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小华  优雅地老,得体地走:我的英国婆婆的老、病、死、身后事 彭小华  优雅地老,得体地走:我的英国婆婆的老、病、死、身后事彭小华 优雅地老,得体地走:我的英国婆婆的老、病、死、身后事

彭小华 优雅地老,得体地走:我的英国婆婆的老、病、死、身后事

今天我们继续转载一篇彭小华老师的文章,彭小华老师是

读书会本季阅读书目《最好的告别》的译者

彭老师在上一篇文章中回顾了她的母亲患病及临终照护过程

点此阅读

,本篇她则详尽地记叙了她的英国婆婆在养老院度过晚年及临终的过程。彭老师的叙述和思考,会让我们对如何面对衰老、疾病和死亡有新的认识。

感谢彭老师授权转载,阅读更多她的文章请关注公号“彭小华爱闻思修”。6月3日晚,我们将邀请李辛、彭小华两位老师展开名为《死亡的艺术》的对谈,欢迎您收听。

2016年8月7日早晨5:30,养老院健康中心的护士通知我们,婆婆呼吸急促,看来已经进入生命最后的时刻。我和夫君匆匆前往。她半睁着眼睛,但显然并没有看见我们;在耳畔叫她,也没有任何反应。她大张着嘴,呼吸短促;摸她的手臂,手肘以下已经凉了,手心潮乎乎的。

为了让她呼吸轻松,护士用针管往她口腔左右两侧推了一些吗啡;为了让她情绪舒缓,还加了抗焦虑的Ativan。她艰难地吞下了第一口药,再推,不见吞咽。护士会根据老人的情况变化,两个小时后再给吗啡和Ativan。

6:40,我询问护士老人还能坚持多久,她说也许很快,也许拖延几个小时。夫君放弃了回家吃早饭的想法,继续留守,由我回家打包早餐过来。我犹豫要不要走,但见老人脉搏虽乱,却还有力,大部分身体温度正常,我侥幸地以为坚持半个小时总可以的,遂抱了抱老人家,吻了她的额头,请她等我很快回来。

老人家没有等我。二十分钟后,我接到夫君发来的信息:妈妈已经停止了呼吸。我飞速返回健康中心。老人半睁着眼、嘴半张着。她面色安详、沉静,如同一尊雕塑。

从周日发病到停止呼吸,整个过程正好持续了一个星期。我和夫君全程守候。

这是我平生第一次陪伴家人离世。在此过程中,我兼具几重身份与视角:

作为家人,了解健康中心对病情的判断及处置,经历老人身体情况变化引起的情绪起落;作为死亡哲学、死亡医学和死亡文化的思考者,观察家人、医疗机构及教会在过程中的情绪、思考、决策及行为;同时,由于与逝者有不同的文化背景,自然带上了死亡文化比较的视角。

一|优雅地老

婆婆享年89岁。2005年,78岁的她入住全美著名的MountSanAntonioGardens退养社区。最初的六年,她住在独立生活区域(Independent-living)。那是一个景观很好、两居室带书房的套房,其时,她独立安排自己的生活。

那是她享受夕阳好的几年吧。自由自在,没有家务负累。她连饭都不做,在园区的餐厅用餐,或者外出到喜欢的餐馆品尝佳肴。她保持着活跃的社交、学术与智识生活。作为基督教神学、中世纪妇女研究学者,她和社区其他同好组成了读书俱乐部,一起讨论神学、读荷马、维吉尔;作为基督徒,她参加教会的活动;她还是社区诗社的出色诗人,她描写友情、风光的诗作会有离愁别绪,但结尾表达的是达观、接受。

85岁左右,她的记忆力明显衰退,开始表现出老年痴呆的症状。她记不得是否吃过药,一会儿找不到眼镜,一会儿忘了钱包放在哪里,并为此着急、焦虑,体力衰退、独立生活能力日渐下降,于是她带着心爱的猫住到了辅助生活区域(assistedliving)。她十分不舍得离开她舒适、美好的居所,不过,她在诗中说,想到有人会享受她失去的居所,她感到释怀。

她在辅助生活区的居所是酒店管理式电梯公寓,有一间卧室、一间会客室,带一个宽敞的露台。她一日三餐到餐厅与同楼住客一起用餐,房间的清洁、衣履被褥都有专人清洗收纳,药物也由护士管理,一天三遍按时送到房间给她服用。

