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仪善人】(45)性命哲学概要 【王凤仪善人】(45)性命哲学概要【王凤仪善人】(45)性命哲学概要

【王凤仪善人】(45)性命哲学概要

王先生性命哲学概要

四大界语录

1、志意心身四大界要分得清楚。究竟怎样算清楚呢?如能本性如如不动,把世间的愚人托起来,使他成大智慧人,这便是志界,就佛国的境界。如能心无一物,常乐无忧,到处助人,不求酬报,便是意界,就是天堂的境界。如果多思多虑,贪得无厌,就是心界,便是苦海的境界。如果为名为利,争贪搅扰,花天酒地,流连忘返的。就是身界,便是地狱的境界。用志意的便是先天,用心身的便是后天。

2、志是佛的灵魂,意是神的灵魂,心是人的灵魂,身是物的根本。

3、志、意、心、身是通古达今的道。

按:道有几种不同的涵义:一、道是宇宙的本源,生天、生地、生万物;二、道是自然界或现实事物的变化规律与法则;三、道是指人的伦理行为的准则。其中“一”是老子讲道的重点。“三”是孔子讲道的重点。凤仪先生所说的道,是包涵这三种意义的。但以人的性理、伦理为重点。只有按伦理准则行事,人道圆满,天性复初,方能与宇宙合为一体,即所谓成道、了道。所以道的三种涵义其实质是一致的。四大界志意心身,是从“了因果”开始,完善人道、神道,最终到达志界,其究竟即是“道”的圆成。这一法则,万古常新,所以说四大界是通古达今的道。

4、志是纯阳,意是阳中阴,心是阴中阳,身是纯阴。意是由志中发出来的神,念念上达,心是阴的,所以下达。

按:“意是阳中阴”,是说意界是以阳为主,但阳中还有阴,所以仍在气数之内。“心是阴中阳”,是说心界阴的成份多,虽然以私心为重,但有时也为他人着想一下,所以说阴中还有阳。

5、佛国无心,天堂净心,苦海操心,地狱糟心。

6、人们自身都有神佛,可惜人都迷了(人的天性就是神佛)。

7、人要把四大界分清,大道立时可得。

8、志要高,意要大,心要平,身要低。

按:此处所说的“心”和“身”,都是从正面来讲的,即“正心修身”的心身。

9、拿一个混沌来说,也可分作四季:太古时是春,尧舜时代是夏,周朝以后是秋,近代是冬。我因为知道天时到冬天了,所以做起事来,总以收敛为主。然现时是已到春天了,所以大乱,乱正是治的起头。

按:“混沌”盖指从人类洪荒蒙昧的远古时期发展到高度文明的时代。如此重复的一个大周期,称为一个混沌,此乃“古今四季”说。

10、道是什么,就是志意心身,但这四个字须要活用,如执着一偏,就没用了。

11、以身行事是坏的;以心行事是假的,不那么信人;以意行事是好的,但又能自身好,不能化人;以志行事是真的,不但自己成而且可以化人,志达到哪里,就真能做到哪里。

12、事坏人不坏的,就是志界人。

按:事情坏了,或失败了,人也就随之颓靡不振,怨天尤人,或后悔懊丧,气恼成病,不能自拔,这就叫事坏人也跟着坏了。如能在事情糟了,而精神振起,不被事情绊倒了,总结教训。即所谓“事情有失败,而人格永远无失败”,这就是志界人。事情坏了,但把人“成”了。

13、真到志界,半点气火也没有,只剩真乐了。

按:孔子的优秀学生,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所以孔子称赞他:“贤哉回也!”这个乐,便是志界的乐。

14、怎么知道得道呢?得着道的必乐。

15、存佛心,说佛话,行佛事,当体成真,就是佛了。

16、意界人是知足常乐的。

17、心是苦海根,心也是下地狱的苦根。

18、用“心”当人的人,就像用绳悬在梁上似的,外界来事一冲就动,动就是苦。哪如知止而定,定而自静。

19、以心为主的,一个月挣十万元也不够用。

按:以心为主即以“心界“为主,贪得无厌。欲望是无底深坑,所以永无满足。

20、使脾气就是身界,就是鬼。

21、人要是能定在志界上,如如不动,不用你去找佛,佛就来找你,你若是定不住志,就是天天求佛,佛也不理你。

22、到意界才能得着,才能乐起来,但是不由意到志上,终久还得退回来,还不乐了。

按:意界是个过渡层次,只有志界才是究竟,才能超凡入圣、了脱生死。

23、用志做人是无说的,是不变的。你欺我也是成我,打我骂我也是成我,你假你诈,也是成我,就是杀死我也是成我。像岳飞和秦桧的事,就是个实在的样子。

24、五教的圣人没有不是拿志当人的。像孔子困于陈蔡,仍然坦荡自如,正是用志;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三日死而复活,仍救世人;释迦佛被人割截肢体,还是说我成佛先度你。他们这种精神,各教主不都是相同的吗。我常说五教一家,正是说他们的精神是相同的啊!

25、志界的人对他人的道都知道,所以不替人着急,因为既然知他的道就知他早晚必归在道上。像麦子和高粱,种的日期差不远,而五月收麦,八月收高粱(均为农历),农人也不着急,正因为物各有时呢。

26、世人都怕水深火热,怕死在里面,岂不知好名的死在名上,好利的死在利上,每一天都在水深火热之中,自己还不知道呢?我教人不争名是“入火不焚”,不贪财是“入水不溺”。

27、看见人家不对,我能乐起来(不生气),好像用沙子磨铜镜子似的,正是给我开光呢!由此以后准明。若从此不乐,不但没放光,反而被他污了。因为不对的人已经错了,你再不乐,就把他压住了,所以这罪便成为不乐那个人的罪了。

按:看见他人不对,你不但不生气,反而乐起来,正是“拨阴取阳”呢!

28、能力越大,挣钱越多,心里一点道德也不存,也非糟不可,怎说呢?他有能力而没道德,必要依仗势力,使用势力,所以必糟。

按:一个人没有道德作主导,便什么坏事都能干得出来;地位越高,能力越大,恐怕他干的坏事就越大。社会上这种实例是太多了。

29、有的人不是学道,是学好儿的。

按:世上有两种人是不要“面子”的:一种是肆无忌惮地干坏事,或破罐子破摔,不知羞耻的人。另一种是既认定是真理,虽受挫折与打击,也毫不灰心地坚持干到底,他不考虑周边的人们对他看法如何,也不怕别人的议论,所以这种人也不会顾及“面子”的,这是很高尚的人。至于有虚荣心的人专考虑“面子”,一言一行都要看看别人的脸色,好像他是专为别人活着似的,活的非常累。这样人做一点好事生怕人家不知道,这是纯属学好儿的。充其量不过是个心界的“好人”而已,最易误了自己。

30、志界的本性如如不动,光明澄澈,无人无我,一切无说,是无为无不为的。

31、身界人是破坏的,是糟心的,身是地狱的根。

按:“身是地狱的根”此身字指身界而言。

32、定在志界的人就是佛国,不论境遇好歹,贫富得失,荣辱丧存,一切不顾,总是如如不动,只知以志为人就是了。定在意界的就该常乐,无论大小,总可以成神。心界人常思常贪,是无边的苦海。今人拿心学佛,离佛界有亿万里,那又怎能成佛呢。

33、人们只知求大求高的,绝不能定住志,志是得时时知足,才能成的。

34、占便宜乐的不是好人,吃亏生气的也不是好人。必到志上,才能无动无不动。

35、若到意界的人,还得迈大步,像我手中无钱,敢接办善德当,这正是迈大步。

36、定住位就是君子,定不住位就是小人。红尘是心,若用心就出不去红尘(用心指用心界)。

37、我始而定意,真灵了。但我嫌它小,我才定志,一切无说,不挣钱也不花钱,只是讲道,一切皆在道中求,死也死在道上,活也活在道上。

38、神是光光明明,亮亮堂堂的;佛是无明无暗,来应去静的;人是要思道求道的;因果世界(身界)不思道也不求道,遇事就互相搅扰。人是因果生的,所以要由人而为神,由神而成佛,才算到目的。

按:神是光明显赫、大显神通,易被人们发现的,所以使人敬畏。佛是无明无暗,不露真相,一时不一定被人发现,是托底的。所以先生说:“神是在上的,佛是在下的。”

39、平常人当着不好的时候求好,既然好了,还要求好。志界人就不那样了,好也好,歹也好,总是无说。

40、落心界就没有头,意界是讲让的。

41、人定胜天,是定住自己的本性,乐哈哈的不动,就是胜天了。

按:人定胜天,人遇逆境时,能定位,不动摇,环境和遭遇,不知不觉地转变了,这种情况是有的。然而有时你虽然定位了,但遭遇与环境并无任何改变,在这种情况下,你能乐哈哈的,泰然处之,“心不随境转”,没向逆境屈服,对你的精神毫无损伤,这不也正是更高层次的人定胜天吗!

42、学道是极容易的事,人们都认为很难,其实,只是向后一退就是了。

按:“向后退”是指从贪名逐利中向后退,不与世争。

43、想诚意就得乐,无论事情好坏,也得要乐。

44、乐就是天堂,愁就是苦海。

45、心小的意必不诚,性窄的志必不诚。

46、意不诚,志也不诚,意放不开,志不能定。

按:先生说“意不怕大,越大越好。”意放不开即是意小,因为志界必须由意界来维护。

47、成佛没有带着家成的,都是把小家庭抛开,拿天下为家才能成佛。

48、不矮到众人之下,不能得道;潜居低处,才可得道,高处最危险,不是有道者可居之处。

49、志是成佛的种子,越遇逆境越坚实,像刺猬一样,怎打也不开。志弱的人,正应有这种精神。

50、你见好事心里高兴,是被善魔魔倒了!见坏事心里发愁,是被恶魔魔倒了!若是到在志界上,好事坏事都不动心,对与不对全不动性,魔就助你成佛啦!

51、佛也没远你,神也没远你,只看你能否定住位!

52、好事坏事都是成我的。

按:当你在道业有了成就时,便可认识到,过去所遇到的逆境坎坷与倒霉,都已成为“自我建设”中的砖和瓦了。

53、能分清四大界,一切道,一切事,就都会了。无事时,要常思志界人性心身什么样,意界人性心身什么样,志界人是施恩不求报的。

54、人得四大界分清,哪一界人来,用哪一界去待他,所以四大界分清最重要。

55、志能化,意能包,心能分,身能败。

56、道是全体的,生天生地,人在道中而寻道,所以难寻。人在屋里,而欲求全房屋的形状是不可得的,必得四大界分清。

57、人得四大界定位,我从十几岁就定在志界上,很坚,外面还得用意心身。不这样,因果不了;因果不了,人间不接茬;人间不接茬,天堂不接引;天堂不接引,到不了佛国。

58、我们做一种事,就要自问,是以什么为主,我没有别的,只是个四大界分清。

59、志有志的性,是无为无不为的;意有意的性是能信着人的,如果有利益,他便愿意推给别人;心有心的性,他是以贪得为主,纯然为己的;身有身的性,他是破坏的,人己两伤,他也不知悔。所以说,心身绝不可为主,只可听使用的。

60、考查人志诚否,只看他处顺境喜不,处逆境愁不,就知道了。

61、志界人没有循环,有冤不报;意界人能知道人的错处,但是让而不争;心界人就用心眼了,所以有循环。

62、欺人是孽人,累人是罪人,助人的是成人,成人的是德人。

63、必得志真,而后才可以四大界分清。

64、为人正是为己,成人正是成己,欺人正是欺己,害人正是害己,这些地方不可不知道。

按:为众人造福,正是增长自己的德行;成人之美,正是增强自己的光辉;欺侮他人,遭到众人的反感,正是给自己蒙上一层厚厚的阴影,所以是欺己;害了别人,正是损自己的德性,所以说是害己。

65、必得四大界分清,才能开大智慧。我每逢遇着一事,立时就用四大界分清,这事在志界应当怎样做,在意界应当怎样做,在心身两界都是怎样做,所以我的智慧极大。

66、世间是个万迷阵,没有一样不是迷,好大烟,好酒,好色,都是迷,必四大界分清才能不迷。

67、后天人见着的好,都是不好。像金银富贵是人所共争的东西,你可千万躲开它。因为先天中自有个真好处。

68、大圣人不注意后天一身的修炼,他注意天地万古的至道。所以他的寿,虽不过百年,而他的德和天地一般大,他的“寿命”也必和天地一样的永久,且可长于天地,这不是大寿吗?

按:人人都希望高寿,其实在志界人来说,寿命长短,是无关紧要的。他所注重的是道德境界的提高,因为德性是永存的。

69、人用心惦念父母,只是思亲,而不是孝亲。如把人情割断,再去尽孝,那才是佛国的孝子呢。

按:所说的“把人情割断”,是指割断牵缠挂碍,从“情理”上升到“道理”,最后达到圆满“天理”。安身立命,立功立德,不辜负父母的辛苦培育。不仅做到“孝身”,更要做到“孝心,孝性”。这才是真正的孝亲。

70、志是量天尺,能达到事体的那头,正是那先知先觉。

71、修行人怕染尘,所以有离尘的,有避尘的。岂不知尘在心里,不在身外,要从心里“了”。心里不可有尘,身外不能无尘。不迷、不染、不包屈、不后悔、不怨人,得失苦乐都不动心,才是志界人。

按:躲避尘世,逃离现实,虽然一时不受熏染,但根株还在,一旦环境转变,温度适宜,则必然故态复萌,欲心滋生,更为严重。所以真修行者必须在现实中经过千锺百炼,在尘出尘,得失苦乐都不动心,才能真正达到志界。

72、志、意、心、身,这四个字,须要活用。

73、遇高人要比他高不点,遇矮人要比他矮不点。

按:这是能屈能伸的大丈夫精神。遇高人能做到“威武不能屈”遇到贫贱穷苦的人,还要矮到他的底下,把他托起来。

74、你们学道都是用“心”去学,用心学道是学一得一,用意学道是学一得三,用志学道是学一得万。你们没有用志学,所以不见进步。

按:用心学道是从求好儿入手,从表面上下功夫;用意学道是能把心意放开、放下;用志学道是从无私无我入手,定得住,以退为进,这本身就是道了,所以学一得万。

75、用志当人,虽不做德,而自有德,不修福而自有福。

76、会用志的,越遇逆境越乐;会用意的,意气要多么大有多么大;会用心的,心理能千变万化;会用身的,绝不能累着。

77、某人问怎样用志?答道:志就是得定住,必得先知道人家的好处,然后再尽力的行自己的道,人家佩服了,这就叫作用志。志是按步前进,达到最终目的为止。

78、人们遇着逆事,就不高兴了,我遇着逆事就不然了,我的两只眼睛虽然瞪着瞅对方的人,而我的意已经沉入地里去了,逆事又怎能摇动了我呢!

