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研究】赵一凡 《中国与美国》第一章:美国的国家神话(完整版) 【专题研究】赵一凡 《中国与美国》第一章:美国的国家神话(完整版)【专题研究】赵一凡 《中国与美国》第一章:美国的国家神话(完整版)

【专题研究】赵一凡 《中国与美国》第一章:美国的国家神话(完整版)

请点击上方

关注!

copyright@作者授权本公众号,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作者简介】

赵一凡,70岁,江苏盐城人。文学硕士,史学硕士,哲学博士。1968年下乡插队,1970年入安徽大学外语系,1981年中国社科院研究生毕业,1989年美国哈佛大学毕业。1986年回北京工作,历任社科院外文所研究员,副所长,博士生导师,美国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著有《美国文化批评》《欧美新学赏析》《西方文论讲稿》《西部国情考》等。翻译《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爱默生文集》《美国历史文献》《美国赖以立国的文本》等。

第一章向导:亨利

史密斯

哈佛美国文明史系(

HistoryofAmericanCivilization

)始建于1932年。它与东亚研究、俄苏研究、欧洲研究,共同组成哈佛的区域研究(

RegionalStudies

二战后,哈佛美国文明史系的毕业生,就像蒲公英种子,四处飞散。在他们的协助下,美国州立大学,纷纷建立了美国研究系(

Dept.OfAmericanStudies

1950年,哈佛大学出版社推出史密斯(

HenryNashSmith

《处女地》的初版,受到欧洲学者好评。1970年,我老师丹(

DanielAaron

),作为美国文明史系的第一个博士,发表牛津版名著《左翼作家》(

WritersontheLeft

)。所以丹说,史密斯写出了“第一部让欧洲人敬佩的美国学经典”。

史密斯《处女地》

史密斯是我师叔,也是我攻读美国史的向导之一。由于师叔不爱照相,网上找不到他的照片。更奇怪的是,因其左翼倾向,坎坷经历,亨利的履历也很难查找。

这样一个闲云野鹤般的师叔,生在美国大西南的得克萨斯,死在大西北的内华达。他怎么成了《中国与美国》的第一向导?说来简单:我虽没上过史密斯的课,可我老师丹很器重他。在丹眼里,史密斯不仅是研究美国西部文化的杰出先驱,也是破解美国神话的第一位英雄。

《中国与美国》第一章,题名《美国的国家神话》。故此,史老师责无旁贷,就成了我研究美国的第一向导。

2《中国与美国》封面设计

根据得克萨斯历史学会提供的资料,谨介绍师叔如下。

1906年,亨利生于得州达拉斯,父亲是会计,来自南方肯塔基,母亲是阿拉巴马的农妇。亨利童年好学,1922年考入南方卫理公会大学,主修英美文学。他的启蒙导师,是麦克基尼(

JohnHathawayMcGinnis

)。麦老师是《西南评论》主编,也是《达拉斯晨报》的书评家。

亨利对西南乡土文学的强烈兴趣,以及麦老师对他的无私推荐,引起哈佛教授的极大关注。1926年亨利入哈佛,进修1年,喜获文学硕士。1927年回达拉斯,他开始在卫理公会大学英文系教书,同时协助麦老师,编辑《西南评论》。

1932年,因为介绍福克纳的一个作品,亨利得罪了英文系主任。系里将他开除,校长只好让亨利转去比较文学系,继续教书。1936年,亨利与艾琳娜(

ElinorLucas

)结婚,接连生了3个娃。从此生活窘迫,借贷不断。

所幸,哈佛还惦记这个远在大西南的乡土文学奇才,并在他穷困潦倒之际,再一次伸出援手。1937年,亨利考入哈佛美国文明史系,附带奖学金,1940年荣获博士学位。

1941年亨利毕业,返回得州,开始在得克萨斯大学教英美文学。1945年因鼓吹学术自由,他被迫离职。1947年他到明尼苏达大学,开创美国研究系。1949年麦卡锡反共,他又丢了教职。起因是,校方宣布开除一个美共党员教授,亨利打抱不平,发表《立法机构,共产党与州立大学》。

亨利离开明大后,失业3年,苦不堪言。绝望中,哥伦比亚大学历史系突然决定,向《处女地》颁发1950年度的班克罗夫奖(

BancroftPrizeinAmericanHistoryandDiplomacy

)。1951年,美国历史学会也隆重宣布,亨利摘得美国史学最高荣誉,唐宁奖(

JohnR.DunningPrize

1953年,加州大学主动聘请亨利,去伯克利主持英文系。亨利欣然前往。1968年,新左派学生造反,《处女地》备受欢迎。1969年,亨利当选现代语言协会主席。对此,美国史学家德芙托(

BernardDeVoto

)总结说,“作为美国史与文学批评的重大成就,《处女地》再也无法被忽视”。

亨利1974年退休。此后他云游美国各地,走访民间艺人,始终乐此不疲。1978年,他发表最后一部著作《民主与小说》(

DemocracyandtheNovel

)。1986年6月6日,亨利在内华达州考察时,因车祸不幸去世,享年79岁。

第一讲中美软实力评估

3山海关老龙头

作者按

2018年元旦,我在海口兴致勃勃,重写牛仔故事。为啥呀?只因哈佛肯尼迪学院政治学教授约瑟夫·奈(

JosephNye

),在中国发表《美国世纪结束了吗?》。依我陋见,中美关系史上,此书堪称划时代。

奈老师在书中,抛出一大疑虑,即中国发展迅猛,咄咄逼人,美国遇上了大麻烦!当时中国人并不清楚,麻烦有多大?后有高人指点:此乃一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读完新书,我在海口长叹:天真汉又进城了。还记得亨利·詹姆斯么?19世纪末,詹姆斯写出一套国际题材小说,描写美国人发财后,如何去欧洲观光,扫货,见世面。倘若得遇佳人,或是嫁入豪门,岂不很浪漫?

不料,欧洲所谓上等人,尽是些老辣贵族,狡诈精英。他们即便破落了,对付美国暴发户,也还绰绰有余。美国人因而接连上当。透过詹姆斯的世故眼光,我们目睹这伙美国天真汉(

AmericanInnocents

),稚气未脱,灰头土脸。

4奈《美国世纪结束了吗》

詹姆斯小说中,有一本爱情经典《鸽翼》。故事的女主米莉,是一位百万富翁的乖乖女。她生性善良,多愁善感。米莉在纽约,邂逅英国记者默顿。默顿英俊潇洒,米莉一见倾心。默顿回国后,米莉借口治病,也跑去伦敦观光。结果她发现,默顿早已订婚:他的女友凯特,不但漂亮,而且精明。

凯特家道中落,默顿生活窘迫。二人一合计,便开始算计米莉的家产:默顿追求米莉,不期弄假成真;凯特心机深沉,却又妒火中烧;就连凯特的姨妈,也在一旁出谋划策。最终,米莉发现自己受骗了。弥留之际,她将家产留给了默顿。

欧洲批评家蒙奇,指詹姆斯小说“往往遵循一种基本格局,即某个天真纯洁的美国女孩,去旧世界旅行,遭遇一种腐化而严苛的价值观。欧洲人企图让她屈服。女孩不断斗争,来保卫她的个性自由,最终只能放弃她对欧洲的浪漫想象”。

赵按:作为垦荒民族,美国人孤悬海外。二战后,他们忽然成了超级大国!然而别忘记:这是一个鲁莽幼稚的民族。詹姆斯告诉我们:美国人初遇欧洲,竟有那么大的心理落差!

奈的新书,让我醒悟:自打老罗斯福以降,美国一直活得潇洒,像个英俊牛仔。如今却发现:它又回到了詹姆斯的尴尬岁月(

TheAwkwardAge

)。大麻烦是,此番他所遭遇的,不是什么欧洲精英,而是一个古老东方文明。

姆士《鸽翼》

赵按:奈老师今年高寿83岁,其思想犀利,一如我听他讲课之日。学术履历上,他还有4个人生亮点:[1]罗兹奖学金获得者,[2]1964年戴帽的哈佛博士(领先我25年),[3]他辅佐过卡特、克林顿,[4]1990年他发明软实力,2007年为奥巴马设计巧实力战略,如今又报告中国的锐实力。

奈的力学体系

奈老师说,所谓软实力(

SoftPower

),即文化吸引力、政治价值观,以及一个大国塑造国际秩序的威望与能力。软实力怎样发挥作用?奈说,它靠魅力吸引,道义感召,而非强人所难。何谓巧实力(

SmartPower

)?奈指其为软硬两手,胡萝卜加大棒。

赵按:很遗憾,中国古代典籍中,并无巧实力一词,只有一套像青铜器那样保存完好、神光熠熠的治国方略,诸如文韬武略,亦剿亦抚,先用兵再招安,先土司后流官,先哄你娶了汉家女,再让骠骑将军收拾你,如此这般。

哈佛教授约瑟夫·奈

至于中国的锐实力(

SharpPower

),奈老师以孔子学院为例,指“软实力是利用文化吸引力,来增进一国实力。锐实力则是帮助专制政权,在国外操控舆论”。

我猜他的意思是说:中国文化攻略,千变万化,防不胜防。但在学生看来,软实力好比软饮料,并不能入乡随俗,普世通用。改革开放之初,可口可乐流行。然而中国人口味杂,很快又改喝王老吉、哇哈哈了。

美国软实力强大

2005年奈老师发表《软实力》,早已把美国软实力,说了个天花乱坠。其中也有锐实力么?当然有。

好莱坞电影便是一例。请看,它是民主旗帜,道德楷模,也是高科技奇迹。对于外国小青年,这种大众娱乐,还是可怕的吸金怪兽,传播美国生活方式的

WMD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2005年,奈老师在《华尔街日报》发文,讨论《中国软实力的崛起》。此文立意高远,然有2点不足。

其一,奈用惯了美国标准,临时套在中国头上,难免对不上号。其二,中国文化悠久,梳理工程浩大。哪怕动员哈佛东亚系和政府学院,也无法完成一次中美软实力比较。

我看中国软实力

奈有一句名言:

“世界政治犹如一盘三维棋局。要在竞争中胜出,靠军队,靠经济,也靠讲故事”。此说挑战尼采的权力意志(

derWillenzurMacht

尼采《权力意志》

尼采的力(

Macht

),甭管软硬,都体现一股扩张欲望,一种取胜信念。奈老师呢,不仅修正西方的权力哲学,更将它多元化,开始包容中国力量了。我点赞。

我在哈佛念书时,很看重美国软实力。近几年,我在中国西部考察,也试着画一幅中国软实力的衍变图。以下是调研重点。

[1]大一统力,

PowertoInsistonUnity&Unification

[2]王道力,

MoralPowertoDisciplineEmperors&Ministers

[3]教化力,

CultivatingPowertoPerpetuateanOldCivilization

[4]和而不同力,

PowertoSeekHarmonyinDiversity

[5]贤能治理力,

PowerofMeritocraticGovernment

[6]伟大工程建设力,

PowertoBuildGiantProjects

多年西部考察,让我熟悉农耕,贴近游牧,进而知晓双方的生死搏杀、爱恨情仇。千百年来,中原王朝一再遭受戎狄入侵,以至于史书上刀光剑影,家谱中血泪斑斑。

中国宏伟的边疆,不但面积大过美国西部,而且随处可见老庙、残碑、断长城、古战场,以及星罗棋布的考古遗址。

8迪斯尼动画《花木兰》

近几年美国人看动画片,喜欢上了花木兰。他们不知道,木兰的身前身后,还有许多悲壮传说。譬如汉朝的飞将军李广,抗击匈奴40年,战功卓著,匈奴都很敬畏他。头发花白的李广,一战失利,要受重罚,他就拔剑自刎了。又比如宋朝的抗金英雄岳飞,因受奸臣陷害,死得很冤屈。

民众出于悲愤,就编出杨门女将的戏文。宋史上,从杨业,杨延昭到杨文广,祖孙三代,都是抗辽将军。他们相继战死,只剩下太婆婆及一群美丽寡妇。

你猜怎么着?居然太婆婆登上点将台,号令杨家所有的媳妇,披挂上阵。专家说这是虚构,不必当真。偏偏中国老百姓,世代相传,就爱看这种戏。

我从贵州、云南、川西北,一路驾车向西,穿越西藏、青海与新疆。沿途我风餐露宿,踏勘古迹,体察民风,反复验证一条历史循环律,即中国历经磨难,几度沉沦,却总能凤凰涅槃,死而复生。至于那些称雄一度马背民族,也逐渐被降服,被教化,被吸纳,最终融入了大一统。

如此坚韧不拔、宽宏大度的软实力,人类史上独一无二。饱受震撼之余,我在新疆罗布泊,裹着军大衣,打亮手电,继续列表如下。

[7]羁縻同化力,

PowertoTameNomads&Natives

[8]朝贡体系力,

PowerofImperialTributeSystem

[9]动员组织力,

PowertoOrganizeFolksofAllSorts

[10]长期规划力,

PowertoMakeLong-TermPlans

[11]暴力对抗中的太极力,

TaijiMachtinPowerConfrontation

[12]民族复兴意志力,

DerWillentoRealizeChina'sRenaissance

etc

问题是,以上调研任务,仅靠我一人驾车,跑东跑西,肯定做不完。我期望能有一个中美合作项目,不知奈老师同意否?再说一遍,我赞许奈的名言:中美两国的自由竟争,“靠经济,靠军队,也靠讲故事”。

下面,我再讲一段牛仔故事,初步评估美国的软实力。

美国调研:寻找真实牛仔

早年在哈佛,我老师丹(

DanielAaron

)总催我去西部。我借口开会去了得州。又在加州大学,做了半年博士后,就便看了许多枪手客栈、伤心酒吧,楞是没见一个活牛仔。

1995年,我随同学去圣路易斯,其后分道扬镳,我一人自驾,沿着66号公路前往新墨西哥,亲自走一趟桑塔菲牛道(

SantaFeTrail

),这才找到了感觉。

《桑塔菲牛道》

那是美国西部第一条崎岖牛道,如今成了旅游热线,养活一批演员牛仔。其中一个问我:老哥从哪儿来?我说波士顿,那人喝彩。再问是日本人吗?我说是中国老师,过来访问的。一群牛仔围上来,个个亲热得不行。

赵按:这让我想起可爱的新疆老乡:我在南疆不断停车,下来与乡亲们唠嗑。结果呢?一路都有好果子吃。

与中国底层百姓一样,美国老乡也爱吹牛皮。有人说他认识一个牛仔大叔,打完小日本(

Japs

),坐火车去了波士顿!众人哗然笑道:火车一来,牛仔发财!拉上铁丝网,牛群死光光!

这是啥意思?外人听不懂。

牛仔与美国价值

美国人信奉独立自主,机会均等,自由竞争。然而19世纪的美国西部,环境恶劣,法治无存,上述普世价值,也被打磨得棱角分明。有人发明

RuggedIndividualism

(强悍个人主义),专指西部人格。

早年西部人口,牛仔十居其一。好莱坞却将淘金人、拓荒者、流浪汉,统称为牛仔。这是第一误区。

赵按:真实牛仔,大多游荡在得克萨斯、堪萨斯、新墨西哥。他们以牧牛为生,居无定所,终年与野兽为伴。所以这些苦命人,性情暴烈之外,又多出一层打斗(

Combative

)习性,一副亡命(

Outlaw

)心态。

加州淘金热

牛仔的社会学定义

曾有社会学家试图下定义。但牛仔消亡已久,史料残缺,无法做田野调查。下面的定义,权当参考。

[1]法外之地的非定居人口,习惯于蔑视法律,暴力抗法。

[2]随意流动,极少约束,享有极大的个人自由,也承担自生自灭的后果。据此,又有人提出一种“硅谷牛仔”,即高度自由,自主创新、自担风险。

[3]过度自由、惯于施暴,导致牛仔的放浪无忌,好勇斗狠,乃至一种“仅以暴力决胜负”的思维定式。

牛仔与枪支文化

西部移民,枪不离手。舍此,便无力应对野兽出没的险恶环境。几个持枪拓荒者,亦可对抗一群土著的战斧与弓箭。好莱坞牛仔惯用手枪,这是第二个误区。

赵按:早期牛仔只有来福枪,内战后才有了六响左轮。加州淘金热,催生一批快枪手。得州牛仔,尤其偏爱单打独斗。美国枪支文化,深深植根于此。

荒野亡命徒

牛仔与好莱坞大片

影片中的牛仔,往往单枪匹马,惩恶扬善,英雄救美,无往而不胜!

赵按:这是第三个误区:现实中的牛仔,多与牛群为伴。即便是在野外,偶尔路遇不平,或是碰上了老弱妇孺,他出于善良,也会出手相助。然后呢?无非是一骑绝尘,黯然离去。这种侠义牛仔,仍是一个天涯沦落人。

好莱坞牛仔,可谓风马牛不相及。他们弱肉强食,横行无忌,不断卷入善恶游戏。游戏又分两方,一方是芸芸众生,即农夫,商人,风尘女,落难公子。另一方是恶棍,诸如窃贼、逃犯、印第安人,甚至是火车劫匪,江洋大盗。双方冤家路窄,你死我活,最终牛仔发飙,干掉了恶棍。

好莱坞:神话再造术

剑桥教授弗雷泽说,进入现代社会,神话魅力消散。他的女弟子哈里森(

JeanE.Harrison

)却发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神灵,所以人类神话千差万别。然而,造神运动大同小异。抓住其中的神话仪式,人类学家便可深入了解这一民族文化,何以与他者不同。

[1]原始人模仿自然,回顾人生,形成重复膜拜。久而久之,仪式逐步程式化。其膜拜对象也开始偶像化,变作一个神。

[2]原始部落利用仪式,调动情绪,宣泄欲望,达成团结。故而巫术与神话都是国家大事,而非个人行为。

好莱坞大片《与狼共舞》

史密斯教授在《处女地》中证实,牛仔经由程式化、偶像化,升格为国家神话。我看了20部西部大片,发现其中的神话仪式,源自《西部往事》《犹马镇决战》。其高科技强大气场,又将《与狼共舞》《荒野猎人》,变作一种重复膜拜。

说穿了,牛仔神话离不开好莱坞的金钱与技术。它将400年美国史,压缩进几个摄影棚。又将百年垦荒中,无数凄惨动人的故事,贬低为一串打斗戏。

问题是,美国人重复膜拜,宣泄欲望,究竟图个啥?