再过了两年,2014年,随着老年痴呆程度加重,婆婆的意识越来越糊涂,且基本失去行走能力,完全依靠轮椅。她住进了养老院的健康中心。

独立生活区、辅助生活区、健康中心是同一个养老院的不同区域,对应居民不同水平的独立生活能力。健康中心是老人尘世生活的最后一站,到了这里,婆婆失去了大部分自理能力,举凡穿衣吃饭、看病服药,都需要护士安排、料理;经济事务、法务、税务、与亲友的通信联络,则由我的夫君代劳。

2014年10月,我到加州的时候,老人刚入住健康中心三个月。我见证了她去世之前约两年的生活。她在这里得到从身体到心理相当周到的照顾。

健康中心的硬件条件、饮食之类,属国内四星级酒店水平;每三个月,中心护士长和负责人会邀约家属开会,通报老人的饮食、健康、用药情况;理疗师每天为老人按摩、做体力体能训练;安排每天老人们聚在一起看电视节目、读书、读报、讲故事及打牌、填字游戏等各类集体活动,后来还为老人们养了一只兔子;老人可以根据身体情况和个人意愿选择一个人在房间用餐,或者去中心餐厅与同伴一块儿吃,也可以去主餐厅吃;中心有牧师、社工负责老人的精神生活与心理、情感陪伴,子女还为老人请了一位陪护,一周三天、每次两个小时陪老人散步、聊天。

老人的送医诊疗,包括门诊、住院,都由中心全权负责,完全无需子女操心,我和夫君陪同老太太去过几次医院,那纯属对老人的情感陪伴,完全无需参与事务性工作,只是在老人的就诊时间去到医院,给老人作伴、陪她聊天,提供情绪安抚与情感支持。

护士、陪护每天把老太太打扮得漂漂亮亮、精神抖擞。她们根据她的要求,为她化妆、穿不同的衣服,配搭不同的首饰、围巾。

在她生命的最后一周,护士每天早晚两遍给她洗身体、换洗被褥和衣服。每当此时,我们都避到门外。我们没有参与这些专业人士才能做得妥帖的事务,在我们心目中,她始终维持着尊严、典雅的形象。

婆婆对她在中心的生活非常满意、满足。任何时候见到她,她都是欢欢喜喜的,问她怎么样,回答几乎总是“好”“好极了”。她觉得在这里老去是一种福份。这当然与美好的外在环境、完备的条件和服务有关,同时,也与老人自身的个性、心态分不开。

婆婆与自己、与他人、与周围环境和外部世界处于非常和谐、融合的状态,她欣赏、接纳,而没有挑剔、抱怨。她欣赏一点一滴的美,蓝天白云,朝阳落日、远山近水,一花一木,都会引起她的赞叹;当我们穿了好看的衣服,她从来不会看不到,一定会赞赏“我喜欢你这件衣服”“我喜欢你裤子的颜色”“你这件衣服可以穿到任何最高雅的场合”,所以,我们每次去看她,都会认真挑选衣服,希望可以愉悦她。

婆婆永远有一颗感恩的心。无论是金钱还是日常生活的具体事务,子女都无所承担,且无论远方的子女是否来探望她,她都从来没有要求和抱怨。我和夫君每周至少探望她三次,跟她一起在主餐厅吃饭,或者带寿司和她一起在花园吃,每周日晚上接她到我们家,由我们做饭给她吃。每当我们去看她,她都会非常开心,并一再致谢“谢谢你们来看我”,给她披个围巾、夹个菜,她都会说“你们对我太好了”“你们都要把我惯坏了”。

高档的退养社区、高品质的服务,费用当然也不菲,但我们子女并未承担过一分钱,那么这笔费用从哪里来呢?

