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乐神奇仙山--圣山传说,这里有令人震撼引人神往的美景 平乐神奇仙山--圣山传说,这里有令人震撼引人神往的美景平乐神奇仙山--圣山传说,这里有令人震撼引人神往的美景

平乐神奇仙山--圣山传说,这里有令人震撼引人神往的美景

平乐县

阳安乡

南约4公里

,主峰海拔834米的圣山,古称“诞山”。圣山位于阳安乡石面山村南,相传古时有谭氏二仙女在此得道,故民间又称其为“圣山”。

圣山山势雄浑险峻。山下有“圣湖”,即平口水库,系桂林市第二大水库。山里古树苍苍,藤缦缠绕,怪石嶙峋,泉水甘甜,四时云雾笼罩。即便是盛夏,朝为艳阳高照,暮亦甘露飘洒。自古以来,山上有“仙岩灵雨”之传说,成为平乐南部一座

圣洁的仙山,

被誉为古代“平乐八景”之一。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的《平乐县志》记载明朝平乐府举人陶瑄撰写的“诞山庙碑记”一文:“平乐郡治乐山里,有山曰“诞山”,雄伟秀丽,若文笔莲花之状,乃谭氏二仙飞升之处。山麓有一峰,其岭平坦,地气完固,极目四望,乐水绕前,诞峰列后,水色山翠,献瑞共妍,俯视村郭民舍星罗,诚一郡之胜景也……”

“雄伟秀丽,若文笔莲花之状”是对圣山整体风貌的高度概括。而“仙岩灵雨”则赋予了圣山灵气,让千百年来四方万民顶礼膜拜,特别是历代文人墨客给圣山留下的名篇佳句,让圣山成为平乐的一座文化名山。

今年“三月三”假期,笔者一行慕名走进莽莽群山,登上圣山峰,拜谒“仙姑岩”,感受其雄浑秀丽英姿和那飘然若仙的神韵……

绝境佳地觅神奇

登圣山,传统的路径有两条,一是从北面“诞山庙”方向,穿过一片坡地,到达山脚。然后,沿着岭坡一条崎岖山道,穿越“求雨槽”,到圣山坳,右往“舅公岩”,左下“山神庙”。折回圣山坳,沿顶峰北边一条山路绕到“二仙岩”,往“塘基”(即东山脊)上的“宾公石”,下圣湖;一条是从圣山东面直接登越。即圣湖边沿着一条山路直上“塘基”至“宾公石”,再往“二仙岩”。折回后,绕道山北环形山路越过顶峰左下“山神庙”,右往“舅公岩”。再折回到圣山坳后,下“求雨槽”,沿北山道下山。两条路径,全程时间不差上下,往返路程均需要三四个小时。相对而言,北面登山稍显平缓,东面登山稍显陡峭。

十年前,笔者曾经从山北方向登山,而此次我们选择东路登山。由于近两年,当地村民为开发圣山旅游,从东路登山方向修建了一条宽3.5米的水泥大道已至半山,驱车从东路登山到半山后步行,登山时间节省了一半。

车,在环形山路中爬行,象一老牛爬坡。人,在车里颠来愰去,晕炫惊魂。约20分钟后,到达半山停车徒步。山道两旁山花烂漫,翠竹茂盛,荆棘丛生,遮天蔽日。约一个小时后,到达“塘基”即东山脊。山脊很狭窄,约3米宽,两旁为悬崖峭壁,酷似池塘上一条塘基。山脊上,石奇树异,烟雾缭绕。从东南而来的雾气沿山麓如潮涌来,似仙气升腾,顷刻间弥漫了整个山脊,数米之内视野模糊不清。但一阵山风过后,又烟消云散,眼前一片清明。山脊道路相对平缓,树影婆娑,人走这样一条狭窄险峻的山脊上,既战战兢兢,又如临仙境,且喜且惊。