从太平洋铁路,到开放牧场

看不见真牛仔,我心下着急,又跑去加州的萨克拉门托,考察铁路终点站。内战爆发后,林肯总统下令抢修太平洋铁路,调用中西部战略资源。1869年铁路通车,成就了现代美国。

可惜林肯看不见:西北不毛之地,纷纷升级为准州。西南大草原上,养牛热也迅速升温,形成一种特色经济。

赵按:美国西部垦荒,可分3个波次,[1]西北淘金热,以内华达为主,[2]西南养牛热,以得州为主,[3]战后定居热,以加州为主。它们合力奠定西部的经济基础、法律形态。

具体说,淘金客、牛仔、定居农户,构成西部居民的3大类型。对于美国价值观,他们都发挥了重大的塑型作用。

韦布教授在《西部大平原》中写道:西部的主要财富,即毛皮、矿产、森林、牛群与草原。因为修铁路,东部财团蜂拥而至,疯狂掠夺。至1890年,财富瓜分完毕,边疆也消失了。其显著标志,即开放牧场的灭绝。

赵按:何为开放牧场(

OpenRanch

)?它同牛仔是何关系?且听我缓缓道来。

美国人为何养牛

墨西哥、加拿大都有牧场。但美国西部牧场,面积奇大。其配套设施,包括一座主楼,配上马厩、谷仓、干草棚,以及水源地、放牧地。牧场主雇佣牛仔和短工。其放牧牛群,原为北美野牛(

Bison

北美野牛

野牛从何而来?15世纪,西班牙人开始养散牛。哥伦布到北美,带来西班牙牛。这些牛经过几百年野化,进入俄亥俄、肯塔基,又同一批英格兰牛杂交,形成一种脾气暴躁的长角牛。长角牛翻越落基山,冲进密西西比大草原。1850年前后,得州拥牛5千万,号称美国第一牛州。

得州草原与开放牧场

1840年前后,得州出现了开放牧场,背景如下。

[1]

得克萨斯原属墨西哥,1836年独立,号称共和国。其面积巨大,包括堪萨斯、新墨西哥的大片荒地。1846年美墨战争,令得州并入美国。但它

人口少,交通差、缺水源。农庄无从发展,只能搞开放牧场。

[2]1862年《宅地法》,规定移民抢占160英亩,便可建一牧场。一旦控制水源,养牛便无大碍。牛群变大,可雇游民当牛仔,继而便诱使牛仔,沿着大小河流套购荒地。这又导致大规模侵占公地,无法无天。

[3]1877年《荒地法》,批准每户移民,可按低价购地640英亩。得州最大的牧场主理查德·金,便在8.4万英亩草原上,养牛6.5万头,雇牛仔300多。

小布什在牧场签署法令

赵按:美国总统如老罗斯福,约翰逊,老小布什,也都有开放牧场。在他们眼里,美元类似野牛,天生喜欢游荡。牛群交配繁殖,美元翻倍增长。

一句话,世界好比开放牧场,美军如同穿军装的牛仔。总统戴上牛仔帽,吼一声

Boys

!台下掌声雷动。

于是便有了韩战、越战、海湾战争。于是也有了遍布全球的美军基地,随心所欲的自由航行。

孤独忧伤的打工仔

理论上讲,任何人都能进入开放牧场,随意放牧,但他无权享用水源。每到春暖花开时,牛仔将牛群赶入草原。此后半年,任其游走。深秋,牛仔找到牛群,并根据牛耳上的烙印,将自家牛群分离出来,赶回牧场过冬。

牛道与牛镇

1860年起,得州牛仔开始驱赶牛群,一路向北,直抵堪萨斯城的铁路终点站,并将活牛销往美东城市。此所谓:火车一来,牛仔发财!

火红的牛肉生意,催生一大批牛道(

Trails

)与牛镇(

CattleTowns

)。每头牛的价格,也从区区4刀,飙升至110刀。

牛群出远门,需要牛仔照看。于是年轻人纷纷去西部,打工挣钱。内战后,几十万遭遣散的南方叛军,络绎返回故乡。这些兵痞抓捕逃奴,胁迫墨西哥穷汉,组成一支牛仔大军。

内战中的得州旅

得州牧场主目睹这些杀气腾腾的土匪,个个避让不及。老罗斯福总统,笑称其为“来自各处洞穴的狂野灵魂”。

牛仔生活不浪漫

牛仔生活,充满了孤独与忧伤。天一亮,他就要煮豆子、喝咖啡。然后抓起套索去找坐骑。骑上马,他吆喝着赶拢牛群,再顶着漫天尘土,缓缓上路。

每一趟押运,都要跋涉上千英里。漫漫旅途中,牛仔要管束公牛,照顾牛犊和怀孕母牛。分工规定是:游骑前后巡视,翼骑守护两侧,尾骑负责收容。

到达营地后,牛仔还要扎帐篷,备晚餐,提防野兽与土著。暴雨突至,牛群炸窝,他必须兜转牛群,将其围成一圈。千辛万苦后,终于来到铁路终点站。牧场主卖掉牛群,牛仔也拿到成捆的钞票。于是喝酒、赌钱、嫖妓、打群架。

一周后,牛仔两手空空,又随牧场主原路返回。

豪赌一场

得州牛仔vs加州农户

内战结束后,大批牛仔返回得州老家。他们的处境很悲惨:家园破败,牧场荒芜。为了生存,他们快马快枪,到处捕捉

Mevericks

(无主牛)。专捕野牛的牛仔,西部人称

CowQuitter

(套牛手)。

套牛手穷凶极恶,动辄开枪。什么原因?得州原有一个不成文法,即所有的野牛、迷失牛、无印牛,俱是公共财产。你若捉住它、打上烙印,这头牛就归你了。1866年,无主牛基本抢光。剩下一小批,成了火拼目标。得州紧急立法,将抢牛裁定为盗窃。然而法不责众,牛仔越抢越凶。

诺贝尔《美国边疆》称:内战后的加州,曾有两种开拓模式,一方是农场与果园经济,即上百万自耕农落地生根:他们看重耕地界限,注重栽培技术。另一方是桀骜不驯的得州牛仔:他们成群结队穿越州界(当时得州与加州交界),任其牛群践踏农田,毁坏果园。为此,双方冲突不断。

至20世纪初,计有1600万移民,瓜分了西部的剩余土地。大批自耕农定居后,立即修栅栏,以防野牛乱窜。直至今日,加州农场主听见狗叫,仍会持枪顶火。对于非法入侵者,他们有权开枪射杀。即便误杀,亦属正当防卫。

油画《套牛手》

赵按:那时的加州人,怎样教训牛仔?牛仔喝了酒,一路晕乎乎,踏花、踩苗、撞篱笆。他骑马进农场,是想讨口水喝。可那老农见不得鸡飞狗跳、小猫上房。于是他抄起猎枪,迎头轰击!提醒亲爱的美国老乡:中国人也是自耕农,自古就爱惜菜园、苗圃、宅基地,还有南沙那一片后花园。

西部牛仔的灭绝

卡恩斯《美国通史》称:1860年代,中西部仍有3千万头野牛。40年疯狂捕杀,1900年仅余1千头。野牛种群的灭绝,首先断送了土著的生路,其次才是牛仔。具体说,从1846年到1886年,牛仔活跃了40年。

1995年夏,我去伊利诺州一个小镇,

Dekalb

,参观铁蒺藜博物馆。导游小妹告诉我:镇上有一老农格力登,1874年发明了铁蒺藜(

BarbedWire

)。此物制作方便,价格低廉,一次便可布设上百英里的铁丝网。

1886年冬,大雪持续不断。牛群为了避寒,纷纷涌入洼地与河床,却被积雪活埋。剩下的野牛互相践踏,企图冲出包围圈,最后惨死在铁蒺藜下。此后大公司破产,小牧场贱卖残牛。就连老罗斯福总统,也忍痛卖掉了牛群。

暴风雪中的牛群

戴瑞先生的《牛仔文化》称:铁蒺藜警告路人,不要跨越界限!很难想象,这样一条被牛仔叫作

bobwahr

的铁丝网,结束了边疆时代,也杀死了开放牧场。一首牛仔老歌唱到:“人们都说啦,天堂是一片开放牧场。再见,我的牛仔同行。我一路走向地狱,都怪那该死的铁丝网”!

中国软实力所在

牛仔活跃40年,其结局相当惨烈。与之对应的中国故事,却是另外一番风景。自春秋起,中国人便开始千方百计修长城,阻挡游牧骑兵:从犬戎、匈奴、突厥,到党项、契丹、蒙古人,再到日本倭寇、八国联军。

赵按:相比美国加州的定居农夫,中国人反复对抗的入侵者,当有天壤之别。而那一长串悲壮而心酸的戍边故事,已然流传了2700年。中美差异之大,仅此可见一斑。

早在公元前682年,齐桓公便在齐鲁边境,修筑齐长城。明万历年,戚继光为蓟镇总兵官,又在山海关建起了防御工事:它像龙首探入大海,俗称“老龙头”。

抗倭英雄戚继光

再看南沙七岛礁,我管它叫“新龙头”。美国情报显示,2017年7月,南沙七岛礁的新建面积,合计29万平方米,这已大大超出牛仔的理解力。

其实,中国人是在模仿齐桓公,戚继光,将其修长城的看家本领,一路延伸至南沙。那儿可不是什么开放牧场,而是一道护卫海疆的铁蒺藜。

美国人羡慕牛仔的自由散漫,爱看他们与恶棍打斗的大片。我担心,[1]若把中国当恶棍,美国还能是个啥?[2]美国人相信,得州套牛手武艺高强。中国人对此很不屑。

为什么?因为过去2700年里,作为人类最资深的自耕农,以及众多游牧部落的驯化者(

NomadsTamer

),他们早已技艺娴熟了。

第一章第1讲注释

1.参见奈《美国世纪结束了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年。英文版见JosephS.NyeJr.,

IstheAmericanCenturyOver?

Cambridge:PolityPress,2015.

2.参见MarcusMunch《国际题材:亨利·詹姆斯的国别类型冲突》,

TheInternationalTheme:TheConflictofNationalTypesofHenryJames

,p.2,Munich:GrinVerlog,2007.

3.参见奈《软实力》,中信出版社,2013年,8-9页。英文版见Nye,S

oftPower,MeanstoSuccessinWorldPolitics

,Perseus,2005.

4.参见奈在美国《外交事务》发表的论文,China’sSoftandSharpPower,ForeignAffairs,January8,2018.

5.详见奈《中国软实力的崛起》,

TheRiseofChina'sSoftPower

,原载2005年12月9日《华尔街日报》。

6.参见奈《软实力》,中信出版社,2013年,7,143页。2018年7月,奈接受《环球人物》专访时说:“中国领导人是讲故事的高手。”

7.参见HenryInman《桑塔菲牛道》,

TheOldSantaFeTrail:theStoryofaGreatHighway

,LeonaurLtd,2010.

8.强悍个人主义,是胡佛总统1928年竞选主张,包括经济自由、机会平等、个人主动性。参见DavidDavenport&GordenLyold合著《强悍个人主义》,

RuggedIndividulism

,HooverInstitutionPress,2017.

9.参见英国女学者哈里森(JeanEllenHarrison)《古代艺术与仪式》

AncientArtandRitual

,GeneralBooksLLC,2013。

10.参见史密斯《处女地》,第一版前言,第22章,薛蕃康、费翰章中译本,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0年。

11.参见WalterP.Webb《西部大平原》,

TheGreatPlains

,序言,UniversityofNebraskaPress,1981.

12.参见DavidDary《牛仔文化》,

CowboyCulture:ASagaofFiveCenturies

,第2-3章,Lawrence:UniversityPressofKansas,1989.

13.参见DavidDary《牛仔文化》,第5章。

14.参见GregoryH.Noble《美国边疆》,

AmericanFrontiers:CulturalIncountersandContinentalConquest

,第5章,NewYork,HillandWang,1997.

15.卡恩斯,加勒迪合著《美国通史》,第12,14章,吴金平等译,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年。

16.参见DavidDary《牛仔文化》,第4-6章。

第二讲

美国西部拓荒

作者按

2017年底,我在修订《西部国情考》最后一节。这一节,让我颇费思量。思量的焦点,在于我可否将中美两个伟大国家,浓缩为一对历史概念,进而窥见一个基本方向,即中美代表地球上2大主流文明,将如何影响人类的未来?

这项工作太艰巨,可我还想试一把。第一讲里,我试图把美国比喻为西部牛仔,与之相对,中国则是一个自耕农,一个经验丰富的Nomads-Tamer,即游牧部落的驯化者。

此说仍须详加验证。而最好的验证,莫过于讲述18-19世纪,美国波澜壮阔的西部开发史。

1小巨角河血战

对于中美学者,若要把握中国文明史,搞清楚它那幽深的家底,几乎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使命”。当年费正清在哈佛,留下一个笑话:人间地狱何在?中国古代史也。费师衷告,岂敢忘怀?可我还有一个丹:他教会我打理美国史。

相比有着4千年文字可考的中国史,美国史却要短促得多,也单纯得多。欧美学界公认,美国史源自于1620年年底,即五月花号迷失航向,搁浅在科德角外的礁盘上。如今满打满算,也不过400年的文字记载。

然而我的木鱼脑壳,几次遭我老师敲打。为啥?首先是因为,美国史计有13个分支,如政治史、经济史、社会史、宗教史、军事史、外交史、艺术史、城市史、科技史及其它。

五月花号登陆

其次,博二那年,我在选修政治史、经济史、社会学之后,又选一门美国思想史(

IntellectualHistory

),作为主攻方向。可我总是忘记,美国政治、社会、经济与法律的思想源头,又称

IdeologicalOrigins

,不在纽约、波士顿,也不在落基山、五大湖。它们都在哪儿呀?

丹说它们远隔重洋,分散在罗马教廷、英国议会、启蒙经典中。还有那烈焰熊熊的巴士底狱、枪炮齐鸣的巴黎街垒战!

1983年,我修完欧洲思想史,连同可怕的中世纪宗教史,丹又命我掉头,直击美国18-19世纪的西部拓荒。

美国西部拓荒,堪称美国学的心脏所在。在此关键部位,最好的手术大夫,无疑是

HenryNashSmith

。1937年,史密斯从西部小城达拉斯,千里迢迢来哈佛读博。是秋,我老师刚毕业,成了哈佛第一个美国学博士。

史密斯《处女地》修订版

半个世纪后,丹对这位学弟大加赞扬说:“亨利在我系创立之后,写出了第一部让欧洲人敬佩的美国学经典”!

赵按:史老师的成名作,名叫《处女地:作为象征和神话的美国西部》(

VirginLand:TheAmericanWestasSymbolandMyth

),详见哈佛大学出版社1970年修订版。

丹又指示说:赵读完此书,要写一篇报告。报告重点,须围绕西部牛仔,讲明在民族意识(

NationalMind

)方面,美国与欧洲有哪些不同?而这番不同,又如何神话了美国传统?

得了将令的我,一路狂喊

Yahoo

,直奔图书馆。那种酷毙的味道,就像是跃马扬鞭,直入荒野!今日翻出旧报告,细改一遍,希望丹看了,再判一个

BigFatA

(大码5分)。

英美作家

文野之分

史密斯的《处女地》,首先承认美国民族意识,延续了欧洲血脉。稍后,他又指美国意识的发育、成型与腾飞,因受西部拓荒的影响,走上一条“非欧洲”的野路子。

此说有何根据?对比一下英国文学:英国人优雅而精致,世故又虚伪。大家读完《名利场》《傲慢与偏见》,心中自然有数。

再看美国作家:从库珀、霍桑开始,到马克·吐温、杰克·伦敦,还有海明威、菲兹杰拉德。天哪!尽是一帮天真汉、愣头青。

赵按:世人皆知,英美同文、同种、同宗教,可谓一根藤上,结出大小俩瓜。但英美文学的最大区别,却指向一种反差巨大的“文野之分”:这是史老师教给我的第一课。

4电影《最后的莫西干人》

美国作家写美国

还记得《皮袜子》么?丛林作家库珀(

JamesFenimoreCooper

),追述当年的白人,是怎样拓荒、探路、杀鹿,如何与莫西干人殊死争斗。结果土著消亡了,殖民者也在大自然的嘲弄下,变成一伙

NobleSavages

(高贵野人)。

美国早期文学第一高手,名叫霍桑(

NathanielHawthorne

)。他的文笔晦涩,原罪感深重,擅长描写清教徒的禁欲苦行。霍桑眼中的拓荒者,置身荒野,苦闷又压抑。其黑暗欲望,不断令男人忏悔,也让村里有姿色的女人,被迫戴上了红

西部拓荒,

终于进入19世纪,西部拓荒进入高潮,美国文学也打上了荒野烙印。天才作家麦尔维尔,写出名著《白鲸》,我老师誉之为“最好的美国寓言”。

美国文学史家布鲁克斯(

VanWyckBrooks

),指麦尔维尔与惠特曼的时代,最能代表美国文学的粗野狂放。惠特曼写《草叶集》,自诩是荒原上的野草。麦尔维尔打短工,当水手,后来加入海军,去了南太平洋。针对美国人的粗粝品性,麦尔维尔说:老乡们在野外待久了,身心强悍,性情狂野(

Wild

赵按:英国的绅士作家、闺中写手(

WomanScriblers

),个个矫情惯了,岂可与美国人同日而语?

美国顽童,闪亮登场

土著,原罪,狂野个性、向西流窜。上述美国特征,令史密斯脑洞大开。他发现美国文学,如同处女地上的一蓬野草,到了马克·吐温手中,终于开花结果了!

美国顽童形象

美国儿童教科书中,除了《独立宣言》,就是《汤姆·索耶历险记》。汤姆的顽皮、机智、恶作剧,还有他作死的冒险精神,塑造一个活灵活现的顽童形象。美国人民世代相传,酷爱汤姆,还说他代表了“少年美国”。

赵按:英国人看美国,当然是顽劣成性,不服管教。欧洲人喜欢讥笑美国的天真幼稚。马克思与托克维尔,却对它刮目相看。我老师丹认为,美国顽童追求自由,渴望独立。他拼着九死一生,漂洋过海,从此摆脱老爹的管教。新大陆的自由空间,又让他脱胎换骨,活出了自己的模样!

