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行
散文)
丁同金(千里易)
雪白峰奇,天蓝草青是西藏主旋律,奔跑的藏羚羊,体大毛长的牦牛,是西藏奔腾的景观。要想感受中国自然之美,那必须从欣赏青藏高原开始。虽然,西藏的人口仅有三百多万,它的面积有一百二十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八分之一,但它又是一块神秘的乐土,让多少探险家为之倾倒。
2021年春三月,我禁不住西
藏的诱惑,开始了一次冒险旅行。
西藏行的脚步纷至沓来,一路脚印一路欢歌;一路苍茫,一路洪荒……就让我记录下这脚步的美好音符,让更多人了解西藏,向往西藏!
我们旅行的脚步就从济南机场开始吧!
一济南机场
23日晨,我们来到济南机场。安检非常严格,经过了三道安检,才进入候机厅候机。举目眺望机场,一眼望不到尽头,无边无垠,平坦空阔。轰隆隆的马达声,不时的覆盖了机场的所有角落。
一架架待飞的飞机,有序的排列在机场的停机坪上。一架架飞机
的机身
印有“山东航空”字样,像一群展翅飞翔的鹰隼,正等待头鹰
的眼神。
那机尾上印有“山东航徽”的图案,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山东航徽”的寓意大
是:首先,三个“s”形曲线,代表擅长飞翔纪律严明的飞雁,同时也是团结一致的象征。第二,飞机的三个“s”翅膀像中文“山”的
体。第三,三个“s”分别代表“山东”“成功”“安全”。第四,航徽的周围对称的八条平行线段,组成机翼形状,代表山航永远稳健安全的飞翔。
山东航空,经过多年的拼搏锻造,现在已初具规模。一架架飞机停泊场坪,宛若一群“和平鸽”,安稳平和,相互为伴,尤如觅食已就,等待雄鸡报晓,等待主人的委派任务的到来。一会儿,一只“鸽”起飞了,它慢慢退出了群体,沿着无限的银线,加速疾行,当疾行几百米后,马达剧
轰鸣,飞机前冲,昂首起身,机身几乎竖直,向蔚蓝的苍穹飞去,慢慢从人们的视野里消失。
我们乘坐的“济南至西宁”的航班还未到起飞时刻,我尽情地饱览候机大厅。候机厅从内部看,一个词概括就是“宏大”。候机座椅真是现代化摩椅,舒适惬意,坐上去,舒服极了,自动化程度高,摩椅可随心所欲,或高或低,或前或后,根据自己所需,作不同的调整,这摩椅一排排,一行行,横竖都成行,分
区,楼上楼下。
候机厅设施齐全,电子大屏幕刷出不同时间段的航班,提醒顾客所乘航班的时间结点。候机厅的卫生间胜似高级宾馆,卫生条件极好,洁净有序,在此大小便,简直胜过八仙来到人间撒野般舒服。
我们在起飞前,享用了候机厅美餐。山东鲁菜美味先不说,单是那“兰州拉面”就让我们的肚皮过了把瘾。那薄薄的牛肉片,散盖在千丝万缕的拉面上,释放着牛肉的味香,再加上些许香菜沫的邪香,大碗的山东风味夹杂着兰州的浓烈辣味,解了不少人的食瘾。吃过这碗拉面,可一天不用再进食。香又香,机场亢,山东人,就是爽!
机场的文化氛围浓厚。抬眼就见“山东人民欢迎您”的字样
用鎏金匾额的形式,镶嵌在墙壁上的“孔子曰……”,提醒着中外贵宾:山东是礼義之邦,文化之乡,文明之源。你候机若心烦了,还有“孔子书屋”供你看上几页,冲淡一下烦乱的心绪。保洁员女士,不时的来到你身边,“先生,需要点什么”的问候之语不绝于耳,这哪里是机场候机,简直就是在享受五星级之乐。
我们的
飞机终于到登机时刻啦!我们有序的进入机坪,又一次进行安检与查票,完了,由大巴汽车载着我们,绕或好几个飞机,直接送到所乘飞机的机门机翼下,再次对照身份证,安检,随进入飞机体内。进去后,我找到了自己的客座,由乘务员给放好行礼。这才感受到第一次坐飞机所带来的幸福感。这飞机,从外
看很普通,瘦长的躯体,两扇翅膀架着干瘦的机身,无怨无悔。当你进入飞机体内,我惊呆了,太震撼了!那一排排的座位,尤如召开政治局会议的座次,华美大方,中间过道幽长,通向绵绵的机尾。机座的两旁机身镶嵌着透明的机窗,一个个小窗连接起来,就像一条整齐的望远镜瞭望口带。透过窗口,可看到窗外的一切美景,起飞后,也可俯瞰到大地上的城市,乡村,农田,树林……
飞机起飞后,乘务员服务无微不至,给系安全带,整理行礼并放好,指点冗乱杂物,供给热水,空中便食,饮料送足,咖啡等送至你的嘴边……我真的感觉到“宾至如归”。
乘务小姐是一道不可多得的靓丽风景线。每位乘务小姐姐那甜甜的普通话,让你亲近又亲近。她们着统一服饰,整齐大方,贵而不窕,虽因疫情都捂着口罩,但她们美丽的面庞丝毫掩盖不住。她们的体形修长,大约都在一米七以上,杨柳细腰恰巧其分,有的腰围也就是碗口的周长。看出来,她们的睫毛都好似处理过一番,眉毛秀气,掩遮着熠熠闪烁的两颗黑宝石,妩媚动人。她们的一笑一颦都闪现着东方女性所独有的修养。她们的胸前都别着一个长方形小卡,上书“山东航空”。有个别外國朋友需要服务,她们不卑不亢,讲一口流利的英语,自古就道“山东多才俊”,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啊!
山航,是山东的一张名片啊!山东的美,让你展现的琳沥尽致!山东人民感谢你!
山航,年轻属于你,安全属于你!
祝你永远翱翔蓝天!
二西宁小憩
23日下午两点,飞机在蓝天与白云中穿梭,经过近4个小时的飞行,我们乘坐的航班降落在西宁机场。
一下飞机,眼圈一黑:“嗨,西宁,怎么这副模样”?
在我来西宁之前,认为西宁是个美丽如花园的城市。可眼前呈现的是一座山城一座秃城。单单飞机场周围就是群山起伏,而且山上光秃秃,不长一毛,黄土裸露,树木没有踪影。以前,听本族大哥说“西宁多么美多么美”,他在西宁打拼了一辈子,并在西宁播下了丁氏的种子,家庭人丁兴旺,可惜几年前,他已离世了,就葬在了西宁。原来,他所说的西宁的美丽,多少有夸张和谎言成分在里面。甭管了,还是慢慢欣赏吧,发现吧!也许西宁的美丽不在明处。
我们随团走在西宁机场的弯曲的出场便道上,一切甬道,清洁干净。人流好似比济南机场稀疏了一些,场坪上的飞机也不如济南机场停泊的多,可能是这里的航线不复杂的缘故吧。我拉着行礼箱,走了好长一段时间的路,才到机场出口。又一次的兑验票,我还特意去了趟洗手间,从洗手间这不起眼的角落,能窥视出一个城市的全貌。这里的洗手间的卫生条件,没有济南机场的豪华,但卫生搞得一尘不染,清明似镜,还是应大加赞赏的。我拧开水笼头,察看了下水质,还是清澈澈的。
我们出了机场,来到机场前的广场,夺目远眺,群山叠压群山,山山相挤。“曹家堡机场”几个大字,尽收眼底,原来“西宁机场”叫“曹家堡机场”,这名字起的多么妥贴!你看这山真的不像山,就像一个个土堡土楼,包裹着机场。刺你眼球的还有这黄土色,黄了又黄,一点点绿的影子都没有!怪不得当年那个马步芳的军队都灰头土脸,不打败仗才怪呢!
乘坐的
大巴车,驶向西宁火车站。汽车驶在西宁市的大道上,一会儿驶在了两山之间的高架桥上,一会儿又钻入城市的隧道中,一会儿又驶在了峡谷间。我掀开车窗的挂帘,看到了西宁市的高楼,有的建在山腰,有的建在山脚,有的建在山坡,各具特色。桥虹饮涧,桥中有桥,桥上飞桥,汽车驶在桥上,尤如豆虫爬在路上,一切的路况怪景在西宁都可呈现,但颜色是不变的,还是黄色,绿色很少进入视野,说明西宁是一个极干旱缺水的城市。千百年的风剥雨蚀和鬼斧神工,才造就了这一座座土堡土楼山。《水经注》曾记载:“湟水又东,峰高三百尺”
,正是西安宁的写照
。好歹西宁还有几处風景点缀,不杀我之心境,如凤凰山,石峡清风等。古诗云:“石峡新开武定关,东西流水南北山。行人莫道征尘污,两袖清风自在还”这
是西宁的真实写照。
大巴车行驶了20多分钟后,安全到达西宁火车站广场。我们停顿片刻,所有旅游团员都放松了一下。随即我们进入火车站的安检通道,我的所有物品都放在自动安检机上。安检人员说:“大叔,请你把水杯拿出来”。我拿出水杯,拧开盖,给她做了个杯子底朝天的动作,意思是说“这是个空杯子”。她说“可通过”,随即她凑过身子,弯腰替我塞杯子,没曾想胳膊碰掉了我手里的杯子,杯子摔得粉碎:“对不起,大叔”。我说“没事,没事,是个普通的玻璃杯子”。我没当回事,就到了火车站候车厅里面,找到候车区域坐定,我们三人正有说有笑,讨论着西宁这个年轻的城市的问题。我稍微感觉到后面有人拍我,我正回头时,那个工作人员道:“大叔,给你杯子”,我定睛一看,杯子是暂新的。我随即道:同志,你太客气了,我不要,不就是一个喝水杯子吗!不要,不要!她有点急了,说:“大叔,损坏东西是要赔的,你就拿着吧,我们西宁人都是这样做的,不然的话,我心不安。”我说:那好吧,我收下,我也谢谢你。我们山东人也有一句老话,无意损勿为恶,何为赔也。我们三人望着她离开的背影,慨叹道:“西宁人民有大德”!
西宁火车站是一个综合车站,它既承载普通列车的运送,也接纳高铁的惠顾。我知道全國高铁都是单独建站的,为什么西宁却例外?我推演理由,最后想通是因为西宁是青藏高原的边缘城市,绝大部分经过的列车还没有开通高铁,如单独建高铁站是极大的浪费。
我们在候车厅等待西宁至拉萨的列车的开车时间,可电子屏幕的确显示“西宁至拉萨的”列车是晚八点,我们只好横下心耐心等待,还有五个多小时啊!这时弟媳提议:“二哥,我们去二楼吃饭,品尝一下西宁的美
”。于是,我们托人照管好行礼,济宁的三位食客来到候车厅二楼美食街。
二楼全是青一色的美食餐饮,也几乎囊括了来至全國各地的名吃!真是世界之大,吃在中国;中国之大,吃在各地
,全國名吃遍地开花!南北杂味,东西融炉。我们三人最后选定了西宁名吃——尕片面。
这尕面片做的非常独到,现吃现做。只见“面团”拿在“厨师”手中,两只手掌麻利的拍打面团,三下五除二,一会儿工夫,面团变成了“面饼”,面饼又在“大师”手里继续拍打,瞬间变成了“薄饼”,继续拍打薄饼,两只手掌拍打的“啪啪”响,薄饼瞬间变成了“纸饼”,从纸饼的一面几乎看透它的另一面,薄的简直如蝉翼。这纸饼又倏忽间溜入指缝间,又从指缝间快速的滑入热锅中,一片一片又一片,片片似雪片,又好像空中下面片,我们看的喘不过气来,眼花缭乱。突然间,师傅手指一停,手里已没有丝毫面片。两根手指,哪里还是手指?就是一把锋利的剪刀,像在空中剪布一样,眨眼工夫,面片全掉进热锅中,太神奇了!我们三人
目瞪口呆,锅盖闷了一会儿,大师加完佐料,三碗尕面
端到了每个人面前。这时,弟媳又提议:“大师傅,技艺太精湛,勾起了我们的食欲,我们来西宁一趟,少多得整点(喝点酒)”,又要了个“麻婆豆腐”,外加一盘“凉拌牛肉”。片刻工夫,两个菜端上桌,一品尝,简直美掉舌头。弟媳慨叹道:“我们山东大济宁做麻婆豆腐的,都是二货,回去倒贴钱也不吃啦”!我们还整了二两青藏高原名酒——天佑德。吃饱喝足,我们品评着这美餐,下楼去了,直到我们的候车座椅边,还没品评完。稍微歇息一会儿,突然间,弟媳脸色大变,汗珠从面颊滚滚而下。我说“顶顶婶子,你怎么了”?她说“二哥,坏了,我的昆包丢了”
“你别急,我马上去二楼找回来”
我一路小跑,直奔二楼吃饭处,向老板说明大意。老板说“尊敬的旅客,是的,我已经让老婆拿着包
寻你们去啦”。我拨马而回跑下楼,向他俩告知情况。正当我们四处张望寻觅时,一位穿着黑袍带着黑丝头巾的姑娘,拍着弟媳的肩头,抄着一口西宁话说道“尊敬的旅客——你的包——请清点一下包里的物品……”弟媳感激的握住黑袍姑娘的双手说“谢谢你,实在是谢谢你,不用点了”。她随即从包内抽出两张百元钞票,塞给黑袍姑娘,以示感谢。姑娘微微一笑说“不用给钱,我们每个西宁人都会这么做的,再见!”姑娘说完,旋风般走开了。我们望着姑娘远去的背影,不约而同的竖起大拇指!这哪里是穿黑袍的少数民族姑娘,简直就是开在世界第三极边缘的圣洁的黑牡丹花!
