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凡是被各大三甲医院专家诊断抑郁、焦虑、强迫、社恐、进食障碍、双相、精分的,都需要仔细鉴别是否存在误诊误判,尤其青少年以重度抑郁和不典型抑郁首发的。不迷信任何大咖大腕,对于医生1%的错误率,对于你的孩子都是100%。不要教条的以"国标"去对号入座判断有无双相障碍,循证疾病需要捕捉早期信号,很多早期症状集合起来是完全可以预估预判属于什么种类的疾病的。有N多个个例证明,等到你的孩子符合国标的躁郁标准,已经非常严重了,往往耽误了黄金治疗期,尤其温水煮青蛙式的双相Ⅱ型。
2、一定慎用郁药。无数个病例验证了初诊抑郁或者强迫、社恐及焦虑症的,后来吃大剂量郁药转躁的大有人在,加重治疗难度,孩子遭殃,这也佐证了诊断正确才能治疗有效。凡是和你说允许轮流试药的医生都是心里底气不足经验不够的,药物出现过敏不耐受无法完全控制症状是不可避免的,但双相的患者轮流去试郁药或者精分的药物,代表医生不懂病理和药理,错误的判断和治疗对患者家庭无异于雪上加霜(除非你的医生有充足的时间陪护孩子治疗并有闪转腾挪的功夫保证郁药不会转躁)。从舍曲林换百忧解再试來士普和文拉法辛的患者屡见不鲜,哪个孩子靠这种治疗方案神清气爽能长期集中注意力读书并恢复社会功能请告诉我(躁郁循环到稳定阶段的除外)。
3、找医生不要盲从跟风慕名而去。由于最近几年患病率高,良医难觅,求医初期一个月复查两次的话,一次诊金按照2000+旅费按照3000计算,每月就是10000元,这还不算药费化验费用,这对工薪阶层也是沉重负担,无法维持长久的,更何况私诊涨到3900/小时或4500/半小时的医生节次鳞比。青少年治疗是需要跟对医生并很多年坚持互动的,所以建议家长看病不要盲从不能追星。个人觉得选择那些年纪不要太老的能经常吸收国际前沿医学知识的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比较好,选择医生需要家长多问多打听,自己做足功课。通常有效的治疗,三个月能让一个孩子情绪稳定七八成,动力和兴趣缓慢恢复,波动幅度越来越小。孩子的情感会慢慢流动起来,幽默感的恢复是治疗有效的分水岭。
4、对于有自残自杀念头的孩子不要去激发他(她)的情绪,避免冲突,尽量家里有人陪护,孩子就医会是非常困难的一个过程,相当一部分孩子拒绝就医,这是考验家长的智慧和勇气的。还有一部分家长自己有病耻感,不愿意去面对自己孩子是更严重的精神障碍,折射的是内心的惶恐,无论家长愿意承认与否,疾病都在那里,不会因为妈妈的逃避,就会由躁郁症变回抑郁情绪,家长需要承认自己的孩子病了,尽快的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冷静果断的规划就医思路。帮助孩子康复是对家长的一次考试,要想考一个好的成绩很不容易。同时家长们也不要太悲观,高速发展的社会,出现精神障碍已经很普遍,积极治疗预后都会很好。没有人求证过日本的雅子皇后和爱子公主是不是双相障碍,也没有人敢去考证泰国的新国王拉玛十是不是比较轻燥,包括架机逃跑在蒙古坠机的某
将军是否有被害妄想已经无从考证……生活里,带症状生活的人太多太多了,烟瘾酒瘾赌瘾性瘾,性格怪异,夸夸其谈,乱投资的群体里,不小的概率都有精神疾患。只要是影响社会功能甚至生活品质的,都需要治疗。
5、几乎所有诊断抑郁症、强迫症、进食障碍、社恐、焦虑障碍的青少年,在症状没有控制好或者情绪不稳的时候做心理治疗都是白扔钱,双相精分更不要提了。为什么敢这么说?到目前为止我所追踪的患者,没有一例只靠心理咨询或者心理治疗做到真正康复,暂时稳定几个月或许可以(个别患者确实有靠森田疗法稳定几年的,但是再次发病通常会更严重),这就好比骨折,聊天催眠心灵鸡汤都是无法让骨头长起来的。青少年发病,走过弯弯曲曲的治疗路程以后,大都会被诊断双相障碍,双相是需要治疗并保护脑神经的,情绪稳定的前提做心理治疗利于恢复社会功能,靠谱的心理治疗师能帮助患者处理焦虑。见过好些病患被不专业的心理医生耽误治疗。孩子出现问题,母亲会非常慌乱的,都愿意花大价钱找心理咨询师,希望尽快恢复正常,也因此才崔生了广州何某辉以百万为单位收费的催眠治疗。家长们,城市套路深,转账须留神,如果实在钱多花不完,可以省下来捐给贫困母亲。真的想给孩子心理帮助,待到情绪稳定认知恢复大半回归社会出现焦虑的时候。备注一点:双相2型的强迫思维,或许可以多尝试一下心理治疗。
6、石榴姐猜测很可能所有的康复都可能源于大脑神经自愈。药物控制住症状,建立睡眠—思维—情绪—认知的正循环,正循环久了就慢慢走向康复,尤其以焦虑强迫表现出来的情绪疾病。快速减药以及频繁切换药物都很可能对良性循环造成破坏。
7、青少年家长不要眼睛一味盯着学习,以复学为康复标准。身体没有康复,即使考取了清北,也无法完成学业。孩子的康复是社会功能的恢复以及自我认同的恢复,这个过程包括幸福感回升。太功利的家长会让治疗事倍功半,得不偿失。睿智的父母跟着孩子的律动,鼓舞+陪伴+轻推,允许他们不再优秀。要懂得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调整家长价值观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带领孩子治疗也是家长自我修行的一个过程。