沿曲曲折折之山路徒步攀爬,手脚并用攀越过几块大石,到达“宾公石”。“宾公石”,圆形直径约2米大小,如一偌大棋盘,石桌两旁有条形石凳。传说平乐历史上著名的勘舆家宾公,曾砍柴于圣山,见二位白衣女子在石桌上对弈,便在一旁看得入迷。饿了,便用嘴舔一下仙女吃剩下的桃核,即时便不饿了。一盘棋下完,不觉已三个昼夜。仙人对宾公说:“孩子,你该回去了。你父亲早已去世,你母亲也仙世,已到除服了。”宾公说:“不可能,我来时父母尚健在。”仙人说:“你已经在此三天三夜,岂不知‘仙山一日,凡间数载’吗?走吧,回去吧!”临行,白衣女子在宾公额头上轻轻一点,并将一卷书送与宾公。回到村中,父母老辈均已仙世,物是人非。后来,他将仙人送的书反复研读,竟成了远近闻名的勘舆家。这就是当地人留传了千年的“宾公圣山遇仙”的故事。这块石头,就被人们称为“宾公石”。

据考证,宾公名叫宾福源,字洪济,号紫竹道人,系平乐县宾氏人家始祖,卜居平乐县青龙乡寨宾自然村。宾公,传说曾访遍古粤西的山水,毕一生之所得,著有十余册宾氏地理志书。其中,著名的《宾公图》,成为后世葬祖择地的主要参照图书。据清光绪三年《平乐府志》第八卷中记载:“宾公号洪济,别号紫竹道人,遇异人传授白鹤青鸟之术,寻龙穴砂水著犀照留记启示后世,往往奇中。颜有之,何三八黄昏葬祖,五更发此,公所卜也,盖地术中之道眼,或传有仙气焉。”

离开“宾公石”往上前行。山道越来越陡峭,靠着攀附着两旁的树枝或藤缦越继续前行。约一二十分钟后,到达顶峰下一坳口。从坳口左侧下,绕顶峰山脚行至山正南方向,在悬崖下有一天然洞穴,即为“二仙岩”。

“二仙岩”其实不似岩,就是悬崖下几块巨石遮挡住的浅穴。人如蹭在里面,几乎连遮风挡雨也很勉强。岩内村人放置了“二仙姑”两个木头塑像,一块简易的门帘。仙像前,有村人摆放一些水果、糕点、包装饮料等祭品,甚至还有玉石手镯什么的,再就是一个香火台。整个洞穴连同洞前平台宽不足3米,长约5-6米。除了放置仙像和香火台,整个平台几乎容不下十余人。

洞前是一条深不见底断崖,断崖下是一条大山沟。沟底雾气弥漫,神秘莫测。人在此地进香祈福,一不小心就会掉入沟底。同时,要到仙岩前,首先要越过一段约10余米长石痕小道,小道仅容一人穿越。岩石上长年水滴不断,小道非常滑湿。险峻处,只能攀附系村民系在悬崖上的一根母指大小的铁缆通过,颇有李白《蜀道难》诗中描写的“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之境界。

然而,千百年来,这绝境却吸引了千千万万的众生络绎而来,世代不绝。据当地村民说,时至今日,每逢农历初一、十五到圣山的人群,仍不下数十人,有登高观景的,寄托情志的,进香祈运的。在这些人群中,又是妇女、老人居多,甚至有七八十岁的老人。但这般险峻的山路这些妇女老人竟然能登得上,下得来,还从来没发生过一次事故。不知是神灵护佑,还是信仰的奇迹!

“仙姑岩”的对面上方,同样是一个天然洞穴,即为“山神庙”。中间相隔着一大冲沟,两庙之间无法直接跨越,均要往回走到山坳,再绕山北一条环形山道通过。这一条环形山道非常独特,不是实际意义上的石道或者泥路。此时,已经将接近顶峰,由于海拔较高,树木低矮且基本是向北斜长,并经过人们长期踩踏,就形成了一条天然的生木栈道。走在上面,向下俯看,山峦田园,小河湖泊,尽收眼底;向上仰视,顶峰高耸入云,白云飘飘,让人仿佛走在天梯,置身仙境,心旷神怡!