马克·吐温与顽童

对此,史密斯深有感触,于是写出《马克吐温:作家成长录》。此书指老爷子嬉笑怒骂,童心不泯,尤其偏爱小顽童(汤姆、哈克),大傻帽(如《傻瓜威尔逊》《傻子出国》),还有各种坏小子(如《坏孩子的故事》《败坏哈德莱堡的人》)。上述重要发现,让史老师成了“头号吐温专家”。

其中有何奥秘?史老师说:吐温笔下的小顽童,早已习惯了荒野漂泊,自由自在。野趣横生的自由天性,又让美国顽童(

BadBoys

),本能地拒绝教化(

RefusetobeCivilized

还记得哈克贝里·芬吗?

美国顽童

哈克意外发现财宝,引发小镇骚乱。一位白人寡妇,道格拉斯太太,乘机收养哈克。不料寡妇私吞了财宝,又逼着哈克上学,做体面人。她还要求哈克早晚祈祷,遵守上等人的餐桌礼仪!

哈克是个野孩子,受不了文明的虐待。于是他逃去荒岛,遇见黑奴吉姆。二人结为难友,一起逃往自由区。

詹姆斯:美国乡巴佬

19世纪的哈佛,培养出一代儒雅文豪,亨利·詹姆斯(

HenryJames

)。他是如此反感美国人的粗鄙与陋俗,以至于变成了同性恋(那时节,波士顿淑女如云)。晚年的詹姆斯,干脆入了英国籍。

詹姆斯推崇欧洲文化,提升美国品位。他又以意识流手法,写出一套国际题材小说。他甚至像马克·吐温那样,百般挖苦发了财的美国

Innocents

(天真汉、乡巴佬)。

但与吐温不同,詹姆斯喜欢站在英国上层社会一边,以精致叙述,华丽场景,意识流手法,揭示美国人遭遇欧洲精英后,那种种情何以堪的慌乱与自卑。

赵按:詹姆斯蔑视美国乡巴佬。但他目光如炬,见出美国人的命中缺陷,即不可救药的鲁莽与天真。换个角度看,这种缺陷,也是天然优势。请看英国人教化印度人,长达百年,直至后者沦为一种弱势文明。美国人呢?压根不吃这一套。

《贵妇人画像》

再按:美国人野蛮生长,天真烂漫,直到掉进文明陷阱,小顽童才有了人生教训。美国人为何狂野?只因他们是一垦荒民族。整整200年啊,他们孤悬海外,孤苦无告,自生自灭。

这等拓荒民族,若无一股子野性,怎能活下来?

美国西进运动

我去过汤姆与哈克的家乡:密西西比河边,圣路易斯城,大篷车向西挺进的起点。如今那儿耸立一座192米高的大拱门。附近有一汉尼拔镇,是马克·吐温的故乡。小镇年年花车游行,庆祝“

全国汤姆日”。

20世纪美国文学,惊现一批西部牛仔:他们放浪无羁,纵马疾驰,一路险情不断,天天狭路相逢。丹叫我去看西部片,说那正是少年美国。西部片看到头晕,丹才命我去选课,说是作家只管讲故事,学者却要勾勒一本牛仔发家史。

西进标志:大拱门

美国西进运动

所谓牛仔发家,不过随口一说。美国史上的正式名目,叫西进运动(

WestwardMovement

)。对此,史老师在《处女地》中,也有精彩分析。要点是,

[1]美国人将西部拓荒,看作一次天赐的发财机遇。

[2]西部边疆的百年开拓,体现一种美国独有的扩张方式。

[3]这也是一个摆脱欧洲传统、确立美国身份的转型期。

美国身份转型

请看吐温笔下的顽童:他从圣路易斯出发,一路向西,手舞足蹈。待他越过落基山脉,冲到太平洋沿岸,

BadBoy

(顽童)已然长大:他身强力壮,野心勃勃,只不过时过境迁,小顽童改称

CowBoy

(牛仔)了。

美国教课书上,另有一套主流叙事,即赞美开发成就,讴歌创业精神。有人指美国民主的基础,扎根于西部拓荒。有人说西进剧烈改造了美国:不仅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也从弱小散乱,走向强大一统。还有人指西进成功,代表一种天命,即作为上帝选民,美国人有义务不断扩张,推广民主制。

撇开“天命”不说,我们先看美国人民了不起的历史成就。

从时间上看

西进运动长达百年,可分三阶段。

[1]1763年英国政府颁发禁令,称阿帕拉契亚山脉以西,全是英王领地,故而禁止移民拓荒。禁令激怒移民,开始酝酿革命。

[2]独立战争打烂了禁令。1783年,英国宣布开放阿帕拉契亚山以西的印第安人土地。1803年,杰弗逊总统又从法国人手中,购入

路易斯安那,该地面积214万平方公里。此后,美

东13州居民,开始大举西进。

[3]1894年美国压倒英国,

成为世界第一

经济强国。至20世纪初

,美国西部边疆消失殆尽。太平洋沿岸各州,也开启了人类最大规模的工业化进程。

从顽童到

从地理上看

美国独立之初,只有大西洋沿岸13州,约合40万平方公里。百年西进,竟让它扩张了7倍领土,中西部也呼啦啦冒出31个州!

赵安:原来根据《西北地域法令》,北美大陆的所有边疆,在理论上,一律归属合众国。或者说,每一个移民新区,只要凑足5万人,即可申请建州,加入联邦。

如此疯狂而猛烈的扩张,不但让沙俄艳羡不已,就连英国人也看傻了眼!例如1884年美墨战争,一举夺占邻国过半领土,又在这230万平方公里上,迅速建起了3个大州:得克萨斯、新墨西哥、加利福尼亚。

从经济发展看

1800年美国人口不足500万,1900年达7600万。这期间的三波移民浪潮,为它带来3千万外国难民。他们沐风栉雨,辛苦劳作,终于打造出天下第一粮仓,即中西部的小麦带、玉米带、畜牧带。

9《昭昭天命》

与此同步,美国迅速崛起为头号工业强国。其中奥秘是:西进浪潮首先刺激了五大湖地区的采矿、农机与粮食加工,继而催生了芝加哥、匹兹堡等重工业基地。在此基础上,工业发达的北方、战后重建的南方,与辽阔西部形成一种地域差异。其间巨大的互补关系,又导致美国市场急遽膨胀。

最后,美国工业革命,加快交通运输业的现代化,其标志性工程如下:

1807年,美国工程师富尔顿发明了蒸汽船,并驾船从纽约下水,成功往返奥尔伯尼。1812年战争期间,富尔顿又开始为海军打造大型军舰。

1811年,美国开建第一条国家公路,坎伯兰公路。它起自首都华盛顿,止于北方重镇匹兹堡。

1825年,伊利运河竣工。它全长584公里,从纽约通往芝加哥。这是连接美国东海岸与五大湖地区的第一条水运航线。

1830年,彼得·古柏造出第一辆蒸汽机车,开启了铁路建设热潮。至1861年内战爆发,美东铁路网已基本成型。

内战爆发后,林肯总统批准筹建一条3200公里的太平洋铁路。至1869年建成通车,先后有1·4万华工参与修建。这条铁路是美国国家统一的象征,它也是人类史上第一条横跨大陆的铁路干线。

1895年,杜里埃汽车公司在麻省投产。1903年,福特汽车在

密歇根州投产。1913年,福特汽车开始大规模

流水线生产

赵按:毫无疑问,这是人类史上绝无仅有的征服史、开发史。它也是一个现代国家(除了1980-2020的中国),最辉煌的工业化成就,最大规模的国家建构记录。

10大篷车上路

西部拓荒,遗留问题

上述流水账,出自我的读书报告。报告平淡无奇,能混一个及格。如果想拿大红A,那就要有批判与创新。创新何来?来自爬梳史料,发掘问题。我的突破口,即史老师将西部拓荒,看成”是发财机遇,也是扩张方式”。

赵按:此处,问题一浮现:美国政府与联邦军队,在其中扮演了何种角色?史老师说,美国人将辽阔西部,想象为一片无归属、随便造的处女地。大批穷人、移民、流浪汉,蜂拥去了西部。他们的生存法则,即先到先得、自由竞争、强者为王。

问题二,这是民众自发,还是政府策动?整整100年里,美国人不断告别东部家园,驾上大篷车,结伴向西部进发。途中他们一再高喊

WestwardHo

!(去西部啰!)

那又意味了什么?调查过程中,我的切身感受是:热血沸腾>惊心动魄>汗毛倒立。

所谓热血沸腾,

是指我读书200本,记下一个抢地皮的生动案例。1889年,俄克拉荷马宣布开放200万英亩处女地,几千农户拖儿带女,直趋边界,彻夜守候。

春寒料峭夜,他们蜷缩在大篷车里,篝火遍野,枪声起伏。只等那闸门一开,万众齐呼,地动山摇,各自奔向自己的幸福生活。何谓自由农夫(

Yeoman

)?这就是。

惊心动魄,

是指我饱览西部大片,尾随拓荒者骑马出征,跋山涉水,伐木垦荒。然后是打造木屋,聚众淘金,枪手对射。再到小镇林立,骑兵进驻,铁路铺轨,牛仔与野牛铺天盖地而来。人类何曾有此壮举?罕见喔。

11印第安酋长坐牛

所谓汗毛倒立,

是说加州淘金,充满了传奇。伤膝河惨案,却让我汗毛倒立!话说1868年,联邦与苏族签订和约,指黑山为其保留地。1874年,第七骑兵团卡斯特中校,违规进山,发现了金矿。政府变卦,想赶走苏族人。小巨角河一战,苏族武士奋起反抗,击毙卡斯特,聚歼其麾下5个连。

1890年冬,印第安英雄,苏族老酋长坐牛(

SittingBull

),被警察寻衅打死。坐牛部为了避难,逃去大脚部。第七团弗尔西少校,带兵追至明尼苏达河的一条支流,伤膝河(

WoundedKneeCreek

),包围了大脚部。苏族人缴械,却有一个聋子意外走火。枪声一响,骑兵团大开杀戒,报了一箭之仇。

12《小

角河战役》

赵按:哥伦布初到北美,土著人口上千万。至1900年美国人口统计,仅余25万。1975年,联邦政府公布了《印第安民族自决法案》,苏族老乡便将伤膝河一案,告到了最高法院。高院1980年裁决,判罚赔偿金1700万美元,加上利息,现值达4个亿。但苏族人至今不服,也不要钱。

至此,问题三出现:美国老乡急着发财,联邦政府忙于扩张。于是上下默契,心照不宣,合力驱杀印第安人。

这一大段血泪斑斑的种族灭绝罪(

enocide

),却在美国正史上讳莫如深。经我反复爬梳,觅得蛛丝马迹如下。

华盛顿首开先例

1775年,为对抗英军,大陆会议决定组建一支大陆军,任命华盛顿为总司令。这支大陆军,起初以正规军、民兵团为骨干,后来慢慢演变为美军、国民警卫队。

独立战争中,约有10万志愿兵参战。1779年,华盛顿总统命令苏利文将军,亲率3个旅,驱除易落魁人(

Iroquois

)。此役一共焚毁40个城镇,并将残余土著赶去加拿大。

13美国联邦军

1784年大陆军被撤裁,只保留西点军校,及一个团的常备军。这个陆军第一团,随之向西开进,全力驱除易洛魁人。关于驱除计划,华盛顿总司令也有明确的指令,第一是“不可任由这些废物,盘踞在定居点附近”。第二,美军在摧毁土著部落之前,“不得接受任何停战建议”。

杰弗逊策划西进

杰弗逊总统,既是《独立宣言》起草人,也是天赋人权的发明者。为了抵制汉密尔顿的“工商立国”,他提出一个“农耕民主”的理想蓝图,即向国民开放西部边疆,分田到户,发家致富。老总统期盼:酷爱自由的美国庄稼汉,将一手扶犁、一手持枪,世代拱卫民主制。

1803年,美国购入路易斯安那。杰弗逊立即着手,谋划西进。他下令组建一支45人探险队,由陆军军官刘易斯和克拉克率领,穿越荒野,一路向西,直抵太平洋沿岸。美国国会资助了探险,又授权刘易斯上尉:沿途考察西部资源,踏勘移民路线,建立军事要塞,逐一记录备案。

印第安人迁移法

政府的统一规划措施,配套激励政策,导致移民蜂蛹西进,大举争夺良田和草场,抢占水源与矿产。面对印第安人的抵抗,杰弗逊1807年指示联邦军:“要么设法消灭,要么驱赶他们,去我们不去的地方。

14土著的血泪之路

杰弗逊的盘算,启发了杰克逊。这位剽悍将军1818年攻入佛罗里达,清剿土著,人称“印第安杀手”。当上总统后,杰克逊改进驱除手段,并于1830年批准了《印第安人迁移法》。

所谓迁移法,就是有计划地派出联邦军,武力驱赶印第安人,将其赶入穷山恶水(

Badlands

)。继而画地为牢,宣布管制令,分批建起300多处印第安保留地(

IndianReservations

这些不毛之地,难以耕种和放牧,也不能打猎,却不禁止土著们酗酒、赌博、吸大麻。欧洲白人带来的传染病,迅速消灭了羸弱儿童。酒馆与赌场,又击垮一个个强悍部落。

赵按:从华盛顿到杰弗逊,印第安酋长一再请求,让他们依法建立新州,加入合众国。美国政府却认为,他们是野蛮人,不够格。若要享受公民待遇,土著必须接受改造。

1988年,康奈尔大学推出一本《美国民主的印第安根源》。此书证明:有许多印第安部落,要比西班牙、法国和英国更民主。例如易洛魁五族联盟,“作为一种客观教材,耸立在殖民地面前,告诉白人如何以民主方式,治理一个辽阔地域”。

纽约殖民地总督科尔顿说,“易洛魁联盟酋长,都是因为品行高尚而获得职位的。他们的权威仅仅在于人民的尊敬。”富兰克林也承认,“他们的政府机构,都由贤人会议掌管。那里没有军队,没有监狱,没有官员强令服从,或实施处罚。”

赵按:至此,我得出一项批判见解,即开国元勋的扩张意志,从一开始就主导了西进运动。而联邦军和各州民兵助纣为虐,摧毁了北美印第安土著最后的希望。

15谢尔曼将军传

战后军事清剿

1862年,林肯总统解放黑奴,又颁布《宅地法》。该法允许美国公民,只付10元手续费,便可获得160英亩西部土地。连续耕种5年,宅地即为私人所有。上千万新移民,随之涌入西部,落地生根。

此际,美军英勇善战,西部无法无天。政府裁军百万,只保留6万精锐,镇压南方奴隶主。又调一批主力去西部,肃清流寇,重建法制。其后10多年,美军在各州民兵的配合下,发起上千次残酷清剿,处置了最后一批土著部落。

内战英雄谢尔曼将军(

Gen

WilliamT.Sherman

),战后出任西部军区司令,负责驱除印第安人。他给太太写信称,“我认为战争无可避免,最好将他们全部杀掉。这一次我们不会手软,而要一路干到底,直到他们被杀光,或是投降。”

美国天命,孰

喜孰悲

最后说一说美国天命。昭昭天命(

ManifestDestiny

)这个词,听起来神叨叨,像是邪教咒语。但在思想史上,它作为核心概念,集中而强烈地凸显美国的扩张意志。1840年后,西进加速,战争开打。美国天命说,也就应运而生了。

1845年夏,纽约《民主评论》发表社论,呼吁兼并得克萨斯。小报记者欧苏利文(

JohnL.O'Sullivan

)称:“上帝赐予我等昭昭天命,力助美国席卷大陆,发展我们财源滚滚的自由事业。”

当年年底,西北边疆俄勒冈,又爆发边界冲突。欧苏利文气急败坏道:美国推进自由事业,既是昭昭天命,也是一种

HigherLaw

(更高法则)。英国人不讲民主,那就滚出俄勒冈!

赵按:如此美国天命,无视他人权力,粗暴践踏国际法。作为民粹口号,网红语言(

CatchWord

天命说粗鄙不堪。然而,它巧妙混杂了神学与政治,进而走火入魔,竟将“上帝选民”的发财梦,说成了美国扩张的合法性。美国民主的质朴理念,就此也沦为一种蛮不讲理的强盗逻辑。

如此扩张意志,究竟来自何处?

早在15世纪,明代中国已是欧洲王公、骑士、亡命徒的梦幻之地。哥伦布首次远航,正是冲着中国而来。他的船上,还携带西班牙国王的国书和礼品,说是供奉中国皇帝的。

船队抵达巴哈马,土著们载歌载舞,哥伦布误以为到了印度,便称土著为

Indians

。专家分析:哥伦布读过《马可波罗游记》,知道中国人富足而文明,穿丝绸,用瓷器。所以他确信,那帮穿草裙跳舞的家伙,只能是中国的邻居。

受财富的驱动,美国人继续哥伦布的发财梦。尽管搞不清印度人、印第安人的差别,可他们一路蜂拥向西,横跨大陆,直扑太平洋!途中遭遇的外国势力,譬如路易斯安那的法国人,得克萨斯的西班牙人,俄勒冈的英国人,逐一被赶走,被打败。至于印第安土著,那更是小菜一碟。

16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美国人的扩张梦,始于富兰克林。此人是革命功臣,也是帝国设计师。1751年他预言:殖民地人口20年翻一番。百年后,大西洋沿岸人满为患。如何避免欧洲的革命与战乱?美国只能向南、向西,“不断获取新土地,开辟生存空间”。

美国革命一众元老,深受此说的影响。1807年,杰弗逊收到刘易斯与克拉克探险队的第一份报告,开始设想西进计划。美国天命说,在他们的默许与纵容下,也逐渐渗透民族意识,进入两党的政治语汇。

1893年,芝加哥大学的特纳教授(

Frederick.J.Turner

),发表《美国历史上的边疆》。他称一部美国史,即是一部西部拓殖史。他强调:美国人从欧洲带来的传统文化,一经在荒原扎根,就呈现出杂交优势。新大陆的自由土地,吸引一波波移民蜂拥而至,白手起家。这又养育了草根民主、开拓精神。

特纳教授还说:西部垦荒打破了欧洲发展模式。它为美国社会提供一套安全阀,即刺激投资,鼓励创新,化解贫富矛盾。特纳描述的边疆特征,及其后发优势,也曾引起马克思的关注。可我站在东方人立场,仍要泼几盆凉水。

17富兰克林传

[1]特纳的毛病,在于拔高美国民主,鼓励无限扩张。而一味标榜自身优越,漠视他国权益,岂不会走向一种民主强权?

