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申敏
上周高考刚放榜,网上铺天盖地跟成绩相关的新闻,在这群过独木桥的千军万马中,既有一战成名的文理科状元,也有发挥失常的落榜选手。
现实生活里,参与这场命运之战的考生、家长、老师悬着的心已尘埃落定,但经过艺术加工的教育题材影视作品却充斥着大小屏幕。
刚收官的《少年派》和正在热播的《带着爸爸去留学》从不同切面展现了中国式教育的冰山一角,取得不俗收视的同时引发了一轮轮舆论热潮。
同时,在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入围新风单元的国产片《学区房72小时》同样聚焦在育儿题材。
因其与去年上映的印度电影《起跑线》题材相撞,难免被拿来比较,有人声称这是中国版的《起跑线》。
不论哪个年龄层的孩子,Ta们的教育问题自古都是一个家庭上纲上线的重要任务,国产剧关于教育话题的呈现载体也多种多样。
家庭剧、校园剧、青偶剧等众多剧种都成为解读中国式教育的案例。
不论艺术表达是否失真,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反映出背后隐藏的某些社会原因和心理原因。
相较之下,国外优秀的教育题材影视作品,却总能虏获国人的芳心。
不同的教育土壤,他们究竟是如何引发共情的?
中国式教育“影视图鉴”
今年高考成绩一出炉,就有网友爆出电视剧《少年派》里的人物、场景、故事都有现实原型。
剧中“精英中学”对应的是“合肥168中学”,陪读妈妈王胜男对应的是该剧的编剧九枚玉,生活老师汪红英的原型是168中学老师沙红英,168中学旁的别墅区乡村花园直接用作该剧拍摄主场地。
《少年派》取材真实生活,编剧将自己的亲身经历融入剧本,同时为贴合观众喜好口味制造戏剧冲突而进行了一定的艺术加工。
该剧定位是都市家庭剧,以四组典型中国式家庭为基石构筑关于孩子教育的故事,在家长里短中映射出中国式教育的面貌,切中当下国人代际关系的痛点,引人深思。
其实,理想的家庭结构,首位应该是夫妻关系,其次才是亲子关系。
只有前者稳固到坚不可摧,才能给后者充当保护伞或润滑剂。
而在中国式家庭中,两对关系却时常本末倒置,为家庭关系的摩擦瓦解埋下一颗雷。
闫妮饰演的王胜男对女儿林妙妙从头到脚、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睡的全方位严厉管教,俨然一副中国式家庭的权威“女霸主”形象。
爱子心切造就了母亲强烈的掌控欲,她希望女儿能时刻都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接受“监督”,把自己认为对的标准套在女儿身上,试图磨平孩子的棱角,使其乖乖听话。
“一切为了孩子好”是众多中国式家长教育的出发点,却也成为他们与孩子之间罅隙的催化剂。
有些大人甚至把自己的生命价值捆绑在孩子身上,让其完成自己人生中的遗憾或是为其排除成长道路的阻碍。
这种畸形不对等的情感投射,会导致亲子关系的崩裂。
当阈值达到临界点,孩子就会产生挣脱父母枷锁的叛逆。
《少年派》中,林妙妙因为住校摆脱了母亲的管控,开心到飞起来的桥段,就是中国式孩子在父母爱的“绑架”下得以解脱的真实写照。
父母的爱有多浓、焦虑有多重,对孩子“囚禁”的影响就有多深。
可遗憾的是,一些父母并未意识到问题。
Ta们依旧乐此不疲,在孩子成长路上扮演着“指挥官”的主宰角色。
由于女儿林妙妙成绩下滑,王胜男果断做出“陪读”的决定,甚至喊出“既然身为家长,我就要对自己的孩子负责到底”的主权宣言。
不可否认,中国式家长为孩子牺牲了太多,但作为交换的代价,孩子必须一切都得听父母的。
这种代代相传的中国式轮回情感绑架,让每一代人都失去了自我,遑论活出自己的精彩。
若不改变,将陷入恶性循环。