此外,圣山上还有“鸡冠岩”、“舅公岩”、“晒谷坪”、“求雨槽”和石人等景点,每个景点都有故事,每个故事都有神奇传说……

千年祈福缘求雨

圣山之所以闻名,主要还是二仙姑的缘故。

相传圣山住着修道成仙的姊妹俩,经常游于圣山山涧,呼风唤雨,护佑农耕。宋朝初年,恰逢春旱,赤地千里。一天,二女下山,见一老人在山脚下劳作,原来是她们舅公。由于农田无水,田块干裂无法犁耕。见舅公躬耕望雨,二女便说:“给我饭吃,天就会下雨。”老人将信将疑地照办。二女妇女立即飞越到圣山上,果然,不一会,大雨便从天而降。舅公大喜,也立刻跟着上山去。在山上呼唤二女之名,则在山下应;在山下呼唤,则在山上应,却始终不见二女身影。从此,当地百姓就把二女奉为圣山仙姑,其修道的岩穴称为“二仙岩”。每月初一、十五都要给她们进香,祈求仙姑降福。后来,二仙慈悲乡人登山进香陡峭难行,便飞下山脚一岭丘。于是,人们便那里为二仙立祠祭祀。这庙,便是“诞山庙”。

这个传说,在官方文献中也多有记载。光绪三年《平乐府志》23卷《仙释》中记载:“谭氏二女,端平间人,家于乐山里鲊塘村之诞山。继母不慈,备极苦楚。一旦脱胎于诞山绝顶,飘然羽化,呼吸风雨,应如影响,闻者异之。舅公陶克忠躬耕望雨,适二女至,女曰:“饮我即雨!”舅公犹豫,女复曰:“饭我即雨!”舅公饭之,二女飞腾圣山,俄倾大雨如注,舅公往从上呼,则下应,下呼则上应,变幻无端,莫知所之。时有霜妇往祭,困登高有难色,女即飞茅于诞山之原,人异之,即立祠以祀,每岁旱有祷辄应,故世传为诞山仙云。”

关于“二仙”的传说,当地民间至今还流传着一首史诗般的歌谣:

滚绣球,滚绣球,绣球理内说原由

凡人未知娘名姓,我是陶家人外甥

落地三朝不吃乳,长大成人不吃荤

渐渐年登得七岁,又有金童扶妹身

逝逝去到黄桑圳,看见舅公干耙田

小妹答言舅公道,何不取水慢耙田

舅公骂妹丫头婢,莫来操坏我心机

借问舅公紫冷饭,一朵青云扶上山

踏上圣山拜一拜,乌云飞过黑云去

踏上圣山拜二拜,五雷报动在云端

踏上圣山拜三拜,四方雨水溚淋淋

辰时落到已时止,小河水涨闹沉沉

舅公当时抬头看,看见凉伞转飞飞

舅公心中偷思想,我俩外甥定成仙

歌谣共58行,介绍了“二仙”身份、羽化成仙的经过和降雨佑农的故事。目前,在平乐的阳安、青龙、张家一带民间的“祭公”还能随口唱诵。

圣山独特的山水胜景和神奇的仙姑传说,吸引着四面八方的乡民,也吸引了历代州府官员、文人墨客纷至沓来,在游景览胜中挥毫泼墨,留下了记录圣山之作。北宋理学大师、吏部侍郎邹浩,北宋(1103年)戍岭南昭州,寄情山水。游历圣山后,感怀而作《仙宫岭》:

“樵叟向我言,自古传至今。去州五十里,有峒郁森森。陶家李家女,年各胜巾衿。恍惚若逢遇,相与登崎崟。一朝作蝉蜕,英魂不坠沉。乡人共祠之,仿佛来顾歆。水旱祷辄应,民吏同所钦。”

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时任吏部主事的梁卓英为圣山作赋:

夜骑健马快如龙,喜雨随车慰老农。

旱魃十年偏九遇,仙灵八属且重逢。

傅岩版筑开神运,卫国倌人祭秩宗。

洗靥石盆今在否,尚凡推倒遏群凶。

历代文人的参与,使“二仙”由普通民众的崇拜提升到士族阶层的信仰,更进一步扩大此文化的宣传推广范围。

二女传说背后的人文内涵

圣山“二仙”的传说,是古昭州平乐农耕时期的文化产物。反过来说,支撑平乐圣山二仙独特文化现象背后的人文内涵便是当地农耕文化。

平乐,古称昭州,其所辖的桂江流域原是百越民族群聚之地,

自古为“蛮荒瘴区”