[2]特纳话音未落,美国海军教官马汉,便开始宣扬海权论。1898年,美国对西班牙宣战,接连攻占古巴、波多黎各、菲律宾。从此往后,美军便在大西洋、太平洋上,都有了战略支点。

赵按:西进运动饱含杰弗逊的民主理想,也滋养美国的称霸野心。据此,特纳的边疆学说,折射一种美国“少年狂”。此病顽劣,弗洛伊德治不了。若请中医搭脉,便知这娃阳火炽烈,虚不受补。久拖不治,当有急火攻心之虞。

提醒各位:天命说几经改写,至今仍包含3个硬核:

[1]它为美国发展史,提供一种基督教神学依据,即作为上帝选民,他们白手起家,开创伟大而成功的民主实验。

[2]它为美国扩张,提供政治合法性,即从大西洋到太平洋,整个西半球,都属于美国的势力范围。

[3]美国民主制,优越而完美,它不受任何国界的限制。而推广美国民主,则是一项神圣使命。

18特纳传

对此,哈佛教授默克总结说,美国西进运动,激活了昭昭天命。这一强烈使命(

Mission

),驱使美国人从蛮横的大陆扩张,走向一种土里土气的帝国主义(

InsularImperialism

默克又说,尽管言辞华丽,天命说仍暴露一种自私自利:“它操着教区神父的腔调,不断勒索土地,要求他人让步。它强调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天生优越,鼓吹新教徒的选民资格。而在人类一切政体中,唯有美利坚才是自由民主的楷模。”

第一章第2讲注释

1.参见史密斯(HenryNashSmith)《处女地》,

VirginLand:TheAmericanWestasSymbolandMyth

,薛蕃康、费翰章中译本,序幕,3-4页,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

2.参见VanWyckBrooks,《麦尔维尔与惠特曼的时代》,

TheTimesofMelvilleandWhitman

,Preface,J.M.Dent&SonsLtd,1953.

3.参见史密斯《马克·吐温:作家的成长》,

MarkTwain:TheDevelopmentofaWriter

,Chapter2,PilgrimsandSinners,HarvardUniversityPress,1962。

4.同上,Capter8,ThisPatheticDriftbeweenEternities.

5.1867年5月,美国加州报社组织一次地中海与欧洲多国游。马克·吐温报名,当了随船记者。3个月后吐温回纽约,将53篇欧洲游记,编成《傻子出国记》,

InnocentsAbroad

。此书记述美国人如何在欧洲大开眼界,笑话百出。参见吐温《傻子出国记》,陈良廷、徐汝椿中译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

6.参见《处女地》第一章,3-13页。“从顽童到牛仔”的转型说,出自史密斯。1982年,应我老师邀请,史老师到波士顿开座谈会,我做了笔记。

7.参见RayA.Billington,

WestwardExpansion:AHistoryoftheAmericanFrontier,

UniversityofNewMexicoPress,2001.

8.参见休斯与凯恩(JohnathanHughes&LouisCain)合著《美国经济史》,

AmericanEconomicHistory

,8E.,PearsonEducationInc.2011;杨宇光等中译本,第5章向西部扩张,第17章工业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

9.同上,105-106页。

10.同上,第14章铁路和经济发展,第15章,南北战争后的农业。

11.参见加里·克莱顿查《坐牛:拉科塔族追求独立的悖论》,张懿中译本,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7年。

12.参见MariSandoz《小巨角河战役》,

TheBattleoftheLittleBigHorn

,BisonBooks,1978.

13.参见FrancisPruchaed.,《美国史上的印第安人》,

TheIndianinAmericanHistory

,p.22,NewYork:Holt,RinehartandWinston,1971.

14.莫里斯《美国陆军史》,靳绮雯、蔡晓惠中译本,17页,39页,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2010年。

15.参见AlbertH.Wright,《苏利文1779年远征》,

TheSullivanExpeditionof1779

,HeritageBooks,1982.

16.参见DavidE.Stannard,《美国浩劫》

AmericanHolocaust

,pp.118-121,OxfordUniversityPress,1992.

17.参见HenryAdams,《杰弗逊时期的美国史》,

HistoryoftheUnitedStatesofAmericaduringtheAdministrationofThomasJefferson

,p.20,52;NewYork:LibraryofAmerica,1986。

18.参见RonaldSatz,《杰克逊时代的印第安人政策》,

AmericanIndianPolicyintheJacksonianEra

,pp.142-143,UniversityofNebraskaPress,1975.

19.参见MarkStewart,《印第安人迁移法:强制迁移》,

IndianRemovalAct:ForcedRelocation

,CompassPoint,2007.

20.参见JoseBarreioed.,《美国民主的印第安根源》,

IndianRootsofAmericanDemocracy

,CornellUniversityPress,p.43,1988;以及BriceJohanson,

ForgottenFounders:HowtheAmericanIndianHelpedShapeDemocray

,HarvardCommonPress,pp.92-93,1982.

21.参见米利特(A·R·Millett)等人合著《美国军事史:1607-2012》,张淑静等中译本,第8章战后裁军,解放军出版社出版,2014年。另见BrianDippie,《消失的美洲人》,

TheVanishingAmerican

,WesleyanUniversityPress,1982.

22.参见StanleyP.Hirshson,《谢尔曼将军传》,

TheWhiteTecumseh:ABiographyofGeneralWilliamT.Sherman

,p.338,Wiley,1997.

23.参见默克(FrederickMerk),《昭昭天命及其在美国史上的使命》,

ManifestDestinyandMissioninAmericanHistory

,pp.27-28,31-32,NewYork:VintageBooks,1966;另见DavidHeidler&JeanneHeidler)合著《昭昭天命》,

ManifestDestiny

,GreenwoodPubGroup,2003.

24.参见莫里森《哥伦布传》,

CristoforoColomb

o,陈太先等中译本,第16章首次登陆,商务印书馆,2014年。

25.参见WalterIsaacson,《富兰克林传》,

BenjaminFranklin:AnAmericanLife

,Simon&Schuster,孙豫宁中译本,288页,中信出版集团,2016年。

26.参见默克《昭昭天命》,pp.12-13.

27.参见FrederickJ.Turner,《美国边疆论》,

TheSignificanceoftheFrontierinAmericanHistory

,董敏等中译本,26-34页,中国出版集团公司,2011年;以及MartinRidge,《特纳传》,

FrederickJacksonTurner,

Wisconsin'sHistorianoftheFrontier

,WisconsinHistoricalSocietyPress,1986.

第三讲

园神话,帝国神话

1山巅之城

【作者按】

如前述,《处女地》是哈佛开创美国学之后,第一部誉满欧美的的名家经典。麻烦是,中国学生拿到中译本,一般却很难读懂。而此书的要害,恰在于《处女地》的副标题,“作为象征与神话的美国西部”。

史密斯为何重视象征与神话?作为

SymbolandMyth

,西部又能对美国民族意识,产生哪些极为深远的影响?我们进入神话之先,须得说一说《处女地》的蹉跎命运。

中国古语道:知人论世,方可明其理。

史密斯1940年获哈佛博士学位。不料毕业后,他四处碰壁,屡屡丢饭碗:1945年为了自由言论,被迫离开得克萨斯大学。1949年他反对开除美共教授,又惨遭明尼苏达大学的解雇。作者流年不利,论文几易其稿。

直到1950年,哈佛才推出《处女地》的初版。能在麦卡锡反共狂潮中,出书扬名,谈何容易?史密斯因祸得福,接连赢得大奖。1953年,伯克利校长又下聘书,请他去主持英文系。如此咸鱼大翻身,是何缘故?

2《处女地》中译本

只因十年磨难,让史老师学会了隐忍与含蓄。

神话仪式学派

如今《处女地》中,看不见左翼与西马的影子。相反,象征与神话,成了史密斯的分析焦点。

赵按:这种传统套路,很像是英国人发明的神话仪式学派。然而,《处女地》并未提及弗雷泽、哈里森。看来史老师心高气傲,不甘追随剑桥学派。结果呢?他自创一门美国神话批评,反而声名大噪,令英国人、法国人交口称赞。

剑桥人类学教授弗雷泽(

JamesFrazer

),1890年发表人类学名著《金枝》(

GouldenBough

)。此书揭示一种神秘传统,即原始人利用巫术(

Witchcraft

),念诵咒语,消灾避祸。弗雷泽分析了各种降神仪式(

Rites

),发现它们竟然是人类文艺的起源,从音乐舞蹈,诗歌戏剧,到美术雕塑。

从神话到宗教

古老巫术渐渐不灵了,人们转而敬奉神祇,这就步入一个欧洲人所谓的宗教时代。人格化的诸神,体现高一级的想象力。请看希腊的奥林帕斯山,山顶有太阳神,战神,爱神,智慧女神,山下则是半人半神的男女英雄。

赵按:中国自古多神仙。只不过他们大多不是神,而是华夏祖先、历代英杰,诸如伏羲女娲,炎黄二帝,大禹治水,神农尝百草。老百姓为了感恩,或认祖归宗,习惯将其供在庙里,香火祭祀。如此祖先崇拜,有别于西方宗教。

3弗雷泽《金枝》

弗雷泽指原始人装神弄鬼,操办仪式,同时也编造各种神话。神话成熟了,仪式保留下来。故而,神话也是一种美化与象征。进入现代社会,神话逐渐祛魅,即丧失了神奇力量。

受弗雷泽的影响,剑桥讲师哈里森(

JeanEllenHarrison

),1903年推出《希腊宗教研究导论》。这位剑桥才女,奇思妙想,钻研希腊神话,另有一批重大发现如下:

[1]每个民族都有自己敬奉的神祇,而它供奉的圣物或图腾,恰是我们解读该民族文化最可靠的途径:例如游牧部落宰杀圣牛,狩猎部落祭祀黑熊,森林部落崇拜神树。

[2]原始部落的祭拜对象,一开始不是神,而是精灵鬼怪。人们反复祭拜的目的,是驱鬼,或去邪。母系社会中的祭拜仪式,则从山林鬼怪,转变为具有人性的母女(神母与处女神)。

[3]希腊神话的成熟标记,即酒神的出现。这是一个由鬼到神的重要转折:“狄俄尼索斯给希腊人带来一种新信仰,即通过肉体麻醉、精神痴迷,最终变为一个神”。

4米开朗基罗:酒神塑像

赵按:希腊人造神,美国人就不造?欧洲文艺复兴,吹得神乎其神。美国文艺经典,难道还不够神奇?

尤其是希腊神话中的狄俄尼索斯:他小子荒淫无度,烂醉如泥,居然也封了酒神!再看美国人披荆斩棘,日日与土著打斗。为何不能编造荒野神话,也封它几个西部英雄?

花园神话的由来

《处女地》锁定了两大美国神话,即花园神话,帝国神话。它们彼此交织,相互纠缠。两个神话原型,合成一套极具诱惑力的民族意识,又称国家认同(

NationalIndentity

若说这两个神话原型,合力编造了美国梦,也不算错。但史密斯透过严谨分析,证实那是一种准宗教神话,一套意识形态偏见:它看似民主自由,实则蒙昧偏执,而且挺危险。

让我们跟随史老师,先由花园神话说起。

伊甸园之后

美国人相信自己是上帝选民(

God'schosenpeople

)。他们一再念叨的花园(

Garden

),也与伊甸园(

Eden

)息息相关:那儿是人类发祥地,亚当与夏娃的家园,也是一个神光普照、人兽杂处、万物共生的极乐之地。

然而很不幸,五月花号登陆时,岸上死寂一片。刚刚熬过寒冬,102名难民就死去一半。

这种地狱经历,扯得上伊甸园么?别着急。史老师翻查国家档案,搜罗民间传奇、小说诗篇,还梳理了绵延300多年的政客言论、名流日记。从中他精选一批案例,详加论证如下。

5伊甸园

丛林猎人的天堂

库珀的《皮袜子故事》,成了史密斯讨论的第一重点。作为殖民文学的经典系列,《皮袜子》讲述一个丛林猎人,纳蒂·邦波(

NattyBumppo

这个白种野蛮人,脚穿鹿皮靴,身背双筒枪。白人移民叫他皮袜子、探路者。土著称他是鹰眼、鹿王。邦波在森林中度过漫长的一生,就像伊甸园的亚当。每当动物减少、人烟稠密时,邦波会主动搬家,逃去更远的荒野。

邦波的原型,其实是肯塔基的殖民英雄布恩(

DanielBoone

)。独立战争中,布恩是民兵上校,带兵作战。战后他探险,打猎,跑单帮,爱上了冒险生活。晚年,他躲入密苏里的一座木屋,白天狩猎,晚上架篝火,插一根枪通条,烤鹿肉吃。

6布恩上校

布恩喜欢说:西部是他的天堂,也是自由人的故乡。他可不想像欧洲人那样窝在城里,尔虞我诈,醉生梦死。他只想着自由自在,随心所欲,与荒野厮守终生!

赵按:亚当夏娃偷吃禁果,被上帝逐出了伊甸园。美国人逃离欧洲,深入蛮荒之地。参比圣经故事,这是一种失乐园(

ParadiseLost

)的经验,即背负原罪,忍辱负重,祈求再生,苦苦挣扎在文明与野蛮的交叉线上。

于是美国文学史上,络绎出现了丛林猎人邦波,捕鲸船长亚哈,还有酷爱探险的杰克·伦敦,以及满世界打仗、斗牛、找刺激的海明威。这一系列皮袜子(

LeatherStockings

)形象,离群索居,厌弃文明。他们非但习惯了野蛮生存,而且标新立异,彰显个性。如此返祖现象,往往超出中国人的想象。

农夫理想国

杰弗逊总统生前,描绘一个农夫理想国。他指欧洲工业化摧毁田园,败坏传统。大城市里骄奢淫逸,贫富对立。这导致清教徒不堪欺压,被迫亡命北美。

杰弗逊满怀希望地说:美国人在西部垦荒,含辛茹苦。然而,自由土地造就了自由农夫,也让他们找回了淳朴本性。这些新大陆的主人,也是民主制度的捍卫者。

杰弗逊的民主理想,凝聚民心,鼓舞西进。1782年,克雷夫科尔(

JeandeCrevecoeur

)发表《美国农夫信札》(

LettersfromanAmericanFarmer

)。此书连出8版,译成5种文字,一时轰动欧洲,还赢得富兰克林的赞许。

7《美国农夫信札》

赵按:这个美国农夫,原本是个法国人。他在美国购置农场,娶妻生子,又不断给欧洲老乡写信,赞美一个万象更新的复乐园(

ParadiseRegained

发现人间花园

克雷夫科尔扬言:欧洲腐朽,百病丛生。相反,美国代表一个蒸蒸日上的新世界。各国移民齐心合力,辛苦耕耘处女地。又将那一片片森林与河谷,改造成了大花园。

更了不起的是,在这个人间独一无二的大花园里,“没有贵族,没有王冠,没有主教,也看不见醉生梦死,贫富对立。除了少数城镇,全是些自由农夫”!

赵按:《圣经》里的伊甸园,据说远在东方。但丁《神曲》又称,伊甸园位于高山之巅,周边有4条大河,缓缓注入山下的沃野。古老传说,虚无缥缈。美国人却以亲身经历,发现一个人间花园(

GardenoftheWorld

再按:想想看,上百年的饥寒交迫、孤苦伶仃、禁欲苦行,终于换来了上帝的庇护与福佑。拓荒者抬头远望,泪流满面,面对一个美丽而丰饶的自由国度!这难道不是一种神奇天命?不是一次针对圣经故事的成功改写?

8人间花园

帝国神话变异

《处女地》第11章称,“拓荒大军浩浩荡荡,在命运安排下向西挺进。皮袜子的后代,开始在这片原野上建功立业"。壮丽史诗,徐徐展开,令19世纪的美国人大喜过望。

赵按:作为美国人的集体意识,也作为诗意的象征,花园神话渐臻丰满了。与此同时,一个熠熠发光的帝国神话,也开始乍露峥嵘。然而与荣格、弗雷泽讨论的神话原型不同,帝国神话独一无二,空前绝后:它是地道的美国神话!

山巅之城,万众瞻仰

帝国神话,根基深厚。1630年,一艘难民船来到波士顿。移民首领温斯洛普(

JohnWinthrop

),在船上庄严布道:"我们将如山巅之城,为万众瞻仰"。这位布道神父,后来成了马萨诸塞殖民地的总督。而难民们开创的波士顿,也被称之为

CityUponTheHill

所谓山巅之城,出自《马太福音》:"你们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它无法隐藏。”早年的清教徒普遍相信,美国是上帝选中的以色列。此话怎讲?

根据《出埃及记》:以色列人在埃及世代为奴。为了争取自由,他们追随先知摩西,摆脱法老的追兵,越过涛涛红海,抵达耶和华应许他们的国度,迦南,进而建起了山颠之城。那座城市好比灯塔:它将照亮悲惨世界,庇护普天下受苦受难的人!

