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亲授:防寒保暖五部位六要穴,胜过吃任何补药 国医大师亲授:防寒保暖五部位六要穴,胜过吃任何补药国医大师亲授:防寒保暖五部位六要穴,胜过吃任何补药

国医大师亲授:防寒保暖五部位六要穴,胜过吃任何补药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

昨日“四九”,北京大风影响,最高气温仅有4℃,暖和的深圳也只有15℃,全国大面积降温,但愿这篇文章能给寒冬的您带来些许参考。

冬天不受寒,春天少生感冒。即是"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出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和《素问·生气通天论》。

身体各部位保暖的重要性

从远古开始,寒冷与饥饿是人类每日面临的问题,对于华夏祖先智慧的探索,留下了《黄帝内经》等典籍,已经超越了口口相传。2600多年前成书的《黄帝内经》有系统的总结。接下来笔者就这些经验智慧,再次以简单、白话的方式呈现给大家。

防寒保暖是每个人本能的保护反应,本无需多言,可是临床二十多年来,看到了大量的病例都是冷着了、冻着了、受寒凉了,导致经络阻滞、气滞血瘀,机体运行受阻,导致代谢,分泌,循环障碍,形成所谓的多重疾病,实在是不忍心看到太多人受到病苦的折磨,只因为缺乏最基本的常识,悲夫,叹之!

呢绒等质地厚的冬帽比较保暖。如果不想戴帽子,那就选择一块时尚头巾。

保暖部位:头部

气温降低时,那些距心脏稍远又暴露在外,如耳朵、鼻尖、手、脚等部位是极易被冻伤的。《黄帝内经》中说到“头是诸阳之会”,因为十二经脉中,有六条阳经和六条阴经,手三阳从手沿手臂背面经肩到头部,与足三阳会合,足三阳再从头经背部沿大腿外侧到足。所以头部是手三阳和足三阳的会合处,即“头为诸阳之会”。体内阳气最容易从头部散失掉。

这种现象在西医看来是由于头部皮肤薄,血管及毛发毛孔既多且粗,所以体内热量从头部大量往外蒸发。而阳气散掉了,热量蒸发了,头部自然畏寒怕风,随着年龄的增大,会越来越怕风。头部一旦受风着凉,容易引发感冒、头痛、牙痛,甚至诱发脑血管疾病。

要穴一:百会穴头顶重要的穴位

百会穴出《针灸甲乙经》,

别名“三阳五会”,属督脉,后发际正中上7寸,当两耳尖直上,头顶正中,位于帽状腱膜中

;有左右颞浅动、静脉吻合网;布有枕大神经及额神经分支。

头顶又为泥丸宫,百神之所居,

据《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对泥丸的认识又进一步:“八冥之内,细微之中,玉精流液,下镇人身。泥丸绛宫,中理五气,混合百神,十转回灵。”

《黄帝内经·灵枢·海论》所说“脑为髓之海”相通,而这“玉精”与脊髓相通,对人的整个身体十分重要,所以说“下镇人身”。“泥丸”和“绛宫”(心)一起,起到“混合百神,十转回灵”的作用。又云:“洞房黄老,青华帝君,左右玉妃,太一尊神;司命在心,桃康运精;脑膜赤文,混黄元真。无无日玄,赤文命神。”

现代医学也发现,静止状态不戴帽的人,在环境气温为15℃时,从头部散失的热量占人体总热量的30%,4℃时散失总热量占60%。此外,天气寒冷令血管收缩,人们就会出现头痛头晕的症状,对于脑血管病人来说,很容易诱发脑血管病。由此可见,头部保暖非常重要。

头部防寒小妙招

出门时,一定要带好帽子、口罩,不要让头部处于寒冷的环境。

冬天出生的人、年老体衰者、阳气弱的人最好常戴帽子,

可选择毛线、呢绒等质地厚的冬帽比较保暖。如果不想戴帽子,那就选择一块时尚头巾。

保暖部位:颈部

颈部上连脑袋下接躯干,受凉后会引起局部血管收缩,可诱发眩晕、大脑供血不足等不适。

“风从项后入”,脖子后面最容易受风,原因在于颈后有三个重要穴位:

风府、风池和风门,成为风邪侵入的漏洞

有句话说“神仙也怕枕后风”,“枕后风”即指“颈后风”,这贼风从脑后偷袭侵入人体,轻则伤风感冒,重则中风瘫痪。

要穴二:大椎穴,阴阳之气所交接之要穴。

大椎穴位于肩颈部位,夏季上班族们天天呆在空调房里吹空调,这个时候就要注意冷气入侵大椎穴,当大椎穴受到湿寒之气的时候,会有肩颈疼痛的症状,严重的还会引起肩周炎等颈椎疾病。

