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乡愁】胶州村庄纪略之——南坦村(居)(读了此文才知道老南坦名人辈出,人杰地灵,传说和逸闻趣事……) 【留住乡愁】胶州村庄纪略之——南坦村(居)(读了此文才知道老南坦名人辈出,人杰地灵,传说和逸闻趣事……)【留住乡愁】胶州村庄纪略之——南坦村(居)(读了此文才知道老南坦名人辈出,人杰地灵,传说和逸闻趣事……)

【留住乡愁】胶州村庄纪略之——南坦村(居)(读了此文才知道老南坦名人辈出,人杰地灵,传说和逸闻趣事……)

南坦村位于胶州市阜安街道办事处南部,距办事处驻地

公里,东邻水寨村,西邻胜利村(居),南靠扬州路,北靠徐州路。全村原有耕地面积

448

亩,随着城区规划建设,全村现已无耕地,是典型的城中村。

全村共

227

704

全村姓氏繁多,

人数较多的姓氏是刘、

王、张、

这几个姓氏的总人口占

60%

一姓一人的

。目前老姓氏有十几个,

分别是苗、

石、隋、匡、王。杨姓北宋时自浙江秀水迁至;车姓

200

多年前从车家孝源、田姓

1930

年代从赵家庄、陈姓

1930

年代从胶西大行村分别迁入;任姓

100

多年前从高密两任村、

刘姓于民国前从马王庙分别迁入该村。

1963

年南坦立村时,

全村有

118

324

人,姓氏

余个,人们习惯将当时的村民称为

老南坦

改革开放以后,为促进村办企业的快速发展,该村将懂技术、善管理作为来此安家落户的条件之一,不少原来在村办企业工作的专业人才将户口迁入南坦村,仅

1992

1993

年就迁入

165

人,再加上婚姻等因素,南坦村姓氏急剧增加,分散居住在南坦新村、

南坦小区、袁家巷小区、双坦小区、毛毡小区、

徐州路小区、

寨花园、福华园、千禧苑等居民小区和南坦园、杨家庙、太平地等街道。南坦村因神祇坛而得名,历史悠久,是胶州市最古老的村落之一。据乾隆《胶州志》载:

神祇坛在城南半里,人呼为南坛。

其具体位置在今袁家巷与栏杆井之间,即今南坦小区与毛毡小区内。坛四边有台阶,周围有墙,民国后废圮。神祇坛是历史上南坦的地域标志,也是该地庙宇、街道布局建设的中心。建国前,南坛已相当破败,

四周杂草丛生。

建国后,

不断有人从坛上取土,

1960

年代初被铲平,坛顶上的石碑也不知去向。而且南坛的

字逐渐衍化为

,临坛街道被命名为

南坦街

,坛南的菜园被称为

南坛园

,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南坦按

1996

年新区划只包括老南坦村、南坦街、五步桥街、太平地街、杨家庙街的一部分和

1980

年代新建的一条清泉街,但传统上的老南坦范围要大得多,而且这些地方的村民现在仍归南坦管辖,为南坦街、太平地街、杨家庙街、大十字口街、小井街、崔家街、栏干井街、分水岭街、小河子崖街等。南坦清代属胶州胶城正南隅;清宣统三年(

1911

)改属中央区正南隅;民国元年(

1912

)属胶县中央区正南隅;建国后属胶县城区南坦镇;

1950

年南坦地域被命名南坦镇;

1956

年南坦与水寨、

胜利联合成立胜利初级社;

1957

年升级为高级社;

1958

年改为城关人民公社胜利大队;

1963

年从胜利农业生产大队划分出来的

生产小队组成新的农业生产大队,

被命名为南坦大队;

1982

月属城关镇;

1984

,撤销大队,恢复行政村,村民直选产生第一届村民委员会;

1987

年属胶州市阜安街道办事处,

1996

年组建南坦居民委员会,实行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合署办公至今。

南坦村历史悠久,据老人讲,这里庙宇很多,香火极盛,比较著名的有:洪福寺。

始建年代不详,

元至正六年(

1346

重修。

位于神祇坛正北,

,也称

,是胶州最古老庙宇之一。该庙有前、后两座大殿,前殿院中有棵大白果树,周长

7—8

米。民国时期该庙大殿内曾办过私塾,后逐渐废圮。庙址在今南坦小区

号楼、

号楼、

号楼位置。

洪福寺偏西南还有一处鲁班庙,始建年代不详,应为洪福寺立庙之后,供鲁班神位。

杨家庙。位于杨家庙街东北端,又称

碧霞宫

,是胶州名刹之一。该庙原为明代知府杨可久所建家庙,

后扩建为碧霞宫。

院门前两旁置有一对铁铸狮子,

煞是威风。庙宇占地约

2000

平方米,有房屋

间,分前后两排,每排为

间,院内南北有隔墙,中间为一圆孔门相通。庙殿正中及两侧雕塑神像众多,栩栩如生。院内有白果、松柏等树木,庙前及左右有空闲场地两公顷多。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四月初八、

