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南故事】莒南县镇街介绍-朱芦镇 【莒南故事】莒南县镇街介绍-朱芦镇【莒南故事】莒南县镇街介绍-朱芦镇

【莒南故事】莒南县镇街介绍-朱芦镇

朱芦镇位于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东北部,下辖5个社区,26个行政村,3.9万人,镇域面积76平方公里。

一、历史沿革

朱芦镇原为莒南县第十一区,1957年10月,毛泽东主席作出光辉批示:“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1958年成立址坊公社,同年8月与坪上乡合并成立大山公社,1961年改为址坊区,1984年改为朱芦乡,1994年设镇至今。

二、行政区划

至2019年,下辖朱芦社区、址坊社区、横沟社区、茅墩社区和李家彩社区等5个社区,朱芦、石场、河西、赵家土山、孙家土山、址坊、刘家东山、辛庄、璇子、幸福山、横沟、大青峰峪、东青峰峪、前青峰峪、宋家村、王家岭、大茅墩、小茅墩、张家茅墩、崖上、李家彩、刘家彩、宋家彩、张家彩、石汪、厉家泉等26个行政村。

三、地理环境

(一)位置区位。位于东经119°8′,北纬35°16′。地处临沂市最东边,东、北两个方向与日照市岚山区接壤,距日照海滨38公里,距临沂市区65公里、距连云港75公里,距石臼港40公里,距岚山港20公里,距日照机场20公里。北疏港路穿境而过,青横路纵贯南北。兖石铁路、晋中南铁路通道瓦日铁路过境,鲁南高速铁路厉家寨站设立在址坊社区,该高速铁路将于2019年11月1日开通。

(三)气候特点。朱芦镇属暖温带季风区,半湿润过渡性气候,四季分明,夏季湿热,冬季干冷,气温、降水、蒸发风向等气象要素年内年际变化较大。年平均气温12.7℃,极端最高气温38.8℃,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19.2℃,年日照时数为2459小时。受地理位置、地形等因素影响,全镇降水从时间和空间及年际分布上都存在较大差别。降水的年内分配极不均匀,一般年份出现春旱夏涝秋冬干。

四、人口

截至2019年1月,朱芦镇户籍总人口39051人,其中男性19994人,女性19057人,汉族占比99.97%。

五、发展定位

近年来,朱芦镇依照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南生产、北生活、中商贸,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养新临港”的规划,贯彻临港经济开发区“北文南钢”布局,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围绕“宜居宜游”主题,打造“万亩丹参园”、“万亩茶园”种植观光体验,旅游产品、药材等园区产品加工展销,“旅游康养观光路线”开发等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旅游度假区。

目前,朱芦镇以“高铁梦幻小镇”打造为抓手,以彩沟无极鬼谷景区、国医养生度假区、旅游服务区、美丽乡村体验区、云蒙山道学养生区、生态湿地休闲区和厉家寨文化旅游区为基点,以“绣针河生态休闲景观区带”、“青横路文化大道”为配套,形成“一带一路七星一镇”发展格局,争创全市旅游强镇和省级旅游度假区“两张名片”。

六、经济发展

(一)第一产业。朱芦镇主要种植花生、地瓜、土豆,近年来发展油桃、火龙果、猕猴桃、大樱桃等水果和非洲菊等花卉。目前,一方面利用互联网做活线上销售,另一方面利用不同季节做好线下采摘游,助力朱芦镇全域旅游。

朱芦镇有种植茶叶的传统,现有茶园近万亩,北部山区村民几乎家家种植茶叶,并保留了手工炒制茶叶老工艺。茶早已融入了朱芦镇人民的生活,沁入了当地文化中。茶叶品牌有“杰青”、“向阳”、“沂州彩韵”等品牌。

目前,朱芦镇拥有万亩丹参园,丹参具有祛瘀止痛,清心除烦,养血安神等功效,具有比较高的药用和经济价值,当地人民习惯用丹参泡茶、治疗、养生,因此以丹参为代表的养生文化在朱芦焕发出新的光彩。朱芦镇利用规模种植效应和公司+合作社+基地的模式,探索出中草药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的发展道路。