79、我最得力处,就是夺志。一起初夺今人的志,后来就夺古人的志。

80、道是什么,就是志意心身四个字,遇着一个人就要思索他是哪界的人。“万物皆备于我”一语,人多不解,我能于天地万物之道,一一理会,都得着了,不就是万物皆备于我吗。我不是老太太,我要明白老太太的道,谁不让我呢?

81、用“心”好像是用锅烙饼,火稍大就焦了;用“意”像用笼屉蒸饽饽似的,气虽然大,饽饽也坏不了。

按:用“心”,表现急躁,火热,企盼心强,不耐烦,好求诸人,易发火,这样,就容易使人产生反感或敌对心理;用“意”则是宽宏大量,善解人意,义气大,循循善诱,气度温和,如此,虽然表现过分一点,也不会伤害别人的感情。

82、怎么叫作能屈能伸呢?遇着愚人我必要矮在愚人以下,这叫作能屈;遇着高明人,心志更要超乎高人以上,不被他欺住,就是能伸。

83、用志当人就没有对头,用意当人就与人无争,用心当人就有人世之苦,用身行事就搅。

84、人若在欲进不能,欲退不得的时候,就以装死为妙。

85、志要从近处起,谁和我接近,我先悟谁的道,把他的言行托起来,叫他佩服了为止。若能使一人二人佩服我,推而至于百千万人也都佩服我,不但在一处使人佩服我,到处处都使人佩服,这就是志。

86、志属水,是生养万物的;心属火,是化万物的,拿这个苦心而去求着为佛、为圣,是越求越远。

87、男子要以志成,女子要以意成。

按:男子从少壮直至霉年,一直是要以“志为根”,而女子为姑娘时期要“志为根”,结婚后便要“意为根”了,因生儿育女,仰事俯畜,必须俱备温和气质,慈祥母爱,这样,方能夫妻和睦,家庭幸福。否则,仍是志为根,则全家老少难以接受,温馨气氛便无从谈起了。所以女子在家庭中从志为根开始,中年则变为意为根,走一圈及至老年又要归到志为根上。所以“男子要以志成,女子要以意成”。

88、人得有志,志是个长劲,像草原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

89、诚意就是净心,无论谁死谁活,谁难谁苦,都不足以动心,这才够上净心,才够上诚意。

90、不但不乐意叫做不诚意,就是稍有一点劲,也不是诚意。

91、禀性化了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志诚,这是一定的理呢。(此意诚指意界言)

92、人无论什么事必得意诚,意诚像纫针似的,线本来是细的了,然而还得用手把线头捻得归一了,极细了,才能穿过针鼻去,诚意也得像这样似的,必得诚而又诚,专而又专,才能透过去。

93、立起志来,精神立可振起。

94、能定住志的,有人夸我好,我越加小心,贬我不好,我外面没事,里边可长志。

95、志界人是所过者化,比方有人打我一顿,他走了,我也起来了,日后再见着他,也没有一点怨恨,所以志界人无说。

96、到志界的人不和人论理,就是和天合一,人待我好,也不感激,待我不好,也不恨怨,永不说人不对,只是低头做去,使人佩服了算。志界人的真相,真是妙极了。

97、看你定在哪一界,若是定在志界的人,他看心、身两界的人们乱争、乱搅,像看狗吠猪叫一样,所以不动。

98、禀性化了就是意。我们化世,轻则用意,重则用志,用志是万世罪孽一笔勾销。但是来魔时,你可得定住,稍动,就是地狱种子,有地狱种子则所有诸法亦立受影响。

99、身界人只知为身子做打算,有己无人,极不讲理,见着好东西就要占为己有,占不到便宜就生气打架,总是发愁,所以是“鬼”。心界人贪而无厌,总不知足,满脑子妄想,好用机谋巧算,所以是小人。意界人知足常乐,乐就是“神”。志界人一切无说,看透因果,不找循环,没说就是“佛”。

100、志、意、心、身四字,用哪个字做人,有哪个字的感应。我在生疮时,就是地狱。以后在家过家就是苦海。父亲死,守坟以后,决意劝人,就是意界。到东省后,立定死志,非翻世界不可,正是以志当人。

101、大家来学道,若有人能把我整个嚼了,成圣成佛都有余啊!

102、你能得着某古人的道,你就是某古人了。如能得着某今人的道,你就算活脱生了,何必死后才算脱生呢。

103、人在天地间,是万物的头,和神界搭邻居,向上一挪就是神界。人所以没成神,就因为人道未尽啊!

104、我们讲习,叫人们以天性用事,这正好像由苦海地狱向天国播民似的。

105、志、意、心、身,就是道根。现今是因果世界(身界),所以人人都有脾气。能把脾气化去,因果自了;能把贪心死尽,人间的苦自了;能把意念了尽,就是志界,就是佛国。志界的人,无动无变,和天地为一体,不是佛是什么。

106、允恭现在像高梁已经扬花了,正需度浆(扬花和度浆是籽粒充实成熟的过程)。度浆是要真乐起来,还得认天下的不是。有人欺你,你就要寻思,你比他高万倍,有人称赞你,你还寻思没对起人家,这就是真认不是。不认不是,只知自高,终必失道,自欺,终不能放光。

按:扬花、度浆、真乐、认不是,自高必失道,自欺不能放光。这是先生针对朱循天的境界而提出的,几项要点。其中真乐和认不是是由意界上升到志界的两大基石。只有“认天下不是”才能把性量扩充到与天下合一的境界。

107、对循天道:你定不住位,时常到地狱和苦海里看热闹。怎说呢?看见兄弟们有过错,你就替他忧愁,就是看热闹。怎算作定住本位呢?要见哥哥不对了,不替他愁,而要思索我怎样当弟弟,可以把他托起来,才叫作定住位。

按:四大界定位是非常重要的。如定不住位,就要“落界”,把自己的水准降下去。所以要时时提醒自己。

108、用好心说人是义气,但那人不听你话,你不乐意了,是落心界了;若由不乐意而争搅起来,这又落到地狱去了。

109、大家知道志、意、心、身是人的去路,是要递次向上过界,不知道身界却能直达志界,这正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110、人们持身,必须十分谨慎,如志界人,把志倒了,便要堕入身界,即是地狱。意界的人,若一失足,便要堕入心界,即是苦海。

按:志界人不重人情,不拘小节,一旦志倒了,便如万丈高楼失去支撑,突然倒塌一样,极为可怕。当然,到在孔子“七十从心所欲不踰矩”的境界,便永远不会退转了。因为这已是志界的究竟了。

111、志要高,意要大,心要平,身要矮。志界和身界相对。志越高身子越得矮,意界和心界相对。意越大,心越得平。(此处的心身,都是从正面说的)

112、允恭问:志得怎样才能定位呢?先生道:必须用三界养。身要先立本,如你是教员的本分,就要常研究教员的道。更要把书理钻透了;心得理足,要存众人的道;然后意(界)才能成。三界俱足,而后志才能定住。

113、成圣成佛,必要用志。但志又须意来侍侯,意又必须心来侍候,而心在身内,身界若不成,那三样也不能成了。

114、志是长的,能达万古,意是大的,能包罗天下,心得能会,身得能矮下去。

115、志是树根;意是树干,心像树杈,身像树的枝叶。丫杈,枝叶,必须时常修理,所以要正心修身。

按:这里的心身与三界中的心身是一致的,都是从正面来讲的。正是三界与四大界结合的论述。在四大界语录中有少数与此类似的。

116、人的活计也分四种:身界的活计就是普通的劳作,心界的活计是思索个人的道和他人的道,性界(意界)的活计是要研究个人的性和他人的性,志界的活计就是改造世界的工作。

117、你若没有志,来佛道,人不能搭茬;若没有意,来神道,人不能搭茬;心理不诚,不能和人搭茬;身界不诚,不能和物搭茬。如能都搭茬,我就是人,人就是我,人我一体,连万物都成为一体了。

118、他们讲佛,我就讲我的志,他们讲神,我就讲我的意,他们讲人,我就讲我的心,他们讲物,我就讲我的身。

按:人自身都有神佛,并不是从身外去求的。所以理论上讲的天花乱坠,莫如研究自己的志意心身。自身的志意心身都研究明白了,都真了,当体成真就是佛了。

119、忧患志不成,不乐意不成,心要存理,身要实行。把这四个字要来回虑,要虑得极熟,我上虑到佛国,下虑到地狱,一天不知虑多少次。

按:世界上最大的学问,无如研究人类自身;自身最为重要的部分,便是性与命。而能紧扣性命之真髓的,便是志、意、心、身。从凤仪先生对这四个字所下的功夫,可见四大界在人们修道的过程中,是何等重要了!

120、对王李明贞说:你的志,应当知道祖上的德行多么大,你作的德再能超过祖上,才算超拔祖先。你的意,要达在你婆母身上,人人都称赞你婆母好行善事,你就该把善事接起来,才算对起婆母。你的心要存伯叔妯娌的道。身界要存子女们的道,既然存诚了,还得等子女问着才说。这样做,才算四界并进。

按:本段语录是将四大界结合伦理讲的。属于四大界活用的又一种形式。

121、身是物,心是儿女,意是父母,志是祖父母。想要知儿女好不,看你心诚不。你若不乐,好发颟,父母准不能好。所以治世也不出本身。

按:这是把志、意、心、身运用于家庭的辈分上讲的。

122、先生对朱循天说:人做事必得合天体、国体、家体、身体,我和你四体都合了。道德的根就在孝悌上,但孝悌的界限又各有不同,有志、意、心、身的分别。

按:这是把四大界结合大小不同的四种范畴来研究。

123、太古时代为春,以志为主,尧舜时代为夏,道在君相,其中有好有歹,所以必赖君相教之。周朝以后为秋,道在师儒,所以孔子出而讲道。到现在为冬,道在愚人身上了。因为愚人(居于社会下层)不敢为恶,所以要能品格优良,道德纯粹,便具有教人的资格。就是下级社会的人,只要你有道,就可以发展,所以我乐极了。

124、要换世界了!将业人是公人,产是公产,大同即将开幕了!

按:这两段语录都是志、意、心、身结合“古今四季“而阐发的。凤仪先生自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为救杨柏得明天道之后,知道未来的世界“即将大同开幕,要换世界啦”!如此大声疾呼了数十年。知之者则以为是先知,不知者则目之为狂。然而,历史是会验证其是非真假的。

125、性是本,志是根,是万事万物的根。志像雨似的,天雨本来无心,然而酸梨得之就酸,甘草得之就甜。志在天地间,也像那雨一样。

126、人须达通志、意、心、身四大界,才能普度众生。

按:四大界志是佛,意是神,心是人,身是物(包括鬼)。必须把这四种不同层次的道都达通了,才能度化不同层次的众生。

127、常人以自己的亲人为亲人,大人以天下人为亲人。若真能做到极点,不但这个地球上的人物和我为一体,就是三千大千世界里的人物,没有一个不和我为一体的,到那时,无处不是我啊。

按:这段话,恰是凤仪先生对自己境界的描述。值得指出的,凤仪先生不是佛教徒,并未读过佛教经典,然而确道出了圆成佛果者心性之底蕴及万类一元之实相(与宇宙大生命合一)。只有达到此境界者,万能体会个中之神髓。

128、五毒了尽,就是因果“了”,贪心了尽,就是人间“了”,意念了尽,才能超出天堂,而登佛国了。

按:这一教导,可视为四大界的基本纲领。五毒即恨怨恼怒烦,五毒化除,自然不再有冤怨相循,标志着因果了啦。贪心是苦海根,去掉贪心,人间的苦自然了啦。意念了尽,即是伦常圆满无亏,世间的志愿完成,自然就没有不了的意念了。如此,外功圆满,内果圆成,升华为志界,自可四大界达通。

129、什么叫圣,什么叫佛,就是尽人合天的一个名称。圣佛都是人成的。

按:什么叫尽人合天?尽人是把人道尽圆满了,合天就是与天合一。“此‘天’非天地对待的天,是独一无二的天,包藏一切天地世界”(江希张语)。也可以说是把心性扩大到与宇宙溶为一体,永不沉沦了。换言之,即洗净污垢,天性复明,归根返本,超凡入圣。其实,各大宗教的教义不同,道路各异,但其最终归宿,也不过如此而已。各教的教主,创教的时代不同,环境不同,对象不同,所以其传教的形式、教义、途径必然有差异,而各自成体系。即所谓“真理惟一,但其道路非一”(泰戈尔语)。当然,各教主之境界层次不同,但他们为人类各自踩出一条使人们能达到自我完善的光明道路,这一宗旨还是一致的。

130、意界人仅能自己好,不能成人,仅是“小同”,必到在志界,四大界达通才能到在大同。

按:成人不仅能劝人为善,并能助人达到志界。意界人处于自我完善的阶段,能助人为乐,还不能成人,仅是小同。而志界无人无我,人我一体,才是大同的精神境界。

131、讲佛经的人,常说人死之后,要入六道轮回。我说六道轮回都在我们身上呢。人之持身行事,用志的便是佛道,用意的便是神道,用心的便是人道,贪取外物不顾情理的便是物道,专好上火的便是妖道,专好生气的便是鬼道。这六道每日轮回人间,何必说死后呢!

按:从前佛教有位白陷禅师,一次,一个地方官前去拜访他,向他请教一下问题,佛教常说地狱与极乐世界,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禅师能否带他亲自去一看。

白隐禅师便立刻用很恶毒的语言辱骂他,开始时这位长官勉强忍受,过了一会,实在忍受不住了,便大发雷霆,拿起一根木棒,便向白隐禅师打去,禅师躲到木柱后,对长官道:“你不是要我领你去看看地狱吗?看看你的凶相这不就是地狱吗!”

