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餐简(难)史 午餐简(难)史午餐简(难)史

午餐简(难)史

潮杂说旨在

收罗各类有价值的资讯和消息,专注于商业、科技和时尚领域的相关新闻,关注各类学术知识,定期无规律的发送一些知识理论,学术研究,人文观点,偶发一些有节操的娱乐八卦用来舒缓炒粉们的压力。励志打造

看百个公众号,不如读一篇潮杂说

的独立

资讯平台。

版权声明

本期编辑:潮叔

参考素材出处在文末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来源标注有误请告知,我们及时予以更正/删除,版权属原作者所有,转载授权请与原作者联系

自从有了职场这个大赛场,「中午吃什么」这一看似微不足道的问题,已经成了全世界所有职场人的烦恼。

一线城市20元能吃啥?打开外卖APP,不加肉的麻辣烫、不配凉菜的小米粥、不加香肠的手抓饼、麻婆豆腐/炒土豆丝套餐……

如果《早餐中国》、《舌尖上的中国》、《人生一串》代表了中国人的早餐、晚餐和夜宵,那午餐真的略显寒酸,甚至能做到周一到周五不重样都很困难。

△细细体会这种当代人午餐的变与不变

如果专门拍一部职场午餐剧,可能拍到的场景每天都基本如此——

临近十二点,「今天中午吃什么」这样的问题抛出就像石沉大海。在同事群里,谁先问出这个问题谁就输了,这会意味着你可能要等上至少20分钟的沉默时间。

△当代社畜的每天都在思索一个人生哲学问题:今天中午吃什么

这时候可能有行动力很强的人,提议说:「我们先出去边走边说啦!」于是一群人终于浩浩荡荡出去觅食,发现留给午休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没法跑远路去吃饭。

所以结果很多时候,大家只能随便选择就近的快餐,匆匆忙忙吃完回来,总结一下午餐大致的种类,也不外乎以下这些。

五+1大午餐系

吃食堂

冰与火的交融

有些人说食堂的人是幸福的,应该没有在选择的烦恼

还有些人说,有食堂是烦恼的,这意味着,你只能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吃着一样的东西,完全感觉自己变成了...

食堂,是一种或地狱或天堂,冰火两重天的存在。

差的食堂,主要差在付款方式上:食堂老板早已和公司后勤部门达成了战略同盟,从入职第一天,强制员工必须使用统一饭卡才能就餐,同时现金一律不收。

如此,一个高度垄断的卖方市场迅速形成,导致饭菜味道成了可有可无的点缀。

不好吃是吧?爱吃不吃,反正公司给你的午餐补助已经打到卡里,既不能退款也不能提现,更不可能弄出个区块链发行食堂虚拟币。余额烂在账号里,除了吃也没有其他办法。

这样的形势下,持卡员工只能认命,任难吃的饭菜和恶劣的服务蹂躏着自己味蕾和肠胃,久而久之,也就习以为常。

那么天堂一般的食堂是何等模样?

同样也是强在食堂的付款方式上——无招胜有招,最好的结算,就是不结算。一切花费公司全部包圆儿了,免费吃免费喝,只要吃好喝好把活干好,吃点喝点小意思。因此,这样的食堂就是一个典型的买方市场,以员工满意度为主要考核目标,成本不再是最重要的。

不过饭好吃,碗难端,企业普遍工作强度高、夜以继日加班,想长期把这口美食踏踏实实吃下去,还真得靠硬本事。

吃外卖

艰难的抉择

外卖的崛起,对食堂形成了一定的冲击。

忙碌了一上午的办公室一族,有的已经无力下楼吃饭,有的手头工作还未做完,有的就是懒,于是叫外卖成为最佳首选。

黄焖鸡米饭,是眼下点击率极高的一种外卖美食。

洗净的鸡小腿被含有料酒的酱香汤料烹饪,佐以金针菇的细滑和五常大米的软糯,在青椒和小红椒的陪衬下,味蕾的满足~~(当然,你还能看见网上铺天盖地的说这道食物能有多恶心就有多恶心)

点外卖,选择困难症还是屡屡发生。

是选择已经吃得有些腻歪的宫保鸡丁单人套,还是冒险试一下没有线下实体店的川菜?这些问题,都是一个Tobe,ornottobe的重大决策。

每当要点外卖的时候都会抱着手机刷半个小时的外卖软件,到底吃什么是每个人心中的痛,刷着刷着眼看中午的时间到了,就赶紧定一个让自己能吃饱的就立马支付了。看着商家已接单和骑手正在路上,心中宽慰不少。

晒幸福的斗场

几乎每个办公室,都会有必备的两大镇室之宝:

冰箱与微波炉。

这两部电器,是午餐自带盒饭的神器。嗯,其实也是晒爱心的争斗场...(爸爸做的妈妈做的老公做的老婆做的自己做的对了年纪大的还有说是孩子做的...)

