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地天通
这是中华思想文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大事件
世界各国的神话里似乎都有过一个相似的阶段,在这个时代,人和神生活在一起,神可以自由的上天下地,人也可以到神的面前交流沟通,没有思想沟通的障碍,是真正的天人合一的时代。
中华上古神话中,在黄帝统治的时代,就是如此。老百姓有什么需求和哀怨,可以通过黄帝所造的天梯——昆仑山,往来于天地之间,本是一片团结和谐的大好光景。
平衡的打破源自战争
当时炎帝是神农氏,姓姜,尝百草的人就是这位伟大的先祖,他和黄帝是亲兄弟,分管的地域有所不同,由于黄帝的领导才能出众,是总管天下的最高权力者。
炎帝有一个后裔,蚩尤,勇猛魁梧,是上古的战神,蚩尤夺取了炎帝的位置后,还不满于黄帝占着中部天帝的位置,带领众神、山精水怪以及黄帝的子民“苗民”与黄帝作对,战争殃及地上生民,使得人间强者凌弱,众者暴寡,酷刑泛滥,杀戮不止。但最终还是败在了炎黄联盟手下。
这次战争给黄帝的孙子兼继承者颛顼(zhuānxū)留下的印象太深。另一端,炎帝的后代里还有一个不安分的天神共工,在颛顼践帝位后,共工约集心怀不满的天神们,又一次共同反对颛顼。反叛的诸神推选共工为盟主,组建成一支军队。
帝颛顼闻变,一面点燃七十二座烽火台,召四方诸侯疾速支援;一面点齐护卫京畿的兵马,亲自挂帅,前去迎战。
几个来回过去,帝颛顼的部众越杀越多,共工的部众越杀越少,且被辗转杀到西北方的不周山下,身边仅剩13骑。不周山奇崛突兀,顶天立地,挡住了去路。此山其实是一根撑天的巨柱。共工在绝望中发出了愤怒的呐喊,朝不周山拼命撞去,不周山竟被他拦腰撞断,横塌下来。
这次战争后,颛顼总结出一个他认为的道理:只要人神还在一起,老百姓就免不了还会受到其他反叛者的蛊惑。
当然,不止是战争这件事,让颛顼下定决心的还有另一件事。
在轩辕黄帝晚年,九黎族(蚩尤一族)信奉巫教,崇尚鬼神而废弃人事,一切都靠占卜来决定,百姓家家都有人当巫史搞占卜,人们不再诚敬地祭祀上天,也不安心于农业生产。
颛顼为解决这问题,终于下定决心做一件大事:绝地天通!
一方面
颛顼以上率下,亲自净心诚敬地祭祀天地祖宗,为万民作出榜样。又任命南正重负责祭天,以和洽神灵。任命北正黎负责民政,以抚慰万民,劝导百姓遵循自然的规律从事农业生产,鼓励人们开垦田地。禁绝民间以占卜通人神的活动,使社会恢复正常秩序。
另一方面
颛顼让自己的另两个兄弟重、黎将大地和天空之间的距离不断加宽,彻底打破天梯的沟通桥梁,人从此丧失了往返神性空间的垂直通道。
绝地天通”在《尚书·吕刑》《国语·楚语》《山海经·大荒西经》均有明确记载,其如今的意义是
天地断绝之后,人要面对自己的命运,开始理性思考以及探索人间秩序,由此进入文化历程。
后世的儒家对这次历史事件十分推崇,这种新的天地相分,认为人神不扰的秩序是一种有序化、制度化的文化秩序重建,为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礼制提供了依据,
绝地天通之后,只有王者能解释神命!
当然这段历史也为法家提供了根基,为神仙家提供了神仙的体系,为远古先民的历史提供了思想治世的基础。
同济大学的一位著名教授认为中国史书上记载的绝地天通事件,版本原型来自西亚两河流域苏美尔文明,是《圣经·旧约》巴别通天塔事件的变种,真的是这样吗?下篇我们来看看西方的另一段故事“巴别塔事件”。
参考文献:
《国语·楚语下》:“及少皞之衰也,九黎乱德,民神杂糅,不可方物……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以复旧常,无相侵渎,是谓绝地天通。”
《尚书孔氏传》说:“帝命羲、和,世掌天、地、四时之官,使人、神不扰,各得其序,是谓‘绝地天通’。”
《书·吕刑》:“乃命重黎,绝地天通,罔有降格。”孔传:“重即羲,黎即和。尧命羲和世掌天地四时之官,使人神不扰,各得其序,是谓绝地天通。言天神无有降地,地祇不至於天,明不相干。”
无心斋思想者
ID:
Penseur-d-hiver
无心斋思想者
在碎片化阅读的时代里
营造深度思想交流环境
还原一个完整的文化人
意犹未尽?
扫描二维码关注更多
今日推荐阅读
《鲧之死》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可阅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9
04-24
04-24
03-09
04-24
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