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城故事】你好,医生。HI,老友 【绿城故事】你好,医生。HI,老友【绿城故事】你好,医生。HI,老友

【绿城故事】你好,医生。HI,老友

周琦芳和蒋元林,是绿城·杭州蓝色钱江健康服务部的医生。他们的年龄不同——女医生57岁,男医生67岁,而巧合的是,他们都是同一年,从不同的医院岗位退休的,也是同一年,进入到这个园区,担任业主健康医师的。他们还有个共同点,是自个儿的保养都很好,外表看去,都比实际年龄要年轻10多岁的样子。

作为正牌医生,从上海来杭的周琦芳,曾任职于长征医院,而蒋元林,则出身红会医院,都是有名气的综合型大医院。退休后闲不下来的他们,脱下白大褂,换上一身藏青职业装,继续给人瞧病,接受业主们健康方面的咨询。不得不说,着装有时候是真能影响一个人的心态和工作状态的——周医师和蒋医师,在摆脱了全天漫长的排队看病,每几分钟就要换一个病人的工作环境后,现在更愿意跟健康咨询者们交朋友,结下一份长期和稳定的互动关系。

周医师的一天(上)

说忙不忙,主业聊天清晨8点20分,周医师拿着工作牌,刷卡进入蓝色钱江。这是个位于钱塘江边的高档楼盘,楼房通体的玻璃幕墙,能将蓝天的美色尽数收纳;进门处一块景观水池,通透洒然,池边摆放着的几个休憩坐椅,让人看着就能兴起懒散舒适之心;楼间的

绿化也做得很细致,草地间的喷水雕盆中,还养着几尾锦鲤,色彩跳脱。

连续阴雨了几天,这天阳光明媚,周医师的心情也随之变得很不错。回到健康服务部,也是自己的办公室转了一圈,周医师就去参加物业每天的例会了,在会场她碰见蒋医师,两人笑着互相点头,打了声招呼。

这个例会上,服务员、保安、维修、清洁等各岗位人员,都要向经理汇报工作,后者也会下达一些当天的工作任务,都是些挺繁琐的小事。和任何地方的人们总对职业医生习惯性报以敬重态度一样,周、蒋两名医师的地位也比较超然,经理在与他们说话交流时,使用的尊称也比较多,不过二人还是很认真地叙述着自己近期的工作,并且汇报了一下自己接下来的工作打算等。

开完会,周医师打算先回办公室,把昨天做好的健康宣传海报给贴上——对于老年人来说,杭州的春季气温变化快,在穿着、饮食方面都有一定的讲究,在电梯门口贴海报,认真看的人是不少的。而就在回去的路上,周医师碰见北区4幢的刘奶奶和郝奶奶,两位老人说上午想去健康服务部坐坐。周医师随即改变了主意,应下了这个约会,把贴海报的事儿挪到下班前。

趁着老人没来,周医师整理了一下书柜里的业主健康档案,并把测血压仪拿出来,摆在桌边。没一会儿,两位老人走进门,周医师先笑着跟她们扯些家常,看看表,因走路而有些波动的血压应该稳得差不多了,便温言对老人们说,先停一停不说话了哦,我先看看你们血压怎么样。

在和两位老人聊天的过程中,健康服务部里又陆续来了几名老人,有说这两天没睡好夜间盗汗的,有说近期食欲不振消化不好的,反正就是以身体不适为由头,过来找人聊天。要说能住进这个社区的老人,家境差不到哪里去,可老人们想找个能聊得来的对象扯扯闲篇儿,还真没比这里更合适的,跟医师聊,跟同龄业主聊,你走他来,30多平方米大的健康服务部倒也热闹。

送走老人们,已时近中午。周医师看着门外草地上铺满的明媚阳光,想了想,打开电脑资料库,找到“高血压”这一栏,屏幕上冒出一连串的名字、年龄、性别、健康讯息等资料。周医师用键盘敲下这样一段话,然后发送:各位老年业主,今天阳光明媚,气温有明显升高,有助于高血压患者平稳病情,在祝你们身体健康、生活愉快的同时,还请多注意补充水分,控制户外运动的强度和时间。

周医师的一天(下)

工作无时间,下班也开机

吃过午饭,周医师抱着医药箱,开始了上门服务。社区里有些老人腿脚不便,子女又是在外地甚至是国外的,需要格外照顾,碰到这种情况就需要跑上门去进行周期体检了。

在经过花园时,周医师碰到推着婴儿车的李奶奶,宝宝7个月大,眼珠子溜溜,甚是可爱。周医师停下逗弄了几下小孩,李奶奶则咨询开了,昨天宝宝夜哭,会不会有事儿啊?周医师想了想说,小孩儿夜哭原因挺多,可能是母乳缺钙,也可能是日间太过兴奋。“今天太阳好,带孩子晒晒太阳有好处,就是别让孩子太兴奋了,晚上会睡不踏实。”周医师临走前叮嘱了几句。

跑完几家老人,回到办公室的周医师想端茶润润口,发现茶已凉透,她倒去一半水,续上热水,喝了口温茶,感觉不错。

说起那几家老人,周医师心中有些感慨——早几年健康服务部刚办起来的时候,周医师上门给那些单独在家的老人体检,老人们防贼似的只把门开出一条缝,上下打量好几分钟,有些还死活不让进门;后来去的次数多了,老人们巴不得医师天天上门,几天不见想得慌,

找个由头就往服务部里打电话。

脑子里正转着念头,蒋医师推门进屋——两人一个负责南区,一个负责北区,各有一个办公室,得空也串串门儿,交流几句业务。寒暄过后,蒋医师说,明天他轮休,他的南区要劳烦周医师多多费心,有几家业主排了明天体检,其中某某身体情况现在如何,还请劳烦照顾之类。周医师笑说太客气了,这不是应该的吗!

