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目惊心青少年网瘾危害典型案例思考 触目惊心青少年网瘾危害典型案例思考触目惊心青少年网瘾危害典型案例思考

触目惊心青少年网瘾危害典型案例思考

互联网在改变世界,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消极问题。作为一把双刃剑,互联网既是人类工作的助手、生活的福音,但控制不当也可能成为社会问题的发源地、释放洪水猛兽。未成年人在网络沉迷于网络游戏、网上聊天以及通过网络浏览色情、暴力、反动等垃圾信息的现象十分严重。各种网络不良因素使缺乏判断力的未成年人心理上蒙受阴影、发生扭曲,为实施违法犯罪提供了条件,令一代代的青少年坠入网络深渊,甚至滑入了犯罪的泥潭。网瘾引发的各种案件呈现出高发的态势。严重妨碍着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情况与问题

据媒体报道,近期我市一名15岁的初二学生因要求母亲买电脑,母亲没有答应,该男孩竟拿菜刀,站在居民楼的窗台上大吼:“要跳下来!”;我市旅顺的一名13岁少女,被网上假冒美体师的男网友今年30岁的外地人李某,骗钱骗色“失了足”,先后共有两名少女中了色狼的圈套。类似的事件还再不断发生……

案例一

十五岁男孩困无钱上网心生歹意偷钱杀死同学五岁的弟弟为掩人耳目竟毁尸灭迹。

据媒体报道,2012年5月9日的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播出的案例。近日,湖北省荆门市一个农村发生了一起杀人案件,一名十五岁的男孩秦远森杀死了同学的五岁的弟弟,并毁尸灭迹,手段极其残忍。原本品学兼优的十五岁少年秦远森,因迷恋上了网络游戏,却因家庭贫困无钱上网,竟然心生歹念:趁自己的好朋友李炜父母外出打工,于凌晨三、四点到李炜家偷钱,不料遇到并吵醒了朋友五岁的弟弟小俊,事情的败露不但没有让秦远森悬崖勒马,反而迫使他挺而走险——残忍地杀死了五岁的小俊,并偷走了李家七千六百元现金。一个五岁的儿童惨遭杀害,凶手竟然是一个十五岁的少年,这个血案的确让人触目惊心。秦远森是一名初中生,可以说是品学兼优的学生,但自从染上了网络游戏,由于没有玩网络游戏的费用产生了这样的想法。这样一个成绩好、又懂事,在老师、同学和家长眼里都很优秀的学生怎么突然会变成一个丧心病狂的杀人犯呢?同时惊讶于网络游戏对于少年儿童的魔力。整件事从外表层面上看是网络游戏中止了两个孩子的“生命”,其中五岁男孩再也无法回到父母的怀抱,享受本该属于他的生命阳光,而杀害他的凶手秦远森也因故意杀人罪将在狱中渡过他的人生,这不能不说是一场悲剧,悲剧发生后应该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思考。

案例二

震惊社会的衡阳12岁自卑少年贪图虚荣上网成瘾怕遭责骂残忍杀死姑姑一家三口。

据媒体报道,2012年4月13日,湖北省衡阳县12岁侄子杀死姑姑一家三口案震惊社会。在案件背后,沉迷网络游戏、贪玩、偷家里的钱、打架、在校爱犯错误、爱攀比、杀人等将12岁的肖志刻画得相当可恨;而父母离异、继母的区别对待又将肖志刻画得相当可怜,这就是肖志12年矛盾的人生。

2000年2月19日,肖志在广州出生,父母都是外来打工人者。肖志1岁半时,父母把他送进了幼儿园,肖志很活泼可爱,老师们都很喜欢。但肖志三岁那年,父母离异,父亲肖剑军不得不将他送回老家,由爷爷奶奶照看。肖志在家乡的檀山完小学上小学,六年中,肖志每个学期都能从学校拿回奖状,其中得奖最多的是“三好学生”。小学毕业后,肖志被送到衡阳光华实验中学读书,光华实验中学是衡阳县最好的中学。初一第一个学期,肖志仍然拿到了三好学生奖状。初一下半学期,肖志的成绩降到了26名,之后一路下滑。到第二学期已经被老师归为表现很差的学生。肖志沉迷网络。在电脑上学会了网络游戏,比如洛克王国、穿越火线等,肖志在游戏中枪法很准,有时还会在人面前炫耀自己一下。这是肖志进城后第一次接触电脑。以后便一发不可收拾。

