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明县2015年创建各乡村旅游点全部通过省旅游局验收 东明县2015年创建各乡村旅游点全部通过省旅游局验收东明县2015年创建各乡村旅游点全部通过省旅游局验收

东明县2015年创建各乡村旅游点全部通过省旅游局验收

点击上方

“东明旅游信息

可关注哦!

2015年12月18日,山东省旅游局下发了《关于命名2015年旅游强乡镇、特色村、工农业旅游示范点等乡村旅游点的通知》(鲁旅办发[2015]134号),东明县2015年创建的1个省旅游强乡镇

菜园集镇

,2个省旅游特色村

焦园乡张营村

陆圈镇王官屯村

,1个山东省精品采摘园

陆圈镇王官屯村采摘园

全部通过省局验收。

省旅游强乡镇——菜园集镇

菜园集镇地处鲁西南边陲、鲁豫两省结合部、东明县城北10公里,北与濮阳市隔河相望,东邻菏泽市牡丹区。是菏泽市重点镇、山东省示范镇、山东省“文明村镇”、全国重点镇、著名思想家庄周的故里,是庄子长期生活的地方,他漆园为吏、辞官退隐、著述、授徒、终老、墓葬以及繁衍子孙等都发生在此地。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庄子传说

庄子是我国先秦时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他与老子创立的道家学派,在中国文化史上影响深远。

有关庄子的传说很多,诸如关于姓氏名号的来历、关于蒙的来历、关于漆园的传说、关于游历列国的传说、关于隐住南华的传说、关于著书授徒的传说、关于庄子升仙的传说、关于庄子墓的传说、关于祭祀庄子、关于庄子观的传说、关于与庄子相关物品的传说、关于庄子与当地相关的传说等十二类传说,许多传说广为流传,像庄仙撒米、庄子劝雨、濮水煮白鱼、梦中仙逝、登云桥的传说、一根鱼杆和一条鱼、庄周梦蝶、庄子拒聘、庄周借粮、庄子投案会友、望洋兴叹、庄子辞官、庄子点化杨日升、南华真人的来历等等传说,脍炙人口,在东明县有多种早期文献资料、有正史、舆地、方志、族谱、碑刻等,有古代的,也有晚近的;有文字的,也有实物的,不仅丰富,而且可信度高。在战国时期,庄子的故事就开始流传。他曾经做过漆园吏,不久辞官归隐,过着清贫的生活,有时靠打草鞋、钓鱼维持生计,但他卑视名利。楚威王重金聘请他为相,他坚辞不受。有关庄子对社会、自然、人生、道德、政治等方面的体验和感受而衍化出来的民间传说故事,据统计有120多个,经常被老百姓讲说到的有三、四十个,内容涉及庄子的出身来历,庄子对政治、自然、人生的原则态度,及庄子有关的特殊物品的来历等。如传说中的《烧香出碗盘》、《庄子观前狮子半拉(个)头》等。在东明至今仍留有杨日升重修庄子观碑、漆园遗址、南华山遗址、登云桥碑、庄子观、庄子墓等遗迹。

庄子对生死十分达观,其妻亡后的“鼓盆而歌”和他本人“以天地为棺椁”的故事,在《庄子》一书中都有记载。受此思想影响,在东明县庄寨村至今还仍有“亡后不厚葬、亲人莫悲伤”的风俗和传说。

庄子传说,不仅蕴涵了庄子对宇宙、自然、社会、人生、道德等各方面有独到而深刻的见解。更多的是代表了庄子面对大小、多少、美丑和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态度,从而使庄子的宇宙观、自然观、人生观以民间传说的形式,将其思想遗留给后世。庄子的传说深深扎根于民间,特别是传说中的语言特点尤为突出,所涉及到的地理位置、民风民俗、引典佐证、历史证转都有地方特色。庄子传说故事已成为庄子文化研究的重要来源。

庄子的思想学说,无论是对达官显贵,知识阶层,还是平民百姓,都可以从他那里找到适合自己心态的思想成份,为己所用。他顺应自然,保持真性,珍惜人生,处事达观的传说故事,在国内外华人中具有极大的认同感和亲和力,是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瑰宝。2011年,庄子传说文化部审批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列举以下庄子传说:

