩子是家长的面子,社会的财富。我们每个人培养的是自己的孩子,所有的家长培养的就是我们的民族。“天下兴亡”,谁的责任?“我的责任”。只要有这个心量,这种心态,我相信,你的孩子一定会成人成才,家庭幸福。

小编后记:

习之堂《论语》大篆书法描临教材

0基础入门,跟着大师写出一手好毛笔字!

选自《论语》学而第一篇,清文字学家吴大澂书,大篆体。适合文字学习者、经典学习者及书法爱好者临描,不仅能真切感受方块字的图画魅力,增加学习乐趣,而且提升对经典义理的认知。由上好宣纸,经特殊工艺水墨印制。

一天一张,半年成为篆书高手!

订购请联系微信或进入微店

往期重点阅读关注推荐:

孩子学习书法家长该做啥?

孩子的教育|拼的是父母的人生功底

惊!圣人孔子仅存手迹,赶快收藏

说文习篆|黄埔一期学成毕业

中英合拍纪录片《孔子》高清视频全集震撼播出

是什么样的教育,培养出了才女林曦?

教材请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了解

更多学习关注二维码

习书法受益一生

童年养正|少年养志

成年养德|老年养性

禅心微信:130683

热线:400-0505-121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