家人发现肖志又有了一个恶习:偷家里的钱,还撒谎。肖志进城后,姑姑肖林玲承担了教育的责任。姑姑发现后曾打了恨铁不成钢的侄子。老师发现,肖志性格有点孤僻,感觉有点仇视社会。离婚几年后,肖剑军又娶了一个女人并生子,前妻也在老家常德重组家庭并生子,从此身不由己,无法看望肖志。肖志只好跟爷爷奶奶生活。叛逆的肖志不要姑姑管,抱怨没有母爱的委屈。

案例三

考入重点校后迷恋网游休学在家18岁网瘾男孩砍伤砍死父母。

据媒体报道,2011年11月15日凌晨,湖北省武汉市汉阳龙江庭院B区7栋705房间,一高中生徐某举刀砍向父母,母亲被砍死,父亲被砍伤,冲到外面喊救命。邻居报警,警察赶到控制了凶手,并将受重伤的父亲送到医院抢救。

徐某的儿子原来学习成绩很好,还考上了汉阳一所重点高中,儿子考上重点高中后,父母给他买了一台电脑奖励儿子,不承想从此儿子迷上了网络游戏。因天天在家玩游戏,精神慢慢出了问题,患上精神疾病,不得不在家休学,没想到在家休学期间又用刀砍伤、砍死父母。

案例四

沉迷网络游戏无心学业大学中途退学父母费尽心思欲帮儿子戒掉网瘾重新展现聪明灵动的本性。

据媒体报道,2012年4月,我市某小区21岁的男孩林某,初中和高中都就读于重点学校,成绩很好,自从在高中时掉进了网络游戏的深渊起。本来可以考上一所重点大学一本的他,却压线考上外地的二本,上大学期间,在脱离了父母和老师的管理束缚后,从进入大学开始,就终日沉浸在电脑前。无心学业,玩网游,开始不及格不得不大学中途退学。最后发展到没钱上网竟偷拿家里的首饰等物品变卖。在父亲不慎摔伤头部,病情一度非常危险,医院两次下达病危通知书,两次开颅手术的情况下,父亲尚未脱离生命危险时他竟然还跑去上网。最近父亲病情加重,林某还离家出走了……林某平日在家也是房间紧闭,烟雾呛人;没法玩网络游戏时,他就改玩单机游戏。网络游戏已经让他失去亲情,连以前的同学也从不联系。

案例五

当年因染网瘾被劝退办完退学七年杳无音信家人多次寻找未果。

据媒体报道,2002年山东省莱阳市穴房镇23岁的于秋生高考跳出农门,考上了我市的一所重点大学,成为全村人的骄傲。可是来到大连上大学不久,于秋生就染上了网瘾,2004年于秋生的父母接到学校辅导员打来的电话,一切都改变了,于秋生因为长期旷课,已经连续挂了10几门功课,能不能毕业都成了问题!焦急万分的父母第二天一早就乘船赶到大连。父母在学校周边的网吧里把他给拽了出来。经过父母的苦劝,于秋生回到学校……可是好景不长,2005年中秋节前夕,于秋生的父母再次接到辅导员的电话。说于秋生一直没有戒除网瘾,而且旷课过多,频频挂科,学校只能劝他退学。

父母无法只好再次来到学校,为于秋生办理了退学手续,可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于秋生办完退学手续后从此杳无音信,父母已苦等七年现盼骨肉团圆。

案例六

三年高中生涯却是一个骗局,谎称考上大学后弑父杀亲!