1、二月祭生八月祭死

据传说,庄子生于公元前369年农历二月初九,卒于公元前286年农历八月二十四日。故有“二月祭生,八月祭死”之说。尤其对生日祭祀更为重视,更为隆重。

2、庄仙撒米

传说,庄子在登云桥升仙后,经常在玉皇大帝左右,很受重用。有一年冬天,庄仙到人间巡查以后向玉皇大帝报告说:“人间因为吃不饱,饿死了不少人,处境十分悲惨。自己虽然是神仙,却无能为力,人们没有饭吃,拿不出东西供神仙,自己也是空着肚子回到天宫。”玉帝听了十分同情,于是就对庄子说:“你带上稻种到人间去,走一步撒一把。”庄仙领旨出了天宫,带上稻种,走一步,撒一把,到了春天,地上长满了绿油油的稻子,从此,人间就有了大米。在庄子观的供品中,除了有馒头、水果以外,又多了一碗白生生的大米饭。

3、庄子观石狮半拉头(一)

庄子观前有一对威武的石狮,但左边的一尊却只有半拉头。相传,庄子观前左侧的一尊石狮会吐元宝。这个秘密被一“南蛮子”发现,于每年的大年初一五更都拣回一块元宝。后来这位“南蛮子”老了不能来了,就把秘密传给他的儿子。这一年的大年初一,他的儿子发财心切,小蛮子早早起来,赶到庄子观,正赶上石狮子往外吐元宝,一块光闪闪的金元宝刚露出咽喉,被这位小蛮子突然撞上,石狮子就赶快把元宝咽了回去。小蛮子一看这情景,气急败坏,一时性起,一刀劈去,把石狮子头齐刷刷地劈下半拉,从此这尊石狮只剩半拉头,再也不会吐元宝了。

4、庄了观石狮半拉头(二)

从前,在庄寨的邻邦村,住着兄弟俩,老大娶了媳妇,老二还没成人(没结婚的青年男女,当地俗称没成人),老大媳妇嫌公公、婆婆年纪大,老二年纪小,光能吃饭不能干活,就闹着要分家。分家以后,老大家没有恁些负担了,日子过的比较富裕,老二却只好靠要饭来养活老爹老娘。有一天,老二出门要饭,突然下起了大雨,老二跑到庄子观门下边去躲雨,他篮子里还没要到一点饭,可雨一个劲的下个不停,急的他直哭,边哭边说:“老天爷你别下啦,俺爹俺娘都快饿死啦”。他哭着说着,庄子观前面的石狮子睁开眼,看见老二又穷,心眼又好,从嘴里“突、突”,往老二篮子里吐了两个金元宝。老二一看,高兴得不得了,以为是庄神仙显灵了,连忙对着庄子观磕了几个头,拾起元宝去买了米买了面。从此以后,老二和父母再也不用为吃穿发愁啦。这个事叫老大家知道了,感到很奇怪,就跑到老二家问这问那,问他是咋着发的财,老二到底年纪小,没几句话就把实情说出去啦。老大两口子回家后,天又阴了起来,眼看要下大雨,老大媳妇就叫老大去庄子观,老大淋着雨就去啦。站到庄子观大门口就念叨:“老天爷别下来,俺爹俺娘快饿死啦”。念了好多遍,石狮子也不吐元宝。老大急啦,挽起袖子,拿起一个木棍子就别石狮子的嘴,就听见“咯嘣”一声,石狮子的头被别下来半拉,飞出来的石子,崩瞎了老大的一只眼,老大疼的呲牙咧嘴捂着眼就回家跑,再也不敢想发横财了。至今,庄子观门前的石狮子还是半拉头,那一带的人磕着碰着受了伤,都忌讳说是石子(狮子的谐音)崩的。