(二)第二产业。主要以加工业为主。其中,山东金典坚果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水果制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的加工与销售,现有瓜籽类、葡萄干类、花生类、板栗类等17种产品,产品主要销往西欧、中东、东南亚、美洲、大洋洲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几年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增长,每年可创汇逾5000万美元,2017年总资产28263万元,资产负债率29%,主营业务收入38919万元,利润2860万元,其中南瓜籽产品和葡萄干产品出口量分别占中国出口量的6.7%和5%,出口量分别是省内第一和第二。此外,有玩具加工出口企业4家,主要做外贸出口。

(三)第三产业。主要是旅游、康养。其中,无极鬼谷旅游区规划总投资60亿元人民币,占地12.97平方公里,主要以自然生态环境为背景,集中展示体验鬼谷子及其弟子传道修炼文化。目前一期投资16亿元,主要完成鬼谷生态体验版块和无极文化度假酒店板块,完成游客互动体验项目及景点30余个。该景区于2018年9月营业,预计年可接待游客100万人次,实现年销售收入2亿元、利润8000万元,解决周边群众就业2000余人。目前,朱芦镇大力发展康养产业,与中残联合作打造康养基地。

七、历史文化遗迹

朱芦镇历史悠久、山河秀美,旅游资源独具禀赋。境内自然景观、生态资源、人文资源丰富。

(一)云蒙山、鬼谷子庙

朱芦镇东部有山,山上松柏苍翠,云雾缭绕,故名“云蒙山”。掩于松柏之间,有“鬼谷子庙”遗址,形貌完备,古墙尚存,房舍石阶,清晰可辨。相传鬼谷子曾在此隐居,修建工事。鬼谷子庙东十余米百丈崖下有石洞群,仙人洞幽深莫测,内藏玄机;滴水洞久旱不干,滴水成泉;龙王洞鬼斧神工,直通东海,令人叫绝。

(二)孙膑洞

《莒州志·古迹》载,孙膑洞位于莒南县城东北36公里,坐落在甲子山主峰迪鸡峰东南侧,长12米,宽6.1米,高2.2米,洞口朝东偏南。

孙膑洞傍崖而建,天然成洞,自然成居,洞内巨石参差,台坎天然,流水潺潺,潜入地下形成暗流,流入洞前“神泉”之内,泉水甘冽清凉。洞前平地一块,由东、南、西三面残存的石垣围成院落,院内有黑枣树、朱雀果、五豆、神茶树以及神泉、炼丹鼎和历代修复孙膑洞的石碑石刻。洞口正上方有千年怪柏,洞南数十米有“千头柏”和“咬人树”。孙膑洞对面小山包上有“九宫八卦阵”和“群仙坊”,小山包东侧悬棺和锥坟等古遗址无声地诉说着独特的人文风情。

孙膑洞旁的神泉一年四季泉水外溢,与坤石峪的七大名泉,神井、圣水泉、瑶池、鹿鹤泉、坤泉、天池、迪吉泉交融,汇成小溪,下达三里抵石汪,途经渡仙桥、翠竹庵、紫萝园、鹿鹤桥、绣针桥、桃花涧,哗然成瀑,泄入神牛潭。

(三)彩沟

孙膑洞西去5公里,有一幽深山涧,因晨曦折射水中呈五彩斑斓而得名“彩沟”,沟沟相生,一沟三景。两侧峭石陡立,幽谷深邃,峦壑隽秀。沟底山泉成溪,鱼虾相嬉,飞蝶和青草野花相伴,天然成趣。彩沟分布在占地约133万平方米的官山内,共9条沟,凤凰沟、小李子沟、半截沟、石屋子沟、前程子沟、后程子沟、挑梁沟、鳪鸽崖(又名桃花园)、伟沟子,9条沟统称彩沟,素有“北方九寨沟”之美誉。