据媒体报道,2014年8月27日22时许,四川巴中东怡苑小区某单元5楼,18岁的少年张文(化名)在家中办完为他庆贺考上大学的“升学宴”后,因家庭琐事与其父亲张勇发生争执,张文持刀将前来劝架的奶奶杀死,又将张勇杀伤。后张文坠楼经抢救无效死亡。

自称在巴中市第五高级中学读了三年高中的张文,竟在全市都没查到其高中学籍,其被三本院校录取一事也纯属他自己的虚构。张文三年来究竟在干什么?他又是如何用一个又一个谎言瞒过家人,直到最后“图穷匕见”的?“升学酒”血案背后一个“高中生”的离奇三年。其实生活中的隐形少年在网络世界异常活跃。他通过网上账号询问同学放假补课等信息圆谎。还原杀父少年的3年瞒学之路,希望通过血案根源的揭示,给更多父母和少年们带来一些有价值的思考。

案例七

青少年因网络交友不慎导致被侵害问题。

80后女孩见网友被男子拘禁脱光打致十级伤残

2013年4月17日下午5时许,1989年出生的沈阳女孩徐娟经朋友孙丽介绍,通过网络交友认识了海城男子王某,王某在网络上发起了异性邀约,让徐娟去海城玩两天,还告诉了徐娟一个电话号码,说这个人可以把她接到海城。徐娟打电话联系了孙丽,孙丽表示让徐娟先去,自己一个小时之后到。徐娟坐王某联系的一台私家车来到了海城,司机陈泉和王某一起将徐娟接到了王某的家里。但徐娟发现孙丽没来,便想立即离开,却遭到了王某和陈泉的反对。用徐娟自己的话说,“他俩开始打我,用手把我捂昏了,等我醒来之后发现我全身赤裸,嘴被人用毛巾和胶带封住,手脚也被绑住了。”在此期间,徐娟多次遭到殴打,注射毒品、扒光衣服、不给饭吃、奸污、电棍等残忍手段对人身进行蹂躏和摧残……徐娟没想到,这竟是一段无法挽回的噩梦旅程,被非法拘禁5天。最终在一次外出时,满身是伤的徐娟跑到一家商铺,经店主报警,逃出“魔窟”。

经司法鉴定中心鉴定,徐娟多发大面积软组织挫伤,多处肋骨骨折,创伤性湿肺、代谢性酸中毒、急性肾功能不全、低蛋白血症综合分析鉴定为重伤,伤残等级为十级。经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法医司法鉴定所鉴定,徐娟创伤后应激障碍,与刑事伤害案有直接因果关系。

经查,被告人王某1968年出生,初中文化,无业。曾因犯故意伤害罪于1991年被广东省增城县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剥夺政治权利三年。2011年还因容留他人吸毒罪被判刑。

13岁女孩与网友私奔质问父母:你们爱过我吗?

据媒体报道,2014年9月21日下午2时许,就读金州某中学的13岁少女小倩(化名)沉迷网恋欲与男友私奔,被父母堵在车站外。经劝说终于使小倩回心转意返校读书。经了解,这家人是吉林辽源人,13岁的女儿是金州某中学寄宿制学生。一年前,还在上小学的小倩在网上认识了辽源当地的小胡,聊了几次俩人就好上了,经常私下里见面。为了避免女儿受到伤害,今年9月,父母将女儿送来大连金州上学,目的是切断两人的交往,三天前,小倩患了重感冒,向学校请了一天假去看病,但到第二天上午小倩没有回校,而且电话一直关机。班主任担心小倩出事,与小倩父母取得联系。听说失联夫妻俩心急如焚,当晚开车赶到金州。但是,小倩虽然接了父母的电话但明确说明不想念书,要和男朋友去外地,一会儿就坐快轨走。夫妻俩立即赶到女儿所说的这个车站,把女儿从车上拽了下来。

来连参加婚礼却遭骗21岁女孩被网友扔发廊

2014年12月28日,在北京通州当收银员今年21岁涉世不深的内蒙古女孩王丽(化名)来连参加婚礼。当天,她通过手机软件认识了一名男子,两人开始“谈朋友”。今年元月1日,男子带王丽去做头发,其间称要买水,就一去不返了,王丽被困在了远离家乡的大连。

