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9月3日成为首个庆抗战胜利的假日
从抗战胜利那天起,中国老百姓习惯把8月15日作为胜利的日子,每年的纪念活动在这一天前后最为集中。9月3日反而稀少。但从法定角度来说,日本投降是在9月2日,而以战败国签署投降书的次日为胜利纪念日,是当时的国际惯例。
省委党校文史教授王建学解释了约定俗成与法定的不同,“8月15日日本宣布的是停战,而非投降,更未签署投降书。‘终战诏书’通篇没有‘投降’二字,只字未提侵华战争。而且,天皇宣布投降并不意味结束,还有一系列后续问题,诸如接不接受投降;投降之后战俘、赔偿等问题如何按照盟军要求处理;投降需要日方做些什么,这些都还没有一个正式的政府行为。只有当这些问题落于书面之后,才有法律效力。”
从8月15日开始,日本正式投降仪式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举行成为各方瞩目的焦点,让我们重回1945年9月2日的记忆。
1945年9月2日,停泊在东京湾的美国“密苏里”号巡洋舰上,日本政府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日本无条件投降,徐永昌代表中国政府在日本投降书上签字确认。
次日,当时的国民政府确定这一天为纪念日,下令悬旗3天,举国庆祝。1945年的9月3日,也就成为了当时第一个全国放假三天、欢庆抗战胜利的假日。
与之呼应,千里之外的陕甘宁边区政府在9月2日签字当天,决定9月3-5日放假三天。
官方之外,民间则用自己的方式予以纪念。当日,重庆民主人士组织的“民主科学座谈会”举行扩大座谈会,决定以9月3日为组织命名,民主党派“九三学社”由此得名。
虽然人们习惯成自然将8.15当成抗战胜利日,但对于9月3日这个日期,人民政府早在1951年就做出了规定。当年8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表《政务院规定九月三日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通告》。
时间走了48年后,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修订发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五条规定七七抗战纪念日、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九一八纪念日等均不放假。
王建学认为,“9月3日是近代中华民族第一个扬眉吐气的日子,也是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最后胜利的日子,民众应该多加重视,对待这个日子人们应该像8.15那样熟稔。
抗战胜利纪念日的时代特色
“早期抗战胜利纪念日,国共都是分着纪念”,1946年至1949年间,国共内战背景下的抗战胜利日纪念可用尴尬二字形容,内战也让这个日子的喜庆淡了许多。
1949年12月24日《人民日报》刊登了《政务院举行十二次会议通过节日放假办法》,其中,把8月15日定为抗战胜利纪念日,“这是政府部门的一种失误。”
“这种失误没有持续很长时间,1951年就更正了,并规定了宣传基调”,王建学还记得大致情景,1951年8月1日,毛泽东在中宣部副部长、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署长胡乔木的请示报告上批示,同意将抗战胜利纪念日改为9月3日。周恩来为此于同年8月13日签署政务院通告。
通告指出,“查日本实行投降,系在一九四五年九月二日日本政府签字于投降条约以后”,“故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应改定为九月三日”。
“当年9月2日,5000余人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举行庆祝抗战胜利六周年大会。”王建学说。
此之后40余年,由于各种原因,并没有每年都进行庆祝,只是在“逢十”的年份举办一些活动,方式也从有中央领导人讲话,逐步演变为由最高领导人发表讲话。
1985抗战胜利四十周年,新华社和《人民日报》先后发表纪念文章《伟大的全民抗战》和《中国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反侵略战争》,国民党的抗日贡献得到了承认,“让历史归位”,有专家如此评价。
“1995年,首次将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放到了一起同时纪念;而2005年则是迄今为止最高规格的国家纪念。时代需要让抗战的记忆归来,让抗战的荣耀归来”,1995、2005年,王建学记忆最深的两个9.3纪念日。
我国缺乏国家级的胜利纪念日
“欧洲人把二战胜利当作节日来庆祝,每年进入5月人们就开始盼望5月8日欧洲胜利日到来;5月9日的红场阅兵震撼人心。”王建学将此归结为政府主导的纪念活动已经成为一种体系,对世界各国人民的影响日益深远。
与此相比,我们的纪念日活动就显得弱了很多。
这与中国人历来含蓄无关,与纪念日尚没有形成国家规模与体系有关。
我国与抗战有关的纪念日不可谓不多,9.18是国耻日,7.7是全面抗战的日子,12.13是南京大屠杀的祭日,9.3是抗战胜利的日子。每年的这些时候,沈阳有汽笛长鸣,南京全市拉响警报,但这些都是地方性而不是全国性的活动,“不管哪一天,纪念抗日战争的胜利,我们应该有一个正式的、由政府主导、国家规格的胜利纪念日。”
2005年3月,香港的人大代表朱幼麟递交了一份名为《我国国家级、国际化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的议案,建议每年举行国家级的纪念大会。
2014年2月27日,人大将9月3日法定确认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统一纪念以前没搞过,现在搞是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必定会对当事双方产生影响。14年抗战是中华民族在鸦片战争以来,历次反侵略战争中,惟一完全胜利的战争。对于这样的一次伟大胜利,感情是必然,还应从理性上认识,要有一个符合历史、科学、准确的国家纪念日。”王建学区分了常规纪念日与国家纪念日的不同,“前者,你可以采取各种形式纪念,但没要求政府出面,可以纪念,也可以不纪念;后者,必须由政府出面,以官方形式出现,要有一定仪式来纪念。”
胜利教育可以形成强大公共文化
今年的9月3日,将是第一个国家规格的纪念日,“有助于彰显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历史地位,有助于形成强大的公共文化,有助于对日本右翼势力形成有力回击。”王建学用3个“有利于”概括了一个统一的、国家规格纪念日的意义。
“我们缺乏胜利教育,纪念日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如今,像苏联在二战中的贡献逐渐成为更主流的大众文化,在美国、英国、法国,纪念战争的开始与结束已经形成非常强大的公共文化。
“国家级别的高规格纪念,能帮助人们了解中国各个群体在抗战中所做出的贡献,包括共产党,包括蒋介石领导的政府,也包括更广大的人民群众,比如那些在艰苦年代仍然保持社会运转的人。”王建学特别强调了一点,“也可以让日本国民,了解他们的国家曾经给中国人带来了怎么的苦难。”
王建学这句话有感而发,“一次座谈会上,一位读卖新闻的记者问我‘王先生,在沈阳看到的这些日军侵华遗址让我很新奇。在国内我从来没听说过这些,我所学的亚洲近代史、日本近代史中没有这样的内容。’”
“每年8月15日本内阁大臣中都有人参拜靖国神社,他们膜拜东条英机的那句话‘我对战争失败负责,不对战争负责,这实际上就是一种示威。我们在9月3日以国家规格纪念是对日本参拜的一种回击,如果能够把纪念日形成一种文化,不仅能影响自己,还能影响日本。”
在王建学看来,沈阳纪念第一个法定抗战胜利纪念日有格外之意,“作为打响抗战第一枪的城市,作为完完整整记录了14年抗战历程的城市,沈阳的抗战胜利纪念日在国家的基础上,应该有自己的鲜明特点。”
点击页底
阅读原文
日语入门学习
日语吧www.riyuba.com
日语入门www.riyurumen.com
日语在线输入www.dariyu.com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4-06
03-09
03-09
04-24
04-24
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