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心窝子
(经作者授权发布)
-1-
进入九月,对于我,各项工作出现井喷现状。
原因有三:
季度末余月,各项月度、季度性的日常工作扎堆;
国庆假期即将来临,很多工作要赶在9月完成或者提早布置;
要步入第四季度,年度的计划性工作推进进程也纷纷加快。
一直以来,都习惯提前做好工作的谋划。
但这次,感到力不从心,焦头烂额。加之部门一位同事9月初,因腰间盘突出,紧急入院,需要卧床三个月,一篮子项目,一摊子事情毫无准备,毫无交接,很多工作临就分配到我们几个人身上。
眼看月度时间又已过半,手头的工作还有很多,心里的石头越压越大。
那天早上,想换一家吃早餐,结果走着走着就走过了,直奔办公室,那天竟然忘了吃早餐。
领导开完会回来,以十分温和的口气询问一些工作进度。
当时正被一个新的信息系统搅得不知所错,登录的时候,提示验证码不正确。而且有5个代表的名单及身份信息需要在系统完成上报及审核。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心急如焚。
“还没有做,暂时没时间”我回应着。
反正系统搞不定,又联系不到相关人员来解决,于是梳理手头的工作。
迅速按重点工作、紧急工作、日常工作,大大小小列了22项,并明确了工作要求和完成时间。
接下来10天时间,要搞定这么多工作,除了足以证明我的工作能力,还能说明什么呢?
这样的情况,是我在工作中经常遇到的。
-2-
很多时候,
计划赶不上变化,各项工作蜂拥而来,各个时间点紧急“撞车”,
面对一系列待办事宜,职场的白骨精们,除了叹息,又该怎么办?
“要忙而不乱,开心工作”
“要少些抱怨,多点行动”
“办法总比困难多”...
这些是团队带头人最擅长说的。说得轻巧。
解铃还需系铃人,自己的事还要自己面对。
我想起朋友介绍的一本书,她当时发的PDF版给我,我还是挤出了点时间,把166页码的文档双面打印了出来。
我觉得我需要它,应该拿在手里,随身带着。
中岛孝智的《4点起床》就是这样读起来的。
翻开第一页,是9月20日的晚上临睡前,但又马上放下了。
因为看到前言,第一句话“如果有人要你将工作效率翻倍,你会怎么做呢?”答案是“四点起床”工作法。
今天利用周末上午三小时的时间,看完了这本10万字的书。应该说比鸡汤清淡,比干货有趣吧。倒也打通了内心的两个症结。
-3-
适度改变工作模式,“7-11式”生活让人越活越累
看到这个小标题,自己也是疑惑了。我也基本保持着早上7点起床,晚上11点睡觉的作息习惯。
文中提到的是“加班到11点才回到家”,虽然跟我的生活有差别,但作者强调的理念,是尽量不要晚上加班,也不要太晚用餐,容易导致身体疲劳,“春眠不觉晓”。
作者指出,早上7点左右,是大脑分泌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皮质类固醇这两种荷尔蒙的高峰期,是大脑吸收葡萄糖,保持旺盛的记忆力、思考力的时间,工作效率会非常高。
文中谈到了提早一个小时进入工作状态的好处。比如:
保持提早一个小时工作,会增强对工作的喜欢度,有机会追回落后的差距,可以有机会加入早餐会议......
把时间往前赶,错开高峰是我一直以来的状态。
我虽有这个意识,但在付诸于实际行动上还低端了一些,仅仅停留在不用争抢公共资源,可以安心吃个早餐这样的小事上。难怪这些年,职场上毫无进步,碌碌无为。
一大早做什么,怎么做,决定了你的职业生涯是丰富多彩还是黯淡无光。
一句话:一大早应该做你喜欢做的事。
关于读书
一大早应该看你喜欢看的书,不要看“对工作有用的书”。
因为阅读需要“眼感”,一大早开启紧张的阅读模式,容易削弱自身的热情。看自己喜欢看的书,想看多少就看多少,当是热身运动,让眼睛和心灵得到满足,再进入到工作状态就很容易事半功倍。
看书的时间可以是在地铁上、公交车上。我不是很赞同开车上下班,除了塞车让人心烦气躁,还路上的时间白白浪费掉了。
【关于写作】
网络时代,码字成为很多人的副业,而且大部分人都习惯在晚上写作。
一天工作结束,回到家,安顿好,才能坐下来,精心写文。只是一不留神就是零点钟声敲响了。
个人觉得,晚上太用脑,容易引起大脑兴奋,又或者想到一些思路、表达欠妥,需要再调整一下......于是,真正入睡就是个问题了,睡得晚,直接影响第二天的精神状态。
久而久之,生物钟初具模型,不良习惯根深蒂固,等到失眠体弱,再来调整,一定不比女人关于减肥的话题轻松。
这一点,又让我想起路遥先生。他连续28天不分昼夜,写完小说《人生》;在创作《平凡的世界》的六年里,他的早晨从中午开始,每天下午是紧张的工作,夜晚在人们入睡的时候,他的思绪总是再一次活跃起来。
我十分佩服他的这种抱定吃苦牺牲的精神,他又说:“没有烟,他会一事无成”。还说:“我刚过四十岁,从生命的历程来看,还处于正午时分,完全可以重新燃起青春的激情,再一次投入到这庄严的劳动之中。”
但一年之后,他的生命戛然而止,让人痛惜。
早晨从中午开始,我是很不赞同这种作息方式的。
相比而言,我更欣赏村上春树的态度。在他的《我的职业是小说家》一书中也提到他每天四点起床,写作、读书,他每天坚持写作四小时,跑步10公里,在过去的30年时间里完成了人生33个全程马拉松、1个超级马拉松......
规律的作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让他在创作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在《4点起床》这本书中,作者也更倾向在清晨写作。
四点起床这一做法
,我不知道是不是在日本很流行,还是说纯属巧合,竟然村上先生和中岛先生都认同这一点。
另外,作者也谈到,关于早上翻阅报刊获得新的信息、看早上的电视节目、学习外语、坚持促进大脑运转的运动等等,都是清早可以提升自己的事情。
-4-
回头看自己列的22项工作计划,除了其中3项经领导安排给了其他同事,剩下的19项至今还剩8项。
再忙也要读书学习。今天花3小时,读完此书,仿佛感觉自己每天早上已多了一个小时。这一个小时:
是无电话、无信息干扰,无其他同事打扰的;
是纯粹的属于我个人支配的一个小时;
是精力最旺盛,办事效率极高的一个小时;
我想我的那些工作可以找到解决办法了。
接下来,
会尝试把晚上的一些时间提早到早晨,寻找回黎明的豆浆油条。
脑细胞的新陈代谢,应该从每天早晨迎着第一缕阳光追着明亮开始,这样会越来越亮!
那些在黑暗里显示出的轮廓,往往是危险的楼梯。
作者:掏心窝子简书作者,奔跑的歌声
来源:@人生必读好书指南
编辑:明星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8
03-08
03-08
04-02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