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窦洪涛:做好自己最本职的工作,完善自己,远远比想什么时候可以当官要更实在得多 【视频】窦洪涛:做好自己最本职的工作,完善自己,远远比想什么时候可以当官要更实在得多【视频】窦洪涛:做好自己最本职的工作,完善自己,远远比想什么时候可以当官要更实在得多

【视频】窦洪涛:做好自己最本职的工作,完善自己,远远比想什么时候可以当官要更实在得多

商河电视台公益大讲堂

(微信号:

shdstgydjt

),致力于打造商河最受欢迎的

正能量传播平台

,欢迎您的关注!

【按】2016年5月6日晚上,中国孝心网总编辑、济南格林公司董事长、著名作家、书法家、诗人、社会文化活动学者、齐鲁文化之星、影响济南十大文化人物之一的窦洪涛先生应邀来到商河广播电视台,为全台干部职工做了一场题为《读书是人生的累世修行》的专题讲座,为我台正在开展的“读一本好书活动”进行专题辅导,受到热烈欢迎,收到良好效果。

以下是这次讲座的实况录像和文字实录。录制、整理不易,请珍惜!

您的观看、阅读和分享就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和厚爱!让我们一起把正能量传出去!

读书是人生的累世修行

——商河广播电视台“读一本好书”活动专题讲座

窦洪涛

这么多年以来,朋友,您过得好吗?您过得果然好吗?幸福吗?果然幸福吗?那么,什么是人生的幸福,你找到标准了吗?伴着一首亨德尔竖琴协奏曲的悠扬旋律,让我们以一颗平静之心开启今天晚上的愉快、智慧之旅。

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老话又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从五六岁开始上学读书,到活到老学到老,目的是什么?我们人活一辈子,在笃行什么,以什么为标准?我想,在老祖宗留下的文字经典中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读书,可以让我们明辨,可当我们明辨了一辈子,成了书虫,还没有一个标准笃行,那么,极有可能我们的人生是大半荒废了。是的,人活一世,我们留下的是精神财富,其他什么也带不走。

大家都知道前两年网红的“鼻祖”——凤姐,人家称自己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对于对象的标准列出了一二三四五六七等数条。她说她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五千年来她的学问最大,而问及读过什么书的时候,她说,《知音》《读者》,除此以外,再无其他。这让我们哑然失笑。是的,读什么书,这是个问题。这场风波已过去好几年,反正我现在也没有听说她找到对象结婚。博学,不是要求大家博览群书,精通各种,而是要有所专,审问,慎思,明辨,重要的是笃行。

晚清名臣曾国藩在政治、军事、思想学术上都卓有成就,在治家方面更有自己一套独到的理论。他曾说,看一个家庭是否出人才,第一看儿孙是否黎明即起,第二看儿孙是否做家务,第三看儿孙读不读圣贤书。

那么,读什么书,怎么读,为什么读,我们要弄清楚这三个问题。即使现在的你依然保持读书的习惯,但是要知道读书的方法很重要。第一,预习及复习;第二,经典的背诵;第三,读作者的思维方式;第四,用于自己。

赵栾星台长一直在倡导兄弟姐妹们读书学习,这是提高精神修养的重要途径,这很高明,也很英明。从学习《成德之道》,到读《把信送给加西亚》,再到“中国梦,广电情”硬笔书法比赛,可以说在这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也取得了极好的效果。

那么,我们现在可以很明确地说: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读书,以正心、修身。这是读书的取舍,读什么书是读书的标准,也是人生的标准。

经典的逻辑,圣贤的思维

会读书的人善于找到作者的逻辑思维,不会读书的人背诵,学习技艺,记住知识。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圣贤,读圣贤不仅仅在于记住圣贤的语言,更要读懂他们的逻辑思维方式,这是读书的灵魂。

什么是经典的逻辑,圣贤的思维?第一,一以贯之。“一”就是依据、标准。赵台长说前两年的时候,一直在倡导大家讲奉献,但是现在国家政策一变,只好要求大家讲贡献了。面临挑战,就要想法变法地应对。现在县级广播电视台面临着一些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是只有一个办法:干。而且第一不能违背国家政策;第二,不能违背事物的规律;第三,无论职位大小,自己做好本职工作。

第二,两两相对。一包含二,二构成一。所以说“二”是生命的常态,但人一“二”起来就很麻烦。《道德经》上讲:“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即是说事物都有两面性,就像人的优缺点是相对而言的。

世界上有三大主流思维方式,第一种是日本式思维,即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用图形形象地表达就是“一个圆中间一个圆心”。你看影视剧中日本人在任务失败后会切腹自尽,再者日本人工作是不要求加班费的,而且一个工作很多人会做几十年直到退休;第二种是美国式思维,即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也称作“线性因果思维”,用图形表达就是“一个中间一横分割的圆”,美国人表达很直接;第三种是中国式思维,也叫“阴阳辩证思维”,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用图形表达就是“八卦”。中国式思维进一步说其实就是二进制“0101”,不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互联网思维”吗?

