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由心起,病由心去!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转发就是传递爱!
十人九胃,十有八九脾胃都有点问题。而脾胃一虚,气血就虚,气血不足,各种毛病都跟着来了。
不过,“脾虚”是一个非常笼统的说法,可能坐在你对面二个人都是脾虚,但症状却相差十万八千里。
今天就帮大家弄清楚你的脾虚到底属于哪一种,从今以后对症治疗脾虚。
先来复习一下脾虚通用配置
(标配)
脾虚标配
→不能及时吸取食物营养传输给全身→腹胀,没胃口,大便不成形,气血不足;
→不能正常代谢水湿(食物中的水分)→整个人油腻腻,四肢无力或浮肿;
→脾气不能正常升清→头晕目眩,内脏下催;
→不能将血液控制在血脉中→便血,尿血,例假出血不止或淋漓不尽。
1、脾虚的初级阶段——脾气虚
脾气虚就是指脾气不足,正常情况下脾气的特性主升,只有脾气该升的升,才能把营养物质水谷精微送到心,肺,头面部,然后心肺再将水谷精微生化为气血,用来濡养全身。
脾气虚了会怎么样呢?
输送水谷精微的效率低了,本来可以输送的“物资”输送不完,继续在胃和小肠屯着。。。
时间久了,你自然会
感觉腹胀,胃口差。
很多人会问,为什么脾虚了,大便就不成形了?因为一旦脾吸收传输食物营养的功能下降,那么很多食物还没来得及消化吸收完成,就变身软趴趴的便便了。。
脾气的特性是主升清,脾气足时候水谷精微可以顺利濡养到面部,脾虚后脾气升清无力,人就会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色萎黄。
2、脾阳虚证:
当脾气虚遇见阳虚
脾气虚
进一步发展就会出现
脾阳虚
。在中医里,阳通常代表阳气,
起到温煦、推动、蒸腾、气化作用,
阳虚了人就会感到寒冷。
症状上会出现:脾虚标配的
腹胀胃口不好,加上
腹部容易出现冷痛感
,当轻轻地按按腹部,或贴上暖宝宝时,会感觉很舒服,中医称为
喜温喜按
,喜欢吃温热的食物,然后
四肢怕冷,口淡不渴,或肢体浮肿,或小便短少,白带清稀量多,舌淡胖有齿痕,苔白滑或白腻,脉迟无力。
3、脾阴虚
有阳虚就有阴虚,阴和阳的关系就好比用锅煮水,阳就是火发出的温度,而阴就是锅里的水,
阴虚就是阴液少了,阴少了阳相对就会过剩,体内就会有热,表现为手足心热,口干舌燥,或大便秘结。
很多孩子,人瘦瘦的,不肯吃饭
(腹胀)
,嘴唇红红的
(脾开窍于口)
,舌红少津少苔,经常便秘
(阴液不足肠道干燥)
,大部分都是脾阴虚。
4、脾气下陷
脾气下陷就是脾气太虚了,虚到都不能固摄了。脾气该升不升反而下陷了,这时就不仅仅是腹胀了,还会出现
腹部坠胀
、久泻不止、脱肛、女性子宫脱垂等症。
原本要升清到心,肺,头面的精微物质反而下注到膀胱,这时候的小便会混浊得像淘米水,人更是会少气懒言,四肢乏力。
5、脾不统血证
如果脾气亏虚到不能统摄血液,就会出现
脾不统血
的症状,除了脾虚的标配以外,最主要的症状还表现为鼻子、牙齿、尿血、便血、女性月经过多、或淋漓不尽等血不循经的症状。
这时的辩证的要点主要以出血的表现+脾气虚并见,舌淡苔白。本来就脾虚后气血不足了,加上有出血的症状,这时候人往往会出现血虚的症状,
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
6、脾虚湿滞
脾气虚的时间长了,就会导致脾运化水湿的功能下降,这种水湿的停滞,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妨碍脾的运化功能。于是,就表现出了种种脾虚和内湿的症状。
主症特点: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四肢困重,脘腹不舒,吃饭不香,