长官恍然大悟,自觉失态,便跪地道歉,请禅师原谅他。白隐禅师笑着说:“请看,你这就是极乐!”

其实这个故事不就是地狱和极乐最好的现实表演吗!只要仔细省察,真不知我们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要在六道里轮回多少次呢!所以凤仪先生说:“这六道每日轮回在人间,何用死后呢!”

132、人都羡慕尧舜世界,但都没见过,以“象耕鸟耘”当奇事。其实,蝗虫为我吃苗间的草,这不是尧舜世界的事吗!七斗米,数百口人吃七个月,这不是太古世界的事吗?些许之物,很多人竞吃不了,又何用争呢!

按:人们都是喜欢用既得知识去理解未见过的事实,所以很难相信。试想几百年前的古人,你对他讲,人们能乘飞机上天,坐在家中可以看戏(看电视),他也是绝不会相信的。

133、太古时代为春季,拿“志”做人,无人无我之见,无国际之分,无烦恼,无怨仇,不但和人这样,和动物也这样,不然,怎能与虎同眠呢?那时的人与天同体,人死还是归天。到尧舜时代的夏季,用“意”当人,人们知道让,有不对心的事,不过有点不乐意就是了。从周朝之后为秋季,以“心”用事,变为秋天。以后渐变为冬季,以“身”用事,只知纵欲败德,流连而下,所以现在世界才糟到这种地步啊。然而冬季即将过去,春季又要开始了,所以提倡大同。

按:凤仪先生未曾读书,更未学过历史科学,但是凭他的大智慧,发现了“古今四季”的哲理。传说的太古时代,人类蒙昧,过着野人的生活,与野兽区别不大。然而不禁使人疑问,那时候的土著野人,怎么能创造出神秘的哲学来?如“伏羲画八卦”,至今,人类科学虽已如此发达,但对“易经八卦”尚存在许多未解之谜。这是什么道理呢?相信太古时期,那一定是什么超人,神人创造出来。

传说中的仗羲、神农、黄帝等等,他们是那些不同时代的统治者,都是典型的超人。传流下来的《易经》八卦,便是通向人类远古智慧的隧道。所以有的哲学家得出结论说:太古时代是“人神杂居的时代”。

134、神是在上的,佛是在下的,佛知因果,人事、天堂,是从底下向上托,所以成佛。

135、性要化了就是意,意不怕大,越大越好,包罗天下,包罗万古;心要平,遇着人,遇着神,遇着佛,都是一样的平;身要灵,当什么都得会,神、人、物、佛都会当。

136、伊尹纯粹以意界为人。颜回在志意两界之间,他修己是用志居多,可惜他没能把志用活了。惟有孔子善于用志,所以能成为万古的圣人。

按:伊尹是商之贤相,辅佐商汤王,消灭了夏桀的残暴政权,建立了商朝。

颜回是孔子最优秀的学生。

孔子“从心所欲不踰矩”乃纯属志界的景象。

137、朱循天问:大舜到在哪一界了?先生道:他生在意界,后来返到志界。他父母在世的时候,就都被他感化过来了,他是极圆满了,所以孔子赞美他是大孝,他到志界了。

按:舜是中上古的帝王。是历史上著名的孝子,居“二十四孝”之首。

138、只知佛神之所以成,人之所以生,而不知物之所以生,便不能救物呢。如牛之性中含有愚火,狗之性中含有阴木,所以他们就现那样一个身,受那样的苦。我们如不知道它们的来历,又怎能救它们出苦呢?所以必须达通四大界,才能度众生。

139、不得道的像干井筒子似的,虽然倒入几十担水,终久必干了。若得道,正像掘得泉眼似的,虽然愿欲塞住,不叫它出水,也不能行。

140、我因为每做一件事,就思天下万古,所以才力大无穷。允恭的神还没有养足,所以不能贯满这远大的宇宙。我直超宇宙之外,所以才力大无穷。

141、志是属水的,能托地能包天,是无动无不动的;意像空气似的,充塞天地间,是无处不有,无处不满,对于人是讲让的;心像大地似的,要存理载道;身界是要圆情的。

按:道是生天生地生万物的,其大机大用只好用水来形容。正如老子说:“上善若水,……故几于道”。“几于道”即是近于道。本段的心身是从正面讲的。

142、循天问:我的心事本来未发表,而你老怎知之甚详,像见我的心肝一般?先生道:因我无人无我,人我一体的原故。

按:这个解答很妙。实际先生是“他心通”了,但不说是他心通,却说“无人无我,人我一体”。其实,到在无人无我,人我一体的境界,自然会出现他心通的。

143、明道的人,虽然知道人的吉凶祸福,但是只指给他一条出路就是了;绝不能明说出来吉凶,明说出来,就算是泄漏道机,不但无益,反要失道,不可不慎。

144、现世界人只知有己而没有人了,这样的就像“人”字只有一撇,能把对面人的道悟明白了,这好像又添上一捺,成“人”字了。允恭能用志作人,是人字上添了一横,已成个“大”字了。这正合乎“大学之道”一句书了。若能“明明德”,就是大字上又添一横,就成个“天”字了。若能到在与天地相通,顶天立地,那又是冲破了天,而成个“夫”字了。到这时候才能够会“装死”(如如不动)呢。我现在三横都出去了,里边达到纯阳,像太阳一样,这不成个“春”了吗。

按:这段话是籍“人”、“大”、“天”、“夫”、“春”五个字的结构,来说明修道的步骤与成果,也正是阐述四大界达通的历程与归宿,不仅寓意深远,且妙趣横生。

145、人为什么不能拿天下当自己的看呢?只因为他有产业啊。你看乞丐是不是走到哪里,哪里就是家呢!

按:人的财产越多,便是泥陀螺越大、越沉,心灵上越不轻松。至少他内心里有两种顾虑:一是对穷人存有戒心,二是对富人存有妒心。然而乞丐就没有这些负担了。当然,这里不是赞美乞丐,只是用他来说明一个道理。不过,历史上真正的清官,是不会发大财的。所以存“天下为公”思想的人,必定是私心淡泊的。

146、佛是人成的。今人不求人道而先求佛道,这正是舍近求远。我得道,是从做活(佣工)上得的。

按:近代高僧太虚大师说:“如果发愿成佛,先须立志做人”。我们是人,就得先尽人道,人道不尽,人都没会当,空想成佛那是自欺欺人。

147、神是助人的,鬼是搅人的,我们人能定得住,助者固然是助你的,而搅者也是助你的。

按:反而的助力更大,关键是看你是否能定得住。

148、矮不到底,得不着道,常人都向高处学,没一个肯向低处学的,所以不得道。我在要饭(乞讨)的三个月里,得到无数的道。

按:矮到底便是从物欲横流、纷乱混杂的现实中退到“零”,居于“无”,从“零”开始走,从“无”起步修,便很少有障碍了,因此,释迦牟尼才抛弃太子之尊贵,远离王宫之豪华,甘受乞食之苦,而终成正觉。常言说“苦修行”,没听说“福修行”的。《易经》谦卦,上坤下艮,坤为地,艮为山,为“地山谦”。朱熹注曰“山至高,而地至卑,乃屈而止于其下,谦之象也”。山本来是高的,却居于地下。所以在六十四卦中,惟有谦卦六爻皆吉。这就是矮到底了,无可再矮了,所以说“卑而不可逾也”,即无法再超过他了。

149、人能把自己看重了,才能成道。

按:常言说“人死如灯灭”。他以为肉身最实在,肉身一死,一切都完结了,认为学道修道是没有必要的,所以把人的一生看得如镜花水月,要及时享乐。与此相反的观点,深信“天地有坏,我性无坏,人比天地还贵重”。持此观点者,才是修道者的正见,才能踏踏实实地学道行道,终有成道的可能。

150、受宠受敬的地方,正是陷溺人的地方;受污受辱的地方,正是成我的地方。能受羞辱受肮脏,才是真人。处困境则操守易处顺境则操守难。

按:人在受宠受敬的时候,往往是得意忘形,被名利荣誉冲昏了头脑,既忘了初衷,又忘了远大的目标。如苍蝇跌在蜂蜜里,只留恋甜味而被粘住,就再也飞不起来了,这正是说明处顺境就失去操守了。然而,逆境是否就是成我的,关键在于能否定住志,认因果,如能做到无怨恨,真能想得开、过得去,逆境不仅是成我,且能为我消去阴命,增长天命。

151、人们心念不死的,要常作我身已死的想法。明道之后,对人要生可怜心。常人看世人都是明白人,所以争理,我看世人多是糊涂人,所以不但不争理,而且发出可怜心。世间好事为阳,坏事为阴,阴阳相生,才可有成。

按:老子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意思是说,所有的忧患,都是把身看得太重了,而产生的;所有的私心妄念,也是因为身的存在而产生的。如能把身看得轻了,作身已死的想法,心自然会静下来。

看见他人不对时能生出可怜心,不和他争理,这样你就比他高得多了。否则,争理生气,你就与他划等号了。天地间总是阴阳相对的。大自然为何这样美好呢?因为多姿多彩,有高山、有平地、有深谷、有草原、有小溪、有大海、世界才显得这样美。人也是这样,有善、有恶、有智、有愚、有强、有弱、有刚、有柔,这个世界才会这样千姿百态,丰富多彩。老子说:“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善人为阳,不善人为阴,善人教化不善之人,正是阴阳相生,才成为世界。否则,要善人有何用?

152、人都因为好高、好好(贪好),捉大的,所以不得道。

按:好高之心是来自于妄想,贪好之念是来自于虚荣心,捉大的是来自于贪心,都属于不实事求是,不从实际出发的心界人,没有稳固的基础。这样人,不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而是跳着走,很容易跌跟头,诸事难成,何况学道!

153、心界人困难时还可以守分,稍得志就要坏了。

按:心界人有要好心,争强心,在困难时,有自强心在驱使,所以还能守分。但他没有远大志向,稍得志就得意忘形,私心膨胀,所以必然流入下坡。

154、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贬,才算是有志。

155、佛国世界,仇人是恩人;地狱世界,恩人是仇人。

按:真正的佛国世界是无恩无怨的,此处所说的佛国世界是指志界人而言的(“志界人”距“志界”尚有一定距离)。“仇人”对志界人来说,是成我的,可为我消罪业,所以认为是恩人。地狱世界所谓的恩人,是助我走下坡路的,如酒肉朋友,狼狈为奸,认为是好友,实际是向罪恶的深渊里拉我呢!所以说地狱世界,恩人是仇人。

156、有所忧患倒志,有所恐惧倒意,有所好乐心不正,有所忿懥身不正。这四样不可不慎。

按:孔子说“君子不忧不惧”。志意两界人是君子,所以不忧不惧。孔子又说:“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志界人无忧患。一旦有忧患,说明他内省有疚,不能坦荡荡,必然倒志。意界人,如有恐惧,就乐不起来,不乐就是倒意了。有所好乐,就是有所贪恋,有贪恋,心必然不正了。有所忿懥,就是发脾气,发脾气是身界人,身当然不正了。(“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出自《大学》)

157、天堂人家不容人世的人,人界的人家,不容因果的人,所以不变就换。

按:天堂人家是意界的“清底家庭”,人界人家是心界的“混底家庭”,因果的人指身界而言,其家庭为“脏底”。此处所谓不容,并非指思想感情的不容,而关键是无形中的阴阳消长、气化上的彼此不相容。此类实例很多。如怀德朱耀庭家,把所有家庭全数施舍,办义务女学和道德事业。其四子一女大力支持,惟长子媳和次子媳反对,长期作梗。后来,长媳次媳相继去世。这便是明显的“天堂人家不容人世(心界)的人”。不过,这是在“清底家庭”的人不与之相搅,不与之“接阴”的情况下才形成的结果(不变就换)。其三子媳发现“不变就换”的道理,便幡然省悟,一心向道,顺利地登上了之艘清底家庭的航船,直到老年。同样道理,心界家庭也不容身界的人。

158、心界人好占便宜,意界人虽然有便宜也不肯占,志界人以占便宜为吃亏。

按:心界人以私心为主,越多越好,所以好占便宜;意界人以公益为重,能推己及人,所以不占便宜;志界人深知占了有形便宜,却损了无形的天性、天命,所以以占便宜为吃亏。

159、空就是先天,不空就是后天。

按:人的心灵被私欲占满了,如财产、名利、地位、情欲等等,必然烦恼丛生,这便是后天;如能从心灵里清除这些污垢,心无一物,清凉洒脱,纯然正气,大公无我,空静自如,即是先天,先天即是与天合一。

160、志界是绝对无说的,一言也不辩;意界人见人不对,他就着笑;心界人见人不对,他就争论,假如见着火性人,就是牺牲性命,也要扑灭他;身界人就要设法暗害,所以他的五行都是苦恼的。

按:志界人是无说的,他对人看得很透,洞悉对方的心性,并掌握其规律,所以不与人争辩,他是用实际行动来感化人教育人的,而不是用强词去压制对方。他更不想用争辩来表白自己的正确,而是用事实来说明问题,所以一言也不辩,表现如如不劫,意界人比常人高出一个境界,他看人有不对,感到可笑,发可怜心。心身两界人就都露出其境界的本来面目。

161、善人必勤俭,恶人必奢华。

按:善人以道德为重,以济人利世为怀,不重物质享受,所以必然勤劳俭朴,严以律己。恶人以肉体的享乐为主,心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所以必然奢侈浪费,挥霍无度。

162、避不住恶人,当不了善人,避不住邪人,当不了正人。

按:善人、正人属阳,恶人、邪人属阴。此处所说避住恶人、邪人,并不是用强制的手段制服他们,而是用正气、阳气去胜过他们,或感化他们,所说的“一正降百邪”,就是此意。

163、意诚能支使神,志诚能支使天,天就是众人。

按:立志学哪一位古人,意念专诚,哪位古人的灵就真来相助。这就是“意诚能支使神”。先生为了救女子出苦,立定死志创兴女子义学。结果真有千千万万的人大力相助,甚至罄产兴学。众人是天,这不是“志诚能支使天”吗!