一般自带盒饭的,以女性员工居多。

此类女性员工讲究生活品质,对不安全的垃圾外卖和难吃的食堂自觉抵制,宁可不怕麻烦带来带去,也绝不在吃上“凑合”。一来二去,一开始以卫生为目标的自带午餐便当,逐渐演化成为此类女性们晒晒小确幸的炫耀战场。

午饭时间一到,大姑娘、小媳妇,齐齐到达冰箱集结完毕

,依次拿出早上放进去的饭盒,排队在微波炉前等待加热。热完了也不散,聚在一起找个会议室,边吃边你一言我一语地比拼起幸福指数。

有的带着妈妈一早亲自做的膳食,在可爱的小饭盒分成两块,一部分放菜,一部分放米饭、馒头、或者糕点。当打开饭盒的时候满办公室飘香,分享着妈妈的味道;初为人妻的小媳妇,晒着老公早晨为她准备的午餐蜜食,并且向别人不经意的炫耀着自己的老公又温柔又体贴,惹得几个单身女孩赶紧上去叨上几口菜,尝尝这个爱的味道。

外出觅食

有没有新开的餐厅

早晨懒得起,做不了饭,也不想在办公室坐一天,外卖也不能吃,外出觅食顺便还能看看姑娘也是多数人的选择。

但等到了楼下,走出楼门,几个人双眼相望,几乎同时出口:吃啥?

而且每天最熟悉的对话就是:

这一家快餐店已经连续吃了一周了,腻了!

另外一家拉面店,味道不怎么样,不想吃!

那家烧鹅饭店,太贵了,又得走很远!

啊啊啊,好久纠结,今天吃哪家?

听说xx路那里又新开了一家饭店,要不去试试!

真的吗?那赶紧去,还等什么...

忘食族和修行者

对魔都的职场人来说,一个项目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一顿午饭的重要性。

在这里,工作是无止境的,想要在自己的岗位上获得领导的赏识,想要获得更大的提升空间,那可能就要废寝忘食,在忙着修改文案的时候,时间不知不觉的到了下午两点,然而这时候也准备着吃晚饭了。

除了忘食族,还有另一大类族群,

他们早已把吃午饭当做一场修行,吃饭以保持身材和养生健康为主要目的

,每到中午就展示出别具一格的清奇吃法。

这些半佛半仙的大神们,相当一部分是坚定的素食主义者,还有一部分是坚定的减肥主义者

,具备了健康乐活主义布道者的姿态,在其他同事大快朵颐的时候,慢嚼着自己一碗全绿的食物悠悠地说:现在啊,糖尿病越来越年轻化,心脑血管疾病也越来越普遍,吃得太油腻,真是危险啊……

这样的论调,让正在大肆啃嚼的同事顿觉扫兴,又凭添一份罪恶感,最后只好以自暴自弃的语气回应:从明天开始少吃肉,今儿先让我吃个痛快!

减肥族和没空族

这个大家都懂,没啥好解释的!

全国白领难题

2019年,包括智联招聘、腾讯网在内的各大平台纷纷发布针对白领的报告,《2019年白领生活状况调研报告》、《2019年白领每周加班时长调研》,得出的白领画像惊人的一致:挤公交地铁、焦虑晚睡、20元以内午餐。

其中,“白领吃饭难”问题正式浮出水面。

“拿着年薪三十万,中午还不是吃不起一顿饭。”

玩笑背后,是残酷的白领生存现状。

在白领聚集的一线以及新一线城市,中午20元能吃什么?

写字楼、公司有食堂的食堂一族堪称幸福。某有食堂的公司,

在上海中环核心商业区,中午一顿饭一大荤一蔬菜一碗米饭,只需花费14.5元。而外出吃饭的,至少要花费30大洋,有人

曾开玩笑说:他

手拿数份offer的人,为啥没去陆家嘴的offer公司?

因为那里没食堂,太贵了,中午吃不起饭。

吃午餐,尤其是在职场,是门欲望经济学。这是一场欲望和你的消费力的博弈。如果你想吃得好,多半要不就是吃得贵;要不就花费的时间成本高:吃得慢,外出或者送餐距离可能还远,或者就是你给自己做的午餐便当花的时间长。

△智联招聘网2019年白领调查报告

没食堂的白领们怎么办呢?