9摩西率众过红海

上述宗教情结,剪不断,理还乱。请看华盛顿总统眼中的美国:它首先是迦南(

Canaan

),其次是一个年幼帝国。再看杰弗逊总统:他亲手制定了帝国扩张方案,目标是向太平洋进军。

另有一批美国精英,他们自称是探险家、测量师,博物学家,实乃一批喜欢猎奇的富家子弟。与皮袜子不同,他们念大学,见世面,颇具文明优越感,也不乏丰沛的帝国想象。

通向印度之旅

建国前夕,地理学家埃文斯(

LewisEvens

)宣称,我们“广阔无垠的肥沃土地,是个农业天堂,它会自动产生财富与权力,并将它们赋予一个帝国”。

航海学家艾姆斯(

NathanielAmes

)骄傲地预言,“文学与科学从这里出发,越过阿帕拉契亚山脉,直达西海岸”。而这一帝国扩张趋势,必将导致“罗马、巴黎和伦敦那样的大都市,星罗棋布出现在密西西比河流域”。

1882年,共和党官方作家布罗克特(

LinusP.Brockett

),在费城出版《我们的西部帝国》。作者憧憬道:“大西洋沿岸居民不多,却孕育一个显赫帝国。它的幅员广大,人口众多,资源丰富,文化多彩。其高尚道德,感召所有其他的民族。而与帝国结为一体的是自由,即一个伟大民族的正义与特权”。

10《草叶集》

就连大诗人惠特曼,也有一个帝国梦。众所周知,他的《草叶集》是从密西西比河写起,一路上美不胜收,如痴如醉。稍后,他开始吟唱大平原、落基山。

晚年的惠特曼,开始颂扬一群年轻而勇敢的拓荒者:他们呐喊着,一路奔向太平洋岸边。《通向印度之旅》,则继续向西,漂洋过海,直至“中国人从昏睡中醒来”。

南方帝国之梦

大诗人的天真烂漫,敌不过奴隶主的自私与贪婪。自由农夫奋力开荒,感觉自己是亚当二世。然而19世纪的多数美国政要,从外交官、国务卿,到陆军部长、海军部长,都来自南方贵族庄园。他们肩负昭昭天命,急于将自家的优越种族、信仰与制度,不断向西推进。

2016年,美国学者卡普发表《这辽阔的南方帝国》,指1833年英国废止奴隶制。美国副总统卡尔洪,居然做起了帝国梦。这个南卡州贵族,提出分裂美国的“州权至上”论。

据卡普揭露:此时的美国国务卿厄普舍,秘密组织

一批南方权贵,开始策划一个“加勒比海大帝国”:即以美国南方为基地,进而囊括墨西哥、古巴、巴西等一批蓄奴国家。受其鼓动,得克萨斯抢先脱离了墨西哥。

11《这辽阔的南方帝国》

赵按:注意啦!这可不是什么神话原型研究,也不是鸡零狗碎的文艺批评。美国南方奴隶主,擅长权谋与统治。内战前,他们控制了国务院与军事机构,如西点军校。南北战争爆发,及时阻止了奴隶主的阴谋。但帝国神话继续膨胀。

1890年西部垦荒结束。美国海军军官马汉,匆忙抛出了《海权论》。此书标志帝国意识一大转折,即从小农垦荒,转向海洋争霸。1898年美西战争前夕,海军部副部长罗斯福,暗中设计了作战计划:“和平终将达成,条件是古巴独立,波多黎各归属美国,西班牙放弃菲律宾。”

哈佛教授熊彼得,对此讥笑说:老罗斯福诉诸帝国主义,却未引发争议。什么道理?因为帝国扩张,“作为资本主义的必然产物,吻合美国人认可的生活方式”。

赵按:美国人热爱自由土地,提倡发家致富,培植草根民主。中国老乡听了,会说这家人挺好的。杰弗逊的农业乌托邦,也让国内学界的许多人犯晕,以为美国西部拓荒者,同咱家的老祖宗一样,都是老实巴交、人畜无害的庄稼汉。

再按:对于中国学界,这是一大认知误区。没错,中国农耕文明,让我们习惯了安土重迁,密集生存,向心凝聚。与之不同,美国却代表人类史上最具扩张性的航海文明。自古希腊起,这种文明的突出特征,即向海而生、城邦立国、海洋争霸。

12美军攻陷墨西哥城

史密斯的《处女地》,明指“美洲大陆的帝国说,至此与花园神话合并,产生一个极富想象力的形象”。

啥子形象呢?史老师及时打住,不肯明说,麦卡锡盯着呢。

1968年,新左派运动轰然爆发,哈佛历史系的梅教授(

ErnestMay

),斗胆发表专论《美式帝国主义》。1973年,他针对美墨战争、美西战争,又出版《帝国式民主》。在梅老师看来,花园与帝国稍加勾兑,就是一个民主帝国。而且恰恰因为民主的缘故,美国也更加帝国。

边疆学说批判

回首1893年:美国史学年会在芝加哥召开,年轻博士特纳(

FrederickJ.Turner

),宣读论文《边疆在美国历史上的意义》。史老师说,此文影响之广大,“彻底改变了美国史的编写工作,继而波及经济、社会、政治领域”。

特纳一炮打响,踌躇满志。不久,他就当上哈佛历史系教授,还培养出一个边疆学派。史老师面对权威,不动声色。

特纳的边疆学说(

FrontierThesis

),认定西部弘扬民主,鼓励创新,从中产生一系列新风尚,新思想。据此,特纳又强调,西部对于美利坚的发育成型,居功至伟,至关重要。

13美国自由农夫

边疆学说是对是错?史老师说他无意下结论,同时他像剥洋葱那样,条分缕析,指出其中的谬误与危险。

[1]花园神话,无视灾难:

花园神话内容庞杂,其中有犹太教义,新教伦理,也有英国田园诗,法国重农学派。杰弗逊顺手拿来,描画一个极具浪漫色彩的自由农夫:他在自家沃土上耕耘,自由自在,笑脸上露出了自信和骄傲。

特纳信以为真,指其为美国民主的基本法,社会矛盾的调控阀。然而,边疆学说流行之际,中西部自耕农每况日下,正在沦为工业化、城市化的悲惨牺牲品。所以史老师说,特纳犯了一个很搞笑的时代错误(

Anachronism

特纳美化边疆与自由农夫,强调它们是塑造美利坚性格的关键力量。美国学界从此罢黜百家,独尊特纳。史老师说:这便遮蔽了一系列外来影响,例如欧洲市场、中国劳工,还有各国移民。同时,边疆学说也抹杀了南方与北方的历史作用。比方说,南方奴隶主贩卖黑奴,联邦军驱杀印第安人。

受史密斯的启发,美国现代史权威霍夫斯塔特(

RichardHofstadter

),也在《进步史学家》中批评边疆学派:他们“看不到西进运动的可耻一面,譬如肆无忌惮的土地投机与非法裁决,对北美大陆的残酷掠夺,又如美国扩张主义的傲慢,印第安人的悲惨下场,针对墨西哥人和中国人的排外主义”。

14神话中的不老泉

[2]安全阀不安全:

特纳相信,西部的自由土地,能持续吸纳移民,缓解社会冲突。随着自由农夫的壮大,美国民主如同巨神安泰,愈发巩固。而贵族统治的终结,又开创一个大众时代。

问题是:南北战争后,南方贵族的残暴统治,让位给了垄断资本的金融秩序。中西部的自由农夫气急败坏,变成一帮举旗造反的民粹党(

Populists

)。特纳怎么说?

他喋喋不休狡辩说:“美国人在遭遇社会危机时,总有一个安全阀,一个银行账户,可以让他们提取现金,弥补亏空。这就是边疆自由土地,它是一个神奇不老泉。”

赵按:不老泉与巨神安泰,都是希腊神话。它们也被用来美化西部,还能让美国一次又一次地满血复活!然而残酷现实是:西部边疆不复存在,美国也不再安全了。

[3]狂热偏执,唯我独尊

如前述,花园神话蕴含了一股宗教狂热。它导致清教徒的禁欲苦行,自虐倾向,还有一种无休止的哀诉布道(

Jeremiad

)习俗。西部百年垦荒,又将这种宗教仪式,反复上演,扭曲心态,升格为一种偏激而执拗的民族意识。

15生死对决

赵按:与其他民族相比,美国经历十分独特。纽约大学教授本德,2006年推出《万邦一国》,系统批判这个国家自命不凡的例外论(

Exceptionalism

)。而美国例外论的关键生成背景,即北美移民历尽艰辛,发现一个人间花园:那儿没有灾难与暴行,只有世代相传的美德和正义。

换言之,善恶对立的思维逻辑,又催生一套唯我独尊的美国价值观:花园之内,阳光灿烂。花园之外,黑暗无边。美国所有的成就与荣耀,皆是天意所赐。美国的一切危险和麻烦,都来自外部邪恶势力。这是什么逻辑?

史老师严正警告:上述这些危险思想,导致一种根深蒂固、美国独有的孤立主义,即不断加固自家花园的围墙,抵制异族文化的污染。与此同时,美国人有关国家命运的思考,也变得日益狭隘,自私,以偏概全了。

赵按:更危险的是:孤立主义的反面,是所谓替天行道,出兵海外。到了小布什的年代,美国还要拿出牛仔斗恶棍的凶残手段,逐一消灭所谓的“无赖国家”。

16麦尔维尔《白鲸》

[4]文明野蛮,进退两难

特纳指边疆是文明/野蛮的汇合点,也是美国賴以崛起与发达的生命源。话虽这么说,他却因此陷入一种尴尬困境。一方面,西部移民粗野愚昧,好勇斗狠,处于半开化状态。而西部社会暴力猖獗,并无法治可言。

另一方面,如此野蛮无序的西部环境,居然能为19世纪美国的发育成长,提供源源不绝的神奇动力!既如此,边疆对于美国的影响,究竟是福,还是祸呢?

美国作家梭罗称:文明社会人欲横流,处处束缚个人自由。唯有逃去瓦尔登湖畔,他才找到心灵的港湾。史老师说,梭罗因此陷入了文化原始主义(

CulturalPrimitism

绅士作家华盛顿·欧文,也一惊一乍道:西部蛮荒大地,将冒出一个半野蛮、半开化的杂交种群,其中有土著残余,猎手后裔,墨西哥混血儿,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逃犯与亡命徒。

赵按:纵观美国文学史,麦尔维尔有关文明/野蛮的的思考,最深刻,也最具批判意识。在他看来,荒蛮西部,辽阔大洋,都代表了大自然。对此,人类不可妄加评判,说好说坏。

史密斯批评梭罗,夸奖麦尔维尔。因为在麦尔维尔眼里,大自然既可怕、又伟大。假如人类利欲熏心,铤而走险,那就会像亚哈船长那样,遭受严厉的天谴。他笔下的白鲸,作为大自然的神秘象征,实乃一种“威严与恐怖的混合物”。

17《野性的呼唤》

再按:中国人敬畏天地,美国人崇尚个性。19世纪的美国人,开始拜读达尔文《物种起源》,布丰《自然史》。在我看来,真正吸引他们的,还是斯宾塞的《首要原则》,尼采的《权力意志》。杰克·伦敦《野性的呼唤》,即是典型一案:它膜拜社会达尔文主义,即残酷竞争,优胜劣汰,强者为王。

同理,特纳大肆赞美西部的风土人情,却把其中野蛮化倾向,错当成了社会进步。史老师总结:两次世界大战,摧毁了一批陈腐思想体系。美国现代化进程,又让特纳进退维谷,搞不清何为文明,何为野蛮。他坚称民主来自荒野,文明象征腐朽。其目光短浅,感伤怀旧,实在要不得。

我在一旁发呆,心头难免生出诧异。弗雷泽早就说了:人类进入现代社会,神话自动祛魅,即丧失了神奇力量。

问题是,置身先进发达的民主大国,美国人为何锲而不舍,始终迷恋宗教神话,玩弄暴力仪式,甚至视野蛮为荣耀,据蒙昧而自傲呢?这是一种创伤后遗症,还是小顽童拒绝长大?

沃斯特:在西部的天空下

我的满腹狐疑,终于得到新一代美国学者的回应。1992年,牛津大学推出一本“生态史”名著,《在西部的天空下》。此书作者沃斯特(

DonaldWorster

),是美国西部史学会主席,也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兼职教授。

18《在西部的天空下》

沃斯特宣称:“第一个真正修正西部史的人,是亨利·纳希·史密斯。他率先告诉我们旧历史错在哪里,并大胆称之为神话”。1950年史密斯出版《处女地》,指“神话是人们为自己创造的,任何神话都含有虚构成分。关于西部的神话也不例外,正是这些虚构,把人们引入艰难甚至悲惨的境地”。

悲惨境地之一,即1860-1890年间,开放牧场疯狂蔓延。这种资本主义制度,视牧场为工厂,拿牲畜当资本。牧草养肥了野牛,野牛被赶上火车,来到芝加哥屠宰场,成百万地被宰杀,然后加工成牛排。至1888年,寒冬摧毁了西部畜牧业。而“开放牧场的毁灭,是人类畜牧史上最惨重的失败之一”。

直至今日,美国西部依然充斥了天灾人祸的痕迹。沃斯特引述一位西部旅行家的心酸记录:

“我们捕尽了河狸,消灭了曼丹人,染病给黑脚部落,灌醉了阿里卡拉人。我们把西部土地称作荒蛮之地,匆匆越过它,赶往加利福尼亚与俄勒冈。我们灭绝了野牛,连骨头也没剩下。我们杀掉成群的驼鹿,狼,鹤,草原松鸡和犬鼠。我们挖出了金子,打垮了苏人,沙伊安人,杀死了疯马,坐牛。我们翻耕了大片表层沃土,收获并出口小麦。我们拼命挖煤,送去发电厂当燃料。我们开采石油与天然气,再用管道运走。我们糟蹋了河水和泉水,然后打钻,开挖深井,取水灌溉。”

第一章第3讲注释

1.二战后的英美文学批评,一度由新批评主宰。至1960年代,左翼批评,心理批评,神话原型批评,开始三足鼎立。1957年,加拿大学者弗(NorthropFrye),发表《批判的解剖》(

TheAnantomyofCriticism

),名噪一时。提醒大家:史密斯《处女地》,并非神话原型批评,而是一种左翼社会历史批评,与弗雷泽神话批评的杂糅出新,我定义为“美国神话与意识形态批判”。

2.参见弗雷泽

JamesGeorgeFrazer

《金枝》(

GoldenBough:

AStudyinMagicandReligion

WordsworthEditionsLtd,1998

,汪培基等中译本,第4,7章,商务印书馆,2013年。

3.参见袁珂《中国古代神话》,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

4.参见弗雷泽《金枝》,第68章。

5.参见哈里森(JeanEllenHarrison),《希腊宗教研究总论》,

Themis:AstudyoftheSocialOriginsofGreekReligion

,3rdedition,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22;谢世坚中译本,6-7页,广西师大出版社,2006年。

6.史密斯与弗莱,二人差异明显。首先在批评领域,弗莱相信文学起源于神话,而神话包藏了所有文学形式与主题。据此,批评家便可以神话为原型,解读各种文艺作品的类型、叙事与结构。与之不同,史密斯以“美国神话”为目标,广泛梳理文学经典、史籍、掌故、民间传说,以便实施跨学科的文化批判(Critique),而非狭义的文学批评(Criticism)。

其次在研究方法上,弗莱重视原型分析。他指古希腊神话,讲述人类史诗。《圣经》也并非教义,而是西方文艺的母胎。史密斯也关注圣经故事,但他努力破解的美国神话,并非传统神话,而是一个再造人间花园的新神话:它针对传统神话,加以颠覆与改造,进而形成一种反原型神话。

最后,所谓原型(Archetype),来自荣格《集体无意识的原型》。荣格通过心理治疗,发现神话与文艺的纠结,诸如魔鬼与天使,英雄与小丑。原型积淀在潜意识里,经由作家创作,呈现为艺术形式。史密斯也是一位心理大夫。只不过,他诊断的病人是美利坚民族。而他分析的美国神话,一如荣格所言,“自古流传下来,作为种族的记忆,不断再现祖先所经历的情境”。

7.参见史密斯(HenryNashSmith)《处女地》,

VirginLand:TheAmericanWestasSymbolandMyth,

薛蕃康、费翰章中译本,第5,6章,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

8.同上,129-130页,144-147页。

9.同上,127-129页;以及克雷夫科尔(J.HectorSt.JohndeCrevecoeur)

《美国农夫信札》,

LettersfromanAmericanFarmer

,pp.47-49,OxfordUniversityPress,1997.

10.参见MichaelParker,《约翰·温斯洛普:建立山巅之城》,

JohnWinthrop:

FoundingtheCityUponaHill,

NewYork:RoutledgeUniversityPress

2014.

11.参见《处女地》,125页,190-191页。

12.同上,第13章南方与花园神话,另见卡普(MatthewKarp)《这辽阔的南方帝国》,

ThisVastSouthernEmpire:SlaveholdersattheHelmofAmericanForeignPolicy,

HarvardUniversityPress,2016.

13.参见熊彼得(JosephSchumpeter)《帝国主义与社会阶级》,

ImperialismansSocialClasses

,GermaneditiontranslatedbyHeinzNorden,p.73,ClevelandandNewYork:TheWorldPublishingCompany,1961.

14.参见《处女地》,192页。

15.参见EarnestMay,《美式帝国主义》,

AmericanImperialism:ASpeculativeEssay

,NewYork:Atheneum,1968;以及《帝国式民主》,

ImperialDemocracy:theEmergenceoftheUnitedStateasaGreatPower

,HarcourtBrace,1970.

16.参见《处女地》,256页。

17.同上,第17章再兴的帝国,193页。

18.参见霍夫斯塔特《进步史学家:特纳,比尔德与帕灵顿》,

ProgressiveHistorians:Turner,BeardansParrington

,p.103-104,NewYork:AlfredAKnopf,1968.

19.参见本德(ThomasBender),《万邦一国:美国在世界史上的地位》,

ANationAmongNations:America'PlaceinWorldHistory

,NewYork:HillandWang,2006。

20.参见《处女地》,80-81页。

21.同上,181-182页。

22.同上,262-267页。

23.参见DonaldWorster,《在西部的天空下》,

UnderWesternSkies:NatureandHistoryinAmericanWest

,OxfordUniversity1992;青山中译本,4-5页,商务印书馆,2017年。

24.同上,44-45页,3页。

第四讲

牛仔封神榜

1牛仔封神榜

作者按】

特纳边疆学说,强调美国民主,诞生于荒蛮原始的自由土地。史密斯不信邪。他在《处女地》中质问,美国人是一个怎样的民族?西部边疆的百年拓荒,催生了何种美国神话?作为民族潜意识,这种国家神话是福还是祸?

