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颉造字传说轶事系列与周边村名的渊源。 仓颉造字传说轶事系列与周边村名的渊源。仓颉造字传说轶事系列与周边村名的渊源。

仓颉造字传说轶事系列与周边村名的渊源。

仓颉出生与造字传说

在中国的远古黄帝时期,北洛河中下游,现在的陕西省白水县北塬一带,有一个阳武部落,也就是历史上所说的阳武国。阳武国国都所在地杨武村,出了一位历史上有名的圣人,这个人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造字圣贤—仓颉。他受鸟兽足迹的启迪,进而仰观奎星环曲走势,俯看龟背纹理、鸟兽爪痕、山川形貌和手掌指纹,根据事物形状创造了象形文字。仓颉造字成功之日,举国欢腾,感动上苍,谷子像雨一样哗哗地降下来,吓得鬼怪夜里啾啾地哭起来,即《淮南子》记载的“天雨粟,鬼夜啼”。后来历朝历代都称颂仓颉为仓圣。

仓颉出生后,其母发现仓颉生的与众不同,四眉四目,疑为是个怪物,恐为不吉祥,准备弃之不养,她趁丈夫出外不在家的时候,将仓颉抛弃在洛河东岸的一个沟渠之内。奇迹出现了,在仓颉被抛弃的沟渠天空之上,顿时祥云缭绕,一时间,一群群各种飞禽竞相飞来将仓颉的身体周围罩得严严实实,沟渠的前方出口处还有两只猛兽蹲守在那里,唯恐有什么伤到仓颉。这就是传说中所说的天意。仓颉的父亲回家后,不见孩子就追问妻子,妻子将详情告知,仓颉的父亲就去了沟渠把仓颉抱回来,仓颉长到七八岁时就显示出他天赋的聪明才智,仅举一例就可以说明:那时候一到夏秋季节,洛河就会有大水涨起,仓颉在每次洛河涨水来临之前就会预测到未来几个时刻涨水情况的涨水线。涨水线就在洛河的两岸边缘上,他通过仔细观察以后发现:每次涨水前,河里的水生动物就会趴上岸,之后就要发大水,所以每次观察到这些现象,仓颉就会奉劝当地在涨水线以下的住户迅速撤离,听话的人家就没有受到洪水的侵袭,减少了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没有听话的人就都被大水淹没了。通过这件事仓颉在群众中树立了威信,长大后就被当地的部族推举为阳武部落的首领。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轩辕黄帝统一天下部落以后,仓颉就在黄帝手下当官。黄帝分派他专门管理日常的记出进账,仓颉想出来了一个办法,先是结绳记事,很是奏效。后来黄帝见仓颉这样能干,就叫他管理更多的事情。年年祭祀的次数,回回狩猎的分配,部落人丁的增减,也统统都归仓颉管理。仓颉犯难了,凭着结绳记事已远远不能抵事了。怎么才能不出差错呢?

他在一次外出的时候看到一只飞鸟在土地上觅食时留下的爪印,就想到了能否用这些包括各种动植物的形象来创造不同的符号来表示事物,一试果然可以,这就是后来所说的鸟迹书。从此以后他就利用这些创造的符号记录事情,把什么都处理得事无巨细,井井有条。

黄帝知道后,大加赞赏,命令仓颉到各个部落去传授这种方法。渐渐地,这些符号的写法、读法,用法全都推广开来了,就这样形成了文字,也就是后来逐渐形成的汉字。

车家塬村名称的来历和仓颉造字石楼

车家塬村位于门公村的的东北部,

据说村子的历史很悠久,在车家塬村村北面的山沟里有一座用石头砌成的石楼,当地人称之为石楼子。据说这里不仅是字圣仓颉造字的地方,也是仓颉储藏文字的地方,同时也是黄帝时期部落会盟开会的地方。从石楼倒塌的现状看,高可入云,宏伟壮观,足可以看出建筑水平和仓颉的超人智慧。因为人们源于对仓颉造字精神的敬仰,每年都有人络绎不绝的前来这里拜谒造字石楼,登高眺望,思古怀今。他们恭敬地献上祭品,虔诚地敬献雅乐,庄严地焚香祭拜,诵读祭文。文人骚客竟相吟诗作赋。这里的石头也被奉为“圣石”,他们在请回来的圣石上面恭敬地刻上仓颉创造的鸟迹书来记念仓颉造字的丰功伟绩。

关于车家塬村的来历有这么一种说法,这可以追溯到中国的远古黄帝时期。黄帝命仓颉造字、奚仲作车。《吕氏春秋·君守篇》亦记载有:“奚仲作车,仓颉作书,后稷作稼,皋陶作刑,昆吾作陶,夏鲧作城,此六人者,所作当矣。”相传车家塬村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奚仲作车的地方。仓颉出生在白水县北塬乡的杨武村,车家塬村和杨武村隔洛河相望。奚仲出生在门公村,和车家塬村相距二三里,同属一个自然村。据门公村的奚姓家族人口口相传,他们奚姓人的祖先就是被称为车圣的奚仲。奚仲作车的地址就选在距离门公村二三里地的车家塬村。仓颉在车家塬村北的石楼沟造字,造好了字以后就用奚仲作好的车从这个村子拉往全国各地推广开来,供人们学习使用,车家塬村是奚仲作车的地方和用车辆运输鸟迹书字的始发地和源头地,所以顾名思义车家源村,车家塬村正好位于黄土高原(塬)的台塬地带,后人把“源”字改作了“塬”,就成了今天的车家塬村。