。虽早在春秋战国以前,该地区已进入农耕文明时期,但当地农耕文明进入兴盛期,则是唐朝末年中原第一次大规模移民到来之后。据史料记载,唐天佑2年(公元905年),昭州发生瑶民动乱。时任山东青州太尉陶英和李樑,受朝庭封为征南大将军,率8万军队远征。大军兵不刃血,平定了动乱。两年后,唐天佑4年(公元907年),唐朝发生政变,朱温(梁太祖)易唐为梁。陶、李、莫、翟、荣等将士不愿为梁臣,遂辞官解甲,屯居于昭州南郊“南木峒”,成为平乐的第一代中原移民。

“南木峒”,位于平乐中南部,是张家镇、青龙乡、阳安乡、桥亭乡一带,古时为原始森林和湿地。陶、李、莫、翟、荣等将校屯居于此后,对“南木峒”进行了大规模地开发,使之成为当地最早的农业发达区域。此后,一千多年来,五大姓氏世代联姻,世代繁衍生息,使汉民族“兴农重耕”的文化在这里得到迅速弘扬和传承。

据圣山脚下荣家村82岁

荣凤鸣老人介绍,其先祖荣孝凯,原籍山东,系陶李将军麾下的一名的将校。大军屯兵

“南木峒”后,受命屯于诞山脚下。自此,荣家子孙以此为家,

开荒垦田,繁衍生息,至今已经47代

征南大军后裔屯恳“南木峒”后,生存条件非常恶劣。他们除了时常受到原始森林里毒蛇猛兽的袭击外,还要遭受自然灾害危害。由于水利设施的匮乏,水涝旱灾给他们带来深重灾害。面对人力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他们充满敬畏,乞盼神灵相助。

圣山,位于平乐中南部,整个山脉呈东西走向,是“南木峒”农耕区南部的天然屏障。由于山高林茂,一年四季云雾缭绕,雨水较多,更兼山脚下有一条小河环绕而过,形成这一带潮湿多雨的区域小气候。当地人通过长期观察,发现了一个独特一现象:每次雨前,都是在圣山上凝聚乌云;自然,雨也常常是从圣山开始下起。“风从东南起,雨自圣山来。”这个气象谚语,诠释了当地民众对圣山施雨的敬仰之情。农耕文明时期,人们对雨的渴望,对圣山的敬仰,便演化出传说和神话。于是,便有了圣山“仙岩灵雨”的传奇和“二仙传说”。特别是在黄老之术备受推崇,民间建祠祀神之风盛行的时代背景下,“二仙姑”自然成了百姓普遍崇拜的神了。

从“二仙”传说中的“二仙”、“舅公”身份来看,“二仙”传说的文化背景也就是“陶李垌”文化。自陶李莫翟荣等将校屯垦“南木垌”后,人们便习惯称之为“陶李垌”。因此,“陶李垌”文化实则是平乐农耕文化的缩影和象征。《十国春秋.楚纪本传》记载:“陶英,字世民,世为青州人,累官太尉。天佑二年,上书言事,指斥时政,忤梁王朱全忠,因授征南将军,领兵八万,出镇昭州以疏之。明年,唐亡。英惧祸,隐居于昭州诞山,挈家以居。楚马殷开国,英绝迹不与通。同时有李太尉者,后与英累代联姻。人名其山下垌曰:“陶李垌。”

在光绪三年《平乐府志》中:“二仙”的身份是“谭氏二女”,而在民间相传“二仙”的《祭歌》中则是“我是陶家人外甥”,在邹浩《仙宫岭》一诗中关于“二仙”的身份是“陶家李家女”、“谭氏二女”;而对于“二仙”的家址,则有“家于乐山里鲊塘村之诞山”、“苑花大垌和村人”之说。鲊塘村人姓陶,是太尉陶英的后裔,而和村人姓李,是太尉李樑的后裔,二者分别是平乐陶李两姓氏的发祥地。表面上二仙的身份混乱,甚至连其生活的年代也莫衷一是,有宋初之说,亦有南宋之说,实则是一脉相承,所有迹象都指向一个方向“陶李垌”、“陶家李家”。