与《少年派》中“虎妈”的人物设置截然相反的,是同期热播的《带着爸爸去留学》里孙红雷饰演的“猫爸”黄成栋。
为给儿子黄小栋在国外留学期间提供最好的照顾,他义无反顾踏上海外陪读的征途。
当爹又当妈,既是贴身保姆,又是贴身保镖。
“有事来找爸”是黄成栋的教育观,大庭广众给十八岁的儿子喂食,偷录儿子上课视频还声称“我是我儿子的迷弟”,诸多细节勾勒出与中国传统严父相悖的人物形象。
这反映了在“一切为了孩子好”这件事上,中国式父母的焦虑感同样沉重,并无明晰的性别界线。
知名心理学家武志红认为,「问题家庭的模式为:
一个超焦虑的母亲,一个严重缺席的父亲,和有问题的孩子。
」反观今年爆款现实主义话题剧《都挺好》里的苏家,集齐了三个元素,可谓典型的问题家庭。
今年在白玉兰奖斩获最佳男主角的倪大红、最佳男配角的郭京飞,在剧中饰演一对父子。
前者扮演的是“缺席的父亲”,而后者演的则是父母问题教育下变异的“妈宝男”。
家庭中父亲的缺席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是他们忙于工作,很少在家里出现;
二是他们即便常在家,对家庭成员也采取回避态度。
简而言之,作为单个完整家庭中的唯一主要男性,父亲的存在感较弱。
这种“阴盛阳衰”的环境,极其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都挺好》里,懦弱自私的苏大强每每面对妻子的重男轻女,要么溜之大吉、要么充耳不闻,一副事不关己的冷漠模样,因此练就了小女儿苏明玉独自自强的性格,却也给其留下无感亲情的心理缺陷。
这对父女间感情的裂缝,直到剧终前才得以和解,“家和万事兴”的中国式家庭圆满结局也被观众所诟病。
剧中“妈宝男”苏明成作为畸形家庭教育的物种,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
说到底,是失衡的母子关系所导致。
苏母对苏明成从小到大的百依百顺,便是诱因。
历史学者孙隆基在所著的《美国的弑母文化》一书,提出了“大妈咪”主义,妈宝男就是大妈咪主义的信徒。
母亲将儿子视为宝贝呵护溺爱,儿子将母亲奉为女皇般信仰。
以致于孩子长大成年进入社会,分裂出两副面孔。
一是母亲不在身边的真我,另一个是回到母亲臂弯下退化成未断奶的巨婴。
绝对服从,是维系这段畸形母子关系的扣环。
可当妈宝男组建家庭之后,随着生命中第二个重要的女人——妻子的出现,又会滋生出婆媳、夫妻等一系列新的矛盾。
究其根本,是原生家庭中父母错误的教育观扭曲了孩子的三观。
另外,前几年播出的聚焦幼儿早教的《虎妈猫爸》也取得了收视率与口碑双高的好成绩。
该剧围绕五岁女儿升小学展开一场温吞丈夫和凌厉妻子之间的较量,两人差异的教育观念变成家庭矛盾和情感危机的导火索。
剧中还穿插了学区房、东西方教育理念的分歧、隔代带娃等社会热议话题。
豆瓣7.8分的《小别离》则选取了工薪、中产、富裕三个阶层的家庭为观察对象,为他们设置了同样的孩子留学议题,展现应试教育、亲子关系等横切面,铺陈了一幅中国式家庭图景。
此外,柠萌影业近期公布的片单中,也出现了聚焦三个高考家庭的《小欢喜》。
如果说家庭剧里,教育元素是一味调味剂,那么青春校园剧,则算得上是教育话题的主战场——时间跨度可以更长,探讨力度可以更深刻,辐射范围也可以更宽广。
取得高口碑的青春校园剧《你好,旧时光》,就完成了“普适性青春”到“全景式青春”的升级,将主要篇幅放在孩子叛逆高发的中学时期。
校园内,将镜头瞄准师生。
既有秉持亦师亦友教育观的老师武文陆与学生间发生的温馨小故事,也有铁面的潘主任严肃处理学生考试作弊的违纪事件。
校园外,主视角则锁定在家庭和社会对孩子的潜移默化影响。
比如,与母亲相依为命的女孩周周结识了男孩林杨,两人却因为流言蜚语被后者的父母强行“隔离”。
从侧面反映出家长对孩子的过度敏感的保护欲,和不同阶层家庭间的鸿沟给孩子幼小心灵带来的冲击。