彩沟弯曲盘旋,其中前程子沟与后程子沟纵深各有2000余米,泉水叮咚,奇石遍地,浓荫蔽日,身临其境如进仙界,快步走也要俩小时才能出沟。目前,该区域建有无极鬼谷旅游景区。

(四)甲子山

甲子山位于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朱芦镇北部和日照市岚山区黄墩镇东南部,海拔480米,有大小山头近百个,四望群山连绵起伏。其山势险峻,怪石林立,山顶两峰,耸立如角,故名角子山。因方言“角”与“甲”近音,后演化为甲子山。山势呈东西走向,地处临沂、日照两市交界处,主峰雉鸡峰巍峨险要,山中树木葱郁,山南部有“孙膑洞”、“彩沟”等景点均在甲子山。

三次甲子山战役。1942年8月3日,国民党百十一师师长常恩多在朱芦镇址坊村率部起义,之后,国民党顽固派原该师三三一旅孙焕彩,纠集所属余部,勾结土顽李延修部,以及国民党游击独立第七支队朱信斋部,趁机抢占甲子山区,妄图长期与抗日军民为敌。中共山东分局和山东军区领导驻滨海区八路军,分别于1942年8月、10月、12月三次发起甲子山反顽战战役,共毙伤、俘敌3580余人,收复了甲子山区战略要地。第一、二次战役由山东分局书记朱瑞和山纵二旅旅长孙继先、政委江华统一指挥,第三次战役由八路军一一五师政委兼山东军区司令员、政委罗荣桓亲自指挥。甲子山战役的胜利,打开了滨海地区革命斗争的新局面。

(五)英雄山

英雄山位于朱芦镇刘家东山村南部,与东面的云梦山遥相呼应,是在抗日战争中的战略要地。英雄山战役成为甲子山战役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战斗中牺牲的部分烈士安葬于此。为做好红色教育传承,今年我们计划对该公墓进行修复。

(六)天齐庙革命烈士陵园

天齐庙革命烈士陵园,位于朱芦镇龟山东麓。该陵园占地7.5亩,建有烈士公墓800冢,安葬1300多名抗日烈士,其余无尸体的抗日烈士均刻名于102块纪念碑上以扬中华民族正气。中共党员、百十一师师长常恩多主持修建了龟山抗日烈士陵园,他亲笔为陵园题写了“风范与天齐,英魂同地长”的挽联,并取挽联中“天齐”命名了该陵园。

八、著名人物

1.鬼谷子。鬼谷子名王诩、王禅,道号玄微子。战国显赫人物,华夏族,额前四颗肉痣,成鬼宿之象,创建鬼谷门派。他是著名谋略家、道家代表人物、兵法集大成者、纵横家的鼻祖,精通百家学问,因隐居云梦山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鬼谷子常入山修炼,深谙道法,神妙莫测。在朱芦镇刘家东山村云蒙山有鬼谷子庙等遗迹。

2.孙膑。孙膑(生卒年不详),其本名孙伯灵(山东孙氏族谱可查),是中国战国时期军事家,华夏族。出生于阿、鄄之间(今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北),是孙武的后代。他在这里著书立说,留有孙膑洞,孙膑洞内有孙膑及其侍从的塑像,旁有神牛塑像,洞前有一眼神泉,泉水清澈,长流不息,洞前不远处有一棵千年银杏树,据说为当年孙膑所植,洞对面有点将台等遗址。

3.刘兴元。刘兴元,原名刘维芳,1908年10月出生于朱芦镇刘家东山村。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转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是中共第九、第十、第十一届中央委员。

4.厉彦林。厉彦林,著名诗人。男,汉族,1959年5月出生,山东莒南人,中共党员。1976年参加工作。研究生毕业。现任山东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委老干部局局长。1983年12月开始发表作品。199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发表诗歌、散文千余首(篇)。出版诗集《裸露的灵魂》、《都市庄稼人》、《灼热乡情》。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