5、倒刺钩

庄子一生,特别喜爱钓鱼。闲暇时经常在附近的濮水、漆水钓鱼。在做漆园吏时,曾效仿姜子牙,以直钩钓鱼,而静思天地宇宙之玄妙。后来,辞官归隐南华,以编草鞋、钓鱼维持生计,生活十分清苦。而在钓鱼时,大一点的鱼又经常脱钩,令人十分婉惜。后来庄子便想了一个办法,他在制做钓钩时,在大钩的下面加了一倒刺。这样,钓鱼的时候,鱼只要上钩,再大的鱼也很难脱钩。从此庄子每次都能钓到很多鱼,生活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其他人也都争相效仿,“倒刺钩”便很快流传开了。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庄子,便称之为“庄子钩”,一直沿续到今天。

6、草呱嗒

战国时期,在漆园做吏的庄子辞官隐居南华山后,生活很贫穷,冬天就睡在从濮水河里割来的苇草里,暖身过冬。晚上将就着睡,白天出门,仍然穿着单鞋,两脚冻的撑不了。一天庄子在单草鞋里放了一把苇茅缨(芦苇的花)觉着暖和了不少。后来,庄子就想,如果把苇茅缨编成草棉鞋,穿着不就更暖和了吗?于是,庄子就把苇茅缨和细麻合在一块,编成个鞋的样子,找块木板做成鞋底,鞋里放进苇茅缨和麦秸,穿着十分暖和。后来,庄子把编鞋的方法教给了当地的穷苦百姓,这种即省钱又暖和的草鞋很受老百姓的喜欢。“草呱嗒”是用芦花和麻绳编成鞋帮,用木板做成鞋底的草鞋,鞋内放上麦秸或芦花穿着十分保暖,因穿着此鞋,每走一步,都会发出“呱嗒”声,鲁西南一带的老百姓都称此鞋为“草呱嗒”。

7、丑妻、薄地、破棉袄

古时候,在东明有一户姓杨的户家,上一辈的老人都不在了,只有兄弟二人过日子,老大种地,还做一点小买卖,老二是个读书人,哥嫂供二弟上学。日子过久了,老大媳妇就对老大嘟嚷开了:“咱们出力干活挣钱,老二怪得,清吃清喝,还要咱拿钱供他上学,这样不中,咱也得让老二出去挣钱去。”老大听媳妇的,老二没办法就停学了。有一天,老大拿了一百两银子,对老二说:“老二,我给你一百两银子,你到外边去做点生意吧。”老二是个读书人,哪会做生意啊?出门就往南走,也不知道走了多长时间,只见前面有一条河挡住了去路,河边不远的地方,有一座道观,走近一看,是庄子观,眼看天都黑了,就只好在这里过夜啦。庄子观里就有一位道人,见他远道而来,文诌诌的象个读书人,一问才知道被哥嫂赶了出来,第一次出门做生意,跑了一天啦,连饭也没吃,便赶紧烧火做饭。吃完饭,老二看这庄子观十分破旧,便说:“这道观太破烂了,我把这一百两银子给你把道观修修吧。”春去冬来,转眼一年快过去啦,庄子观也修好了,也该回家了,老二想起哥嫂给的一百两银子是叫他做生意的,如今把钱都修庄子观了,回家咋给哥嫂交待呀?想到这儿,老二伤心的哭了起来。道士见了,就对他说:“你回去后,你哥嫂肯定要和你分家,分家的时候,你啥家产都别要,就要你庄西北的二亩盐碱地和你家没人穿的一件破棉袄。另外你出了庄子观往东拐,庄东头有一个姑娘等着你,你别嫌她丑,就娶她当媳妇”。老二没办法,也只好这样啦。就这样,老二领着媳妇就回家啦。哥嫂一见他这样,不但没赚到钱,领个媳妇回来又恁丑,都冲着老二瞪眼。哥嫂便商量好要给老二分家,便把舅舅请来。老二说:“家里的财产我也不要,就把咱家庄西北的二亩盐碱地给我,再把咱家没人穿的破棉袄给我就中啦”。舅舅一听,觉着老二怪可怜,就劝他还是再要点吧,老二还是不要。哥嫂二人嘟嚷着说:“不要更好,就这样分家”。老二媳妇很贤惠,也没说啥。第二天一早,饭也没吃,老二领着媳妇、带着破棉袄就走啦。在盐碱地的地头,搭了个草庵子,就和媳妇住了下来。晚上,老二便和媳妇一起坐在破棉袄上,不一会,两口子就象睡在屋里柔软的大床上。第二天天一亮,老二两口子走出草庵子一看,二亩地里长出了厚厚一层白哗哗的盐碱。在古时,盐是紧俏物品,两口子一看,高兴毁啦。从此,老二夫妻俩,做起了熬碱卖盐的生意,老二媳妇更是不分白天黑夜的刮碱熬盐,老二出门卖盐。两年以后,他们盖起了新房子,还买了地,雇了长工短工,要啥有啥。过了几年,他们又有了孩子,孩子吃的又白又胖,过着幸福的生活。这时候老二才明白,庄子观的道士就是庄子大仙,他得到了仙人的帮助,然而周围的地方不是旱就是涝,老百姓缺吃少穿,老二就放粮救济穷人。有一天,他哥嫂领着一家老小,也来他这里排队领粮,老二说:“大哥大嫂怎么混的,田地财产都归你们了,咋反而穷到这步田地。”哥嫂羞愧地低下了头,嫂子说:“别说了,他二叔,都怨我心眼不好。这就叫:“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真是一点也不假。”俗话说,家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