他发现美国神话很糟糕,而且充满了不祥。

杰弗逊鼓动西进,赞美自由农夫。特纳得寸进尺,又将边疆指为民主发祥地、社会安全阀。西部拓荒者,故而成了西部英雄,民主斗士。时至今日,自由农夫(

Yoeman

)和牛仔(

Cowboy

),仍是许多美国人自我陶醉的民族象征。很不幸,英国保守文人伯克(

EdmundBurke

),反而视其为洪水猛兽。

美国革命前夕,伯克在英国下院发言,讨论波士顿茶党(

TeaParty

)的严重骚乱。面对一群戴假发的议员老爷,伯克大骂北美群氓,说他们“四出流窜,无可遏制。随着环境改变,他们将改变行为方式,变成一帮讲英语的鞑靼人”。

2《伯克讲演录》

当年的波士顿茶党,号称自由之子(

SonsofLiberty

),伯克嗤之以鼻。在他眼里,那批乱党如同中世纪的白种鞑靼:他们骑在马上大呼小叫,并“将以雷霆万钧之势,冲击你们的边疆哨所,成为你们这些总督和议员的主子”。英国议员没想到,叫喊自由的美国佬,后来真成了他们的主子。

3鞑靼骑兵

赵按:鞑靼人(

Tatars

)分黄白两种,其中的黄种鞑靼,是指蒙古语族、通古斯语族。公元5世纪,他们便在蒙古高原、贝加尔湖一带游牧。中国唐朝的突厥碑文,最早记载了鞑靼。

13世纪初,大批鞑靼与突厥部落,拖儿带女,赶着牛羊,融入成吉思汗的蒙古铁骑。他们横扫俄罗斯,攻占波兰、匈牙利,并与当地妇女通婚。欧洲人惨遭蹂躏,总也搞不清这一大波混血蛮族的来历,只好统称为“白种鞑靼”。

作为英美保守主义奠基人,伯克还写过一本《反思法国大革命》。对于美国民主,伯克老谋深算,及早洞悉了其中凶险。故此,他与杰弗逊的民主神话,也形成一种思想对峙。

4福柯《知识考古学》

美国拓荒者,到底是自由农夫,还是白种鞑靼?英美两家,各执一端。其实,围绕抽象概念,世人见仁见智。法国哲学家福柯,戏称它是话语对象。在他看来,话语(

Discours

)不像索绪尔的能指,都有明确的所指。人类生活中有许多言不及意的现象,诸如野蛮与文明,民主与自由。

福柯又说,“我们不可能随心所欲说明一切”。译成中文,即道不可言,道常无名。或者说,这些几句话、几本小说、甚至好几代人说来说去,总也说不清的道理,便是话语对象了。

史密斯擅长知识考古。他在《处女地》第二卷中,心细如发,抽丝剥茧,一路追溯西部牛仔的形象起源、概念演变。其考据与辨析功夫,令我自愧不如!

下面简单介绍,针对“牛仔”这一话语对象,史老师是怎样分出历史三阶段的。

西部英雄:从邦波到卡森

所谓西部牛仔,无非是皮袜子(

LeatherStockings

)的子孙。我们已知,库珀连续写了5本皮袜子故事。第一本《猎鹿人》发生在1740年,男主邦波(

NattyBumpo

),还是个英俊小伙。最后一本《大草原》,背景设在1804年,邦波垂垂老矣。

5库珀《皮袜子故事》

史老师说库珀努力25年,想塑造一个荒野英雄。由于邦波变老,无法恋爱,库珀又构思一个年轻猎手,博登。博登有着邦波的习惯、技能与美德。此际,大篷车络绎走过,各国移民蜂拥西进。博登不再血腥杀戮,改以养蜂为生。他也不像邦波那样敌视文明,满口脏话。相反,博登有了女人。

邦波:高贵野人

作为横穿大陆的民族英雄,皮袜子与布恩上校一样,都成了自由象征,同时也是“无政府楷模、法律的天敌”。皮袜子晚年,回顾他70年孤独生涯:荒野呵护生存,却又危险重重。不过,相比贪婪邪恶的(欧洲)文明,大自然淳朴、自由而公正。它是原始生命力,也是道德源泉。

围绕西部猎人,美国人自相矛盾。库帕虚构一种

NobleSavage

(高贵野人):他不识字,没文化,是个“天然哲学家”。他蔑视文明与科学,却又精通丛林法则。其原始本能,诚挚天性,指向一种诗意生存。梭罗受其影响,产生原始冲动。他说另有一层更高法则,指引他“像野羚羊那样活着”。

6卡森自传

卡森:万能向导

19世纪美国民间文学,生动展示一群贪婪掠食者:他们越过中部平原,入侵落基山脉,开始滥杀野兽,争抢贵重毛皮。相比早期拓荒者,其习性更像是土著:衣衫褴褛,饮毛茹血,嗜杀成性。这些山林猎人一旦摆脱了文明束缚,就不再指望上帝:他们只相信利刃、快枪、捕兽器。

邦波死后,接替他的西部英雄,是基特·卡森(

KitCarson

)。卡森16岁离开密苏里,前往山区狩猎。1843年,卡森遇见了他的恩主,海军中尉弗雷蒙(

JohnC.Fremont

)。弗莱蒙是个冒险家。他野心勃勃,娶了参议员的女儿,随即晋升探险队长,负责勘探从密西西比河谷、直到太平洋沿岸的水路与旱路。

卡森带着武装探险队,从怀俄明、内华达,一路闯入加利福尼亚。美墨战争爆发前,探险队在南加州一个小镇,与墨西哥当局发生了流血冲突。此际,弗雷蒙接获密令,鼓动一场移民起义,成立“加利福尼亚共和国“。

战争打响后,联邦军火速出动。弗雷蒙荣升少校,带领一帮地痞流氓,将加利福尼亚变成了美国第31州。1856年,弗雷蒙代表共和党,参加总统大选。为了包装丈夫,弗雷蒙的妻子杰茜,精心编写一本探险队报告。

竞选失败,弗雷蒙没当上总统。老向导卡森,却因夫人的百般美化,成了西部英雄。此后冒出一大批卡森传记,诸如《伟大的西部猎人》《征服加州与新墨西哥》。

7弗雷蒙少校8夫人杰茜

赵按:所谓基特(

Kit

),原指工具箱。作为绰号,它暗示卡森是一个披荆斩棘、出生入死的万能向导。1889年,为了纪念英雄,科罗拉多州特意命名一个基特·卡森县。

文明旗手vs荒原之子

卡森爆得大名,世人议论纷纷。他是半开化的野蛮人,还是受命于天的伟大向导?史老师说,美国人吹捧卡森,其用心复杂,目的各异。对于狂热爱国者,卡森是帝国扩张的伟大先驱:他与土著作战,悍勇无比。对于东部淑女,此人寡言少语,神情忧郁,妙不可言。

传记里的卡森不沾烟酒,也不骂人。相比那些肮脏下流的丛林人渣,卡森的绅士作派,挺合杰茜的口味。这位夫人无意中,竟将一个卑微仆人,抬举成了帝国开拓者。

史老师小结:这个卡森就是邦波,只不过他作为向导,卷入了探险、勘界、边境冲突,并因此失掉了与自然交流的神奇能力。一句话,“西部英雄被世俗化了”。

一角钱牛仔

史老师接着说:世俗化的卡森,还确立一条文学演变路线。内战后,百姓温饱,民心向善,日有所思。一波又一波的牛仔段子、荒野恋情、枪手传奇,开始在中西部传播开来。这种乡土文学,鼓励大众阅读,弘扬草根民主。

9一角钱小说

然而乡土文学,敌不过资本主义商业化。美国文学迅速转向一角钱小说(

DimeNovel

)。这种廉价书,门槛低,趣味足。伴随美国公共教育兴起,一角钱小说猛烈扩大消费市场。然而它粗制滥造,内容粗俗,入不了专家法眼。

比德尔丛书畅销

1858年,纽约出版商比德尔(

ErastusBeadle

),带头推销廉价书,每本一角钱。1866年起,他连续出版300多种。短短5年,廉价丛书畅销500万册,引爆一场出版业革命。史老师说,比德尔与洛克菲勒一样,堪称美国工业巨头。他还雇佣抢手,流水作业,不停地更换故事模板。

出版业的激烈竞争,迫使枪手们胡编乱造。为了赚钱,他们还刻意渲染暴力、怪诞与庸俗。比方说,黄石公园的地下洞穴,藏有吃人生番!再比如牛仔的魔幻骑术,大大超过了马戏团!关键是,牛仔英雄越来越像小丑:他们服饰绚丽,头插羽毛,举止滑稽。史老师说这些下三滥,与牛仔毫无关系。

10公牛比尔

赵按:美国20世纪

CowboyMovies

(牛仔大片),除了走红地毯,得奥斯卡奖,还能倾城倾国,日进斗金。别忘了,这类吸金大片,原本出身微贱,令人不齿。其人物造型、故事情节,多半出自一角钱牛仔。

公牛比尔发大财:

内战后的东部精英,也对西部充满了占有欲。这又导致牛仔形象,不断偏离历史真实。还记得基特·卡森么?据说他弹不虚发,杀人过百。轮到一角钱牛仔,那就上千了。而且牛仔的一只手,还被反绑在背后!

西部商机大好,刺激纽约文人。著名枪手贾森(

EdwardJudson

),兴致勃勃,跑去内布拉斯加的一座兵营,采访诺斯少校(

Maj.FrankNorth

)。诺斯指挥一支边防军,手下不乏彪悍骑士。贾森抓住老兵科迪,听他胡吹一通,随即回城,在《纽约周刊》发表了《公牛比尔:边境之王》。

比尔的真名,原叫威廉·科迪(

WilliamF·Cody

)。他原是农家子弟,内战中编入堪萨斯民兵团。战后他成了野牛贩子,绰号公牛比尔。野牛杀光了,他又混入谢尔曼将军的第五骑兵团,在诺斯手下当差。贾森的夸张报道,让这个老兵一夜成名,进而与布恩、卡森一道,成为了史诗级的美国英雄。

11狂野西部海报

史老师回顾说:西部牛仔早已存在,1870年后才广为人知。1872年,贾森的剧本《草原侦探》,在芝加哥隆重上演,科迪参加了巡演。随后,他回到骑兵团,驱杀苏族人。战斗中,他杀死了酋长黄手(

YellowHand

),还剥下老酋长的头皮,回营请功。印第安人杀完了,科迪何以为生?

1882年,他组建一个“狂野西部”演出团,其中有波尼枪手、苏族武士,还有英雄坐牛(

SittingBull

),怪侠疯马(

CrazyHorse

)。科迪带上演出团,从纽约、芝加哥,一路巡演至欧洲五大国。在伦敦,他还为女王表演了专场。

12怀俄明:公牛比尔纪念馆

名利双收之后,科迪挥霍无度。1917年他死于破产。

边疆消失,牛仔封神

《处女地》第10章,归纳牛仔的百年衍变:它自皮袜子起,经由布恩、卡森、公牛比尔,逐步转型为一个牛仔。

史老师说,这个西部英雄,背叛了邦波的善良与美德。他不再尊重土著,敬畏自然。他也放弃了原始生存。帝国扩张的昭昭天命,让他利欲熏心,泯灭人性,沦为一个亡命徒。

更糟糕的是,这个美国人集体想象中的牛仔,成了一个神话原型:他在荒野上为非作歹,进而与各种土匪和坏蛋沆瀣一气,“不再具备任何西部原型的价值”。

西部牛仔的质变

上述突变,令西部小说错失一次教化民众的机会。同时,它也无力与美国现代社会,建立真正联系。这个可怜牛仔,带着野蛮与愚昧,一头扎进了现代美国。

史老师叹息:看他全身上下,毫无伦理价值,亦无社会规范。除了打打杀杀,他不会考虑任何严肃的社会问题。“1889年,当比德尔在纽约退休时,牛仔小说已降低至顽童的水平。”

这个无厘头牛仔,居然一路骑马鸣枪,冲入20世纪!二战中大众传媒普及,促使牛仔英雄,大举进军好莱坞。如今电影里的牛仔形象,多有调整变化。但在故事情节、人物塑造方面,它们与邦波、卡森和比尔,竟是一脉相承。

史老师数落至此,不再引申。我猜想,他是不愿多说。可我仍有疑问。首先1890年美国边疆封闭,进入工业社会。历史转折中,牛仔何以迅猛崛起,成为一群目无法纪的荒野英雄?

回到《处女地》卷首:美国人是什么样的一种人民?史老师含蓄指出:许多美国人相信,牛仔与边疆是美国价值中最纯粹的精华。故而,牛仔也被象征化了(

Symbolized

赵按:象征化是文艺手段,也是神话伎俩。

13原生牛仔14西部枪手

追查牛仔象征化

19世纪末,工业革命风起云涌,美国边疆基本消失,西部小镇日渐凋零。几乎一夜间,大城市压倒乡村,企业家战胜了农夫。杰弗逊的农业神话,惨遭资本主义的粗暴践踏。老乡们感伤之余,开始鼓噪民粹(

Populism

1892年,百万农夫揭竿而起,呼吁政府打击托拉斯,接管铁路银行,惩办强盗大亨!这一轮暴风骤雨,吓坏了城里人:他们误以为第二场革命即将打响。其实,这只是中西部的自耕农,本能地抵抗现代化。

15《美国民粹主义》

1901年麦金莱总统遇刺,老罗斯福仓促就职。美国进步主义改革,就此拉开了序幕。改革先锋是一群黑幕揭发者,例如斯蒂芬斯揭示《城市的耻辱》,塔贝尔追查《美孚发迹史》,德莱塞为珍妮姑娘、嘉莉妹妹们鸣冤诉苦。紧要关头,老罗斯福总统顺应民心,开始打压垄断资本,支持进步改革。

精英版牛仔的出现

总统的进步倾向,诱发文化嬗变。精英作家威斯特(

OwenWister

),1902年发表小说《弗吉尼亚人》。此书畅销,好评如潮。旧金山财团慷慨捐资,

设立美国西部文学会(

WesternWritersofAmerica

),颁发威斯特奖(

OwenWisterAward

)。好莱坞电影巨头,也跟着捧场说:对于西部影视业发展,《弗吉尼亚人》贡献突出!

这本牛仔小说气质高贵,文笔优雅,并无乡土气。故事场景设在1880年代,怀俄明的一座牧场。主人公是牧场监工,无名无姓,似乎要隐藏身份。然而他的诨名,弗吉尼亚人

却在不停暗示:他有南方贵族血统。这个奇特牛仔,性情开朗,喜欢冒险,充满男子汉的正义感。

乡村女教师莫莉,迷恋其绅士风度,故而与之交往,讨论诗和远方。问题是,这对情侣反差明显,价值观迥异。牛仔特行独立,惩恶扬善,自有一套道德规范。莫莉逐渐认识到:西部人的生活法则,原本如此,自成其理。

作家与总统

《弗吉尼亚人》卷首,印有2条致辞,其一向西奥多·罗斯福致敬,其二是感谢读者捧场。这是什么情况?

小说作者威斯特,生于费城一个医生家庭,自幼赴欧洲读书,18岁入哈佛本科。由于热爱历史和戏剧,他加入贵族学生社团,结识好友西奥多,直到后者当上总统,二人情投意合。

《弗吉尼亚人》

本科毕业后,威斯特一时兴起,跑去巴黎学音乐。继而考入哈佛法学院,开始参与政治。此时的罗斯福,疯狂迷恋西部。威斯特紧随其后,多次去西部打猎。西部景色壮美,小威为之震撼。他决意放弃一切,专心写西部小说。

揭秘边疆俱乐部

2013年,牛津推出新书《边疆俱乐部》(

TheFrontierClub

),揭露一大秘辛。原来,1880至1924年间,纽约与华盛顿确有一批精英社团,自称边疆俱乐部。他们结交权贵,笼络出版商,进而左右舆论,引领时尚。

赵按:看来,史老师的“牛仔象征化”,绝非空穴来风。美国西部文学,就此告别草根民主,转向精英治理,即“抓住西部想象力,将它转化为一种文化权力”。同时,美国精英也将殖民倾向、种族偏见,巧妙植入了西部小说。

故事讲到这里,我听见福柯在一旁窃笑:你说,我说,他说。美国人拼命说,说了也未必算数。关键是要看谁在说话?他有话语权么?别忘了,福柯《词与物》下定义:话语是一种“任由人们反复填充、不断变更的特殊空间”。

所以福柯一再追问,“知识与伦理,是在何种秩序空间中产生的?依据何种历史先验性、在何种实证要求中,观念才能出现,科学才得以确立?”

17《边疆俱乐部》

中国古代圣贤,明白个中机制。钱锺书比较中外语言哲学,曾在《管锥编》中讲解道:因其无名,强为之名。知其不能道,反而千名万号、横说竖说,极尽刻画之工!

回到老罗斯福

19世纪末的老罗斯福,顺应潮流,支持改革,声名鹊起。作为美国第一个现代总统,他最先对选民发表讲演,最早晒自家的生活照片。他还是一位学霸总统:其大作《征服西部》,让他当上了美国历史学会主席。

老罗斯福总统

哈佛教授熊彼得,指老罗斯福象征美国早期的帝国主义:他迷恋海军与海战,亲自策划美西战争。1880年老罗结识另一位帝国狂热分子,海军学院的马汉教官。随后,老罗接连发表《1812年战争中的海战》、《美国与世界大战》。

美国总统与牛仔

我一度搞不懂,这位哈佛纨绔子,干嘛故作牛仔范?据哈佛校史记载:亨利·詹姆斯1864年毕业,领先老罗12年。哈佛百年校风,何以一夜骤变?再说了,詹姆斯和老罗、威斯特,都参加秘密社团,都爱玩坑爹游戏。结果呢?1880这一届,忽然开始怀疑人生,要去西部过苦日子了?