164、行道是真假虚实都得有。

按:为人要真诚,不说假话,这是没错的。然而要看对谁,对真人必要说真话,对假人就不一定完全说真话了。比如一个坏人,正在追杀一个好人,问你这个好人往哪里跑了?你能如实的告诉他吗?又如某甲背地里讲某乙的坏话,你能如实地讲给某乙吗?如在家庭,有令人不愉快或担忧的真实情况,也不应讲给年迈的老人听。诸如此类,等等,应该说的便说,不应该说的,绝对不说。古人说的“惟义所在”,就是此意。所以说“行道是真假虚实都得有”。

165、今人拿“心”学佛,离佛界有亿万里,那又怎能成佛呢?

按:此处的心是指心界。以私心贪心去学佛,求着发财升官,为了享受去学佛,正是与佛的教导背道而驰,越学离佛越远。只有逐步破出我执,去掉我相,你不求佛,佛自然距你越来越近。

166、志像水似的,能向里边滋润着,在木头上就能润进木头里去,虽然铁石之坚,也能润进去。被日光一晒,水就能化气飞升天上,泼在地下,它就渗透到地里去,所以志像水似的,无微不入。

167、平常人当着不好的时候,求好,既然好了,还要求好。志界人就不那样了,好也好,歹也好,总是无说。

按:不断的求好,是常人的心态,其实,求好和求道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求好是贪得无厌,永不知足,越好越想好,越多越想多,旧的欲望满足了,新的欲望又产生了,永无满足之日,便永无幸福之时。总是自己欺骗自己。而志界人是以道为重,永远知足。把物质享受看得非常淡泊,只求自己“真”了,不问外界的好与歹。所以“好也好,歹也好,总是无说”。

168、当了,不了的,不对。不当了,而了的,也不对。没了,而说了的,是妄;已了,而说未了,也是妄。

按:“学道、行道、成道、了道”是人生四季修道的步骤。没到冬季了道的时候,却说自己了道,当然是妄语。伦常未尽圆满,心未死性未化,成道都谈不到,怎能说了道,必须人道无亏,意念了啦,真正定在志上,才能谈了道。但已到了道的时候,仍说未了,当然也不对。

169、某人问“自己居官很廉洁,怎么还遭难呢?先生道:这个世界本来是个孽世界,你帮助孽世界做事,你还能没孽吗?就像为大烟(鸦片)馆做事,还能没有孽吗?

按:这段话讲于公元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东北地区),翻阅一下历史,就知道当时世界的情况了。

170、我专说不怨人,是要一切都不怨。现在的人坏,不是人要坏,是遇着这个天时了,既然知道是天时的关系,那又何必怨呢?现时即将进入春季(古今四季)。当着佛出世时,正是秋季,虽说是佛法无边,但也不能改秋为春啊。这好像农人种庄稼似的,地只能叫它春种夏长,而不能使秋天不衰是一样啊!

按:“达天时”是先生讲“真五行”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认识天时,还必须适应天时,便自然不怨人了,天时的发展变化,时代的频仍更替,乃天道使然,是不以人的心愿而转移的,所以要不怨人。

171、现在教学的人,见着好学生就爱他,见着愚鲁的学生就轻视他,这就是最大的恶人。要能把愚人托起来就是佛界人。

按:这一教导,在现实社会的教学领域中,有极强的针对性。

172、志属水,是生万物的。心属火是化万物的。拿着苦心而去求着为佛为圣,是越求越远。

按:志是道的体现,而道是万有的本源,所以志如水,能够生养万物。心属火,要心存道理,掌握万事万物的变化规律,故可“开物成务”变化万物,此乃阳火的功能。然而,心不存道理,只是期盼心重,苦苦贪求,不能把心放下,阴火用事,求着成佛是不可能的。

173、人们供神供佛也都是迷,将来我们也不能专供哪一尊圣佛。

按:这是先生明确地告诫后学们,不要专供哪一尊圣人和佛祖,不走宗教路线。他发现各宗教流传数千百年来,已产生许多弊端。宗教之间,分门别派,相互攻击,却忘了修自己。更为严重的是在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令人惨不忍睹的可悲事件,竟背离了教主们原有救人救世的本怀。为此,才发出“供神供佛也都是迷”的概叹。

174、古佛成时最矮最损(生活极清苦,极简单)。不像现在的庙里金身佛像,金身佛像是世间好恭敬佛的人们塑造的。哪知他故意的塑造这金身,使世人敬畏,以为佛是不可学而能的,所以他们的罪反倒很大。

按:凤仪先生这一独到见地,可说是空前的。只要不抱成见,不存偏见,客观地来认识问题,就不能不承认凤仪先生敢干大胆地,实事求是地还历史本来面目。佛是人,不是神,但不是一般的人,而是觉悟了的人。

我们可以想象,佛离开王宫后,不论在成佛前成佛后,都一直保持非常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衣食住行都极其简单。至于把佛描绘得富丽堂皇,金光闪闪的,都是后世的佛门弟子干的。致使大多数人,对佛教敬畏而不敢亲近,只能求佛保佑幸福发财,无形中助长了信徒们的私心,都不敢学佛的慈悲心和佛的行为。这不是一种罪过吗?其实,只有在人们心中,去掉那种认为佛可望而不可及的想法,敢于学佛,才是佛的心愿。

我国古代禅宗有“不立佛殿,唯树法堂”的记载《宋高僧传》。说明原始禅林并不存在佛殿,根本没有如现在塑有金身佛像的大殿,仅有禅师上堂说法的法堂。

再看看现在的南传佛教(斯里兰卡、泰国、缅甸等国家),最大的特点就是朴实,注重佛教的精神,而不偏重于形式,使佛法与世间法结合起来,所以才使佛法有强大的生命力。

175、凡是不乐的,都是没矮到底,都是不知足。

按:“矮到底”,说到究竟处,就是落实到“无”上,我没有私有财物,世上所有的一切,什么也不归我有,心无一物,轻松自然。到此境界,没有牵心的事物了,无负担,无压力,处处知足,岂能不乐!

176、志就是水,合万缘而不变;意是由水里出来的温乎之气,所以称为意气;心是火,它一出来,不是烧己就烧人;到身界上就是因果了。

按:志就是道,道是周遍一切的,万事万物的生成和变化,都是离不开道的。志属水,水里不论掺进什么颜色,仍不失水的本质,所以说志是“合万缘而不变”的。意属温暖,所以是由志(水)里发出来的温乎之气(志是万有的本源)。

177、你自己好了,别人来照你学,这叫做度人。你要硬拉他入道,他就要有说,你准糟心。

按:度人,当然有多种形式,多种方法,但其先决条件是度人者必须足以为人之所法,方有度人之资格。如果他人不敬服你,你勉强拉他学道,他是抱着私心,做点好事,就想求好报,一旦没能如愿,他必要后悔,反而埋怨你,这样,他便要离道更远了。

178、事来了,而心要先了;事来则应,事去则静,就对了。

按:人们的习惯是事情办完了,才感到净心,才能“了心”。而修道者,应该心不执着,“应无所住”,在办事中练心,尽心不累心,所以能事未了,而心要先了。事情来了,应该怎办就怎办,事情过去了,仍保持净心。这就是“事来则应,事去则静”。

179、无量光佛就是性,无量寿佛就是命。

按:无量光就是不受空间的限制,超越空间,其光明普遍无量空间。什么东西能超越空间呢?那就是人光明澄澈的天性。无量寿就是不受时间限制,超越时间永存宇宙间,什么东西能超越时间呢?就是人万古不朽的天命。所以人的性与命可光华宇宙、贯满乾坤,不正是无量光佛,无量寿佛吗!

180、学道非傻不能学,非把闲话去净不能学。若论人长短,说人是非,都是足以障道的。

按:“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辩若讷”以及“难得糊涂”等古训,都是教人“藏道藏德”,不可锋芒外露。如此,可免除许多灾祸。尤其修道的,可避开诸多干扰和烦恼。如果显得太精明,不仅不能养道,且可成道中之贼。至于议论人非,道人长短,更是多造口业,足以障道,并且由于多言,可引起许多祸患。

181、真人都有护法。

按:人当阳气(或正气)盛时,邪气(或阴气)便无法靠近;如阴气盛时,邪气便可趁机而入。例如,古代的高僧,当戒律精严,性光显耀时,所有的冤孽债主无法近身。一旦七情顿现,堕入尘劳时,护法神必然远离,邪祟便立即趁机报复。所以说“真人”才有护法。当其心身堕落,失去“真”时,当然就没有护法了。

182、心界可看这一头,意界可看到那一头。善于教人的人,是要看对方到什么程度,明应当说五句就可以使他达到目的,然而他仅能接受三句,那两句就不能说了。你若一回都说出,他接不去,你说的话他也恍惚了,时间长了,你也恍恍惚惚地失掉了。我知道这火候,所以我善于教人。

按:心界人私心重,我相深,所以只能看到自己这一头,看到事情开始这一头;意界看的比较全面,所以能看到对方那一头(即达透事情的因果)。凤仪先生教人,能知道对方心理与接受能力,所以因人施教,有的放矢。

孔子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183、“接命法”如接树(嫁接法)似的,收尾收在四大界上。以进为退,以退为进;让过有形的,得着无形的;得着有形的,消耗无形咧。

按:接命法即是“夺志”,夺古人的志,就像果树嫁接似的,他的结果可从四大界中反映出来。“以进为退,以退为进”,增进了后天有形的(如贪求财产地位等),但在先天(天命德业等)上却是退步了;反之,让出后天有形的(舍出财产为公益),却增长先天无形的(天命和德业)。世人多在有形和无形之间本末倒置,其结果天壤之别。从这里便可看出迷和觉的分水岭。

184、有争就是偏。我怎能有这种惊人的大力量呢?只因我能自立,我能不怨人,不包屈、不后悔、不贪、不争、不搅。只这六样,行真了我便能有这样的成就,岂是还有别的吗。

按:凡有所争,争名、争利、争财、争功、争理、争情等等,心就不正了,不正就是偏。自立是自己主宰自己,心不随外境所转。“不怨人”就能做到不动恼怒恨怨烦。“不包屈”自会随遇而安,不怕吃亏,不求报酬,勇往直前,永不退转。“不后悔”便能从现实出发,自强不息,不悔恨失去的一切(如机会、财物、金钱、爱情等等),便不能自我折磨。“不贪”就能做到不动心,永远知足常乐。“不争”就能断除烦恼,了却循环。“不搅”就没有敌对面,心地永远坦荡。这六样都能做到,便是超尘拔俗。了脱生死的圣者了。

185、瓦盆坯子(没经过窑烧的)盛干东西也行,可是一遇着水就要颓了。不成的人见钱(钱属水)就动心了,和瓦盆坯子坏了是一样的。所以修道的人,打不破财关成不了道啊!

按:钱的诱惑力最大,人们为了钱财,昼夜奔忙,不知有多少人,因此而丧品败德,走向犯罪。修道的人首先要去掉贪心,所以佛家把贪字列为三毒(贪、嗔、痴)之首。能否打破财关,是衡量一个修道者真与假的重要标志。修行了多少年,但没能经过实际考验与锻炼(像没烧过的盆坯子),一遇金钱便动了心的人,是必要堕落的,虽然有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必将毁于一旦。

186、凡是贪财的都是忤逆。

按:子女对父母大不孝者称为忤逆。钱财是世人所共好的东西,怎么能说贪财是忤逆呢?这是心界人的疑问。如能认真探讨一下,便会理解的。人的元性都是光明澄澈、妙用无穷的。那么为什么不明了呢?只因为纵情恣欲,迷于财色而蒙蔽了天性,堕落深渊,竞而糟蹋了父母给的宝贵生命,不正是大不孝吗?所以说贪财的都是忤逆。这乃是提到了高度来认识,是修道者应有的觉悟。

187、人须要知道个人享的是哪界的福,遭哪一界的罪,受哪界的苦。

按:使脾气的福,先生说那是“阴朝的福”,也就是身界的福。实际不是福,而是一种罪过。至于为了众人造福而受的挫折,是志意两界的苦,他们问心无愧,所以苦后必乐。以心身两界行事而受的罪和志意两界做人而受的苦,二者有本质上的不同。前者是罪恶行为应得的惩罚,后者是仁人志士必然经过的考验与锻炼。所以一个人享福、遭罪或受苦,却有境界上的不同。如意界是享“善有善报”的福,志界是享“一切无说”,“道法自然”的福。

188、自己若这样说,我怎不如他呢?这句话,就是志界人的一个大漏。

按:学道是要从个人的现实基础出发,按步行去。如果说“我怎不如他呢”,这便是贪高要好,受虚荣心的驱使。比高低、分上下,重表面,是学技能,求知识的心态。而学道者重实质,脚踏实地,不求人知,纯属心性上的功夫,所以一和人比高低,便落心界,正是志界人的大漏。

189、世道之坏,是由于明白人看不起愚人坏的。明白人嫌恶愚人无用,侮辱他,打骂他,愚人也就越发愚了。但愚人的罪,无形中又加到明白人身上。世人还不知道呢!