短暂的西宁五个多小时的逗留,胜过活了六十年!
通过“赔杯”事件和“还包”事件,我的灵魂受到了擦洗,祖国的西部边陲太洁净啦!人们的心灵都似雪山雪莲花!
西宁,西宁!让我重新审视了你!你的外表虽为黄土包裹,贫瘠。但是你骨子里很美!你无私的养育了高洁的西宁人民。世界第三极的美是多样的,坤势已定,厚德载物!大美西宁!
车辚辚,马萧萧的烟尘已远去,和平才是西宁人民的主题!蓝天厚土养育了这样崇高的子民,祖国的西部边陲能不和平吗!
有这样的子民守护祖国的西部高原,祖国母亲感到放心!
我走出候车厅,来到马路边歇息片刻,不时传来阵阵花香。向远眺去,黄土路旁,还有几株可爱的丁香花在生长着,不算茂盛,但叶叶翠绿,绿的直逼你的眼。花是碎花,洁白洁白的,白的神圣!香飘宜播,沁人心脾!
我不觉想起了古诗对西宁的赞美:
密萝下开径,
疏松上窥天。
登轩望平野,
灼灼群芳妍。
三青藏列车
23日20时,西宁至拉萨的列车正点出发。
此时,西宁的天空还没有黑下来,而且异常的美丽。由于时区的不同,时差的体现很明显。我想:此时,我们山东大地,已是夜幕笼罩下的美丽半岛景象:黑夜如白昼,华灯流彩,灯光闪烁,城市乡村都跳起了欢快的广场舞,舞池洒脱柔美!
可此刻的西宁,太阳刚落下山坡,很可能在地平线上挣扎着,天空的光亮已不明丽,但太阳的余晖倒射天空,天色也不算昏暗,光线一根根,一道道,一束束,清晰可见。短光似亮劍般明亮犀利;稍长的光线似抛出的钓线,还带着亮亮的尾巴,成弧成弯;再长的似绵绵的高压电线,伸向天空,没有尽头。
这时,天空的云朵也异常的美丽。云朵的颜色随着太阳的落下,由亮白变成了火红;云的形状也幻化不定:有的像火炬,给人以勇气,照亮前行的路;有的云朵似灯塔,给触礁的船舶带来生的曙光;有的云朵像教堂里的明灯,跳动着,给人以执著的信念;有的云朵似老虎下山,咆哮着;有的像雄狮,追逐草原,怒吼着;有的云朵似羚羊跳涧,给人以弧线的美……总之,此时的西宁的天空可谓多姿多彩,美丽极了!她的每一刻都在幻化着,太神奇,太迷乱!列车就是在这样的迷丽的天穹下,向前行进着。
我坐在列车上,明显的感觉到了列车的无穷力量。列车车轮与钢轨的噬咬声,不时的传到旅客的耳朵里,心坎上。咣当——咣当——呼哧——呼——列车又像是条长龙,矫健的遒劲的长龙,它在不断的扭动长长的躯体,从列车的窗玻璃映射着它虬虫般的躯体,在摆动着尾巴,在拧身,在屈身,力大无穷,呼啸前冲。
时间在一分一秒的过去,列车在不断的跃进,夜幕早已把大地遮掩的很黑,车窗外的一切都变得黢黑,山峰没有了踪迹。这时时钟已指向22点多,各车厢已熄灯,旅客慢慢进入梦乡。只有火车的马达声继续发出有力的声音——哐啷——哐当——哐啷咣——
我也进入梦乡,梦游了一阵,梦中忽然听到喇叭里传来声音:“各位旅客,列车已到格尔木车站了,请下车的旅客准备下车,不下车的旅客不要下车,我们在格尔木只停留短短的五分钟……”我听到“格尔木”三个字,困意全无,马上跑到列车车厢的走廊里(走廊在车箱的一边),眺望车窗外的漆黑的格尔木,明明知道一切都是黑的茫然,但亦然觉得车窗外的格尔木很美,因为我骨子里早已有了格尔木美的印象,这个美的印象来自美丽的传说。当从西藏旅游返回来的途中,再次经过这格尔木正赶上白天,我确实目睹了格尔木的丰彩,确实很美,美的天仙!
格尔木是与共和国同等年轻的城市。解放前是没有格尔木这座城市的。五十年代,解放大军进藏时,解放军的一位将领独具慧眼,这个仅仅只有几户藏民和几户蒙古人居住的地方,将来一定是了不起的关隘,重要的不能再重要啦!于是乎,驻军开始建设,虽然没有深圳的火箭速度,但也经过近七十年的几代军人的努力,格尔木已是青藏高原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素有中国盐都之称。
夜晚的格尔木是静谧的,可太阳一出,人流就熙熙攘攘。“格尔木”是蒙古语,译成汉语就是“河流密集的地方”。
格尔木身居聚宝盆“柴达木盆地”,背靠昆仑山,是青海连接西藏新疆甘肃的战略要塞,又是中国西部的不可多得的交通枢纽。
这里有浩瀚的戈壁,湍急的河流,无垠的沼泽,矗立的雪峰。海拔近3000米。古往今来,多少先贤达人,文人墨客,剑侠骑士,探险家,天涯游子……来此抒怀。
察尔汗盐湖是格尔木的名片,除此之外,有万丈盐桥,昆仑山雪景,沙漠森林,胡杨林就是典范,秋十月,胡杨林一片火红,神密难以用语言来表达,总之,格尔木美景美不胜收!
列车继续前行,天亮了,列车还在玉树藏族自治州的大山中盘旋向前。这时,我才知道列车都行驶了一夜了,竟然还没驶出青海省。
我的上铺睡的是同团的聊城姑娘。这时,呻吟声一声紧胜一声,她用拳头捣击自己的头部,脸色蜡黄,又用自己的另一只手捶打胸部,似乎疼痛难忍。我说:姑娘,你生病啦?
“大叔,我好难受,头疼,胸闷,恶心,想呕吐”。
我们19号车厢的旅客,都明白姑娘“高反”了。
我说:姑娘,我给你调换一下床铺,你下来,我上去,你呕了,便于处理,我上你的中铺一样。
“大叔,不用,我就是难受。你年龄大了,上来,我于心不忍”。
姑娘,没啥,出门在外,互相帮助吗,别犟了,下来吧!大叔能上的去。
于是,我们搀扶着她下来,躺我的下铺上,又喊过列车员来,给她吃了抑制“高反”的药。不一会儿,姑娘的病情得到了缓解。
这时,走廊里传来一声高喊“哇塞,藏羚羊”!
大家齐刷刷的眼睛眺望着车窗外,都看到了可爱的藏羚羊。
一会儿,一个游客高喊“大家快看,糜鹿,糜鹿”!大家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到了三五只糜鹿。
列车继续前行,窗外的牦牛群又进入了人们的视线,还有马群,驴群,藏獒,还有水边的水鸟……总之,应有尽有,人们被眼前的美景征服了。夜间的疲惫好像荡然无存。正当惊喜未尽,突然,一个游客大呼小叫起来:“哎呀呀,我头疼死了”。他的叫声未敛,又一个女游客大呼小叫起来:“我头疼啊,疼死我啦”,喊叫的越来越多。大家明白:列车进入了高海拔路段,“高反”的人拉开了序幕,前面的困难让人琢磨不了。
这时,我下铺的姑娘,在药物的干预下,“高反”好多了,我与她调侃起来:姑娘,看你身子骨够硬朗的,怎么还不如大叔老头子硌折腾!
“大叔,不是的,我心情不好牵连的”!
吆,姑娘,失恋啦!凡事想开些,天涯何处无芳草,天下何处无儿男?
“大叔,不是的,是我刚辞退工作”。
对不起,姑娘,是大叔想多啦。
我正与姑娘侃聊,只觉得脑袋开始膨胀,在收压,在发疼。我知道“高反”找上我啦。我极力忍受着,不让别人看出来。但是,脑袋越发的不端,像罐满枪药的枪一样,非放不可,非捣鼓我不可。无耐之下,我也连连呻吟起来,疼得我恨不得把头割下来扔了,汗珠也从眉头滚落。
姑娘说:“大叔,你还是下来吧,我还是上去”。
我说:姑娘,不碍事,我一会儿就好,不用换。嘴上虽这么说,可心里自己知道:这“高反”谁知道什么时候会好?床铺已让给姑娘啦,就得好人做到底,怎么好意思反悔?正当我挣扎着,与“高反”作斗争。姑娘已偷偷把自己的东西放上铺我的身后啦,不容动摇的说:“大叔,你必须下来,再不下来,我就动粗了,我硬背也要把你背下来”。在姑娘的强迫下,我又下铺来了。我对姑娘说:姑娘,对不起,大叔做了翻碗底子的事情,抱歉。
“大叔,什么是翻碗底子”?
嗷,姑娘,这是我们济宁的方言,“翻碗底子”就是反悔的意思。
“大叔,没关系,我难受的时候,你老人家不也是把方便让给我了吗”?
在姑娘的呵护下,在列车员药物的干预下,在列车车厢的加氧下,我的高反得到了缓解。但头疼一直持续到拉萨下车。
这时,列车喇叭里传来了声音:“各位旅客,列车行驶在唐古拉山地段,是青藏铁路列车经过的最高海拔地段,请各位旅客做好自己的防高反的措施,希望大家不要惊慌与恐惧,充满信心,战胜困难,战胜高反……”播音员一再的鼓励,可旅客还是忐忑不安!
我也实在是难受,自言自语道:难道阎王爷把我的小命,交待给西藏吗?
中铺上的弟媳听到我的悲观论调,说:“二哥,你看我的双手”。
我一看弟媳的双手,倒吸了一口凉气,惊得我几乎不能言语。只见她的十个手指,肿得像充满气的十个拨浪鼓槌。
她说:“二哥,没事的,我们咬咬牙,就挺过去啦”。她想拭着握上拳头,以示给我鼓励。我看到她,握了几握都没握上,在列车上再也握不上了。
唐古拉山,一个让人向往的地方——三江源!
唐古拉山,又是一个让人生畏的地方!
唐古拉山地段,海拔5100米!
“唐古拉山”,蒙古语的意思是“雄鹰飞不过的高山”!
列车翻越唐古拉山,海拔渐渐走低,人们的高反也渐渐变轻。这时,我到车厢走廊里,眺望车厢外的美景,突然发现铁路两旁不时的有墓碑掠过。我询问列车员:这是谁的墓碑?怎么立在铁路旁?这不刹风景吗?
列车员庄重的讲道:“这是修铁路牺牲的战士的墓碑,他们在哪里倒下,就在哪里给他们竖碑,这是对战士的崇高敬意和怀念!青藏铁路每向前延伸一公里,就得有两位战士倒下,他们的英灵永远留在了青藏高原”!
青藏铁路,是“天路”,从西宁至拉萨,全长近2000公里,当年十万大军奉献了青春!
我想:青藏铁路是战士们用热血修成的,我们向他们致敬!
我听到这里,不觉得潸然泪下,泪如泉涌!为我们的战士悲伤,为我们的战士骄傲!我不能自已,为可爱的战士写下了诗行:
年轻的战士,
红朴朴的脸庞,
来自天南地北,
来自四面八方。
戴上了“五星”,
换上了军装。
雄姿英发,
离开了爹娘,
离开了故乡。
到了遥远的地方,
才知是祖国的青藏!
年轻的战士,
开辟了“第二战场”。
钢枪离手,
钢钎箩筐不离身旁。
尽管缺氧,
铁路日日伸长。
危险来了自己扛,
保护了战友,
自己倒在了山岗!
年轻的战士,
热血的气量。
长眠铁路,
不觉几十年时光。
墓碑就是你的事迹,
墓碑就是你的脸庞!
年迈的爹娘,
银发苍苍。
依在大门一旁呼唤:
我的儿呀,
任务完成的怎么样?
年轻的战士,
我们经过你的身旁,
向你致敬;
英雄赞歌,
为你歌唱。
你沉睡不醒,
是否想见你的爹娘,
是否愿回故乡?
措湖呜咽,
雪山落泪,
高原悲怆!
人民把你唱响,
共和国把你记在心上!
年轻的战士,
爹娘已逝去,
你的魂灵,
早已偎依爹娘的身旁!
生前为國难尽孝,
灵魂永远守着咱的爹娘!
灵兮,归故乡;
魂兮,守青藏!
灵兮,护铁路;
魂兮,在站岗!
四拉萨拉萨
24日下午18时左右,西宁至拉萨的火车,这条疲倦的矫龙,经过近一昼夜的跋涉,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拉萨。
列车喇叭传来了播音员清翠而甜美的声音:“各位旅客,列车的终点站拉萨到啦,请各位旅客,整理好自己的行礼物品,准备下车,下车后请做短暂停留,要慢,慢,再慢……”
旅客们听到这声音,一下子涌向列车的走廊里,欢呼雀跃,有个别的年轻人如“打了鸡血”般激动起来:“拉萨,母亲啊”!“拉萨,终于把你盼到啦”!“拉萨,我投入你的怀抱”!“拉萨,我爱你”……各种声音嘈杂在一起,简直沸腾了,此刻列车成了滚烫的海洋!