十五、九月初九有庙会,一时远近商贩云集,

络绎不绝,摊点辐辏,

善男信女竞相进庙上香,

虔诚顶礼膜拜。

该庙日伪时期尚存,

由法名为方舟的老僧住持,方舟善丹青,其徒弟名延令,不守清规,有秽行。该庙解放战争时期废。

观音堂。位于袁家巷北头,又称

双龙口

。观音大士面向北方,故称

,是胶城名匠杜成抓塑。观音堂匾额据说是大书法家董其昌手笔。在观音堂东北处有几条老街巷,

当时是世家大族比较集中的地方,

北为法家街,

西为袁家巷,东是水寨街中段,南是南观街。

南观街。

是胶城古老街道之一。

相传此地地形如罐,

又在观音堂之南,

字不雅,后演化为

。实际是因这里原有一座太微观而得名。在以上

条街各自的衔接处,均建有一座小关帝庙,据说是为保风水,镇街而建。南坦村周氏家族是胶城名门望族,文化名人多,在胶州影响较大,当时分布居住在胶城比较有名的几条街上,其中小井街上有:

周渭,清康熙年间武进士,授大定营游击。周渭性格刚烈,作战勇猛,遭上司

及同僚嫉恨,

被诬通匪。

在公堂之上,

慷慨陈词,

无奈众口烁金,

周渭为证自己清白,当众掌击额头而死。

周俊声(

1809—1880

字景文。

由增贡援例授诸城训导,

历任范县、

济阳教谕。性慷慨,有识略,通晓战法,擅长拳术,于济阳防捻主持守城有功,山东巡抚丁宝

桢上报清廷褒奖其功,加同知衔,赏戴花翎,以知县归部选用。又受知州李翼清委

治云、

墨二河,

颇著功效。

著有《练兵记实摘要》

《济阳守城记》

《从戎日记》

周钟麟(

1887—1936

),字砎石。法政专门学校毕业,作过一任候补县知事。他无意仕途,

潜心金石之学,

并收藏文物进行系统整理、

考证,

先后编成《泉谱》《古琴阁印存》《百镜轩藏镜图谱》等拓本,并著有《搜枯随志》等书行世。

分水岭街西侧周家捎门里有:周道恺,字崇斋,清嘉庆举人,选恩县训导,有名孝子。

周天度,

字季旋,

号运亭,

周道恺之子,

清嘉庆举人,

任茌平县教谕。

工书法,

尤善隶书。

周相焯,周天度之子,字荣甫,号九梧,清道光年间进士。历任知县,以守蒲城功升知州,

同治五年(

1866

擢署凤翔知府,

赏戴花翎。

著有《蒲城守城记》《题

画诗》行世。南坦村其他名人还有南坛街的冷枚、张兆惠、张继祖等。

冷枚(

1669—1743

),字吉臣,号东溟,晚号金门画史,分水岭街人(先世居黄埠岭),著名宫廷画家,焦秉贞弟子。善画人物、界画,尤精仕女。所画人物工丽妍雅,

笔墨洁净,色彩韶秀,

其画法兼工带写,

点缀屋宇器皿,笔极精细,

生动有致。

张兆惠,字慈民,清晚期杨家庙人,性慷慨好义,工画,善花卉翎毛,用笔无不精妙,取法高凤翰,其绘画成就收《续画徵录》

。工诗,其诗学杜甫、苏东坡,著有《客邸闲吟诗草》、《朱子治家格言诗》传世。

张继祖,张兆惠嗣孙,字述堂,工书法,善画山水,隶书取法邓石如,山水取法王蓬心,名重一时,著有《连山类语》、《诗易各解》等书。

刘云蒸,

南坦街人,

少时丧父,

事母至孝,

名扬四方,

是民国时期胶州闻名的孝子。

傅炳琳,字少坡,鸭绿湾崖人,民国时胶城风云人物。

1928

年加入国民党,任县党部干事,

1935

年主持县党部全面工作,并兼任《胶州日报》社社长。

刘风扬(

1906—1933

),袁家巷人,革命烈士。

1928

年他配合青岛党组织派到胶县的郑登、田晓光两人做互济会的组建工作,是胶县互济会创始人之一。

1929

年参加师范讲习所学习,是讲习所地下党组织的负责人之一,并经常以行医为掩护进行革命宣传活动,先后在胶城内外发展互济会员