按:托起愚人是志界人的行为;爱护愚人是意界人的行为;瞧不起愚人是心界人的行为;欺侮愚人是身界人的行为。

190、打死我,也不怨人。

按:“打死我也不怨人”和“杀了也不动性”是一个意思。只有修行达到了最高程度,方能有此境界。如释迦牟尼过去世被割截肢体,毫无怨气,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复活后,仍救世人;古希腊伟大哲人苏格拉底被冤枉地判处死刑,无怨无悔,视死如归,泰然自若;凤仪先生曾被残酷屈打,毫无恨怨。这绝不是他们胆怯、懦弱,相反的,正是显出他们巍巍不动的崇高伟大的志界形象。

191、人能志诚无我,圣佛的灵立时就来投入,我也就是圣佛了。人必得能和圣贤仙佛接气,才是先天。

按:所说的“圣佛的灵立时就来投入”,是说明和圣佛合一了,心性与圣佛已打成一片,其中间没有任何障碍了。这也是和“圣贤仙佛接气了”。但关键在于“志诚无我”,志诚就是无私心无我相,后天的污垢彻底清除,一切无说了。

192、气是阴,火是阳。谁使你不乐意呢?就是他们两个。志是能化它们的。

按:此处的阴阳是指相对的二个方面,非性理上的阴阳。常人都被气和火所奴役,不是生气就是上火,所以才生灾长病。其实,气火都是来自于看他人的不对或贪得无厌。用志当人,是能定住位,能掌握住自己,不被外境所转移。看破一切,放下一切,所以能化除气火。

193、诚意要看你怎样诚,你要在进时诚意,诚也白诚,必得在退时要诚意。

按:诚意,是生出来意念后能静下来,才能诚意。如果意念纷飞而不知止,怎能诚意?所以必把那些心急似火,竞相拼搏的劲头止住,退回来,才能诚意。

194、今人不达对方的意,偏要管人,要叫对方像我,所以很费劲。

按:不达对方的意,就是不懂得对方的心理与意向,只是要求对方,要像我想像的那样。我愿意的事情,也要求对方去做;我烦恶的人,也不愿意他去接近,凡是我所喜欢的,也让对方喜欢。总之,要求对方处处都像我。这种现象常发生在亲人近人之间,尤其是夫妇间更是如此。不考虑他人的心意和接受程度,只是一味地按自己的主观要求别人,结果常常事与愿违,彼此都很苦恼。

195、意是知足的,挨打也知足,挨骂也知足,知足就了啦。

按:意界知足,不是单纯在物质生活上知足,而对一切都知足。修道者必须如此。知足才能止住,才能不漏才能保持常乐。吃亏忍辱,是考验意界人的重要一关。受冤受屈还能知足常乐的,才是意界诚的表现,知足不怨,方能了因果,断烦恼。

196、用脾气办事,是和“因果”办事;用心办事,是和人间办事;用意办事,是和神办事;用志办事,是和佛办事。用什么字(哪界)有什么感应。

按:“和因果办事”就是发脾气,动肝火,正是和身界打交道,没出离地狱;用心办事,机谋巧算,正是在心界里沉浮,未脱离苦海;用意办事,是和神接茬,是意界,属天堂;用志办事,不用找佛,佛自然找你,不正是佛界吗!所以佛、神、人、鬼,都在自身求。

197、人定胜天,若是能定得住,天上地下的诸佛诸圣诸人诸物诸鬼,都来助你,不能定,神佛也没有法子。我和李子和朱允恭不立业,不挣钱,正是要定啊!

按:所说的“真能定得住”,是指定在道上,定在志上。如此,则佛神人鬼自能相助。古往今来,这样的事例很多。如历史上有些修行人,达到一定境界时,与佛菩萨的慈悲力相应,“机感相称,感应道交”,这样的实例是常有的。比如“老虎皈依”,“猿猴献果”等等奇异之事,绝非虚构。凤仪先生守坟时,竞有诸佛诸神都来相会,更为奇特的是茅庐的炕洞里有“巨蛇助暖”。所有这些,都是“入定”的感召。古人说:“道高龙虎伏,德重鬼神钦”诚哉斯言。

李子和让产,把悌道行真了,并能全心全意劝世化人,称为李善人。朱允恭真能立住三刚“为老人消因果,为世界正风俗”,尽了大孝,众称为“朱状元”。所以先生教他们也同样不立业(不储金立业)不挣钱,正是定在志界上。

198、一切事没有不是由因果上来的,事来时,要能乐哈哈地受过去,以为是当然,自然了局。若是受过而心不了,还含有怨气,这事虽然过去,将来必有逆事重来,正因为受而未了的缘故啊!

按:对待因果问题,重点在一个“了”字,“了”才能“挪界”。

199、人虽不在家,能把家人的道都悟明白了,全家终久能齐,这正是用志。

按:心中常格物全家人的道,把家人的道悟明白了,这叫心存道理,心存道理就属阳,阳气足了,家人自会逐渐转变。这正如阴暗角落的积雪,太阳不必特地去照它,但四季照常运转,到一定时期,积雪自化。所以用志正像阳光照化积雪一样。

200、人必和天合一,才是神。神是光明的,像灯一样,一室里挂一盏灯,无论它的光是强是弱,总能充满全室。若再设百千万盏灯,屋就越发亮了,但光与光之间,并不发生冲突。我因这知神在天地间,是无在无不在的,是贯满虚空的。

按:此处所说的神,是宇宙的真神,纯正无邪,而非一般低级的神祗,所以才能与天合一。

真神之间绝无抵触,光明澄澈,所以无在无不在,贯满虚空。

201、有人自言他家中不肯作善。先生道:不是你家不作善,是你不作善,你化人舍钱,人家本来不明白,你偏叫人家作,这正是你不善。你在家不把你的本分作善了,你家怎能信你。

按:人家不明白,他偏让人家信,很容易引起人的反感。其实,他不知从自己的本分上入手,把自己在家中所充当的角色,当好了,让人家佩服了,你才有化人的资格。

202、真人办假事也真,假人办真事也假;正好像正人读邪书也正,邪人读正书也邪是一样的。

按:戏剧都是演员扮的,这本来是假的,然而演到精彩处,可引起观众的共鸣,同哭同笑。这是什么道理呢?只因演员们真正“进入角色”,演真了,所以能引人们的真实感情。这不是把“假事”办真了吗!又如先生提倡“认母奉养”的“大同”之道,虽然不是亲母子,但做到“不独亲其亲”,结果与亲母子毫无区别,这不也是“真人办假事也真”了吗!与此相反,有的亲母子,老人到晚年却无人奉养,这不是“假人办真事也假了吗!”

读书也是这样,比如正人读低级趣味的书,却能从书中吸取反面教训;与此相反,邪人读正书,却要从书中吸取为我所需的低级情节,或吸取损人利己的阴谋伎俩,这不是“正人读邪书也正,邪人读正书也邪”吗!

203、人们舍了自己的本,而去求佛道,这好像把树砍倒,而求这树还能枝叶茂盛是一样的。像冬天砍倒的树,春天也可以发芽,但终不能长大,人哪如在本上成呢?

按:“本”就是你现在的本分。当下你所充当的角色,如当父亲,当丈夫、当儿子、当妻子等等,以及在社会上的职业和工作,都是本当下你应干的事和工作,都没干好,却想成神成佛,这不是舍本逐末吗!先生常讲“黄瓜在黄瓜上成,茄子在茄子上成”。佛家讲“人成即佛成”,即是此意。人都没会当,妄想成佛,岂不是欺骗自己吗!

204、我在道里,道在我里,是一时也没离开。

按:用道的标准来净化自己的灵魂,存心行事处处合于道,便是“我在道里”。到在不必特意用道来严以律己,便自然不违于道的时候,如孔子的“从心所欲不踰矩”,完全与道合一,就是“道在我里”了。到这种境界时,自有无法用语言文字来形容的妙趣!

205、人不到“自立世界”,不能成自立人,什么时候也不能出苦。

按:自立,一般的理解是在经济和生活上独立,不依赖他人。然而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自立。不论在富裕优越的条件下,或处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都能做到不动摇、无怨尤、不气馁、不变节,这才是真正的出苦。所谓“自立世界”,是指造成自立的心态和自立的环境,则其自立品格便会更有保障。

206、当进则进的是志,当退则退的是意。

按:为了济人之危难,勇往直前,即是志;当功成名就之时,不居功自傲,能激流勇退,把功劳让给他人,即是意界。

207、一草一木一物,无故的伤害它,就是失忠恕之道,就伤天地之和气。

按:古人说:“尽己之为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谓之恕”。无故伤害一草一木一物都有失忠恕之道,实际上,也正是伤了自性中的“仁”。从宏观来讲,有伤天地的太和之气。《易》曰:“保合太和,乃利贞”。朱熹注:“太和,阴阳会合冲和之气也。有此冲和之气,万物才得以繁茂生长,各得其性命以自全。”

208、我学道先学损,学穷;他人都学高,学着讲学问,所以都没赶上我。

按:学损、学穷,正是损去不利于学道的后天障蔽。“空出来”,才能存道。学穷是矮到底,实际正是起步高,一开始就定在志上,从“无”开始,心性中的障碍少,有利于净化,有利于道业的成就。结果,先生远远超过他人,其原因的实质就在于此。

209、佛以志为主,纯阳,在儒曰圣人,无人无我;神以意为主,阳中有阴,为公,在儒曰贤人;人以心为主,阴中有阳,即是凡夫,是常人,为私;物以身为主,是纯阴,完全为私,是物。此处的阴阳,非生理和自然界的阴阳,而是性理上的阴阳。这四种境界是凤仪先生通过一生的实践而彻悟的,是客观存在,是发现,而非创造。为人类指出四条不同的去路与归宿,是出离三界,了脱生死,超凡入圣的大道。

210、我从前为救杨柏,曾学“羊角哀舍命全交”的故事,哪知羊角哀之灵真的来助我。所以我做一事学一古人,再做一事,再学一古人,事事皆学古人,夺古人的志,则我们的性中,即含有多数古人的灵光,做起事来,也就有多数古人相助呢。古人的名至今犹存的,即古人之德和灵依然存在,那是一点也不错的。

按:古人的灵犹存,即古人的信息犹存,宇宙是个巨大的“信息库”,存在着无数的各类信息。凡是在历史上发生过的事件,人物及其学说等等,其残留信息无不潜存于这巨大的信息库中。更有层次高者,如圣人、佛祖,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些信息可与人进行着无法统计的信息交换,从而影响着人们的生命性质。由此可知夺古人的志与古人相接是确实存在的。

211、志属水,意属木,心属火,身属金。

按:志与道是合一的,上善若水,水主智慧,故曰“志属水”;木主仁德,有大爱力,能含容一切,故曰“意属木”;火是照亮的,明达一切,是非分明,故曰“心属火”;身是行道立功的,是受心性支配的工具,可完成一切任务和工作,故曰“身属金”。

212、三界不清,四界不定位,好像还关着门。三界清神能进来,四界清圣能进来,五行转啦,道能进来,五伦的人也都进来啦。

按:性心身三界都清了,就可与神搭茬,与神合一了,所以说神能进来。四大界分清了,处处以志为主,不用找佛,佛自然来找你,这是与圣佛合一了,所以说圣能进来。五行推转了,伦常都圆满了,应尽的道不亏了,所以说五伦的人也都进来了。

213、四大界和三界都是立着的,五行是平推的。比如当父亲的,得明白儿子道,男人得知女人(妻子)的道,天盘地盘人盘,一界一界的推,三界若都推开,自然就出佛了,达到志界就是佛。

按:三界性心身,四大界志意心身,都是上下层次不同的关系,所以说是立着的。五行,在家庭来说主要调正人与人的关系,其中不外孝悌慈(包括夫妇道)三个环节,这三样都行得圆满,五行圆转,便是三盘都推开了,三盘齐转了。如此三界俱足,能以志为主,便可升华为佛界了。

214、人都念己成的佛,佛反而不理他。我念未成的佛,使他成佛,才是真念佛。谁是未成的佛呢?世上人都是。我劝他尽人道,就是念他成佛呢。

按:“我念未成的佛,使他成佛。”这是先生的自述,对我们常人来说,必须首先念自己的佛(自己的人道行圆满),才能念他人成佛,即从做人开始,从性心身上下功夫,按佛的教导存心行事,把人道尽圆满,即“人成即佛成”了,成己方能成人。

215、我们人能定得住,助者固然是助你的,搅者也是助你的。但看你是否能定得住。

按:是助人,还是搅人,其中的关键是看你能否“定得住”。能定得住,搅人的可变为反面的助力,考验你,磨炼你,为你增加分量,使你增长智慧。如果你定不住,搅人者不仅不是助力,反而雪上加霜,成为妖孽了。

216、到意界的人,还得迈大步。像我手中无钱,就敢接办“善德当”,这正是迈大步。

按:凤仪先生于清光绪三十四年,为了解救万民的困境,大胆地接办歇业的“永庆当”,更名为“善德当”(详见王凤仪年谱)。又如朱循天本是一介书生,没有土地,既不懂农业生产,又不懂经济管理,竟敢创建“道德新村”,以落实凤仪先生的遗志,也正是“迈大步”。

217、隔界如隔天。

按:四大界每界之间的距离是非常大的。如身界人是破败的,吃喝玩乐,尽量地挥霍,有多少财产,也不够他败散的;心界人贪得无厌,越多越好,是聚财的;意界人是讲让的,有多少财物,他都要布施给他人,志界人是无人无我的,人我一体,一切无说。身界和心界一散一聚,正是背道而驰,越走距离越大;心界和意界,也是一聚一散,心界聚财,而意界是向外“散财”(布施),把好处和功劳让给他人,自己才感到欣慰,所以心界和意界的差距也是非常大的;意界虽然是讲让的,但仍有我相,到志界就无人无我之相了,所以意界和志界之间的距离仍然是很大的。这是从每一界人的行为上看出他们的差距之大,若从心性和言语上来看,他们之间的距离就更大了。心界人所讲的道理,身界人不能接受和理解,意界人所讲的道理,心界人也是无法理解的(比如布施),志界人的心理,意界人也是不能完全理解的。所以先生说四大界之间相距都有“十万八千里”,“隔界如隔天”。由此看来,欲“挪界”必须有极大的决心、坚强的毅力和功德的积累。

第四篇:

伦理概述

《三界篇》开始便提到了,性命哲学(三界、五行、四大界)是凤仪学说的主体,家道伦理是其学说的重点。

人都生活在群体里,在群体里就必然产生人我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久而久之,便形成各种不同的规范,使人们能够和谐相处。这些规范,就成为人们必须遵守的道德准则;一旦有人违犯这些道德冷则,必然引起众人的反感和谴责,严重者,为国法所不容。由此,而产生了各种道德准则。这便是孝道、悌道、慈道、夫妇道等等伦理道德之所由生。古人称之为“伦常”。

古代圣哲为人们提出许许多多做人的准则,但是随着人类的进化和时代的变革,这些准则也不能不有所革新和变化。

凤仪先生所阐发的家道伦理,不是完全沿袭古人之说,而是赋予了新的内容。譬如提出推倒古代“三从”之说,反对买卖婚姻,主张孀妇也可以再嫁,妇女自立等等。又如阐明“找好处”“认不是”是解决家庭矛盾的两大关键,“化性”是心身健康、家庭和睦、拨阴取阳的无上法门,等等。都是简单明了,行之有效的。