点外卖,看似光鲜亮丽,实则苦上加苦。20元外卖除去9块钱配送费,还能吃什么?不加肉的麻辣烫、不配凉菜的小米粥、不加香肠的手抓饼。便利店盒饭午餐,吃一天还行,吃一周也还凑活,要吃一年,那滋味,谁吃谁知道。

智联招聘发布《2019年白领生活状况调研报告》指出,超过60%的全国白领午餐在20元以内,20到30元的占27%,这届白领正在颠覆“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吃少”的养生之道,反其道而行之,“早餐来不及吃、午餐难吃、晚餐疯狂吃”。

太难了,但没办法,“白领吃饭难”现象已从北上广渗透蔓延,席卷全国。

2019年,长江日报消息,武汉35层的平安金融中心大厦,近2500人常驻办公,一年纳税高达14亿,几千人天天叫外卖,69家公司扎堆苦于“吃饭难”。

2019年9月,劳动报消息,上海虹桥商务区,容纳超过3700家企业、逾5万名白领员工,九成受访职工反映吃饭难问题。

2018年,界面新闻消息,吃饭难仍是北京写字楼内众多职场人头疼的问题。“生存之外,丰俭由人”的北京,让北京白领冷暖自知。

午餐简史

既然这样,我们是什么时候开始被午餐支配的呢?

往早了算,在原始狩猎采集的族群生活里,我们的吃只是因为饥饿,完全没有规律可言。你想想连食物都很难保证了,更别提一日两餐。

到了文明社会才有定时进食这码事儿,“从混沌到有序”就是文明化规训的过程。

午餐最开始出现的形态,只是非常小部分的现象,比如唐末五代敦煌出现的两餐之间加小食的习惯。

三餐制的来源,据正式记载最先见于明代的江南人家,被看做是上下午中间的加餐“点心”。

△午餐可能只是作为大户人家这点小点心而已

这是午餐最开始的形态,非正式的,只是在两餐之间发展衍生出来的。

别以为这种一日三餐的习俗,最常见是在贵族官宦人家待客之时,其实像工匠、佣夫等等较贫穷的底层群体,才是最需要一日三餐的。

就中国而言,以前只有朝食和晚食,现在有些农村地方上午九点左右那顿还是叫“吃朝”,中午那餐一般没有,除非是有农活,一点左右“吃晏”。

等到清代时期,由于劳作繁忙体力支出,农忙时会在午后给自己以稀饭少量加餐。

清人张履祥《补农书校释》就提到,农忙时佣工“炎天日长,午后必饥;冬月严寒,空腹难早出。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以早粥”,有的甚至还一日四餐到六餐。

△古代赈灾往往是派米汤/《铁齿铜牙纪晓岚》剧照

也就是说,午餐的出现,推想起来是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文明社会中逐渐形成稳定食物供应的现象,同时也是为了应对体力劳动支出而临时加餐,进而逐渐固定化形成一日三餐制。

不仅仅是在中国、日本这样的东亚国家,就算是在西方国家比如像英国,最早出先的lunch这个词,就是作为mid-dayrepast的含义,午餐一开始的形式也就是“大块面包或奶酪”而已。

在英国贵族们看来,最初的午餐是在鄙视链最下端的,更像是游戏人间和女人们闲暇代表的便餐。

真正将午餐扶上正宫之位的,就是英国的工业革命,午餐成了一种正统的制度化产物。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用工业化食品为人们提供食物的国家,许多工人在工厂长时间工作。

作为一种实名制的能量补给,午餐出现在工业革命时代,而后在日常生活中逐渐成了根深蒂固的仪式。

后来在1937年,美国干脆有个叫JayHormel发明了一个叫Spam的食物作为午餐,仅仅只是简单地将香料和火腿混合制成的罐头食品。

这就是后来火遍全世界的午餐肉。一开始午餐肉还在中上层阶级流行,后来渐渐普及成全球平民的午餐肉,细想这不就是工业化午餐的最初原型吗。

△中产和上层阶级为了便利省时而想出来的懒人午餐

乃至于现在,我们更倾向于认为午餐甚至会比早晚餐重要。想想如果现在回归到早晚餐的规律,多少快餐业分分钟被逼上梁山起义。

午餐的逆袭史,大可以拍一部劳动者励志的时代剧了。现在午餐大可以用劳动者补给站的角色藐视早晚餐,你们算什么,他们没我可不行。

钱和时间

回到当下,吃顿饭,为什么这么难?背后最大原因有两个:钱和时间。

首先说钱。

从写字楼角度而言,写字楼租金昂贵,“白领食堂”要求“价廉物美”,成本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租金不有所减少,很难把食堂价格降下来。再者,写字楼的保洁、用火安全等方面的规定都比其他场地严格很多,对食堂而言,设计是“无烟道、保洁严格”的纯写字楼,要开一个食堂,不亚于天方夜谭。

从白领角度而言,《2019年白领生活状况调研报告》明确指出,6成白领午餐在20元内,8成关注饮食安全。北上广的白领对“午餐费”这一问题面临更严格的考验,20元以内连麦当劳肯德基的工作餐都吃不起,30元勉强能点上一份轻食沙拉,50元则是午餐自由的底线。

