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婆婆之间产生摩擦,这些做法值得借鉴 和婆婆之间产生摩擦,这些做法值得借鉴和婆婆之间产生摩擦,这些做法值得借鉴

和婆婆之间产生摩擦,这些做法值得借鉴

面对“原来哪有那么多讲究,长大了不都好好的?”,我们该怎么办?前些天咱们发了篇《

科学=矫情?现在和几十年前,真的不同了啊!

》,文里聊到了和爱孩子的老人间育儿观念存在差异的沟通建议。

后台留言中,有很多妈妈谈到了这样一个问题:

婆媳关系

有称赞婆婆通情达理,凡事尊重自己意见的,也有感叹与婆婆观念不同,摩擦不断的。

很明显,后者居多。

这样的比例其实情理之中。

毕竟婆媳不是亲母女,两个二十多年未曾谋面的女人,忽的成了一家子,甚至同吃同住同劳动,中间牵着个大男人,又栓着个小家伙,丁丁卯卯难免碰的咯吱响。

但不处理好婆媳关系就很难家庭和睦啊,无论是为了自己过的和美,还是为了孩子成长环境和谐,咱们女人都要不断提高情商,去当好这个丁卯间的润滑剂。

有条留言说希望我能提出一些处理婆媳关系的有效建议,转发给老公一起学习,让老公知道,自己愿意付出努力去促进家庭和谐。

是个聪明的姑娘。

的确,自己的态度要让老公知道,婆媳关系的处理也需要老公的参与。

关于婆媳关系这个源远流长的问题,一个人的见解,难免偏颇,于是,我找了身边几个婆媳关系融洽(至少表面融洽)的女朋友聊了聊,细想来,她们的这些做法确实值得借鉴:

能分开住呢就别住在一起,少见面,多送礼,同时要明确心理定位;

在平日的交往中,把老公培养成联络员,坚决避免和婆婆的正面冲突;

如果需要婆婆帮忙带孩子,就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婆婆的育儿观,适时的装聋作哑也很必要。

有点抽象吗?那咱们来讲讲这三个家长里短的故事。

金子和老公是北漂,两家父母都在各自老家。宝宝降生后,小两口基本就跟自由生活说拜拜了,两个人,一下就变成了一大家子人。

婆婆从老家过来伺候的月子,出了月子后,就话里话外的说着老家有一大堆的事儿,表现出想要回去的意思。

金子想了想,确实,这短短一个月里,已经感受到很多和公公婆婆不相融合的生活习惯了,长久相处下去,保不准闹得大家都不愉快,也不是个常事儿。

既然婆婆想要离开,那就让他们回去吧,婆婆也有她选择的自由,总好过强留下来别别扭扭的过日子。

接下来,金子一方面着手准备了一些让公婆带回老家送亲戚朋友的北京特产,客客气气的把老两口送上了火车,另一方面,把亲爸亲妈请到了北京,成为了金子照顾宝宝的坚定盟友。

之后的日子,和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金子觉得也挺幸福。

虽然孩子姥姥姥爷每天照顾孩子很是辛苦,但比起曾经那种无论生病还是困难都只能远距离的电话问候,如今能够这样近距离的照顾爸妈,感觉踏实很多。

并且由于和爸妈生活模式比较相近,家里氛围总是欢乐轻松,三世同堂,其乐融融。

逢年过节,金子和老公就会带着孩子回奶奶家住两天,带上礼物,聊表孝心。

由于和孩子平日里见得少,爷爷奶奶见了孙子简直亲的不得了,好吃好喝伺候着,大红包也是塞的绝不吝惜。

对着金子呢,也是笑脸相迎,彼此都没到“相看两相厌”的时候,就又挥手道别了。

就这样,少见面,多送礼,成为了金子家最和谐的婆媳相处之道。

人和人之间,见多了总会烦,相处久了难免会有矛盾,更何况是处在婆媳关系的两个人。能少见面,就别天天腻在一起,有条件的话,还是分开生活为宜。

该送礼时不要吝啬,多少那也是个孝心。把婆婆哄高兴了,自家老公自然高兴,而且很可能转个圈婆婆又把钱贴补给咱孩子了。

说到底,你好我好大家好,这样才是真的好。

对婆婆的期望值不要太高,婆婆既没有对你掏心掏肺的感情,也没有对你倾其所有的义务。老人愿付出咱就感恩的受着,不愿付出咱也不强求,有了这种淡定心态,就少了很多自寻烦恼。