原来,王丽来连参加婚礼“陌陌”相识男友。28日晚上王丽到大连后,手机上安装的陌陌软件突然有人要加她。王丽见对方是个年轻男子,通过“附近的人”加她为好友。起初,两人在手机上聊天,得知王丽家在内蒙古,该男子马上说自己是蒙古族人,还秀了几句蒙古语。王丽觉得他是个挺风趣的小伙子。31日,两人见面。王丽觉得对方挺帅的,看上去是个挺老实的人,见面后两人决定谈朋友,当晚住在一起,王丽觉得坠入了爱河。男子自称出门买水携财一去不归。当天早上,男子带王丽去见了自己的朋友,3人一起吃了午饭。当时说自己没有项链,在朋友面前没面子,还向王丽“借走”了一条价值5000多元的金项链。饭后男友就把她领到了这家发廊,说要给她做头发。王丽刚刚坐上美发的椅子不久,男子就说怕王丽渴,要出门帮王丽买点水。王丽没有任何疑心,还觉得男友挺体贴。但是12点左右,“男朋友”还没回来。王丽感觉事情不对劲,这时才留意到,自己的手机和钱包都在男友那里。王丽借用了发廊店员的手机给对方打电话,却发现对方已关机。王丽钱包里有1.2万多元现金,手机价值2300元,刚买不久。还有“借走”的金项链。几样财物加在一起,总值超过2万元。

王丽只看到对方的身份证复印件,对方当时的解释是原件放在家里,没带出来。除了流眼泪,王丽似乎想不出别的办法“自救”。还是热心的发廊工作人员安慰着哭泣的王丽,帮她报了警。

14岁女孩带户口本与网友“私奔”留言称别找我

2015年1月31日17时30分,家住在泡崖小区的刘女士下班回到家,进屋没看见14岁的女儿榕榕(化名),却在饭桌上发现女儿留的一张字条:“我和朋友出去了,不要找我。”刘女士见到字条后马上慌了神,立即给爱人老李挂电话,老李迅速回家。夫妻俩在家查找发现,户口本不见了,女儿还带走了200元钱和几件换洗衣服。老李夫妇把家附近的几个网吧都找遍了,也没有女儿身影。就在夫妻俩犯愁时,榕榕的一个同学看见了他们。该同学介绍,榕榕和一名经常在学校周边出现的网友走了,但去哪了不知道。14岁女孩被网友从大连带走,父母发现后紧急求助大连铁路警方报警。民警调查了解到,榕榕乘坐1日上午的火车去了北京,并乘坐当日20点北京西开往重庆的K619次列车到广安,还查到了乘坐的卧铺号。民警通过电话火速联系到重庆铁路警方,在北京西开往重庆的列车上将女孩找到……这是日前发生的一件事。

案例八

高分考生因网瘾退学幡然悔悟重然读书信念苦读一年重新考入大学。

据媒体报道,26岁的江西抚州一个小镇的年轻人万信华,从书包里掏出武汉大学录取通知书,通过“绿色通道”在武汉大学完成了新生报到注册,成为武大今年录取的最大龄本科生。此时,离他从浙江大学退学已过去两年。一名浙大高材生沉迷网游退学,在历经坎坷后再考入武大的经历,着实让人浮想联翩!当初弃清华上浙大只因家贫,2005年,高考654分,本可以被清华大学入取,但因浙大给助学贷款8000元奖学金,改报浙大。自卑心作祟沉迷网游,不能自拔。大一用奖学金买了一台电脑。很快被游戏里的虚拟世界所吸引、着魔。沉溺游戏一门课也不上,最终全部挂科,最终只好怀揣退学证明辗转各地靠打工艰难求生,连温饱都解决不了,幡然悔悟重然读书信念,安心复习,一年苦读,2011年高考成绩611分,考入武汉大学电信工程专业。

案例九

单亲少年沉迷网游持刀逼走养母疑开煤气自杀。

2014年12月17日,大连市甘井子区泡崖三区玉云路13号楼的邻居闻见煤气味报警,邻居电话通知6楼住户男孩儿的姑姑王某回家打开门,发现小王躺在地上身体已经僵硬,煤气胶管从厨房拖到了屋内。或许是担心爆炸,家里与电有关的一切都被关闭了,两把刀还在床上。120赶到后确认小王已经死亡,警方初步判定是小王开煤气自杀身亡。