8、濮水煮白鱼

庄子在漆园当小吏,常在濮水边钓鱼,过着贫穷的生活。庄子的好朋友惠施到漆园去看望他,见庄子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就对他说:“跟我去魏国去当官吧!能过上荣华富贵的好日子。”庄子说:“不去,我在这里多好啊,虽然穷点,但自由自在啊!今天你来啦,你我是同学,又是好朋友,一定给你做一个好吃的大菜。”惠施一笑说:“看你穷的连一般的粗食都吃不上,还能给我做啥大菜?”庄子说:“你跟我走吧。”说着顺手拿起鱼杆,带上自制的鱼钩,领着惠施,来到濮水边,挂上鱼饵,甩到水里,边和惠施聊天,边等着鱼上钩。不一会,就钓上来一条鱼。庄子回到家里,把鱼刮鳞、剖洗干净,把顺便带回来的一瓢濮水和鱼放到锅里,放点盐煮了起来。煮熟了以后,清汤白鱼,很是好看,惠施尝了尝,味道非常鲜美。

濮水煮白鱼,在当地也叫“清炖鱼”,在东明县菜园集和庄寨一带至今仍有“无鱼不成席”的说法,招待贵客一定要上一道“濮水煮白鱼”,以表示对客人的尊重。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佛汉拳

佛汉拳原是少林寺拳术的一种,产生于梁武帝大通年间,由天竺僧人菩提达摩所创,其东游汉土入住少林寺时,将此拳传与少林武僧。后经历代少林武僧习练,取诸家拳法所长,精心研制逐渐形成新的一派,取名佛汉拳。由于佛汉拳极具实战性,少林规定该拳密不外传,且定为镇山之宝。当时,佛汉拳并非少林所有武僧都会,而是少数高僧才能够习练。清道光年间,天下大乱,战事纷争。少林高僧徐修文大师看日本等多国匪寇侵入中华国土,自己身为僧人不能参与战争,于是就有意下山,将佛汉拳传入民间,以求发扬武术力量,抵抗外来侵略。后来大师宋金榜来到黄河边的西李寨村,将佛汉拳传袭下来,传入菜园集镇,成为佛汉拳的发源地。西李寨村现立有佛汉拳续谱纪念碑,建有东明县第一个东明县佛汉拳研究发展中心。2011年,东明县菜园集镇佛汉拳被国家文化部审定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佛汉拳”成为东明县三个国家级非物质遗产项目之一,这也是菏泽市惟一以拳术申遗成功的项目。