上海早报就曾报道过上海白领的午餐难题,79.5%的受访白领表示最在意菜品价格,一位叫小吴的白领甚至每天都很害怕“一个人吃饭”,因为单独吃饭成本太高了,“搭伙吃饭”才吃得起。“没食堂,听天由命,便宜的吃吐了,贵的心疼钱。”一语中的。

再说时间。

2018年,人民日报描绘苏州一家商业广场附近的白领吃饭现状:一秒三步,走路带风,看着像去赶火车,其实是赶着吃饭。八九十年代,苏州人民中午还能回家自己做饭,甚至打个小盹,如今这种生活已经一去不复返,“中午休息一小时、吃饭散步还得打个盹”,时间十分紧张。

《2019年白领每周加班时长调研》显示,8成白领加班是常态,每周加班10小时及以上的超20%。比吃饭贵更不易的是,根本没时间吃饭。

事实上,不仅国内出现了这种现象,国外亦然。美国咨询公司Hartman进行了一项职场人士午餐调查,结果显示,62%的美国白领都习惯了在自己的办公桌上吃午饭,在吃午饭的同时,还要打电话、回邮件、改PPT。

社交午餐

如果你以为这样就算“太难了”,你就太天真了,白领们的“午餐江湖”,其水之深,超乎想象。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鄙视链。

轻奢派“食草族”的沙拉午饭占据顶端,鸡胸脯和牛油果是必不可少的亮点加分项,“轻奢”和“绿色”是白领最具分量的隐性铭牌;各大外卖退而求其次,在办公室打开麻辣烫、螺蛳粉、盒饭的盒盖时,总得有一点勇气。一些公司甚至明文规定,办公室不能出现异味、禁止用餐,这就把开饭盒的勇气也一棍打死了。最安全的莫过于食堂一族,吃什么、怎么吃,都统一,无形中将每个人的标签都一致化了,没有比较就没有高下,没有高下就没有鄙视。

而比“鄙视链”更让人难以下咽的,是“午餐社交化”的社交属性。

2017年,前程无忧发布《2017与谁工作午餐状态调查》,报告显示,只有两成左右的白领还把午餐作为私人时间坚守,36.93%的受访者把共进午餐作为融入同事社交圈的一种方式,分别有19.16%和8.01%的受访者把职场午餐作为“快速了解职场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或“加深上下属关系的机会”。

有学者专门研究了“午餐社交”的形成机制。2015年,发表在《人类表现》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一起吃饭的消防员,在生死一线的工作中表现得更好。一位康奈尔大学教授则表示,在一起吃饭的亲密关系在工作团队中具有凝聚力。

就算有科学理论支持,一部分不谙社交的社畜还是对此苦不堪言。当午餐升级为一项社会化活动,对白领而言,重点已不是在“吃”上,而很可能是一场隐性的加餐考验。“午饭交际圈”、“午饭恐惧症”,都是当代白领绕不过去的“午餐坎”。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职场午餐到最后都无可奈何变悲剧。