先生说:“道是相对而生,绝对而行的”。所谓相对而生:例如,有父母才有子女,有子女才成为父母,由此便产生“父子道”;有丈夫才有妻子;有妻子才当丈夫;有婆母才有媳妇,有媳妇才当婆母。如此等等。所以说道是相对而生的。所说的绝对而行,即个人应尽个人应行的道。为父的不问儿子孝不孝,而尽为父之慈道;为儿子的不问父亲慈不慈,便要尽为人子的孝道;为兄的要尽为兄之道,为弟的要尽为弟之道。只要尽到自己应尽的道,而不问对方如何。但求自己,不要求对方。这便是尽道,而不是“要道”。先生说:“父母尽慈,子女尽孝,兄弟姊妹尽悌,这叫作尽道。要反过来,互相要道,就大错了。自动而尽的方是善,若是互相要,便成恶了。今日家庭,所以不和,因为要道的人多,尽道的人少,如同讨债的人多,还债的人少,哪能不争吵呢”。所以行道的关键在于求己。

根据凤仪先生有关伦理的语录,从孝悌慈,夫妇道,妇女道,家庭教育以及其它方面的伦理道德进行阐述。

一、孝道

先生说:“人的大本就是一个孝字”。古人说“百善孝为先”。儒家为了发扬孝道,特为写了一本《孝经》,可见中华民族,对孝道是何等重视!不过,人们对孝的概念,理解有所不同。先生说:“尽孝的不必常侍庭闱,才算是孝。若能立身行道,虽然离家万里也是尽孝。孝子行事是纯粹本乎天良,违天良就不是孝子”。所以尽孝不一定总在父母身边,在家在外都可以尽孝。这样人,在社会上也必然会忠于职守的。

先生所讲的孝道,包含孝身、孝心、孝性。供养父母衣食住,这仅是孝身。孔子的学生子游问如何尽孝?子曰:“今之孝者,是为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有敬何以别乎?”孔子说的大意是:“现在为孝的人,只是说能够供养父母饮食就行了。就是狗马,都能得到饲养,如果内心对父母没有诚敬之情,那供养父母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论语》)。

对老人的心情理解是非常重要的。人老了,心有余力不足,心中牵挂的事情更多了,总是放心不下。如果对老人的难处不理解,不体贴,只是嫌老人多管闲事,说话好罗嗦。为子女的很反感,动不动便刺伤老人的心。这样,很容易使老人产生伤感,即便给老人做再好的饮食,老人也不感到香甜,心情也不愉快。这便是不能“孝心”的缘故。

先生说:“儿女尽孝,老人有错,必须给补上,这才叫真尽孝呢。我母亲在世的时候,因为怕家族欺负,不敢奉养老人,恐怕儿子们受累。我后来知道这一步错处,母亲死后,便将我祖父请过来,不但不要他的养老地,并且还负担他的债累,我也一定请,这才能补老人的过失呢”。当时虽受伯嫂母的难为,先生也坚决这样做了。不仅解决祖父的生活问题。同时更可以使祖父的心情得到安养,这是孝老人的三界。更为重要将母亲的亏孝处给弥补上了。所以“顺”不一定都是孝。

想要尽孝,必须有好的性格,光心好而性不好,孝道也行不圆满。比如儿女出于好心,说话强硬,把父母顶撞完了,使父母心里很难过,即使心眼再好,又有什么用呢?例如一位“孝子“,给老人买来许多水果和点心,因为老人把水果分给孙子们了,儿子生气了,便把水果收到一块给扔到垃圾堆里,气得老人暗暗落泪。这样能算孝吗?说他不孝,好像冤枉了他;说他孝,竟把老人气得这样。所以缺乏心性修养的人,孝道是尽不完美的。

人在社会上工作,不论离家远近,能够尽职尽责,出色的完成任务,不令父母挂念和操心,就是孝子。尤其一提到儿子或女儿,父母感到心满意足,十分欣慰,这样,比较庭闱这孝,其分量还要重得多呢!当然,父母衰老病弱之时,儿女能够耐心服侍,也是非常必要的。

子女孝敬父母是责无旁贷的,但是只是自己一个人能尽孝,还是不完满的,必须夫妻和谐起来共同孝敬老人,才能使老人更安心。所以先生说:“男子如不把内人(妻子)领在道上,能孝翁姑,教子女,纵自己十分尽孝,老人也不净心;女子结婚之后,不能助夫成德,虽然自己孝敬翁姑,翁姑也是不甘心,所以男女必须明道,才能尽孝。”

先生说:“在外边做事的人,常挂念老人,以为是尽孝,错了,那为思亲,不是孝亲,必将职分内的事,做得完善,那才算尽孝。因思亲而不能尽道尽职,未免重贻亲忧,深负亲恩,怎能算孝呢!”

父母去世,子女哀痛,是人之常情,但过分悲痛,以致伤害了身心,也是不应该的。先生说:“人当父母死时,都要痛哭流涕,以为是尽礼,其实是一种无益的事。若是有道的经过这一番痛哭,也要损去一半道力。父母今生作善,来生还是作善,又何必痛哭呢!若有哭的心倒不如立志成道,父母和九祖都得到超度了”。允恭道:“孔子说:‘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那是什么意思?”先生说:“孔子的话,是因时而发的,不那么说,不能合乎那个时代。假使他生在现世,他也就不能那样发言了。”孔子那个时代是极重礼仪的,所以那样说。

先生说:“如把人情割断再去尽孝,那才是佛国的孝子呢!”这是孝道最高层次的要求。当然,有很多人是无法理解和接受的。

所说的“割断人情”那是从思亲忧念,牵缠挂碍的状态中解脱出来;所谓“佛国的孝子”乃是立身行道,达到尽人合天,了脱尘寰的境界。这样,才是孝道的究竟。

二、慈道

“上爱下曰慈”是古人对慈的解释。在此专指父母对子女应尽之道。父母对子女除了负养育之责而外,更为重要的是对子女培养教育。正常人爱孩子是不学而能的,所以无需谁来赞许,不过有许多做父母的极易流于溺爱。爱的过分,便可能害了孩子,且贻患无穷。比如从小娇生惯养,到应该自立的时候,还处处依赖父母,这实际是把孩子害了。

先生说:“老人给下辈人预备许多财产,这样人不是慈爱子孙,正是欺侮子孙,他以为子孙不能谋生,无力吃饭,所以大事准备。对外人刻薄悭吝,专为子孙积蓄,子孙任何经验也没有,就知道吃喝玩乐,到后来真落到没有饭吃不能谋生了!”这样的老人,不仅不是慈爱,恰恰是把子孙坑了!

更有甚者,贪来不义之财或贪脏枉法来的钱,留给子孙,先生说:“这种财产留给子孙,和留毒药给子孙有什么不同,自己造孽,儿孙受罪,真是自作自受!”

人们都知道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那么家庭的真正宝贵财富不是金银财宝,而是培养出理想的孩子。如果没有好的下一代,即便有再多财产,也不够儿孙的挥霍,反而成为他们走上罪恶道路的催化剂。所以儿孙的命运,不在于父母是否留有更多的财富,而是看是否有良好的教育。所以更为关键的是家庭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也是极为重要的老师。父母的言行动作对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身教胜于言教。父母要求孩子不要做的事情,自己必须首先做到。比如教育孩子不要赌博,要远离低级趣味,那么父母必须首先做到不赌博,远离低级趣味。否则光教育孩子,自己不能以身作则,孩子是不会服气的。古人说:“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是确有道理的。

做父母的能孝敬老人,在生活的细节中,处处体现出尊敬老人,那么自己也会得到孩子的尊敬,这是最为明显的例证,也是最有说服力的。在此基础上,再教育孩子好好学习,敦品立德,自会收到理想的效果。这便是最大的慈。所以教和养是分不开的。

儿女在少年时,父母就应该以清正廉洁之道灌输给他(她)们,免得到成年时误入岐途。先生说:“现在当父母的,拿血汗的金钱培养子弟读书,把子弟培养成了,也作官了,拿回来的钱多半是贪脏卖法的钱。拿血汗的钱而换来孽钱,真是赔账得很!”待造成恶果之后,悔之晚矣!难道这样的实例还少吗!这,父母不能说没有责任。

常言说“棍头出孝子”,这话是极无道理的。试问古往今来,哪个有成就的人是父母打出来的?往往父母打孩子,都是因孩子犯了错误,生气了,才打孩子。实际是拿孩子泄愤,不是教育孩子。孩子当时害怕了,过后又忘了。这叫“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

民国十五年九月,在长春开家庭教育大会时,有一天,女义学的学董们有认为打得对的,也有人认为不对的。最后请问先生,先生说:“我是庄稼人,举个庄稼例子,种地时,谷种要是着了热,你们说种下去能不能出呢?”有人回答说:“能出”。先生说:“出是能出,可不能结子啦。因为谷脐着热,长出来的苗一定不好。人也是一样,父亲的性情乖张,子女准不听话;母亲的心要不正,子女的品行不端,这全是先天受病。他现在把儿子打死,也没有用啦!要研究胎教,才能明白这个道理。”

先生说:“打骂孩子是四大恶风之一”。(四大恶风包括打骂妻子,打骂孩子,兄弟争分财产,走人情来往。)

理解孩子,掌握孩子的心理,才能教育孩子。不了解孩子的心理活动,父母只是一味地严加管教,不能对症下药,常常是浪费了语言,浪费了情感,孩子不仅不能接受,反而会产生更大的逆反心理。小孩心中无小事。大人只知道按自己的想法去要求孩子,往往事与愿违。

农夫种地侍弄小苗,必须懂得小苗成长的规律,如违反了它的规律,庄稼一定长不好。培养孩子,绝对不是“有奶便是娘”那么简单,培育孩子并不是单纯养和爱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教的问题。西方有一位哲人说的好,“爱护子女,连老母鸡都会的”。所以要做一个合格的父母,如何教育子女是一门最大的学问,这也正是把慈道列为伦理道德中重要课题意义之所在。

子女长大成人之后,父母怎样算慈?先生说:“儿女是世上的,有了能力应给世上服务。要是因为父母,把子女累在家里,在子女方面是小孝,在父母方面就是不慈啦!”

三、悌道

古人说:“善事兄长曰悌”。在此则扩充为兄弟姊妹之间,和睦相处,亲敬友爱之道。即是悌道。兄弟姊妹本为同一父母所生,所以孝敬父母,就得和睦兄弟姊妹。悌道也是出于天性之自然。孟子说:“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所以孝悌都是天性所固有的。如人在幼童时期,同在外边和小孩们玩耍,如果有人欺负他哥哥,弟弟一定要帮着哥哥,谁教他这样呢?这便是天性之自然。即使弟弟无力帮哥哥去打对方,也一定在旁边哭泣。然而弟兄长大了,便不一定那样亲热和睦了。这是为什么呢?有的人认为父母偏爱了,生嫉妒心了。尤其结婚之后,便明显地分心眼了。

兄弟之间不和睦的主要原因,不外袒护妻子,或争分财物,或妯娌间相互矛盾。尤其是为了争分财产而打架斗殴,更有甚者,引起同室操戈,后果不堪设想。其主要根源,不外乎受贪心的驱使与性情的暴烈。什么兄弟本是一母同胞,情同手足等等大道理,完全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惹得老人生气上火,痛心疾首,毫无办法。由于兄弟失和,当然妯娌不睦。为了争分家产,有伤天伦,这样的夫妻还想培育出理想的下一代,岂不是缘木求鱼!

致使老人哀叹晚年之凄凉,儿子们轮流供养,生活得不到安定,经常面对晚人难看的脸色,实无异于乞讨,这不是由于悌道不尽而累及孝道吗!

欲尽悌道,其关键在于一个“让”字。朝阳县李子和是尽悌道的典范,他相信凤仪先生的话,曾三次让产给哥哥,无怨无悔,以全悌道。先生道:“李子和因为把悌道行真了,所以后来有那么大的光辉。”

先生说:“道是在于对面,其在自身为本,本立道自然生。为兄的,但问兄宽否,不问弟忍不忍,为夫的但问自己义不义,不必问妇之顺不顺,这样就是‘本立道生’”。

姊妹之间,也同样有互相爱护,彼此关怀之悌道,使父母放心,不牵挂,正是直接尽悌,间接尽孝了。

四、夫妇道

男女结为夫妻成为家庭的核心。虽然有父母,子女、兄弟,但真正长时间生活在一起的,还是夫妻,所以家庭中的主要问题,如和谐与矛盾,快乐与苦恼,多数是源于夫妻关系之中。《易经》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古人往往把男女与天地、日月、阴阳并提,可见古人把夫妻之道提高到何等重要位置。孟子也非常重视婚姻,曾说:“男女居室,人之大伦也。”古人为什么如此重视夫妻关系呢?凤仪先生说得很明确:“夫妇为人伦之始,造化之基。”人类有夫妻,除了为组织共同生活的家庭,仰事俯畜,服务社会,更为了繁衍后代。所以夫妇之道,非常有研究的必要了。

婚姻的质量决定家庭的质量,家庭的质量决定下一代的质量。这是千古不易的一条真理。人们只希望有好的下一代,但不能注重自身的素质与品德上的提高,也不过是空想而已。

结婚把一男一女溶合为一体,不等于把两个半圆合成一个完整的圆,而是取长补短,相辅相成。在成婚之前,就必须都有个正确的思想基础。

有的人结婚,只是为了一己之享乐为主,仅从外貌的美丽作为选择配偶的标准,而忽视内在的精神素质,基感情极为脆弱,难以持久的。因为一个人美丽的容貌,是经不起岁月的剥蚀,时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会磨损她们容颜的秀美。这时,夫妻的爱情又靠什么来维系呢?这便是厌旧喜新心理的主要根源。

至于以金钱、地位、权势为前提的婚姻,均属买卖婚姻范畴之内,缺乏稳固的婚姻基础。这些前提一旦失去了,夫妻感情便会立刻失去保障。这是典型的“可与共富贵,不可与共患难”的夫妻。

