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钟馗”的起源大致有四种解释:远古巫术仪式、《周礼》中的驱魔法器、发音类似的古人、唐代终南山出身的进士。
良渚文化中的兽面人
说法1:“钟馗”源自于早期的巫傩祭祀仪式。学者王正书先生在其《钟馗考实——兼论原始社会玉琮神像性质》中指出:“钟馗其人及历代传其驱鬼辟邪的观念,实起源于上古巫术,他是由先代位居祝融之号的重黎衍生而来的。”他认为良渚文化反山、瑶山出土的玉琮上的兽形人面纹,乃是传说中的重黎的形象,亦即后来出现的钟馗的原型。
说法2:“钟馗”就是《周礼·考工记》“大圭长三尺,杼上终葵首,天子服之”里所说的终葵,著名学者明代的杨慎和清代的顾炎武、赵翼都这种说法的拥护者。“终葵”是一种利器——椎,“大圭”是古时天子的仪仗,上端形状像椎,故云“大圭终葵首”。“盖古人以椎逐鬼,若大傩之为耳”(《日知录》卷三十二《终葵》)。古人用以刺鬼的武器终葵(即利椎)那样,令所有的鬼魅望而生畏。大量文书也佐证了自秦汉以来古人以椎震慑群鬼。如秦简《日书·诘篇》云,人被哀鬼缠上,可“以棘椎、桃秉(柄)以敲其心,则不来”;西汉帛书《五十二病方》也记有用铁椎击鬼治病的法术。这种说法也为众多人信服。
说法3:“钟馗”就是曾经存在的名字发音类似的古人。一说是商朝时代的大巫仲傀,其名在《尚书》、《左传》、《荀子》中又作“仲虺”、“中归”、“中垒”。商人事鬼,凡政官都兼巫祝,仲傀为巫相而兼驱鬼之方相。“仲傀”因同“钟馗”而流传。另有一说则是北朝人尧暄,其人本名钟葵,字辟邪,“馗”乃“葵”字讹传,由于他表字“辟邪”,所以后人才附会出捉鬼的故事。胡应麟提出,钟馗捉鬼的传说“盖自六朝之前固已有之”,所以尧暄曾取名钟葵而字辟邪。南北朝时名叫钟馗的人很多,可能都取义于此。
说法4:“钟馗”乃是唐代终南山出身的进士。明代万历年间宫内新年供奉之剧《庆丰年五鬼闹钟馗》云:钟馗是终南山甘河镇人,平生直正,不信邪鬼。参加科举,文采飞扬。杨国忠收受贿赂,贬低钟馗文章。其他官员将考试情况报告皇帝,皇帝钦点钟馗为状元。不料此时钟馗已经在旅店一气而亡,官员们只好把御赐之物焚化祭奠。上帝怜悯,加封钟馗为“天下都领判官,捉绝魍魉鬼怪”。清代蒲松龄的剧本《钟妹庆寿》则说钟馗是因为相貌丑而落第,一怒之下头撞金阶而死。上帝怜悯,擢为九幽三曹都判官,掌管幽冥界。而关于这个“钟馗”最初的民间传说则是出自唐代卢肇所著的《唐逸史》,而后宋代沈括在《补笔谈》中也有提及。在影视作品和民间戏剧中,则基本都是采取的这一说法。
万应之神钟馗
民间传说:春节时钟馗是门神,端午时钟馗是斩五毒的天师,钟馗是中国传统诸神中唯一的万应之神,要福得福,要财得财,有求必应。但更多时候他以“驱魔真君”的身份出现,是中国传统的道教神祇之一,和伏魔大帝关圣帝君、荡魔天尊真武帝君、与驱魔真君钟馗帝君,合称为三伏魔帝君。
钟馗斩鬼最早见于记载的,是唐高宗麟德元年(公元664年)奉敕为皇太子于灵应观写的《太上洞渊神咒经》,而该经最初的十卷成书时间约在陈隋之际。敦煌写本标号为伯2444的《太上洞渊神咒经·斩鬼第七》关于钟馗是这样写的:“今何鬼来病主人,主人今危厄,太上遣力士、赤卒,杀鬼之众万亿,孔子执刀,武王缚之,钟馗打杀(刹)得,便付之辟邪。”而另一篇标号为伯2569中写道:“驱傩之法,自昔轩辕,钟馗白泽,统领居(仙)先。怪禽异兽,九尾通天。总向我皇境内,呈祥并在新年。”钟馗斩鬼除妖,以及仙人身份都有所提及。
《雪妖魔灵》:电影基本遵循了民间传说,参照了钟馗乃终南山出身进士这一设定。以钟馗落榜怒撞而死为开端,但并未采用“钟馗貌丑”这一设定。作为一部“钟馗”和“雪妖”的爱情贯穿全剧的电影,并不貌丑的钟馗让一人一妖之间的初相遇显得更浪漫且具有说服力。而即便是在民间传说中,因为有“钟妹出嫁”这个故事而不方便让钟馗天生丑陋,于是在岁月的变迁中钟馗的貌丑成为了死后受魔力侵蚀的变化,而仍在阳间的钟馗之妹则依然是一个美貌少女。而后钟馗在片中遭遇妖兽也符合文书记载,将史料中的寥寥数语具体化了。