小王令人唏嘘的一生。1995年4月出生的男孩儿小王,本应开始大学的生活,他却走到了生命的尽头。这个20岁的年轻人,没有工作,迷恋网游,吃喝不但需要养母照顾,还花光了养母的所有积蓄54000元。亲生父母离异,父亲已经过世,从1岁就由姑姑抚养,养母实际是姑侄俩。初中毕业后一直在家,沉迷于网游是他初中毕业后的生活状态,“买装备”他花掉5万多元。还持刀砍伤养母屡屡逼着出去借钱,扬言“谁不借我砍谁”,养母吓得当晚没敢回家。为了让他玩游戏,养母甚至向周围邻居借遍了钱。养母王某是个50多岁的中年女子,已经没有了老伴,此前和小王相依为命。因患有糖尿病,身体状况并不好。她甚至不舍得吃药,生活也由邻居来接济。最近小王又要钱,王某甚至打算借高利贷。

事发现场,亲生母亲刘某一直在痛哭,她说自己和王某一样惯着孩子,小王要啥,自己能满足的从来没有拒绝。孩子初中毕业后,自己送他再去上学,但是每次送去小王又再跑回来。说是要上大学。刘某怕他乱花没给,称到结婚或买房的时候再给,这引起了小王的不满,对生母说了“你从小扔下我,你现在得给我钱。不给不行,不给不认你这个妈”之类的话。死前曾向生母索要10万元。

上述笔者收集刊出的这些案例,只是冰山一角。不断曝出的事件总在提醒我们,形势不容乐观。目的是警醒网瘾青少年:前车之鉴要记取,毋重蹈覆辙。但愿类似的案件不再发生!因当事人中大多数是未成年人,如何因势利导,预防和减少问题的发生,本着对青春期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初衷,为此,我们必须及早做好准备。

成因与分析

(一)网瘾成因。

一般认为,引起青少年网络成瘾有来自网络游戏魅力的吸引,学习压力大,导致处于青春期自制力差的青少年陷入网络游戏的虚拟快感与强化上网欲望的恶性循环中而不能自拔。在网络游戏中获得强烈满足感和成就感,不由自主地强迫性网络游戏,一旦停止网络游戏很多网瘾青少年会出现严重身心不良反应。我国“网瘾少年”规模已达到400万人,青少年“网络成瘾”已成为困扰无数家庭和学校的一大社会问题。网络游戏成为了青少年的精神避难所,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碰到了太多的困难和问题,他们无法解决,缺乏有效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只好沉迷网络,以逃避现实,并从网络中获得成就感。而青少年上网成瘾与学校教育、社会环境尤其是家庭教育有直接关系。

1、网瘾孩子的学校因素。

从学校来说,我国的基础教育仍属于典型的应试教育,在沉重的学习负担下,学生们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在“一分决胜负、一考定终身”的应试教育的压力下,特别是在学业竞争中失利的学生,“问题孩子”受到同学和教师的排斥和歧视,造成心理失衡,情况日益恶化,为了摆脱现实的困扰,有意识地躲入网络的虚拟世界中去“减压”。同时,学校对青少年网瘾问题不够重视,仅靠强制性的管理措施进行压制,缺乏有效的疏导手段,也是导致该问题愈演愈烈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缺乏专业的心理疏导与矫正人员。秦远森刚上初一时成绩在班上是前十名,还得过“三好学生”荣誉,并且第一批入了团,然而半年后开始到网吧玩游戏并上了瘾,成绩很快退到了四十名开外,班主任老师发现后也进行了多次批评教育,但是收效甚微,秦远森仍然执迷不悟,甚至越陷越深,无奈之下,老师告诉了其家长。应该说,教师还是很负责任的,但是缺乏专业的心理疏导与矫正知识,而学校又没有专业的心理老师,致使这个“迷途的羔羊”失去了一次悔过自新的机会。注重知识教育、关注学习成绩固然没错,但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心理问题同样应该受到关注。

2、网瘾孩子的社会因素。

从社会来说,目前的网吧管理确实存在很大漏洞。这也是不争的事实。网吧容留未成年人上网,24小时开业是常态。一些失学失管青少年沉溺网吧,有学不就,有家不归,对青少年影响危害越来越大。近期,报纸、电视等媒体经常报道的抢劫尾随下夜班女青年、抢劫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半夜盗窃街边小食品店的案件,从已查获的案件看多半犯罪嫌疑人是半夜从网吧玩完出来的青少年。当今社会,在青少年的人格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大众传媒扮演着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已步入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大众传媒如电视、电影、杂志、书报、互联网等,成为传播信息的主要工具,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的影响尤其不容忽视。青少年喜欢追逐时尚、效法偶像,因此更容易受媒体宣传的左右。