以道义相尚的夫妻,必须志同道合,打破财产、势力、地位、才貌等旧观念。即忠诚、朴实、心地善良、性格稳健、胸襟开阔、身体健康的男子与贤淑文静、通情达理、资性温柔、身体健康的女子,结为终身伴侣。不索彩礼,绝对崇俭。婚后,互不管束,互不依赖,男女自立,同甘共苦,互谅互助,为了共同人生目的而奋斗终生。

男子以刚正为主,性刚不动脾气,心刚没有私欲,身刚没有不良嗜好。女子以柔和为本,性从天理,心从道理,身从情理。打破古代的旧三从。要做到男刚女柔,所说的刚,绝不是刚暴,是刚正,所说的柔,并不是柔弱,而是柔和。所以男要领妻不管妻,女要助夫不累夫。

男女通过结婚,虽然溶为一体了,但是双方仍存在心理、性格、习惯上的差异,这种差异不可强求一致。爱情的力量再大,究竟不能把另一方变成完全和自己一样的人。结婚不是单纯的躯体结合,彼此心灵的交融,性情的接触,感情的深化,千变万化,是非常微妙的。婚姻之中,蕴涵着苦乐悲喜。夫妻相处,强求一致,反而使差异扩大;过度亲密,反而造成疏远,物极必反。俗话说“淡中滋味长”,就是这个道理。那些不能“存异”,而将自己的想法,习惯强加于对方的人,势必会产生许多误会和苦恼。所以夫妻间要长短互补,刚柔相济,有个磨合、互相适应的过程。凤仪先生说:“能会对方的道(即对方心性行为变化的规律)就叫作达彼岸。”又说:“看男人的心就可以知道他女人甚么样,看女人的意就可以知道他丈夫为人怎么样。”

夫妻应有各自的独立性,而又配合得十分默契,恰似由于各自独立的两根琴弦,方能奏出美妙的乐章。刚柔相济是先生讲夫妇道的重要原则。世事很少由于单纯的刚或单纯的柔而能成功的。刚柔也可说是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因素。阴柔之文彩,是美的表现,阳刚之健美,是美的核心。如此夫妇方是真正的平等。假如两个演员,都要当主角,谁也不当配角,这台戏如何能唱得下去!

大而国家社会,小而工商团体,无不是以刚柔相济为用,方能取得最后成功,千百年来,历史昭然。何独作为人类社会细胞的家庭,而能例外!

假如男人性情粗暴,女蛮横不讲理,他(她)们所组成的家庭怎么会幸福,又怎能培育出理想的下一代?在日常生活中,用恨怨恼怒烦来支配他(她)们的言语和行动,则夫妻和睦,父慈子孝的家庭,又从何谈起?由此看来,男人刚正,女人柔和,才是家庭幸福的保障。然而欲做到刚正与柔和,又必须从先生常说的“去习性,化禀性”作起。

孝悌慈是家道伦理中的主要环节。要想把这几条道尽得圆满,必须夫妻协调一致,夫要领妻尽道,妻要助夫成德。上孝父母,中和兄弟妯娌,下教子女,都是夫妻直接应尽的义务。夫妻和睦,家庭才能和睦。所以说夫妻是家庭的核心。

培育好的子女,提高下一代的素质,不仅是父母的希望,而且是人类的最大的心愿。这就要求夫妻必须注重胎教,尤其是要研究好胎前教育。无数事实证明,孩子的性格与智力,在很大程度上是来自先天因素。先天遗传因素是内因,是根本的根本,后天环境的因素与教育是外因,是个性与智力发展的外部条件。二者缺一不可。然而先天因素是不太好改变的,而后天因素全在环境与教育。夫妇之道,涉及到人类的素质,所以先生才说它是“人伦之始,造化之基”。

五、妇女道

“姑娘提满家,性如棉,志为根;媳妇托满家,性如水,意为根;老太太兜满家,性如灰,志为根。这几句话是你们女界的真道,你们就应该本着正道去作。”这段话是凤仪先生为妇女明确提出的必行之道。话非常通俗浅白,但真能做到圆满是很不容易的。故万不可以为土俗无味。

妇女在家庭中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它是家风形成的主要因素,培育理想的下一代的根本力量,是决定家庭幸福的源泉。“如棉、如水、如灰”等提法,虽然不是出自古圣先贤的圣经宝典,但确是行之有效的齐家良方。也是凤仪先生长期研究家庭道德的智慧结晶。真能照此做去,家庭未有不和乐幸福者。当然,男方的有力配合更是不可缺少的。

1、姑娘道

所谓性如棉,即如棉之洁白,守身如玉;如棉之柔韧,不暴躁;如棉之温暖,不冷淡;如棉之绵长,恒久如一,不退志;如棉之平等性,一视同仁。志为根者,(志,即四大界中的志)立志不争不贪,(先生说:“志为根是不贪,性如棉是不争”)立志孝双亲,敬兄嫂,爱护侄男侄女,眼中有事,手中有活,多帮嫂嫂工作。立定志向,不为贪所动摇,这就是志为根的表现。不多嘴多舌,不挑拨是非,尤其在婆媳之间,不传闲话,不暗送“毒药丸”,只能化解矛盾,平息是非。使家庭转苦恼为和乐,使人位之间的情理、道理以及天理都得到提升,这便是姑娘提满家的实质。

女人为齐家之本,清国之源。姑娘道研究明白了,是正本清源。先生说:“姑娘是世界源头,源头不浊,水流自然清洁。”所以他的最终目的是“振兴女教,重立人根”。但这并非只是空喊口号,而是从清末时期就倡明妇德女道,首先创办义务女学,让女子读书明理,培育理想的下一代,诚可谓得治世之本也。

世上有了受过道德伦理教育的姑娘,出阁之后才会成为贤惠的媳妇,只有贤惠的媳妇,才会当好母亲,培育出良好的孩子。如此,则改变世风,提高人类的素质,才有希望。这乃是正本清源之千年大计。

2、媳妇道

研究姑娘道,是女子立身之本,姑娘道明白了,立下一辈子的根基。媳妇是来自姑娘,但和姑娘道大不一样了。媳妇在家庭中,要上孝公婆,中和妯娌,下教子女,还得助夫成德。媳妇要性如水,意为根(意,即四大界中的意),托满家。所说的性如水,即如水之柔和,不急躁,不好高骛远,随遇而安,不生气,不怨人,如水之随圆就方,合味合色,如“水之利万物而不争”,托底就下。如果家中有愚鲁的人,必先在他身上着意,把他托起来。从而托起满家人的精神。

丈夫无论为农、为工、为商、为士、为官,为妻的首先是要助夫尽孝,然后按他的职业助夫成德。如丈夫是商人,当助其公平交易,货真价实,童叟无欺,以义为利,才是商人的道德。如丈夫是读书人,当助其勤学好问,志在希圣希贤,立身行道,扬名显亲。如丈夫是为官的,则助其忠于职守,爱护人民,清正廉洁,绝不贪脏枉法。如此等等,正是水利万物之美德。

所说的意为根,即知足常乐,不可面带愁容,并能屈己待人。在公婆面前,和颜悦色,对妯娌间和睦相待,对侄辈不离慈爱,再能心存一家人的好处,处处给人以温暖,则家庭必能和睦,家道必然兴旺,这便是意为根的体现。

心存孝念,再能注重胎教,找好处,认不是,自然会培育出理想的下一代。贤妻良母,一脉相承,故曰“家庭的质量决定下一代的质量”。

3、老太太道

人的一生,离不开三个阶段,由少年经过中年到老年,女子则为姑娘、媳妇、老太太。不明白道的,往往糊糊涂涂,苦苦恼恼地过了一辈子,明白道的则可痛痛快快,顺顺畅畅地走过人生之路。如能从童年就打好人生的基础,明确为人之道,肯定会少走许多弯路。人都愿意寻求一个理想的环境,但常常事与愿违。甚么道理呢?关键在于不明人生之道,即使环境再好,物质条件再充足,如果你不存道心,耍大脾气,争贪不已,是非不断,那么再好的家庭,恐怕也被你搅得乌烟瘴气,苦恼不堪。尤其是女人,不明伦理家道,在家庭中是最苦的。所以先生才提出姑娘、媳妇、老太太的各种规范,正是为了解除苦恼,增进幸福。

女人一生辛苦,费尽心力,老年家成业就,儿孙满堂,这时候就当老太太了,这个名称最尊贵。老太太要性如灰,志为根(志,即四大界中的志),兜满家。柴火灰是温温暖暖,喧喧腾腾的,温而不藏火,好比老太太气度温和而无火气。知足常乐,闲事莫管,一切无说。永不生气,平心静养,把一切家务交给儿媳妇管理。但交出去还得放心,若是交给她还不放心,常好叙叙叨叨不住声,不但自己操心,反而惹得一家人都不耐烦,这样老人总在苦中。所以当学灰之温暖沉静,万不可灰中带火。

志为根者,巍巍不动,对儿女放心,对家务放下,不受情牵,不被物累。然而对家中每个人应行的道,还必须格物,常存在心,当晚人问到时,及时指教,不问则不强说。倘晚辈人有了过错,老太太赶快兜过来,这正是行“不言之教”,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犯了过错的人一定感激老人,知恩改过。对孙子们常说他父母的好处,导致全家和睦,彼此感恩,全家和顺。欲云:“老太太炕头坐,一福压百祸”,正是说老太太为兜满家的福星。根深叶茂,本固枝荣。自会人财两旺,四季平安。

女人和男人所不同之处,男人一生始终是“志为根”,女人则少年时是志为根,打好基础,固住根本,不被情牵利诱,洁白如玉,结婚之后,则必“意为根”,生儿育女,仰事俯畜,应酬亲友,承担家务,所以要如水之柔和灵活,满面春风。否则,媳妇仍以志为根,冷淡对人,则家人外人都无法接受。到了老年,则仍回到志为根,是秋收冬藏时期,修心养性,缩本还原,以成道了道为主。女人是从“志”开始,中年以“意”用事,到老年仍归到“志”上,正是走了一圆。

4、婆媳道

在家庭中,婆媳间的矛盾,几乎是普遍存在的。婆媳不睦,最难心的是儿子,一方面是母亲,一方面是妻子,都是亲人近人。出了问题,有的时候,怪媳妇,也有的时候,怪母亲。为儿子的不能轻易责怪哪一方,更不能随便批评妻子,用压制的方法,只能加重婆媳间的矛盾。媳妇口服心不服,后果更为严重。然而对母亲无法直接责怪。在这种情况下,为儿子的只有用自责的方法,来缓解矛盾。归根结底,家庭的问题,只有各正本位,各行其道,“找好处,认不是”(即找对方的好处,认自己的不是和缺点),才是解决家庭不和的唯一方法。

会当婆母的,绝不可当着亲友或邻里的面说儿媳的缺点,也不可背地里讲儿媳的不是。媳妇当然也不可议论婆母的是非。婆母要知道媳妇的心理及其为难之处,要体贴媳妇,要像对待自己的女儿一样的关心,时间久了,媳妇也自然会对婆母像自己的母亲一样。儿媳妇有一点差错要容忍,要谅解,万不可吹毛求疵,抓住不放。如此天长日久,婆媳关系没有不好的。

婆母若不明白道,未先施恩,先揭短处,或以大压小,替儿嫌妻,总是使脾气管人。即使是个好媳妇,关系也不会处好的。所以“责己”是行道的关键。

为儿媳的也应多为婆母着想,须知道老人的心理,能调换位了想一想,辛苦劳碌,把儿子拉扯大了,娶了媳妇,只知和妻子一条心,对老人冷淡了,使老人寒心,老人能不难过吗?想到这里,儿媳自然会对公婆更加关心与体贴。其实,儿子夫妻和好,做为父母是高兴的,只要是不忘掉爹妈,父母就十分知足了。如此相处,婆媳关系怎能不好呢!儿媳尽孝道,婆母尽慈道,欢欢喜喜,家庭和乐,既显出婆母仁慈,又显出儿媳贤孝,日子哪能不发旺!

5、继母道

人的尽道都有个根。先生说:“为继母的道根就在先房子女身上”。母亲早去世,父亲再继娶一位来,就是继母。本来在家里当姑娘的本分,出阁后,就给人家当母亲,这在婚前必须有充分地思想准备,了解夫家的人位情况,及其相处之道。婚后,对前房子女,还得格外尽心。稍一差点,旁观的便说长道短。尤其是亲戚朋友,没有不注意的,都恐怕前房子女受屈。到了自己生了子女,更有前后的比较,看看对待孩子有无明显送别,这是一般人的心理。在当继母的,对前房子女,固然有心偏的,然而不可一概而论。只要当继母的抱道而行,内外如一,不单纯做表面文章,对前房子女的关爱,发自内心,日久见心,虽然不是有意求人知,但终久在亲友邻里间,自有公论。

在生活上,对前房子女和自己生的同样对待然而绝对不许打骂,虽然是好心,也必须掌握住尺寸,以免产生误会。只要拿出良心,教之以道,就可以了。大人无分别心,则前房子女,与自己生的子女,自然互相亲爱。等到儿子娶了媳妇,待遇上视如同母一样,只要我心真,儿女断乎不能假,将来必能尽孝道。语云:“一真一切真。”从此,愈可体现出真义了。

六、胎教

“胎教”之说,自古有之,据史记载:“太任有妊,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太任即《诗经》所说的“思齐太任,文王之母。”这是关于周文王的母亲注重胎教的最早记录。此后,历代医学家对于胎教,都有详细的论述。

人的喜怒忧思,悲观惊恐,可使气血紊乱,脏腑功能失调,孕妇便可直接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

科学家研究发现:积极的情绪会使血液中产生有利健康的生化物质,崦消极情绪则会使血液中增加有害的化学物质,如果是一位孕妇,与胎儿气血相通,必须要贻害于胎儿的。

人们都愿意生育聪明俊秀的孩子,但有时事与愿违,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好的愿望不等于好的行动,正如农人只盼长好的庄稼,而不改良土壤,不好好栽培,是同样道理。法国有句谚语说的好:“父母的品德是孩子的最宝贵财富。”这便是有力的说明孩子的先天因素是父母给的。