多人,

1931

日,因叛徒出卖被逮捕,在济南狱中壮烈牺牲。

该村民间传说和逸闻趣事较多,现选编三则:

一是关于兴建洪福寺的民间传说。传说建寺时,有人到南方购木料,运输途中遇大浪将船打翻,购料人着急万分,正无计可施,突现一老僧,教他念咒作法,说只要按他的说法去做,所毁木料就能从庙后井中涌出,实际是早前从南方购进木料后浸在井中待用的。后来好事者看见有人从井中捞出木料,就有了此井通海的传说。又传说该庙在建设中得到木匠鼻祖鲁班暗中相助,

殿堂造型奇特,

构思新颖,

而且该庙与云溪河边的慈云寺有暗道相通。

二是兴建鲁班庙的传说。

据传洪福寺建造期间,

寺庙住持派专人赴南方采购木料,

不想木排被大水冲散,

购料人筹措无着,

仓惶几欲自杀,

幸得一道人相助,

亲授秘诀,嘱其每日于凌晨子时默诵,

木料即能从殿后古井涌出,

时不能有外人介入。采购人半信半疑,

回井试之,果然。每日建殿木材,

正好供应,工匠无不称异。

就在大殿即将合梁建成之时,一好事人妄自潜入古井,于是最关键的一根梁木便从井

口倏而跌回。

从此诵咒无功,

枯井不涌,

望眼欲穿,

两手成空。

现有的木料非短即弯,均不能用,这项万人瞩目的大工程眼巴巴地在关键时刻功亏一篑,寺庙的住持和施工匠人心急如焚,

正万般无奈之际,

走来一位老人,

指点他们在木梁接隼处各刻置一龙头,并亲自示范,转眼雕成,

龙口张开,刚好承接木料,

使主梁合龙,

洪福寺大殿顺利落成。

当人们正要感谢老者的时候,

这位老者却不见了,

人们才悟到原来这是大名鼎鼎的鲁班。

人们崇拜他的智慧,

感激他的恩德,

便在洪福寺西侧专为他建立了鲁班庙,立神像常年供奉,四时享祭,香火不绝。

胡打壶

成仙的轶闻趣事。

胡打壶

胡仙人

清中期人,

真实名字不详,

因其祖业以做锡壶、焊铁壶闻名,故人称

胡打壶

。相传,他曾遇神人传授,专习静修之术,与神人同宿洪福寺下。后

胡打壶

自结瓜庐于庭院,

终日趺坐。元旦,

庐内突然火光透出,

胡打壶

已坐化。不几天,其邻人远行归里,说是半路曾遇

胡打壶

,胡脱鞋让其捎给家人,

大家闻说此事,

才悟到

胡打壶

实乃仙去。

建国前,

胶城西南隅有砖塔,传说即胡仙人葬所。

(主要参考书目:

《胶州市志》、

《山东省胶县地名志》、

《胶州百家姓》、《胶州史话》、《胶州文史资料》)编辑长风

友情提示:

胶州历史悠久,商贸繁荣,文化发达,人杰地灵。4500多年的文明史让这座古老的城市蕴藏着丰厚的历史文化沉淀。然而,随着胶州经济和社会各项事务的飞速发展,城乡面貌日新月异,部分村庄在消失,一些老街巷在消失,原来看得见的历史印记在消失。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知情老人或年事已高或陆续离世,存在着人去时空的现象,如果不加快挖掘抢救这些宝贵历史文化,将面临失传的危险。即日起,

“胶州早知道”

微信公众号将陆续推送胶州多个村(含村改居)村庄纪略,保存村庄史实,留住乡愁。

胶州早知道

胶州人文历史传播平台

关注胶州早知道知道你不知道的胶州事

长按二维码

一键关注

在这里了解更多胶州

平台文章为原创,如需转载请标明出处!

………………………………………………………………………………

觉得内容不错,记得转发点赞啊!欢迎订阅!关注!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