总统的牛仔情结

史老师的春秋笔法,令我醒悟:西进成功,美国雄起,让老罗热血沸腾,脑洞大开,开始弘扬一种牛仔精神。从政治上看,此举一石二鸟。首先它开启中西部大票仓,有利于老罗连任。其次老罗鼓吹牛仔精神,宣示强硬扩张,这也能有效缓解国内矛盾,转移西部老乡注意力。

说到底,老罗扮演牛仔,对内对外,都是稳赚不赔。其后的美国总统,但凡明白这个道理,也就萧规曹随了。请看,从杜鲁门、约翰逊,到里根、布什父子,个个炫耀牛仔身世。他们还喜欢邀请大牌记者,去其西部牧场,以便让总统们头戴牛仔帽,上演劈树桩、修篱笆的真人秀。

我还发现,牛仔总统都爱打仗。老罗斯福打赢了美西战争。杜鲁门、约翰逊、老小布什,相继派兵去朝鲜、越南、伊拉克。里根总统更牛仔:他玩弄星球大战,忽悠垮了苏联。所以啦,牛仔总统的段子,日后还有的讲。

文化工业批判

最后,我想接续史老师的话题,说说第二个疑问,即紧随花园神话、帝国神话,美国牛仔是怎样神差鬼使,变成了美利坚的国家神话?它与二战后的美国,又有什么瓜葛?

弗雷泽说过:原始人装神弄鬼,操办仪式,同时也编造各种神话。神话成熟了,仪式保留下来,成了文艺象征。故而,神话就是一种美化与象征。弗雷泽又指宗教衰落,科学兴起。进入现代社会,神话逐渐祛魅,即丧失了神奇力量。

对此,弗雷泽的女弟哈里森(

JeanEllenHarrison

),另有一套精细说法。大意如下,

[1]每个民族都有自己敬奉的神祇,而它供奉的仪式、巫术或图腾,正是我们了解该民族文化最可靠的线索。

[2]宗教仪式,周期重复。仪式源于古人对自然或人生的模仿。不断重复膜拜,令仪式程式化。膜拜过程中,人们把仪式英雄偶像化,概念化,最终塑成一个神。

[3]原始人施巫术,是为了满足欲望,属于非理性自发冲动。巫术与神话的情感冲动,是由整个部族共同体验,以便宣泄欲望,强化团结。所以神话是国家大事,而非个人小事。

哈里森研究希腊神话,并未涉及美国。史老师提及牛仔象征化,也未揭示牛仔的封神过程。然而西马理论家阿多诺,早已圈定了这一命题,痛下针砭!只不过此事忌讳大,史老师身处逆境,只能韬光养晦了。

19《启蒙辩证法》

二战中,流亡纽约的德国教授阿多诺,一度前往加州好莱坞,专题调研文化工业。这位犹太哲学家,精通古典音乐,厌恶美国文化。在他看来,所谓

CulturalIndustry

,即以盈利为目标,巧妙结合资本与科技,刺激并利用大众消费。

何谓文化工业

1947年,阿多诺与霍克海默,联名发表《启蒙辩证法》。此书宣布:文化工业之于美国,“就好比荷马史诗之于古希腊,文艺复兴之于意大利,堪称西方文明的登峰造极之举”。赵按:这是明明白白,在讲神话。

1963年,阿多诺发表《文化工业再思考》,重新界定大众文化(

MassCulture

)与文化工业。他指大众文化诞生于启蒙时代,它代表民众对于资本主义的反抗与宣泄。赵按:正如史老师所言,19世纪美国乡土文学,自然也是同类。

与之相反,发达资本主义催生了文化工业,其严格定义是:

[1]它针对大众的消费需求,享乐欲望,发起大规模工业化生产。[2]它仰仗科技创新,实行高度集中的科学管理。[3]它消解艺术真理,混淆雅俗标准,同时制造幻象,编制神话。[4]它奉亿万大众为上帝或主体,大众却是惨遭算计的信徒与客体。

20好莱坞星光大道

美国文明的封神榜

西马批判,势如破竹,犀利指向一种高科技版的美国神话。换言之,脍炙人口的西部牛仔,借助好莱坞大片,从此登上了美国文明的封神榜。

对于美国人而言,荷马史诗,希腊神话,何足道也?

第一章第4讲注释:

1参见伯克1775年3月22日,在英国下议院发表的讲演《与殖民地和解》,ConciliationwiththeColonies。讲演稿长74页,详见AlbertS.Cook编,

EdmundBurke'sSpeechonConciliationwithAmerica,

EditedwithNotesandanIntroduction,HardPress,1967;另见《埃德蒙·伯克读本》,关于与美利坚和解的演说,陈志瑞中译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

2参见福柯(MichaelFoucault),《知识考古学》,

L'Archéologiedusavoir

,Paris:Gallimard,1969,谢强中译本,48,103页,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

3参见史密斯《处女地》中译本,第6-7章,70-71,61-67页,

4同上第8章作为西部英雄的山地人:基特·卡森,80页。

5同上86-91页。

同上86页。关于弗莱蒙夫妇的历险故事,参见克莱蒙著《克莱蒙在落基山、俄勒冈与加利福尼亚的踏勘之旅》,

JohnCharlesFremont

TheExploringExpeditiontotheRockyMountains,OregonandCalifornia,

HardPressPublishing

,2013;以及Marguerite

Higgins《杰茜·本顿·弗莱蒙:加利福尼亚的开拓者》

JessieBentonFremont:CaliforniaPioneer

ReaBerg,1902。

同上第8章,88页.

同上91页。

同上第9章一角钱小说中的西部主角,92-94页。

同上105页。

11同上113页。另见《公牛比尔的狂野西部:名流,记忆与公众历史》,

BuffaloBill'sWildWest:Celebrity,Memory,andPopularHistory,

NewYork:HillandWang,2000.

同上121页。

同上122页。

同上序幕,3页。

参见RobertC.McMathJr.,《美国民粹主义》,

AmericanPopulism:ASocialHistory1877-1898

,NewYork:HillandWang,1993.

参见威斯特(OwenWister)《弗吉尼亚人》,

TheVirginian

,TheMacmillanCompany,1902;刘明珠、傅敬民中译本,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

17参见DarwinPayne,《欧文·威斯特:西部画家,东部绅士》,

OwenWister:ChronicleroftheWest,GentlemanoftheEast

,Dallas:SouthernMethodistUniversityPress,1985.

18参见博尔德(

ChristineBold),《边疆俱乐部》,

The

FrontierClub:PopularWesternsandCulturalPowers,1880-1924,

OxfordUniversityPress,2013.

参见福柯《词与物》,

LeMotelachose,unearcheologiedesscienceshumaines

,Paris:Gallimatd,1966;Sherridan英译本,

TheOrderofThings:AnArcheologyofHumanSciences

,前言21页,NewYork:RandonHouse,1970年;以及钱锺书《管锥编》,卷2,408-410页,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参见亨德里克斯(HenryJ.Hendrix),《西奥多·罗斯福的海军外交》,

TheodoreRoosevelt'sNavalDiplomacy:TheUSNavyandtheBirthoftheAmericanCentury

,UnitedStatesNavalInstitute,2009;王小可等中译本,21页,北京海洋出版社,2015年。

21参见WilliamHazegrove,《西奥多·罗斯福:西部狂野时代》,

ForgingAPresident:HowtheWildWestCreatedTeddyRoosevl

t,朱林勇中译本,绪言1-5页,北航出版社,2020年。

22参见哈里森(JaneEllenHarrison),《古代的艺术与形式》,吴晓群中译本,19-34,103页,大象出版社,2011年;以及《古希腊宗教的社会起源》,

Themis:AStudyofTheSocialOrigineofGreekReligion,

2ndedition,CambridgeUniversity,1927,谢世坚中译本,25页,广西师大出版社,2004年。

参见霍克海默与阿多诺(MaxHorkheimer&TheodorW.Adorno),《启蒙辩证法》,

DialektikderAufklärung:PhilosophischeFragmente

,VerlagdeMunter,1968;洪佩郁中译本,151页,重庆出版社,1990。

参见阿多诺《文化工业:大众文化随笔选集》,J.M.Bernstein英译本,

TheCultureIndustry:SelectedEssaysonMassCulture

,p.85,NewYork:Routledge,1991.

第五讲

中美神话之不同

1大禹治水

【作者按】

第一章讨论美国的国家神话,所以我把美国比喻为西部牛仔,中国则是自耕农,也是游牧部落的驯化者。讲完第一章4讲,我加写一个第5讲,目的是回顾一下,中美两国神话,究竟有哪些不同?它们又何以不同?

中国词典里,原无神话(

Myth

)一词,也谈不上神话研究。五四运动后,茅盾发现缺失,开始考察中外神话。1925年后,他在《小说月报》等报刊上,陆续发表《中国神话的研究》《希腊神话》《北欧神话》等42篇文章。

茅盾反对言必称希腊,强调中国也有神话。麻烦是,“中国神话没有集成专书,且散见于古书,非常零碎。我们若想整理出一部中国神话来,是极难的。”

鲁迅看中国神话

1923年,鲁迅发表《中国小说史略》。此书第一篇,讨论小说定义,第二篇神话与传说,确认中国神话极丰富,但缺少条理与系统。原因如下:

[1]中华民族祖先,久居黄河流域,很早便以农耕为业,生活勤苦,所以重实际,轻玄想。

[2]上古神怪传说,孔子绝口不谈,所谓“不语怪力乱神”。儒家思想的正统性,令中国神话破碎凌乱。

2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3]古代中国,人神混杂,原始信仰无从蜕尽。旧传说受了排挤僵死了,新传说也生不出光彩来。

袁珂:中国神话研究

鲁迅与茅盾的思索,引发袁珂的兴趣。袁珂是成都人,1941年毕业于华西大学。他终其一生,整理神话,并发表《中国古代神话》《山海经校注》等。

纵观各国神话,研究最系统者,当数英国剑桥神话仪式学派。其中一个女讲师哈里森,早已超越导师弗雷泽。

希腊神话:英雄与半神

1912年,哈里森发表《古希腊宗教的社会起源》。2年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成了屠宰场。哈里森的学生与同事,成批走向战场,许多人再也没回来。

赵按:哈里森是剑桥首批女生之一。这位英国第一才女,终身不嫁,潜心研究,总也升不上教授。1927年,剑桥推出《社会起源》的修订版。老太在前言中,指“大战让学术界损失惨重。我埋头于别的语言和文明,俄国的,东方的。大战造成的漫长间歇,让我看得更清楚了。”

3哈里森晚年画像

酒神节,竞技会

《社会起源》聚焦于希腊神话赖以产生的社会组织:即酒神节,奥林匹克竞技大会。哈里森说它们“造就了希腊文明的2大要素,体育竞技与戏剧比赛”。

人们在酒神节上分享圣餐,讴歌掌管丰产的半神(

Daimon

)。半神的名字可变:酒神节催生了库罗斯。到了克里特半岛,库罗斯改名宙斯。而在别的地方,他变成了狄俄尼索斯。

节日上,还要举办成人仪式。人们高唱颂歌,召唤库罗斯,祈求神助。部落里的青年,因此获得新生,成为部落一份子。哈里森说,“这是对集体生命的强调”。

古代希腊英雄

第八章讨论半神和英雄。奥林匹克大会上,合唱队领唱《酒神颂》,同台上演的希腊戏剧,展现英雄的人生故事,如阿伽门农,普罗米修斯,赫拉克勒斯。

什么是英雄?哈里森宣称:希腊英雄生前受人尊敬,死后被赋予神圣荣誉。雅典保留了一套英雄国王的记录。他们代表部落的永久生命,所以会进驻神庙(

Hieron

雅典人供奉的最古老英雄,是刻克洛普斯(

Cecrops

):他出生在埃及,是个海外探险家。大约在公元前1556年,他率领一批移民来到雅典,成为雅典第一代国王。哈里森说,此人是典型的文化英雄,仁慈而宽厚,会说埃及语和希腊语。

4奥林匹克竞技

这位海外英雄,居然长了一条蛇尾!雅典人不见怪,反而膜拜这位国王:他在位50年,先把散居的雅典人,集中到12个村庄。继而制定法律,建立父权社会,雅典婴儿从此不再随母姓。他还教土著种橄榄,酿酒,改变野蛮生活方式。

哈里森又说,雅典国王是凡人,他会死去,但部落必须让他再生。国王的春季再生,象征土地的生产潜力。而部落的人口、牲畜和庄稼,也因此获得生命的延续。

赵按:雅典国王刻克洛普斯,很像中国神话里的伏羲女娲。他们都是人首蛇身,充满魔力。重大差异是,伏羲女娲是中国土著,也是兄妹,而非海外征服者。

再按:我去过最老的伏羲庙,它在甘肃天水市。相距不远的秦安县,便有一个大地湾遗址,那里保存了8千至6万年前的人类遗迹,包括中国古文明的7项考古第一。

哈里森强调:从地中海到南太平洋,“传统的英雄和国王,都以蛇的形象出现,而蛇被用于生殖崇拜仪式”。

5雅典国王

6伏羲与女娲

哈里森看重酒神崇拜、酒神颂歌,以及酒神庙、酒神剧场。她指酒神为原始部落的“神秘神”。希腊神话从英雄、半神,逐步演变为众神,酒神代表一个过渡期。

奥林帕斯众神:走向宗教

考古证实,酒神来自色雷斯人供奉的葡萄酒神。故事起因是:大神宙斯,爱上凡女塞墨勒。她生下狄俄尼索斯(

Dionysus

)。这娃长大后,游手好闲,动辄喝得酩酊大醉。

哈里森发现:酒神及其母亲塞墨勒(

Semele

),酒神仆从(半人半羊的怪物),酒神狂女(她们喝醉了会杀人),共同指向母系社会。而希腊人造出狄俄尼索斯这样的神秘神,是出于一种宣泄欲望的原始本能,表达一种变化不止的生命。

母系社会,酒神诞生

酒神的纵欲、荒诞与疯狂,对应奥林帕斯众神:他们道貌岸然,养尊处优。哈里森说众神代表理性,狄俄尼索斯这样的疯癫半神,则象征原始部落的潜意识。

赵按:此处有一分界线:起初是母系社会的神秘神,经由酒神的过渡,国王的调节,走向父权主宰的奥林帕斯众神。哈里森把众神称作“完全成熟的神”,例如太阳神阿波罗,高高在上,多疑而善妒,是“具有君主性质的自然神”。

希腊神话从神灵崇拜,一路经由口头传说,演变希腊宗教,“这是古希腊人的集体创作”。如今的希腊神话,多有残缺,散见于荷马史诗、希腊戏剧、希腊历史中。

7酒神与狂女

老神与新神

依照赫西奥德的《神谱》:宇宙中先有混沌,大地和爱欲,随后产生了昼与夜,山与海。大地女神盖亚,诞生了乌拉诺斯(

Uranus

),他是天空之神,也是巨人泰坦(

Titan

)的父亲。上述自然神,属于希腊神话中的“老神”。

老神的众多子女中,杀出一个宙斯:他打败父亲泰坦,成了宇宙之主。宙斯及其哥哥姐姐,组成了新神集团。根据《荷马祷诗致赫尔墨斯》,考古学家确定了奥林帕斯十二神如下:

众神之王宙斯,天后赫拉,家庭女神赫斯提亚,海神波塞冬,丰收女神德墨忒尔,战争女神雅典娜,太阳神阿波罗,狩猎女神阿尔忒弥斯、兵器女神阿瑞斯,爱神阿佛洛狄忒,工匠神赫菲斯托斯,以及商旅/信使神赫尔墨斯。

赵按:酒神狄俄尼索斯,惨遭排斥,无法成为众神。这在哈里森看来,是原始部落的神秘神,被宗教击败了。

上述众神,全住在奥林帕斯山上。他们在宙斯统领下,各司其职。哈里森指众神的社会结构,等于现代家庭结构,即由男性主宰的父权社会。众神的形象,也都人格化了。

8奥林帕斯众神

荷马笔下的宙斯,可以变成一只鸟,一头牛。古希腊宗教却将众神理性化,赋予他人的形象与智慧。众神不能失败,也不会死去。同时,宙斯治下的宗教世界,出现了理性秩序。

请看众神之上,耸立着忒弥斯(

Themis

),她是法律与正义的象征,也是宙斯的第2位妻子。她和宙斯生育了时序三女神、命运三女神。这些女神,都是凶恶管家婆。

赵按:公元前399年,古希腊第一先哲苏格拉底,因“不承认城邦尊崇的神,并主张引进新神”,被判死刑,饮鸠身亡。宗教势力的急遽扩张,让哈里森很不爽。她发现“人神之间隔开一条巨大鸿沟,人神交流从此不再可能”。

哈里森批评道:“我们对奥林帕斯众神的评价,基本上是负面的:他告别图腾崇拜,抛弃了动植物形象,拒绝充当无休止劳作的半年神。他不愿为了复活而死去,反而选择了沉闷的永生。他远离人类而居,成为好嫉妒的神“。

赵按:哈里森为啥反感宗教?公元1世纪,基督教在罗马帝国兴起。5-15世纪,欧洲人坠入中世纪的千年黑暗:从维京海盗、诺曼征服,再到十字军东征、鼠疫大流行。欧洲宗教狂热,导致希腊神话的衰败。古希腊文明,也随之湮没无闻了。

中国神话,有容乃大

试以希腊神话,比较中国神话。我觉得二者各有千秋,不可同日而语。我们已知,奥林帕斯众神是一家人,计有百把人。加上半人半神的希腊英雄,总数也不过200号。考古学界公认,希腊神话起源于公元前5-7千年,其来历模糊,多受海外影响,尤以埃及、波斯、巴比伦文明为甚。

9女娲补天

小而尽美,有容乃大

袁珂撰《中国神话大辞典》,罗列词条4千多,其中有上古神话、佛家经话、道家仙话、少数民族神话,动植物神话、山川都邑神话,不一而足。

历代典籍,浩如烟海。袁珂又从古书中,选收一批有关法术、节日、风习等词目,包括一些富含神话因素的口头语。全书写完,竟达1191页的惊人体量。古希腊诗人赫西奥德,写完《神谱》,不过1022行。比较双方,小巫见大巫呀!