8、家长们不要一直医学常识问度娘,度娘少节操,给钱就能上,即使百度上有靠谱一点的常识也是N年以前的。如果实在渴望科普,找到好大夫网站,喻东山/颜文伟/阳琼/陈晋东/焦志安/甘照宇这些医生的科普文章还是很有含金量的。美国《DSM》系列书籍也可以买来读读,但是一定要最新版本的。
9、很多病患孩童的家长情绪起伏,偏执多疑,遇到问题心神不宁,甚至人际关系紧张,极少数甚至伴随精神病阳性症状,建议家长一同寻求治疗。到目前为止,我们了解到的,青少年患病,相当一部分是基因使然,家长很有可能也高焦虑,家长治疗自己是孩子预后更好的基础。只有家长情绪稳定了才能更好的陪伴孩子康复。
10、着重谈一谈以幻听幻觉妄想或者阴性症状为依据被各大医院诊断精分的并吃大剂量)精神病药物但久治不愈的,家长需要格外留神,目前跟踪发现不止一个病例是双相躁狂(轻躁狂)被当精分误诊误治,见过最长误诊精分30年的,估计误诊一辈子的那些患者都没有机会出来诉说冤屈了。了解越多,我们的心越震惊越痛苦,所以着重提醒被诊断过精分的家长们留神。
11、跟踪一些患者发现,相当不小的概率,医生诊断正确,尤其双相障碍,但是孩子就是不能稳定下来,症状百出。原因是什么?药物匹配不够精准。这就好比你做数学题,看懂了方向,不会求解。看对疾病,仅仅占有效治疗的30%-40%,药物之间是有制衡作用的,非庖丁不能解牛。据说我国有名的肝胆专家吴孟超手伸进腹腔就能摸到瘤子并能精准判断良性恶性。遇到职业悟性+丰富经验+有爱的医生并非易事。何况现在三甲医院门诊病房都人满为患,每天接诊几十个的医生精力和耐心都被耗尽。在精神科问诊,三五分钟打发一个患者,错误率自然不会低。患者家长抱怨,医生也无奈,听说好几个知名医生已经患了严重的职业病,以后几年这种需求矛盾还很难缓解。
12、经常看到孩子患病,母亲极度痛苦内疚,说自己没有给孩子提供足够的安全和自由,这时候又被家人讨伐责备,腹背受敌非常不容易。讲真,鉴于经常看到有病患兄弟姐妹同时发病,我认为基因是主导,儿时的养育环境只能说是诱因。没有这个诱因孩子会不会发病?我觉得大概率还是会的,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见过童年幸福,40岁妯娌吵架再生病的。而且人生命运因缘际会,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爸爸妈妈们无须再去纠结。经常感受妈妈们的自责和不被理解,所以着重把这一点罗列出来。
13、如果可以,尽可能的营造一个温馨愉快轻松的康复环境,父亲对母亲的爱,可能更让孩子感受到安全感,缓解焦虑。长期药物干预的孩子会有发胖、尿酸高、肝肾功能下降等等,饮食不要油腻,少油少盐少碳水化合物多吃大萝卜黄瓜,运动量足够会利于恢复,最好每天不少于15000步的运动量或者鼓励参加打球、游泳等等活动。另外,石榴姐觉得禅修打坐冥想瑜伽甚至国学、宗教,都可能成为精神健康的辅助方法,坚持修习,定会获益。教育家蒋维乔以及南怀瑾的书可以找来读一读。
14、确切的说,给青少年抑郁、焦虑、拒学、社恐、进食障碍、强迫这一组症状命名为双相障碍+,不如统称为青少年情绪障碍更贴切,哪怕像以前称呼为神经衰弱也行。要知道这是独立于中老年人的抑郁症之外的另外一种疾病,治疗方法迥异,家长们要高度警觉。
15、青少年情绪疾病的治疗其实就是一场战役,要想打的漂亮,需要布局(尽快熟悉医院和医生,了解康复所需要药物、心理、环境协同作战)、设防(什么药物性价比最高什么药物不可使用、什么治疗方法坚决不能碰)、出击(选择药物精准治疗)、用兵(药物配伍互相搭台,制定备选方案…)、收兵(保护好战果不能复发)。几乎可以肯定的说,青少年情绪问题,早发现早治疗,完全康复并不难。很多难治性双相障碍其实是医生搞出来的!!
16、舔犊情深,几乎我遇到的每一个母亲都是在全力以赴舍生忘死的为自己孩子求治,甚至还有人在病急乱投医。这些小患者都是被上天标记过的天使,每一个孩子都是值得被爱的。但是家长也不要太过求好心切以至于自己常年亚健康甚至也患上严重心身疾病。为孩子负责首先自己要健康,康复,可能是一辈子的功课。躁郁症是天才疾病,换句话说没有躁郁循环就不会有异彩纷呈的人类社会。尤其我们精彩的文艺与文化生活,很多是双相患者创造的。不得不承认当前国内外精神医学都还需要长足发展,这可能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一两代人共同的努力。作为患属我们能做的就是建设好自己心理摒弃病耻感,尽量多的给别人科普和帮助,身边出现情绪问题小孩的时候施以援手;换了医生治疗效果变好的也要多反馈给前任医生,督促他们反思进步。每个患属都尽绵薄之力,精神医学才有机会更上层楼,最后受益的也将是我们自己!
让我们与孩子一起破茧成蝶。
石榴姐随笔
2020—12—20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8
03-08
03-08
04-04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