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腺肌症的诊断与介入治疗 子宫腺肌症的诊断与介入治疗子宫腺肌症的诊断与介入治疗

子宫腺肌症的诊断与介入治疗

子宫腺肌症(AM)是一个令患者痛苦不堪、令医生头疼不已的疾病。老百姓也称之为子宫内膜异位症。该病在育龄妇女中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成为一种“现代病”。

宫腔表面绒毛状内膜,不安分守己进入肌层,随月经呈周期性增长剥落、出血,就形成了子宫腺肌症。如果异位内膜生长在卵巢上,就会形成巧克力囊肿。比较少见的还会跑到肺部生长,每月来月经时会咯血;异位到膀胱内,经期会出现血尿。

子宫腺肌症并不是肿瘤,却被人称为“不死的癌症”,原因是什么呢?

我们来看看它的临床表现:

1.痛经是主要症状,进行性加重的痛经可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2.子宫体积明显增大。

3.月经改变,经量增多,经期延长。

4.影响生育,导致不孕。

子宫腺肌症的诊断

子宫腺肌症是一个“年轻”疾病,因为它是近20年刚被“认识”的一种疾病。此外,患者往往是育龄期女性。

我们还不清楚子宫腺肌症的真正致病机制。多数学者认为,子宫腺肌症与遗传、子宫损伤、高雌激素、病毒感染有关,子宫壁创伤和慢性子宫内膜炎可能是致病的主要原因。也有学者从年轻未婚女性罹患子宫腺肌症推断其与子宫多能干细胞化生有关。

那么,该如何诊断呢?超声检查结果提示:子宫均匀性增大,回声不均,不均质高回声。磁共振检查结果显示:子宫肌层明显增厚,内部广泛亮点状信号为植入肌层的异位子宫内膜。磁共振检查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病变位置、范围,更精确地评价治疗效果。此外,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血清CA125(肿瘤标志物)水平常常升高,在监测评价治疗疗效方面,有一定价值。

子宫腺肌症的治疗方式有药物、手术、介入等,可采用多元化联合治疗(多措并举)或续贯治疗——预防复发等。国内有些学者提出了微无创,强调健康保护、器官保护、功能保护、生育保护的“4个保护”。也就是说,更强调个人意愿、生育要求、器官保留等人性化治疗模式。

接下来,我们重点说明介入治疗对于子宫腺肌症的优势。

子宫动脉栓塞术

子宫动脉栓塞术目前是保留子宫的有效治疗手段,对于子宫腺肌症引起的严重痛经和月经过多有效率在90%以上,远期复发率约为10%。

子宫动脉栓塞术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1毫米~2毫米细导管进入子宫的供血动脉,注射光滑微球,栓塞病灶处的动脉血管网,使病灶组织缺血、缺氧而坏死脱落。坏死的组织可通过静脉血管网的吸收而排出体外。

介入治疗适应人群

1.各年龄段妇女,对手术顾虑多或有生育要求者。

2.有盆腔手术史、盆腔粘连导致手术困难者。

3.患心肺疾病、糖尿病等不适宜手术治疗者。

4.痛经、月经过多等临床症状重,影响健康者。

5.药物治疗无效或副反应大,暂不接受手术者。

6.合并子宫肌瘤者。

介入治疗优势

1.非激素治疗:对女性内分泌、月经周期产生的影响极小。

2.保留子宫:可以在不损伤子宫正常组织和器官的情况下进行治疗。

3.创伤微小:不需要全身麻醉开刀,通过特制微导管、导丝,可微创完成治疗。

4.疗效确切:无严重副作用,症状缓解改善有效率高。

5.提高生活质量:避免切除子宫带来的创伤和心理阴影。

介入治疗的效果如何

经过国内外20余年的临床观察,介入治疗已经是一个成熟的技术。术后1个月~3个月,有效率达85%~90%,痛经症状基本或完全消失,月经恢复正常;3个月~6个月,子宫明显缩小、变软,压迫贫血等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

2007年,有文献通过对介入术后的患者长期随访得出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是一种治疗具有症状性子宫腺肌症可接受的有效方法,具有很好的长期成功率,可以被推荐为症状性子宫腺肌症的主要治疗方法。

国内外临床实践研究表明,介入治疗子宫腺肌症,长期疗效显著,安全性好,患者接受程度高。

介入治疗后患者能否怀孕

介入治疗可保全生育功能。治疗后,子宫缩小变软,可增加妊娠概率。患者术后6个月内应严格避孕,减少流产的可能性;6个月后,可酌情根据子宫恢复情况、卵巢内分泌功能恢复状况等进行备孕。国内外研究与调查结果显示,患者术后1年~3年内受孕率更高且更为安全。

(作者供职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统筹:梁如意

责编:朱晓娟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