中华文明幅员辽阔,人口稠密,民族众多。问题是,希腊神话何以流传至今,成为西方文明经典?这首先要夸《荷马史诗》。相传荷马是个盲诗人:他游走民间,搜集传说,反复吟唱,并留下2部不朽史诗,《伊利亚特》与《奥德赛》。

其次,公元11-13世纪,十字军4次东征,掠回大批东方宝藏。其中由阿拉伯人珍藏的希腊古籍,让欧洲人如获至宝。对于古希腊,他们一头雾水!这便有了文艺复兴。围绕此案,英国人类学家古迪(

JackGoody

),写了一本专著《偷窃历史》。

10古迪《偷窃历史》

希腊神话小巧玲珑,自成体系。如是,中国神话就显得庞杂无序了。袁珂从三皇五帝、诸子百家开始,艰难爬梳至《楚辞》《离骚》《山海经》《淮南子》《西游记》,继而涉足一批志怪小说,诸如《搜神记》《列异传》《聊斋志异》。

宗教宽容,神话多元

读完屈原的《天问》,袁珂豁然开朗:中国自有一种广义神话,“其中的神话、传说、仙话,实在不应该判然划分。它们在老百姓口头,也是彼此包容的”。

哈里森要严格得多。她区分神秘神、英雄、半神与众神,指其由原始崇拜,巫术神话,走向宗教教规。西方人因此讥笑中国,说咱家没宗教,也欠缺法治。这是信口胡说。

中国文化史上,儒道佛三教并立。中国各民族享有信教自由,从萨满教、喇嘛教、南传佛教,到天主教、东正教、伊斯兰教。与之相对应,中国神话的最大好处,即多元一体,兼容并包,彰显一种欧洲人长期缺失的宗教宽容。

哈里森又说,从母系到父权,酒神代表一种过渡。中国神话里,也有过渡神么?有的呀。《山海经》全套18卷,图文并茂,保存的神话很珍贵。其中有个西王母:她从远古一路辗转下来,变化多端,最能反映中华文明的宽厚与亲善。

11汉画像石:西王母

《山海经·大荒西经》称:西海之南,流沙之滨,有西王母。这位女神豹尾虎齿,蓬发戴胜,极富图腾色彩。专家说她是青海甘肃一带,上古母系社会中,掌管刑罚与瘟疫的大酋长。

到了《穆天子传》,周穆王乘坐八骏马车,去西域拜见西王母。女酋长容颜美丽,气象雍穆,已从凶神变为吉神。王母在瑶池设宴,招待中原帝王,还赠给他长生不老药。

关于母系时代,梁启超在《中国文化史》里,指中国上古姓氏,诸如姚、姬、姜、妫,姒,字皆从女。《白虎通·姓名篇》云:姓者生也。梁任公据此断定:“可见姓之起源,实以母为中心,而与父无与,故其文从女”。

赵按:斯巴达王后海伦,因私情引爆大战。特洛伊王子贪图美色,导致了灭国惨剧。对比中国农耕社会:中原帝王,贤明王后,蔚为大观。例如伏羲之妻女娲,采七彩石补天。黄帝元妃嫘祖,发明养蚕抽丝。炎帝妻子听訞,教人搓麻织布。殷商武丁的王后妇好,既是干练政治家,也是了不起的军事统帅。

这能说明什么?中国史家相信:习惯农耕的中国古人,勤劳质朴,务实求真。大一统的国家构建,长期的礼乐教化,又让这个民族沉稳,早熟,凝聚力强大。

中西英雄,原型有别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1912年提出一种原型(

Archetype

)说,大意是:[1]原型经由母子遗传、部落继承,形成意向结构。[2]人类种族分化,产生不同原型。作为集体无意识,又可分出英雄型、智慧型、大地母亲型。[3]通过原型分析,科学家能找到一条途径,返回人类生命的远古根基。

荣格原型分类,凸显欧洲中心。然而比之希腊神话,中国严重缺少航海历险的英雄,例如《奥德赛》中的俄底修斯。相反,我们拥有农耕文明的英雄原型。试以神农氏为例。

上古神农传说

神农氏的故乡,一说在湖南炎陵,一说是陕西宝鸡,原为姜姓部落的首领。据《白虎通义》,这位英雄制造耒耜,教民耕作,故号神农。《世本·帝系篇》,又把炎帝和神农合并,说他发明了刀耕火种,所以尊其为火神。

另据《左传》《国语》,炎帝与黄帝结盟,击败蚩尤,成为中华人文初祖。大量考古发现证实,传说中的神农时代,即从游牧到定居,从旧石器到新石器。或者说,神农氏带领百姓,播种五谷,抗击瘟疫,实现了从蒙昧到文明的历史转折。

赵按:民间传说里的神农,遍尝百草,多次中毒,全凭饮茶化解了。后来他吃了断肠草,不幸死去。神农克己奉公,牺牲自我,反映农耕英雄的意向构成(

ImageForming

)。然而它与俄底修斯一类的航海英雄,形成了尖锐对立。

中国神话也有开天辟地的英雄,如女娲造人,后羿射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还有许多能工巧匠,诸如钻木取火的燧人,驯养动物的王亥,保佑渔民的妈祖,建造宫殿、桥梁的鲁班。袁珂确认:“他们都是征服自然、改善人类生活的劳动英雄,受着人们最大的尊敬。他们是人,可也是神。”

12神农尝百草

希腊第一英雄

根据哈里森的严格分类,宙斯长生不老,统治世界。所以他是大神,而非英雄。雅典国王刻克洛普斯,拖着蛇尾,治理国家。他死后进驻神庙,成了半神。

再看号称大力神的希腊英雄,赫拉克勒斯(

Heracles

)。他一生业绩辉煌,包括解救普罗米修斯,参加金羊毛探险队。只可惜,他是宙斯的私生子,天后赫拉一直陷害他。所以小赫“每年都会死去,然后复活,不断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虽然他一心梦想变成神,却永远成不了”。

赵按:希腊英雄标记鲜明。首先他是神人杂交,其次要有超强武艺,最后他不可混同于百姓,而要千方百计,出人头地。

谁是希腊第一英雄?当然是阿喀琉斯(

Achilles

):他是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的主人公,特洛伊战争的英雄之首。若论血统高贵,他是海洋女神和凡人英雄之子。

赵按:据说阿喀琉斯的母亲,从命运女神处提前得知:她的儿子英勇善战,终将死于战场。所以婴儿一落地,她就抓住脚踝,将它头朝下浸入冥河。小阿长大后,除了脚踝,全身刀枪不入。

13阿喀琉斯

特洛伊之战

公元前12世纪,中国迎来商朝第22任君王,武丁。他在妻子妇好的辅佐下,开创了武丁盛世。而在爱琴海沿岸,此时也爆发一场著名的特洛伊之战。

战争起因,十分搞笑。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巧遇斯巴达王后海伦。他俩一见钟情,乘船私奔了。斯巴达国王大怒,跑去游说兄长,迈锡尼国王阿伽门农,合兵攻打特洛伊。

特洛伊商业发达,扼守东西方贸易要道。对此,阿伽门农垂涎三尺。他以争夺美人为由,组织联军进攻。结果鏖战10年,木马屠城。特洛伊被夷为平地,迈锡尼也衰败了。

荷马《伊利亚特》称,希腊人得了神谕:阿喀琉斯不来,此战打不赢。于是阿伽门农派人去小岛,寻找小阿。小阿相貌俊美,混在女孩堆里长大。俄底修斯狡猾,很快认出了小阿。

阿喀琉斯之死

小阿一到军营,阿伽门农就抢了他的黑种女奴。小阿要老阿道歉,否则不参战。希腊联军惨败,小阿无动于衷。他的战友帕特罗克洛斯,穿上小阿的铠甲,一度吓

退敌人。不料特洛伊王子赫克托耳,识破伪装,杀了小帕。

阿喀琉斯怒而出战,一剑刺死王子。老国王求情,赎回尸体。小阿提议为王子下葬。其后两军再战,小阿杀敌无数。最后,坏小子帕里斯,受宙斯指使,用箭射中了小阿的脚踝。

14海伦与帕里斯

英雄死后,葬礼隆重。战神雅典娜,亲自抹香膏。大批希腊英雄,各自割下一绺头发,扔向柴堆,然后全副武装,绕圈行军。礼毕焚尸,又将遗骸敛入金盒,安葬在海边山坡上。

赵按:特洛伊之战揭示西方文明特征如下。

[1]向海而生,征战立国。航海贸易发达,重商主义悠久。

[2]希腊城邦弱小,但希腊人尚武,好战,见利忘义。

[3]迈锡尼王国蓄奴,贩奴,尤其偏爱非洲女奴。

再看阿喀琉斯的英雄原型,即强调自我,凸显个人。联军成败,百姓疾苦,小阿并不放在心上。他明知一旦参战,必死无疑。可他选择为朋友复仇,弘扬英雄气概。

中国宗教,敬天法祖

围绕荷马史诗,哈里森发现一系列英雄特征。首先,英雄代表某种“勇敢而卓越的气质”。一谈到英雄,我们就想起阿喀琉斯。荷马称英雄为

kleaandron

,即有光辉行为的人。而“希腊英雄所渴望的,正是由于伟大行为,带来的荣耀与不朽”。

希腊何以出英雄

希腊人自远古起,就热衷于海上冒险、劫掠财富,然后建立城邦。“这种流动与冒险,创造出一个英雄时代”。英雄暮年,又出现年轻的好战分子。于是”酒神颂歌的老瓶子里,装满了英雄传说的新酒”。

哈里森说,英雄时代有其价值。荷马史诗对于英雄的缺陷与丑陋,也多有嘲讽与劝诫。这说明,英雄时代不能持续:它只是一小段辉煌岁月。原因是“英雄主义只是为了个人。冒险家迟早都会陷入绝境。”

中国也有这种短命英雄么?

15大禹治水,三过家门

大禹治水,德被天下

公元前4千年,黄河泛滥,百姓流离。禹的父亲鲧,偷取息壤,平息洪水。不料治水九年,水不退。舜帝将鲧革职,又命其子禹,继续率领民众,与洪水抗争。13年后,治水成功,大禹也成了夏朝统治者。

大禹治水神话,基本吻合史实,譬如他娶妻生子的安徽蚌埠涂山,还有他召集首领开会的浙江绍兴会稽山,他带领民众、大兴土木河南洛阳龙门山、甘肃临夏积石山,均有历史遗存。赵按:大禹是英雄,还是半神?

另据司马迁《史记·夏本纪》:“禹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太史公的评价很高,却与神话不沾边。

回到荷马史诗:斯巴达国王懦弱荒淫,迈锡尼国王贪婪残暴。伊塔卡国王俄底修斯,先用木马计攻破特洛伊,然而疯狂屠城。中国百姓道:恶人无善报。战后,迈锡尼国王阿伽门农,携带财宝,返回故乡,竟被王后及情夫下毒害死了。

16俄底修斯与塞壬女妖

俄底修斯带兵回家,一路上杀人越货,坑蒙拐骗,无恶不作。他在海上走走停停,漂泊了20年。等他回到伊塔卡王宫,却发现一帮贵族,正向他的王后求婚。于是他假扮乞丐,杀光了求婚者,还用渔网绞死那些帮助求婚者的侍女。

赵按:上述案例,被德国哲学家阿多诺,收入《启蒙辩证法》,用来批判启蒙理性的荒诞本质,西方主体的野蛮起源。

个人英雄,集体英雄

两相对照,不难发现:中国三皇五帝,普遍注重民生,团结部属,以德服人。对此,钱穆先生1978年在香港,作过一次精彩的“中西英雄比较”。

“西方历史有一种英雄性。从亚历山大到凯撒,拿破仑,都是英雄。中国呢?集团性重于英雄性。例如刘邦组建了萧何、张良、韩信的团队,战胜了英雄楚霸王。唐太宗也有十八学士。太宗的英雄壮举,不过是优秀团队分工的一部分。”

原因何在?钱穆指“中国传统约束个人自由,又强调英雄榜样、救世功业。因为只有这样的英雄,才能克服国家分裂”。

钱穆最后说:“中国思想文化价值,即合于道。中国文化百家争鸣,并行而不相害。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骨子里,一直流淌着自在,包容,和谐,刚健的元素”。

天命靡常,唯德是辅

希腊人敬神,欧洲人信上帝。中国古人呢,却养成一种祭祖习惯。这是宗教么?似是而非呀。这方面,北大教授楼宇烈,专题讨论中西宗教,何以分道扬镳?

原来西周建立,周公制礼乐,确立宗法制社会。此时周人认识到:天命靡常,唯德是辅。中国远古的上帝,由此变成了“天与天命”。这一深刻转折,即从有命在天,转向了敬天法祖、以德配天。楼老师说,它“阻断中国文化从自然宗教、向一神教发展的路径,从而奠定中国文化的人本基础”。

赵按:这一条要紧,大家记下了。

从希腊神话,到美国神话

美国堪萨斯大学教授沃斯特,1992年发表《在西部的天空下》。此书第一章,充分揭露美国神话的弊端。

商业化、军事化

二战后,美国史学鼓吹商业神话,赞美经济腾飞。然而,“西部土地已被军工联合体控制。从圣地亚哥海军基地,到蒙大拿导弹库,再到内华达实验基地,人们不断遭受核辐射、化学污染。是时候直面帝国主义了“。

帝国扩张急先锋

欧洲帝国扩张,开启了全球化。美国西部开发,恰好处在令人激动的最前沿。而美国西进运动,始终离不开种族歧视、野蛮暴行、资源掠夺、土著抵抗。

如此美国神话,还是神话么?关于神话,马克思多有论述。他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希腊神话含有大量针对自然与社会关系的看法”。它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形成加工过的自然与社会形式”。

17帕特农神庙雕塑

希腊人爱幻想,所以有希腊神话。美国人的幻想,何以破绽百出?哈里森在《希腊艺术导论》中,讨论古代艺术家的成功之道:[1]他复制自然界已存的形式,这是写实主义。[2]他忽略自然,创造出一种拼凑而成的怪物。[3]他力图超越自然,又不违背自然。这是一条理想化道路。

哈里森指埃及文明采取了写实方法。迦勒底-亚速文明,也以写实见长,但他们将虚幻方法,发展到极致。唯有古希腊人,掌握了理想主义的中庸之道。由此看来,美国人编织的各种神话,不过是一些“拼凑而成的怪物”。

美国神话的失败,印证哈里森所言:“他用象征来表达他无法表现的品质,结果模糊了主题。在绝望中,他诉诸幻想”。

此说提醒我,美国人还犯有3个错误,分说如下。

神话野蛮化

希腊酒神狄俄尼索斯,喜欢乘坐狮子、老虎牵拉的双轮车,在羊人和狂女簇拥下,周游列国,胡作非为。进入宗教时代,希腊人放弃了神秘神的疯癫形象,转而将奥林帕斯众神人格化、理性化,同时也理想化了。

美国人相反,竟将美国神话野蛮化了!为何不走理性化之路?首先他们置身荒野,近似原始部落。其次他们冲进西部,一无顾忌,任意妄为。强调自由之际,他们竭力要摆脱基督教的约束,封建制的等级,包括欧洲人的清规戒律。

18美国牛仔神话

所以牛仔神话,脱不出酒神原型:他纵欲、好斗,野蛮,狂妄,行为荒诞,极不情愿离开原始社会。好莱坞将其打造成国家神话。说穿了,它只是一个20世纪的神秘神。

神话例外论

哈里森发现,希腊人起初模仿东方的神怪图案。随后,腓尼基人,雅利安人,纷纷涌入。于是“希腊人开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赋予神话以新生命”。

美国人却相信善恶对立:花园之内,阳光灿烂。花园之外,黑暗无边。美国的成就,皆是天意所赐。美国的危险,都来自外部势力。这种唯我独尊的神话,即是“神话例外论”。环顾全球,还有哪一家的神话,如此狂妄、如此排外?

神话的再魔力化

弗雷泽《金枝》称,进入现代社会,神话魅力消散。马克思也说,任何神话都是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因而,随着自然力被支配,神话也就消失了。

两大权威意见,均对美国无效。何以如此?

阿多诺的文化工业批判,证实美国人利用好莱坞,打造出一种全凭文化工业支撑的国家神话:它像原始宗教那样摄人心魄,魔力四射。同时,作为资本与高科技的时髦发明,它又横空出世,睥睨天下,碾压人类的一切神话系统。

回到哈里森。美国人像酒神那样借助想象,宣泄欲望。对于他们而言,神话绝非个人行为,而是国家大事。

第一章第5讲注释

1参见茅盾《神话研究初探》,序,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参见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篇神话与传说,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年。

3参见哈里森(JeanEllenHarrison),《古希腊宗教的社会起源》,

AStudyoftheSocialOriginsofGreekReligion

,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27,2ndEdition,谢世坚中译本,修订版前言,第3页,广西师大出版社,2004年。

同上,前言5页。

同上,前言4页,第一章8-9页。

同上,第八章254-256页,261页。

同上,前言2页。

8同上,前言10页。

同上,前言2页。

10同上,第十章奥林帕斯神,464页。

同上,465页。

12参见古迪(JackGoody),《偷窃历史》,

TheTheftofHistory,

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7;张正萍中译本,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

13参见袁珂《中国古代神话》,原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

14参见梁启超,《梁启超论中国文化史》,32页,商务印书馆,2012年。

15参见荣格(CarlGustavJung),《荣格文集:原型与集体无意识》,徐德林中译本,国际文化出版社,2011年。

16参见袁珂《中国古代神话》,第一章2页。

17参见哈里森《希腊宗教的社会起源》,修订版前言,8页。

18参见哈里森《古代的艺术和仪式》,

AncientArtandRitual,

IndyPublishcom.,2006;吴晓群中译本,76-79页,郑州:大象出版社,2011年。

参见霍克海默与阿多诺,(MaxHorkheimer&TheodorAdorno)《启蒙辩证法》,

DialektikderAufklärung:PhilosophischeFragmente

,VerlagdeMunter,1968,洪佩郁中译本,1-2页,重庆出版社,1990年。

参见钱穆《从中国历史来看中国民族性及中国文化》,第三讲中国人的行为,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7年。

21参见楼宇烈2006年北大讲稿《宗教学研究方法》,及《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中华书局,2017年。

参见沃斯特(DonaldWorster),《在西部的天空下》,

UnderWesternSkies:NatureandHistoryintheAmericanWest

,OxfordUniversityPress,1992,青山中译本,4-13页,商务印书馆,2017年。

参见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113-114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

24参见哈里森《希腊艺术导论》,

IntroductoryStudiesinGreekArt

,马百亮中译本,4-5页,商务印书馆,2017年。

25同上5页。

26同上94-95页。

转载请注明本公众号

如无特别说明,所用图片均来自互联网

平台所有文章观点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