所以说:吹空调的时候不要让肩颈部位对着出风口,若是无法避开,可以穿个小外套来御寒;上班族可利用休息时间做一下肩颈运动,带动这个部位的气血运行。

颈部防寒小妙招

选用时尚颈套,或竖起衣领,用围巾或丝巾围住脖子,护住脖子的要穴。

特别是患有高血压病、心脏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及颈椎病等的人群,

最应该戴围脖,特别是肝气郁结的、肝气弱的,或者是金气旺的人常带围巾有好处。

保暖部位:膝盖至足底部

寒从脚下起,脚冷入睡难。

由于脚皮下脂肪少,保温性能差,加之远离心脏,血液供应慢而少,长时间下垂,就容易发冷。而脚受凉足以引起感冒或使气管炎、哮喘、关节炎、痛经、腰腿痛等旧病复发。

“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诸病从寒起,寒从脚下生”。“小看一双脚,头上增层霜”。民间认为:“睡前洗脚,强似用药”“热水洗脚,如吃补药”“天天吃只羊,不如洗脚再上床”“夜夜把脚洗,难得寒气从脚起”寒从脚下起,病从脚中来。脚冷浑身都冷,脚热浑身都不冷。

我国有一句古话:“中药泡脚,胜吃补药。”有特殊疾病的人,可以根据需要开具针对性的处方,每天若泡脚30分钟就能发挥保健作用,如把双脚浸入到37-43摄氏度左右的热水中,约30-40分钟后,头痛会明显缓解。

需要提醒读者注意阴虚手足热的人不适合泡足法

祖国医学和现代医学称双足为人体的“第二心脏”,由于通过对双足的良性刺激可以加快血液速度,既增加回心的血量,起到一个泵的作用,因此我们称其为人体的第二心脏。

古人把四季泡脚的作用归纳为:春季浴足,升阳固脱;夏季浴足,暑湿可祛;秋季浴足,肺润肺濡;冬季浴足,温煦丹田。

要穴三:涌泉穴

涌泉穴位于脚底,大家都知道按摩涌泉穴可以起到保健身体的作用,但同时涌泉穴也非常容易被寒湿入侵。当寒湿之气从涌泉穴进入的时候,我们的膝关节会感到酸痛,特别是关节炎患者的感受会更明显。

每天睡前用热水泡泡脚可以起到刺激涌泉穴的作用。

另外,生活中尽量不要光脚走路,或回家立即脱下鞋子赤脚在地板上走,天冷的时候要穿上厚袜子,以免脚底受寒。

膝盖至足底部防寒小妙招

1、保持鞋袜温暖干燥,冬天建议常把鞋子拿出来晒晒,既杀菌又去鞋内寒气。

2、每天百步走,散步是促进脚部血液循环的最好运动。

3、临睡前用热水泡脚,然后用手掌搓脚心涌泉穴90次,可起到补肾的养生保健作用。

保暖部位:胸腹部

老话常说在冬天里戴个围脖好比多穿件衣服,胸腹部受寒之后,易折伤体内阳气,从而引发心脏病的发作,此外,还可以诱发胃肠病的发生。所以,胸腹部保暖也是不容忽视的环节。

要穴四:膻中穴

膻中穴位于胸口,专家认为,保护好膻中穴可以很好的预防乳腺疾病,如果膻中穴感受到湿寒,那么容易引起胸疼、胸闷等病症。

如果出现胸闷、胸疼的情况,可用大拇指按压膻中穴来缓解,无论男女都要少穿低胸装,以免膻中穴受到外部湿寒的入侵。

要穴五:神阙穴

腹部重要的穴位神阙穴,神阙穴与命门穴位置相当,只不过一个位于前腹部一个位于后腰,

对于女性朋友来说,保护好神阙穴是非常重要的,

若是湿寒之气侵袭了神阙穴,那么容易引起妇科炎症,例如月经不调、痛经等。

腹部防寒小妙招

保护好神阙穴是非常重要的,平时可以穿背心保护,即使是夏天也有穿背心,午睡也要盖上薄被单。如果你感到腹部不适,可以用手指轻揉神阙穴,女性朋友在经期也可以用热水袋捂住神阙穴,这样做可以缓解经期不适。

保暖部位:背腰部

保暖背心不仅能保暖胸腹部,还能给自己的背部保暖。就像运动过后一定要将自己的背部用厚毯子或者毛巾盖上,防止热量流失一样。

要穴六:命门穴

命门穴是位于人体的后腰部位,近些年流行的低腰露脐装容易引起命门穴的不适,大家在保护好肚脐的同时也要注意后腰的命门穴,以免出现腰酸背痛的情况。

经常温和揉搓后腰可以刺激命门穴,日常服装不要选择短款服饰,以免命门穴受到湿寒的侵袭。也可请专业按摩师帮你做一个命门穴的推拿按摩,这样可以更好的保健该穴位。

饮食起居小妙招

1、冬季保暖要吃含铁、钙的食物,怕冷与缺少钙和铁有关。

人怕冷与机体摄入某些矿物质较少有关。钙在人体内含量可直接影响心肌、血管及肌肉的伸缩性和兴奋性。血液中缺铁是导致缺铁性贫血的重要原因,常表现为产热量少、体温低等。

2、刚刚起床时立即穿好衣服,夜间上厕所也需要穿好衣服,运动后汗出立即脱下换好干衣物,温差大时最易受凉,最需注意。

特殊关爱部位:眼睛

人体最不怕冷的部位是什么?