在英国和美国,一方配偶过世以后,活着的配偶可以继续全额领取其退休金,直到辞世。公公一生在英国服务过五个机构,根据服务时间长短,每个机构按月发给婆婆数额不等的退休金;公公在不同时期在两所美国大学总共做过十年教授,因此,他在美国还有两份退休金,一份由社会保险支付,一份由他服务过的大学在财富管理公司为他设立的退休账户支付。仅仅是公公在美国的这两份退休金,就足以支付婆婆在养老院的费用及所有的医疗费了。

这样的退休金制度、医疗制度,令像婆婆这样的老人们在

工作一生以后,由社会为他们的老年生活提供充分的经济保障,得以优雅、从容地老去。

二|得体地走

婆婆不仅活得优雅、体面,死得也轻松、得体,最重要的是,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她的意愿、信仰、文化都得到了完全的尊重、遵行,所有的举措,唯一考量因素是她的利益、她的舒适、她的满意。

婆婆早在健康、清醒之时,就交代由儿女为她做危急时刻的医疗决策。十多年前她已向儿女表达了不希望抢救的意愿,家人对于她生命危急时刻的处理方式也早有共识和定论,并替她签署了“生前预嘱”:不抢救、不进ICU、不戴呼吸机、不做器官切开、不要鼻饲。

2014年10月婆婆重病过一次,康复以后,健康状况持续好转,趋于稳定。就在她发病之前半个月,健康中心才向我们通报她健康状况良好。我们想象她也许还能活个三五年,至少两年。

那是一个周六中午,我们陪婆婆吃饭,她情绪饱满,分手的时候,我们约定次日下午接她到家里吃饭,她一如既往兴高采烈地表示:“好极了!这是我一周最大的乐事!”

不料周日上午风云突变,健康中心来电告知我们妈妈病了。我们赶过去时,她已经打上了点滴。不清楚病因,她自己也说不清楚哪里不舒服,、出了什么问题。护士取了血样送去医院做检查。下午,我们获知她患了尿路感染。这不是很严重的病,治疗也容易,我们放下心来。

周一,婆婆继续输了一天抗菌素,我们晚间探望她时,情况不见好转,她血压低,感觉痛苦,没有食欲。

周二,婆婆接着输液。我们取消了原本去海边玩的计划,全天陪同老人家。事后想来,这一天,她可能意识到了死亡的来临,或者说她产生了死亡意识,并向我们做了最后的告别。

婆婆不住地呻吟,时不时停下来告诉我们“我爱你们所有人”“谢谢你们陪我”;她含糊不清地咕哝“我要死了”,觉得“害怕”,要求我们“不要走开”;下午的时候,她更明确自己正在走向死亡,她说“死亡不好玩儿”。

婆婆给我们在场的人都做了个别交谈,她告诉夫君“你是最好的儿子”,告诉孙女“我非常爱你,因为你是我的第一个孙孙”。在健康的时候,婆婆不总是清楚我的身份,但这时她特别清晰,她关心地问我:“你喜欢作为家里的一员吗?”我告诉她:“是的,我很喜欢。每个人对我都很好。”闻言,她满意地点头说:“那就好。”

老人的死亡意识和遗言式的话语让我们感到紧张和难过。我们宁愿相信还有转机,她只是有些紧张罢了。但在下午,健康中心的护士给我们每个人送上了一本介绍死亡的册子《走出了我的视线》(GoneFromMySight)。我还是不肯完全相信婆婆就要永远离别了,但也感动健康中心考虑得周到。他们早早地教家属认识死亡、理解死亡,学习如何最好地陪伴老人生命最后的阶段。

周三早上,健康中心停止给婆婆输液,因为她的心脏不能承受。好消息是,婆婆前一天停止工作的肾脏开始恢复了排尿功能,抗菌素也发挥了效力,她的血压回升,脉搏有力。我们心中燃起了希望。护士长告诉我们,只要口服抗生素、饮水,逐步恢复进食,婆婆就有康复的可能。

可是这时,婆婆拒绝吃药、进食,连水都不肯喝,看起来她是决心要走了。无论医护人员还是家人,都希望婆婆能够再活一段时间,但是,我们也都选择尊重她的意愿。其间夫君也有几次请求她:“为了我,喝点水好吗?”有时候,她会勉为其难地抿一小口,再请求她,就不再响应了。夫君不肯对她情感绑架,会询问她的需求,但是不以任何方式勉强她。

这天我们见到了婆婆所在的教会的人。上午教会的志工琳达前来探视,她目睹过很多死亡,她认为婆婆的情况很不乐观,大概活不过一两天。她为婆婆朗读了史蒂文·查尔斯顿牧师的诗《Youareloved》,诗表达的是无条件、无保留、随时随地、全然的爱。

爱洋溢与贯穿着整个过程,爱的表达,是整个死亡过程中主要的话语:妈妈说得最多的也是“我爱你们”“我爱你们所有人”;教会应许她上帝之爱、爱之爱;家人无数次地对她说“爱你”“非常爱你”。爱的表达,我相信无论对于即将离去的人还是活着的人,都是极大的安慰。