世界午餐版图

在世界午餐版图上,看得不是吃的价钱,而是吃的时间。你有足够支配午餐的时间,才有时间决定午餐的丰富度。

△中午排队吃快餐是都市白领们每天的必修课

英国白领们对午餐有多长情。英国某美食网站发起上班族午餐习惯调研,发现受访者中竟有1/6的人连续2年午餐吃同样的食物——

火腿三明治、奶酪三明治、鸡肉三明治、虾肉三明治、鸡蛋三明治……

给英国白领一个三明治,他可以给你整出一个月不重样的午餐。他们有多爱三明治,最省钱省事简便,你还可以来一份什么夹层都没有的烤三明治。

△英式午餐,三明治是不变的情人

工作狂性格的德国,法定的午餐时间仅有半小时,但还好基本上下班的具体时间不会管得太严格。

德国的公司对于员工的午餐不吝啬金钱,一般会给下属创造一个良好的就餐条件。他们更喜欢在企业食堂就餐,也就少部分人会选择在附近的咖啡馆或者饭馆打发午餐时光。

△这算是高端德式午餐了,香肠是不变的主色

美式午餐就实在不敢恭维。虽然时间也是半个钟,但吃得质量也许可以说是最差的,他们未必是午休时间短而紧凑就吃得糙,省钱是美国人午餐文化的一个关键考虑点。

他们坚信午饭吃得少能够减少下午的困意,干脆将午餐让位给早餐,休息日也只是用早午餐bruch代替。

△这已经是非常丰盛的美式午餐了,具体其实可以参考麦当劳那种快餐

午餐吃得苦逼又仓促的还有日韩。韩国人力网站incruit的调差显示虽然公司规定了1个小时用餐时间,但43.5%的受访者都表示实际用餐时间只有10-20分钟。

韩国人民最爱的午餐,是被美国嫌弃,烂大街的垃圾食品午餐肉。在他们看来午餐肉加泡菜就是极品了,想想就知道韩国午餐有多贫瘠了。

△午餐肉、泡菜、方便面是韩国人民的极品午餐配置

相比起来日本就好多了,基本上会自带午餐便当。看一个日本人的午餐便当里有什么,就知道他的消费力和饮食态度。

△最近还出了这款上班族迷你便当手表,真的是越来越迷你

日本上班感也许是最重的,看看越来越迷你的便当就知道日本多怕自己吃午餐会影响别人,之前还出现过提前3分钟买饭还会被扣半天工资的悲催故事。

最传统特殊的还是提名印度。传统的孟加拉午餐其实可以包含七道菜,算是非常丰盛了。

△印度人民的午餐看起来已经是贵族

午餐吃的好的当然不缺,比如著名的法式午餐。法国人对午餐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这是他们享受社交生活的权利,而不是用来充电的。

法国人平均有2个小时的享受午餐时间,有43%的法国人愿意花费超过45分钟的时间吃午餐,他们大部分喜欢离开办公室,去餐馆或者小酒馆度过午餐时光,一般会有3个主菜和一杯酒,甚至还有饭后的咖啡。

能和悠闲自在的法国人相提并论的,还有意大利、希腊和西班牙人。尤其是西班牙人,他们从下午两点开始休息,一直到五点,有3个小时的午餐加午休时间,他们称之为“Siesta”。

上班族可以吃一个小时的饭,再睡上两个小时,因为这个时间段是一天当中最炎热的时段,让他们觉得没法集中心思工作,就会选择和家人一起度过。

瑞典人的午餐,也有3个小时。其实看IKEA就能看出瑞典人很看重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他们还有一个有趣的传统,叫LunchBeatManifesto,参与的员工会有免费餐食提供。

大家一齐聚集在一个公共场所,随着音乐声一起舞动,游戏规矩很简单,你必须跳舞,谈论工作是禁忌。

午餐总结

美国咨询公司Hartman受食品公司的委托对职场人士的用餐习惯做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62%的人都已经习惯在自己的办公桌上吃午饭,他们一边吃饭,一边打电话、回邮件、改PPT……

1987年的电影《华尔街》里,股市大亨GordonGekko就对办公室用餐有过言之凿凿的论断——窝囊废才吃午餐。

职场人吃午餐的样子看起来有多惨?看看这组国外摄影师拍的“desktopdining”就知道了,就算你年薪三十万,这样看起来还真的蛮惨的。

对于当代社畜来说,中午花时间出去吃个正经午饭都有可能被视为带薪摸鱼,就算手头的任务没有那么紧迫。

这就是社畜们的自我修养:在办公桌匆匆忙忙对付一顿午餐,其实就是工作餐而已。

不过就算这样,也是有人能玩出苦中作乐的花样。不然哪来的“办公室饮水机打火锅”办公室系列短视频的火爆。

要是你冷不丁在办公室吃一份广西螺蛳粉麻辣烫之类的食物,除非你有颗强大的心脏可以无视办公室同事的白眼,才能肆无忌惮地吸粉。

吃午餐的慢性病除了选择困难症患者永远不知道中午要吃什么之外,它还有带着职场社交的屏障。

午餐对新员工来说,是职场社交的考验,因此找不到同事吃午餐,还能衍生出一种别样的“焦虑症”。

而领导邀约你共进午餐,多少你得留心眼,这可能是一场隐形的加餐考察。

△分分钟可能遇上爱在吃饭时候批判工作的明学领导或者同事

所以你说我们吃个午餐有多累。午餐早已不是我们想吃就吃的权利,而变成了到点就打卡的加油站,更套上了一种隐形社交磁场的壁垒。其实,一直

不是我们选择午餐,而是午餐在支配着我们。

而真正的午餐贵族,除了享有支配时间的自由,真正的精神自由才是王道。

△北欧的午餐画风看起来舒服多了

民以食为天。

现代人的午餐可以越来越奢侈,当然对于有钱又有闲的一族,「中午吃什么」这类问题根本就不会困扰到他们。被困扰的大多数,都是披星戴月游走在工作和生活两端,又没法好好掌控平衡点的人。

曾经年轻、疯狂的80、90后们,不会料到,自己也会怀念起很多年前的景象:曾几何时,在中国大地上,各家单位都会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部门:食堂。从新中国建国一直到上个世纪末,食堂几乎成为了中国人生活的标配,小到农村的每个公社,大到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还有各个学校,食堂都是大家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如今,“食堂时代”远去,留给大众无尽怀念。人们收拾行装,自找出路。兴奋、迷茫、思考、加油,五味杂陈。

希望有一天,

我们不再为午餐而烦恼!