当然是眼睛,但也要适当保暖。

眼睛不怕冷主要有3个因素:

1、人体体表不均匀地分布着许多可以感受到冷暖变化的感受器,也称“冷点”和“热点”。当外界温度下降时,皮肤温度也随之下降,这样就刺激了表皮的冷点,冷点再通过神经系统传递给大脑,从而使人感觉到冷。

而眼睛的构造比较奇妙,构成眼球的角膜、结膜、巩膜上虽然有极丰富的触觉和痛觉神经,却没有冷热感受器,结膜和眼睑皮肤上的冷点和热点也很少。所以,当外界温度变化时,没有什么感受器向大脑报告,眼睛对冷热变化的感受就极为迟钝。

2、眼睛的核心组织眼球是一种“玻璃体”的物质,是人体所有器官中最接近固体的物质,不同于其他器官都是含水量丰富,眼球中的含水量非常低,所以在低温状态下最难被冻结。

角膜和巩膜是缺少血管的透明组织,几乎没有什么散热作用。加上眼睑不断开合、眼球不断转动,从而产生丰富的热量,即使数九寒天,眼球表面的温度也都在10℃以上。

冬天一到,人们都是捂得严严实实的,唯有眼睛露在外面的,即使眼眉结冰睫毛上霜,它却照样顾盼自如,丝毫没有一点冷的感觉。即使在零下30~40度的俄罗斯,甚至是零下50-70度的北极南极,人体除眼睛外的任何部位,只要暴露在冷空气中都会冻坏,只有眼睛不受影响。

眼睛感受不到寒冷,但寒冷可能导致流泪。

在寒冷的天气,有很多人会因为迎风流泪受到很多困扰。冬季往往干燥多风导致眼睛缺水,让眼睛对外界刺激很敏感,当眼睛受到刺激的时候,泪腺分泌能力反射性地增强。同时,回收排出眼泪的泪小管周围肌肉因寒冷收缩,使眼泪排出减少,一增一减就会让过多的泪水从眼睛里流出来。

特殊人群眼部保暖

1、青光眼

眼科医生介绍,虽然眼睛不太怕冷,但患有某些疾病的人还真得要注意眼部保暖,

比如说青光眼

由于冬季室内外温差较大,出门时寒冷刺激使交感神经兴奋,这是造成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的原因之一。当青光眼急性发作时,患者会感到眼睛胀痛、视力下降,同时伴有眼红、恶心、呕吐等症状。这些症状常常被误认为脑梗、高血压、肠胃炎等其他疾病,耽误治疗。

由此建议高危人群,如曾经青光眼发作的患者,或者有远视眼、青光眼家族史的人,一旦有了上述症状,要考虑到可能是青光眼急性发作,及时到专业眼科就诊。

2、眼中风

寒冷还可能引起一种疾病——视网膜动脉堵塞,俗称“眼中风”。与“脑中风”相似,眼中风就是眼内的血管堵了。

由于寒冷刺激导致我们的眼部血管收缩,出现眼部血管缺血,特别是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血管疾病的患者,缺血是眼部血管病变的一个表现。

一旦眼部血管堵塞缺血会导致视力急剧下降,就像脑中风的抢救要争分夺秒一样,眼中风需要抓紧时间就医,否则会导致视力不可逆的损伤。

3、其他情况下的护眼

冬季室外多风,室内暖气充足,都是十分干燥的环境。手机、平板、电脑都是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份子,长期盯着电子屏幕也让我们常常忘了眨眼——眨眼是一个通过眼睑把泪液均匀分布在角膜表面的过程,眨眼减少导致表面泪液蒸发增加,加重干眼的症状。

冬季护眼,我们要做好眼睛的保湿,平时减少接触电子屏幕的时间,使用这些设备时,勤眨眼也有保湿的作用。就像给皮肤做保湿一样,经常觉得眼睛干涩的人可以规律使用“人工泪液”保护眼睛。出门迎风流泪的人,可以佩戴风镜,对保护眼睛有很好的帮助。

本文为唐得十老师编写的冬季养生内容,若对本文有疑问或欲求甚解的读者朋友可移步微信群交流学习。扫描下方二维码加“清阳”微信,备注

入群——“黄帝内经核心养生大本营群”

即可。非此勿扰)

长按二维码添加”清阳“微信

进群讨论,研修学习,共修共进

关注我们使命必达:

本平台宗旨是

立足中国哲学源流,吸收人类文明成果,推究人天之际,从整体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相互照应,知行辩证的开放性、系统性学术系统。回归中国人的本源,东方哲学智慧之源,指引众位朋友们同修实证,让有缘人“生得有道,往生有尊,活得自在”,为大家提供健康、修行、养性、食医、两性等实用知识普及,东方传统智慧传承。

守护自己!守护家人!广种福田!

感恩每一位读者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