形形色色的旅客,携着行礼纷纷涌向即将开启的车门,推搡着,叫喊着,好像一分一秒也不想在这讨厌的鬼车上了,恨不得双脚一抬飞出去,赶紧逃离这压抑的车厢。可事与愿违,火车已停下几分钟了,车门偏偏就是不打开,好像列车有意消磨旅客的性子,列车员的倩影也不见了。这时,烈性子的旅客用脚踹车门,个别粗鲁游客出言不逊“列车员都死啦,怎么不开门”!五分钟又过去了,车门才徐徐打开。我对列车员为什么不打开车门的行为,百思不得其解。这时,旅客像洪水猛兽,一下子涌下车,走向拉萨站的出口处。多亏出口处设有“九宫”栏道,慢慢疏散游客,不然的话,会出现踩踏事件。因为游客此时的思维一样:赶紧离开火车站,一秒也不想再停留。在这种心态的躯使下,人的行为会疯狂,会不顾一切,不计后果,因而可能酿成事故。
大家出了火车站,来到火车站广场,广场的尽头,停靠着密密麻麻的大巴车,是接游客去酒店下榻的大巴旅游车,远远的望去,这车群好像和平鸽群,在等待天空撒落粮食一般,静静的,一眼不眨。就几分钟的光景,这广场就成了救人场。当很多游客,拉着行礼箱,向自己预订的大巴车方向走去时,有的人走不动了,像着魔般粘在那里;有的憋气,呼吸困难,弯下了腰;有的口吐白沫,出现了痉挛;有的呕吐不停……总之,各种高反现象又出现了。这时,只看到120救护车忙奔着,拉着“来啦——来啦——来啦——”的汽笛声,当高反危重病人送上车后,120救护车又拉着“走啦——走啦——去啦——去啦——”的长笛声远去,人们都揪心般难受,有的瑟瑟发抖,竟然有多辆120救护车在广场上呼啸。
我拉着行礼箱的长杆,脚下好似轻轻的踩在软软的海绵上一般。走在去大巴车的路段上,距离大巴车也就200米的光景,可就觉得行礼箱比泰山还重,出现了阵阵心悸,心脏好难受,我就停下歇歇,再走。短短的200米,我歇息了六次。我在家种菜,镢头抡得老高,也没气喘,怎么在拉萨下车后,拉个行礼箱就这么费劲呢?原来还是高反现象惹的祸!拉萨,海拔3700米左右,对青藏高原来说,并不算高,但对初到的游客来说,就很不容易了。
游客在车上盼下车,下车后还不如在车上,这是为什么?
因为火车车厢内含氧量较高,这个秘密,旅客并不懂得,我们所坐的列车有专门的加氧装置,每个铺位还有吸氧装置,因此,车厢内的含氧量较高。所以,当火车停靠拉萨站后,迟迟不打开车门,就是想缓冲缓冲旅客激动的心情,便于适应车厢外的空气含氧量低的严重情况。旅客们想的正相反,认为赶紧下车,吸几口新鲜空气,或许好受些。再加上车刚到拉萨,心情激动,很多人就又出现了更严重的高反现象。
“激动”,是心脏病与高血压症状人的魔鬼!
我们同团的德州夫妇,在车站广场经历了“生离死别”。夫:65岁,银行退休职工,身体健康;妇:68岁,退休教师,身体健康,他们曾经游历了很多地方,信心百倍,在列车上只有丝丝高反感觉。可下车后走在这广场上,女的竟休克了,叫来了120急救车,男的慌忙脚乱,搀扶照顾与惊吓,他竟然也全身面条似的瘫软在广场上,夫妇同时被120拉走了。六天的西藏游,竟然在医院里3天。
我入住酒店后,拿出随身携带的“血压计”一测量,高血压198,低压120。我有点恐惧,甚至有点崩溃,若不是因为拉萨机场离市区太远(机场在“贡嘎”,离市区有60公里),真的想“打包回府”。
25日,旅游团不作任何旅游安排,意思是让我们住在酒店,调整适应一下青藏的气候等等,为今后几天的旅行打下根基,但可自己随意在市区闲逛,不得出任何事故,否则,后果自负。
我经一夜的充足睡眠,降压药也起了很好的作用,感觉良好。我们三人,早饭后,走在拉萨市的马路上,尽赏拉萨美景。
我仰望拉萨的天空,太美了,美的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天蓝蓝,蓝得逼你的眼,蓝得让蓝宝石害羞,蓝得胜过蓝水晶,蓝得空旷的幕布似的,透亮亮的直穿人心。仙女的舞裙很蓝很蓝,但与之相比,要逊色得多。蓝玻璃虽蓝,只给人以平面的直觉,可拉萨天空的蓝,给人以厚度,蓝得深不可测!当声音碰到蓝天,声音被蓝天吸得干干净净;当我的手伸向蓝天,我感觉我的手被蓝化了,好像手被蓝皂洗漱过一般。所以,拉萨的天,湛蓝湛蓝,是圣地的蓝窗帘。你怎么描绘,都不为过。
拉萨的天空不仅湛蓝,而且还净明,像用白绢擦洗过;像呱呱坠地的娃娃般清新,无丝毫的灰尘。正如女娲第一次用手帕掩嘴所发出的第一声声音般纯净。
这时,有白亮亮的耀眼的云朵飘过,一朵一朵,朵朵洗过。有的飘着,好像被天空的蓝粘住了,有的挣脱了,但没飘多远,又被这蓝晶布般的天给吸收了。这样的天空极好看,蓝晶晶的天幕上,盛开着“雪莲花”;还有“雪鸽”在呼朋引伴;有“雪鹰”在飞翔;有雪白的绵羊向蓝幕的深处奔跑;有玉兔在白玉兰树下觅食……这都是朵朵白云被蓝水晶的天的美,吸引来吸引去的结果,它们在天幕上跳来跳去,即使自己的躯体解体,也不离开这蓝晶晶的温床。
我再观拉萨的大地,高楼大厦虽没有海滨城市那样的阔绰,但有其它地方所没有的震撼。
虔诚的藏民在宽阔的市道上,正叩着“五体投地”头,向大昭寺进发。匍匐一伸,两臂前延,躯体挺直贴在地上,然后后股向前一拱,全身紧贴大地,一个完整的信仰头叩完了,一个一个又一个,一直叩下去,叩到日落西山,叩到月落星稀,叩到天皇地老。我看得傻眼,他们对活佛的虔诚,超越了人类所承受的极限,他们从很遥远的地方叩来,有的叩几个月,甚至几年,才来到拉萨,就是为了朝圣,为了活佛向自己的头上点几滴圣水,在活佛面前念几句经文,超度一番,开光一番!这就是宗教信仰的力量,这就是藏胞所做的最崇高的事情,也是拉萨大道上的一条独特的風景线!
拉萨有一条河贯穿,这条河就是拉萨河,藏语称“吉曲”,藏族同胞又称母亲河,幸福河。发源于神圣的唐古拉山,缓缓流来,又缓缓流去。河水清冽,“碧绿”对她来说已不恰当,而是绿得泛蓝,绿中透出丝丝蓝味。她也不像北方的河流,一到冬天就沉闷就结冰,而是四季流淌,尽管在世界第三极。河岸树木成行,高树矮树错落有致,花开四季,我们正赶上雪白雪白的梨花盛开呢,好像花朵上还弥漫着淡淡的白雾。还有玉兰树,女贞树,银杏树,樱花树,圆柏等等,点缀于河的两岸。
我们在拉萨畅游,主要是去不收费的景点,免得与旅游团的景点重复。我们去的最多的地方还是“寺庙”,看看宗教信仰的厚度。拉萨市的寺院很多,多如星星。如大昭寺,小昭寺,色拉寺,扎基寺,折蚌寺,乃琼寺,葛玛夏寺,觉木龙寺,曲搡寺,楚布寺等等,市内共有60多处。我们亲临目睹了僧人“辩经”的动人情景:只见两个或几个僧人聚集一处,争得面红耳赤,有的僧人伸拳撸胳膊。起初我们认为僧人要干仗,看着看着,没有火药味,感觉不像要干仗,而语出喋喋不休,甚至嘴角挂着白沫,你争我驳,反正全是藏语经文,我们一句也没听懂。后来询问了一下藏民,才知道那是僧人在“辩经”,也就是说他们在“讨论学术”,或者“考试”。
拉萨早先不叫“拉萨”,而叫“吉雪沃塘”。大昭寺建成后,为纪念山羊驮土的罕见之举,寺庙取名“山羊幻化庙”,城市改名为“惹萨”,意为“羊土城”。后来,将小昭寺的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佛像移至大昭寺主神殿,从此这尊佛像成为雪域藏民信仰的中心。“惹萨”才改名“拉萨”,意为“神佛之地”。很明显,“拉萨”是藏语,意思是“圣地”或“佛地”。藏语“山羊”称“惹”,“土”称“萨”,译成口语就是“做事只需敬顺佛圣”。“拉萨”,藏语里“拉”是“神”,“萨”是“土地”,“拉萨”就是“神地”或“圣地”。为表达对拉萨的藏胞的朝圣的崇敬,题诗一首:
拉萨,拉萨,
离太阳最近的地方!
你高的飘逸,
你薄纱般的神秘。
是圣都,
那是顶礼膜拜的神地;
是亮都,
那是离黑暗最遠的地方!
太阳多不情愿离开你,
藏胞更是众心所向!
为了你——
心中的圣殿,
太阳最近的地方!
五西藏“瑞士”
26日,天气晴朗。我们的实际意义上的旅游开始啦,第一站就是游湖,游历了有西藏“小瑞士”之称的“巴松措”。我被巴松措的美景惊呆了!
西藏是我國湖泊最多的省区。这巴松措被誉为“小瑞士”当之无愧。我没有到过瑞士,但也耳闻那是个“湖光山色”的國度。据说瑞士的钟表精密度全球首屈一指,精密的灵性就在这湖光山色中。同样瑞士的高超钟表技师,到世界的任何地方,以同等的制造条件,就是制造不出瑞士味道的精密钟表,正像曲阜的“贡米”和肥城的蜜桃一样,就是那特定的区域内的好吃,其它地方的就没那个味道一样,这就是地域的灵性造成的。我们眼前的巴松措就是真材实料的湖光山色。
巴松措,海拔3700米,是國家5A级景点。“巴松措”藏语是“绿色的水”的意思,它是藏族人心目中的圣湖。
“措”,藏语的意思就是“湖”,原义为“大海”。可古老的藏民没有到过海边,他们误认为自己身边的“湖”就是“海”,所以,就长期叫成了“措”。这也凸显了“湖”的浩瀚无边。
西藏的湖多如牛毛,有人戏称“西藏的错太多,东也错西也错,南也错北也错,错上加错,错的离谱”。“措”有时也写作“错”,不要认为是错字,因为都是译音。其它地方的“措”很多,如纳木措,玛旁雍措,羊卓雍措,色林措,当惹雍措,普莫雍措,拿日雍措,拉昂措,当穹措,班公措,拉姆拉措,扎日南木措等等。
巴松措,四面环山,丛峦叠峰包裹着它,像个襁褓中甜甜入睡的婴儿,睡在这葱翠的山林中。山上全是森林覆盖,都是原始森林的雄姿,没有一点人为的打扮痕迹。风烟不透,岚霭缭绕,鸟语花香,夜半还可听到猿猴争抢食物声。我极力想望穿这四周高山,那山是姑娘的绿白秀衣秀裳般分明。白的在山巅,雪线以上,是冰是雪;绿的是树是林,是花是草,直至山脚,全是这绿,绿的深奥。一山之中白绿两种景观,一道弯弯曲曲的绿白分界线把大山切开,这是西藏的山峰所独有的特色,原来是山峰的海拔超过雪线,雪线以上就是白雪,雪线以下就是树林,大自然的奇妙真是鬼斧神工啊!因而人们都说巴松措的山和林是天然的氧气制造工厂,树林制造了充足的氧气,旅客来到这里,根本没有高反的威胁。
巴松措的湖面幽蓝而平静,犹如女神之明镜。湖畔茂密的原始森林,白皑皑的雪峰,那飞檐红幛的寺庙……倒映在这湖水中,幻化成瑰丽的海市蜃楼的景象,尤如一巨幅世界级的油画;再加上碧蓝的天空,洁白的白云,艳阳的朗照,这一切的一切也都倒映湖面,显得深邃而又宁静。
我被这尘埃不染的幻境感染着,洗涤着。原先心灵上的那点微尘细污,被淘洗得干干净净,带走了烦恼,带走了愤懑,留住了安祥和纯净!
巴松措有很多景点,值得驻足观赏:桃抱树,哈达沉底水葬台,十二生肖树,白塔经幡,坐佛香灯,湖心岛,措宗贡巴寺,结巴村观景台,栈道等等。
单说湖心岛上的庙宇吧,主要是“措宗贡巴寺”,是祈福圣地。这寺在1000多年树龄的老“青扛树”的掩映下,显得更加神秘。寺中僧人颇多,口中念念有经,神色各异,与游客互动。寺中香火旺盛,香薰烟缪,旅客虔诚的掏兜献钱,续燃香火。寺中有金筒命运转轮,旅客们都手拨转一番,按顺时针转,不可转反,以求命运顺风顺水。我也夹在这转筒求运的队伍里,手转筒轮,心里在想:人啊,好愚昧啊,命运竟寄托在虚无缥缈之中!我在想,我不作恶,也就不会有祸加身,那好运也得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正如毛泽东说的“世界上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全靠我们自己”。你这转轮转到天老地荒,不劳不穑,还是得喝西北风!