佛汉拳最具特点的是铁爪功,练习者五指粗短,并且除拇指外其他四指几乎一样齐。铁爪功又叫鹰抓功,持久练习的人手掌厚大,手背隆起,肤色暗红,手指粗大有力但不乏灵活。在与敌对打时,不仅抓打稳准狠,而且自己的手不易被敌人抓住。正如行家所说:“软如皮条,硬如钢勾。”佛汉拳演习时“身似弓、手似箭、鹰眼、猫腰、鬼拉转”。招法脆利,气势如虹,强调破打同时进行,彰显拳势的威猛快捷。佛汉拳单练无固定模式,要求练习者以“假设敌人”为目标,动作敏捷、击打迅猛。武行话叫“手手走四方,式式入三盘”,攻守常变,见招递招,递中见打,打中带防,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佛汉拳对练套路有固定模式,分上中下三盘,各对应五大套路。对练时动作连贯,紧凑精巧,步身相应,手法多变,讲究一手分三手,三岔九顶,三分六拆,三三不尽,连破带打,一招完成。佛汉拳传入东明约有180年的历史,经过6代传人的习练与融汇,取诸拳之精华,达到了拳路简洁、朴素实用、不用器械、实战性强、出手就打、近距离发力等特点。目前,东明县练习佛汉拳的在万人以上,不仅国内练习者多,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也有不少佛汉拳爱好者。

历史文化旅游资源

(1)庄寨遗址

庄寨遗址位于菜园集镇庄寨村北200米处。西为芦苇塘,北临黄河大堤。遗址南北长80米,东西宽20米,总面积1600平方米。遗址地势平坦,北半部有庄子墓,南半部为庄子观。根据1963年4月文物工作者勘探,该遗址有两个文化层:第一个文化层从地表到2.7米深处,土质为沙土,土色为灰色,遗物有饰粗、细绳纹的灰陶片和饰细绳纹、弦纹的红陶片,从器形看有鬲、罐等。属商、周文化层;第二个文化层从地表2.7米以下至3米处,土质为粘土,土色为黑灰色,遗物有方格纹、篮纹灰陶片。此层应为新石新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层。由此推断该遗址的文化层堆积3米左右,其年代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1984年11年被东明县人民政府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东台寺遗址

东台寺遗址位于菜园集镇东台寺(村西北的洙赵新河台地及河床中)。该遗址南北55米,东西45米,总面积2475平方米。遗址是福兴寺所在地,现有小庙一座。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挖洙赵新河时,把遗址南部挖掉一部分。1981年5月文物工作者勘探时采集到的标本,有粗细绳纹泥质灰陶片、粗绳纹泥质红陶片、夹砂红陶绳纹片、素面泥质灰陶片等。从器型上看,盆,折沿,小方唇,唇部明显下垂,素面,轮制;空心砖,两面均有叶脉纹,乳钉方框,乳钉圆框连续图案,模制;筒瓦,半圆形,内壁饰有布纹,外表素面;瓦当,壁厚,饰水波纹两行。其它还有板瓦等。该遗址的文化年代应为商至汉代。1984年6月被东明县人民政府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东台寺遗址

福兴寺

(3)

庄子文化湿地园

2A级景区庄子文化湿地园位于山东省旅游特色村菜园集镇庄寨村内,黄河大堤南侧,南华山遗址上,距离县城约10公里,规划总面积约92万平方米,其中湖区及湿地面积40公顷。

庄子文化湿地园是以庄子文化为核心,以休闲养生度假游览为载体,以住宿、会议、科普、餐饮、垂钓、农业观光、民俗工艺、拓展培训等为主要经营业态的郊野湿地公园。整个公园根据原有地形,利用园区内主要交通干道和空间元素进行划分,形成了“田”字形的骨架结构,与庄子崇尚自然、回归田园的主要思想相谋合。整园区划分为一街(庄寨街)、一阁(逍遥阁)、一园(庄子生平故事园)、三区(湿地休闲体验区、锦绣东明展示区、庄子观游览区)四大版块。