“在把午餐扔进垃圾桶后,我决定辞职”

——某90

附:午餐不完全调

有食堂的小伙伴

一位小姐姐

上海某著名医院

工龄:8年

餐补:无

平均每餐价格:菜单见下

一位想在食堂点星巴克(却没有)的食堂党

受采访当天的午餐

毛血旺:20元

会不会觉得我这张图片看着很奇怪,这真的是我今天的中饭啦。我们是有食堂的,但是医生的时间太不规律了,经常太忙会错过。所以后来我们科室就安排了一个老师傅,每天早上我们点好中午食堂想吃的东西,

师傅会中午统一打饭

,就是图上这样的。

↑这个是菜单

我们基本上每天在食堂吃一餐,医院是没有餐补的。在这里工作了6年也就吃了6年。最幸福的大概是食堂会有醉蟹吃,

小醉蟹10块钱一只

,好吃。要说最丧的事情,大概是食堂没有(某品牌)的咖啡卖,都说年轻人的血液里一半都是咖啡,这真的是非常要命了。

一位小姐姐

上海某知名高校行政

工龄:2年

每月餐补:800元

平均每餐价格:8-10元

食堂的热豆浆让我恍惚觉得自己还是个学生

食堂标准餐,8块

可以刷校园卡

硕士之后留校,学生卡变成了职工卡,

每月充值800变成每月餐补800

,其他的仿佛一切都没有变。食堂里少有新鲜感,却吃的非常安心。对于我们校园里的人来说,食堂像是一个大后方,虽然有时候我们也会叫外卖,

但是我们知道无论哪天早上去,食堂都会又一杯热豆浆。

就像食堂里的大叔大妈,感觉只要他们一直在,自己就会永远年轻。

一位小哥哥

某政府单位公务员

工龄:1年

餐补:800元

平均每餐价格:单价如下

不得不上班让我规律吃饭

健康生活

采访当天的午饭

小哥哥给出了食堂的价目表

茶叶蛋1元,锅贴四个3元

小馄饨2元,葱油拌面3元

荤菜5元至9元

素菜1.5至3.5元

大份馄饨饺子6元

和外面的物价相比,食堂真的算是价廉物美了,所以基本工作日我都会在食堂吃早午餐。

我知道有很多同龄人都不吃早饭,

我毕业没多久,以前在学校也经常不按时吃饭;没想到上班了之后,

因为工资的限制只能去食堂吃饭后,反而变得生活规律了

一位小哥哥

某外资车企

工龄:5年

餐补:每日15元,如吃早餐则自费

平均每餐价格:15元(如下图)

食堂是个围城

15元标准套餐

食堂是一座围城,在没有食堂的时候,我天天感叹外卖贵、餐馆远;现在终于跳槽到了有食堂的单位。

当然会有一段时间非常开心,觉得自己每天都很省钱棒棒哒,但吃久了的感觉真的是……

一想到可能会在这里吃一辈子,我就害怕

我们食堂的餐补是每餐15元,吃的话也就差不多正正好好。当人如果你现在问我,

爱不爱食堂,我大概还是会回答说爱

。食堂就是这样的一座围城。

一位小姐姐

工龄:22年

餐补:未提供

平均每餐价格:未提供

小小的食堂是最有烟火气的地方

(这位小姐姐没有提供午餐图片)

在药房工作,药师的心情容易受到患者的影响,大堂的气氛总是冷冷的,裹着一层纱布似的。

于是小小的食堂成为了最有烟火气的地方。我们会打上二两饭,一荤两素,然后聚在一起,聊些家长里短,话里话外无外乎些生活琐碎。

因为地方小,食堂的氛围总是很好,大家一起聊聊天也会觉得温暖一点。

但是一出食堂,又要回到人情冷暖、冷冰冰的大堂了啊。

一位小哥哥

某OTA企业

工龄:6年

餐补:600元

平均每餐价格:如下图

由于一日三餐,餐补必须不够用

感谢我司让我告别饿了么

海南鸡饭

40元,食堂的性价比之王

作为一日3顿都在食堂解决的人,

不得不感谢我司让我告别饿了么

APP。

我觉得其实最重要的不是降低了用餐成本,而是

降低了纠结的时间成本

。你看像我这样吃餐贴也是不够的。

作为员工福利,食堂和餐吧会定期翻花头

,吃厌了还可以去我司园区其他餐厅。如果说有难过的时候,大概就是排队打餐会让我无比焦虑吧。

一位小哥哥

某知名国资车企

工龄:6年

餐补:500元

平均每餐价格:20元左右

有了食堂我仿佛找到了组织

我的最爱,用了真实羊肉的羊肉粉

17元

我们公司大大小小一共有十几个食堂,中餐西餐自助餐都有。

味道嘛,连来访的同行都对我们的食堂赞不绝口?我在这里6年,偶尔一日三餐都在这里解决,但通常是两餐。

餐贴的话只够吃饭用,公司内便利店买买饮料零食就显得不太够

,但也有可能是我特别能吃。

总之,感谢食堂让我有了找到组织的感觉。

感觉这食堂

让我在这儿吃到退休也没问题。

不过,这公司合不合适就还要再研究研究。

一位小哥哥

某全国知名互联网企业

工龄:3年

餐补:无餐补

平均每餐价格:一个月大概500左右

别说食堂好,三餐天天吃能不腻?