哈达沉底水葬台也是一个景点,这个也够奇葩的,又揭开了藏族人的一大埋葬习俗——水葬。在写“水葬”前,先写一下“哈达”。
“哈达”,其实是蒙古语,是蒙古人藏族人作为礼仪用的丝织品。
据说是忽必烈征服西藏时,带入西藏的。从此,成为蒙古人藏族人向他人表示敬意和祝贺的礼品。
哈达多为白色,也有蓝色黄色等。还有五彩哈达,是献给菩萨的,是最珍贵的哈达。
哈达虽然织物分量轻,但是在蒙古人藏族人心中,相当于“一匹马”的价值。哈达的另一个意义就是“一匹马”。
献哈达,是蒙古族藏族人民最普遍的生活内容。
婚礼上献哈达:表示恭贺新禧,祝新婚夫妇白头偕老;
向宾客献哈达:表示对远方的客人的迎送和崇高的敬意,祝一路平安;
向尊长献哈达:表示敬意和感谢;
向受伤害者献哈达:表示愧悔,致歉,凉解;
向逝者葬礼献哈达:表示对死者的沉痛哀悼和对死者家属的问慰;
…………总之,献哈达都是蒙藏人民善良的生活形式。
“哈达沉底水葬台”景点,也是对死者的送葬大礼形式的见证。
藏族人把“水”看的很神圣。在他们眼里,“水”与神,幸福,美好,功德无量,不朽等等齐看待,认为人死后水葬是一种幸福,一种光荣。因为:
第一,水是生命之源,人死后应归其源。藏族人认为泉是龙王的肚脐眼。
第二,水是世界形成的四大元素之一。他们认为水为人类生存的先决条件。
第三,水葬受原始宗教的影响。把尸体抛入水中喂鱼,正是对河神的祭祀,也是死者灵魂超脱的一种形式。
哈达若随水波随风漂走,说明这人生前是行善的,是善人;若哈达沉入水中,说明这人生前做过恶,是恶人,那后人得为他超度。
湖心岛上,僧人都穿红衣戴红帽,我判断出这座寺庙属于藏佛里的红教,也就是“宁玛派”,这个教派崇尚人体生殖器官。
藏传佛教有很多派别,教义都一样,只是表现形式有细微差别。藏传佛教大体有黄教,红教,白教,青教,花教等。区别它们的最好办法就是看僧人的穿戴。
黄教:僧人穿黄衣戴黄帽,代表是格鲁巴派,新葛
当派,达赖,班禅都是黄教。
白教:僧人穿白衣戴白帽,代表为葛举派。
红教:僧人穿红衣戴红帽,代表为宁玛派。
青教:汉地僧人穿青衣戴青帽,代表为汉传佛派。
花教:僧人穿红白黑合色花条衣,代表为萨迦派。
湖心岛上,寺庙门前有一特别景观,让人羞于题写,那就是在寺门两旁供奉着人的生殖器。在来巴松措的大巴车上,女导游已提前吹风说:“藏族人比较崇尚人的生殖器,大家看到后,不要大惊小怪,要尊重藏族人的民族信仰”。我在巴松措真的看的清清楚楚:木头做成的,而且是红木刻成,男右女左在门的两侧,维妙维肖。
从前,我大概是从1986年的《人民文学》上,看到过关于“藏族人崇尚生殖器”的文章,我不相信,认为文章可能讹写,或者认为作者是博人眼球。现在是睹到真货了,不仅巴松措有供奉,其它寺庙也有供奉。
对藏传佛教与藏人的这种宗教信仰,我百思不得其解。
我回林芝酒店后,深深思索:人体生殖器官,全世界的人都明白,这是人体最阴暗最可掩遮的器官,是万万不能拿到明面上来的,正如我们国家的“核弹”一样,该隐藏就必须隐藏的,只有条件成熟才能拿到明面上来!藏族人怎么就这样敞朗?
我认为这东西,是人类的“美与丑,福与祸,清与浊,实与虚,真与假,始与末,赏与罪”的源泉,是应该遮掩的,只有条件成熟,才能在小范围内拿出来“亮劍”,不能大摇大摆的张扬在光天化日之下,要给人类以遮羞的空间。这才是人类起码的文明。
后来,在大巴车上,越是不让讨论此话题,却越争论的翻天。有个别胆大的游客,询问女导游“藏族人为什么崇尚生殖器”?女导游回道“这是藏族人尊重生命”!游客又道“藏族人尊重生命为什么这样做呢”?女导游哑口无言了。
从西藏旅游回来,我到各地图书馆,找到了有关答案。
原来,这是藏族人(或说藏传佛教)对生命起源的追寻形式。
那么,一个古老的话题又回到了人们面前:人从哪里来?又回哪里去?!
关于人类的起源问题,西方就有两种答案:一个是浪漫的,说是“太阳神与美女神杂交”有了人类;一个是“达尔文的进化论”,比较科学化。
我们东方文明古国,对人类起源的探索比较文明,认为是女娲娘娘捏泥人创造了人类,正像诗句所颂“捏了个你,捏了个我,哥哥身下有妹妹,妹妹身上有哥哥”。
那么,藏族人对人类的起源也进行了探索。他们认为人类的祖先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女性生殖器崇拜阶段,男性生殖器崇拜阶段,生殖力崇拜阶段”。按这个思路,西藏人张扬“一妻多夫”制。他们认为“高山积雪消融不尽,江河长流不竭”正是男女生殖不完的写照,所以,崇尚生殖器。在这个思维引导下,他们的人类起源线路愈发清晰:宇宙本初为“虚空”,然后“虚空”生出两个本源,一个是黑暗,一个是光明;“黑暗”与“光明”又生出“霜,露”;“霜,露”又生出“湖”;“湖”又生出“卵”;“卵”又生出“鸟”;“鸟”又生出“二鸟”;“二鸟”又生出“三卵”;“三卵”又生出“神,人,鬼”。
真的没想到在西藏,能游历这么奇葩的景点!
六峡谷“回音”
27日,晴空朗照,天清地晰,“风和日丽多明媚,鸟语花香也激情”,为我们游历全球闻名的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创造了极佳天气机会。
我们坐上大巴车,从林芝市(八一市)出发。我透过车窗微视角,看到了美丽如画的雪域大地的美颜:河流潺潺流淌;河谷平原上,黄色的油菜花已开得烂漫,紫白色的豌豆花也已绽放,我们来的有点早了,那绿浪翻滚的青稞是见不到了,如果再有翻滚的青稞上眼就满足了。我还能依稀看到藏胞所残留的木屋,牦牛屎饼垒就的院墙,再向上抬眼也可看到窗外的雪峰,在艳阳下闪耀……雪域啊!真的是祖国的一块宝地!
几个小时的车程如白驹过涧,眨眼工夫就到了日思夜想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下车后,震撼了!美的定格啦!天下之美,美在中国;中国之美,美在这峡谷啊!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最长最高最秀的峡谷。全长约504公里,是天然的地质博物馆,也是动植物的天堂。它是地壳在300万年(一说几亿年)前的快速的抬升形成的。
“雅鲁藏布”,藏语的意思是“高山流下的雪水”。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北起米林县派镇的大渡卡村,南到墨脱县的巴昔卡村,全长504公里。峡谷地区,冰川,绝壁,陡坡,泥石流,滔滔河水,交错在一起。环境险恶,许多地方无人涉足,是地球上最后的“秘境”。
别人认为峡谷太凶险,那是他只看到它的冰川悬垂,陡石的张牙舞爪,我却感到它秀气,美不可言。
先看一下它的山秀。峡谷两岸的山峰,秀在峻峭。两岸群峰连绵,峡谷好像从这群峰间硬硬的切开一般。有的山峰,就像一把斧头劈开的木桩状,直上直下的竖在峡谷的两岸;有的山峰像巨人般肩靠肩,镶嵌在峡谷的两岸;有的山峰像越王剑,一排排整齐的挂在峡谷的两岸,已经出鞘般;有的山峰像鉞,直勾云霄;有的山峰戴着雪帽,好像挥舞着棒球杆;有的山峰稍微弯着腰,好似伸出了一个巴掌,掬一捧谷底的水喝状;有的山峰似母峰,怀里搂着几个子峰,护在峡谷的两岸……总之,巍峨挺拔,绝壁生姿。真是“千里神龙咆哮地,雪峰万仞破青天”。
据说峡谷两岸的山峰都有故事,现在只拿“南迦巴瓦峰”和“拉迦白垒峰”讲给你听。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天神曾派“南迦巴瓦”和“拉迦白垒”两兄弟,镇守喜马拉雅山脉的东南余脉。弟弟拉迦白垒,英俊潇洒而又勤奋好学,武功高强。哥哥南迦巴瓦十分嫉妒,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设计将弟弟杀死,将它的头颅丟在米林县境内,化成了一座山。天神为惩罚南迦巴瓦,于是罚他也化成一座山,永驻守在雅鲁藏布江峡谷的另一岸,永远伴护他的弟弟。我们看到的拉迦白垒峰,峰顶永远是圆圆的形状,那是座无头山。南迦巴瓦自知罪孽深重,没脸见人,所以,峰顶常年云雾缭绕笼罩,不让人看到他罪恶的面目。有人说这座山峰又叫“羞女峰”,不够恰当。这只是说这山峰长年被云雾笼罩,像害羞的少女,不愿意让人见到她的真容一样。可从南迦巴瓦峰的形体看,不论从哪个角度看,它都是“三角形”状,像带棱的长矛刺入云天,其态凶神恶煞,正是它性格的写照!《格萨尔王传》写道“长矛直刺苍穹”。我们很幸运,看到了它的恶煞真面目,或说少女的真容。感谢上苍对我们的厚爱!
珠穆朗玛峰高8848米,是世界第一高峰,被人类征服过多次,然而南迦巴瓦峰高7782米,但至今为止还没有被人类征服过,足见它的凶险!
峡谷的秀美还在于它的水秀。峡谷的谷底是条长长的无尽的玉带似的河流。这条河从南迦巴瓦峰和拉迦白垒峰之间的山溪开始,一路弯曲一路歌,直流到墨脱县的巴昔卡村,然后流出境外。这条河有的段似温泉在沸腾;有的段似母亲的乳汁,涓涓缓缓;有的段滔滔如宏钟;有的段飞瀑直下,如帘帘直挂,声如雷吼;有的段冰冰凌凌,白如雪花;有的段碧蓝如镜,水中的礁石,忽明忽暗。……真的是“大气磅礴藏布江,缓缓汹涌水茫茫”。我们来的时节较早,是峡谷的枯水期,加上气温较低,看不到冰川融化,更看不到它汹涌澎湃的怒吼。我们所在的景点是在南迦巴瓦峰不远处,这里是峡谷的上游,从中游和下游就能看到峡谷的奇观——瀑布。有藏布巴东瀑布群,秋古都龙瀑布群,绒扎瀑布群。瀑布直泻,像天空扔下的白色索练,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美景极为壮观!“险滩九叠浪卷烟,云林山水百重泉”就是峡谷瀑布的真实写照!
峡谷的水资源是世界上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年降水量在4000毫米以上。这里最高海拔6000多米,最低海拔只有150多米,落差极大,是建设水电站的极佳地段,国家正考虑充分利用。
峡谷的秀美还在于它的植物之美。峡谷林木茂盛,地势险峻,人烟稀少,云霭雾笼,神秘莫测。别的不说,仅从峡谷的岸边一座山峰就能看到四季景观,呈现垂直自然带状。从山顶至山脚带状分明:高山雪线——高山灌木丛草甸带——高山亚常绿针叶林带——高山常绿带——半常绿阔叶林带——常绿阔叶林带——季风雨林带,这就是峡谷神奇的所在。这个绿色宝库,带来丰厚的氧气不说,单供给我们药用价值极高的植物就数不胜数,如冬虫夏草,藏红花,雪莲……含油量较高的植物也不少,如油菜花,松籽等;纤维密度高韧性高的植物也随处可见,如红豆杉;还有观赏性极高的植物,如高山杜鹃就有150多种。这里是祖国的宝贵的植物基因宝库,真的是“春夏秋冬一日尽,谷岸处处花盛开”啊!
大峡谷两岸的山林是鸟兽的天堂,鸟兽之美尽在此显现。这里的鸟虽没“鹦歌燕舞”,但也叽叽喳喳;这里的兽虽没弱肉强食,但也争山掠林,鸟兽齐聚是峡谷森林的一大景观。有的长年磐踞山林,有的被迫迁徙它林,有的结为儿女姻亲,有的仇人见面眼血红;有的动物不怕游客,跑出山林与人为伴,索要食物,如长尾猴。这里仅皮毛动物就让我们大开眼界,如水獭,白鼬,豹猫,石貂,雪豹。药用价值高的动物也入了我们的眼线,如穿山甲,黑熊,马麝等。观赏性鸟类更是人类的朋友,如棕颈犀鸟,排陶鹦鹉,火尾太阳鸟,相思鸟,黑颈鹤等。它们栖息峡谷山林,给宁静的山林增添“雀吵猴啼”的高原美声,真是“雪峰谷雾云缠绕,川崖幽深鸟畅翔”啊!