(4)高村黄河历史文化苑

高村黄河历史文化苑,位于菜园集镇高村堤桩206~900号间,紧靠黄河大堤。该园以“黄河高村抢险纪念碑”为中心分为三部分,纪念碑的南北两面为大门甬道和绿化带,东西两边为碑廊。碑廊采用仿古建筑,雕梁画栋,红柱黄瓦,左右两角配有四角小亭,廊前、亭下,绿树成荫。步入廊内,东碑廊的碑刻是毛泽东、李鹏、田纪云等中央首长和各级党政领导对治黄工作的题词,这些题词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治理黄河的高度重视和对黄泛区人民生命财产的关心;西碑廊立的是从上古尧商以来直至民国时期,黄河历次泛滥决口,治理抢险等有关纪念碑。其碑文有宋代文学家、书法家苏轼和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撰写的治河疏略。碑林中还有高1.9米,宽0.75米,厚0.18米全国罕有的禹王碑。这些不但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文物价值,还真实记录了几千年来黄河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充分表现沿黄人民与洪水斗争的大无畏精神。

东部是一处仿古式的四合院,院子不大,建筑别致,这是治理黄河文物陈列馆。馆内分别收藏了历代治黄留下的珍贵照片、资料,和古代人们治水使用过的工具,以及解放后各级党政领导检查治黄、抢险工作留下的文稿。

西部秀树佳木,奇花异草,曲径通幽。初夏之际,树木苍翠,鲜花烂漫,蜂蝶飞舞,百鸟争鸣,清香四溢,这里便是该园中的“植物科普园”。

紧挨公园西边的大堤脚下,便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每当进入汛期,无风三尺浪的黄河,便汹涌澎湃,浊浪滔天,惊涛裂岸,势如猛兽,声似巨雷,奔腾咆哮,轰鸣而来,翻滚呼啸而去,身临其境,使人头晕目眩,望而生畏。而当春夏之交,它又是那样的平静安详,川流不息,默默地滋润着两岸绿油油的麦田,黄橙橙的油菜。漫步河畔,波光粼粼,清风习习,河中鱼儿跳跃,天空鸟儿啾啾,岸上麦浪起伏,油菜飘香,野花竞放。此情此景,令人心旷神怡,美不胜收。

(5)东明黄河公路大桥

东明黄河公路大桥,位于菜园集镇和河南省濮阳市之间的黄河河段上。大桥全长4142.14米,宽18.6米,双向四车道。是山东省境内最长的一座公路大桥,被誉为“齐鲁第一桥”。它是由山东省交通厅和中原石油勘探局为主集资筹建的,总投资2.35亿元。1986年山东省交通厅先后三次组织设计、勘探桥位,提出设计方案。同年,国家计委邀请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等单位的专家两次亲临考察。1987年8月交通部代国家计委批复了设计任务书。1991年10月30日大桥正式开工建设,1993年8月底全桥主体工程竣工。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为大桥题写桥名“东明黄河公路大桥”。

置身东明黄河公路大桥,两边的庄稼如碧绿的地毯;桥两端大堤上树木成荫,郁郁葱葱,似两条浓绿的飘带;桥下黄河浪花翻滚,奔腾不息,水中帆船点点,鱼儿跳跃;桥上车水马龙,碧空鸟儿翱翔,真是一幅壮美的图画。

省旅游特色村—焦园乡张营村

张营行政村位于焦园乡政府南1公里处,依托东明黄河森林公园景区,辖张营、黄庄、吴营三个自然村,是县政府确定的新型社区试点村,也是省重点扶贫村之一。

近年来,随着一号新村的建立和东明黄河森林公园的开发,该村依托景区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省旅游特色村及省精品采摘园——陆圈镇王官屯村及其采摘园

王官屯村位于丰东路南侧,东距陆圈镇政府驻地500米,西距东明县城8公里,丰东路南、海庄公路西、新菏铁路北侧,西邻中原油田采油六厂,交通方便,位置优越。耕地面积2770亩,果树种植占耕地总面积的70%以上,是全县最大的优质杂果专业村。

王官屯村的果树发展已有近30多年之久,采摘品种多样,主要是以苹果、桃为主,山楂、葡萄、梨、冬枣、杏为辅。

东明县旅游局微信公众平台

东明旅游信息

微信号:dmlyxx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