民间传说:其形象大多为虎背熊腰,豹头虎面,龙额鱼眼,脸上大把虬髯,威武果敢。在古代文献中他的形象是穿着蓝袍,戴着破帽。描写为:“顶破帽,衣蓝袍、束角带”。也有不少文书描述其身穿“绿袍”,但应与“蓝袍说”平分秋色。
今人更熟悉红衣官服,头戴乌纱的钟馗,盖因为红衣出自民间戏剧中的钟馗形象,具有广大群众更喜爱的热烈色彩。这个更“平民”的钟馗往往一手仗剑,一手持扇,脚踏恶鬼。或有小鬼在旁为其提印、撑伞、背葫芦。身边常随一蝙蝠,代表为其侦查邪魔恶鬼,“蝠”也象征“福”,有赐福的意味。
在将变和未变之间的陈坤版钟馗
《雪妖魔灵》:从剧照中可以看到,电影中选取的钟馗造型仍以古代文献形象为灵感而舍弃了更加戏剧性的红衣官服形象。虽然是魔幻片,但剧情仍然是走的正剧路线,所以舍弃了以红衣钟馗搭配白衣雪妖这样十分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画面而以更加压抑内敛的深色服装出现。但钟馗招牌的络腮胡、斩妖剑以及扇子仍在,可谓标志性物件。而扇子更成为了全片中的重要道具,在人物造型塑造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钟馗所在的时代
钟馗的祭典日在除夕与端午节,每逢这些节日民间会悬挂钟馗画像,相传除夕日驱恶鬼,端午节逐瘟神。而自唐时就有新春之际皇帝赐给大臣钟馗画像驱邪保平安的习俗。唐玄宗大臣张说所撰《谢赐钟馗及历日表》一文记载了钟馗画融入新春年节民俗的情景。在岁终春临之际,宫中将钟馗的形象绘制成画幅,连同新日历各一轴,“奉宣圣旨”颁赐给朝廷官员,悬挂在家里,以为“屏祛群厉”,驱除邪祟之用。而著名诗人刘禹锡也撰写过二份同类性质的文书《为李中丞谢钟馗历日表》和《为杜相公谢钟馗历日表》,记载了德宗朝颁发和悬挂钟馗画驱邪的年俗。这份文书的作者标明写于(德宗)贞元二十一年,即公元805年。与张说的时代相比,时间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而这时奉宣圣旨向朝廷官员们颁赐钟馗画的风俗和钟馗驱鬼的观念,在民间不仅没有减弱,反而越加盛行起来。而且刘禹锡对朝廷颁至的钟馗像本身,作了比张说更多的描绘:“图写神威,驱除群厉”。
吴道子《地狱变相图》小鬼线描,依稀可揣测其钟馗图风采
史料有记载的第一幅关于钟馗的画像即出自于吴道子之手。北宋科学家沈括所撰的《梦溪笔谈·补笔谈》中就有一则异事:唐玄宗患疟疾,久治不愈。有一日白天梦见一个蓝衣大鬼捉拿一个跛足穿绛色短裤的小鬼,小鬼当时已窃得杨贵妃的紫香囊和玄宗的玉笛。大鬼捉拿小鬼并吞吃了事。玄宗问大鬼是何人,大鬼回答:“臣钟馗氏,即武举不捷之士也。誓与陛下除天下之妖孽。”玄宗梦醒,疾病立消。因而召见吴道子依玄宗之梦而画钟馗。画成,玄宗发现果和自己梦中之蓝衣大鬼一模一样,大悦。而后将钟馗画像拓印,赐予各王公大臣以辟邪驱魔,而后流传于民间。一直到宋朝,也仍然有皇帝于年节赏赐钟馗画像给大臣的记载,这也成为了后世一直沿袭的民俗。
龚开绘钟馗嫁妹,1304年,现藏于华盛顿特区,弗瑞尔艺廊
电影中钟馗之妹钟灵和杜平是欢喜冤家
民间传说:关于钟馗的轶事并不太多,主要集中在其嫁妹、奉旨捉鬼吃鬼、五鬼戏钟馗、钟馗醉酒这几个桥段。而要说最著名的,莫过于“钟馗嫁妹”。多个戏剧话本中都有关于钟馗嫁妹的记载:在钟馗自尽后,其同乡杜平将钟馗安葬。而后钟馗获封成神,感应到恶人要强娶其妹。钟馗为照顾妹妹,又感报杜平的恩德,于是决定把妹妹嫁给杜平。钟馗下凡,命鬼卒迎亲,将恶霸喝退,并促成二人婚事。这个故事融合了诸多古代人民喜闻乐见的元素,才子佳人、知恩图报、赶走恶霸等等,因而一向备受喜爱。而另一方面,这也是关于钟馗这个“驱魔真君”为数不多的人性化的片段。
齐白石《钟馗醉酒》别有意趣
而另一个有趣的故事“钟馗醉酒”也同样和其妹妹有关。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曾写过这样一个故事:钟馗生日,妹差一鬼挑担送礼,一头是酒,一头是一个鬼捆做一团,外附一封信云:“酒一坛,鬼一个,送与哥哥做点剁,哥哥若嫌礼物少,连挑担的是两个。”钟馗阅信毕,便命将两个鬼都送厨房,大快朵颐。明代赵南星的《笑赞》中也记载了这个故事,不过两个鬼记录为三个鬼。除了降妖伏魔捉鬼,这位真君也是少有的以鬼为食的神仙。当然也有人将“嫁妹”理解成“嫁魅”,曲折地展现百姓对鬼怪“礼送出门”的玩味心态和对钟馗的依赖,但那就是另外一个领域的事了。