星洲炒米粉

20块

互联网企业,码农,你懂的就是忙忙忙。

讲真话,我们单位没有食堂真不行,

不然天天花在找吃的叫外卖上得多少时间,哪里忙得过来。

我差不多天天都要在食堂吃三餐吧,好在食堂卫生至少看着还是不错的,

但是天天吃,真的,会腻。

一位小姐姐

某银行职员

工龄:10年

餐补:500元

平均每餐价格:20元左右

食堂不错,大锅饭香

一荤、一小荤、一素、一咸汤、一甜汤

20元

一位小姐姐

某超牛的研究院

工龄:10年

餐补:300元

平均每餐价格:餐补刚刚够吃中饭

有龙利鱼和河虾的食堂是美好的

受访当日午饭:香锅

20块

我是失去食堂的分割线

没有食堂的小伙伴

一位小哥哥

某互联网公司程序员

工龄:3年

不加热的饭团和热可可

(请自己代入便利店的饭团和可可)

三年里,公司楼下便利店里的售货员换了一拨又一拨,而我每天中午还是拿着固定的菜单:不加热的饭团和热可可。

今天的代码敲得很顺利,半天就完成了工作,午饭吃冷饭团和热可可。

今天早上睡过头,被老板劈头盖脸说了一顿,午饭吃冷饭团和热可可。

今天发工资,可以买下自己心仪已久的键盘,午饭吃冷饭团和热可可。

不加热的饭团和热可可,就这样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而

这样一成不变的午饭似乎都在告诉我,这只不过就是人生中琐碎而又平凡的一天而已。

一位小哥哥

新媒体公司职员

工龄:2年

饿了么拼手气,第7个领取的人得大红包

米粉,多少钱记不清了

我有一个500人的微信群,每到饭点大家就会开始分享外卖软件的红包,里面是满减的优惠券。

“满20减3”,吃离公司最近的那家便宜的桂林米粉。

“满35减6”,吃上次那家份量超实在的红烧牛肉烩饭。

“满88减30”,喊上同事一块儿点一个十二寸的四拼披萨。

以前在国企工作,食堂做什么我们就吃什么。

国企的食堂就像国企一样,固定、卫生、安全,但是菜单短到总让我一眼就望到头了,

这份工作好像也一眼就能望到头。所以我跳槽到现在的新媒体公司,每天的工作就像每天打开一个新的外卖红包一样,充满未知而又让人饱含期待。

但说不好,我就能拿到最大的那个红包呢?

一位小哥哥

工龄:1年

酒瓶空了,菜也凉了

创业一年以来的几乎每一顿午饭,都精致、丰盛。我和客户谈笑风生,说着言不由衷的赞美,

放下的是筷子,频频举起的是酒杯。

午饭是谈妥业务送走客户后,如风卷残云般吃几口,最后上的米饭还带着些许微热,但原本热气腾腾的精致菜肴却已凉透。

我偶尔边吃边想起大学时候的食堂

,每天中午下课后和哥们儿冲去食堂;也就是偶尔举起冰凉的酒杯的时候,

会想起,透过铁盘传来的食堂里饭菜的温热。

一位小哥哥

传媒公司创业

工龄:3年

希望有一天把公司做大了,能有自己的食堂

125

元,其中一份炸酱面或者一碗汤

35-50

日薪比:

2.5%

因为工作地点的关系,

我最常吃的就是华师大后门枣阳路清真和TAN韩国料理,一周大概4次。当然了,

最丧的时候无非就是吃到难吃的外卖,然后拉肚子。

经常熬夜做策划,所以通常是睡到中午起,吃完午餐就开始工作了。所以讲真,我蛮喜欢食堂的,至少干净卫生有营养,

我常吃外卖肠胃反正完犊子了。

以前偶尔还会回华师大食堂吃饭,现在校友卡貌似也不能用了,就没再去过了。

真希望以后公司做大做强呀,我们能有自己的食堂,做巨好吃的东西。

一位小哥哥

某外资车企

工龄:3年

项目经理说回头给报销,但没有回头

元的米线,属于周围商圈平均价格

午餐日薪比:

9.6%

我的菜单是

每周一三五:萨莉亚,便宜而且快

每周二四六:米线或其他。不对,周六好像休息?