3、网瘾孩子的家庭因素。

从家庭来说,目前我国家庭多以独生子女为主,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普遍缺乏交流和互通的渠道,家长教育方法不得当,亲子关系不好;在有的家庭中,父母或离异或外出打工或忙碌,而缺乏与孩子的交流,孩子在家庭中找不到合适的宣泄途径,情感孤独;或因对孩子期望过高而令孩子精神负担过重,而较重的学业负担也大大压缩了他们的社交时间,如此环境下,他们的成长必然走向了歧途。他们因长期生活在无人管教和压抑的环境里,孩子只好上网寻求精神放松和情感交流。而一旦上网成瘾后又造成人格方面的缺陷,感情脆弱心胸狭隘,性格偏激易冲动,遇到挫折和约束就会不知所措走向极端。从上述案件中,明显可以看出家长教育方法过于简单粗暴,家教缺失为血色悲剧埋下祸根。当得知自己一向懂事乖巧、成绩优异的儿子竟迷上了网络游戏,秦远森的母亲先是狠狠地揍了一顿,并且断然切断了经济供应——停止给其零花钱。儿子虽然老老实实地挨了揍,但却学会了偷东西卖钱上网,实在困得不行了,便产生了到朋友家偷钱的念头,最终酿成大祸;肖志姑妈的严厉管教使他产生叛逆情绪,姑姑在很大程度上充当了母亲的角色,姑姑对肖志恨铁不成钢,因为太关心他,当老师将肖志归为表现很差的学生时,姑姑当着老师的面扇了肖志两耳光,还罚了跪。但严厉的教育反而令肖志更加叛逆,抵触的怒火早已在心中燃烧。

4、网瘾孩子的自身因素。

首先对新事物的好奇,青少年正处于青春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对课堂之外的知识同样有着极强的兴趣,这也是青少年对互联网最为偏爱的原因。除此之外,有限的感知经验、灵活而匿名的个人身份、平等的地位、超越时空界限、广泛的人际交往、梦幻般体验无不强烈地吸引着人们,人们上网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其次对现实生活的逃避,摆脱孤独,成瘾者上网实际上是为了逃避现实世界,同时也是为了获得一种认同感,满足成就感。另外互联网也作为一种全新的休闲方式,人们为缓解压力也会抽出时间上网以求放松。

(二)网瘾危害分析。

网络成瘾症是指由于患者对互联网络过度依赖而导致的一种心理异常症状以及伴随的一种生理性不适。网络成瘾症近年来迅速蔓延,一旦患上这一症状,就会难以自拔。初时是精神上的依赖、渴望,而后发展成为躯体上的依赖,表现为情绪低落、头昏眼花,双手颤抖,紧张焦虑,疲乏无力,注意力不集中。

纵观所有的青少年网络犯罪,其最初,无一不是首先进入网络游戏,然后根据游戏虚拟的情节发展,令其一步步深入,最后滑入深渊。心理不健全的未成年人在网络游戏商的一步步地诱引——刺激——诱惑下,导致厌学,成绩下降,学业荒废,玩世不恭,在其父母发现制止、控制费用等综合措施下,他们鬼迷心窍般的偷盗、诈骗、抢劫,甚至不惜剥夺他人生命以求所需钱财,引发更大犯罪案件的发生,给社会造成诸多不安定因素。因此,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制止青少年网络犯罪,已刻不容缓。一般认为网瘾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心理畸形,人格异化。

网络游戏大多以“攻击、打斗、竞争”为主要成分,长期玩飚车、砍杀、爆破、枪战等游戏,火爆刺激的内容容易使游戏者模糊道德认知,淡化游戏虚拟与现实生活的差异,误认为这种通过伤害他人而达到目的的方式是合理的。一旦形成了这种错误观点,便会不择手段,欺诈、偷盗甚至对他人施暴。目前,因玩电子游戏、网络游戏而引发的道德失范、行为越轨甚至违法犯罪的问题正逐渐增多,暴力、色情游戏甚至被一些人称为电子海洛因。染上网瘾之后,很容易做出走极端的事情。