峡谷两岸岩石壁立自不必说,正因为这些险石挡路,至今还无人全程徒步穿越。这里的山石嶙峋迭宕。石色闪耀各异,是峡谷的又一秀。“金云母石”,在岁月的打磨下,光滑似镜,坐在石上,可以听泉赏景,爽心悦目,这种石含金元素特高。“角闪石”,石黑形丑,只做人类的垫脚石,不过,近年发现这种石含铅量高。“尖晶石”,形体晶莹剔透,夜里从石头的这面放盏灯,石头的那面还光明,西藏人称它为“夜明珠石”。“文石”,就是“纹石”,石的表面以及石体内部都布满了彩纹,有树纹鱼纹鸟纹等,石的纹路美观,让人百看不厌。“霞石”,是峡谷所特有的怪石,当阳光照射到它上面,它就反射出万道霞光,耀眼夺目,好像彩霞万朵。“橄榄石”,玉体妩媚,当缕缕阳光亲吻它时,石体就会发翠绿色,绿的胜似橄榄,让人得石忘形般陶醉。总之,这里的山石含矿质极高,富含金银铜铁锡等稀有元素,是祖国的石宝库。
峡谷之美秀,还在于它的拐弯之美。峡谷的大拐弯是由若干个小拐弯相连结而成。峡谷北侧的拉迦白垒峰的东坡列曲冰川,是一条大型的山谷冰川,峡谷可从此算起,围绕南迦巴瓦峰形成一奇特的“U”字型大拐弯,这一拐,拐出了人间神话,拐出了西藏的天堂美景。我们所游览的正是此处,这是峡谷的第一道拐。峡谷的主体在墨脱县,峡谷的另一道大拐在墨脱县境内,叫“果果塘大拐弯”,东喜马拉雅山脉由东西走向突然南折,沿东喜马拉雅山脉南坡斜面夺路而下,注入印度洋,形成最为奇特的马蹄型的大拐弯。所以,峡谷宛如青藏高原的一个绿色门户,面向孟加拉弯和印度洋,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长躯直入,打造了林芝地区这一江南天堂!
其实,我们所游览的是南迦巴瓦峰所处峡谷的“u”字型的大拐弯景点,只是大峡谷游览的“冰山一角”。从峡谷的宏大的服务大厅入口,坐上上山的大巴车,沿着盘山大道一路盘爬,大巴车就像挂在山坡上。每行十多公里,大约就有一个景点,我们就下车,游览景点,然后再坐上大巴车继续向前向上进发,大约行了十多公里,又下车,继续观赏景点风景;大巴车又继续向前,再下车,再观赏,直到最高观景台,车大约行驶了四十多公里,海拔也随之增高,呼吸愈加困难,景点也目不暇及,记住的太少。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处景点,是难以忘怀的,这个景点叫“爱情广场”,是因一棵树而得名。
这是一棵桑树,坐落于广场中央。树冠庞大,大约有30多平方米,开枝开叶,树身虽有点黑虬,没到发芽时节,但已露出了旺盛的生命力的迹象。树枝上挂满了凌乱的哈达,求偶难的青年男女围树转一转,摸一摸树身,不久就交“桃花运”,收获爱情。这棵树已有1300多年的树龄,据说是唐朝的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亲手栽种的,它是汉藏两族爱情的见证,所以叫它“爱情树”。文成公主栽种这棵桑树的目的,是教吐蕃人用桑叶养蚕,再用蚕丝做衣。
文成公主,并非唐太宗的亲闺女,是李渊的弟弟的孙女,任城王李宗道的亲闺女,唐太宗的侄女,算是皇室宗亲。
1300多年前,文成公主离开繁华的都城长安,西行3000多公里,历经千难万险,来到雪域高原,与吐蕃王松赞干布和亲,开创了唐蕃友好的新时代。
古往今来,大国外交无套路可寻,女性为历史增光添彩。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能和亲?多半是你吃不了我,我吞不下你的情况下,你疲我劳,战事难胜难输的情况下,握手言和,和亲是言和的最好形式。对双方不利的形势逼出对双方有利的手段就是和亲。
起初,唐太宗与吐蕃王松赞干布打了几仗。由于唐太宗轻视吐蕃王,认为他只不过是土匪王而已,哪曾想松赞干布是吐蕃英雄,智勇双全,设计大败唐朝大军;再由于雪域高原确实不适合唐军作战。吐蕃王松赞干布也看到了唐军的强大,虽一时取胜,长此下去也不是唐军对手,再说他很喜欢唐朝美食,喜爱唐朝文化,更喜馋唐朝美女。在此情况下,提出与大唐和亲,条件只有一个,就是要大唐皇帝的亲闺女成亲。这难住了唐太宗,太宗哪里舍得亲闺女给他,就从皇亲宗室里寻到了符合条件的李宗道的闺女,册封为大唐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去时才16岁的小姑娘,经三年的长途跋涉,到达拉萨已是二十岁左右的成熟姑娘,这一去就是永别,再也没有回来。
吐蕃王松赞干布也非常喜欢文成公主,亲自率军远行至“柏海”(今青海省玛多县)迎候,还在扎陵湖畔建起“柏海行宫”,让文成公主入住。
文成公主行至“玉树”藏民居住区,看到这里景色如画,气侯宜人,土地平整,拿出种子,教藏民农耕种谷,还传授他们磨面技术,酿酒技艺,据说青稞酒就是文成公主的真传。玉树藏民对文成公主感激不尽,后来为她建庙立碑,起名“文成公主庙”。
藏传佛教,其实是文成公主带去的。当时,唐朝佛教盛行,而藏地(吐蕃)无佛。文成公主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她带去了佛经和佛像。其中,她让山羊背土,建成“大昭寺”,在吐蕃世代相传。
文成公主也是一个悲剧人物。其实,松赞干布是个英雄,也是一个好色之徒,已有几房太太,文成公主不是正房名分,是六房太太。更不幸的是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没有一儿半女,松赞干布在35岁那年就离公主而去(病逝)。从此,文成公主的日子每况愈下,太太们的挤对,无儿女的孤独,汉藏之间的罅隙,寡妇的婢下世俗……文成公主倍受煎熬。松赞干布死后的几年,唐蕃关系又趋于紧张,太宗驾崩,唐新皇帝下诏,诏回文成公主回长安奔丧,机会来了。
聪明的吐蕃王手下爱将禄东赞看穿了一切。对文成公主道:“公主,大唐,明面上诏你回都奔丧,实则已大军压境,灭吐蕃于早夕是真”。文成公主听此言,大惊!她经再三酙酌,决定不回大唐,永驻吐蕃,牺牲自己,消弭战争,挽救了吐蕃。文成公主,随后在吐蕃又生活了三十余年,戚戚而终。吐蕃人(藏族人)为她的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所感动,世世代代尊奉她为“圣母”,并在吐蕃各地建有“圣母庙”。
我听了这如泣如诉的故事,被文成公主感动着,好像穿透历史的天空,看到了千年公主的面容,写诗一首赠予这千年公主。
历史的烟尘,
似高原的雪鹰,
飞过心中的天空,
勾起我,
对历史人物的崇敬。
千年的公主,
远去的笑容。
回来吧,
回来吆,
你就在拉萨天空的云朵里,
就在藏族同胞的心中。
文成公主,
远嫁的姑娘。
一千年太久,
似远去的流星。
布达拉宫,
曾拉过你的手,
爱情是那么的永恒。
回来吧,
回来吆,
你就在长安的春风里,
就在全国人民的心中!
文成公主,
汉藏人民共同的圣母。
千年的脚步,
万仞的雪松。
历史上最美的使君,
一条哈达,
缩短为咫尺的亲情。
你的苦衷,
留在了布达拉宫,
你的使命完成的最沉重!
回来吧,
回来吆,
千年的公主,
全國人民的心聲,
就是你最想阅读的卷经!
七羊卓雍措
28日清晨,天下起了阵阵小雨。我的心头也升起了团团阴翳:天公不作美。可半小时的光景,天气由阴雨转晴,竟晴的很透彻,也许是天公发了慈悲,怜悯我们来趟青藏高原不容易。我们对游览“羊卓雍措”充满了信心。
西藏有三大圣湖:玛旁雍措,羊卓雍措,纳木措。“玛旁雍措”在阿里普兰县境内,是世界上最高的淡水湖,藏语的意思是“永恒不败的碧玉湖”。“纳木措”在那曲的班戈县与拉萨以北的当雄县之间,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湖,有“高原之海”之称。
“措”与“雍措”的区别是什么?
“措”,就是“湖”的意思。
“雍”,藏语是“碧玉”“绿松石”的意思。
“雍措”,就是“碧玉似的湖”。
“羊”是“上面”的意思;“卓”是“牧场”的意思。
“羊卓雍措”就是“高处牧场的碧玉之湖”,在藏族人心目中就是“神女散落的绿松石耳坠”。
“羊卓雍措”,海拔4444米(指湖面海拔),东西长130公里,南北宽70多公里,总面积638平方公里,大约是杭州西湖的70倍。
我们从拉萨出发,经过近两个小时的车程终于来到冈巴拉山的山脚下服务区。“羊卓雍措”就在冈巴拉山的山顶,其实,并不是“羊卓雍措”在山顶,而是若要领略“羊卓雍措”美景,就必须到达冈巴拉山山顶,从山顶再俯瞰,才能见到这美女似的圣湖。
冈巴拉山,位于拉萨山南地区浪卡子县和贡嘎县之间,海拔5000多米。翻越冈巴拉山,道路非常危险,一边是悬崖,一边是山峦。从山脚至山顶,得有八十八道弯之多。
我坐在大巴车上,有时感觉这车在拐弯处,车的惯性使然,车已傾斜悬崖下一般;有时又感觉好像要撞上这边的山峦啦!原先在车行中有说有笑的旅客,车行在冈巴拉山道上,车厢内竟出奇的宁静,大家大气都不敢喘了,一点点声音都没有,只能听到旅客的呼息声。我知道旅客的心情同我一样,心窝已提到嗓子眼了。陡峭的绝壁山路,让大家感到死亡的威胁。汽车司机知道大家很紧张,对大家道:“各位游客请放心,我原来是解放军运输兵,长年跑在这死亡线上,为山顶的解放军运输军用物资,有时大雪封路了,还得继续跑。复员后,继续在这路上跑,不同的是现在开的是旅游大巴车,道路也比以前宽了,现在阳春三月,艳阳高照,路况极好,请大家一万个放心,不会有事的”。师傅的话语给游客确实吃了颗定心丸,原来还想司机不知是什么水平……在这里我见识了青藏公路的凶险。若不是为观赏羊卓雍措,打死也不上这种大巴车。上到山顶写了一首打油诗调侃:
冈巴拉山八十八,
凶险超弯全哑巴。
拐弯抛摔催命地,
摒息喘气脸搭拉。
羊卓雍措必经路,
先前知道恐爬下。
多亏司机好舵手,
顺畅达顶笑哈哈!
我们到达冈巴拉山顶。我顿时感觉来到了半天中,好像一伸手就能触摸到湛蓝的天幕。若不是缺氧的话,要不是有空气阻拦,我早已伸长嘴巴,勾吻一口这蓝裙的天空。我感觉空了许多,刚才在车里的恐惧已烟消云散。这碧蓝碧蓝的天空,着实可爱,还是清新明净,就像小时候,母亲第一次买的蓝白花布做成的棉袄一样清新,一样亲切,一样难以忘怀。看天出奇的蓝,也不收敛点。再看看湖面也是出奇的蓝,蓝得神秘莫测,就像嫂子结婚时拉上的深蓝帷幛一样的神秘(七十年代初,全家人挤一屋住,结婚的人只能拉一屏风似的帷幕隔视线)。我此时此刻,感觉天公离我近在咫尺,要不是我个头矮,或许一伸手,就能扯下一块蓝天,装兜里,拿回家,做个纪念。
我们从冈巴拉山脚升至山顶,直线海拔陡升了2000多米,实际海拔已在5000米以上。我只顾欣赏天公,与天公亲昵,殊不知好多同行游客又“高反”发作,下车后就头重脚轻,有的嘴唇干燥发紫,有的淌鼻血,有的胸闷,有的头裂……导游作了山顶演说,消除了大家的担心。
确实过了一会儿,大家恢复了体力,战胜了高反。我们在羊卓雍措可游玩四个小时。
我想到了几天前游览的“巴松措”,历历在眼前。“羊卓雍措”与“巴松措”都是圣湖,但巴松措是沉睡在高山森林间的美丽湖泊,静谧的湖,“湖光山色”是它的特征。而“羊卓雍措”只是“湖光”而“山不色”,这里的山都是黄褐色,植被极少,裸露着壮年汉子肌肤似的山色,单调,再单调。偶尔遇见点牧草点缀山皮。环湖都是山峦,我在冈巴拉山上几个小时,有幸看到了山的奇观,就是山体颜色的幻化,本来这山是黄褐色,可到了中午,变成了黄红色。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中午的阳光照射极强,远处的巍巍雪峰,受到阳光的照射刺激,山峰奇迹般的变成了红色,红的好像燃烧的火焰,跳跃着,燃烧着,雪白的山峰被这火焰烧的彤红,极为壮观!《西游记》里的“火焰山”是用牛魔王的芭蕉扇子扇的,那是吴承恩的艺术创造。其实,还是雪山受不了强阳光的刺激幻化的。对于这些幻景,我们初到的游客能看到,太幸运啦!这些不可思议的自然界变幻,只能到自然科学家那里找寻答案。当高山的斜阳,收敛了它的狂热后,山体又恢复了它的真面目,是黄褐色的还是黄褐色,是雪峰的还是雪白。真是“碧洗群山寸木无,青黄淡然映措湖。云天如幻牛羊追,彩笔难描大山殊”。
羊卓雍措的西岸就是著名的西藏四大神山之一的宁金抗沙峰,海拔7200多米,在雅鲁藏布江之南,喜马拉雅山以北,山脉有360公里之长,藏族人把它叫着“拉轨岗日山”,藏语“宁金抗沙”的意思是“夜叉神住在高贵的雪山上”。这座山,山体雄伟,危岩嵯峨,山顶形如鹰嘴。上面所写变色的山就是这座山峰。在这峰周围,还有10余座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是西藏中部的四大雪山之一,这里时常有冰雪崩塌现象出现,是游客旅游的忌惮游区。
由于时间充足,我们三人就沿小路,向湖边靠近,去更近一点的观景台,仔细观察羊卓雍措的可爱面庞。我们与羊湖的距离更近了,显得更亲昵了,她保持着那份纯净,那份安祥,那份神秘。说她神秘在于:不论你到羊湖的哪个方位从什么角度,你都不能看到羊卓雍措的全貌;其次,这羊湖没有出水口,雪水的流入与自然的蒸发达到一种奇特的平衡;羊湖的形状像珊瑚枝一般四散,也有说羊湖像蝎子,也有说它像天鹅……我们站在山顶的那会儿,确实看羊湖像天鹅,也像珊瑚枝。总之,看什么像什么,是人的心境在起作用。
说羊湖神秘,还在于它有美妙的传说。
传说大湖边有个村叫“白地村”,村里有个美丽的姑娘叫“羊卓雍”,姑娘的心上人就是村中英俊的后生。有天夜里,“领主”来到湖边,趁姑娘下水洗澡时,要强占她。危急时刻,站在云端的神女用佛珠打死了坏蛋领主,但领主虽死了也死死抱住姑娘不放,结果姑娘也永远留在了这湖里。次日黎明,乡亲们呼喊着“羊卓雍”的名字,四处寻找,一只白色的水鸟从湖中飞出,叽喳着“我就是,我就是”,人们这才知道“羊卓雍”转世了。多少代多少年过去了,藏民念着《甘珠尔经》,叫着“羊卓雍”的名字,羊卓雍又转世了,转成了湖,就成了“羊卓雍措”。
有的传说,“羊卓雍措”是有个思凡下界的姑娘,犯了天規,天神把她变成了一只白天鹅,永久贬在这湖里。藏语“羊卓雍措”也有“天鹅之湖”的意思。所以,千百年来,羊湖又如一位长眠的仙女,静静的长卧着。她给了藏族人心理上的寄托,精神上的祝福,生命的滋润。
我们仨继续沿着山坡向下行,希望与羊湖靠的更近一些,看看这仙女般的羊湖还有哪些神奇的地方。
我们走着走着,山坡的牧草密了。不一会儿,大片的牛羊群进入了我们的视线,再继续前行,我们来到了牛羊群的跟前。有十多头牦牛,羊群的羊就不计其数了。牧羊人是位五六十岁的藏胞,只见他蓬头垢面,穿着破羊毛棉袄,手里拿着使节鞭似的牧鞭。
我们上前主动向藏胞问好。他很客气的回答我们的话,双手合掌放在心窝前。显然,他听懂我们的话,可他说的话,我们一句也不懂,他还向我们微笑。
我们也看出这个牧羊人是位善良人,与他攀谈起来。我们问道:“老人家,你一年放牧牛羊,应该挣不少钱吧”?