三圣山和仓颉望乡台

在仓颉造字石楼东南侧有一座山名曰三圣山,三圣山上有一座三圣庙,据说这座三圣庙是当地人为了纪念仓颉的丰功伟绩给他和他的父母亲建造的庙宇,我们这里的当地人出于对仓颉的敬仰把仓颉叫做“仓圣爷”另外两圣就是仓颉的母亲和父亲。据车家塬村上了年纪的老人讲,传说历朝历代这里的香火都很旺盛,庙宇建成后还进行了开光典礼,寺庙里面还住着好多和尚,每天念经作法,祈福国泰民安。不知从何年何月渐渐衰落了。文化大革命前,里边还有三圣的塑像,庙宇的墙壁上还有壁画存在。现在的遗址只剩下残垣断壁和坍塌的窑洞,诉说着曾经的历史。

仓颉造字石楼位于洛河的西岸,而仓颉出生地杨武村则位于洛河东岸,仓颉造字工作十分辛苦,很少回家,每当思念家乡亲人时就想回家看看,无奈中间有洛河相隔,回家十分不遍,但人人都有思乡之情啊!在三圣山下边的石坡上有一个平台,平台上宽下窄,面如弓背,背如弓弦平列,每当仓颉萌发思乡之情时,他就顺势登上这个平台远远眺望对面的家乡。“冉冉生山草何异,截而吹之动天地。望乡台上望乡时,不独落梅兼落泪”。后人就把这个仓颉登高眺望家乡的地方称做望乡台。在这个望乡台上,隔沟眺望至今还可以清晰的看到仓颉出生地-杨武村的土窑洞。

大头塬村

大头塬村位于仓颉造字石楼子西侧的塬上。仓颉造字是用石刀刻在石片上的,制作完成保存起来需要好几道工序,需要好多名石工,他们分为选石工、磨石工、刻字工,颜料工,晾晒工、储藏工、搬运工。据传说:仓颉造字首选的第一道工序为选石,选石工所选的石料皆为质地坚硬的石片。第二道工序为磨石,因为所选的石片是自然而生,有的粗糙,有的凹凸不平,必须要磨石工磨得光滑平整,方能刻出质量好的字来。第三道工序是刻字,刻字工人将仓颉造好的字,端端正正地刻镌在磨好的石片上。然后就进入了第四道工序:给刻好的字迹充填颜料上色,颜料工所选的颜色是用当地一种棕红色的石料制作成的,工人们将这些棕红色石料捣碎成细细的粉末过筛,然后加入朱砂用米汤水调和而成后涂抹在刻好的字迹内。最后两道工序就是储藏和搬运。储藏后自然阴干,再由搬运工用奚仲造好的车,从车家塬村分运到全国各地推广。管理这些庞大的工人群体需要一个很好的懂技术又敬业的人管理人员,仓颉委托属下在石楼周边的几个村子千挑万选寻找这样一个合适的人选,后来通过群众的推荐和考核,住在石楼子西面塬上村子里一个叫做大头的人很适合这个工作,所以工友们就推荐他做管理这些工人的大头目,由于他住在这个村子里又处在塬上,故把这个村子称作大头塬村。

孟家塬村

孟家塬村是仓颉造字时期的物资储藏保管

孟家塬村的历史也很久远,传说孟家塬村曾经是仓颉造字时期的物资储藏保管重地,孟家塬村位于仓颉造字石楼子隔沟一个塬上,从西武村向北五里地即到。孟家塬村三面环沟,易守难攻,是理想的储藏物资之地。所以仓颉就把此处选作物资储藏保管重地。仓颉造字时期所需的粮食等物资都在孟家塬村保管,此村易守难攻,是理想的储藏物资之地。

据渭南日报报道,白水孟家塬村发现一处新石器古人类遗址。2015年10月23日,白水县文管会接尧禾镇孟家塬村村民报告,该村平整土地时发现大量陶片,文管会立即赶赴现场。经业务人员勘查发现,该区域为一新石器古人类遗址。遗址位于孟家塬村北中低山区台地,呈多级坡状分布,南高北低,平面略呈半圆形,南北约350米,东西约150米。台地断崖可见厚约0.5—1米的文化层多处,暴露灰坑十余处,现场采集到大量夹砂灰、红陶片,饰以绳纹、划纹、附加堆纹等,可辩器形有罐、盆、钵、釜等。其特征分析,该遗址属龙山文化遗存,内涵较为丰富,为研究白水地域远古时代人类聚落和文化分布提供了新的证据。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