2、伤害身体,危害健康。

身体上导致眼睛近视,脊椎变形;心里上就更严重了,沉迷网络,沉默寡言,不合群,不善于交流,行为怪异等等;如果长期沉迷于网络游戏,会导致自闭倾向;还会伤害大脑,左前脑发育受到伤害后,会进一步影响右脑发育,处于亚健康状态或直接导致心理障碍。严重迷恋网络还可能使青少年产生精神上瘾症状。一旦离开网络,他们便会产生精神障碍和异常等心理问题和疾病,常常表现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举止失常、神情恍惚、胡言乱语、性格怪异。形成致人格障碍,而人格障碍被称为心里疾病中的“癌症”。中国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网瘾或损伤青少年的大脑,有网瘾的青少年大脑某些部位与正常人不一样。网瘾与酗酒或毒品上瘾相类似。

3、违法犯罪,危害社会。

对社会的危害是有的中学生为了上网,去偷甚至去抢低年级学生的、偷家长和老师的东西拿去变卖;还容易不良交友。网吧里面人员成分复杂。一是不良青少年,辍学的、有劣迹的往往都在这里聚集;二是进行违法犯罪,将得到的钱又到网吧消费;第三经常逃学、旷课、迟到、不做作业的学生。网吧成为了不良交友、违法犯罪的场所。本文介绍的青少年网瘾犯罪案件,再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4、虚度青春,荒废学业。

从本文介绍的案件情况中可以看出,当中绝大多数学生网瘾前都很优秀,只要他们能拿出三分之一的时间学习,肯定能考上自己理想的高中、大学,但是他们一旦沉溺于网络游戏之后,根本无法安心学习。别说考大学甚至连毕业证都很难拿到。其中越是平时看上去品学兼优、表现好的孩子,往往更容易产生心理障碍或出现人格缺陷(因为他们往往表面里是一套、背地里又是一套),真到了关键的时刻,他们可能更缺乏心理防线,甚至不择手段,做出异乎寻常的举动。

对策与建议

防范网瘾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工程,需要多方形成合力,共同治理青少年网瘾问题。开展网络文明教育活动,引导青少年远离网瘾。

戒除网瘾正视危害。

最近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在未成年犯人中,“经常进网吧”的占93%,“沉迷网络”的占85%,上网主要目的是聊天、游戏、浏览黄色网页、邀约犯罪的达92%,网上邀约犯罪已成未成年人犯罪新动向。一些未成年人利用QQ群结成帮派,上网联络沟通,网下实施犯罪,类似的未成年人“网络结社”的现象呈扩散之势。

沉迷于上网,尤其是沉迷于黄色网站,危害极大。它会使人迷失于虚拟世界,自我封闭,与现实世界产生隔阂,严重影响学习,甚至中断学业。久而久之,还会影响正常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导致人格的偏离,甚至发生意想不到的可怕后果。有的因上网成瘾,神情恍惚,人格扭曲,无心读书,中途辍学;有的无钱上网,拦路抢劫,偷窃财物,导致违法犯罪;还有地连续几天几夜泡在“网吧”,不思食寝,过度疲劳,猝死在“网吧”。

戒除网瘾沟通教育。

1、加强和创新对网瘾青少年个体的教育方法。

当前孩子上网成瘾,已经成为许多家长的一块心病,有的孩子整日像着魔似的沉迷于网络游戏,影响了学习和身体健康。如何让孩子戒除网瘾,回归到健康的生活中?让孩子戒除网瘾的诀窍就是同孩子沟通。帮助孩子戒除网瘾特别要讲究方式、方法。把对青少年“知情意行”的统一、和谐教育、法制教育以及行为、心里矫治作为防止青少年接触网上不良信息的根本措施。让青少年知道,互联网顶多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互联网以外同样有很多精彩、有趣的事物,互联网永远不可能、也不应该成为我们生活的全部。教育他们分清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告诉他们什么是真实存在的东西,分清网上的善恶。

