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在什刹海的足迹
《红楼梦》,一部百万字的巨著,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著名的长篇文学作品,是作者曹雪芹多年积累素材和背景资料,以十年时间呕心沥血写成的。
曹雪芹,名霑,雪芹是别号。他生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祖籍河北丰润,祖上三代任江宁(府名,今
南京市)织造。曹雪芹的高祖母曾当过康熙皇帝的奶妈,
被康熙称为“吾家老人”。其祖父曹寅是康熙时的伴读。康熙6次南巡,其中4次抵达江宁,皆入住曹家。曹雪
芹的两位姑姑,分别嫁给了平郡王等两位王爷。曹雪芹
幼读诗书,经历了一段封建贵族家庭的繁华生活。雍正
三年(1725),曹雪芹之父曹頫因宫廷之争受牵连获罪,
被抄没产业,家道衰落。十岁的曹雪芹随家迁居北京,住在崇文门蒜市口(现广渠门内大街207号)一处十七间半房的地方。乾隆二年(1737),曹家之罪被恩诏宽免。这与其姑姑是平郡王的福晋,而平郡王之子又担任
戍边大将军及协办总理等要职有关。
曹雪芹在京城期间,家住南城,但他的不少走动却在西城,什刹海也留下了他许多足迹。
康熙年间,位于后海北
沿的大学士明珠府第花园,树掩游廊,水绕庭阁,禽戏鱼跃,树茂花多。明珠之子、
一代词家纳兰性德喜邀文人
雅士前来赏景饮宴。常应纳
兰公子之约聚会,吟诗唱和的,就有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曹雪芹居京期间,与纳兰家族的后人相交甚厚,不时往
什刹后海拜访。纳兰家族与曹氏家族都是官宦世家,又
都曾卷入宫廷的权力斗争被查办。在个人修养和品性上,纳兰性德与曹雪芹也有着相同之处,他们都是淡泊名利,极富才华之人。曹雪芹细致入微地观察了纳兰性德的生活环境,了解了纳兰的性格和经历。从小说《红楼梦》对贾宝玉的描写中,可以找到一处处纳兰公子生活的印
迹。难怪乾隆看了《红楼梦》后,也评议曰:“此盖为明珠家事也。”
曹雪芹对什刹海后海的明珠府很熟悉,对后海南面的恭王府(乾隆年间为和珅宅邸)也相当了解,且对北部花园——萃锦园的诸多景点的建筑布局、方位特色、情趣所在、动人之处,烂熟于心而写入《红楼梦》中,致使一些红学家不断考证,提出《红楼梦》中所描写的大观园就是恭王府之说。此说目前虽莫衷一是,但可以肯定的是,曹雪芹笔下的大观园,是《红楼梦》中的典型环境。恭王府不是大观园的全部,也是其中的重要
部分。没有深入现场,实地观察,仅凭想像是描绘不
出来的。
在《红楼梦》中,有几次提到什刹海一带的地名。“
鼓楼西大街”是五十七回所写到的地名。“小花枝巷”出现在六十四回里。红学专家周汝昌认为,这个“小花枝巷”就是今三不老胡同南侧的花枝胡同。《红楼梦》
二十九回还写到一处“清虚观”。清虚观在北京只有一
处,位于旧鼓楼大街南侧,今称清秀巷。尽管早年北京胡同重名多,曹雪芹所写的地点存在争议,但有一点已得到红学研究者的共识,即他所写的地名都是较熟悉的,绝非是没有根据的杜撰。
曹雪芹在京城生活期间,不仅常到什刹海一带访贤会友,还在什刹后海南侧居住过,只是居住条件太过简陋。乾隆七年(1742),平郡王在皇族争斗中失势,自身难保,无法再照顾曹雪芹一家。曹雪芹的生活陷入困境。南城的十七间半房住不起了,一家人迁到什刹后海南沿居住。据周汝昌考证,后海南沿、大翔凤胡同北口外,曾有一口古井,是一个卖水据点,周围建有一排
低矮的小房子,故称“水窝子”。曹雪芹一家就在这里租
了三间房住下,不是生活“贫极”,是不会住到这里来的。曹雪芹一家在城里吃穿都没有着落,于是再次
搬走,去了西郊香山黄叶村,在那里创作写成了《红
楼梦》。
后海“水窝子”的房子,十分简陋破旧,后来拆掉
了,现已了无痕迹。自然,曹雪芹在此居住的细情,也就不得而知了。
(文章和图片转载自《什刹海的传说和故事》
,作者于永昌)
转发是一种智慧,分享是一种快乐!
点击右上角按钮,分享到朋友圈,关注
官方账号,每天都有老北京主题资讯!
感谢关注微信公众平台:护国寺宾馆
订阅号:hgshotel
服务号:hgshotel_cn
点击下列“阅读原文”链接可直接在线订房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9
04-24
04-24
03-09
04-24
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