厌食油腻
,大便不成形,苔薄腻或舌质淡胖,脉濡缓
这时候光补气健脾没用了,一定要用力在化湿,
湿化痰。
此为脾虚的6种症状。
如何健脾
饮食健脾
脾最忌讳的是“胀和冷”,喜甜;我们吃饭时绝不要海吃海喝,这么好的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学艾灸,更不能喝冰镇啤酒。喜甜,并不是大甜特甜的巧克力,适可而止,甜过了,反过来又伤脾。
平时多喝山药薏米粥、吃红枣等食疗方法很好。粳米、锅巴、番薯等其它五谷杂粮都是养脾的好东西。
运动健脾
"4"字腿是上班族保养脾经的简便大法
"久坐伤肉",对于办公族而言,整天不运动对脾的伤害是很大的。但是由于忙着上班,年轻人很少有锻炼的机会。
其实,锻炼无处不在。上班时可利用工作间隙,将腿盘成"4"字形,然后沿着脾经的循行路线一路敲打下来,照样可以起到健脾的效果。
坐姿:
将一只脚的脚踝压在另一条大腿上,也就是架腿法,采用这种坐法正好可以将脾经暴露出来,从而便于按摩。
敲打:
拍打时要握空拳,用力适中,对于大腿部位的脾经拍打时可稍用力。两只腿都要敲,每侧以敲打10分钟为好,敲打的时间自然是上午9:00~11:00之间,气血流注脾经之时。敲打的次数视自己的时间多少而定。
注意事项:
①顺经补逆经泄,力度大时间短为泄,力度小时间长为补;身体瘦弱,大病初愈,建议采取补法;强壮体胖之人,可以采取泄法。
当采取经络疗法的时候,有时需要从起点到止点,这样就会有比较好的通经络效果,顺经的话从足大趾起,起于“足大趾端”的“隐白穴”,止于“大包穴”;
③也可以采取寻找经络上最敏感的穴位,重点按摩(
隐白、公孙、商丘、三阴交、地机、阴陵泉、血海、冲门、大横、大包等。
④在拍打过程中,如果发现有硬结或者疼痛点,就多敲多按,直到无结无痛。
艾灸健脾
脾虚要艾灸的穴位有:中脘,神阙,足三里,三阴交,脾俞,太白。
1.中脘
《经穴选解》中说:“中脘穴在胃之中,当胃小弯处”。所以它基本可以用治一切脾胃病症。不光如此,它还是腑会,所以对六腑的疾病都有一定的疗效。取穴时取仰卧位,按压多有酸胀感。
艾灸中脘和胃健脾,降逆利水。慢慢地食欲都会变好很多哦~
2.神阙
神阙,就是肚脐。又名脐中,是任脉上的要穴。神,指先天或父母,阙,指牌坊,连起来就是先天的印记。
3.足三里
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当胫骨前肌上。取穴时,由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是人体的保健要穴。
4.三阴交
健脾补血、活血化瘀。
5.脾俞穴
利湿升清、健脾和胃、益气壮阳。
6.太白穴
属脾经上的原穴,也是补脾大穴。
在心肝脾肺肾这五脏中,脾号称“后天之本”,脾胃之气受伤,各种疾病也就由此而生。
难怪自古以来,中医有“四季脾旺不受邪”说法。如果一年四季,都能够保持脾脏健康,那么就可避免所有的外邪,可以很好地保持健康与美丽!
气血为人之根本!欲补气血,当先补脾
补脾,是一切疾病治疗的关键
深度沟通与业务洽谈扫下方微信二维码!
⊙注:本公众号为中医健康知识交流共享平台,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参考,如涉及用药疗方,请在执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文中
穴位图片来源于灸大夫。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8
03-08
03-08
04-02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