他给我们做了个“十”的手指式,并又伸出“八个手指”。
我们道:“是十万八万吗”?
他点点头。
我们又问道:“一头牦牛值多少钱”?
他又伸出“两个手指头”,另一只手又伸出“三个手指头”。
我们道“是两三万吗”?
他又点点头。
我们又问道:“那个身上拴红绫子的牦牛是什么意思”?
他说“已经卖了,钱还没到手”。他说的话,我们像听天书。他看出了我们的困惑,又比划起来。
我们看他的手势道:“是卖了吗”?
他又连忙点点头。
末了,我的兄弟说“二哥,我们的旅程没几天了,天又不冷,我想把包里的呢子大衣,给这位藏胞穿”
我说“那甚好”!
我兄弟随手拿出大衣,给这位牧羊老人。
他说什么都不要,我们苦口劝说,他似懂非懂,像打架似的。最后没办法,我们撒了谎说:“这是圣母托我们给你的,你一定收下”。
他一听是圣母的指令,立马收下了。
于是,我兄弟俩帮他脱掉身上的旧破袄,穿上新大衣,我们称赞的伸出大拇指,意思是说“你太棒啦”!
就在他把旧棉袄抖落在地上时,地上爬着些许虱蚤。弟媳无意间看到,瘆得慌,几乎干呕出来。
后来,回到下榻的酒店,我向服务员说起牧羊人的事情。
她说:“你们那是遇到的年纪大的放牧人,他们懒惰惯了,白天站着一身,夜里躺下一床,夜里和衣而睡,是为了为牛羊站岗方便,长年累月,能不生虱蚤吗?年轻的放牧人就不那样了,他们有摩托车汽车,放完牧,“吐吐”摩托一响,回到家洗个澡,换换衣服,“吐吐”骑摩托车又回到牧场。他们的家都离牧场几十公里远。再说了,我们藏民有信仰,就是不杀生,连虱蚤都不杀生”。
“嗷,难怪老牧羊人,这么多虱蚤”!
这时,我耳边好像响过《可可托海的牧羊人》的歌声:
“风似手在轻轻滑过满沟与壑的额,
长则是情怀融融展不扯眉间的锁,
将万里愁绪付与天地”。
西藏人为什么把“羊卓雍措”称为“圣湖”?
是因为它能帮助人们寻找达赖喇嘛的转世灵童。达赖圆寂后,负责寻找灵童的上层僧人,先要请大活佛打挂,巫师降神,指出灵童所在的大体方位;然后,到羊卓雍措颂经祈祷,向湖中投哈达,宝瓶,药料等;最后,主持人会从湖中看出显影,指示灵童所在的更具体的方位。如以上三种仪式所示方位一致,便可派出人马,循所示方位找到灵童。这都是羊卓雍措神灵所指出的迷津,在藏人看来,它就是圣湖!
羊卓雍措,一条蓝色的缎带,蓝得迷人,蓝得风韵而神秘。
希望今生今世再来与你相会!
八布达拉宫
29日上午九时,我们旅行的脚步,跨入了布达拉宫这座殿堂。
我们来到布达拉宫正前方宽阔的广场上,仰望布达拉宫,这座辉煌的宫殿就像雄鹰凌空展翅欲飞,巍峨壮观,给人震撼的美!
布达拉宫,在拉萨市西北,屹立在玛布日山上。“布达拉”是观音胜地普陀罗的梵语音译,意思是“佛教圣地”。
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七世纪中叶,相传是吐蕃王朝三十三赞普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朝文成公主修建的。据传说当初松赞干布为文成公主建有999间宫殿。
为什么?那是因为爱臣禄东赞破解了唐太宗的难题,才使自己能娶到了文成公主。
唐太宗给使者禄东赞出了很多难题,都被禄东赞一一破解。其中一题是在一千名用面纱蒙头的宫女中,分辨出哪个是文成公主。分辨出来就带走,分辨不出别想再在皇女中动心思。聪明的禄东赞私下用大价钱了解到文成公主的爱好,就是喜欢用一种奇特的香水。他回到下榻处,收集到贵妇人的一些所用的香水,极力猜想文成公主该用哪种香水。这样做的风险极大。辨认公主的那天,禄东赞偷偷的带了五只蜜蜂先放兜里。当一千美女出来站好队,禄东赞神不知鬼不觉的从兜里放出那五只蜜蜂,大部分蜜蜂“嗡嗡”的飞向了文成公主,他又装模作样的到各位宫女面前辨认,结果准确无误的认出文成公主。唐太宗傻了眼,心想:“吐蕃大臣都如此聪明,能掌握这样大臣的国王肯定聪明百倍”。于是,迫不得已,将文成公主许配给了松赞干布。
松赞干布喜出望外,为文成公主建宫殿,建在布达拉宫,还必须建在奇险的山上,还必须建999间,意思是“千里挑一,还剩999个宫女”,炫耀自己想找的是最好的。可是,松赞干布所建的宫殿绝大多数,经历了战火,现在看不到了。
布达拉宫,海拔3700米,共有十三层,实际上只有九层。占地面积3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主楼高117米,殿堂房舍万余间。
布达拉宫整体为石木结构宫殿,外墙厚达二至五米,基础直接埋入岩石。墙身全部用花岗石砌筑,高达数十米。每隔一段距离,中间灌注铁汁进行加固,提高了墙体的抗震能力和防盗功能。
据传说,布达拉宫的东墙和西墙也很特别。东墙十分锋利,可以将一只肥大的山羊,瞬间削成肉片;而西墙则很圆滑,将一颗鸡蛋从西墙高空抛落,鸡蛋却可以落地不碎,完好如初。
布达拉宫在蓝天白云的掩映下,红白相间,与群山交相辉映。从外观看布达拉宫采用白色与红色颜料涂刷。这与里边的“白宫”与“红宫”相吻合。
布达拉宫为什么选用红白两色为主?
《西藏王臣记》曾描述过:“宫殿建筑水晶造,中镶赤珠无价宝,鎏金法幢高树起,光芒四色全球照”。布达拉宫在色泽的选择上,都体现出至高无上的美!沿袭了藏传佛教最擅长使用的红白黄金黑五色。而大面积的红色和白色形成极其强烈的对比效果,黄色的僧舍又点缀其间,使红白的对比显得更加自然。
由于布达拉宫始建于山腰,大面积的石壁又屹立如削壁,使宫殿建筑仿佛与山岗融为一体。从上而下,宛若一幅巨画悬挂着:群楼重迭,殿宇嵯峨,横空出世,气贯苍穹。五世达赖扩建时。又向山巅延伸。这样,布达拉宫披上晨装,沐浴朝阳,注视着拉萨这座宗教城市,又有拉萨河从城市中流过。山一程,水一程,千转梦回是君身,心路向天横;风一更,雪一更,几度轮回舍红尘,无声胜有声。
如果只停留在欣赏布达拉宫的外表上,那就是只欣赏到宝珠光滑的表面,与宝珠的真美差之千里。所以,我就随旅游大军(每天最多只允许2300人参观),继续走进布达拉宫内部的殿堂。
从布达拉宫的底部,必须沿着斜坡“之”字型蹬道慢慢攀登,尽管垂直高度只有一百多米,这段斜坡是很难爬的,因为它是步步登。有很多高反的人,爬爬停停,脸色苍白又变蜡黄。不宽的斜地面,虽是水泥铺就,但坑坑洼洼。据说这是建设者有意而为之,在于专门磨蹭一下人们不平静的狂野之心,以便到达山顶进入宫殿参观作心理准备。看似简短的一段路,是一段哲理之路,好多人用了几十分钟才走完,到达山顶的宫殿入口处。
我进入宫殿内,才知道人类生理都有缺陷,长两只眼睛太少,不够用。在参观前,人们都说布达拉宫是黄金白银做的,进来一看,都是金疙瘩。据传说,世界上的黄金,一半都用在了修布达拉宫上:佛像佛塔以及塔顶都是用纯金打造的。因为时间久远,金顶有些被腐蚀了,光对它进行修复,就用掉了足足三十吨黄金。布达拉宫的金顶群,是布达拉宫最为璀璨夺目的地方。
据说,五世达赖喇嘛的灵塔高达14.85米,当时共花白银104万两,五世达赖尸骨的金身,大概用了3721公斤黄金建成,是布达拉宫内最大最高最气派的一座灵塔。塔上镶有上万颗珠玉玛瑙。布达拉宫的镇宫之宝是帕巴拉康观音像,是由一整块檀香木天然形成,未经任何的后天雕饰,历经了1300多年的历史。
我参观完,给出的评说让我兄弟感到震惊。我说:黄金白银算老几,它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那是无法用黄金白银衡量的,你们看,宫殿,佛殿,灵塔,佛塔,僧舍,金册,金印,玉印,金银器,瓷器,珐琅器,玉器,佛像,壁画等等,琳琅满目,件件都是无价之宝。
我们游览的脚步是顺着“红宫”“白宫”的道路前行的。
五世达赖喇嘛时期及以前修建的是“白宫”;五世达赖圆寂以后修建的是“红宫”。
吐蕃王松赞干布所建的古老的宫堡,多数已毀于战火和雷击,所存廖廖无几。
对布达拉宫贡献最大的要数五世达赖喇嘛,他为了巩固政教合一的政权,重建了布达拉宫的“白宫”及宫墙城门角楼等。
白宫,是达赖喇嘛的冬宫,高七层,白宫因外墙为白色而得名。
白宫内恭奉着松赞干布,文成公主,泥泊尔尺尊公主等人的塑像。
白宫最顶层是达赖喇嘛的寝宫“日光殿”。殿内有一部分屋顶敞开,阳光可以射入,晚上再用蓬布遮住,因此得名。日光殿分东西两部分,西日光殿是原殿,是十三世达赖喇嘛的寝宫;东日光殿是十四达赖喇嘛的寝宫。殿内有朝拜堂,经堂,卧室。
白宫的第六层和第五层,是僧人们的生活和办公用房。
白宫的第四层是白宫最大的殿堂,内设达赖宝座,上悬同治帝书写的“振锡绥疆”匾额。
白宫与红宫由扎厦相连。扎厦于红宫西侧,是为布达拉宫服务的喇嘛们的居所,最多时竟然能居住25000多僧人。
红宫位于布达拉宫的中央位置,外墙为红色。
红宫是历代达赖喇嘛的灵塔殿,共有五座,分别是五世,七世,八世,九世和十三世。各殿形制相同,但規模不等。
五世达赖喇嘛殿,高三层,由十六根方柱支撑,柱子可能是真金白银做的,闪闪发光。中央安放五世达赖灵塔,两侧分别是十世和十二世达赖的灵塔。
五世达赖灵塔殿的西大殿,是红宫中最大的殿堂,殿内悬挂乾隆帝亲书的“涌莲初地”匾额。整个殿堂雕梁画栋,有壁画698幅。
在红宫的西部还有十三世达赖灵塔殿,是布达拉宫最晚的建筑,其規模之大也可与五世达赖灵塔殿相媲美。殿内除了灵塔,还恭奉着一尊银造的十三世达赖像和一座用20万颗珍珠与珊瑚珠编成的法物“曼扎(“曼扎”,又称曼扎盘,是藏语音译,是藏传佛教中常见的法器。象征把整个宇宙缩小在上面,是迅速积聚福德与智慧的巧妙方法)”。
红宫的屋顶平台上,布满各灵塔殿的金顶,全部是单檐歇山式,以木制斗拱承托外檐,上覆鎏金铜瓦。顶端立一大二小的三座宝塔,金光灿灿。屋顶外围的女墙(女墙,又称“女儿墙”,是仿照女子“睥睨”之形态,在墙上筑起的墙垛,包含着“窥视之义”)用一种深紫红色的灌木垒砌而成,外缀各种金饰。
红宫的另外一些宫殿也很尽兴致。如“三界兴盛殿”,是红宫最高的殿堂,藏有大量经书(我看到用锁锁得牢牢的)和清朝皇帝的画像;“世系殿”恭奉着金质的释迦牟尼十二岁像和银质的五世达赖像。
红宫里的佛像是天下佛像的集大成,大小佛像数也数不清,多的不得了。佛像的金质银质先不说,单就佛像的姿态也让你瞠目结舌。
红宫的佛像的姿势有行,立,坐,卧四种,称为“四威仪”。最常见的有立像,坐像,卧像。
佛和菩萨常采用立像和坐像。
立像源于释迦牟尼佛游行说法的姿势。
直立像,双脚并立于莲花台上,双手作接引状的立像,大多是阿弥陀佛。
展立像,站立姿势,一腿微曲,另一腿向外伸,大威德金刚,喜金刚就采用展立姿势。
舞立像,也叫丁字立,独脚站立,一腿盘曲,另一腿屈立,狮面佛母等女性佛通常采用舞立姿势。
卧像,又称吉祥像,或涅槃像,只有释迦牟尼佛涅槃时现此像。其姿势大多为侧身而卧,左手伸放于身体之上,右手垫于头下。
布达拉宫的壁画堪称藏传佛教绘画中的经典之作。表现手法极为丰富,如西日光殿的屏式人物画,笔精而有神韵,常与真人等身。再如红宫寂圆满大殿的壁画,采用俯视构图的大幅画面,场面宏大,人物形态丰满,色彩鲜艳饱和。再如红宫的上师殿的壁画,千尊佛像,庄严肃穆,富有神秘变幻之感。
布达拉宫的壁画由于采用了当地的矿物质颜料,再添加一定量的藏红花等药物,加上拉萨的充足阳光和干湿适中的环境,一般都保持良好,可以在上百年的时间内色泽如新。
总之,布达拉宫是座艺术宝库。壁画2500余平方米,佛塔近千座,佛像上万座,唐卡上万幅……真的是:
白宫红殿湛蓝天,
盖世高原象万千。
竺法渐传三界远,
圣音近绕佛堂前。
我参观完布达拉宫,既幸运兴奋,又眼花缭乱,感情又思绪万千。感觉到人的渺小,人生的短暂。大佛小佛都恭奉殿堂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人们都顶礼膜拜。而人呢?或天葬乎!或水葬乎!或土葬乎!可怜!