国外优秀教育剧的借鉴意义
其实,国产剧对教育话题的探讨可追溯至二十多年前,彼时主要以家庭情景喜剧、青春剧为主。
随着时代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神追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观也随之迭代升级。
这种变化投射到影视作品上,孕育出越来越多关于教育领域垂直细分的镜像剧种。
除了上述的热门剧集,近年来还涌现了《辣妈正传》《好先生》《陪读妈妈》等一系列与教育相关的电视剧。
同时,逐年攀升的教育行业融资事件,也反映了资本市场对教育领域的高度关注。
今年上半年,已有两百多起教育类融资,累计金额高达210多亿元。
亮眼的数据,让教育这类民生话题变成了影视从业者的创作重点,大小荧幕百花齐放。
然而与井喷数量对应的,却是教育题材剧逐渐步入同质化的桎梏。
加之此前出现了一批浮躁风气盛行时的产物,为了博眼球,关于教育话题的探讨开始蒙上了色彩斑斓的滤镜,愈发悬浮,也遭来观众的吐槽。
反观近年来表现不俗的国外优秀教育题材影视作品,好像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受到中国观众的喜爱。
这些“舶来品”究竟有何魅力?
国产教育剧又能从中借鉴哪些成功经验呢?
去年的“现象级韩剧”《天空之城》在中国引发极高的舆论热度,讲述了几个处于金字塔顶端的社会名流家庭汇聚在同一座城堡,立志将孩子培养成举世无双的各界人才。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一些身份地位光鲜亮丽的家长为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贪婪的欲望,把孩子训练成没有感情的考试机器,最后也得到来自心理扭曲的孩子最残忍的报复,自食恶果。
剧中部分故事取材自真实社会案件,为该剧奠定了人性厚度的基调,揭露人的劣根性与黑暗面的同时,观众也不禁为剧中人的命运唏嘘。
尽管《天空之城》讲的是韩国的升学焦虑,但情感宣泄的极致化、人物刻画的立体性,却成为冲破国界、共情的法门。
尤其该剧颇有新意地把教育与悬疑嫁接,让家长、老师、孩子玩起无间道的“游戏”,使套上了黑色幽默外壳的教育内核,益加直抵人心。
根据2014年亚洲考场作弊案改编的泰国电影《天才枪手》堪称教育与犯罪接驳的标杆之作,杂糅了悬疑、喜剧等多种元素。
通过谍战悬疑片式的叙事手法、快节奏的剪辑与调动情绪的配乐,把考试作弊变成惊心动魄、险象环生的团体战,考场则变成学生与监考官大玩心理战的角力场。
主人公的一举一动牵引着观众的情绪,看得人肾上腺素飙升。
同时,该片还揭露并抨击了变相高额学费、考试模式僵化、贫富差距导致的教育机会不均等泰国社会话题,尺度极大。
结局女主角的改过自新,也是成长道路上的涅槃重生。
这种和解方式,既让观众欣慰,也引起大家的反思——孩子误入歧途的原因或许不是破碎的原生家庭,而是来自成长环境的诸多不可控外力。
一部优秀的教育题材剧,其意义在于让观者看过之后,能在心中泛起涟漪或掀起轩然大波的震撼。
不论是直击痛点的群像表达,抑或凸显典型性的个案剖析,只有立足新颖的切入点,以贴合或引领主流观众的审美视角,解构与重构新时代语境下、与时俱进的教育议题,体现创作者的思辨,才能勃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点击图片链接查看往期稿件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8
03-08
03-08
03-08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