楠楠自打一结婚就和婆婆住在一起,准确的说,是住进了婆婆家。

公公早年就因病去世了,婆婆一个人把老公拉扯大,所以老公这辈子都没有抛下母亲和媳妇儿单住的打算。

这些事,是楠楠婚前就知道的,所以她很欣然的加入了这个家庭,一心想着要和婆婆好好相处。

然而,婚后的事,咱们经历过的人都清楚,鸡毛蒜皮,说不清谁对谁错,总之就是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不和谐。

楠楠从小不吃辣,婆婆却每顿饭都做的无辣不欢;

楠楠周末爱睡懒觉,婆婆却习惯了一早起床大声的忙忙叨叨;

楠楠夏天在家图凉快不穿内衣,婆婆却总是忽然就往家带回个串门的朋友;

楠楠说话大大咧咧,婆婆却常常误会生闷气。

起初楠楠也会试着和婆婆沟通来表达自己的意愿,结果往往收效甚微。要么就是说了跟没说一样,要么就是让婆婆觉得自己挑三拣四。

后来呢,楠楠换了种方案:

让老公去沟通。

老公说最近上火了啊,脸上都长痘了呢;

老公说这周上班太辛苦,周末让我俩多睡一会吧;

老公说咱家现在多了个如花似玉的姑娘,领朋友回来的时候得记得提前打电话说一声啊。

甭管是直截了当的说,还是拐弯抹角的说,总之通过老公的嘴说出来,明显婆婆就更容易听得进去。

这样就完全不会有冲突了吗?同在一个屋檐下,必然没那么简单。

楠楠也有被婆婆某些话压的蹭蹭上火的时候,但每在爆发关头,楠楠总是隐忍着压了下来。

憋屈吗?楠楠说,有点,但考虑到家庭和谐,还是人前能忍则忍,人后抱着老公撒娇找安慰吧。

正面冲突的最直接后果,就是老公难堪,夹在中间不知如何是好。

事后还是要住在一起相处在一起,

放狠话的一时痛快会让今后的日子过得更加别扭,想想确实得不偿失。

就这样,

培养出一个会恰当和稀泥的老公,磨练出一个能顾全大局的自己,成为了楠楠家最和谐的婆媳相处之道。

婆婆和儿媳妇本就是因为一个男人联系在一起的,于是这个男人的作用至关重要。稀泥和的好,皆大欢喜,和不好,则两败俱伤。

无论什么时候,和婆婆正面冲突都是最不明智的选择。

从你大声喝出口的那刻起,事情原本的对错就已经不重要了,不尊老则变成了扣在你头上的一顶帽子。不如吃吃亏让让步,你身边的那个男人会打心里感激你的。

另外,

试想把婆婆当老板,顿时感觉什么样类型的婆婆都不是那么不能忍了吧。

为钱可以受委屈陪笑脸,为家庭和睦,就更没有什么不可以的了。

小优是职场妈妈,上班时婆婆在家帮忙带孩子。当朋友们都在吐槽和婆婆之间因为带娃有诸多矛盾的时候,小优一脸淡定。

我们问,你和婆婆没有育儿理念上的冲突吗?

小优淡淡的答,当然有,多了去了。比如是否要穿开裆裤,比如吃饭是否要追着喂,简直一天一夜也说不完。

那你们不吵架吗?

小优说,

对于这件事情,我的策略是,四步走。

第一步,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自己的,娃爸的,和婆婆的。

多看多说多念叨,尤其是让娃爸多念叨,作为爱孩子的奶奶,有些也是会接受一点的。

第二步,用真实发生的负面事件,小小的吓唬吓唬。

小优常常会装作不经意的在婆婆面前说一些网络上由于不科学喂养而导致孩子受伤害的负面事件,婆婆有时听的一惊一惊的,也会默默的说句,哦,可不敢这样啊。

第三步,该说的也说了,该念的也念了,如果婆婆还是固执己见,那就随她吧。

科学育儿当然很重要,但如果既需要婆婆帮忙带孩子,又怎么说都不听,那又能怎么办呢?