家长发现孩子出了网瘾问题绝不能简单处置,家长要尝试着做孩子的朋友,应该跟孩子去做同样的事,多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家长首先要提高对网络的认识,学习网络知识,与孩子协商上网和共同上网,要适时提醒孩子上网有度,用自己对网络的态度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网络,在共同参与的过程中慢慢地把孩子拉回来。遗憾的是多数家长并不懂得这一点。针对青少年情感缺失问题,一方面应帮助孩子建立朋友圈,多为其提供社交机会,引导其多参加娱乐或交际活动,帮助孩子培养新的兴趣,另一方面要多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多抽时间陪伴孩子,满足其精神需求。

学校要在学习之余为青少年组织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如组织学生参与到学校管理,组织各种比赛,成立各种社团,如文学社、心理健康教育协会、志愿者服务协会等,引导学生参与积极的校园交往,减少网络对学生的吸引力。同时要转变价值导向,为学生提供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专长的平台,并通过多种形式对其进行肯定。学校还要积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通过各种途径宣传科学使用网络的知识,预防不健康的内容。

2、加强和创新对家长的教育方法。

对网瘾学生的家长要制定培训规定,邀请网瘾学生的家长到家长培训班接受必要的教育培训。通过立法加大家长这个第一责任人在家庭子女教育中的责任。构建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帮助青少年顺利地度过青春期。艾利斯曾经指出:“每个人绝对要获得生活中重要人物的喜爱和赞许”。否则在他们的发展和成长过程中会出现许多问题。父母的认识、理解和引导最重要,孩子最经常面对反抗的是父母、最需要对孩子理解和指导的也是父母。如何帮助指导家长科学地管教子女,是当前的一个紧迫问题。目前,我们的社会还缺乏对家庭教育的有效指导,家长教育孩子主要靠自己的成长经历,这在现实需要面前还远远不够。社会应该给予家庭教育足够的关注,建立起相应的指导机制,使我们的家庭在教育孩子上更加科学、更加适宜。建议各地应成立家长培训学校。青春期就这么几年,通过学习培训教会家长学会看管住青春期的孩子。一个孩子问题对社会来说是百分之一,而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就是百分之百啊!

3、加强和创新对青少年群体的教育方法。

提醒青少年网上交友要注意。防止被骗钱、骗色。喜欢用QQ、微信、陌陌等互联网交友的青少年,认识新朋友要懂得辨别,一定要谨慎对待,尤其网络聊天不要轻信网络聊天认识的网友,不要轻易擅自与网友会面。使用这种网络交友方式之前一定要提高警惕多留个心眼。

尤其是女学生如何防止遭遇性侵害?一是加强自我防范意识,增强法律观念,做到知法、用法;二是不要轻易相信结识的朋友,更不要单独跟随新认识的人去陌生的地方;三是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观察事物的能力,识别是非曲直,不要被花言巧语所蒙蔽;四是住宿、出行、尽量结伴,时间、场所要正确选择,特别是约会要选择安全的环境;五是正确处理与异性交往的尺度,不要接受超过一般的馈赠,对过分的举动要明确表明自己的反对态度。

4、加强和创新对社会管理的方法。

政府要加大对网吧、网站、网络游戏制造商等的行业管理。社会要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网络文明教育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认清沉迷网络的危害,增强自我保护能力。要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向青少年普及安全文明上网知识,向家长和教师讲解青少年安全文明上网、远离网瘾的主要做法,不断提高监护能力和辅导水平。动员全社会力量对沉迷网络的青少年进行必要的训练和矫治,建立志愿者“一帮一”长效工作制度。让更多的网瘾青少年在全社会的共同关心努力下,也能向案例中的网瘾青年万信华那样,尽早浪子回头、尽快幡然悔悟,重新回到现实生活、回规到课堂中去,通过学习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让网瘾青少年能及时地得到社会支持系统的理解关注和正确指导,加强12355青少年服务台和青少年自我保护教育网站的建设,为青少年远离网瘾提供咨询和各种有效的帮助。

只要我们全社会不懈的努力,尽到责任,相信孩子们一定会安全地渡过青春期。

点击“阅读原文”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