第三,三者相参,即生活与生活相参,生活与经典相参,经典与经典相参。其实就是找榜样,学习成功者的经验;读经典,以史为鉴,而且不能读死书,要多本参照,汲取其中精华。打个比方,作为儿媳的你想知道到底怎么对待婆婆,通过社会调查,你发现十个人中对婆婆好的有6人,4人对婆婆不好,其实应该怎样做你已经明了;但是如果你到监狱中调查,发现十人中全对婆婆不好。这就是生活与生活相参。

因而,逻辑思维很重要,它直接影响做人做事的方式方法;因而,读什么书,读的什么内容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领略了其中的逻辑思维。

现在电视台领导推荐大家看一本书——《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大家都听过,世界上最难的两件事就是把自己的思想装到别人的脑袋里,把别人的钱装到自己的口袋里。但是今天我要告诉大家:

把别人的需求当成自己发明创造的动力,当思维方式追着道走,那么钱会追着你走。

三、读书求理:至德要道

本节有四个关键词:孝、爱、慈、不居功。通常说读书明理,我认为读书可以求理,并且能求得人生的至德要道。

首先从“孝”讲起。前两天我在地摊淘不同版本的讲《孝经》的书,这位卖书的大哥对我说,传统意义上的“二十四孝”里面全是糟粕,比方说“郭巨埋儿”、“卧冰求鲤”。

老母亲吃不上饭,埋掉自己的儿子,当然,孝感动天,在挖土的时候挖出了金子,上写着“天赐郭巨,官不可抢,民不可夺”。在当下社会,孩子娶媳妇要花费一大笔钱,最首要的要有楼。假如恰好你家赶上拆迁,但是依照原房屋面积不够分得一套现房,还要自己再掏出十万,而作为父母的你很难拼凑出这些钱。另一方面,儿子已过三十,相貌平平,将要娶进门的儿媳对这方面的要求又很强势,作为家长的你该怎么办,作为儿子又应该怎么办?我无法告诉你们到底该怎么办,但有一点,父母只需要十万养老,而儿子需要一百万娶妻,当二者对比的时候,与埋儿的郭巨相参的时候,你应该能找到自己的决策标准,尽管也许,你怎么做都符合你自己的逻辑。

另一方面,老爹糊涂了,说了不对的话让你执行,作为儿女的你要顺吗?顺,就是愚孝,这是传统孝道的糟粕。《孝经》上开篇就讲:“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道是我们一出生就应该遵循的,是一生要修行的,而且要与时俱进地去践行。

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天子顺天下的前提是“有至德要道”,古往今来,君有诤臣,父有诤子,治国要有至德要道,治家要有孝道,孝道是求明理,顺天下,而不是愚孝。从父母的角度讲,是不过分地溺爱孩子。

接下来,我讲“爱”,爱何人,如何爱。《诗经·关雎》上讲:“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我读这段的时候非常感动,尤其在四十岁以后再读真的泪奔了。那“左右采之”的窈窕淑女形象让看了一眼的男子日夜不忘,梦寐以求,其实当你读懂的时候,会发现它不单单写男女恋情,富有韵律感的诗文会让你感悟出生活就像一首协奏曲,有主有次,才能谱出好曲。

放到我们现实生活中,感情的事情不能影响工作,假如你喜欢上一个姑娘,费尽千辛万苦人家也不正视你一眼,那么你再死追下去就可能得抑郁症了。你应该这么想:可能是自己德行不够,所以,不如暂且将心思放在工作上。最后心上人结婚了,新郎不是你,怎么办?琴瑟友之,你遥遥地祝福她,感怀她。甚至可以自己摆一桌宴席,邀请一帮好哥们,为她庆祝,更为自己庆祝。祝她与爱人白头偕老,庆祝自己终于可以放下执念,过自己的生活。这样的爱情,我们应该鼓掌!