下午5点,下班时间。周医师将一天工作记录在案,起身收拾东西,出社区门往地铁口走去。刚往地下走,手机响了,物业说,北区有个孩子肠胃不适,问周医师方不方便回去看一眼。周医师二话没有,按下电话就往回走去。

向天“借”五年不易

全科医生不好当

宋卫平董事长说,绿城的所有园区,除硬件条件要一流以外,软件服务也要一流,要从业主居民生活的健康、家居、文化等多方面进行细致关怀,最理想的结果,是要让绿城业主比其他居民的平均寿命多5年。

要向天“借”5年不易,首当其冲便是医疗,而建立社区内健康服务部,就成了必行之事。按绿城的划分,凡社区规模达到500户的,就必须要配备一个服务部,在此基础上多1000位业主,则再增加一个。以蓝色钱江为例,较早交付的北区有448户,南区则是361户普通住宅和206间酒店式公寓,因而需要配备南、北两个健康服务部,需要两名拥有职业行医资格的坐馆医师。

医师要从事的工作,其实是比较繁琐的。健康服务部在现阶段,需要承担业主健康档案建立,平时的健康咨询,业主身体检测,家庭居住环境健康指导,老年人服务,举办健康讲座沙龙,以及公共卫生防疫等重要信息发布这七个职能。在今后,应业主们的要求,绿城的健康服务部可能还要承担起一定的简单医疗任务,比方说开一些常用药,做一些初级按摩理疗等方面的工作。

对于周医师和蒋医师来说,这个“坐馆”可不好当。“我以前在医院里是西医内科的,周医师是学临床的,可到这里以后,发现平时要不停地学东西,像营养饮食啊,老年人保健啊,中医养生啊,心理疏导啊,都要会一些,我们现在相当于全科医生了。”蒋医师笑着说道。

而对于周、蒋2位而言,最大的转变,是在心理和工作方式上。“以前我们穿着白大褂,坐着等病人来,现在是穿职业装,上门给人看。从年龄上,我们也算是退休人员了,所以我们能跟老人聊得到一块儿去,中国是个人情社会,交上朋友了,很多事情都会变得很简单,很容易沟通,这也算是我们的一个优势吧。”周医师说道。

增寿五年是个很量化的奋斗目标,在周、蒋两人看来,目前针对老年业主的关怀很重要,但还须再进一步。“其实,入住绿城社区的很多业主都是成功人士,他们工作繁忙,生活不规律,烟酒等不良嗜好也常常难以避免。其实人到老年的很多病状,都是他们在中年时埋下的,而这些壮年业主,往往会忽略健康服务这一块,下意识地认为那都是针对长辈的服务内容,其实,他们的健康状况也是需要进一步关注和提升的。”蒋医师说道。

业主们怎么看呢?

其实,病不是那么可怕的

蓝色钱江业主葛阿姨今年61岁了,自认是个“炮筒子”,性子急,平时老给物业提意见,脾气一急嗓门儿高八度,不知道的还以为她在骂街呢。

不过,对于健康服务部的两位医师,葛阿姨是好到不能再好的,周医师一上门,她端茶递水,一双腿迈得“嗖嗖”的。周医师笑着介绍道:“几年前刚搬进来时,葛阿姨做过手术,腰椎间盘突出很严重的,你现在看得出来她不?”

“我这病可全亏了小周,所以我到哪儿都说她好。你说我去医院瞧个病,排队几个小时看上几分钟,能看出什么花样来?这儿的小周是真不错,照顾我很细致,跟家庭医生一样,时间久了,病也不怎么犯了,效果很不错的。”葛阿姨说道。

其实,很多慢性病,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难缠,只要医者有充裕的时间和耐心细致的态度,患者的治疗效果会好到出乎想象。这或许也就是绿城在医疗健康这块儿下功夫的初衷。

葛阿姨的另一个提法,也很值得我们注意:有经验的社区保健医师,会针对性建议你何时该去医院了,见医生的面该怎么描述病情,这无疑也受到了大医院医生们的欢迎,因为这给他们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对病人的好处也是极为明显的。

有时候,近,就是最大的优势。这个看似不能开药、不能吊针的健康服务部,是可以起大作用的。周医师说,她碰到过这么个情况:去年过年的时候下雪,她下班回家地铁坐了一半,被一个业主小孩的急症给叫了回来,孩子已经高烧,家长看着漫天大雪,准备第二天一早再送孩子去医院。周医师当时态度坚决,以孩子的情况必须要立刻去医院就医,家长听从并就医后,从医院带回了消息,孩子如果晚一步送,就可能会引发败血症,要出大问题的。为了这,业主专门写了表扬信给周医师,感谢她在紧要关头给出的专业意见。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