《雪妖魔灵》:在电影中,钟馗的妹妹钟灵和她将来的夫君杜平都闪亮登场。这一对民俗传说的巧妙化用堪称上佳改编。小两口除了一路欢喜冤家嬉笑怒骂为主题沉重的电影增添了亮色和喜剧气氛之外,也为续作埋下了伏笔。妹妹既然都还没有嫁出去,钟馗的故事自然还没有说完。
“最后的浮世绘师”月冈芳年所绘“钟馗”
除了在大陆盛行之外,日本和台湾地区也同样信仰钟馗。因受唐玄宗故事影响,日本人认为钟馗善于疗治疱疮。而日本战国时代著名的将领斋藤朝信,也被人称为“越后之钟馗”。更有甚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研发了二式单座战斗机Ki-44,将之命名为“钟馗机”,取的就是钟馗驱尽天下群魔鬼怪之意。
而台湾地区的“跳钟馗”则是一个沿袭至今的民俗仪式。在每年的旧历七月十五日举行,融合了佛道两家的”中元节”和“盂兰盆会”的思想,普度天下。但“请神容易送神难”,既然是告慰亡魂的节日,自然需要在活动结束后送“鬼”回冥界。而人们会在这时候请专门的人“跳钟馗送孤”。
孤胆英雄,一路独行
民间传说:纵观钟馗的人鬼神生涯,延续的仍然是中国传统神灵的成神之路:即特殊的人在冤死之后获得昭雪,从而守护一方安宁的故事。冰夷溺水而死成为河伯;宓妃溺水成为洛神;伍子胥化为钱塘江潮神;屈原化为湘江水仙;介子推成为介山神等等。关于钟馗的故事大多是他如何巡查人间捉鬼吞鬼,惩恶扬善;又或者是他如何充当保护神维护帝王安宁。除了其妹和同乡杜平,钟馗身上的神性是多于人性的。他总是行走于暗夜之中,在厉鬼的惨叫中飘然而去。没有妻子,也没有儿女,只身一人持续着斩妖除魔的道路。甚至在成神之后他也没有恢复旧时的相貌,而这个丑陋的外形却意外的让民众安心让群鬼闻风散胆。
《雪妖魔灵》:从一个满怀冤屈的才子到懵懂的鬼再到亦魔亦仙的“驱魔真君”。陈坤版的钟馗其实和民间传说中的那个形象神似。在死去之后得到仙人教化,只有魄而无命行走于六道之外的钟馗开启了升级之路。训练一年从LV1升级到LV10走出新手保护,师父赐予了行走江湖的道具斩妖剑和魔扇。而面对强敌时开启的“变身暴走”模式可以在短时间内大幅度提高攻击力和速度,但却有“走火入魔”这一副作用。而后陈坤版钟馗经历了诸如九尾狐、魔界宝塔魔灵争夺战等一系列关卡,途中有女主“雪妖”李冰冰数度出现带出主线剧情,最后等级飙升装备觉醒升级的钟馗将面临最终BOSS的大决战……一个完美的游戏梗概火热出炉。至于主角钟馗的最后去向?那当然要等第二部来告诉你。(以上剧情描述均为作者杜撰)
昔日钟馗与雪妖才子佳人初相见
说是一个游戏当然是一个玩笑,但在这部电影里,即便是有着和“雪妖”跨越种族三界的爱情,钟馗的孤独也依然是贯彻始终的。从人到鬼到仙再到魔然后再为人,他的世界观和感情被遭遇的事情一次次的刷新和重铸。与其说这部电影是关于“钟馗”的虚构故事,不如说是对于这个“名字”的一种合理想象。但无论哪一种,我们都很清楚,钟馗自始至终都是孤独的。他从诞生那一天就在以战斗来维护安宁。他的神性中却又有着悲天悯人的情怀,他的慈悲中却又带着残酷。虽然是神却吞鬼,虽然吞鬼却驱魔。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少有的充满浪漫主义和强烈性格的人物,最终成就了人、神、鬼三位一体的意向。
不如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的《定风波》相当适合形容这个十分复杂的角色:“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本文转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9
04-24
04-24
03-09
04-24
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