与其每天吵个鸡犬不宁,不如相信婆婆的初衷是爱孩子的。最主要的是,咱们不在家,婆婆怎么带你压根看不着管不住啊。

第四步,尽可能留出自己带孩子的时间,不好的习惯一样可以改。

不上班的时候就把孩子接回自己的小家,按照自己的理念来教育和喂养,也会养成好习惯的。

就这样,

潜移默化多影响,学会适时的装聋作哑,成为了楠楠家最和谐的婆媳相处之道。

多用“专家”、“出事了”这些老人们比较容易相信的事例来和婆婆聊天,但要有接受婆婆“屡教不改”的心理准备,毕竟老人们大多都是固执的。

要有“随她吧”这种洒脱的心,因为你压根看不到也管不住你不在家时婆婆是怎么带的。

谁主带谁说的算,这本身也很合理。

不和婆婆因小事而斤斤计较,这不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反倒更多的是为了孩子着想。

不和谐家庭氛围对孩子的负面影响,会远远大于婆婆的那些不科学育儿。

婆媳本就不是亲母女,但也不至于成为劲敌。

彼此尊重是基础,拿捏有度是支撑,将心比心,以心换心。

为什么总要咱们妥协,不要求婆婆一点努力呢?

因为别人的行为难以控制,能约束的只有自己。

既然改变咱们唤做“妈”的婆婆是难之又难,那么姑娘们,从转变自身做起,真心是一个促进家庭和谐又接地气的聪慧之选。

无论是否能达成所愿,至少,咱们的努力会被老公看在眼里。

他会明白,为了这个家,咱们的付出。

这何尝,不是一种收获呢。

END

罗罗有话说:

婆媳关系,其实我是不太有发言权的,这些年来,就是把少见面多送礼贯彻的特别好。但不是所有的家庭,都有机会和婆婆少见面,所以,分享了几个身边朋友的故事给大家,不知道能否有帮助。

昨天《

男孩被性侵的概率是女孩的两倍

》推送后,后台看到留言,很多人和我的反应一样,震惊,担心。而更多人的一个关注焦点就是——该怎样给孩子做性启蒙教育,教他们保护自己。我在写很详细的绘本推荐,但今天还需要专门征求一些开绘本馆的,以及学心理的朋友的意见,咱明天见。

拓展阅读

点击下面的标题直接查看

感谢姥姥,我懂你的不容易

推荐理由:

有多少家庭是姥姥奶奶们帮忙带孩子的?这些故事你熟悉么?妈妈,谢谢您。

未来的婆媳关系,拼的是你的格局和教育

推荐理由:

女儿在更大概率上会成为母亲的复制。你跋扈,她便跋扈。你忍辱,她亦忍辱。你可以教她斗法,却无法成全她幸福。

当婆婆说“儿子孙子都是我的,只不过借了你的肚子”,你会怎么做?

推荐理由

想感化婆婆自然好,想拉拢与教育老公也不错,可在做这些的同时,别忘了修炼与完善自我,做一个在关键时刻有资格做选择的人。进退皆可,这才是真正的实力。

现在加“六妈罗罗”订阅号(

liumaluoluo

),回复以下

关键字

就可以看到最近原创精选文章啦

回复:【

下载教案

】即可下载0-3岁早教教案

回复:【

】吃饭专题,如何养出吃货宝宝

回复:【

】无处不在的危险,我们如何守护孩子的安全

回复:【

】孩子太听话,就是家长太失败

回复:【

】散养孩子,你能让她快乐一辈子?

回复:【

旅行神器

】带娃旅行,这些神器不可少

回复:【

】维生素D到底要怎么补?补多久?

回复:【

】宝宝每天睡多少才算够?晚睡会影响发育么?

回复:【

】婴幼儿到底能不能用电动牙刷?

回复:【

】喝蜂蜜导致性早熟?

回复:【

】最贴心的带宝宝坐飞机攻略。

回复:【

剪指甲

】剪指甲是件小事?

回复:【

】多数中国家长不会用的好用品,你用了么?

回复:【

】久咳怎么应对,三招帮你缓解孩子不适

回复:【

动物咬伤

】很关键的第一步,90%的人都不知道!

回复:【

一脚蹬

】我最喜欢的那款鞋,是由这些人做出来的

回复:【

】没有胆小的孩子,只有乱贴标签的大人!

回复:【

】养成读书好习惯,什么时候都不会晚

回复:【

】一张图告诉你宝宝是肥胖还是太瘦

回复:【

】这可能是当妈最害怕的事儿了!

回复:【

】宝宝学步的四大误区,你中招了么?

回复:【

】香港,大陆保险深度对比

赴香港购买保险的投保流程,理赔流程和注意事项

回复:【

开箱记

】查看每次旅行淘到的好物

回复:【

安全座椅

】爱孩子,就教他与安全座椅做朋友

安全座椅怎么选怎么装?

回复:【

】孩子爱玩手机怎么办?五大妙招一试则灵!

回复:【

】富二代是如何秒杀普通人家的孩子的?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