工作日的午餐,平淡又辛酸,

午餐时间再纠结,也只能填饱肚子,优雅社交只有在下午茶喝咖啡的时候才能完成;

偶尔还能来个小刺激,

项目经理请到访的客户吃饭,说让我先垫一垫回头给我报销,但没有回头。

想起以前的公司有食堂,我经常会对食堂的饭菜发牢骚,

直到现在没有了,就想

对有食堂的“社畜”说一句:你们也配叫白领?

一位小姐姐

某地产咨询公司

工龄:2年

食堂,我很想念你,不要走

新天地附近ProfessorLee午市套餐68块

这边的的午市套餐大概在58-118左右

日薪比例1/6

我不会自己带午餐,因为没有人做;

也不贪恋外面的餐厅,

不但选择障碍症而且真的很烧钱…

虽然食堂的饭菜不一定好吃,但至少保证了每天都有吃的,

从源头杜绝了自己每天作天作地不好好吃饭

,顺便还能省钱。

所以我还是想对食堂说:我很想念你啊,不要走,卡机嘛~

一位小姐姐

某教育公益公司

工龄:1年

没人因为午餐换工作吧

填饱肚子而已

虽然公司在陆家嘴附近

但我通常会吃15-20元一餐的

不会选太贵

我从实习开始就在这家公司,

公益行业

人手少、工资低、项目多,但没办法,

谁让我喜欢呢。

一般哪家最近、最快、人最少我们就会不约而同选择那里

,匆匆吃下,即刻回去开始接下来的工作。

有时候,当晚就会忘记午餐吃过什么,

但没关系,反正也不会很差。

我想:应该没人会因为午餐问题去换工作吧,填饱肚子而已嘛。

一位小姐姐

某事业单位

工龄:6年

静安寺周边物价真贵

平时一般会吃25块钱左右的

日薪1/5

我在静安寺商圈的某个事业单位工作,这里人均午餐消费约35元,

但我一般都低于人均,为午餐贡献日薪的1/5是我的标准。

大部分时间我一个人解决午餐,因为清静。

小部分时间会和同事一起,因为人多AA制性价比更高。

——静安寺周围消费这么高,为什么不自己带便当?

——早起没时间呀,隔夜便当不是更不健康?

这种时候想想拥有食堂的伙伴,真是羡慕嫉妒恨呀。

尽管已经在职场六年,

但每天中午在写字楼周边寻觅午餐的时候,还是会想起大学校园食堂热闹的感觉。

好久不见的同学们,大家都还好吗?

一位小姐姐

某运动品牌公司

工龄:1年

午餐是职场新人的很重要社交渠道

外卖:牛油果沙拉,

附近人均午餐消费:

30-50

整天头脑风暴的互联网公司、可以内买的奢侈品公司、压力大钱又少的公关公司我都去实习过。

不论所在公司有没有食堂,我的第一选择都会是轻食沙拉。

价格合理,低油少盐,不失营养,还可以帮助我健康减脂,Whynot?

我的身高170cm,体重50kg,是个社畜但认为自己还不算太惨,不过就是每天平均2小时的加班和一周至少一次的出差而已。

你问我午餐的社交意义?当然,

午餐是公司新人重要的社交渠道,问问前辈吃什么,帮同辈点点餐,偶尔再一起约个下午茶。

总之,说说话,比一声不吭埋头吃要强。

△这是小编某次在别人家食堂吃的加餐版午餐

参考资料:

&魔都觅食记《一顿午饭看出魔都职场人的百态》

&财经早餐《天下白领苦午餐久已》

&九行《年薪30万,午餐还不照样吃的像乞丐》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下拉屏幕参与文章评论

——主编频道——

对未来发展迷茫,转型中的焦虑,职场中的问题,是每个人都会遇见的,一个系统职业规划,越早越好,别让那些问题和焦虑,在你越来越无力应对的年纪,变得越来越严重。

对职业规划及发展有困惑的,可以在《在行》APP上预约潮叔(搜索潮成林),主编潮叔愿意和你一起,分享过往的经验,帮你梳理脉络,陪你一起成长。

THEBEST

资讯与观点

主编潮叔:资深地产人、营销达人、跨界学者,专注于平台战略、品牌运营、互联网科技、

新商业模式等领域研究.

职业规划导师。

欢迎关注:喜马拉雅FM、

荔枝FM

潮杂说

新浪微博:潮成林的微博

预约咨询:在行

免责及版权申明

本平台旨在分享各类讯息和观点,所发布的原创或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潮杂说”的意见与观点,本平台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及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无特别说明之外,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所载文字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本公众号,编者将会尽快改正、重发或删除。

拜托记得戳一下变“在看”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