琳达询问是否需要牧师过来做临终祷告。夫君个人对宗教仪式不感兴趣,但是他推想妈妈应该想要一个基督教的临终仪式,于是他应允请牧师过来。

一小时后,牧师来为婆婆举行了仪式。他为婆婆念了几段经文和赞美诗,应许妈妈会被上帝接纳。临别前,他安慰我们:“死亡不是关系的结束,而是新关系的开始。”我们认同、欢喜。

晚饭时分,妈妈还是没有喝水和进食,我和夫君基本不抱康复的希望了。谁知晚餐后,护士长欣喜地告诉我们,在她的央求下,老人家喝了三杯稠稠的果味水汁,还吃了半盒布丁!我们顿感情绪振奋,祈祷如同护士长所说,随着体内细菌得到完全控制,婆婆可以开始饮水进食,如此,则康复有望。

不料周四早晨,护士报告婆婆再次拒绝了水和食物。也许她昨天喝水和进食,只是为了配合护士长,表达对她长期照顾的感激。而现在,她连口服抗菌素也不肯吃了。护士长认为婆婆没有活下来的意愿,她告诉护士长“让我走”。她只接受抗焦虑药,而且那是在护士长告诉她,那不是给她治病而是让她舒服的药以后,她才同意吃的。她也虚弱地告诉我们“让我走”。

这一天我们情绪低落,唯一带给我们欣喜的是,在妈妈意识昙花一现有所恢复时,她告诉夫君“我希望过正常的家庭生活,我做饭给大家吃”。夫君很是吃惊,毕竟妈妈已经十一年不近庖厨了。我理解妈妈在生命最后偶然清醒的时候,体现出的母性本能。她的另外几句话,如“我希望晚上死,因为我不想给你们添麻烦”“我希望得体地死,但是我不知道怎么才能做得到”,也体现了她一贯的性格和风范:不愿意给子女和任何人添麻烦,注重自身行为的得体和恰当。

我们当然希望妈妈能陪我们久一些,同时,我们也理解她可能厌倦了坐轮椅、失去独立和自主性的生活。夫君觉得她活着的乐趣已经很少,也不再有什么牵挂和向往了。护士长也表示理解妈妈的决定,她说由于老年痴呆,妈妈时常意识糊涂,参加集体游戏和活动时,常常跟不上同伴,

自尊心受到打击

,不免沮丧,生趣减少。她说:“也许是到了她觉得该走的时候了。”

这个时候,我们觉得唯一能做的就是在精神上陪伴老人。我和夫君一左一右坐在她的床头,看书、聊天。我们一直握着她的手,不时叫叫她、抱抱她、抚摸她、亲亲她,告诉她我们爱她,转告姐弟及亲友的问候与赞美。我们也时不时询问她可否喂她点儿水。偶尔她愿意抿一小口,大多数时候,她摇头拒绝。我们只能接受:她去意已决。只是,我疑惑:妈妈的死亡意识是生物本能,还是自主的决定?根据她的理智水平,我倾向于前者。

周五上午,婆婆的血压、心跳都还正常,看起来她仍然有活下来的机会。但婆婆仍然拒绝进食和进水,至此,她已经几乎五天不进食,从周三早上停止输液以来,已经两天没有补充水分了。

婆婆身体缺水的情况越来越严重,意识越来越糊涂。护士长注意到她在用腹部呼吸,这是很费力的呼吸方式。护士长询问我们是否给老人口服吗啡,吗啡可以帮助她呼吸顺畅、轻松,但有可能会加速死亡。

夫君不肯自作主张,他向姐弟通报妈妈的病情、态度与医护人员的判断和主张,再次同他们确认原则立场。大家再次确认不抢救,既然不抢救,合理的选择就是让妈妈呼吸顺畅、轻松些,哪怕这可能会加速她的死亡。我们理解,速死对她倒是好的,可以缩短死亡过程,更快终止痛苦,让、灵魂更早摆脱身体的羁绊。

午后,护士开始用针管往老人嘴里推吗啡及抗焦虑药,之后每四个小时再推一次。吗啡并没有加速婆婆的死亡。老人家的生命力还挺旺盛。只是,意识水平更差了,叫她,基本没有反应,几乎一直处于昏睡状态。