我走出布达拉宫,好像重又投胎一次,确实是一个凡人。甭管它,走自己的路,吃自然的饭,做平常的人,逍遥乎!
彩蝶翩然醉花荫,
我自相随入凡尘。
今朝有书今朝读,
白发烦恼染两鬓。
僧佛自有僧界怨,
圣母活娘肉胎身。
心中驻佛天地净,
胜过金佛几万尊!
九走进藏家
30日上午,我们旅行的脚步,走进了藏族同胞的家庭。
导游说:“我们今天不游山不玩水,只为到藏族同胞家里游一游,看一看”。大家一听,欢呼雀跃起来。由于近几天的旅游比较紧张劳累,加之西藏的天空,看顺了,再看还是蓝;山,再看还是高还是白;水,再看还是碧蓝;大地,再看还是空旷,人烟稀少……眼帘有点疲倦。导游一说去藏胞家里,无不拍手称快。
我也想从欣赏山水中挣脱出来,双手赞成。但我的心情既激动又忐忑不安。为什么?我感觉对藏胞的了解甚少,对他们的生活估算是个谜,只有深入到他们中间去,只有走进他们的心灵深处,才能解开谜索。忐忑不安在于,若像在羊卓雍措山坡遇到的那样的老藏民的生活,那是我极不愿想看到的,或者说在我骨子里认为西藏是个“原始部落”,是一个“茹毛饮血”的民族,因为他们的社会变革时间太短,从农奴社会一下子跳到社会主义社会。
八点钟,我们吃罢早餐,坐上大巴车,绕过几道山梁,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来到了拉萨市曲水县的茶巴拉村。
这个村庄是个美丽的村庄,位于一条不大的河边,河水哗哗流过,河边树荫浓遮,大多是柳树,都已抽芽。远看河两岸或明或暗的绿,由树身的绿意映照河两岸,留意的人已嗅出春深人间。村的背后是大山,峭壁的山,山石呈黑褐色。
我们走在这青藏高原的乡间小路上,路旁长满野草。已是仲春,日照又强烈,野草已长得满绿满高的。股股春风得意的吹拂着,这些不上眼的野草在风中晃动着,跳起了绿色的舞蹈,好像每晃动一下,我感觉绿的颜色又变的更绿了,更深了。藏胞在路旁栽有各色路花带。我数了数,有鸡冠花,凤仙花,杜鹃。连翘,野菊……有的已开花,有的还见不到花蕾的踪迹。在花与草的世界里,已经有飞蝶之伴在闹闹哄哄,蜜蜂,蝴蝶,西藏小咬,甲壳虫等在草地上飞来飞去,专门扰乱我们的视线似的。
我们走进茶巴拉村,大路两旁是整齐划一的藏式小楼房,大多楼有二至三层。从外观看这些小楼很美丽,这是很典型的农区藏族居民楼村。
由于西藏地域广袤,自然条件不一,藏族民居的住宅,各地区的建筑形式差异较大。
草原牧区房舍,主要是泥土建砌成壁,然后用木板间隔成若干房间。屋的最下层一般是饲养牲畜和堆积草料与牛粪等物。人住、睡、吃饭都集中在第二层。有第三层的一般是储藏东西和晒台。
草原牧区还有临时房舍(有的地方叫“帐篷房”),用薄木料搭成短小屋架后,四壁糊上牛屎,屋顶用泥土填平,使之不透风。
现在,农区藏民住宅,一家一院,房子砖木结构或石木结构,红瓦白墙,窗户明亮,室内宽敞明净,多建于向阳高处,座北向南。我看到房舍的外墙都采用藏式的色彩搭配,辅以宗教图腾;花卉,鸟类,昆虫和野兽的肖像点缀墙壁;还有的是太阳、月亮和祥云等绘画图案装饰墙上。
我们走进了一户藏民家。一位年近三十岁的藏胞姑娘在门口接迎我们。这位姑娘脸上挂满笑声,皮肤虽显得黑了点,但大眼睛还是亮堂堂,忽闪忽闪的。我们排好队,一个接一个进入。她先给每位远方的客人行礼:双手合掌,大拇指弯曲于里,双掌放在心窝前,嘴角透过甜甜的问候“扎西德勒”。我们每个人也仿做“合掌礼”:双掌合起,大拇指隐曲于内,放于胸口,嘴角露出丝丝生硬的回问候“扎西德勒秀”。姑娘随即双手拿过洁白的哈达,捧在掌心上,等待我们每位弯下头颅,伸长脖颈,弯成60℃的弧,一条长长的白白的散发着浓烈的情义的哈达,俯贴在我们每个人的后脖颈上。我顿时感觉心中有股热流涌遍了全身,像母亲赐给的刚出生时的缠颈脐带一样,原始,新鲜,温暖;感觉到藏胞对我们这些来自天边的客人的情义比泰山还重!
这是一个好客的民族,这是一个重情义的民族!我以前在与之接触前以之为“冷漠,脏里脏兮”,全是对藏胞的不实想法而已。
我们坐满了她家的宽敞的客厅。客厅大约有30平米,中间一个长方形茶桌,围绕茶桌四周是沙发。待我们坐定后,每个人的面前摆放好了一只银碗,片刻工夫,姑娘提着大大的奶油茶壶,向每个人的碗中冲倒酥油茶。洁白的银碗,既干净又亮堂堂,这时滚烫的酥油茶在碗中冒着泡泡,漂散着股股奶香,泛着乳白汁,还夹着淡淡的膻味,还有丝丝的茶味,杂多的清醇味扑向每个人的鼻孔,太有诱惑力啊!
她彬彬有礼的说:“请山东的客人稍等片刻再饮用,凉一凉,让银碗杀一杀酥油茶里的坏离子,再用”。我们喝完第一碗酥油茶,咂咂嘴品品,真是大姑娘坐花轿——头一遭啊!我也真的没解尽馋,还想喝第二碗,但她怎么也不给倒第二碗了。后来我们才了解到:这是藏胞招待远方客人的規矩,只能喝一碗,叫“一心一意”。
一会儿,一位游客夸奖说“你们的沙发挺不错”!
她说:“这不是你们所说的沙发,这是我们的床,叫卡垫。我们一般的藏族家庭是没有像你们那样的宽床的。我们的祖宗喜欢盘坐于地上,我们也没有专门的凳子,坐椅。只有箱子,柜子和桌子三大件。客人来了,我们的床就是坐凳坐椅。我们的家具极简单,没有脚的为箱子,没有暗盒的为桌子,其实这二者皆为柜子。像你们这样的客人来了,我们就把这些箱子和柜子一拼合,就是桌子。你们一走,我们一撤,放起来。这屋里的空间就大了”。她接着又说:“现在住在城市里的藏族中高层人,也跟着你们学睡宽床啦”。
其中一个游客又追问“你们平时也用这种银碗吗”?
她说“不是的,平时我们用木碗”。我们都很吃惊。
她敞开餐具柜让我们看她们的碗。
我们可真开了眼界,看到了藏族同胞平时所用的各种碗。
她说:“木碗是我们藏民使用的主要餐具,木碗不仅有保温隔热的作用,而盛在木碗里的饭菜与茶水味道更醇香宜人”。她又说:“想制作一口木碗,并不简单。要选择好的时辰,用牛奶或桑烟祭拜树神,向栖息在树上的女神乞求,请赐给我们生活所需要的木材吧,请树神不要责怪我们,我们要砍倒你,用用你的身骨”。
她拿起一口木碗,又说:“我们每一个人一生,只用一枚木碗。男人的木碗大,碗颈内收,碗肚大,盛的饭多,碗底稍微小点;女人的木碗相对较小,碗颈微收,碗底较大”。她说着拿出两个碗让我们看,一看就懂得了男女所用的碗。
她又说:“有的木碗,用金银镶边,这是最霸气的木碗,给人一种厚重感和富贵气”!
她又说道:“除了木碗,还有银碗。我们主要是用银碗盛醇香的青稞酒或酥油茶,招待远方的客人。除了木碗银碗,还有玉石碗,陶碗。但不常用,也不是平常人都拥有这种碗,只是高贵人家有这种碗”。
其中,一位游客又问“你们吃饭用筷子吗”?
她说:“我们藏族人吃饭是不用筷子的,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我们吃饭用手抓,所以我们吃饭叫抓饭。你们还是不是认为我们落后,粗野,不卫生吗?其实,这样认识都错了。因为糌粑是我们藏族的主食,我们一日三餐都吃糌粑。用筷子是夹不到嘴巴里来的。所以,我们用双手,吃饭时用手在碗里不断搅捏,揉合成团,然后用手往嘴巴里送。现在,我们有的人受你们汉族的影响,还有个别高贵的人或在外读书的学生,都学着用起了筷子。但是,我们所用的筷子都是乌木筷子。墨脱产的乌木筷子最好,色泽黑亮,光润细腻,质坚体重,不弯曲不变形,无异味,耐沸水”。
又一位游客问“你们都使用什么样的锅做饭”?
她打开锅柜让我们看,大家一看,太吃惊啦!在我们的心窝里暗想:藏族人用锅煮还是用竹筒煮饭?这一看颠覆了我们所有人的认知,藏族人所用的锅要比我们用的锅上档次的多,花样多的多,质量好的多,卫生状况好的多的多!他们的锅具齐全超乎了我们的想象,大锅小锅,高档锅低档锅,汉锅藏锅……都擦得锃亮,放置有序。
她介绍说:“我们使用的锅,比你们汉族使用的复杂的多,大家刚才从锅柜里都看到了,我们家是普通人家,我们有的,普通人家都有。我们使用的最多的还是铁锅,其它的还有铜锅,铝锅,银锅,石锅。为什么有这么多锅呢?我们藏族人把锅视为神灵,自己的锅从来不外借,害怕人家借去会煮狗肉或偷来之肉等不洁之物,玷污了锅。我们也从来不借别人家的锅用,认为别人家的锅不洁。还有做不同的饭要用不同的锅,如朋友来了,炖小鸡,就用石锅,炖出来的小鸡味美,口感爽。石锅属墨脱产的最好”。
她又说:“我们藏族人对锅灶十分敬畏,因为锅灶里住着火神和灶神。我们把灶神当成家神之一。如果我们在锅里烧煮不洁之物,灶神会发怒,会大发脾气的,它就会爆火爆油烧人,或者把锅烧烂,或者烧成夹生饭。夹生饭,我们藏人是不吃的,倒掉,烧香念经祈祷,重新放米再做”。
我留意参观了她的书柜,看到书柜里放置的书籍并不很多,除了姑娘所学专业用书之外,就剩下很多本佛经了。经她允许,我翻看了几页佛经,汉文版的居多。她说:“我是学工商管理专业的,在云南大学读了四年本科。这些佛经有爷爷的读本,有爸妈的读本,他们的读本都是藏文版。我们年轻人的佛经读本大多变成了汉文版”。
她又说:“我们藏族是一个有信仰的民族,一个藏民从出生到归去(去世),短短的几十年,用人生的一半以上的时间和精力念经,每个人从小到老,都会背几本佛经。有的人背的佛经比你们看的四大名著还要多”。
又一位游客冒然的问“请问姑娘,你们藏民的结婚习俗,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吗”?