第三点,讲“慈”。爱一个人,不会因为她的心上不是你,你就把她砍了。现在社会上这种类似的事件太多了,这是爱吗?永远对世界充满温暖的关怀,这是慈,慈即是爱。世界上有一份工作全年365天无休,还没有工资,大家认为有人会做吗?有,我们的父母。你想想父母对孩子的慈与爱,他们要求回报了吗?没有。当你对周围的事物、家人、同事持有一颗阳光之心,充满温暖的关怀时,你就拥有了全世界。

第四点,不居功。用我们老家里的话就是“有功别表,一表就了。”在此我举一个我身边的人物实例。我的这位大哥是一个很会换位思考的人,出身普通农民家庭,而且经历了上山下乡艰苦的劳动改造,后来共建工厂,再后来做到财政局局长退休。我问他,大哥,你会用哪几个词来总结你的这一辈子?他说了两个词:第一,换位思考;第二,给所有人出路。还有一次他很幽默地对我说:“小窦,你知道我今年多大了?”我回答了,然后他问:“我眼花吗?”“花。”“花到什么程度?”“每次看文件都必须把眼镜抬起来。”“那你打这么小的字给我看,这是换位思考吗?!”

当天晚上我失眠了,大哥上的这节“课”让我反思很多:无论你做大做小,你的功劳有多大,要不居功,不居功,才能不自傲,才有进步的空间。再者,换位思考,当站的位置越高,思考的角度就会越开阔,当然立意时就要考虑到更多的人,更多的问题点。

渡自众生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根据长林大哥所讲,我用一夜的时间进行推演,当我推导出以下公式的时候,一切恍然大悟。

这一章有几个关键词: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感同身受→慈悲→觉悟→换位思考……

什么叫佛?觉悟的人即佛。佛不是什么都能看明白吗?佛不是一切众生都可以渡吗?佛不是想成什么事就能成吗?那么佛的出发点是什么?换位思考。

举个例子,一个45岁的女人遭遇被离婚,她的老公带着小三和家产跑了,那种感觉有多痛苦?其实跟一个4岁半的小女孩到超市想买一个玩具被家长突然拒绝,大嘴张了几秒,然后才“哇哇”地大哭出来的感觉类同。这叫“感同身受”。

六祖慧能讲“渡自众生”,就是说“渡己渡众生”。佛家讲“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发”,其实用三字可以讲明白,就是“贪嗔痴”。世界上那么多人,贪嗔痴的有多少人?就是说贪色贪财,得不到就发牢骚,痴念于私欲的人有多少?估计可以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佛渡有缘人,不需刻意去强求,你做好自己就好,你若能影响到他人,那你就已经渡化对方。我认为佛性是自我的一种觉悟与修行,并非一定强调我是信佛者,你就是佛门中人。

如果一位领导做到一定高度,不贪恋财权,不贪恋他的荣誉,不贪恋于自己舒适的生活,我想这样的领导者可以领导任何一个单位奔向共产主义中国梦。有很多领导干秘书出身,为什么?因为在领导身边可以学习领导的思维方式,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总结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当你掌握了这项技能,不就离领导不远了吗?

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当你懂得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才能感同身受,有慈悲,有觉悟。因而可以遇事换位思考,待人将心比心,能感同身受,懂慈悲,有觉悟地去渡己渡众生,形成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渐进生命与道德的本源,学以致用

生命就是一口气,修炼的是这一口气和外部的“筋骨皮”。修炼的标准是道与德,“道”就是做人、做事、天体运行、社会运行的一以贯之的规律。“德”就是做任何事都要符合天地人运行的规律。

有一位朋友问过我,如何才能成为一名最好的老师。我建议他去读《学记》,然而他说《学记》是给学生读的而不是给老师读的。我对他说,《学记》里面提到过四个字叫做“教学相长”,“学记”就是“教记”,你不成为一名好学生如何能成为一名好老师呢?