身在欧洲的弟弟和姐姐不确定是否来得及来到中心陪妈妈最后一程。之前,他们以为妈妈有康复的希望,因此没急着来看她;至此,妈妈已经基本处于无意识状态,他们觉得过来的意义不大,有我和夫君陪着,她不孤独就好。他们没有中国人“生一看,死一看”的观念。他们决定等妈妈追思仪式的时候来。

这一晚,我们陪老人家到很晚。临走,我们询问在健康中心工作了16年的护士约瑟芬,请她判断下妈妈还能坚持多久,她回答说每个人不一样。之前中心有位老人昏睡了三个月才死去,妈妈这个情况,拖个十天半月、几十天也是有可能的。我们改变了妈妈可能很快死的预期,准备打持久战。

周六早晨,妈妈的血压、心跳、脉搏都还正常,但几乎完全没意识了。我们终于确信她不可能起死回生了,她已经在死亡的路上走得太远太远。我们不再关注她的喝水问题,只是不断地抚摸她的头、耳朵,肩、手臂、手心手背、腿,亲吻她并在她耳边说爱她。夫君过一会儿就呼唤妈妈,在她耳畔告诉她:“你是一个伟大的妈妈。感谢你为家人付出的一切。”这种时候,她的脸上还会闪现极其轻浅的愉悦表情。我们听不见她的声音,根据嘴唇的动作,看得出来她是想说“我爱你们”“谢谢”。

我们陪她到深夜,临走请护士到了妈妈的最后时刻及时通知我们。

一夜无事,我们安然睡到次日清晨护士的电话响起,只比平时少睡了半小时左右。

婆婆实现了她的愿望,她走得得体、体面。她的死是除安乐死(我觉得这是更体现自主性、更少焦虑和痛苦的死亡方式)以外,我能想到的最从容、身心痛苦最小的死亡方式。我对夫君说,如果以这种方式死,那么,死亡并不可怕。

三|思考死亡与身后事

死亡是什么?

陪伴婆婆去世的过程中,我前所未有强烈地认识到,这不只是一个认知问题,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死亡究竟是生命的彻底结束,还是有身后世界”的不同认识,对于死者和活着的人的情绪反应和决策,都有极大的影响。我觉得早早把这些问题想清楚,有助于更从容地面对、处理和度过死亡。

对于基督徒的婆婆来说,有一个死后的天堂,天堂是灵魂的归所,并且她亲爱的丈夫在那里等着她前往团聚,这是何等美好、充满希望的观念。我想,这有助于她减轻、克服死亡带来的恐惧和焦虑。也许正因为此,她才会在本来有康复希望的时候,主动要求“让我走”,坚决拒绝治疗和饮食,选择平静从容地离去,至死保持了自己的风范和尊严。

夫君和他的姐弟,对于死亡有理性和达观的认识。他们不一定相信灵魂、天堂这些观念,但他们尊重并乐于接受母亲的基督教死亡观,所以邀请了老人家生前所在教会的牧师到灵床前做临终祷告——对基督徒来说,这是安抚逝者灵魂,帮助灵魂顺利去往天堂的必要仪式。

健康中心以医学科学的态度对待生命,以宗教的观念理解死亡。《走出了我的视线》作者芭芭拉

卡恩斯是资深临终护士与临终关怀教育专家,她在这本讲解死亡过程和身体变化的书中分享的死亡描写,是对基督教死亡观的美妙阐述:

我站在岸边。身旁的船张开她白色的风帆,迎着清晨的微风,驶向蓝色的大海。那是美与力的象征。我目送着她,直到海天相接处,她变成了一片白色的云朵。

身边有人说:“她去了!”

“去哪儿了?”

走出了我的视线。如此而已。

身边的人说:“她走了!”与此同时,另一些人迎接她的到来,准备高兴地欢呼:“她来了!”

