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复(1331—1383),字伯起,今肥东县八斗镇大吴村人。元末随朱元璋起义,屡建战功,封安陆侯。死于普安(今贵州安顺市),封为黔国公,谥威毅,明太祖朱元璋谕葬回乡。
明太祖朱元璋曾敕建吴氏祠堂,后人称为国公祠。国公祠始建于明初,共两进十二间,主体建筑于清咸丰十九年被太平军焚毁,后重修,建国后祠堂作为小学得以保存,内部建筑除部分木雕保留下来外,主要木雕砖雕构件在破四旧及文革时被大量损毁,八十年代小学撤销,但是祠堂已破败不堪,2004年经吴氏后裔集资重建,恢复二进十二间格局,2006年正式竣工,现为肥东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因历史上的吴复是勇将出身,所以关于他的这二则故事也是记录其勇武的,传说虽事不可靠,但仍然可以侧证出吴复此人的勇猛威名。
三石六斗黄豆
吴复年轻时,就力大无穷,乡邻们都很敬重他。这一天,吴复推着独轮车去赶集,车上装了三石六斗(约合216公斤)黄豆,车轮吱呀吱呀前行,在土路上留下了深深的车辙印。
吴复正往前赶,突然远远看见一队官兵耀武扬威地走过来,吴复心知不好,这肯定又是鞑子在抓壮丁上战场了,千万不能被他们白白抓去送死啊。情急之下,他拎着独轮车和黄豆就跳进路边的高粱地你躲了起来。正在此时,鞑子士兵也赶到了跟前,鞑子头目本来也看到一个汉子推着车,怎么忽然就不见了?鞑子头目眼珠一转,看到了地下的车辙,得意地说,“这厮肯定走不远,快搜!!!”结果吴复连人带车被找了出来。鞑子头目看到吴复很是健硕,心生诧异,就问吴复,你是怎么躲起来的?吴复回答,我拎着车就躲起来了。鞑子头目不信,说,你车上有这许多重物,怎么可能抱得动,定是吹牛,你演示给我们看,不然就杀你的头。吴复一听,吸了口气,在众目睽睽之下,再次将车与黄豆扛起,跳入路边的田中,如此反复,居然面不改色心不跳。吴复的这一手,让鞑子们肃然起敬,原来鞑子风俗最重勇士,如此吴复方能顺利脱险。
吴复回到家后,将这件事说给众人知道,大家都感叹不已。后来,这件事传遍四村八里,很多老百姓为了避免土匪杂兵的骚扰,都带着家人财物前来投奔吴复,以寻求庇护。
石磙子做凳子
吴复天生力大,在投奔朱元璋之前,一直在家务农。当时正值元朝末年,天下大乱,兵匪祸害十分严重,元朝朝廷又大肆摊派,各种苛捐杂税多不胜数,老百姓深受其害,苦不堪言。
这一天,吴复正在放牛,忽然跑过来一个邻居,邻居气喘吁吁地说,“不好了,鞑子的税官来了,正在你家收税呢,你赶快回去看看。“吴复一听大怒,把牛夹在腋下就往家里跑,在路过村口池塘的时候,还把牛蹄子涮了涮。
吴复到家时,鞑子的收税官正在耀武扬威,声称不交税就如何如何。吴复此时十分恼怒,但是又不好得罪这些顽吏,于是心生一计。吴复将牛放下,满脸堆笑,进得家中,又是拱手又是作揖,说道:“哎呀,几位大人远来辛苦,只是家里太穷,连找个给大人们坐的凳子都没有,几位大人稍待,我去借几个凳子来。”伸手不打笑脸人,鞑子税官一看吴复态度居然这么好,心心想又有竹杠可以敲了,就让吴复去借凳子了。
说时迟那时快,只见吴复走到门外的场地上,将场地上的两个石磙子一手提一个,轻松松地提了进家,放在鞑子面前,客气道:“真对不住各位老爷,穷乡僻壤的,连个凳子都找不到,还请老爷们将就一下。”
两个石磙子少说也有一千斤,鞑子们看到吴复脸不红心不跳居然跟没事人一样,吓得落荒而逃,连税也不要了。此后,吴复威吓鞑子的故事传遍四乡八
野,至今为人称道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9
04-24
04-24
03-09
04-24
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