凤仪先生于清末时期就发现,改变人类素质问题是古往今来最重要的一门学问,可称千年大业。所以他提倡“胎教”是从创办女子义学开始,使女子普遍受教育,直到实行“崇俭结婚”。他常说:“讲‘母教’不如讲‘教母’”,即先教育未来的母亲。这就意味着“根本教”(胎前教育)和“胎教”的极端重要了。因此,他常用“翻转世界,重立人根”的豪言壮语来表达自己的远大胸怀。

先生认识到古人讲胎教,多行之于权贵富豪之家。为此他现在讲胎教,便力求寓于日常生活之中,是平民百姓均可做到的。

所说的根本教即胚胎之前的教育,也就是对未来父母的教育。如木之有本,水之有源,父母的道德品质,思想感情,至关重要,怀孕前的生活环境,特别是男女交感之际的双方心理与情绪,尤为关键。这种七情六欲的应时感召,对未来的子女的气禀形成,起到根本作用,所以叫作“根本教”。先生常把夫妻比作天地,男子应如天之清,女子应如地之宁。若男子性情乖戾,好动气禀性,是为天不清;若女子性情浮躁,恨怨多气,是为地不宁。这样,怎能生育理想的后代呢?所以先生说:“天清地宁,生孩赛如神童。”

很多事实说明人的个性与智力很大部分来自父母的遗传。那么同一父母的数个子女的个性与智力为什么各不相同呢?且有相差非常悬殊的?当然不排除后来环境的影响与教育的作用,但也有的后天条件基本无大差别,何以孩子的素质差距那么大呢?从凤仪先生所讲的根本教与胎教便可找到答案。他曾以自家为例说:“子女什么样,要看有儿女时(开始受孕时),父母的性子,心理,行为都什么样,就知道了。有我儿子的时候,正是我迎养祖父的时候(祖父四个儿子,十四个孙子,无人奉养),所以我知他必贤孝。”

先生又曾指出刘惠忱三个子女的素质与性格不同的生成来源:“生长女荣树时是心界(四大界中的心界,一心发财,专用心机),只知创业,人情很圆到,所以她花钱,你别不乐意,因你生她的时候,就是那么生的;生次女富久时,你的产业置多了,有脾气了,所以她也有脾气;生儿子富乾时,你们就办女义学了,一心办善德事业,所以他很听话。小儿子性情好,长女有心眼,次女有脾气,这是你的三界(性、心、身)生子女之源。”

由此看来,凡是多子女者,如能细心回忆,总结胎前与妊娠期的精神因素以及环境的顺逆便可查明子女个性与气质差别的根源了。

笔者多年来,用业余时间,做了一百多例同父母生的子女个性、气质和智力的差别与先天因素关系的调查。

例一、孙××,五十四岁,男,某市机关属员,有五个孩子,次子孙×,自幼聪明沉稳,心细多疑,从不用父母操心。升到初中后,话语逐渐减少,喜离群索居,后来竟变成抑郁寡欢,闷闷不乐了。参加工作后,过分小心谨慎。由于疑心,常常无中生有。例如,他的饭盒出锅后,有时别人就便给他带回来,他竟一口不动,准备拿回家,求人化验一下,惟恐别人给下毒药。但他从来不承认自己有病,不愿到医院就医。

据他父母回忆,次子孙×,先天在母腹形成阶段,适值一九五一年处在反贪污高潮时期,他父亲当时在某银行任会计,和他一起工作的主要人员,都是被打击的对象,已被隔离审察。因此,孙××虽然还很年轻,知道自己无任何经济问题,但也惶恐,成天低头不语,精神上十分紧张,同时也影响到妻子日夜不宁,忧虑重重,一旦丈夫下班晚归,她便忧恐的不得了。妊娠期因此患病多日。一九五二年次子孙×出生,他后来的气质与性格,不正是他出生前父母精神状态的反映吗!

孙家另外四个孩子的性格都很正常。(一九八一年其父孙××口述)

例二、戚××,女,六十岁,某市小学教师,丈夫冉××数年前即转到某大城市工厂工作。其妻戚××年岁大他七岁。生三个子女,性格与气质差距都很大。戚有两位母亲,她为嫡母所生,从小同她母亲即受庶母的气,怨气一直憋在心里,无处倾诉。结婚后,长子出生即是哑人(一九五О年生,原因不明)。

夫妻两地生活,年令相差悬殊,戚××对丈夫存有疑心,恐其在外另逐新欢,精神负担很重。此时正是怀孕二子的阶段。殊不知这咱情绪,正是其二儿子后来多疑心的先天因素。次子结婚之后,总是信不着妻子,有时妻子和某人说笑,过后他便和妻子打架,闹得全家都不得宁静,父母为此甚为苦恼。这种秉赋不是明显来自先天吗!(次子生于一九五二年)

第三个孩子是女孩,一九六二年出生,此时夫妻早已结束两地生活了。家庭和睦幸福,所以女儿聪明、心细、稳准、安祥,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干的很出色。

这三个孩子的禀赋,正是其母亲孕期的环境与内心世界的写照。(一九八二年戚××口述)

凤仪先生认为妇女受孕之后,胎儿居于母腹,与母体本属一脉,经络相关,气血相通,后日小孩之成长寿夭,智愚贤否,胎教至为重要。因此,孕妇必须清心养性,举止大方,注意栽培心地,克服私心杂念,努力涵养性天,化除气火烦恼。尽量做到不听争吵之言,诽人之语及怪力乱神之说,多读些有益心身之书籍。不看邪僻丑陋,勿观杀害凶暴,不见奇形怪状,严防吸取不良信息。

孕妇要经常保持喜气欢悦的情绪,如春风和煦之阳光,常常照耀胎儿,使胎儿茁壮成长。切忌以气禀性用事,谨戒悲哀,勿生忧恐。然而,欲做到这一点,并不是孕妇单方面所能奏效的,为丈夫者,必须认真合作,全心相助,方能成功。先生特别反对丈夫打骂妻子,他说:“骂女人是显威风,女人虽不敢还口,而恼气已存在心里了,打女人是属杀气,女人虽不敢反手相打,而恨气存在心里了。女人恼气恨气,既不能施展到男人身上,最后泄到子女身上(直接影响胎儿),子女既感受不良之气,世世相传,贻害无穷,这不是打骂女人的害处吗!所以打骂女人的罪过极大。”

某孕妇问:“我未来这个小孩能什么样?”先生说:“真着笑,你(包括丈夫)包的饺子是什么馅,你自己还不知道吗?何用问别人。”这个质朴无华的答复,却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它肯定了先天因素对子女的智力与性格的形成起到根本作用。当然,并不否定环境与教育的作用。

先天遗传与后天教育,二者缺一不可。如果先天条件好,后天条件不好,那么良好先天条件也会白白浪费掉。所以世界著名生物学家巴甫洛夫说:“婴儿出生三天后,再进行教育,就已经迟了三天。”

七、伦理其他

1、凡是有人群的地方,都会有伦理关系。这些关系所形成的规范,有的是约定俗成的;也有的是圣贤按道德伦理规定下来的;更有些是某些权贵人物硬性制定出来的,要求人们必须遵守。例如女人的“三从”,女人要从一而终,夫亡不许再嫁,等等。某些拜规陋习,是应该打破的。三从早已成历史的垃圾,无人理会。而女人守孀一事,凤仪先生并不提倡,他认为女人死了丈夫,有的可以守,有的不必守。先生说:“若是公婆年老,无人侍奉,儿女年幼,无人扶养,愿代亡夫完成孝慈之道者,可以守。如果公婆年壮,又有叔伯,再无孩子,自己又年轻,可以再嫁。其有不为孝慈复多情多欲,只拘于礼教,可再嫁。或亡夫生前浪荡奸邪,为害社会,死犹遗臭,更无守节的必要,应该及时改嫁。但是凡意志坚贞,或性好清静者也可以守。”

至于古代以守节为荣,先生并不提倡,所以不单独讲“孀妇道”。

2、民国十九年(一九三О年)先生在沈阳。一日,张作霖的五太太寿夫人问道:“现在男女平权,不准一夫多妻,怎么还讲嫡庶道呢?”先生道:“我本不愿讲这一条道,可惜现在的富贵人都困在嫡庶道上了,不得不讲,以救正之。”千百年来,富贵人家,多有纳妾之拜腐陋习。先生极为反对,曾说:“现在的男子没有良心的太多了,稍有能力就要纳妾,他的女人无论原来有多少好处也不顾了,所以我说这样的男子没有良心呢!”

一九一六年(民国五年),先生一贯反对的事,偏偏在他家里发生了。儿子国华在沈阳教书时,纳房淑贤为妾,先生得知此消息后,便用哈哈大乐的方法,以排除阴气。否则,只生怨气,丝毫无补于事实。然而,现实摆在面前了,怎么办呢?于是,先生便抓住这个契机,开始研究“嫡庶道”事先,虽然阻拦也无效,木已成舟,先生认为,这条道不研究明白,就成孽了。因此,便和同仁王云卿、赵品三、宋子贞等人表演嫡庶道。嫡庶之间,怎样相处,怎样感恩,当姐姐的(嫡妇)得知道妹妹(庶妇)是有恩德的。那么究竟妹妹有什么恩呢?其实这恩是明显的:原来的任务完全由妹妹负担过去了,生儿育女,以后家过得怎样,你也不用管啦,对丈夫方面,怎样侍候,你也不用管啦。人家替你来了,对于孝公婆,招待亲友,一切的事情她都替你办了。这么大的恩德,还不是恩人吗!

当年有许多被嫡庶关系所困扰的家庭,由于学习先生所讲的嫡庶道,而化苦恼为和乐了。尤其有些官宦之家,长时期受多妻之累,痛苦不堪,而闻道之后,得到解脱的,大有人在。在他们的带动之下,很容易开化一方之善风。因而在女义学的发展上,也起一定的作用。

随着历史的前进,纳妾的陋习,已逐渐被淘汰了。因而无需再讲嫡庶之道了。

3、孝敬老人是多方面的。譬如老人对某一桩事情没有真正的主张时,儿女就必需给拿主意。先生自述母亲去世时的情景道:“我妈死时,(先生二十三岁)家人都无心过年,我说不对,好好过年,我妈死,是升天享福了,苦算完了,活着是受苦。赶过年时,驴也生病,我爷爷就灰心倒志向了,说:‘马倒鞍子转,歪垮一齐来,你妈死了,驴也病了,日子算不能过了。’我说哪来的话呢,看看牛马经,我买一付药,驴也好了,人不能因事倒志。后来我父亲迷信夜报神,晚上供个碗,报告说,咱家人全得死,差点把我父亲‘报’疯了,我就把碗摔了,陪我父亲一床睡,报也不报了。那时我有真木,有主宰,不能倒志。”

假如不是先生有真主宰,都迷信起夜报神来,全家人惊恐万状,则其后果不堪设想了。所以先生有正知正见,为老人拿主意,使老人定住位,处之泰然,正是真尽孝了。

4、朋友之间怎样相处呢?人在社会上,不能没有朋友。先生说:“朋友居五伦之一,是托底的。君臣、父子、夫妇、兄弟,都有不能说的话,惟独朋友是无话不可说的,所以是托底的。”但交朋友也是有境界的不同,如孔子的学生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能指出他的过失的,是他最喜欢的人,便是他最好的朋友,才是他的真朋友。人处于危难之中,能上前来拉一把的,更可见出朋友之间的真情。

朋友有狭义广义之分,私人的交情,彼此相互帮助,相互勉励,不断向上,这当然是真朋友;还有更高层次的,即古人说的“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然而要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便是和而不流,相互受益,不受其害的择友原则。

一般人交朋友,多半着重在利益上,特别是看有势利的就上前,否则,便后退,这种势利之交,断不能长久,因为他交朋友的初心,就是势力眼。

至于那些不分是非善恶,一味滥交,吃喝玩乐,酒肉朋友,今天你请我喝酒,明天我请你狂舞,迷醉于低级趣味,深陷于花天酒地之中,而不能自拔。恐怕越陷越深,最后竟至身败名裂,悔之晚矣。难道社会上此类朋友还少吗!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随婆逐流,往往受损友之累。然而受累不可怨人家,是怨自己不明朋友之道。

其实交朋友的人未尝不明白,可惜明知故犯。明知是个“损友”,不能远离他;明知是个正直的朋友,而不能亲近他;明知花天酒地不对,而不能改,这便是不能自拔。

朋友有了过错,须“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劝戒朋友,劝到一定的次数,他不听就不要无休止的劝了。“朋友数,斯疏矣”。劝的次数太多了,就疏远了。这是古人的经验之谈。朋友有信,要忠诚,相互信任。首先自己要品行端正,再劝勉对方,才会发生效力,否则,自己不正,哪能正人!

5、随着历史的进步,人类已进入民主时代,虽然不讲君臣之道,然而还必须有上下的关系。上级领导下级,下级服从上级,是社会组织中必不可缺少的规则。人群中既然存在上下级关系,就必须有其相处之道。

上级必须处处为大局着想,时时关心大众的利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必然受到广大群众的爱戴,否则,“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同样,一个团体的上级,也必须处处以身作则,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廉洁奉公,下级方能心悦诚服,拥护上级。

下级要忠于职守,服从上级,认认真真,做好工作,尽职尽责;万不可阿谀奉承,谄媚上级。不然,即便一时得宠,而不是凭实力一步一步走上去的,基础极不牢固,非常脆弱,上级一旦失势,得宠者便立刻随之栽倒,往往上的越高,摔的越重。所以只有老老实实地工作,才是最为可靠的途径。先生说:“成人不在地位之尊卑,能力之大小,只要守本分,能尽职,便算是成人。”(成人即受众人赞佩的人)

相关推荐:

点击学习☞助人自助

善人道:王凤仪年谱

善人道

:王凤仪语录

善人道:王凤仪嘉言录

善人道:王凤仪性命哲学浅述

善人道

:性理疗病证验录

善人道:性理集成

善人道:家庭六步教育

善人道

:家庭伦理讲演录

善人道:请事斯语

善人道

让阳光自然播洒

善人道:笃行录

善人道:诚明录

善人道:性命哲学概要

仪圣·善人道连载中…

敬请关注

-TheEnd-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悉皆回向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