这就是死亡。

基督教的死亡观给人以希望和安慰。

既然死亡只是脱离肉身,意味着灵魂踏上新的旅程,那么,尸身(英文叫做remains)也好,遗物也好,都是留在人间不再需要的东西,也没有什么可怕可忌讳的。

婆婆停止呼吸后,我和夫君在床前继续陪伴、端详了她一会儿,随后殡仪馆入殓师为她清洁尸身、穿衣后,带回殡仪馆。下午我们收拾、分拣了婆婆的遗物。我们挑选了需要的书籍,剩余的捐给了图书馆;我们为家里的女士们挑选了一些衣服和围巾做纪念,又赠送了一些给陪伴妈妈的护工,其余的则捐给了慈善机构。

我们同殡仪馆商量周五上午实施火化。我和夫君代表家属去殡仪馆送妈妈最后一程。我们先去探视她的遗体。遗体安放在一间典雅、温馨、布置成卧室的屋子里。她仰卧在一张小床上,床头是一张古典风格的几案,上面放置着青铜灯座、白色灯罩、橘黄色光照的台灯;对面墙上的油画表现的是蓝天白云,绿草碧潭,一群绵羊悠然自在牧放。很符合老太太生前的品味。她仪容安祥、静谧。我们细细地看了她好一会儿,我想摸摸她的脸,但终于还是放弃了;我心想夫君会不会亲吻她的面颊、抱抱她,结果他只是摸了摸她的头发。后来聊起来,我们有共同的感受:灵魂已经离去的这具躯体,我们不觉得还是我们熟悉的妈妈。

待我们同妈妈的遗体做了最后的告别,入殓师把它装进一个长方体的纸盒,放在车上,我们驾车跟着他一起去火葬场。火葬场在一个规模很大,绿树成荫、绿草萋萋的墓园里。

我们把车停在火化间门口,两位殡葬师接待了我们。我、夫君及入殓师看着殡葬师把装着尸体的纸匣推进焚尸炉,关上炉门,按下开关。我感觉就像是把一棵枯树(而不是一个人)送进炉子。我不觉得可怕,也不觉得悲伤,夫君也一样。整个火化过程持续四个小时,我们在炉前站立了二十分钟后离开。殡仪馆会在下周一通知我们领取骨灰及死亡证明。

我看着婆婆从生到病到死,直到废弃的躯壳焚毁,她完美地走完了尘世的旅程。

既然死亡不过是存在形式的转化,摆脱了肉身局限与束缚的灵魂变得自由而轻盈,那么,所谓的葬礼就不是一场对死者失去生命的悲恸、涕泣与哀悼,而是对“生命的庆祝”(acelebrationoflife)和礼赞。

对逝者的尊重、以逝者为中心的观念,体现在葬礼安排的各个环节和细节中。西方人没有规定葬礼必须在死后多少天举行,正如火化时间也根据家属的方便而定一样。

子女们希望举行一场符合妈妈品位,配得上妈妈尊严和体面的葬礼。精心的准备需要时间,也需要将就子女们的日程。婆婆在美国的葬礼(她的骨灰会归葬英国,在牛津大学基督学院的院子里与公公合葬,到时候会在那里举行另一场葬礼)安排在9月9日,没有别的意思,只是因为这个时间符合她的三个子女的日程。

从场地到仪式和主持人的风格,以及仪式期间的音乐、朗诵的经文和诗文,都基于对老人生前喜好的观念与品味,

经过了子女们认真的琢磨

葬礼的主旨是庆祝老人的生命,让家人和宾朋了解老人的生活、分享与她的交往和认识,追思她的精神品格。所以,除了家人以外,她在不同生命时段一些好朋友也应邀发言。亲人和朋友的发言,会共同呈现逝者的精神风貌、个性、趣味以及与发言人的关系。这个过程有感动的泪水,但总体上是一场愉快的聚会。

葬礼是纯精神的聚会,几乎不包含物质的内容。仪式后备有点心、酒水,亲朋好友可以边用边随意交谈。不设丧宴,也不收取来宾钱、物,但欢迎自愿给老人生前的教会或者支持的机构捐款。

妈妈走了,我们照常每天谈起她。她活在我们心中。她对我有一些重要的启发,我对她有喜欢,有爱。我乐意在她的葬礼上发言,把作为媳妇、同性以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她的观察和认识分享给家人和朋友。我知道我会哭,但那不是因为悲伤,而是相逢一场的感动与依依别绪。

————

————

彭小华

译者、作家

博士,旅美独立学者

REBT

(理性情绪行为疗法)

心理咨询

治疗师

国际注册高级婚姻家庭指导师

扫码添加工作人员微信

加入读书会,收听本次直播

已在读书会的老书友不用重复进群

读书会往期精彩回顾

请点击

阅读原文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