相传二女是有娘无爷的双胞胎,出生于八月初二日。她祖母原是张家镇的鲊塘村人,舅公是太尉陶英的第七世孙陶克忠。据平乐《陶氏族谱》记载:“七世祖考讳克忠,字先慧,号敬圣,乃怀信公之三子也。宋敕封监殿先师。该公白日开天,神通显应,护国庇民。生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己酉岁(公元1009年)正月二十日丑时,终于皇佑二年庚寅岁(公元1050年)五月初三日,享年四十二岁。忠平生积德修行,素性笃实。生六子,后与外甥女同学黄老术,遇异人,遂白日升天,今诞山庙监殿仙即公是也。”

传说中的二女,其实并非谭氏的亲骨肉,而是仙骨怀胎。一天,其母在河边去洗澡,遇着五龙吐水上身而怀孕,十月怀胎后生下姐妹俩。二女出世后,从来不吃奶只吃桃汁,长成人后,也只吃青菜茶饭不吃荤。由于二女是陶家人外甥,有娘无爷就跟了舅姓陶,长大成人也不嫁人,而热衷于修道……

这个当地民间传说似乎把不同版本传说中的所有异同元素都给圆了场,这说明“二女传说”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经过长期地演化过程。这个演化过程区域又是“陶李垌”为中心的古昭州农耕区。因此,可以说,“二女”实则平乐土生土长的“神”。此后,在长达千年的农耕文明兴盛期,“二女”这个“降雨佑农”的神,一次次地不断演绎,进而升华成“避灾降福”“乞祷辄应”之神,影响范围也不断地扩大,成为平乐、荔浦、恭城、阳朔、钟山、昭平等县备受民众尊崇的神灵。

千百年来,人们信奉二仙。每逢初一、十五,特别是在农历八月初二,二仙姑诞辰日,人们都纷纷从四乡八里赶来,或聚集诞山庙,或登二仙岩,焚香祭拜,祈求仙姑庇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种习俗,沿袭至今,已有千年。

在平乐,至今保留了多处“二仙”行宫,有称为“二仙庙”、“仙姑庙”,甚至当地地名都叫“仙宫岭”。除圣山脚下“诞山庙”外,张家朝仙村委有个村叫“仙宫岭”,旁边桂山村有一庙称“二仙庙”;平乐县城茶江边上有一岭称“仙宫岭”,岭上曾有一座“仙宫庙”;张家镇老埠村委会上帝岩村有一庙叫“二仙庙”,平乐中部莲花山顶也有一座“仙姑庙”,这些庙宇供奉的主要神灵都是“二仙”。同时,在平乐县的“会期”文化中,把二仙姑诞辰日农历八月初二当作会期的村庄有20多个村庄,人口超过1万多人。

圣山湖圆梦“二仙传说”

登高圣山,俯看山脚,有一个巨大湖泊环绕圣山。湖水碧绿,烟波浩淼,如诗如画。这偌大一个湖泊,便是平口水库。该水库,总库容为

5960

万立方米,仅次于灵川的青狮潭,为桂林第二大、平乐最大的一座水库。

平口水库原只是一条从源头金井、木林方向流入的小溪,环绕圣山流向阳安,注入乐水。

1958

年平乐县集全县数十万民工,在圣山脚下兴建平口水库。历经

年,依靠肩挑人扛,人海战术,最终建了成全县最大的一个水库,积雨面积76平方公里,库容为

5960

万立方米,在桂林市众多水库中,仅次于青狮潭水库。平口水库建设蓄水后,东、西干渠分别灌溉阳安、张家至二塘

青龙到桥亭

多公里灌溉里程共数万亩良田。圣山上清清的山泉孕育了平口水库,平口水库灌溉了万亩良田,造就了阳安“稻米之乡”的美誉。于是,人们感恩平口水库,把水库命名为“圣山湖”。

自从有了“圣山湖”,圣山的雨水就理多更旺了。由于海拔相对较高,湖中的水蒸气沿山而上至圣山主峰,遇冷后就形成云雨层。因此,这一地区很容易形成雨水频降的小气候。山与湖相依相生,相辉相映,使古“南木峒”真正成为“旱涝保收,造福乡民”的“世外桃源”。

岁月悠悠,世事沧桑。一千多年来,先人苦苦祈盼中的圣山“仙岩灵雨”的梦想已化成了现实。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