我是高中毕业,没上过大学,在当地做了六年的中专语文老师。中专学生那时基本不读书的。一个一百零八人的班级非常乱,老师都上不成课。让我当班主任,一个月后是全校优秀班级,持续到毕业。三个月后参加全省职教系统比赛,我的班是《语文》个人全济宁市第一,集体第一。比如济宁商校有几千人,而我们学校只有几百人,24个老师。得个人第一靠蒙,集体第一就是所有学生真正实力的体现了。

其实,我创造过很多教育的奇迹:《语文》考试从来不及格的,我进行两个小时的沟通疏导,一学期后,九个人中有七个不是年级前两名就是班级前两名,在济宁如此,在济南也如此。

再比如,现在的父母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压力。而我认为家长和孩子的关系应该是父母以及朋友的双重定位。我的儿子窦轩之五年级之前,我从未过问过他的成绩。我当然关心,但就是不问,包括现在。那年他爷爷66岁大寿,济宁香港大厦的朋友请吃饭,儿子带了一个同学来,结果他们两个算是大闹饭局。乱吃、乱讲、乱叫。我眼里冒火,继而温存。我想,到时候了。回家,笑问儿子成绩,再差不要紧,说实话。60个人,37名。那个同学呢,58名。我说就是倒数第三呗。他说是。我一拍桌子:“儿子你太不仗义了!你学习这么好,同学倒数第三你居然不管?!”儿子懵了半天。我说咱分析分析他吧,优点、缺点、学习方法、听课方法……他分析得头头是道。

三个月后,他同学提高了大约五六名。儿子的成绩从37名到14名。我不关心他的成绩,继续问:还能再帮他提高不?不行了,他爸爸妈妈不行。怎么不行?一二三四。给他爸爸打电话,单独约他谈,这一二三四要他必须怎么克服,我们给想办法让他怎么克服。窦轩之就这么趾高气扬地去单独约见他同学的父亲。

大约又过了两个月,他说不行,没招了,他可能不是上学的那块料。我说别瞎扯了,孔子说有教无类,关键是要因材施教,咱不行了,取取经吧。哪里取?

我说这样吧,你玩个“保皇游戏”吧,把曾经考年级,不是班级第一名但现在跑后面去的组织起来,成立学习小组,以保住皇位。“不是第一名了也是学霸啊。”面露难色。

我说学习好的其实很讨厌。以学习好为荣,娇气,矫情,爱告状,看不起学习不好的,还爱装,明明昨天都预习好了,以课堂上睡觉表示自己聪明:你看我上课睡觉成绩还这么好,对吧。儿子一拍大腿,对啊,就是这样。“但是你知道在他们眼里学习不好的是什么样的吗?

为了帮助自己的铁哥儿们,咱得在所不惜啊。这样,一个肉夹馍加一瓶可乐共五块钱,我给你二百做为专款专用的活动经费。第一要花完,第二要记账,第三我不看账,第四随时补充。游戏规则:你请他吃了三回他还不跟咱玩,划清界限;牛什么啊。第二咱请三回他一回不回请,不跟他玩,学习好有什么用,不懂规矩,划清界限;第三,你只是组织者,永远保持中立,一周一次,每个人谈自己的最长项。然后,你组织的这个游戏,我认为不管他们能不能夺回自己的皇位,你都找到了帮助你铁哥们的能力。”这个游戏他持续了四年,然后他被保送到济宁一中读高中。

因此经典是让我们用来指导自己修行的。

我在文昌中学认识了一位朋友,他是一位亿万富翁,把自己的生意交给朋友打理一段时间,自己去当义工。他觉得有一个单位不错,而且同意给他们捐款一百万。当十万已经捐出去的时候,突然感觉上当受骗了打算停止捐款,又因为没有很好的说辞而左右为难。我对他说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讲君子和小人的国家。为什么乱世要远远多于太平盛世,这不是小人的问题,而是君子太把自己当回事了。君子往往太好面子,易被别人所骗,即使是心里明白为了顾全自己面子也不会去拆穿。其实,优秀的领导都是“推、拖、拉”,对待这样的人也应该是用这种方法,只要是他再纠缠下去,就拉黑他。

聪明是一种方法,智慧是一种世界观,两者加起来你才会活得明白。另外,我们还要掌握不变的东西,由常识推常理,方法可以不掌握,你只要知道“道”就可以了。

六、儒、释、道互参

这章讲一讲“儒释道互参”,希望各位不要觉得学习这些就是迷信,其实不管你是否去了解,经典的道理都会在那里默默地注视着你。在参考“儒、释、道”的时候,我们应该了解的是这三者的发心、发愿。

先谈儒家,《大学》中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简单讲就是每个人都有一颗最明亮的心,要找到自己最光明的那一部分,成就自己的人生。我们现在要反问自己:心底的那份纯净现在还依然保留吗?是否遗失了呢?大人为什么喜欢和孩子交流,因为他们总是会把最真正的诉求表达出来让我们可以理解。