姑娘莞尔一笑,嘴角挂着一抹笑饴,说道:“山东的朋友,问什么都没关系,因为山东人是我的恩人”,她停顿了一下接着说:“一对青年男女有爱意后,他们得先求喇嘛活佛看看未来的婚姻是否吉祥。如是“吉“的话,那么,男方或女方就请自己的媒人持哈达及礼品,到对方家求婚,如对方同意,则收下哈达和礼物,并当即奉上一条哈达增于来人,还之以礼。随后,双方商订结婚仪式的日期。结婚之日,要么迎娶新娘到男方家,要么新郎入赘到女方家。新人牵着马到对方家接新人,结婚陪送的东西多是牦牛,少则几头,多则一群。还有小铜菩萨一尊,经书一册,佛塔(铜制或银制)一个。当姑娘要跨出门时,等一等,女方家有一人(多为姑娘家兄弟)一手拿彩箭,一手拿羊腿,站在屋楼上高喊“不要把我家的福气带走呀,不要把我家的福气带走呀”,一箭射到姑娘出门前,意思是把福气挡住了。姑娘接着说:“勿庸置疑,藏族人在农奴社会是一妻多夫制,因为在那个时代女少男多,也不知道从哪朝哪代开始的一妻多夫制。一个家庭里只有一个女的,多个男的,能安宁吗?非常安宁!为什么?那就是我们藏族的男人守诚信,重信誉,有担当。采用轮流值日法,不是丛林法则。比如有一只梅花鹿,有多个雄狮包围着,但雄狮不因争食互相噬咬,怕的是背后的那杆猎枪。一个女的多个男的家庭的猎枪就是重信誉守規矩”。
游客又问“那子女还分辨出是谁的吗”?
她又说:“从长相和做事风格,是谁的就是谁的,错不了。比如我就有一位奶奶四位爷爷,但是只有一位亲爷爷”。
游客又问“现在还实行一妻多夫制吗”?
她又说:“我们每个人都是国家的公民,遵守法律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同全国人民一样,我们也是实行一妻一夫制,一妻多夫制只不过是农奴制社会的产物”。
游客又问道:“据说你们藏族人不吃鱼,是吗”?
她说:“藏族人有水葬的习俗,水葬就是用木筏把逝者放在水上,任其漂流。鱼是吃腐生物的,藏族人认为祖先的肉身被鱼吃掉了,吃鱼肉等于吃祖先的肉,因此,不吃鱼。其次,藏族人信佛,不忍心杀生,也就不忍心杀鱼。再则,藏族人认为鱼是水龙王,吃鱼等于吃龙,龙会降祸于自己的。所以,藏族人一般情况下不吃鱼。”
姑娘继续说:“我是我们县的公务员,听说今天我们家接待的是山东的游客,我特意请假在家招待你们,因为你们山东人好,讲义气,重感情。我是九0年生人,2009年开始读大学。那时,我们西藏还是比较穷的,我家也穷。我的四年大学,就是你们山东的一位好心人,资助下读完的。但这位好心人从不留名也不留姓,也不知道是男是女,更不知道是大爷大妈,还是叔叔阿姨,姐姐妹妹?只知道他是山东青岛人。没有这位好心人的援助,很难说我能读完大学。我感谢山东人,感谢党和政府,我不知道如何报答恩人,我只想借此机会,与山东朋友谈谈心说说话,倒碗酥油茶给亲人喝。再次谢谢大义的山东人”!她双手合掌,放于心窝,来到我们每个人的面前,给每个人深鞠了一躬。
青藏高原,是块神秘的沃土!那是片离天空最近的土地。这次,我近距离与你相识了,与你有了不解之缘。可是,我愈发的感觉到了你的神秘:你有野人的神秘;有红雪的神秘;有珠峰旗云的神秘;有巫师的神秘;有虹化的神秘;有香巴拉的神秘;有古格的神秘……
藏族,中华伟大民族之一,你也太神秘了,让我在你面前,愈发的模糊,模糊的伟大而神奇:你的风俗习惯那样的神秘,让人追寻到永远;你的神灵痴化的神秘,让世间的一切且近而又渺远;你的文化的神秘,一部《格萨尔》(1000多万字),让世界臣服;你的森林的神秘,孕育了你宽敞的胸襟;你的雪峰的神秘,让人生发敬畏之心;你的蓝天的神秘,让你那样的纯洁无私;你的湖泊的神秘,让人感觉你是那样的深邃莫测……
走进西藏征文活动
走进西藏,谱写时代奋进征程”纪念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征文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当时间的脚步穿越光阴行至2021年时,当党和国家一并同人民团结一心共克时疫时,我们终于迎来了翘首以盼的2021年。西藏历经和平解放、民主改革、自治区成立、改革开放4个历史阶段,走过了波澜壮阔的发展进程,创造了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间奇迹,实现了两大跨越。
西藏拉萨,一个离苍穹和神性最近的地方。那里的山绵延起伏直达云霄;那里的水湛蓝湛蓝如同一湖湖的蓝墨水;那里的云就在头顶;那里的天,近在云水之间……布达拉宫屹立在蓝天之下,千多年来,召唤着每一颗向往自由的心;大昭寺四周的青石板上,一年四季有来自四面八方的信众叩着等身的长头。一个多美、多神圣的地方。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见证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巨大变化。特举办征文活动|“走进西藏,谱写时代奋进征程”征文。
一、征稿主题
(一)本次征文大赛以建党100周年、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以及民族文化、高原山水、雪域风情等为主。
(二)征文体裁以诗歌、散文为主。
(三)征文范围:面对全国文学爱好者。
(四)《中国西部散文选刊》、西散南国文学社、《天涯诗刊》大家网中国作家在线作家网主办
(五)由榆次诗歌协会、朗诵协会、汉中市赤土岭文化交流协会
中国创新文学网、《黄河文艺》、《东方诗韵》协办。
(六)终审将特邀全国知名文化人组成终审团。
(七)将评选出散文、诗歌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一二三等奖颁发纯玉奖牌、书画,奖金,荣誉证书和纪念品,优秀奖颁发荣誉证书和纪念奖品。届时还将择机邀请部分一、二、三等获奖者参加在拉萨举办的颁奖典礼。(优秀奖获得者采取适当缴费,自愿报名的方式参加颁奖典礼及相关活动)
二、征稿时间
即日起至2021年9月10日
三、征稿要求
1、须为未公开发表的原创文学作品(包括未在任何公众号发表的作品),诗歌、散文、字数不限。
2、参赛作品一律必须为本人原创,杜绝抄袭、套改、拼接之作。作品内容的原创性、合法性等由作者本人负完全责任。
4、主办方对所有参赛作品享有使用权和版权,可复制、翻译、发行、汇编、改编或演出,有权在媒体上展示、展播,或用于相关的公益性活动。作品的阅读量和留言量也将作为评委评奖的参考依据。
5、来稿一律注明“走进西藏,谱写时代征程+作者姓名”,以word形式发送至指定邮箱,不得一稿多投,并在文末附作者简介、详细地址、真实姓名、电话、邮编等联系方式。
四、投稿邮箱
《大家》微信平台:995624633@qq.com
榆次诗歌协会:baienjieshige@sina.com
红星照耀太行”纪念建党100周年征文
前言:
太行是凝固在太行人民心中千古难泯的梦,她承载着天地间的造化,蕴育的是古往今来的丰盈和壮丽的人文。太行人民,在漫长的岁月中,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太行山,挚爱的家乡,太行山,梦中向往的地方,永远是太行人民心中解不开的情结。八百里太行,峰峦叠嶂,千沟万壑。烽火弥漫中的过往,告诉人们这片悠然静谧的土地上曾承载过的那厚重历史的喘息。历经远古时期的洪荒,沉淀了岁月的激情,铭刻了历史的轨迹。在党的领导下,举起了猎猎旌旗,走在了战火燃烧的最前线。在那炮火连天、人民倒悬于水火之中的抗战岁月中,“母亲教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写下了“山山埋忠骨,岭岭皆丰碑”的悲壮史诗,开劈出了民族独立的漫漫征途。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以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己任,领导八路军和太行儿女,与凶残的日本侵略者进行殊死的斗争,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不朽的民族之魂,在人们心中树立起一座永恒的丰碑。为了更好的讴歌党的领导,歌颂我们伟大的人民,歌颂我们伟大的国家,特举办“红星照耀太行”纪念建党100周年征文活动。
一、征稿主题
本次征文大赛以一百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太行人民取得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太行精神的”发扬光大为主题。歌颂这座丰碑,书写太行人民创造壮丽史诗。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所产生和形成的太行精神必定要与新时代同行。
征文体裁以诗歌、散文诗为主。
征文范围:面对全国所有文学爱好者。
(四)由山西梦之路文化传媒公司、《天涯诗刊》杂志、天涯网络平台、阳城红豆庄园主办。
大家网、中国作家在线网、《
西部散文选刊
》、《
黄河文艺
》、《中华风》
、《东方诗韵》、
西散协会、阳城杏花诗社,榆次诗歌协会、朗诵协会协办。
(五)终审将特邀全国知名文化人组成终审团。
将评选出、诗歌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
一等奖颁发奖金
5000
元,精美证书。
二等奖颁发奖金
3000
,精美证书。
三等奖颁发奖金
1000
元,精美证书。
优秀奖颁发奖金
300
元,精美证书。
届时还将邀请部分一、二、三等获奖者参加在山西·阳城、最美太行、红豆庄园举行颁奖典礼。(优秀奖获得者采取缴纳适当费用自愿的方式报名参加活动)。优秀作品集结出书。
二、征稿时间
2021
日起至
2021
月31
三、征稿要求
、须为未公开发表的原创文学作品,诗歌、散文诗字数不限。
、参赛作品一律必须为本人原创,未在任何公众平台发表、杜绝抄袭、套改、拼接之作。作品内容的原创性、合法律性等由作者本人负完全责任。
、主办方对所有参赛作品享有使用权和版权,可复制、翻译、发行、汇编、改编或演出。有权在媒体上展示、展播,或用于相关的公益性活动。
作品展出阅读量和留言量作为评奖的重要依据。
、来稿一律注明“主题征文
作者姓名”,以
word
形式发送至指定邮箱,不要重复发、并在文末附作者简介、详细地址、真实姓名、电话、邮编等联系方式。
四、投稿邮箱
梦之路文化传媒公司:
995624633@qq.com
天涯诗刊编辑部
baienjieshige@sina.com
《大家》书画:画家赵小杰作品
赵小杰,1974年生于秦皇岛,现居住北戴河。2007年师从孟祥顺老师门下学习国画,孟老师赠送堂号【风林堂】,2015年师从唐坚深造国画,现为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秦皇岛市美术家协会理事,北戴河美术家协会秘书长。
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国际画展并获奖,作品【瑞雪】入选2012年全国【百年百虎】国画精品展(中国美协江西美协举办),并在印度等国展出,部分作品被国内外收藏家收藏。
赵小杰与唐坚老师合影
赵小杰和孟祥顺老师合影
感谢您的关注:《大家》欢迎您
《大家》微刊投稿邮箱995624633@qq.com
大家编辑部
名誉顾问
吉狄马加|贺敬之|李敬泽|白庚胜|邱华栋|李少君|黄亚洲|燎原|梁平|李一鸣|成曾樾|叶梅|徐坤|郭雪波|张柠|张清华|张燕玲|
潇潇|杨四平|胡弦|李自国|刘川|王爱民|金汝平|赵兴红|侯波|朱晓军|孙建军|吕贵品|周占林|曹宇翔|罗广才|大卫|周瑟瑟|曹谁|韩嘉川|马启代|韩庆成|胡茗茗|张桂兴|安娟英|罗永良|梁志宏|毅剑|韩玉光|梁生智|三色堇|慕白|李不嫁|匡文留|黄栋梁|大枪|施秀华|赖廷阶|铁岭范君|王俊才|于江龙|瞿永生|宝蘭|刘年
名誉社长|路军锋
白恩杰
社长总编|西玛珈旺
名誉主编|孙振彦|田春来|蔡玉启|释圣静
王永淳
副主编|紫箫
编委|锦上|贺秀琴|徐祯霞|碧金雕|伍三权|冯兴龙|松雪远阳||子凡|张常波|王耀华|朱建燚
经典阅读:
黄亚洲
周占林
李少君
叶延滨
马启代
三色堇
李不嫁
杨四平
叶匡政
曹宇翔
汤养宗
周瑟瑟
马永波
雷平阳
沈天鸿
王俊才
韩玉光
梁志宏
赖廷阶
纪洪平
王猛仁
秦巴子
铁岭范君
马慧聪
梁晓明
韩嘉川
班琳丽
爱斐儿
霜扣儿
匡文留
白恩杰
路军锋
胡茗茗
李克利
大连点点
湖北雪儿
蝶小妖
方文竹
付桂秋
和四水
姚树森
邓太忠
吕贵品
施施然
陈广德
巩本勇
宫白云
封期任
雾都蓉儿
曹三娃
胭脂茉莉
燕南飞
程红梅
金汝平
长安瘦马
赵小北
严小妖
徐祯霞
金铃子
梅依然
空也静
虎兴昌
(陆续添加)
《大家》平台
100000+作家文学爱好者都关注的微信平台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9
04-24
04-24
03-09
04-24
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