再谈道家,老子云:“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就是说天下所有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活下去的理由,这和“明明德”是一个道理。

比如,我们现在四十岁左右的人几乎都没有互联网基因,在这样一个互联网铺天盖地的时代,我们是否有跟上学习的步伐,是否有向我们身边懂得互联网的年青人求教?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如何和谐共处?我想这是我们在座的很多朋友需要思考的问题。

做好自己最本职的工作,完善自己远远比想什么时候可以当官要更实在得多。

释迦摩尼在《金刚经》中讲:“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就是指无论怎样,我们都要了解自己的“纲”与“常”。《金刚经》上的这段话基本完全可以用“明明德”或者“万物归根”来解释,就是说,三家的发心是一样的,殊途同归,万法不二,一以贯之。因此,“儒、释、道”三者相参的时候,它们的发心和发愿都是一样的,都是让我们找到人生的“道”。

你如何发心?

《道德经》最后一句话讲:“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每个人应从“道”出发,做最好的自己。强者的天生使命是保护弱者,弱者的天生使命是做好自己,让自己在本能的笃行与感恩中变成强者,然后去呵护弱者。这是一个人的使命,认与不认,他都在那里。

我的一位老大哥,他曾担任济南某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书记,西城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现已退休。济南泉城广场、舜耕国际会展中心、济南西区大学科技园区、济南西客站片区等大型重点建设项目都是在他的主持下完成的。大哥让我佩服的是,眼看着西部新城一座座大楼拔地而起,而跟随他的干部却一个也没有倒下。

他曾经向我解说了他的世界观,他说他就是土生土长的济南人,愿意为这片土地的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政府每年给几十万年薪,他照单退回。“我认为政府已经给予我的很多了,每个月的工资足够我的开销了,我没必要再拿公家的钱。”

有句话讲: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领导是什么呢?通俗地讲领导就是“垃圾桶”,不管是什么样的牢骚都得收着,而且还要有自我净化的能力。因而领导更要找到自己的“道”,而造福于人。

是的,这是菩萨心,这是明明德,这是万物归根,这是无余涅槃。您听明白了吗?

各归其位

第一、大哥形象。《道德经》中讲:大国者下流,即做人要“处下”和”谦卑”。强者的使命就是呵护弱者。

第二、活在当下。我们每个人都要问问自己,你的当下是什么?我们如何看待身边的人?“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因此爱你身边的人,爱你的当下,这才是最重要的。

第三、礼尚往来。“薄来厚往”、“礼者敬而已矣。”当然不是鼓励大家给领导送礼,而是对我们身边的人有最根本的尊重和爱戴。没有一个人不接受“礼”,但此“礼”并非行贿,因为行贿会使你和你爱戴的人都失去德艺。

第四、孝道是何道?刚才我给大家谈过,在这里就不讲了。

第五、上德不德。在我的研究体系里面,我发现夫妻不和、两代人不和、朋友不和、上下级不和全是因为这句话:上德不德。“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这段话意思是,高级的修养(上德)不求有所得(德),所以就有所得(有德)。低级的修养(下德)不放弃求有所得,所以无德。这是说:最好的修养不是为了自己有所收获,而是在于把事情办好。最高的修养是“无为”,一切依照自然发展规律去做,而没有什么需要加以人为的措施,所以说:“无以为”。

读书是累世的修行

最后想要告诉大家的是:读书不是看热闹,是为了让大家感受到幸福,能够将经典的逻辑,圣贤的

思维运用到自己的实践与生活。讲座不只是一种形式,只有将聆听经典变成自己的生活习惯,你才能感受到人生的天伦之乐。感谢栾星台长,感谢我亲爱的兄弟姐妹们的聆听!谢谢你们。

(作者系中国孝心网总编辑,济南格林公司董事长。著名作家、书法家、诗人、社会文化活动学者。齐鲁文化之星、影响济南十大文化人物。)

文字整理:丁雪莲

根据录音整理,略有删节

感谢您的阅读!

如果您觉得受益了,请把它转发给亲友吧。他们也很需要它!分享是美德,分享很快乐。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商河电视台公益大讲堂

(微信号:shdstgydjt),致力于打造

商河最受欢迎的正能量传播平台

,欢迎您的关注!成功关注后,您将能够看到我们发出的其他精彩信息。让我们一起分享好信息,传播正能量!长按以下二维码,点击“识别图中二维码”,您就可以关注我们的公众号,我们就可以一块儿交流啦!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